-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11】
今日重点推荐《轻工|再论“抗疫”下轻工各板块需求变动的演绎》2003 年“非典”复盘:轻工板块各子板块表现各异。家居行业:短期零售端受客流影响较大,刚性需求后置,看好龙头和出口企业。重点推荐:【顾家家居】、【欧派家居】、【志邦家居】、【惠达卫浴】,建议关注【麒盛科技】。烟草行业:...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11
今日重点推荐 《轻工|再论“抗疫”下轻工各板块需求变动的演绎》
2003 年“非典”复盘:轻工板块各子板块表现各异。家居行业:短期零售端受客流影响较大,刚性需求后置,看好龙头和出口企业。重点推荐:【顾家家居】、【欧派家居】、【志邦家居】、【惠达卫浴】,建议关注【麒盛科技】。烟草行业:影响中性,有望推动烟草创新产品进程和烟草税率调整。维持 2020 年国内加热不燃烧 HNB 元年的判断!重点推荐【集友股份】。生活用纸:生活必需品,短期需求提振,关注疫情下使用率上升带来销量增加。重点推荐【中顺洁柔】。 《电新|疫情对EV产业链影响探讨:首要关注经营杠杆》
企业完全成本拆分:人工、折旧成本受经营杠杆影响影响较大。另外关注两个指标:1)固定资产占比 2)生产人员占比。以宁德时代为例,减产10%、20%、30%分别影响利润率5%、9%、15%。短期来看,行业开工率下降会造成产销量减少,经营杠杆会放大亏损。但如果疫情结束,企业复工后加班加点赶上,需求会反弹。而看一年的时间维度,2020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拐点元年,欧洲一月电动车销量数据超预期,国产特斯拉逐步放量,行业整体向上趋势明确。 《家电|周观点:春节前后线上线下销售受阻,“618”或将引爆需求》
我们认为就目前的疫情状况来看,无疑会对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一些延续性的影响,同时我们认为会对以下板块需求有拉动效应:1)黑电:提供远程教育及家庭娱乐活动。目前教育部已发出通知推迟春节开学,同时提倡停课不停学,搭载在线教育平台的智能电视使用频率及场景将得到大幅提升。另外,不少企业选择延期复工时间,叠加大部分城市对疫情的各方面控制,人们“宅”时间的大幅增加将进一步带动以智慧屏及智慧电视的使用需求。2)白电:提升家庭舒适度的产品升级。如更大容量的冰箱以及支持杀菌消毒的洗衣机,新风空调,空气净化器等。3)小家电:外出聚餐行为减少后厨房小家电的购买需求。疫情的发生减少了线下购物频次,而在线上购买十分便利的小家电产品或因为使用频率的增加而带来销量提升。 研究分享 《电子|台基股份:20年轻装上阵,IGBT引领未来》
持续坚定推荐公司,公司 19 年影视板块商誉计提充分,20 年轻装上阵,看好应用推动+国产替代下公司成长。公司为国内大功率IGBT 半导体器件主要供应商,有望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半导体提供者之一。展望未来,公司产业趋势持续向好,功率半导体市场有望受“新能源汽车+国产替代”双重驱动,叠加公司定增扩充IGBT 产能持续拓宽公司护城河。目前公司为功率半导体板块低估值标的,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动力,坚定推荐公司。影视板块商誉计提充分,20 年轻装上阵,看好应用推动+国产替代下公司成长。看好应用推动+国产替代下公司成长,预计公司 20、21 年的净利润为1.56、2.05 亿元,同比增长73.22%、31.7%,EPS分别为 0.73、0.9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食品|山西汾酒:超预期,产品升级与渠道复制比翼齐飞》
1. 收入利润略超预期,主因中高端产品比例提升和省外拓张。2. 产品结构持续提升, 2020 年青花仍是重中之重。3. 全国化进程进入标准动作复制阶段,核心市场常抓不放,华东及南方市场有针对性突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暂没有改变公司营收目标。公司产品的发货和打款大部分春节前基本完成,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造成渠道库存堆积,或对利润端稍有影响,实际取决于疫情发展。因此我们将 19/20/21 年预测收入由原来的 119/140/161 亿调整为 119/142/165 亿元,实现净利润由原来的 19.5/28/37 亿元调整为 20/26/34 亿元,得到 19/20/21 年 EPS 为 2.33、 3.04、3.94 元,考虑到公司华东地区业绩增速较高,省外增长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医药|健帆生物:人工肝技术应用于疫情重症患者治疗,适应症拓宽》
人工肝技术在新冠肺炎 NCP 疫情中得到应用。公司 DPMARS 技术领先,有望加强重症科室的推广。根据 2019 年快报,公司主要肝病产品 BS330 血液灌流器销售收入约为 7,328.21 万元,同比增长 63.65%,其中 138 家“一市一中心”医院的 BS330 血液灌流器销售收入约 3,657.46 万元,同比增长约 114.69%,较 2019 年中报数据有所提速,体现出终端医生对于公司产品的认可和信任。我们预计公司肝病产品 2020 年有望继续保持 70%以上的高速增长。根据 2019 快报数据,我们预计 19-21 年利润由 5.52、7.46、9.91 亿元上调至 5.70、7.83、10.60 亿元,对应 PE 为 64X、46X、34X,维持“买入”评级。
《建筑|全装修市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装修质量为主要行业痛点--2527份问卷看清中国消费》
此次春节返乡调查问卷共收回了2527份来自全国各地的调查问卷,本文将基于本次整理的调研结果主要分析如下:调研对象主要为20-55岁年龄层人群,可基本反映装修需求特点。全国性家装品牌溢价有限,地区装修公司属地效应依然明显。B端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装修质量仍为主要痛点。从行业痛点的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厌恶仍然大于对后期加价的厌恶。 赞(61) | 评论 (18) 2020-02-11 08:29 来自网站 举报
-
【2020年新能源需求展望:政策定调,高增可期【安信电新】】
投资聚焦:光伏:2020年国内外需求迎来共振2020年国内竞价政策落地节奏远好于2019年,留给企业组织申报和项目开发的时间都更为充裕,整体竞价项目的完成率会远高于2019年,同时平价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国内需求高增可期;中性预期下,我们测算2020年国内装机预计有望超50G... 展开全文2020年新能源需求展望:政策定调,高增可期【安信电新】
投资聚焦: 光伏:2020年国内外需求迎来共振
2020年国内竞价政策落地节奏远好于2019年,留给企业组织申报和项目开发的时间都更为充裕,整体竞价项目的完成率会远高于2019年,同时平价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国内需求高增可期;
中性预期下,我们测算2020年国内装机预计有望超50GW,同比增速超过66%;
另外随着国内组件价格的下滑,海外市场平价区域进一步扩大,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2020年光伏将迎来国内外需求的共振,全球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50GW,同比增长25%。
重点推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正泰电器,重点关注ST爱旭、福莱特、福斯特、捷佳伟创、林洋能源等。
风电:2020年抢装仍是主基调
从政策约束来看,2020年毫无疑问是抢装大年,而目前的存量项目足以支撑行业需求高增,我们预计2020年风电新增装机35GW左右,同比增长25%;
海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是政策重点扶持的细分领域,将对后期风电的发展贡献重要增量;
从估值来看,目前行业整体估值水平处于低位,对应2020年业绩整体仅12倍,
重点推荐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天顺风能、中材科技,重点关注泰胜风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振江股份、运达股份等。
赞(59) | 评论 (22) 2020-02-10 14:42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10】
今日重点推荐《金工|量化周观点:预判完美兑现,仓位与结构谁更重要?》上周上证指数从周二最低点反弹,目前已经累计涨幅 7.12%,基本收复了下跌前的绝大部分的失地,和 03 年非典时期的最大反弹力度相似。我们认为当下焦点问题持仓结构要明显重于仓位高低。目前大盘点位位于3000点之下...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10
今日重点推荐
《金工|量化周观点:预判完美兑现,仓位与结构谁更重要?》
上周上证指数从周二最低点反弹,目前已经累计涨幅 7.12%,基本收复了下跌前的绝大部分的失地,和 03 年非典时期的最大反弹力度相似。我们认为当下焦点问题持仓结构要明显重于仓位高低。目前大盘点位位于3000点之下,即使开始调整,也只是由上行趋势转为震荡,转为下行趋势泥沙俱下的概率较低,所以仓位上仍需维持中性仓位,更为重要的是持仓板块的选择,我们之前一直看好的以科技股为代表的中小盘指仍是首选。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中性仓位。 《策略|如果疫情平息,市场风格会否逆转?》
1、疫情当前可能是“数据”的拐点,疫情“实质形势”的拐点可能仍然需要等待2、待疫情“实质形势”出现拐点之后,逆周期调节政策(包括对投资和消费的刺激)才可能逐步发力。3、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最重要作用是修复市场对于经济过渡悲观的预期,防止上证指数出现系统性风险。4、不同于03年,这一次传统经济的内生动能不足,未来虽有刺激政策,但传统经济部门修复空间有限,相关板块超跌反弹的幅度和持续性可能受限。其中景气度趋势最好的是处于复苏初期的地产竣工链条,虽然也会受到1-2个季度干扰。但从内生动力来说,可能是未来延续度最好的。5、因此,中长期风格大概率难以逆转。类似于03年的传统经济,虽然短期受到疫情的干扰,但在科技产业周期的内生推动力之下,新科技领域依旧是全年业绩趋势较为确定的。 《通信|远程办公迎来加速发展期,云视频行业借势崛起》
远程办公短期需求爆发,国内 SaaS 环境迎来深远影响。目前各大厂商均在推行免费的体验,SaaS 类软件的下载和客户注册量迎来高增,预计后续很多会转化成付费用户,从而加速行业发展。云视频借势强势崛起,行业化应用是未来新的增长点。预计2022年国内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达到 445.7 亿元。短期事件催化行业加速发展,同时远程办公和云视频是行业未来长期大趋势。视频应用: 重点推荐:亿联网络、会畅通讯、星网锐捷;关注:齐心集团(轻工覆盖)、二六三、苏州科达(计算机覆盖)、三爱富(商社覆盖);建议关注:视频编解码:当虹科技(科创)、捷成股份(传媒覆盖)、数码视讯;显控设备:淳中科技(计算机覆盖)、兴图新科(科创);远程办公:金山办公(科创)、致远互联(科创)、泛微网络(计算机覆盖)。 《半导体|元器件涨价逻辑》
涨价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字:供需失配。论到存储的本质,需求端理论上是无限增长的,下游产品的迭代会形成需求动能,供给端则会因为厂商的产能调整而出现偏差,在需求和供给增长速度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就会触发存储价格的变化。投资建议:根据预测的存储芯片涨价趋势,建议关注:兆易创新/北京君正/澜起科技。 《传媒互联网|春节系列专题3:“宅家”视频需求大增,新增供给延迟,高现金库存影视龙头优势凸显》
需求端,疫情影响下春节“宅家”趋势带来在线娱乐需求爆发增加。《下一站是幸福》等爆款内容仍为拉动用户最强有力工具。供给端,剧组停工,新剧供给和小公司受到影响,高存货现金公司受益。根据骨朵传媒统计,华策影视已杀青、后期及存货项目共 9 部,完美世界 15部、欢瑞世纪 10 部。从长期竞争格局看,资本市场去杠杆以及政策审核从严已经有利头部影视公司集中,本次疫情继续加速小公司出清及头部公司集中。从现有库存、账上现金和以及新品储备,推荐顺序包括电视剧龙头【华策影视】(出品《下一站是幸福》成为开年爆款,库存剧目数量较大,《完美关系》等大剧销售顺利),低估值关注【欢瑞世纪、慈文传媒】,以及综合平台公司【芒果超媒】、影游综合公司【完美世界】(旗下完美影视储备项目丰富)。 买方观点 后期疫情即使会有反复,结构性行情里的主线个股或许不会跌回之前的低点。消费中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调味品和乳制品。科技中继续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如果有回调也是比较好的机会,因为创新不变换机需求不会消失。云计算中长期景气度持续,这波疫情反而催化了向上趋势。指数后期仍然会有反复,短期看好卫星互联网,中长期如果能有二次探底将会是新能源车和科技中景气度向上子板块的好机会。
研究分享 《非银|周观点:券商股估值有望提升》
1)券商方面,疫情对于券商业务开展并无直接影响,且无风险利率预期下移、政策利好有望持续加码,目前市场交易量环比好转,风险偏好有所回升,券商板块估值调整后具备吸引力,推荐华泰证券、中信证券。2)保险方面,疫情短期将冲击1季度人身险保费和增员,Q2或下半年销售有望向上反转,且中长期利好健康险销售,线上化管理较强的公司恢复业务或更快,平安、太保有相对优势。银保监会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通过降低风险保障类产品成本,引导产品降价,将大力推动保障类产品销售。重点推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财险。 《传媒互联网|周观点:疫情催化在线经济,长短皆宜继续推荐》
疫情整体在国家有力措施下可控,但在特效药以及返程潮影响评估前,户外活动仍受制约(除了物流等经济必需行业),在线经济受益强度和持续性超预期,叠加 TMT19 年以来的 5G 大趋势,维持 19 年以来战略看多不变。在线经济中,现金流最受益游戏,短期流水同比大幅增长(春节同比 50-100% 根据作品情况不等,Q1 手游增长超预期)、长期受益 5G 后应用,A 股持续关注【三七、完美、世纪华通、游族、掌趣、顺网、昆仑、姚记】,其他【巨人、顺网、宝通、凯撒】等,中概股【腾讯、网易、心动】等长视频&大屏视听&在线教育多重受益【芒果(免费榜最高进入前 10)、新媒】;用户需求短期大幅增长,有存货储备的内容公司受益销售提价加速,中长期受益头条加入竞争、大公司集中度提升,推荐估值和位置底部区域【华策】(出品《下一站是幸福》开年芒果热播,库存越大越受益),低估值【欢瑞、慈文】以及【完美】(完美影视储备项目丰富),关注动漫【奥飞】。战略关注 2 月金股【视觉】。 《通信|周观点:抗击疫情,建议积极关注云计算基建及相关应用》
1、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等云应用发挥积极作用,或超预期发展。2、信通院《5G 安全报告》发布,系统展望 5G 应用的安全方案。近期建议积极关注远程办公及相关远程应用等带来的流量增长背后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需求超预期增长。此外,持续重点关注运营商和设备商近期对于 5G 基站的招标推进,相关产业链进入业绩兑现期,重点关注集采份额或者金额超预期标的。 《半导体|周观点:当前时点,设备/功率/存储/材料具较强主线投资逻辑》
全球半导体行业 20 年进入景气上行周期,年初以来优质龙头公司表现优异,美股的盛美(设备),台股的硅力(模拟),港股的中芯国际(制造),都具有很强的行业上升+自身变化的逻辑。设备材料股是主线,类比于去年华为供应链的国产替代推升上游设计公司的戴维斯双击,需求是刚需。核心标的:北方华创,华特气体,至纯科技,精测电子,盛美半导体,安集科技。半导体板块具有高估值,估值扩张下寻找产业逻辑较好景气度向上前期关注度较小的受益板块,功率半导体将显著受益于行业驱动。核心标的:斯达半导/ /闻泰科技/台基股份/华虹半导体。设计股寻找确定性比较强的主线,存储和模拟是较好方向。核心标的:兆易/君正/澜起(存储),圣邦(模拟)。总量品种中,受益于行业向上和自身改善的逻辑,并在复工后仍具有需求饱满下产能为王的逻辑的标的建议持续关注。中芯国际受益于行业向上和自身改善的逻辑,且在下游需求拖动下产能高企。核心标的: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环旭电子。在 5G、物联网等需求带动下,疫情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影响有限。 《钢铁|周观点:下游复工开始,进度和强度是核心》
根据目前披露的23个省市节后开工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各类企业均延迟至2月9日后复工,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湖北省则为2月13日后复工。我们认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下游建筑工地开工日期或将更加延后,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下游需求坍塌或将导致社会库存加速增长。疫情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源于防控的升级带来对假期结束后流动人口的控制,进而影响钢企以及下游行业生产活动。但整体上看对需求影响大于供给端。但是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钢铁行业属于事件性影响,短期只是影响了产业链的供需节奏,随着疫情的缓解和解除,上下游均会重新复产复工。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钢铁项目备案指导意见、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办法,我们认为,在供需两端受事件刺激下,供需基本面已经开始超预期好转。推荐标的:华菱钢铁、三钢闽光、方大特钢、新钢股份、南钢股份、柳钢股份、韶钢松山、中信特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 《农业|隆平高科深度研究:全球整合,厚积薄发,转基因时代下“中国种业航母”扬帆远航!》
1、隆平高科:技术实力雄厚,内生+外延双重驱动公司成长。2、公司转基因技术和品种储备业内领先,有望盛享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红利。3、行业层面:行业底部复苏,转基因育种政策放开推动种业进入发展新阶段。4、对标国际种业龙头,种业公司成长的核心因素有哪些?第一,从业务层面来看:优势品种为根基,全面开花,种业巨头:1)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产品扩张;2)从单一品类(种子、农药等)向农资产业链延伸;3)从产品向服务延伸。第二,从成长方式层面来看,国际种业巨头依托大型资本集团,通过外延式并购以及国际化来打破发展瓶颈。不考虑转基因带来的增量,我们预计 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15、0.23、0.45 元,当前对应 PE 分别为-111x、74x、37x。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2、自然灾害风险;3、产品推广不达预期;4、海外冲击风险。 《家电|公牛集团首次覆盖:为何我们看好公牛的未来发展?》
公牛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认为,公牛在商业模式上的布局,更应该与格力做对比,属于产品力与渠道力双轮驱动的公司。公牛拓展渠道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公牛在其核心主业的产品上,给予渠道足够高的利润空间,来维持生态发展。是通过什么样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管理到如此多的终端网点?这与公司在立业初期选择“走远路”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给予公司合理估值为2020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为131.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医药|周观点:湖北省外疫情控制曙光初现,逐步关注阶段性受影响但中长期持续景气领域》
疫情对医药诸多子行业形成正向影响;此外,部分领域即便短期受疫情所影响但其本质上为需求后置,中长期趋势依然向好。创新药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创新药产业链短期负面影响不大,中长期看好行业持续高景气度;疫苗方面,部分疫苗接种有所延后,中长期意识提高有利于疫苗接种率提升;医疗服务预计Q1会有所影响,关注反弹机会。部分中药OTC企业及血制品板块受疫情正向影响;“药店+流通”受疫情正向影响;医疗器械领域如体外诊断、设备、耗材等相关公司受到疫情带来的正向影响。稳健组合(排名不分先后,滚动调整)健康元,迈克生物,安图生物,万孚生物,迈瑞医疗,金域医学,恒瑞医药,片仔癀,通化东宝,爱尔眼科,美年健康,泰格医药,药明康德,云南白药,长春高新,凯莱英,科伦药业,乐普医疗。 赞(54) | 评论 (17) 2020-02-10 08:44 来自网站 举报
-
【泽平宏观:特斯拉研究报告】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连一席 谢嘉琪导读当 “硅谷基因”遇到 “中国市场”“中国制造”,特斯拉一年大涨五倍,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已经超过传统汽车巨头大众(940亿美元),成为仅此于丰田(200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市值汽车公司。2019年特斯拉用了357天时间把上海临港新... 展开全文泽平宏观:特斯拉研究报告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连一席 谢嘉琪
导读
当 “硅谷基因”遇到 “中国市场”“中国制造”,特斯拉一年大涨五倍,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已经超过传统汽车巨头大众(940亿美元),成为仅此于丰田(200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市值汽车公司。
2019年特斯拉用了357天时间把上海临港新区的一片农田变成了特斯拉首个海外超级工厂。2020 年1月7日,特斯拉首批国产Model 3实现大批量交付,价格降至30万元以下,同时正式宣布启动Model Y 项目。
特斯拉崛起的秘密是什么?对全球和汽车行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中国汽车人如何应对“狼来了”?
摘要
1、特斯拉崛起,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1)Model 3 成为爆款:2019年1至11月特斯拉Model 3北美市场的销量达到12.8万辆,超过同级别宝马2/3/4/5系销量之和(10.4万)、奔驰C/CLA/CLS/E系之和(9.5万)、奥迪A3/A4/A5/A6之和(7万)。与此同时,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陆续裁员,FCA(菲亚特克莱斯勒)和PSA(标致雪铁龙)合并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传统车企抱团取暖与特斯拉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2)特斯拉开启了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Model 3不仅在三电的工程技术层面做了进一步改进,而且采用了类似于智能手机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即用一个中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控制所有车辆上的硬件。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价值将不再是发动机、车身、底盘,而是电池、芯片、车载系统、数据。全球最大的车企大众宣布,将成为一家软件驱动的公司,并设立了“Digital Car&Service”部门,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丰田公司宣布,丰田将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移动出行公司,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曾经的奔驰、宝马和大众,而是苹果、谷歌等。3)全球化战略提速:特斯拉上海工厂进度超预期,有望复制苹果“硅谷创新+中国市场”的故事。中国政府给予特斯拉土地、信贷等多方面支持,同时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将使得特斯拉国产后成本或较美国本土生产降低20%以上。
2、特斯拉以三代产品定位依次下沉为路径,以电动化切入、以智能化展开差异化竞争、高度垂直一体化整合,逐步扩大用户群体,同时维持环保、科技、高端的品象。在执行层面,特斯拉吸取了第一代产品研发的经验教训,并在后续的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加注重创新、工程制造、用户体验和成本四者之间的平衡,逐步构建核心竞争力:
1)研发设计:特斯拉历年研发强度基本在10%以上,远超传统车企5%的平均水平。在三电领域,特斯拉拥有不少黑科技,例如高镍电芯和高精度电池管理系统的组合、开关磁阻电机和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首次应用,既提升续航里程、又降低整车电耗。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自研车载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芯片,目前在整车OTA与L2自动驾驶的用户体验上超过大多数竞争对手。
2)生产制造:特斯拉奉行高度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在电芯、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基本采用自主设计+代工或者合资的形式,牢牢把握供应链主导权,通过规模效应不断降低成本。根据瑞银拆解测算,Model3电芯成本约110美元/KWh,低于LG、CATL等其他主流电芯制造商。
3)产品矩阵:Roadster之后特斯拉平均2-3年才推出一款新车型,Model S/X定位于高端轿跑/SUV,Model 3/Y定位于中高端轿车/SUV。少而精、平台化的车型矩阵带有苹果式的极简主义风格,也让特斯拉能够更加聚焦精力打造爆款,从而摊薄单个车型的研发生产成本。
4)品牌、营销与服务:特斯拉从来不做广告,但CEO马斯克凭借成功塑造的“硅谷钢铁侠”人设和Twitter互动,为特斯拉带来超高流量和媒体曝光度。“2018年BrandZ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显示,特斯拉品牌价值达到94亿美元,超越保时捷等老牌豪车品牌。同时,特斯拉采用了直营模式而非传统经销体系,利用软件+OTA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3、特斯拉的未来。随着垂直整合程度的加深,特斯拉正不断开拓业务边界,但也面临产能、产品安全与质量、现金流等方面的问题与争议。特斯拉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大众、丰田等传统OEM,更有谷歌、英伟达、Uber等高科技企业,还有石油巨头、中国传统与新造车势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仍存变数。
1)特斯拉将成为一家全球化车企。Model 3在美国市场已经成为现象级的产品,当务之急在于凭借自建工厂和低价政策将成功复制到中国市场,快速抢占市场,并着手推进Model Y以满足SUV用户的需求。此后特斯拉还将推出电动卡车Tesla Semi、电动皮卡Cybertruck。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3500万辆,特斯拉年销量将达到300万辆,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将超过50%。
2)未来特斯拉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可能被逐步缩小,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数据和品牌。从智能手机发展史来看,外观和供应链都极易被模仿借鉴,但苹果的利润却超过所有竞争对手总和,核心在于自研A系列芯片、iOS系统,并打造应用生态和高端品牌。特斯拉通过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并配合数量最大的车队不断提供用于深度学习的真实路况数据,特斯拉将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算法迭代效率。未来一旦特斯拉的摄像头路线被证明可行性,相对于激光雷达路线将体现出极大的成本优势。
3)长期来看,汽车服务和能源服务将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点。特斯拉已经建立了全球范围的直营店和充电网络,通过OTA不断向用户推送新的软件与功能,特斯拉正持续构建线上+线下、汽车+能源的服务闭环。全自动驾驶成熟以后,特斯拉还将自建车队提供出租车服务。
风险提示:汽车安全事故、中美贸易摩擦等
目录
1 特斯拉发展简史
1.1 2003-2008年:Roadster艰难诞生
1.2 2009-2015年:绝处逢生,打造爆款
1.2.1 化解危机,成功上市
1.2.2 四年磨一剑,ModelS成为爆款
1.3 2016年至今:走向大规模量产
2 特斯拉有坚固的护城河吗?
2.1 研发设计:业界最先进的三电技术
2.1.1 电池系统
2.1.2 电机电控
2.2 软件与架构:汽车将成为移动的计算机
2.2.1 系统软件
2.2.2 应用软件
2.3 生产制造:高度垂直一体化
2.4 销售、品牌与服务:直营与全生命周期交互
3 特斯拉的下一个十年:挑战与前景
3.1 挑战
3.2 前景
正文
1 特斯拉发展简史
2003年,硅谷工程师艾伯哈德和塔本宁创立电动汽车制造公司,为致敬交流电发明者尼古拉·特斯拉,公司取名为特斯拉(Tesla Motors)。2004年,硅谷新贵马斯克在特斯拉A轮融资中领投650万美元,成为特斯拉最大股东和董事长,并在2006年8月提出贯穿特斯拉发展的路线图“Master Plan”,即“三步走”战略:
一、打造一台昂贵、小众的跑车(Roadster);
二、用挣到的钱,打造一台更便宜、销量中等的车(Model S/X);
三、用挣到的钱,打造一台更具经济性的畅销车型(Model 3);
四、在做到上述各项的同时,还提供零排放发电选项。
1.1 2003-2008年:Roadster艰难诞生
特斯拉以高端小众电动跑车切入汽车行业。汽车是典型的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初创企业存活几率最低的行业之一。无论生产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或是企业品牌,特斯拉初期都无法比拟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的传统车企。况且在当时高达$1000/KWh的电池成本与产业链配套尚不成熟的客观环境下,不论造一辆跑车还是经济实用型轿车的成本都相当昂贵。特斯拉的思路非常清楚:既然第一款车注定亏钱,不如先针对高收入群体推出高端电动跑车,高举高打,彻底颠覆人们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短、性能差的认知。
2006年7月特斯拉正式推出Roadster跑车,Roadster为特斯拉与英国莲花汽车共同打造,起步售价9.8万美元,该款超跑百公里加速度约3.7秒,最高续航达到约400公里,起步阶段的推背感甚至超越法拉利等传统跑车。作为第一款采用锂电池技术的超跑,Roadster一经推出便受到诸多好莱坞明星和硅谷高管等社会名流青睐。
然而,受制于供应链和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Roadster生产成本失控、量产艰难。当时在CEO艾伯哈德的领导下,特斯拉团队过于注重技术研发和性能提升,忽视了生产安排和产品管控,大大拖延了成品进度。2007年6月,距离Roadster正式投产只剩2个月时,特斯拉依然没有完成核心零部件两档变速箱的研制。此外,由于供应链采购缺乏规模效应,最初50辆Roadster的研制成本从平均6.5万美元上涨超过10万美元,1000名预定用户中有30多名因为交付延期而取消订单。
创始人出走、高层动荡,马斯克出任CEO力挽狂澜。因为管理失误和费用失控,2007年8月创始人艾伯哈德被罢免了CEO职务,最后由马斯克亲自担任。为实现Roadster正常上市,特斯拉团队决定优化一档变速箱来替代研发全新的二档变速箱,并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2008年2月,第一辆Roadster终于正式交付。
因为产品定位和受众的局限性,Roadster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从2008年2月上市到2012年停产,Roadster销往30多个国家,全球销量约2450辆。按照9.8万美元售价计算,特斯拉也仅通过Roadster回笼现金流2.4亿美元,对于第二代车型Model S的研发和生产来说杯水车薪。2008年年末,金融危机令特斯拉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特斯拉处于破产边缘。
1.2 2009-2015年:绝处逢生,打造爆款
1.2.1 化解危机,成功上市
奔驰和丰田的战略投资使特斯拉获得资金与品牌双重背书。2009年1月底特律车展之后,戴姆勒向特斯拉订购了4000颗电池组用于奔驰A-Class车辆测试,并且以5000万美元取得了特斯拉10%的股份,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5月特斯拉获得丰田5000万美元投资,取得3%股份。与两家传统车企巨头的战略合作不仅解决了特斯拉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更让特斯拉快速学习到生产、管理经验和模式的know-how。此外,特斯拉还以4200万美元低价收购原丰田与通用合资、年产能50万辆的工厂NUMMI,为大规模量产打下基础。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特斯拉现金流危机暂缓并成功上市。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帮扶各行各业,其中包括美国能源部的250亿美元先进技术汽车制造贷款项目,通过补贴和低息贷款支持当地先进汽车技术和零部件研发。2009年6月,特斯拉成功获得4.65亿美元贷款。在加州零排放(ZEV)政策背景下,特斯拉车主还可以获得最多7500美元联邦税务抵免(2019年降至3750美元)。2010年6月特斯拉成功于纳斯达克上市,共募集资金2.26亿美元,这也是继1956年福特汽车上市以后第一家美国汽车企业成功上市。
1.2.2 四年磨一剑,Model S成为爆款
Model S定位中大型豪华轿车,是特斯拉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型,于2012年6月正式交付,当时共推出三款,配备电池40kWh、60kWh、85kWh,售价5.74万美元-8.74万美元,对应百公里加速度最快达4.4秒,续航里程最高可达483公里。Model S首次引入了17寸中控触摸屏,集成车辆信息查询、导航、音乐等多种功能,同时配备4GLTE无线网络使车主可以免费享受系统OTA空中升级服务,例如2014年推出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2019年1月,Model S不再提供电池75kWh选项,目前仅剩100D与P100D两款。
作为首款高端电动车,ModelS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2012年年末,Model S预定量从推出时的520辆上升至15000辆。2013年Model S在美国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的市占率超过奔驰S系、宝马7系等老牌豪车品牌,排名第一。2015年第四季度Model S销量一度达到17192辆,目前全球销量超过26万辆。Model S曾荣获著名汽车杂志《Motor Trend》“2013年度车型”、时代杂志“2012年25项最佳发明之一”、美国权威消费者测评《Consumer Reports》“2017年度10款车主最满意车型之首”等荣誉。
务实、注重长远规划和成本管控,特斯拉盈利性和生产效率大幅上升。随着Model S交付,特斯拉收入成倍增长,也于2013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净利润1125万美元,并且同年成为第一个还清能源部低息贷款的汽车制造公司。此外,为了ModelS生产和Model X项目推进,除了改造加州Fremont工厂外,2014年7月特斯拉与松下达成合作协议,在美国内达华州投资超50亿美元建造超级工厂Gigafactory1,以应对未来5-10年生产计划。
超级工厂Gigafactory1主要负责特斯拉所有动力系统,包括Model系列车型配套锂电池、太阳能蓄电池Powerwall和Powerback,以满足2020年50万辆特斯拉汽车配套的35GWh动力电池年产能。松下负责生产制造,特斯拉负责电池组装和进一步加工。目前,Gigafactory1每天生产约350万个2170动力电池。
2015年第三季度,搭载鹰翼门豪华SUV Model X正式交付。相较Model S,Model X在性能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两者的用户定位与价格也相仿,均属“Master Plan”第二阶段计划。Model X主要为满足需求更大的豪华SUV市场,并丰富产品线。较ModelS销量呈稳定趋势,ModelX依旧保持增长,目前全球总销量超12万辆,在美国大中型豪华SUV市场占有率与奔驰GLE、宝马X5等竞品接近。
同时特斯拉进行了一系列行业垂直整合,除Gigafactory 1外,还在全球范围大量修建超级快充Supercharger和目的地充电桩Destination Charger,并在全球范围内增加门店展区和服务中心的数量。
1.3 2016年至今:走向大规模量产
中型轿车是规模最大最具性价比的细分市场。根据汽车轴距、车长、价格和功能,汽车市场可以分成微型、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和大型这六大细分市场。而汽车价格每下降5000美元,潜在买家数量便会翻倍的行业定律决定了中型市场在所有细分市场中的重要性。对于特斯拉而言,中型汽车不仅是第三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更决定了特斯拉能否真正成为一家主流车企,战略意义重大。
Model 3继Model S后,成为特斯拉成功开拓市场的标志性产品。Model 3于2016年3月公布、2017年年底交付,标准版起步价3.5万美元、续航里程354公里,极具性价比。随着产能爬坡,Model 3在美国的销量超越同类型的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等传统豪华燃油车型,2019年全美销量超过16万辆,成为2019年美国中型豪华轿车市场冠军。
Model 3的大获成功,令特斯拉的营收更上台阶。2018年全年特斯拉收入达214.6亿美元,净利润从2017年亏损19.6亿美元缩窄至亏损9.8亿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达171.9亿美元,净利润小幅降至9.7亿美元。分项目来看,2018年全年汽车销售收入达176.3亿美元,占整体营收的82.2%,是特斯拉的主要收入来源。分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依然是特斯拉的主要市场,占比近70%,中国大陆市场占比达到8.4%。
国产Model 3以低价策略搅动内地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之一,特斯拉高度重视内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于上海自建超级工厂,由于国内人工费用、固定资产费用较低,且上海市政府以贷款优惠政策吸引,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资本开支较美国工厂低65%。国产特斯拉将降价切入中高端市场,入门级Model 3价格低于30万元,并于2019年底完成首批员工交付。此次调价由三方面组成,第一方面,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准续航升级版从35.58万元下调至32.38万元,降价幅度高达3.2万元。第二方面,于2019年12月6月入选第1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享受补贴24,750元/每辆。第三方面,于12月27日入选第29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享受购置税减免。三方面因素促成Model3入门价格从35.58万元下降至29.9万元,对比2019年4月进口版本,降价幅度高达38.8%。
Model3可能对中国中高端传统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从传统汽车市场来看,2019年1-11月中国传统中高端汽车(28-42万元区间)销量为136.1万辆,占传统汽车销量5.9%,主要以奥迪A4L、奔驰C系、别克GL8、宝马3系等ABB车系为主。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2019年1-11月销量为104.3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83.2万辆,主要以中低端车型为主,因此Model 3竞争目标主要为比亚迪唐、蔚来ES6等。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为15万辆/年,预计2020年Model 3将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12%以上份额。
为实现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特斯拉加速从电力生产到能源存储运输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包括在全球主要市场建造工厂、储能网络和充电网络。制造工厂方面,出于降低关税影响以致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的考虑,同时也为长期市场战略铺垫,特斯拉在荷兰建造Tilburg组装工厂,为欧洲客户组装检测Model S/X;在上海投建Gigafactory 3,为中国与亚洲客户生产制造Model 3/Y。
储能方面,利用太阳能发电覆盖家庭储能和大型光伏储能系统。家庭储能产品为Powerwall电池和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Solar Roof白天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储存于Powerwall内,Powerwall可以在家庭有用电需求时再进行放电,形成“存储-充放”的有机循环。大型储能系统产品为Powerpack,主要针对商用和工业能源存储利用。为更好深入储能领域,除在Gigafactory 1生产Powerwall和Powerpack电池外,特斯拉于2016年11月以2.6亿美元收购光伏公司SolarCity22%股权,并在纽约州水牛城建造Gigafactory 2生产太阳能面板。
充电网络方面,特斯拉的主要产品为超级快充SuperCharger、目的地充电Destination Charging和家庭充电。家庭充电即上述利用太阳能+储能进行汽车充电,充满耗时约10-14小时。超级快充针对公里沿线,第三代超级快充充电功率最高可达250kW,Model 3长续航版在峰值功率环境中,5分钟所充电量可行驶约120公里,较第二代充电时间降低50%。目的地充电针对停车场、商场等地,充电速度与家庭充电相同。目前,特斯拉全球拥有超过12000个超级充电桩和21000个目的地充电桩。
2 特斯拉有坚固的护城河吗?
作为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的忠实信徒,马斯克倾向于回归事物的本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而非采用类比和改良的方式。他认为后者属于线性思维,只能对技术或产品产生较小的升级和迭代,而只有从事物本质出发,才能产生颠覆性创新。这种思维方式在马斯克的另一家初创企业SpaceX上取得巨大成功,在特斯拉身上也有着第一性原理的烙印。它使得特斯拉有时候能够独辟蹊径,做出让人惊叹的设计和产品,有时候过于激进却适得其反,常常导致批评和争议。
2.1 研发设计:业界最先进的三电技术
美国专利分析公司Relecura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特斯拉共计专利/专利族408件。从历年情况来看,2009年后,专利申请数量与授权数量开始激增,主要与Model S的研发准备有关,申请数量于2012年到达顶峰,授权数量于2013年到达顶峰。从申请国家来看,美国申请数量保持领先,近年来欧洲与中国申请数量急速增加,这与特斯拉全球化的市场战略分不开。
与传统车企相比,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数量并不算突出,例如丰田相关专利数超14000多件,约为特斯拉专利数量的50倍。从专利申请前十关键字来看,“电池”“热量管理”“冷却”等是特斯拉主攻目标。通过调动有限资源集中攻坚,特斯拉希望在三电系统领域与传统车企形成差异化竞争。
2.1.1 电池系统
电池技术是特斯拉最引以为傲的优势领域之一。从专利数据显示,电池系统相关专利占比超60%。特斯拉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单体、电池管理系统(BMS)、热量管理系统、冷却管理等,其中电池单体占电池动力系统成本70%以上。特斯拉前后应用过18650和2170两款电池,目前最新款2170圆柱电池采用镍钴铝NCA配备硅碳负极,单体电池容量在3~4.8Ah之间,单体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性能较上一代18650提高约20%。
特斯拉使用的松下圆柱电芯在消费电子市场有成熟的应用历史,拥有能量密度高、工艺成熟、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然而面对要求更为严格的汽车行业,温度敏感性高、成组管理难度大、易爆炸等则局限了其广泛使用。为此,特斯拉提出包括更优的两极材料、模组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四大主要解决办法。
一、不断寻找最优材料,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电池单体化学物质成分和比例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电池性能表现,三元材料中,镍主要作用为提高材料整体能量密度,钴主要作用为稳定材料层状结构,提高整体循环性能。然而,过高的镍含量会导致化学成分不稳定,过高的钴含量会降低能量和容量,并且由于矿产稀缺性,钴价一直居高不下。为此,特斯拉不断攻克电池材料配比,试图找到最优方案。横向来看,当竞争对手2013年做磷酸铁锂电池与NCM111时,特斯拉已经开始在Model S上应用高能量密度NCA三元电池;当竞争对手2017年开始由低镍材料过渡到NCM622/NCM811高镍正极材料时,特斯拉已经探索更高能量密度的硅碳负极应用,特斯拉在电池技术的积累使其电池能量密度和整车续航里程能领先竞争对手数个身位。纵向来看,特斯拉一直坚持使用NCA作为电芯正极材料,并不断提高镍含量、降低钴含量。对比最新Model 3与Roadster两款汽车,特斯拉平均每款车钴含量降低约60%。根据特斯拉2018年一季度报告,Model 3的电芯能量密度超过其他任何一款竞品所使用的电芯,其钴含量低于主流电芯制造厂即将量产的下一代NCM811电芯产品。
二、串并联组合、分层管理模式优化模组结构,提高电池充放电能力。特斯拉电池采用特有的串并联方式,按照“单体电池-brick-sheet-pack”顺序进行分层管理。例如,特斯拉将Roadster电池系统的6831节电池分成不同的子单元(4个模组中2个为23Brick/module,另外2个为25Brick/module,即2*23*31+2*25*31)进行并联和串联,多组串联和平板的设计,极大增加电池铺设数量和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整车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
三、高精度的电池管理系统保障电池安全、提高循环寿命。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是特斯拉最核心的几项技术之一。不同于铅酸电池,锂电池由于具有非线性的充放电曲线,造成不论是电芯或是电池包层面,监测、预估和管理的难度都大大增加。如果管理不当,个别电芯的过度充放电将引起永久性的电池损伤,造成整个电池系统电压、温度不稳定,严重的将导致热失控事件。因此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Model S开始,特斯拉就采用了NCA为正极材料的电芯,与业界更加主流的高镍NCM材料相比,NCA虽然能量密度更高,但是循环寿命更短,稳定性也更差,因此对BM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斯拉的BMS主要由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组成。其中主控模块相当于BMS系统的“大脑”,负责电压电流控制、接触器控制、对外部通信等功能;从控模块连接了各路传感器,主要负责实时监测电池包里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各种参数,并上报主控模块。
特斯拉的BMS具有两个特点。一、高精度。根据Sandy Munro和Jack Rickard等人对Model 3的拆解,Model 3的BMS可以将23-25个独立电池组的电压差控制在2-3mV,远低于其他普通电动车的水平;二、高集成度。特斯拉BMS模块集成了高压控制器、直流转换器和多个传感器,由此可以减少内部通信所需的高压线束,最终减轻总重量并降低成本。
四、热管理系统温差设计合理,冷却路线丰富流畅,均温和能量管控能力突出。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整车、座舱、电池三方面,进行整车温度控制、客舱空调加热制冷、电池过热散热过冷加热等。目前,主流热管理包括自然冷却、液冷和直冷三种方案,特斯拉采取50%水和50%乙二醇为冷却液的液冷方案,由四通阀实现的电机和电池冷却循环串并联结构。由系统芯片算法控制,当电池温度超过设定目标值时,电池循环与电机循环相互独立,采用并联;电池温度低于设定目标值时,电池循环与电机循环采取串联,利用电机余热为电池和座舱加热,多余热量将由进气口的热量交换器排放出去。此方案充分利用车内所有部件热量,使热量有效循环游走,极大提高电池单体散热性和电池单体间温度一致性。因此,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所对应的极端气候,特斯拉车辆温差控制保持在2℃内,体现强大的温度管控能力。
此外,由于电池单体材料升级、体积增大,电芯容量和密度大幅提高,导致电池化学热敏感性提升,可燃点从18650电池的约175℃降低为2170电池的约65-82℃,对电池冷却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对比旧版Model S 85、新版Model S P100与Model 3可以发现,电池冷却系统阶段性升级,从早期的单条冷却带到如今的每层独立冷却带,为新版2170电池提供更好的温度管控,极大提高电池冷却运行效率。
2.1.2 电机电控
目前,电动汽车行业主要采用交流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三种,乘用车主要采用前两种。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个部件构成,定子固定不动产生磁场,转子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从工作原理来看,感应电机的定子绕组形成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感应磁场驱动转子旋转,定子转子不同步;永磁电机定子产生电磁转矩来推动转子的磁场围绕轴心线进行旋转,定子与转子的磁场同步。从原材料来看,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感应电机的转子主要采用铝或铜,成本较低;永磁电机的转子主要采用永磁体,涉及到钕铁硼等稀土材料,成本高昂。从性能来看,感应电机承受温差范围大、无退磁风险、高速区间效率好等;永磁电机输出扭矩调整范围大、同等条件下输出功率高体积小等。总体来说,永磁电机效率更高,感应电机性能更强。
一、感应电机是特斯拉创立之初的“最优”选择。上世纪90年代,通用汽车EV1系列首先将感应电机与逆变器结合应用于电动汽车,该系统可以将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为电机所需的交流电。此后,T-zero跑车也使用了改进版本的感应电机。该技术被特斯拉创始人艾伯哈德和塔本宁接纳吸收。在设计Roadster时,出于成本(全球稀土资本基本集中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日本)、退磁风险、技艺成熟(当时制造环节合作商AC Propulsion即是感应电机领域技术领头者)等综合因素考虑,特斯拉选择了感应电机作为驱动电机。
为提高传统感应电机功率和运作效率,特斯拉采取一系列包括设计对应冲片、提高扭矩、冷却系统等手段,其中,最为创新的是感应电机铜芯转子专利技术(专利号US20130069476)。
铜较铝带来更高的电导效率。从各项金属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来看,在相同温度下,铜的电导率远高于铝。如果将电机转子结构原材料换成铜,电机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熔点高、大尺寸制造难度等制约铜芯电机发展。对比铝(熔点660.3℃),铜(熔点1083.4℃)过高熔点增加制造难度,AC Propulsion与MIT的一项实验表明,一旦电机体积过大,采用铜材料的电机成品极易造成气泡过多、难以镶嵌等问题。
镀银铜插片有别传统电机转子结构,在低焊接要求条件下完成低成本、高性能改造。传统感应电机如果使用金属铜,主要分为铜条插入转子槽和两端封环两个步骤,铸造过程由于高焊接标准,往往导致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特斯拉使用镀银铜插片填满铜条转子槽间隙,再加固两端,封上禁锢环片的方法,降低铸造难度的同时提升电机运行效率,完成特斯拉特殊动力改造。
二、用算法解决控制难题,Model3应用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在成本、性能和效率的多重约束下,特斯拉大胆尝试了永磁开关磁阻电机(Permanent Magnet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传统开关磁阻电机通过在定子中加入电磁铁和钢铁制成的转子,仅产生磁吸引力进而带动电机转子运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转子热损耗低等优点。然而传统开关磁阻电机存在功率输出时扭矩波动问题,需要非常精细的电流控制策略和算法,这也造成其迟迟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
Model 3对传统开关磁阻电机做了一定的改良:在定子加入少量稀土,并设计了控制算法来平滑扭矩波动,最终提高了电机输出功率。Model 3的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稀土使用量非常少,而且无需使用铜芯,降低铸造成本)、功率高等优点。相比于Model S/X感应电机83%的能量转化效率,Model3的能量转化效率提升至89%,即89%的电能可以最终转化为驱动力,这样便进一步降低了电耗,提高了续航里程。
2.2 软件与架构:汽车将成为移动的计算机
2.2.1 系统软件
2018年美国知名杂志《消费者报告》指出特斯拉Model 3存在刹车距离过长的问题,因此没有对其进行推荐。放在传统车企,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案大概率是大规模的召回,或是通过4S店对零部件进行更换,无论哪一者都需要浪费车主漫长的等待时间。然而特斯拉的工程师通过OTA(Over-the-Air)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了升级,在几天之内便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就是特斯拉与传统车企最根本的不同——特斯拉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进行系统升级(OTA),传统车企的OTA只局限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fotainment system)中地图等功能,却无法像特斯拉一样对车内温度、刹车、充电等涉及车辆零部件的功能进行远程控制或升级。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者底层的电子电气架构(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完全不同。
随着现代汽车的电子电气功能越来越复杂,整车上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ECUs)也随之增多。当前一辆普通汽车的ECU多达70-80个,代码约1亿行,其复杂度已经远远超过Linux系统内核和Android。在传统的汽车供应链中,OEM高度依赖博世、德尔福(现为安波福)等一级供应商提供的ECU。但不同的ECU来自不同的一级供应商,有着不同的嵌入式软件和底层代码。这种分布式的架构在整车层面造成了相当大的冗余,而且整车企业并没有权限去维护和更新ECU。在这种关系下,一级供应商的研发周期与2-3年的车型研发周期相匹配,传统汽车的软件更新几乎与汽车生命周期同步,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与传统造车不同的是,特斯拉采取了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即通过自主研发底层操作系统,并使用中央处理器对不同的域处理器和ECU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架构与智能手机和PC非常相似。特斯拉Model3的电子电气架构分为三部分——CCM(中央计算模块)、BCM LH(左车身控制模块)和BCM RH(右车身控制模块),其中CCM由IVI(信息娱乐系统)、ADAS/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和车内外通信三部分组成,CCM上运行着X86 Linux系统。BCM LH和BCM RH则负责车身与便利系统、底盘与安全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的功能。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
一、软硬件解耦、算力集中化。可以真正地实现硬件标准化和软件开发重复利用,既实现供应商可替代,也可以大大缩短软件迭代周期,同时为日后第三方软件开发扫清了障碍。车辆将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同时大量计算工作可以集中至车载中央处理器甚至云端,减少了内部冗余同时车联网协同成为可能。
二、内部结构简化、制造自动化。车载以太网开始取代CAN总线结构,半导体集成使得特斯拉可以精简内部线束结构。Model S内部线束长度长达3千米,Model 3只有1.5千米,未来Model Y上特斯拉的计划是将线束长度控制在100米。Model 3的线束自动化组装问题曾使得特斯拉一度陷入“产能地狱”,最终不得不切换为人工组装。线束结构的精简可以使特斯拉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服务附加值。实现整车OTA功能后,特斯拉可以通过系统升级持续地改进车辆功能,软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4S店的功能,可以持续地为提供车辆交付后的运营和服务。传统汽车产品交付就意味着损耗和折旧的开始,但软件OTA赋予汽车更多生命力,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自2012年Model S上市以来,特斯拉软件系统至今一共进行过9次大更新,平均几个月一次小更新,已经累计新增和改进功能超过50项,包括自动辅助驾驶、电池预热、自动泊车等功能。如果说三电系统领域特斯拉还只是与传统车企在同一维度上竞争,那么整车OTA属于特斯拉对传统车企甚至传统汽车一级供应商的一次降维打击。
传统车企虽然开始智能化转型,但是未必能够追上特斯拉的步伐。按照博世对EEA的定义,大众等传统车企仍处于从“Modular”(模块化)向“Integration”(集成化)的过渡阶段,而特斯拉已经是一台“Vehicle Computer”(车载中央计算机)了。在2018年年报媒体发布会上,大众CEO迪斯明确提出要打造vw.OS操作系统,并且逐渐把整车的70多个ECU集成到3-5个高性能处理器上。大众成为传统车企中第一个明确提出智能化转型的公司,但是与特斯拉相比,软件并不是大众的强项。若想转型成功,大众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相关的软件开发人才,形成内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更需要调整相应的组织人员架构。股东的支持、管理层的远见、极强的执行力缺一不可。此外,现有一级供应商未来势必在ECU软硬件开发的主导权上与车企展开激烈博弈,车企转型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2.2 应用软件
Autopilot是特斯拉目前最重要的应用软件。传统车与智能汽车最大区别在于驾驶系统,目前主流智能化汽车基本配备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尚无企业实现完全自动化驾驶系统。
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由软硬件组合构成,从结构框架来看,主要分为感知模块、地图模块、驾驶行为决策模块。从流程来看,感知模块通过雷达、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收集周围环境探测到的物体数据,地图模块提供定位和全局路径规划,数据共同传输到驾驶行为模块,为驾驶方案提供信息支持,最后决策模块控制车体转向、加速等实施行为。
从技术路径来看,目前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以摄像头为主导方案;另一是以谷歌、百度为代表,以激光雷达为主导方案。摄像头是最接近人眼获取环境习惯的传感器,有较稳定的图像处理能力,但在例如下雨、起雾等恶劣环境中分辨率下降。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物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探测精准等优点。但多束精准度高的激光雷达成本和技术门槛远远高于摄像头。
特斯拉Autopilot的主要成就在于率先实现大规模商用。
一、Autopilot辅助驾驶商用化性能突出。出险率可以一定程度判断该车体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程度。根据美国保险赔款条例,可以分为六项类,分别为Collision(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过错方车辆赔理)、Property Damage(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对方车辆理赔)、Comprehensive(其他非碰撞事故)三项车险和Personal Injury(双方各自赔付)、Medical Payment(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过错方人身赔理)、Bodily Injury(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对方人身赔理)三项人险。
对比同等大型豪华轿车的出险率,从三项车体保护险来看,特斯拉与其他豪华轿车类似,表现较差,且数据远远高于其他同类型轿车,说明特斯拉单车平均碰撞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暗示由于系统误判或者驾驶员忽视容易造成更多碰撞。但从三项人体保护险来看,特斯拉Model S低于平均、基本处于优秀水平,说明Model S对自身车主和对方车主有良好的人身保护。
从车道保持情况来看,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数据,在直径1300-2000英尺(396-617米)不同的空旷道路测试环境下,对比宝马5系、奔驰E、Model 3/S和沃尔沃S90五辆同类别轿车,设定3种情况各6种测试的共18次测试条件,Autopilot8.1辅助驾驶系统在弯道和坡道的车辆保持能力最为突出,仅在坡道表现过一次压线。
二、Autopilot拥有数据优势。作为最早搭载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电动车品牌,同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辅助驾驶车队,截止2019年1月,特斯拉Autopilot行驶里程超过17.3亿公里,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车队规模保守估计以每年约40万辆递增(Model S/X 10万辆/年+Model 3 30万辆/年)。作为对比,根据加州车辆管理局《2018年自动驾驶脱离报告》的数据,激光雷达路线的领头羊Waymo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的路测车队规模为110辆,路测里程数约200万公里。
庞大的数据量使得特斯拉在高精度地图、障碍物识别等方面的数据积累显著领先于竞争对手。此外,与大多数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大量采用模拟数据进行算法学习不同,特斯拉车队采集的全部为现实数据,数据质量更高,更加有利于算法迭代更新。
三、特斯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来满足完全无人驾驶算力需求。根据特斯拉4月23日自动驾驶日披露的信息,历时3年秘密研发,特斯拉已经完成车载AI芯片的设计生产(由三星代工),SOC算力超过了应用于AP2.0的英伟达Drive PX2,并已经实现装车。从原理来看,无论哪条自动驾驶技术路径,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学习能力都至关重要,因此,汽车AI的实现需要底层软件到硬件的全方位变革。此前,自动驾驶芯片基本被英伟达和Mobileye(已被Intel收购)两大巨头垄断,此次自研车载芯片是特斯拉近几年来最重要的硬件创新,将使特斯拉成为唯一一家具有自动驾驶芯片研发设计能力的汽车制造商,进一步扩大在智能化和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和马斯克在Autopilot驾驶系统的宣传上一直存在过度承诺和夸大。大多消费者在没有深度了解的背景下,或存在被“自动转向、自动泊车”等字眼所欺骗现象,导致驾驶过程中放松对车辆控制,进而造成数件安全事故。此外,由于摄像头主导的视觉方案对物体探测数据体量要求非常高,但Autopilot无法100%将现实生活存在的每样实物都传输进数据库,从而又导致部分因为系统误判造成的交通事件。
2.3 生产制造:高度垂直一体化
特斯拉自行生产组装众多核心部件,包括电池包、BMS系统、充电接口和设备、电机等。该模式的最大特征为产业链高度垂直整合,在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上不容易被供应商“卡脖子”。但掌握大量核心技术必然带来前期的大量研发投入,因此必须通过打造精品和爆款,通过规模效应摊薄研发、开模等前期投入。
动力总成集成优化内部结构,有利缩减车型降低成本,形成价格竞争力。特斯拉一直保持包括电池包、BMS、冷却系统、电机等动力总成高度集成的特点。例如,无论是感应电机还是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基本结构都为变速箱、逆变器和电机三体合一的结构。对比来看,每次推出新款车型,特斯拉都尽可能在原基础上集成升级。对比Model S/X,Model 3的车体减小约20%、价格降低约50%,为保证整车性能,特斯拉加入更多系统芯片来控制部件协调运作,并且将例如Model3的冷水机、电动阀、液冷罐等零部件集成为冷却液储阀罐,即Super Bottle,通过算法调节内部线路串并联结构,减少例如PTC加热器等零部件。
2.4 销售、品牌与服务:直营与全生命周期交互
销售方面,有别传统车企的多层经销模式,特斯拉效法苹果,选择自建展示厅和体验店,选址从2012年的加州、纽约、华盛顿等美国主要城市扩增为全球378个城市,销售网络范围不断扩张。直营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品象、解决因为经销环节而产生的价格不一、体验感差等问题,但实际上直营店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而且直营模式并非特斯拉特有,不存在实际门槛,新造车势力例如蔚来小鹏等,大多也采用该模式。
特斯拉具有非常高的品牌价值,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CEO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和独特光环。马斯克初期打造现实版钢铁侠形象,个人影响力高涨,“网红效应”使得特斯拉自带流量和媒体曝光度。例如在Model 3发布会后利用社交网络上各路媒体及自媒体进行话题讨论,首周预定量便超过30万,传播效果远超传统广告渠道。根据全球品牌评估平台BrandZ数据,特斯拉自2016年起位列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品牌价值也从2016年的44亿美元涨至2018年的94亿美元,甚至超过保时捷等老牌豪车品牌。
服务方面,由于特斯拉通过OTA进行软件更新,可以极大地提升产品附加值,并且由于不少问题可以通过远程“在线诊断”,能够省去用户维修时间,进而降低成本。此外,马斯克作为“Twitter大V”,经常在社交网络上与用户进行互动,在产品和软件更新时听取用户意见,这种近距离沟通也赢得了不少用户的好感,使得多数用户对产品存在的部分瑕疵表示理解和支持。
3 特斯拉的下一个十年:挑战与前景
3.1 挑战
第一性原理是天使也是魔鬼。特斯拉习惯于在快速发展中解决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某些问题却越积越深,成为日后隐患:
一、产能问题。特斯拉的产能一直备受诟病,由于产能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能力与产品预定量不匹配、交付延迟严重等。由于Model 3订单与实际产量偏离程度最高,特斯拉2017年年底以来暴露的产能问题愈加严重。2017年第三季度Model 3实际产量仅260台,远低于1500台预期,主要因为早期电池超级工厂Gigafactory 1还未正式量产,人工组装电池包速度慢。电池量产问题得到解决后,Model3产能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主要因为产线过于高度自动化。针对生产组装的GA3产线自动化程度高达90%以上,生产一台汽车匹配数百条机器设备,产线过于密集,机器设备过多导致作业时间冲突、效率和灵活性下降,激增的维护成本抵消掉自动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因此,特斯拉曾于2018年2月、4月停产维护GA3产线,降低自动化程度并加入更多人手,此外还开设帐篷产线GA4增加生产速度。2018年6月Model 3达到目标周产能5000辆,目前周产量约7000辆。即便如此,特斯拉按时完成交付任务依然艰难,按照2017年年底Model 3约45.5万订单、2018年实际交付14.7万计算,不考虑新增订单,剩余订单还需1年左右时间完成。
二、质量与做工问题。一方面,Model3车身质量可靠性存在瑕疵。从原材料来看,铝和钢使用率最高。对比两者物理性能,大多情况中,同等质量下,铝合金强度大于高强度钢;同等体积下,高强度钢强度大于铝合金。为此,大多新能源车企纷纷转战铝车身,便是为了降低整车重量。从化学性能来看,由于铝合金的低熔点,对温度的敏感性更高,因此传统焊接等升温手段并不适用,往往采用铆接、胶联等技术,增加制造成本。此外,由于铝的特殊性,车体事故后难以用传统手段维修,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部分或整片替换,增加事后修复成本、降低用户使用感。Model S/X便是高比例铝车身代表。
为压缩成本,Model 3车身选择钢铝混合。根据Munro & Associates的拆解报告和车身模型结构图可以发现,Model 3采用铝合金、软钢、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这4种材料。由于单电机Model 3为后置电机,为平衡重量,后车身大部分使用质量更轻的铝合金。大部分的纵梁、底板等则采用超高强度钢,增加车身坚固程度以提高安全性。然而,过多的不同类型材料增加连接难度,Model 3车身连接方式便高达5种,且并没有简化不必要配件,反而增加了整车制造成本。
另一方面,自Model S上市以来特斯拉的做工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这种情况可能体现在钥匙扣字迹模糊、过多的塑料内饰、车门劣质等等。作为定位于豪华轿车的品牌,特斯拉在内饰和做工方面根本无法与同类的德系和日系车相提并论。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特斯拉缺少大规模量产经验,对汽车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管理还缺少足够的积累,另一方面特斯拉过于追求自动化生产,最终不得不采用“帐篷工厂”的方式进行返工,反而影响了质量。此外,由于缺乏传统车企的国际化经验,Model系列并没有对不同市场进行座舱调整,往往导致适用于欧美体型的内座,却对亚洲消费者来说过于空旷和不适。
三、安全问题。即便对产品经过多次升级、采取各种安全措施,特斯拉汽车事故频率依然呈上升趋势,2013年因频发的汽车起火事件导致特斯拉股价跌幅最高达20%。根据已披露报道,从2013年至2019年3月特斯拉共发生36起汽车安全事故,47.2%为车辆碰撞导致,其中包括因为酒驾、操作不当、路障等而造成的碰撞。然而,不同于燃油车,58.8%车辆碰撞引发电池燃烧,且由于动力电池高燃烧时长,对驾驶员造成不同程度伤害。此外,事故伤亡程度深,36起事故中有9起事故造成人员死亡。
四、现金流问题。作为一家初创型高端制造企业,由于其重资产、重研发属性,特斯拉在长达10-20年的时间内现金流基本为负。尽管通过Model S与Model 3等爆款车型占据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然而2010年第二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期间,特斯拉企业自由现金流仅2个季度为正。为进军欧洲和中国市场,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特斯拉企业自由现金流更加恶化,2018年第四季度企业自由现金流达到负13.8亿美元。因此,2019年特斯拉将大幅度关闭门店和展示厅,并将销售模式转向线上,以削减成本开支。2019年Model 3的热销,一度令特斯拉现金流有所好转,2019年第三季度现金流降低为负1.7亿美元,但是随着美国和中国工厂Model Y加速投运、欧洲工厂Model 3/Y提速,未来现金流依然是重要的考虑点。
五、高层震荡频繁。特斯拉高层离职率呈增长趋势,仅2018年全年,离职高管超过40人。除正常的人员调动和行政方面高管离职,特斯拉核心团队的技术、财务、研发、法务管理人员均发生过离职,例如2016年5月离职的生产制造副总裁Greg Reichow与Josh Ensign、2017年4月离职的首席财务官JasonWheeler、2017年7月离职的电池技术总监Kurt Kelty、2018年9月离职的首席人事官Gabrielle Toledano等。即便高管离职跳槽在硅谷科创企业非常普遍,但是管理层频繁变动仍不利于特斯拉稳健发展。
3.2 前景
回头来看,2006年马斯克在“Master Plan”中提出的十年计划、四大任务已经基本完成。2016年马斯克又提出了新的“Master Plan Part Deux”,包括四方面任务:
一、制造太阳能屋顶并整合储能电池;
二、扩大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产品线至所有主要细分市场;
三、积极开发无人驾驶技术,通过大规模车队实现快速迭代;
四、推出汽车共享分时租赁。
如果说2006-2016年属于特斯拉的关键词是“电动化”,那么2016年开始特斯拉将更多地在智能网联、共享化、清洁能源生产和储存上发力。随着垂直整合程度的加深,特斯拉正不断开拓业务边界,但也面临产能、产品安全与质量、现金流等方面的问题与争议。特斯拉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大众、丰田等传统OEM,更有谷歌、英伟达、Uber等高科技企业,还有石油巨头、中国传统与新造车势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仍存变数。
一、特斯拉将成为一家全球化车企。Model 3在美国市场已经成为现象级的产品,当务之急在于凭借自建工厂和低价政策将成功复制到中国市场,快速抢占市场,并着手推进Model Y以满足SUV用户的需求。此后特斯拉还将推出电动卡车Tesla Semi、电动皮卡Cybertruck。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3500万辆,特斯拉年销量将达到300万辆,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将超过50%。
二、未来特斯拉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可能被逐步缩小,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数据和品牌。从智能手机发展史来看,外观和供应链都极易被模仿借鉴,但苹果的利润却超过所有竞争对手总和,核心在于自研A系列芯片、iOS系统,并打造应用生态和高端品牌。特斯拉通过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并配合数量最大的车队不断提供用于深度学习的真实路况数据,特斯拉将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算法迭代效率。未来一旦特斯拉的摄像头路线被证明可行性,相对于激光雷达路线将体现出极大的成本优势。
三、长期来看,汽车服务和能源服务将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点。特斯拉已经建立了全球范围的直营店和充电网络,通过OTA不断向用户推送新的软件与功能,特斯拉正持续构建线上+线下、汽车+能源的服务闭环。全自动驾驶成熟以后,特斯拉还将自建车队提供出租车服务。
赞(51) | 评论 (16) 2020-02-08 21:47 来自网站 举报
-
【中泰电子刘翔团队|Skyworks2020年第一财季电话会议纪要】
正文1第一财季业绩摘要2020第一财季skyworks实现营收8.96亿美元,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43%,比11月份的展望高出1600万美元,这得益于旗舰手机的成功发布和Sky5产品组合的早期成功,新的5G手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净利润为2.57亿美元,毛利率为50.1%... 展开全文中泰电子刘翔团队|Skyworks2020年第一财季电话会议纪要
正文
1
第一财季业绩摘要
2020第一财季skyworks实现营收8.96亿美元,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43%,比11月份的展望高出1600万美元,这得益于旗舰手机的成功发布和Sky5产品组合的早期成功,新的5G手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净利润为2.57亿美元,毛利率为50.1%,营业利润率为35.2%。每股收益为1.68美元,比预期高0.03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1%。本季度经营现金流总计3.98亿美元。
2
业绩说明
1、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am K. Griffin
在全球对高性能连接解决方案的需求推动下,Skyworks超出了12月季度的预期。
正如我们的结果所示,Skyworks正在利用数十年的经验,规模和垂直集成功能,以及我们高度先进的Sky5平台,加速了5G技术在广泛的最终市场和客户中的采用。
现在更详细地讨论第一季度。我们的收入比上一季度增长8%,达到8.96亿美元,毛利率为50.1%,营业利润率为35.2%。我们公布的每股收益为1.68美元,比我们的预期高0.03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1%。我们产生了异常的经营现金流,本季度总计3.98亿美元。
在更高的层次上,Skyworks迎来了真正无处不在的连接时代,它为生活,工作,娱乐和教育提供了更丰富,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式。智能手机在这一早期过渡中处于领先地位,本季度将交付大量支持5G的设备。但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预计移动设备以外的设备将大量使用,其中连接的设备和事物的数量将达到数百亿。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电话会议中指出的那样,5G催化了物联网,自动运输,人工智能和高清流媒体的新市场。目前在美国,每人大约有八台联网设备,到2022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攀升至14台设备,增幅为50%。作为最近的一个例子,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订阅了流媒体服务,而不是传统的付费电视。
显然,我们的世界继续依赖无缝高速连接,并且这种趋势只会随着5G的普及和新颖的使用案例的出现而加速。回想一下,5G是一项技术,而不是产品,不是品牌或口号。它提供千兆位速度,超低延迟,并大大增强了网络容量,在成为通用连接器的同时为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动力。Skyworks在该标准的部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设计和交付高度集成和定制的系统解决方案方面已有20年的悠久历史。
我们已经展示了在一系列关键产品类别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解决了日益复杂的架构,并使我们的客户为5G所需的性能提升做好了准备。
展望未来,Skyworks不断扩展的产品线显然会产生强劲的设计获胜势头,涵盖移动和广泛的细分市场。特别是在我们的移动业务中,随着我们的Sky5平台为Oppo,Vivo,小米和三星推出的Sky5平台提供动力,5G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我们的基带不可知解决方案可提供互操作性,并且已在领先的芯片组供应商(包括联发科技,三星和高通)中进行了部署。借助我们在TC-SAW和体声波中不断扩展的滤波器功能,我们可以帮助客户应对复杂的挑战,同时将我们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4G和5G频段。
进入广阔的市场。在CES上,Skyworks宣布了一套独特的支持5G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Massive-MIMO IoT,一组连接的家用设备和高保真智能音频产品。具体来说,我们正在通过KDDI,NTTDoCoMo,SoftBank和Verizon认证的基于蜂窝的平台,为迅速兴起的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持。
我们通过推出Wi-Fi 6平台来推动增长,并通过AT&T,思科,Netgear,ARRIS和Aruba等行业领导者扩大客户范围。我们正在新兴的V2X产品组合中通过SkyOne推进汽车内容的开发,并在Ring和其他许多产品中提供低功率,远程IoT产品。
在基础设施领域,Skyworks正在利用其在硅锗,SOI,砷化镓,体声波和陶瓷滤波器中的功能,同时为5G MIMO和小型蜂窝基站设计提供支持。
此外,我们在汽车领域正获得动力,与大陆集团,尼桑和雷诺等领导者以及霍尼韦尔,博世和通用电气等工业企业一起赢得新的胜利。正如这些亮点所暗示的那样,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高价值细分市场和市场的多元化,提供2,000多种产品支持数以千计的客户。
因此,总而言之,Skyworks在多种技术过渡方面拥有数十年的连接经验。我们为满足5G的性能需求而进行的独特定位是高度集成的定制连接引擎产品组合,这得益于我们已进行的早期战略投资,从而预见了整个终端市场的复杂性和巨大机遇。
最后,一种高利润且可预测的商业模式,使我们能够进行积极的投资,同时为股东提供一致的回报。
这样,我将把电话转到克里斯,以讨论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前景。
2、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Kris Sennesael
Skyworks的2020年第一财政季度收入为8.96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8%,比我们11月份提供的展望中点高出1600万美元,这得益于旗舰手机的成功发布和Sky5产品组合的早期成功,新的5G手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第一季度的毛利润为4.49亿美元,毛利率为50.1%,符合预期。运营支出为1.34亿美元,同比下降4%,这是因为我们继续审慎地管理OpEx,同时进行必要的投资以加速业务的未来增长。我们产生了3.1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相当于35.2%的营业利润率,比第四季度增长了120个基点。
其他收入为100万美元,我们的有效税率为8.9%,带动净收入2.89亿美元,合稀释后每股收益1.68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1%。转向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第一财季运营现金流为3.98亿美元,资本支出为1.11亿美元,产生自由现金流2.87亿美元,收入为8.96亿美元,转化为强劲的32%的自由现金流。
我们支付了7500万美元的股息,并回购了74.2万股普通股。在过去的12个月中,我们结合了股息和股票回购计划,将87%的自由现金流返还给了股东。
截至第一财季末,我们的现金和投资为12亿美元,而且没有债务。
现在,让我们继续我们对2020财年第二季度的展望。从5G最初推出以来的早期势头,随着我们在移动业务中赢得设计大奖,以及在广泛市场上的扎实吸引力,正推动着优于季节的业绩。三月季度。对于2020年第二季度,我们预计收入将在8亿美元至8.2亿美元之间。
在这个范围的中点,我们的收入将与去年第二季度持平。但是,在19财年和20财年第二季度中,包括华为在内或不包括华为在内,收入预计将同比增长15% 左右。我们预计毛利率在50%至50.5%之间,运营费用约为1.35亿美元。
在此线以下,我们预计其他收入约为200万美元,税率为9%。我们预计摊薄后的股份数量将进一步减少至约1.71亿股。因此,在这些范围的中点,我们打算实现稀释后的每股收益1.46美元。
这样,我将把电话转给Liam。
3、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am K. Griffin
谢谢,克里斯。Skyworks从2020财年开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展望未来,我们正处于多年技术周期的初期,随着5G的发展势头强劲,互联人和物联网的增长也在不断扩大。
在此过渡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投资,我们在自己的晶圆厂中精心制作的战略技术处于独特的位置,可提供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清晰的运营执行力和强大的业务模型,我们将这些结果转化为长期股东价值。
到此结束我们的准备发言。接线员,让我们开始提问。(问题和答案)
3
Q&A
Q1:首先,仅在核心业务上。我很好奇您提到5G趋势的开始。你在3月份的季度里看到了多少这样的趋势,大致上你在这些5 g 智能手机上看到的内容方向是什么,我想你提到的集成是一种赢家通吃的方式,还是你仍然保持在你擅长的特定部分的份额?
A1:好吧,我们现在看到它的方式。我们相信,在这些新型高度复杂的手机中,我们绝对会在5G中获得份额,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一切-我们正在继续通过我们的Sky5平台获得份额。我们正在做之前通话中一直在谈论的非常困难的事情,真正地制作甚至创建这些精美的设备,这些设备都将用于支持5G的手机。我们看到,在许多客户中,三星在中国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星也有许多领先厂商,而美国的一些大型厂商甚至还没有推出5G手机。因此,那里有很多积极的动力。对于下半年的发展方向,我们感到非常乐观。
Q2:我想问一个战略性问题。您已经开发了内部BAW功能一段时间了。但是您的竞争对手之一出售了其RF资产。我很好奇,如果将这些资产出售给潜在的竞争对手或客户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是您可能会对这些资产感兴趣?我们应该如何考虑这种潜在整合对Skyworks的影响?
A2:好吧,我们真的无法深入了解有关并购的任何细节。我们非常了解您刚才提出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我们对有机业务的现状感到非常满意,并且我们看到5G的巨大机会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的需求的动量确实在加速。因此,我们对此感到满意。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并购机会,我很高兴地说,在必要的交易中,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现金流来进行交易。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真的无法对任何事情发表评论。
Q3:克里斯(Kris),您能否给我们提供12月两个业务的比例,您如何看待它对3月的指导?
A3:我们在12月季度的大市场业务约占总收入的27%,与去年同期持平。请记住,12月季度通常是一个非常强劲的移动季度,显然与我们的大客户有很多业务往来,然后是5G手机的大量使用。因此,移动业务占总收入的73%。展望3月季度,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些转变,对吗?这通常是一个强劲的大市场季度。我们的确预计我们的广泛市场业务将出现一些中等个位数的环比增长,而且我们将看到3月份广泛市场将出现一些中等个位数的同比增长,2020年下半年当然还会出现更强劲的增长。
Q4:您能谈谈华为以及它最终如何发挥作用吗?我认为您期望获得大约1000万美元,我猜测结构可能会比这更好。但是,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您如何看待他们不仅是作为客户,您如何看待出口限制的变化?以及这如何影响该客户以及您的其他中国客户的需求?他们可能会更努力,也许他们会双重订购?谢谢。
A4:显然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局面,我们今天在中国拥有一个非常活跃的业务,它拥有Oppo,Vivo,小米甚至是部分联发科技生态系统的支持。当然,华为在我们的工作上有一些限制。正如我们过去所说,我们无法为客户提供季度指导,但是我会说,在第一季度,华为的表现要好于我们的预期。但我会告诉您,我们正在降低与华为业务的接触。我们仍将继续努力,直到设计获胜后,我们将竭尽所能,以在可得时获得份额,但随着我们的前进,我们在财务前景中对此冒险。因此,我们要确保投资者清楚。
Q5:利亚姆,我希望您能谈谈广泛市场中的基础设施业务。您的几个同行已经与您的客户讨论了暂停和活动。Skyworks就是这种情况吗?如果是这样,那么该季度的阻力是多少?更重要的是,我想半年后第二季度的前景如何?
A5:我的意思是基础架构业务有点慢,并且我认为它的速度没有变化。但这是5G中非常必要的元素,而且我知道爱立信和诺基亚等一些公司确实正在加紧工作。显然,华为有很多机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显然是一个机会。
因此,我认为基础设施空间对我们仍然至关重要。我们在那里使用MIMO解决方案,天线阵列以及我们提到的某些过滤(包括陶瓷过滤器)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因此,我们可以发挥作用,并且在该领域中可以发挥必要的作用。但是我希望基础设施在下半年有所改善。对于我们来说,这对于整个市场也是一个积极的利润驱动力。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些行业中运作。我们与客户有很好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期望下半年气候会好转。
Q6:知道了,那太好了。然后作为后续,这是克里斯的。在您的最后一次电话会议上,你们谈到了毛利润率可能在本财年下半年达到53%的目标,我只是想确认情况仍然如此。如果是这样,那么半数以上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谢谢。
A6:是。首先,我对我们的毛利率执行感到满意。在12月的季度中,我们的收入为50.1%,略高于我们的指导水平,因此尽管在3月的季度中我们的收入通常出现季节性下降,但我们仍指导3月的季度略有上升,从50%增至50.5%。
然后在2020年下半年,我确实希望实现毛利率的进一步提高,以实现我们53%的长期目标,而我上一次没有说我们将在2020年底达到53%,但仍会继续在实现53%的长期目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Q7:我只想快速澄清一下。克里斯(Kris),您对3月份之前的广泛市场发表了评论。您最初说的是中等个位数的增长,然后又说同比中等个位数的增长。您能否澄清一下是连续的还是同比的?
A7:两者都是。所以连续的和同比的都是,不包括华为,对吗?因为我们有一些华为基础设施业务属于该广泛市场的一部分,显然是由于该禁令,所以我们损失了大部分或几乎全部。因此,如果不包括华为,那么我们将在3月恢复到个位数的同比增长,然后在2020年下半年(不包括华为)的同比增长甚至可能会更强劲。
Q8:然后,当你们正在考虑设计胜利时,尤其是在5G中,这只是一个更广泛的问题。你们有一个竞争对手,它也有调制解调器,很明显,那里的竞争非常激烈,并且很多早期解决方案都将它们与RF结合在一起。只是-您如何在那竞争?以及如何分解捆绑方面。
A8:当然,我们的客户推动着这一点,而我们的客户则需要Skyworks提供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专门在5G中带来的集成功能,这些架构的复杂性要比4G复杂得多。围绕解决方案(例如我们的Sky5平台)进行集成非常适合进入5G的客户。
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看今天的设备,那么即将上市的5G设备就是证明。您将从Skyworks中看到这种集成。它不是由芯片组提供商推动的,它可能在小型市场中工作,在这些市场中客户没有一定水平的成熟度,他们想要一个完整的交钥匙解决方案。
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我们看到的是一流的解决方案,利用集成,寻找拥有自己设施的公司,例如我们,从过滤器到砷化镓再到组装和测试,定制和制作产品。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获胜的方式。顺便说一下,我们与每一个基带供应商合作,无论他们是敌是友,我们都从客户那里带头,这一直对我们有用。
Q9:他们与苹果公司签署了一项多年协议。让我只关注你们。对于BAW的5G,您的投资组合是怎样的?然后,在您的投资组合中,您认为您最有机会获得5G的内容是什么?
A9:当然。好吧,我的意思是看一下背景,现在了解一下,现在基本上是4G手机在驱动,频谱从700 MHz到约2.5 gig到3 gig,对吗?因此,所有这些动作在今天的手机中仍在继续。然后再添加5G解决方案。漫游于5G频谱的独特解决方案。从3gig到6gig6或更高。
那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机会。都是增量物理内容。而且我们空间中的每个参与者对它的看法都不相同。我们想要做的就是抓住最大的机会与我们的客户合作,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组件种类的绝对选择。他们将要进入的市场,当前预算中的所有这些内容,然后为它们制定一个集成解决方案。
因此,当我们说Sky5是一个平台时,它即平台,它可能与最大的客户,韩国的客户以及中国的客户截然不同。这是Skyworks的独特之处,我们现在有工具集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增加了体声波,我们在TC-SAW中具有很高的容量,我们有标准的SAW,我们精心制作了组装和在手表下测试设施,真正独特的东西,这对我们和它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扩大了我们在任何给定5G设备中拥有的机会范围。
Q10:我对Kris的跟进是在运营模式上,当您尝试利用这些机会时。通过我们的思考,它对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有什么影响?只是要提醒我们,什么是资本支出-以及今年的指导,是否有变化?
A10:就运营模式而言,我们正在推动业务发展,并使收入高于市场。我们正在提高运营效率,并将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这将使毛利率达到我们53%的长期目标。我们的营业利润率将接近40%,目前的运营支出约为15%。我认为我们可以在那里做得更好。因此,您获得的营业利润率接近40%。同时,我们非常专注于以30%或略高于30%的水平推动自由现金流。您看到上一季度我们拥有32%的自由现金流利润率。
我们将继续对该业务进行投资,这毫无疑问,正如Liam所解释的那样,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我们在砷化镓工厂,过滤器以及后端业务方面的运营足迹,为了扩大这些晶圆厂的产能,我们将继续开发新技术,封装技术和过滤器技术,当然,这需要足够的资本支出支持。CapEx的收入约为收入的10%左右,我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就是您必须在模型中添加的内容。
Q11:回到广泛市场。您谈到基础设施的机会,当然很大一部分是您的Wi-Fi和IoT。您提到基础设施有点偏重,但是想要了解一下您期望世界Wi-Fi的发展趋势如何?它在您的广泛市场中,实际上是整个年度-整个财务年度,尤其是后半段的增长如何表现出来?
A11:因此,我认为,如果您总体看一下广泛市场,我想在这里给您更多一点我们的广阔视野。因此,我们首先拥有一系列广泛的协议,可以满足正确的5G,Wi-Fi-6,蓝牙,GPS,ZigBee,LoRa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与客户建立联系的机会。
现在,Wi-Fi-6确实正在获得发展势头,我们在上个季度即将获得一些新的战略设计胜利,并且展望下半年,诸如AT&T,思科和Netgear,我们在工业和汽车领域也做了很多出色的工作。因此,我们现在正在与博世,霍尼韦尔,西门子,GE,这些在2或3年前都不是我们的客户。他们根本不在Skyworks的竞争环境中。
现在我们也进入了汽车行业,与Continental,BMW,Renault,Nissan和其他公司合作,赢得了很多如此酷的东西,甚至还有一些惊人的消费产品。现在,我们有一些设备可以通过Procter和Gamble进行婴儿监护,当然,我们还可以使用Ring。亚马逊提供了很多产品。因此,这是一个从高端到中端的真正丰富的产品组合,但对我们而言,关键是它利用技术,利用连接性,还有我们有一套广泛的协议,我们可以挑选我们的客户。什么是正确的连接协议来锁定他们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我们认为这种势头将会持续很多很多年。
Q12:我想,如果您考虑将于今年上半年在这里推出的5G手机,那么三星当然已经在去年推出了5G手机。大家称呼它为O。我能猜到您对5G胜利有何看法吗,就像超高一样,我知道4G频段显然对LTV很重要-LTE Advanced Pro等,但你能说说O在三星阵营设计胜利吗?
A12:5G的早期势头实际上是由中国品牌主导的。因此,我们在5G解决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这又是5G,因此我们在这些帐户中仍然拥有4G良好的位置,但是我们正在使用Oppo,Vivo和Xiaomi等名称覆盖5G中的增量内容。
因此,这些厂商非常强大,我们正在与芯片组提供商进行一些出色的合作,联发科就是他们7期设计中的一个例子。我们拥有出色的位置设计参考位置,这些都是5G解决方案,并且再一次与我任命的参与者一起在中国开展早期业务。但是,我们也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与一些较大的客户一起采取一些非常重要的举措,您还将在其中看到大量的内容收益。
Q13:非常感谢。利亚姆,我们谈论了很多有关5G的话题,我们是否可以特别关注您关于一些新产品,智能手机产品在这里份额增长的评论。如果将世界划分为4G Advanced,4G Pro和纯5G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是超宽波段。你指的是两者还是指一个?我知道你们在去年的一些最初的超高波段中表现很强,而且我知道他们不仅在将这个波段77个波段包装到中文手机中。那是您看到大部分收益的地方吗?
A13:我们将继续拥有4G布局,这基本上是一种向后兼容。然后,UHP推出了N77 / N79,这是独特的产品,这些产品是增量产品,您在4G手机中看不到,但是5G手机中会有增量的收入。
我们在这里所做的另一点是,正如您所知,您拥有的设备越复杂,我们拥有的设备越多,我们就需要应对尺寸问题,我们必须应对当前的竞争问题。消费,共存以及将越来越多的半导体放在一起时遇到的所有挑战。
因此,我们的方法是向客户提供Sky5平台并以某种方式对其进行配置,以便将Skyworks将其叠加到平台解决方案中后,可以解决其中一些挑战以及将一台复杂设备组装在一起的难题。但是增量内容并非如此-它是UHP N77 / N79,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频段出现,但是随着5G的不断推出,我们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Q14: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可以的话,让我们讨论一下4G。去年,中国进入了第六阶段,众所周知,Qorvo采取了很多措施,因为OEM厂商对于进入完全集成的前端市场充满了担忧。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人,我们已经反馈说,这种情况现在开始改变,而且Skyworks正在开始开拓该平台的传统低频段部分。
您是否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这一点,然后提出了更大的问题。怎么做-我知道您的BAW过滤器程序进展顺利,您现在有了一些接收设备,它们将具有双工器,但是要提供您所需要的性能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提供捕获中高频段的信息,第二条是您在明年左右到达这些手机4G频段中高频段部分的途径,还是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A14:让我尝试同时捕捉两者。在联发科方面,当您进入较低频段的机会时,就会有大量使用DSM等技术使用低频段垫的Skyworks机会,因此就是4G空间。当您使用超高频段或中高频段解决方案时,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挑战,但我们现在正在努力解决。我们已经在一些UHP机会方面做得很好。
我们确实认识到,与中,高端频段的一些领先选手的表现是值得的,我们渴望达到目标,我们在内部进行工作,但是我们知道,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挑战,但我们拥有专业知识,不断发展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客户的互动。设施很重要,我们这里有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的设施。我们正在努力取得最高的成绩,但是坦率地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Q15:利亚姆(Liam),我想跟进最后一个问题,也许可以把它绑在维维克(Vivek)回答的问题上,并着重于长期动态。因此,从历史上看, Skyworks 的新产品推出18个月以来一直在与客户合作。所以从你现在的优势来看,相对于你在5 g 中获得的早期内容而言,我们将在21日发布的内容中获得了什么?它是平的吗?它上升了吗?如果它是上升的,在你继续尝试和用您的 BAW 能力弯曲一些比如如中波段或高波段垫的情况下它会在明年有多大程度的上升?
A15:让我真正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我们没有一无所有,但是我们现在在4G中拥有的技术和我们在5G中拥有的新技术将大大增们的机会,对此毫无疑问。
所以现在我们在谈论,在BAW中进一步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渴望继续做更多的事情,但是今天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利用BAW,利用Sky5作为平台,利用5G频段带来的增量内容,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帮助我们的一件事就是复杂性。我们一直在说,但这确实很重要。
5G设备中的技术负担要难得多,对客户实施更具挑战性的难题再将其迅速推向市场。因此,我们要做很多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谈到在这些过渡过程中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的原因。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对我们很重要,对于市场上的顶尖企业也很重要,因为我们将能够享受解决客户问题并将他们置于有利位置的能力。
因此,我们对此感到兴奋,我们将利用我们的所有技术TC SAW功能,我们的包装技术,体声波,陶瓷。因此,我们拥有的所有这些技术都将发挥作用,但是内容机会绝对存在。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也准备了演讲,但是我们看到了有意义的内容机会,其中一些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
Q16:关于最后一点,今年下半年的内容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多这个季度业务的增长势头,就是你所说的季节性增长。可以认为有了这些内容,今年整合移动业务可以一直高于季节性业绩吗?还是说,现在就能从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获得那种能见度,还为时过早?
A16:是。我的意思是很难弄清楚自然的季节性将会是什么,但是我们肯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机会,已经完成的设计还没有交付。让我们也看看客户在哪里。最大的客户之一,大客户尚未推出5G手机。
所以这是需要考虑的另一件事。因此,我认为地平线上有很多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兴奋。我们刚刚打了一个节奏,提高了Q1和Q2。我认为大盘业务将加速发展,我们与Kris进行了一些讨论。5G机遇就在我们眼前,我们正在充分执行。我们正在增加资本,并且对即将到来的机遇充满热情。
Q17:是的,谢谢。我想第一个问题是,您是否可以表述是什么以及多大强度地推动了更好的季节性Q1。我猜想新的中国5G手机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您可以澄清这一点。然后,随着这一年的过去,您从中国手机获得的内容中新推出的步伐将会如何?这将是全年稳定的吗?前端加载的种类是否更多,也许对此有什么陈述?
A17:当然可以,克里斯。有两件事,这是我们实际上在谈论设备中的5G并带来收入的第一个时期。因此,这是早期,早期阶段,我们已经看到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数字有所改善,这是5G的早期阶段。
如果我要看的是中国很多,那就是Oppo,Vivo和小米之类的名字。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三星的加入。我认为其中一个较大的客户将会有一些非常不错的机会。再说一次,还没有推出5G手机,我们在这次通话中谈到的复杂性是真实的,这对Skyworks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而且我们公司知道如何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事情。我们知道移动技术,我们已经做了20年了。因此,从2G到3G到4G的过渡谈到5G更加困难,它需要资源,我们的员工知道如何,为这些真正的好东西进行故障排除的设施,能力现在将要承受,并使我们赢得业务并让我们的客户获得成功。因此,这方面有很多事情要做。
然后在广泛的市场业务中,数字回升了一点,但是我可以告诉您,我们关注的指标之一是客户获取。我们想增加客户,我们想增加高端玩家,为富裕的客户提供客户,我们正在做一些我们谈论博世的名字,雷神公司的名字就是像与诸如此类的公司一起进入工业和汽车行业宝马和日产。我的意思是,这真的很酷,它仍然在连接性核心上发挥作用,而对Skyworks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连接性,我们仍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和资源将其移植到手机以外的其他市场。
Q18:很有帮助,谢谢。作为后续活动,请按照您刚才所说的进行。这对您全年的容量规划有何影响?而且您的资本支出相当稳定。我想可能有一点上升。但是随着5G的发展,是否存在需要投入大量资本支出以实现上述目标的场景?您需要做出一些决定吗?
A18:不,我们会持续做出这些决定。看看12月的季度,我们又追加了1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因此我们将继续每个季度这样做。再说一次,这是一些与纯容量相关的组合,对吗?通过扩大容量,我们可以处理更大的数量,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还与技术相关的不同和更复杂的封装和测试类型,扩大了我们在滤波器技术以及砷化镓功率放大器领域的影响力。因此,再次依靠或大约占资本支出的10%,尽管如此,我们将继续推动30%以上的自由现金流利润率。
Q19:首先,我们回到3月份季度展望,有一个关于存货问题,我们将如何分类或您将如何分类存货?鉴于所有前六名智能手机供应商都将在三月和四月的时间范围内推出旗舰产品,因此您在整个渠道中的库存似乎是一个相当紧的窗口。
A19:至少就我们在组件级别具有可见性而言,渠道中的库存似乎非常健康。预计农历新年肯定会有一些积累。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供应链实际上在努力跟上这些新5G手机的发布,因此渠道中的库存相当健康。
Q20:一直有很多声音,我想也许是对FCC决定停止在美国境内停止为卫星蜂窝5G服务提供C波段私下拍卖的卫星运营商的决定感到担忧。你认为这会延迟5 g 手机的实施吗? 我们应该为此担心吗。任何颜色都可以吗?谢谢你。
A20:当然。我认为这不会以任何方式影响我们。实际上,尽管那时他们向公众开放,但它可能是一个拥有更多频谱并为我们漫游或让我们的设备继续漫游创造更多机会的机会,但是目前的基本情况并不承担任何上行空间从3,5拍卖。因此,就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可能学习了更多的加班时间,但是我认为不会出现负面的下降,也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和我认为我们在5G方面的定位很不错,我们与标准委员会以及频谱的发展方向非常吻合是。因此,我们无所不在,但是如果增加了更多频谱,我们一定会紧盯机遇,我们绝对能够开发出支持该频谱上的传输和通信的解决方案
Q21:关于美国的第一代5G手机是否具有毫米波功能,存在很多争议。显然,他们将有一些低于6。我很好奇Skyworks和你们在思考过程中的立场。而且,此时您对毫米波的准备情况如何?然后,我进行了随访。
A21:当然,严厉。毫米波是一项有趣的技术,它有一些好处,从理论上讲,它具有巨大的速度和延迟机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昂贵的电流消耗很大,那里存在视线障碍。因此,这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西,我们正在与所有这些客户一起工作,这将成为一种标准报价。
对于高密度区域,这可能是一项伟大的技术,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体育场内,您都需要在短距离内实现真正高速的连接,而不受任何物体的阻碍。这是可能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可能会发展,也许有一种使技术发展并使其具有成本效益和性能效益的方法。但是,现在它有点超出光圈了。我们的很多客户现在都没有在看它,有些是。
我们确实在毫米波上有一些小的增量押注,并且正如我们已经谈到的那样,我们拥有自己的晶圆厂,因此我们可以运行一些我们需要的技术(如果这种技术开始兴起的话),但是我们会与客户和这就是我们获得线索的地方,我们可以共享有关技术的信息(听不清)以帮助他们。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至少在明年它不会成为5G的重要内容。
Q22:然后,我想在电话会议开始时,我想Vivek问了一个有关内容增加的问题。我相信您回答了很多问题,但我想您可能已经跳过了他好奇的那一部分,即在Wi-Fi方面可能进行的前Wi-Fi升级以及诸如蓝牙升级之类的其他事情。5G增长的纯蜂窝内容比4G多。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您愿意将其与历史保持一致还是大于历史,或者即使您想慷慨提供一个数字。
A22:不,它将不止于此。好的,我会告诉你,不是的,它肯定比3G到4G的升级还要高。同样,这是因为构建5G解决方案所需的内容(物理内容和特定设备)的增量值大于从3G到4G的增量值。那是绝对的事实。
现在的问题是,谁最有资格利用资本。我们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我们与所有客户都有业务往来。我们拥有独特的技术,我们不仅注意到容量,还提到了Kris所说的技术。所以我们喜欢。因此,我们认为将会有一个有意义的多美元机会。我们在演示中谈到过,也许是4G的增量为5美元到7美元,或者更多,然后就是所有这些,如何执行,如何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将其推向市场时间。所以这些就是因素,这就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情。我的意思是那是我们公司的力量。
赞(15) | 评论 2020-02-08 21:44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7】
今日重点推荐《天风总量联席|疫情之下,如何抉择?》宏观:第一,疫情是难以预测的黑天鹅,但暴跌或许是可以躲过的。我们年初以来的报告反复说:今年节奏和去年相似,但躁动更早、起点更高,行情整体前置,节前普涨后积累了较大的内生调整需求,市场敏感度比去年同期更高,对个股的业绩趋势和估值之间...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7
今日重点推荐
《天风总量联席|疫情之下,如何抉择?》
宏观:第一,疫情是难以预测的黑天鹅,但暴跌或许是可以躲过的。我们年初以来的报告反复说:今年节奏和去年相似,但躁动更早、起点更高,行情整体前置,节前普涨后积累了较大的内生调整需求,市场敏感度比去年同期更高,对个股的业绩趋势和估值之间的匹配度要求更高。第二,我们去年底在年度报告《后发先至》中对全年区间判断为2700-3400,全年走势为“V字形”或“倒N型”,目前看还没有问题。第三,市场的低点可能领先于疫情的拐点,修复行情需要第二产业复工复产、第三产业需求恢复。第四,不确定性还是疫情,对疫情拐点的假设比较重要,现在一致性强。如果拐点没出现,那么市场的观望气氛会很浓。第五,长期来看,疫情只是短期考验,既不改变经济的原有趋势和运行规律,也不改变市场的原有走势和原有的主线行情,坚持就是胜利。策略:市场短期超跌反弹能否延续,还取决于疫情能否很快出现拐点。根据最新披露结束的创业板年报预告,创业板盈利增速的回升,有低基数的作用,同时也来自板块和行业内部景气度的扩散。而中小市值公司盈利的好转,也意味着,大盘蓝筹与小市值公司走势的剪刀差会趋于收敛,市值风格的表现会更均衡些。在科技产业整体爆发的背景下,行业内部盈利改善的中小市值公司同样值得重点挖掘。 《银行|类货基新规:完全货基化的变革、挑战与机遇》
存量银行类货基规模预计较大。新规使得类货基投资完全货基化,挑战大。市值法类货基及类中短债基产品或有大发展。类货基新规利好银行表内负债成本。类货基与货币基金类似,将低成本的个人储蓄存款转化为较高成本的同业存款或同业存单,抬升了银行负债成本。类货基新规利好表内负债成本。疫情预计仅短期影响经济,但不改经济企稳的中期趋势,短期回调反而使得银行股性价比更高。当前,中信银行指数估值仅0.78倍 PB(lf),处于历史底部,向下空间小。我们预计疫情对上市银行 20 年业绩影响有限。短期出于防御逻辑,个股方面主推估值低、基本面较好且前期涨幅小的工行、兴业、光大等。
《医药|通策医疗首次覆盖:口腔医疗服务方兴未艾,品牌医院锦绣前程》
口腔医疗服务需求端旺盛,优质赛道中的稀缺标的。省内口腔医院龙头地位稳固,“区域总院+分院”模式推动发展。蒲公英计划+种植计划推动扩张,对接高校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实力。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大,未来有望持续受益健康意识提升与老龄化程度提升带来的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公司医生与医院物理面积能满足需求,行业口碑牢固,在口腔医疗服务领域有望维持继续的高增长态势,我们预计2019-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78/6.49/8.51亿元,对应EPS为1.49/2.02/2.65元/股;给予2020年55X,对应目标价111.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省外医院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医疗事故以及纠纷、行业政策风险、蒲公英计划推进不及预期,医疗人才流失等。
买方观点 这几天市场的表现说明恐慌情绪以超预期的速度得到释放。未来随着新冠病毒逐步进入可控阶段,市场冲击影响更加有限,成长风格中长期仍然占优。横向比较看,科技产业的基本面是受影响最小的,本次突发事件或将进一步加剧市场风格向科技成长的切换。同时认为科技创新、科技自立依然是市场聚焦点,将继续延续此路线。对于消费板块,认为消费类资产的冲击主要在短期报表上,并不影响其投资逻辑。而相比之下,顺周期产业受到的冲击或最为严重。消费类标的由于春节旺季泡汤,短期基本面或将低于原先的预期。但多看几个季度,大部分产业、尤其是龙头,还是会回到之前预期的轨道。且当居民消费恢复正常时,将带来消费类资产的季环比拐点,这是报表层面的利好。另外有客户认为消费龙头或在夏季高温来临之前就会反弹,甚至不排除优质个股创新高。总体而言,此次公共事件就像是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失,理论上都是可以剔除来看的。当前客户关注:新能源车、医药以及线上办公、企业通信等。
研究分享 《保险|<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出台,给予风险保障类产品倾斜性的政策支持,预计将促进风险保障类产品发展》
《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重要的影响在于通过降低风险保障类产品成本,引导产品降价,将大力推动保障类产品销售。同时通过后端准备金管控定价激进行为,有利于定价审慎的大型公司。另外,银保监会正在积极推动重大疾病保险定义和发生率表修订,研究出台意外伤害保险纯风险发生率表。截至2月6日,平安、国寿、太保、新华的2019年PEV分别为1.04、0.80、0.66、0.63倍,估值低位,重点推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银行|料1月金融数据靓丽》
依据过往信贷投放规律及行业观察等,我们预测20 年1月新增贷款3.5万亿元(较 19 年 1月的3.23万亿小幅增长),社融4.7万亿元。1月末,M2达202.65万亿,YoY+8.6%;M1 YoY+2.6%;社融增速 10.5%。复盘03年,03Q2 名义 GDP 增速受SARS疫情影响环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但不改此后数年经济高增长之趋势。我们认为,疫情对短期经济影响不小,但不改中期企稳之趋势。特别是,政策托底力度加大,较好的融资支撑经济企稳。疫情导致银行股短期大跌,反而带来好的配置时机。经济中期企稳趋势不改,银行股估值有望修复。我们主推低估值且基本面较好的工行、兴业、光大、张家港行及基本面反转的北京银行。短期因疫情回调后,一线龙头-招行、常熟银行的性价比亦明显提升。 《通信|富春股份首次覆盖:“通信+手游”占据5G基础建设、应用两端,有望长期受益》
“通信+游戏”双主业战略,占据 5G 基础建设、应用两端,有望长期受益。通信:受益 5G 规模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契机。游戏:“精品游戏+知名 IP”战略,重点发力海外,应用有望再迎机会。19 年公司大幅计提商誉,卸下包袱后,网络规划设计和手游业务占据 5G 基础建设、应用两端,长期受益,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契机,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净利润为-6.22亿、1.27亿和1.68亿元,对应2020-2021年PE估值分别为22x、17x,目标价为4.8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游戏业务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通信项目集采价格竞争激烈,游戏行业受监管影响、商誉减值等风险。 《机械|赢合科技:口罩机业务提供新增长点,借力上海电气轻装上阵》
根据中证网报导,针对全国医疗防护用品需求告急的情况,春节期间,赢合科技紧急开发生产医疗平面医用口罩全自动一体机,并与振德医疗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开发KN95口罩(M95)全自动生产线。赢合科技发布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9 年度归母净利润 2.00 亿元-2.60亿元,同比下降 38.37%-19.88%,非经常性损益1624万元,占净利润 8.12%-6.25%,扣非后归母净利同比下降39.23%~19.39%。上海电气以作价9.59亿人民币收购赢合科技,协同效应显现。随着产品性能不断优化,客户日益增多,公司将持续受益于 LG、BYD、国轩等大客户的扩产计划,优化订单质量,增强经营稳健性。考虑到计提、研发费用等问题,我们调整 2019-2021 年归属于母公司利润从 4.01、4.92、5.41 亿元到 2.54、3.93、4.66 亿元,EPS 分别为 0.68、1.05 和1.24 元,2020-2021年PE分别为41.57、35.07X,维持“买入”评级。 《建筑|中装建设:涉足IDC领域为区块链提供云数据处理,单季订单快速增长》
涉足IDC领域是区块链发展的重要延伸,未来不排除在云存储方面的合作。四季度单季订单大幅增长,去年全年新签订单增速由负转正。与农行签订合作协议,区块链迈出商业变现第一步。公司在科技领域持续大力拓展体现了公司不断通过科技赋能传统行业的决心。快速增长的订单和业绩有望提供一个较好的估值边际,向科技、物业领域的拓展有望带来向上的估值弹性。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 年 0.39、0.49、0.59 元/股的 EPS 不变。维持12.5元的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赞(45) | 评论 (19) 2020-02-07 08:41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6】
今日重点推荐《策略|年报预告中哪些行业景气度在扩散?——兼论市场最新观点》市场短期超跌反弹能否延续,还取决于疫情能否很快出现拐点。疫情结束后,市场中期的内在逻辑,可能很快回归到信用周期扩张的节奏,目前来看,信用的拐点可能最早在3月。目前以5G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周期处于加...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6
今日重点推荐
《策略|年报预告中哪些行业景气度在扩散?——兼论市场最新观点》
市场短期超跌反弹能否延续,还取决于疫情能否很快出现拐点。疫情结束后,市场中期的内在逻辑,可能很快回归到信用周期扩张的节奏,目前来看,信用的拐点可能最早在3月。目前以5G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周期处于加速发展的起点,类似于03年的传统经济,内生推动力足以使得对应行业的景气度虽然短期收到疫情的干扰,但是依旧可能是全年业绩趋势最为确定的。因此,对于近期快速反弹的科技股,我们建议短期不追高,回调敢加仓。根据最新披露结束的创业板年报预告,创业板盈利增速的回升,有低基数的作用,同时也来自板块和行业内部景气度的扩散。而中小市值公司盈利的好转,也意味着,大盘蓝筹与小市值公司走势的剪刀差会趋于收敛,市值风格的表现会更均衡些。在科技产业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内部盈利改善的中小市值公司同样值得重点挖掘。 《商社|行业深度:重构新消费:社交资产如何链接“品”与“效”》
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并未结束,每一次流量迭代成就了不同的风口和风口上的品牌。网红/明星拥有流量、粉丝、内容,这些合在一起变成了影响力,这些影响力的货币化价值就叫做“社交资产”。新供应链+“人”=新商业结构。19 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预计超 5 亿,超 5 成直播平台用户观看过 KOL 直播带货。看好聚焦社交媒体高增长赛道,KOL 经济投放平台型公司【ST 慧球】(天下秀)及为品牌提供差异化价值,卡位美妆行业的代运营服务商【壹网壹创】(与传媒组联合覆盖)。风险提示:供应链发展速度无法匹配直播电商发展速度,电商平台规则变化,电商发展速度不及预期。 《建材|福建水泥首次覆盖:高弹性低估值,关注预期差》
(1)关注变化——内外皆改善,潜力被低估。(2)供给格局改善,新增影响有限。①本地格局——关注预期差。②外来流入——体现成本定价,未来幅度可控。③错峰生产——减量减排,响应环保,应对新增。(3)水泥需求稳健,景气有望延续。(4)业绩弹性突出。我们预计 2019-20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4.71、7.6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6.2X、3.8X,如果按照行业平均 6X估值,目标价 12.05 元。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不及预期;地产投资力度与重点工程进程不及预期;雨水天气不及预期;错峰生产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买方观点 恐慌情绪已经有所释放,短期虽有波动,但中长期没有悲观预期。本次疫情影响较大的板块如消费服务,商贸,交运,出口相关等行业,投资者不应忽视特殊宏观事件对于企业本身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这些企业有可能会经历戴维斯双杀的阵痛期。医药传媒,游戏,云技术,5g,信息安全,互联网服务等行业将受益。同时,政策面红包可期。
研究分享 《固收|1-2 月数据怎么看?》
实体经济数据:预计 1 月 CPI 同比 4.9%、PPI 同比 0.1%;1-2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 3%,社零同比-12%、投资同比 4%。进出口数据:2020 年 1 月出口下降至-6%,进口下降至-10%。货币信贷数据:预计 1 月新增贷款 3.0 万亿、社融 4.2 万亿、M2 同比 8.5%。 《电子|弘信电子: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看好长期增长趋势》
公司经营策略持续展现良好效果,FPC 业务向多个战略领域有效渗透,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2019 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65 亿元-2.01 亿元,同比增长 40%-70%。伴随着 5G 单机 FPC 价值量提升,OLED 柔性屏占比提升,FPC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车载 FPC 需求快速涌现等市场重大机遇的来临,公司的 433 市场战略布局逐步落地,并实现积极的效果,位于厦门、荆门、鹰潭的多个基地产能也迅速释放,看好公司后续高增长。扩产致固定资产大幅提升,业绩增速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增长趋势。汽车+手机直供业务驱动,未来可期。看好公司后续受益手机直供、车载 FPC,市场重大机遇和产能释放带来的持续驱动力 19-21 年预计实现净利润(包含非经营性损益)2.00/2.94/3.88 亿元,预计 EPS 分别为 0.97/1.42/1.87 元,维持“买入”评级。 《商社|苏宁易购:疾风急浪推动竞争重组,苏宁全渠道&全品类优势凸显》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对于宏观经济和消费带来较大的冲击,市场担忧对苏宁易购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按照目前跟踪情况来看,苏宁易购在恶劣的环境下整体经营依然有较好表现,其中家乐福、苏宁小店、线上业务等都实现了高增长。在疫情的疾风急浪推动竞争重组的大背景下,苏宁易购通过全渠道&全品类的布局,依托采购优势、自营物流优势、家乐福供应链体系&一小时达、苏宁小店社区服务等核心竞争优势,有望给苏宁易购一个竞争结构逆转的机遇。新冠疫情推动消费者线下囤货&线上订单激增,家乐福&苏宁小店春节期间销售超过同行。新冠疫情促进电商购物需求激增,苏宁易购主站线上销售实现高增长。新冠疫情对线下电器业务有一定冲击,公司利用各类互联网工具拓展增量。公司是全国综合性零售龙头,线下占领低线市场&拓展新渠道,线上持续高增速,线上线下相融合全渠道发展。综合预计 2019-21 年净利润分别为 111/30/42 亿,当前市值对应 8/29/21xPE,维持买入评级。 《石化|卫星石化推荐专题一:疫情结构性影响丙烯供给,PDH价差将修复》
丙烯:疫情影响出行,成品油需求骤降,丙烯供给被动减量。丙烷:季节性因素+缓和,丙烷价格大概率回落。2019年 12 月~2020年 1 月,受丙烷价格高企影响,PDH利润跌至 0 附近。站在当前时点看,受益于:1)原料丙烷受季节性影响,价格开始回落;2)产品丙烯受供给影响减少,价格大概率上行,PDH盈利将有望修复。 赞(52) | 评论 (15) 2020-02-06 08:32 来自网站 举报
-
【中泰电子刘翔团队|消费电子:疫情影响单月生产,关注iphone SE2 和TWS需求】
中泰电子刘翔团队|消费电子:疫情影响单月生产,关注iphone SE2 和TWS需求赞(54) | 评论 (17) 2020-02-05 13:54 来自网站 举报
-
【2019Q4基金持仓分析:仓位上升,新能源汽车板块备受青睐【安信电新】】
电新板块Q4基金持仓占比大幅上升。基金2019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根据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来看,电新行业板块持仓比重环比Q3小幅度上升,从3.49%上涨至3.65%,相较于中信电新行业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电新股持仓处于超配水平;。实际上,考虑到行业分类的一些误差,我们针对电新行业2... 展开全文2019Q4基金持仓分析:仓位上升,新能源汽车板块备受青睐【安信电新】
电新板块Q4基金持仓占比大幅上升。基金2019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根据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来看,电新行业板块持仓比重环比Q3小幅度上升,从3.49%上涨至3.65%,相较于中信电新行业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电新股持仓处于超配水平;。实际上,考虑到行业分类的一些误差,我们针对电新行业252支股票进行统计,结果显示Q4电新板块持仓占比从之前的4.94%大涨到6.18%,相较于电新行业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电新股持仓依然稳定维持在超配水平。
新能源汽车板块基金持仓大幅上升,新能源发电、电力设备和工控均有下降。分板块来看,新能源汽车板块从Q3的2.21%大幅上升到4.15%,新能源发电则从Q3的2.12%下降到1.64%。电设备和工控则从0.49%略微下滑到0.41%。
持仓公司数量大幅减少,公司集中度上升。Q4季度基金公司持仓电新板块达95家,较上季度129家环比减少25.36%。持仓市值则为784.8亿元,环比上涨24.06%。从持仓值前十的公司来看,Q4集中度有所上升,TOP10持仓比重占电新行业公司比重为64%,高于前一季度的60%。受新能源车行业的利好影响,相关产业链公司占比上升,三花智控进入前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先导智能,华友钴业均被相应增持。同时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国电南瑞仍处在前十名单中。
新能源发电:天顺风能持仓上升。由于机构在新能源发电板块的减持,导致了大多数新能源发电板块股票相应持仓有所减少,前十名中,除了天顺风能持仓股数有所上升以外,其他公司的基金持仓股数都有或多或少的减少。新能源发电的前五排名不变,分别为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金风科技、福斯特、东方日升。
新能源汽车:板块总体繁荣,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先导智能持仓提升明显。受益于相关产业链政策上的利好消息,和特斯拉Model3在上海超级工厂的顺利交付,动力电池厂商及上游产业链受到基金的青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三花智控等厂商加仓明显。赣锋锂业和璞泰来也进入了前十。在新能源汽车总体受到基金青睐的形势下,欣旺达由于持股比例下降,从Q3的第一掉到了第五。
电力设备和工控:国电南瑞继续增持,中际旭创上升进入前十。由于板块原因,Q4电力设备与工控基金持仓下降,但头两名国电南瑞和正泰电器被基金继续增持,值得一提的是,中际旭创进入了前十,基金持仓前几名并没有发生变化,前四名分别为国电南瑞,正泰电器、上海电气、湘电股份。
投资建议
新能源发电:从Q4基金持仓情况来看,新能源发电仓位有所下降,但当前光伏和风电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光伏版块2020年整体估值仅15-16倍,风电仅12倍,建议重点配置!光伏重点推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正泰电器,重点关注ST爱旭、福莱特、福斯特、捷佳伟创、林洋能源等!风电重点推荐: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天顺风能、中材科技,重点关注泰胜风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振江股份、运达股份等!
新能源汽车:目前来看,今年新能源汽车政策趋暖,结合特斯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带来的“0”到“1”的大机遇,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公司有望长期受益,首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动力电池厂商,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建议关注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推荐全球化供应的材料厂商璞泰来、恩捷股份、科达利、当升科技、嘉元科技、新宙邦,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宏发股份、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建议关注中科电气、杉杉股份、星源材质、江苏国泰等。
电力设备与工控:重点推荐三条投资主线:1)具备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实力的国网系信通产业单元,有望全面受益泛在投资建设,重点推荐:国电南瑞、岷江水电(信产集团);2)电力二次设备企业、传感监测及信息化类企业,重点推荐:金智科技、海兴电力;3)聚焦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的相关企业,重点推荐:远光软件、涪陵电力。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赞(41) | 评论 (18) 2020-02-05 10:05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5】
今日重点推荐《宏观|当前政策重心应该保民生、稳就业》对于当下的政策应对,我们明确认为政策的重心应该是保民生、稳就业,而不要过于纠结于短期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政策的抓手应该是保护受到疫情重大冲击的中小微企业部门和民营经济,最大限度把社会资源让渡出来给民生。在疫情退去之前,争取早日结...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5
今日重点推荐
《宏观|当前政策重心应该保民生、稳就业》
对于当下的政策应对,我们明确认为政策的重心应该是保民生、稳就业,而不要过于纠结于短期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政策的抓手应该是保护受到疫情重大冲击的中小微企业部门和民营经济,最大限度把社会资源让渡出来给民生。在疫情退去之前,争取早日结束疫情才是当务之急和恢复经济的根本途径。 《电子|疫情影响有限,面板涨价有望持续》
1.2020年1月开启涨价周期,全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根据最新群智价格快报,预计2月份32-65寸面板价格再提价1-2美金。2.韩国产能大规模退出,退出速度超预期,价格步入加速上涨周期。根据 LG Display 19Q4财报,公司Q4单季产能为10.6百万平米,QoQ下降18.5%,YoY下降21.5%,我们判断20Q1-Q4公司大尺寸产能将持续减少。3.疫情对产能直接影响有限,短期对供给端间接影响大于需求端,助力行业缺货涨价趋势。我们重申,目前面板行业核心主线是大尺寸2020年行业供需剪刀差(海外产能退出&TV 需求大年)驱动的缺货涨价景气周期,我们判断疫情对行业产能直接影响有限,短期对供给端间接影响大于需求端,助力行业缺货涨价趋势。我们维持行业涨价景气周期判断,行业20Q1有望出现盈利拐点,持续推荐大陆领先的面板公司TCL 集团和京东方A。 《机械|三一重工深度研究:工程机械静水流深,制造龙头行稳致远》
基于我们的保有量模型测算,按照2020 年需求增速排序,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挖掘机,预计2020 年三一各产品市占率继续提升(中高吨位产品提升空间更大),强化成本优势,同时海外销售保持30%以上增速,叠加外资持股比例增加,有望带动估值“重塑(”卡特彼勒2020年PE为13x)。基于公司业绩预告以及 2020 年基建和地产投资预期,预计2019-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2 亿和 140 亿,当前 PE不足 9 倍,对标卡特,我们认为三一的合理估值为 13倍以上,目标市值 1800 亿以上,对应目标价21.36 元,持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冠肺炎进展超预期等。
买方观点 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是线下的服务业和部分可选消费,对医疗、游戏、在线教育等反而有正面影响。中长期看,市场情绪的释放或将提供更多机会。疫情影响是短期的,而且预计国家将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扶持,消费在短期被压抑后也会反弹。“非典”期间诞生了淘宝,催生了线上的新业态。这一次疫情,有可能也会催生新的业态,如视频网络会议、线上电影商业模式等。另外今年电子板块还是很有机会的,本身过年期间电子供给就是淡季,而需求上,下半年才是旺季,所以预计对基本面的影响不大。
研究分享 《银行|2月策略:重视疫情之下银行股的防御价值》
疫情之下,预计短期银行股防御价值凸显。SARS疫情对上市银行业绩影响不大。2月我们旗帜鲜明看好银行股的相对收益,防御价值凸显。基于三大逻辑,我们2月首推工行。1)当前估值仅0.80倍 PB(lf),估值处于历史底部,预计股价下行风险较小;2)工行作为大行龙头,受益于银行业龙头集中之大趋势,且金融牌照齐全,客户基础优异,具备综合金融之长逻辑;3)经营稳健,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防御特性突出。 《通信|三维通信:延长对赌新激励,5G+新媒体重启新征程》
延长对赌,现金激励,进一步坚实未来业绩成长的持续性。社交广告持续高增长,新媒体全面布局寻求更多变现模式。公司已新增接入今日头条、抖音、微博、趣头条、小红书、快手等新兴广告媒体资源,新兴媒体上实现了全面布局。随着MCN模式的兴起,公司基于已有的末端流量和丰富合作平台优势,可寻求更多新的变现模式,未来成长空间广阔。随着 5G 建设,公司通信业务迎来向上景气周期。而巨网科技的社交广告业务持续高增长的同时,随着MCN模式兴起,基于末端流量和丰富合作平台优势,寻求更多新的变现模式,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由于广告业务毛利下降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调整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2亿、2.9亿和3.8亿元(原值为3.07亿、3.74亿和4.37亿元),对应20-21年PE为27x、20x,重申“增持”评级。 《机械|卓越锂电设备供应商,受益龙头集中扩产》
选择锂电设备投资标的的核心逻辑在于行业马太效应显现,首选大浪淘沙后涌现出的龙头企业。先导智能在2019年证明了其全球龙头的地位。公司在毛利率净利率、收入及净利润增速等在2019年全面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其现金流逆势改善,订单获取能力大幅领先国内外同行。投资锂电设备的核心逻辑在于电动车行业仍具备巨大成长性,电动车起量、设备先行。我们测算得到2025年由这些主流车企带动的电动车销量将达到1110万辆以上。海外电池势力预计贡献明年最大增量。2020年我们预计海外电池厂扩产量合计为66-90GWH。复盘公司本轮上涨,从公司角度,市场基于先导龙头地位及新增国际客户,而给予龙头溢价。电动车全球化逻辑持续兑现,先导智能有实力成为绝大部分领先电池厂的主力供应商。从行业角度,其股价受益于大量政策面利好,海外主流车企的电动车进程超预期,以及宁德时代、大众汽车电池产能扩产等。 《汽车|重卡:1月销量再创记录》
1 月销量略超预期:1 月销量同比增长 18%,高于我们的预期。1 月销量超预期主要有两个原因:(1)腾挪销量:尽管最近三年每年都有腾挪销量,但 19 年底到 20 年初的腾挪销量力度要大于 18 年底到 19 年初;(2)国三重卡加速淘汰下的需求旺盛:就算剔除腾挪销量的因素,1 月的销量大概率还是正增长的,说明终端真实需求较为不错。对 2020 年的展望:短期受疫情影响,2 月销量或将出现下滑,重卡生产端目前的排产也有所下调。但需求只是被延后而不是被消灭,随着疫情的控制,被压制的需求会被释放。倘若此次新型肺炎的疫情对经济影响较大,包括基建在内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或发力,将有力支撑工程重卡的销量。建议重视重卡板块调整之后的布局机会,推荐重卡发动机龙头【潍柴动力】、治理改善的【中国重汽 H】,建议关注【中国重汽 A】。 《商社|新冠疫情行业短期受挫,共克时艰静待春暖花开》
我们认为:从短期看,受疫情影响,社服行业景区、酒店、餐饮、出境游、免税、OTA等子板块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但当前下过于悲观的论断还为时尚早。一方面,中信银行、渤海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利好政策,降低、减免多项手续费,并且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信用支持,共克时艰。另一方面,行业低谷期通常为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结构优化调整的好时机,行业龙头资金充裕、品牌影响力突出、资源整合能力凸显,有望把握时机提升自身市占率。静待疫情结束旅游、餐饮需求释放,社服行情反弹。“非典”疫情对于旅游业影响局限于2003年,2004年迅速实现复苏。当前时点,尽管与21世纪初相比,国内旅游业已进入10%左右增速的中速增长区间,但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依旧领先于其他国家,具备旅游业长期稳健发展的经济基础,疫情结束后,旅游需求有望得到释放,行业中期复苏可期。此外,相比2003年,现在信息更加透明化,有利于国民及时获取疫情相关信息,有助于疫情结束居民情绪快速转好。 《农业|生物股份:P3实验室获批研发口蹄疫及非瘟疫苗,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
P3 实验室获批开展实验活动,再次领跑动保行业。研发体系定位重塑,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业绩拐点即将显现,平台优势支撑长期成长。预计2019-2021年收入12.24/16.67/21.28亿元,同比-35.48%/36.15%/27.72%,归母净利润2.48/5.16/7.25亿元,同比-67.09%/107.85%/40.47%,EPS 分别为0.22/0.46/0.64 元,对应 PE 分别为 85/41/29 倍,维持“买入”评级。
赞(63) | 评论 (19) 2020-02-05 08:42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电子】疫情对面板行业影响电话会;整体本来偏紧,国内大尺寸缺】
【主持人】: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我是天风电子分析师张健,今天这个电话会议我们邀请到了TCL集团的两位领导,集团副总裁兼董秘廖总和董办李总跟大家交流。这次电话会议的主题非常清晰,市场非常关心,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产业的朋友非常担心武汉肺炎疫情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我先汇报一下我... 展开全文【天风电子】疫情对面板行业影响电话会;整体本来偏紧,国内大尺寸缺
【主持人】:
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我是天风电子分析师张健,今天这个电话会议我们邀请到了TCL集团的两位领导,集团副总裁兼董秘廖总和董办李总跟大家交流。这次电话会议的主题非常清晰,市场非常关心,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产业的朋友非常担心武汉肺炎疫情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我先汇报一下我们团队的观点,先更新几个最近的事情。第一,1月底的时候群智和第三方机构给了2月的面板价格还是继续在涨的,持续在涨价,这是第一。第二,1月31日LG Display出了四季度的财报,里面给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因为一直没有官方的看到韩国产能退出直接的数据,LG Display给了四季度的产能数字有一个大概接近20%的下降,在财报里明确给出产能逐步退出的直接数据。第三,今天台湾的两个面板厂群创和友达涨了7-8个点,我找了海外投资者朋友交流了一下,台湾的观点认为疫情对整个行业的供需,特别供给端有一些边际上的影响,但不会很大。因为整体本来是偏紧的,国内大尺寸的缺货会加剧,整体是这样的情况。
我最后补充一下对整个板块的观点,我们从10月的底部一直强烈的推荐整个板块,逻辑非常清晰,主要逻辑是大尺寸供需偏紧涨价的逻辑。核心是大尺寸供需偏紧涨价,主要的变量是供给端,主要变量是韩国LG和三星的产能退出,LG的退出是持续的,连续五个季度退出了韩国的60%-70%的产能,这是行业的主要逻辑。疫情对行业我们判断是相对比较短的变量,而且是短期的变量,是短期的扰动因素,不影响大尺寸行业涨价的逻辑。确实目前湖北地区的供应链短期有一些影响,供给端加剧行业的缺货的,强化了涨价逻辑,我们一直维持目前行业涨价的整体判断,甚至可以加剧行业的涨价。我们目前整体是这样的观点。大家今天大家更关心针对疫情对整个行业,包括对TCL华星的影响和目前的经营情况,接下来邀请TCL的领导跟大家更新一下目前的情况,后面有提问的环节让大家做互动,有请廖总。
【廖总】:
感谢张健总,谢谢天风和各位投资人,在特殊的时期开这个电话会议,非常感谢各位。我们在昨天下午的时候发出一个公告说明目前整个TCL华星的经营情况以及本次疫情中的情况,大家应该都看到公告了。
我先简单做一些小的补充,因为我们之前看到网上有一些新闻,包括外电的传闻提到TCL华星或者相关的面板公司在1月31日之后不能按期复工,可能复工会延迟。我们想跟各位说三个问题:第一,这次疫情的发生在春节期间,TCL华星和其他的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厂商是一样的,整个春节期间是无休的,所以整个华星的2.7万员工无论武汉和深圳的,我们的员工没有休假的,前端的制程和中后端都是满产满销,深圳的T2、T6有300K的产能,武汉地区的T3、T4合计也有48-50K,还有正在爬坡的产能,这些产能在Open Cell是继续满产的,没有受到春节期间停工的影响,也不需要考虑复工的影响,这是第一个层面。同时所有产成品的运输过程中,曾经在疫情前一两天的时间有过小的问题,之后我们通过和政府申请无单的运输,目前产成的面板运出武汉不受到影响。
第二方面,从整个疫情到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体在武汉的经营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方面是我们的中后段的材料,还有化学品、气体,因为很多供应商在省外,整体的运输会受到一些影响,如果疫情持续时间更长的话,我相信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上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目前因为我们的库存还可以支持当前的生产,所以并没有出现当期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来自于人员员工,因为各位知道在整个产业链里面,不管是我们上游的原材厂,包括康宁、LG,包括驻华,因为这些公司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留守人员都在作业,所以影响是很小的。面板厂包括我们,也包括BOE、CEC基本是一样的情况,目前都没有受到疫情比较直接的影响。再往下的代工厂和品牌厂因为相对属于人员和劳动力密集型的,这一次返工的延期我相信对下游多少产生一些影响,影响程度要看2月10日之后整个疫情的发展。所以对于目前我们产业链环节影响是偏小的,也因此人员的复工虽然目前不管是湖北省还是全国其他地方都出现了2月10日以及2月14日以后的复工,这个对产能短期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反应。因为今年春节比较早,本身2月也是传统全年的淡季,影响的幅度虽然有,但总体还是可控的。所以大的方向上无论从产能,从供应链的效率以及从团队来看都还OK,至少到目前为止因为武汉两个工厂地处东面,远离市区,目前我们的厂区和厂内、厂外的宿舍没有发现任何病例,这是确保我们按照常规的生产运营来推动比较好的方面。整体从供给侧我们希望和各位表达一下整个生产经营中受疫情的影响是偏小的,至于未来的疫情发展是否持续的发酵,需要根据后续的情况再判断。我们也在积极准备相关的措施,解决可能因为供应链的问题或者因为返工的问题引发长期的,造成生产和经营的困难,这些方面请各位放心。
以上。
【主持人】:谢谢廖总,最近很多人来问我,我这边先代表市场问一些问题。廖总介绍一下华星主要是深圳和武汉两地的工厂,大概人员构成,分布在各个环节是怎样的构成?这可能涉及到复工的影响,具体环节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廖总】:整个华星的人数是2.7万人上下,其中深圳地区和武汉地区接近一半、一半,武汉地区略少于50%。我们在深圳、惠州和武汉一共有七个厂区,现场的人员是1.7万人,占了65%-66%的样子。这里面20%是设备的保养和维护,还有40%的人主要是后段模组MOD段的操作工,大概有7000-8000人,是这样的构成。在武汉前段制程和后段轮班人员在完整的现场,基本能维持目前的生产。
【主持人】:因为全国的复工时间不太一样,深圳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一般延迟一周,武汉这边目前来看后面复工晚一点的,主要集中在哪些?这会影响到哪个环节的产能吗?目前来看。
【廖总】:您知道武汉主要是小尺寸,小尺寸的业务除了面本制程以外还有模组制程,盖板玻璃贴合、背光组装、IT的贴附等等。后段模组的产能春节期间因为1、2月的淡季本身不是全开的,目前这一块的人员如果在未来的两周时间以后依然没有办法按期回来,后段模组会出现一些订单无法交付的情况。因为各位也知道目前Open Cell,面板本身运出武汉没有限制,我们1月开始接洽周边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委外加工代工商。一方面现场的人主要是后段的人回来的时间要看具体情况,如果真的出现疫情的延长,我们可能会采取委外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总体来说,供应侧的影响受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主持人】:疫情除了人还有交通,特别是现在武汉,湖北地区的交通也受一些影响,交通分两方面,一是产品的出口、出到外地和原材料进入湖北或者武汉地区目前的情况,目前有一些障碍的华五,我们有没有应对的方案?
【廖总】:目前产成品出口还OK,可能在疫情开始之后我们很快就和地方政府有一些沟通,目前我们的产成品向政府无单申请出行的,目前来看没有什么问题。您提到另外一点是关于物料,特别是原材料从外地运入武汉华星,这一块目前主要困难是效率问题,因为气体和化学品的货运车辆和司机有资质要求的,这些运输和物流目前来看,如果长期持续封锁,可能会造成一些障碍。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的和地方政府、武汉政府沟通,同时有一些供应商我们也在做相应的安排。我理解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这个时间表无限期的长期延长,到那时候我们再来观察。
【主持人】:物流的出口影响不大,有一些物料的进来目前有库存,短期问题不大,目前整个生产和运营、销售都是正常的。您刚刚提到如果疫情对交通的管制时间比较长,风险还是存在的,是这么理解的吗?
【廖总】:是的,中短期对供应侧、对生产的影响还是很小的。我刚刚也报告了,整个1月大板的产能在深圳,小线产能在武汉,目前武汉的T3线在1月48-50K是开满的,没有什么问题。
【主持人】:我最后问一个关于华星细节的问题,市场比较关心。武汉地区收入占比和产能占比是怎样的?可不可以讲一下这个细节?
【廖总】:因为整个年报还没有发布,具体数字不太方便说。我简单提一下这个情况,在目前的深圳地区和武汉地区,深圳地区一共是三条满线和三条在建,武汉地区是一条满线和一条AMOLED正在进行爬坡。总体来说在武汉地区的产能规模只是小尺寸,同时占整个集团的收入比例在2019年大约是在40%左右。这个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尺寸的业务收入对应的产品价格在2019年是过去十年来最低的一年,所以产生了这么一个收入差的影响。如果从正常的恢复来看,这个关系应该是37至46之间,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谢谢廖总,我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然后把时间交给各位投资者,因为今天时间比较有限。简单来说这次的影响主要影响武汉地区的,对华星来说,武汉华星主要是做小尺寸的,而且短期来看公司的运营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特别是前道和中道的制程基本都是满产的。这里面可能涉及到后道的产能不足,涉及到人员复工的影响主要是模组道,会有产能外包的应对。第二,武汉地区上游物料的物流问题,目前因为有库存的因素,现在也正常在运营。刚刚廖总也提到,如果疫情长时间发酵,或者交通管制一直存在的话,上游物料的风险是一个风险变量,这是疫情整体的影响结论。我需要补充的是,我们一直强调面板的行业逻辑是大尺寸的供需涨价,小尺寸的影响比较小。华星的大尺寸基本全部在深圳和惠州,影响是相对比较小的,我补充一下简单的结论。天风电子 调研纪要分享
赞(66) | 评论 (15) 2020-02-05 08:32 来自网站 举报
-
【【太平洋医药|深度探讨系列】四倍行业,精选龙头】
核心观点临床必需、政策壁垒高,政策免疫品种!国际血浆蛋白治疗协会指出,血制品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制品,在临床急救、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制品源于血浆,其本质为资源品,受限国内血浆资源,且2001年起不再新批血制品企业,中长期看血制品供给偏紧,价格相对稳定,且不受带量采... 展开全文【太平洋医药|深度探讨系列】四倍行业,精选龙头
核心观点
临床必需、政策壁垒高,政策免疫品种!国际血浆蛋白治疗协会指出,血制品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制品,在临床急救、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制品源于血浆,其本质为资源品,受限国内血浆资源,且2001年起不再新批血制品企业,中长期看血制品供给偏紧,价格相对稳定,且不受带量采购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导致静丙需求激增,上市公司供不应求,临床价值凸显,静丙临床认知度大幅提高,有望加速静丙临床终端学术推广。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冠肺的诊疗建议方案中指出重症患者酌情早期使用静丙(IVIG)0.25g/kg/d,疗程3-5天,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文献报道,27%新冠肺患者使用了IVIG治疗,同时建议对于重症患者采用IVIG输注治疗。此外新冠肺患者机体呈消耗性状态,98%病人出现血清白蛋白降低,白蛋白临床需求有望增加。疫情带来静丙需求激增有望加速静丙学术推广,中长期利好静丙放量。
国内市场有望达千亿,存四倍空间。我国血制品人均用量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白蛋白为美国1/3,静丙不足1/10,凝血因子VIII1/40),主要原因是国内血制品供给不足。2018年国内血制品市场约230亿元(出厂口径),通过对细分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我们预测国内市场在静丙、8因子等产品带领下千亿市场,存四倍空间。
龙头企业秣马厉兵,积极扩建产能和加强学术推广。近年来行业整合频发,天坛生物收购三大血制、博雅大股东收购丹霞,有望注入体内、国际巨头CSL收购中原瑞德等,行业整合加速催生龙头企业;血制品行业规模效应显著,泰邦、天坛和博雅等陆续新建生产基地和扩产能,龙头规模提升激发其学术推广动力,纷纷组建和扩充学术推广团队,未来2-3年静丙放量有望驱动行业提速。
投资建议——静丙等放量有望驱动行业提速,精选“浆站资源+销售布局”最强的企业,推荐“博雅+天坛+双林+华兰”,关注上海莱士、卫光生物。
血制品行业行业逻辑从“资源属性”向“资源品+规模+学术推广”转变,未来2-3年产能提升和学术推广共同驱动下,行业有望提速。推荐:内生+外延驱动有望跨越式成长为千吨采浆龙头的博雅生物,2020年在行业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丹霞800吨库存血浆提供业绩弹性;浆站资源和渠道优势明显,产能大幅提升,经营效率有望稳步提升的天坛生物;管理改善,吨浆利润有望稳步提升且存外延预期的小龙头双林生物;血制品稳健经营,四价流感有望持续超预期的华兰生物。
股价催化剂:血制品行业集团内部MAH制度落地,经营效率提升,血制品涨价,浆站资源增加,产品放量等。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低预期,产品降价,出现安全性问题的黑天鹅事件。
正文:赞(55) | 评论 (15) 2020-02-04 13:42 来自网站 举报
-
【三爱富 | 纪要:协助落地国家云课堂号召,央企+技术禀赋持续凸显】
时间:2020年2月3日(周一)20:00嘉宾:总经理姚勇 主持人:三爱富作为央企控股的教育信息化厂商,在A股也是非常稀缺的,疫情发生后向全国教育系统免费提供在线直播和教研支付服务。1月29-2月1日奥威亚已为18个省市79区县免费提供“区域教育局名师直播支持服务”... 展开全文三爱富 | 纪要:协助落地国家云课堂号召,央企+技术禀赋持续凸显
时间:2020年2月3日(周一)20:00 嘉宾:总经理姚勇 主持人:三爱富作为央企控股的教育信息化厂商,在A股也是非常稀缺的,疫情发生后向全国教育系统免费提供在线直播和教研支付服务。1月29-2月1日奥威亚已为18个省市79区县免费提供“区域教育局名师直播支持服务”,累计近800万人次通过人人通空间收看名师直播课参与班级互动。今天上市公司进行200万股的回购,后续还会进行进一步推进,对股价还是会有非常强的带动和催化,建议大家重点关注。 Q: 奥威亚这次为全国教育系统提供了直播在线的服务,我们想了解一下它的具体形式,能不能大概介绍一下他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为全国的中小学提供服务的? A: 关于奥威亚助力教育系统“停课不停学”的情况的简要介绍: 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冲击,1月27日教育部发了关于延期开学的通知,各省教育厅也在针对疫情期间师生不能聚集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怎么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1月28日国新文化和奥威亚就向全国教育系统发布了免费提供三大服务的通告。 主要是区域教育局的名师直播支持服务、区域教育局网络教研支持服务和紧急会议网络直播支持服务。这三大服务,为全国各地的教育局和学校在疫情期间实现“停课不停学”提供服务和保障,也是为教育系统抗击疫情做出我们上市公司和中央企业的贡献。 截止到昨天晚上,也就是2月2日,每天晚上10点以后腾讯会给我们反馈我们云平台的最终用户数据。截止到2月2号的晚上,直播需求报备覆盖了28个省、133个地级市和169个区县。累计已经为22个省的100个区县,提供了直播教学服务。 五天来,已经累计有1700多万人次通过我们的在线服务云平台观看了名师直播课,或者是互动课程,或者是回看课程。据我们了解,今天就开了超过300个场次,预计今天的观看人数也会超过1000万。 这个活动应该说超出了预期,这也充分说明在疫情期间学校“停课不停学”的需求特别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奥威亚提供的在线课程系统确实切合了大家的需求,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能够取得这么大的用量。 这一块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特别认可,像昨天下午梅州市做了一天的实验,高三复习班、升学班的年级进行了全市关于高考复习的直播,而且梅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亲自到现场看,上午看完,下午他就马上说赶紧把初三升学年级的抓紧也按照这个做起来。 所以目前这个阶段主要还是高三、初三毕业年级的需要,随着更多年级的需求慢慢接入,可能接下来还会有更大的当日观看人次的量。我们的技术和我们的能力都是能够支撑的,我们也将在疫情期间继续发挥好我们的央企担当,一如既往的对教育系统“停课不停学”做好保障和服务,这是我们当前的基本情况。 大家关注一下今天的《学习强国》教育板块,包括新华网,包括中国教育报,今天都对奥威亚、国新文化参与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支持和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报道。 Q: 云直播落地的时候有哪些优势?包括产品优势,以及未来展望大概能覆盖或者服务到多少学生? A:我们这一块的优势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这次这个量之所以这么迅速的起来,还是得益于我们采用了一个在线下载,远程后台服务的方式,不需要我们本地化的人再部署,通过登录我们的一个APP和账号,我们后台就可以给教师、学生提供这种在线教学的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第二个优势,还是离不开我们全国三十几个办事处的沉淀。 我们决定下来要在疫情期间提供免费服务以后,把这项服务包括支撑技术方案下发给了我们分散在全国30多个办事处的人员,这些办事处的人员迅速的把我们这个信息传达给了当地的教育部门,从而因为这种高触达量,让教育部门迅速的对接到了我们的服务当中。 第三还是离不开我们的技术支撑。 这个技术支撑一方面是前期我们的录播设备的部署,我们在很多地方的部署,使得在这次在线直播的时候有些直播课程需要录播教室去支撑的时候它有现成的。有些在实在没有录播教室的地方临时搭建一个移动录播的课室,我们的移动录播也能迅速能解决这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像一天上千万人次的登录和并发,包括几百个课室的直播,它对我们的云平台传输力量技术是要求很高的。因为是教学,奥威亚前期在做录播的基础上,这两三年已经向视音频互动的综合解决服务商发展。 特别是我们搭建了一个全国教育互动云平台,任何地方的点对点都可以通过我们的云实施起来,而不需要再通过我们线下的MCU交换硬件的方式去实现,从而能够迅速的在全国铺开,保障我们的在线教学服务,我想这是我们这次的主要优势。 Q: 估计后面能覆盖到多少学生? A:现在在我们这儿报备了的,已经跟我们接洽准备用我们的,有133个地级市,有169个区县,全国是2000多个区县。估计将近10%的区县肯定我们是百分之百覆盖到了的,而且每天的数据还在增加,这是今天已经掌握了的数据。 所以我认为用量未来几天还会有很大的量起来,特别是现在主要还是一部分学生、一部分地方,将来随着学生各年级的参与,可能还会更多一些,但是确实没法预计,现在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初决定做这个时候的数据。 Q: 现在奥威亚还是以一种比较公益的角色去做这件事情,未来和奥威亚现有业务的结合点或者说转化程度有没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包括对未来整个收入和利润体量的贡献能不能有一个大概的展望? A: 在线叫奥威亚,实际上它是互联网+教育,原来是主要解决常态化教学条件下的主要供应商,就是在学校的常态化教学。 我们讲常态化教学就是正常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校外的教学补充,但是这一次我们的在线教学服务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或者启示,我想这也是这一次新肺炎疫情必然会带动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重构的一个方向。 通过这一次我们想今后肯定常态化教学,线上+线下肯定是一种需求,另外校内+校外怎么结合起来,像这次我们明确的感受到怎样让老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回看。 现在这1700多万人次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晚上,为什么发生在晚上呢?老师白天教了学以后,可能有些学生当场没有听的很清楚、很明白,或者说他下了课以后晚上吃完饭再回看复习。晚上的登录量也特别大,从我们现在的数据可以看出来。 这就充分说明在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对于教学优质资源的生成,通过录播、生成、分发,无论是常态化的解决均衡的直播需求还是说常态化和校外辅导的需求、复习的需求,未来都是很大的。 它就需要构建一套基于校内和校外结合起来的,可能资源是共享的,既有本地资源,也有外地优质资源的一套体系,我想这也是我们接下来会落地和打造的一个方向。 我们将来不再仅仅只是围绕学校去构建这套音视频互动基于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而会在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结合起来,把这个真正的打通,做到全连接:学校和家庭连接,老师和学生连接,叫全连接教学。 这也是目前奥威亚重点推出的一个解决方案,也是符合互联网+教育的总体方向,互联网主要解决连接问题。 我们现在全是免费的,我们也不会在这一次的直播服务当中获取任何利益,或者说接下来我们也不会马上从这个当中获取多大的利益,但是它会极大地促进我们业务的发展。 比如说这一次我们的直播活动: 第一,极大地增强了我们跟原有客户的黏性,第二很多原来我们没有量或者量很少的地方这一次也用了奥威亚的设备技术,从而增进了我们在这个新区域的业务拓展,增进了教育系统对我们的深入了解。 这个应该说会极大地转化成接下来我们整个业务扩展的收入和利润,但是具体能够转化多少,现在我也没办法做一个预估。但是我们相信既有社会价值,也有经济价值,抗战疫情既对得起整个社会,也对得起我们所有的股东,它必然给我们股东带来回报。 Q: 奥威亚在过去一年当中大概的表现情况,几条业务线,比如像常态化录播大家提的比较多,精品录播和移动录播这些新的产品,在过去一年当中它大概是怎样的表现情况? A:总体来讲奥威亚过去一年的整体表现还是符合我们预期的,虽然说我们现在的年报还没公告,很多具体的数据没办法跟大家详细的讲,但是我们的预告已经出来了,大家注意看。 我们的预告是整个合并净利润扣费是略高于去年的,这个主要的利润都是来自于奥威亚,而且这里面还包含了要承担我们本部的一部分费用,包括也承担化工还有两块相对亏损一点的资产。所以奥威亚应该说从过去一年的经营数据还是表现不错的。 具体的结构,这三大产品我只能排一个序: 目前已经非常明确的主要收入利润贡献一定来自常态化录播,这和我们对市场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我们常态化录播的出货量是成倍成倍增长的。 精品录播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状态,稳住了在过去一两年的水平。 移动录播量还没有完全起来,但是我们很看好这一次疫情之后我们的移动录播产品会成为我们的一个亮点。因为这一次忽然发现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临时构建这样一个直播场景,我们的移动录播就解决了这种需求。 所以过去一年奥威亚整体的经营状况非常不错,另外在这三个主要产品线上常态化录播是我们的主要亮点,这也符合我们对奥威亚未来增长动能的转换日益明显的预期。 Q: 有些机构担心奥威亚作为一个to B的商业形态,这个疫情会不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今年上半年或者一季度的招标进度? A: 这个疫情确实也是我们很忧虑的地方,我相信也是全国各行各业最忧虑的地方,到底它会到什么时候结束,说实话我也没办法做一个判断。如果说是按照当前的这个状态,不光对我们有影响,对全国各行各业肯定都是一个大的影响。 但是我想有几点: 一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to B行业来讲,大家如果过往关注的话,第一季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去年以来,为什么呢? 我们的to B业务都要在4月份各地的人大会对预算进行审批以后,才进入到开始发表、招投标的阶段,一季度影响肯定会有,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相对来讲比其他行业小很多。 二是只要需求摆在那里,招标早一点晚一点,它可能对我们下半年的部署压力会大一些,总体来讲我认为对于整个行业是没有影响的,从而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Q:奥威亚进入咱们公司也有一段时间了,从这一年左右来看,奥威亚和国新系的整合和协同有没有进一步的体现? A:奥威亚进入到国新系以后,中国国新的领导极其重视,毕竟国新文化、奥威亚是国新系的两家上市公司之一。特别是奥威亚所从事的又是教育这个行业,属于行业龙头,国新领导也非常重视,毕竟教育是国计民生的领域。 在进来以后,从几个方面我觉得还是体现出了很不错的效果: 一是人员方面,像我是国新系内部的人员,包括现在的董事长原来也是国新总部资本运营部的负责人,所以他来兼任我们的董事长目的本身也是为了进一步的把国新的相关资源整合纳入进来,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其一,人的协同整合。 二是业务金融服务方面,我们的业务金融服务到教育信息化,这是我们2019年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到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到第四季度,应该说我们在这一块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个有待年报公告以后可能有些情况数据都会体现出来。 我们通过把国新强大的金融资源导入到教育信息化行业,极大地促进了我们销售模式的转变和提升,促进了我们业务的提升。 三是其他资源的整合。我们通过国新系投资的旷视科技,包括还有其他的关于芯片的企业,我们在人工智能+教育这方面实际上已经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一块应该说我们是走在整个行业前面的,不是走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前面,而是走在人工智能+教育这个行业的前面。 因为我们对教育领域是最理解的,而我们所投资的其他人工智能企业在国内都是最头部的几家企业,我相信这样优秀的、顶尖的团队在一起,我们所做的人工智能+教育必将能够符合接下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是总体三个方向。 这个协同举几个最具体的例子描述它带来的效果。比如说2019年全省性的教育均衡项目,像湖南省是我们国新总经理莫德旺总亲自带着我去跟湖南省常务副省长谢省长进行的沟通和汇报,也就是说把我们原来从产品销售型直接面向现在提升到了省政府层面的一种对接。 全省性的顶层设计的架构,从上往下的进行一种系统设计,这个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市场开拓力度。包括在宁夏,也是国新的领导亲自带队,我们直接跟宁夏自治区的领导、教育厅领导和财政厅领导见面,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我们都是跟省一级层面进行这种对接。 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是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化项目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央企业的一种能力所在,更重要的这是接下来教育信息化、集约化发展的一个内在需求。 Q:今天的公告,包括之前预告过有一个股权回购计划,在今天也算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对后续的计划和结构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会在今年上半年都完成吗? A:今天我们真正开始实施,大家如果注意留意的话,我们这一次回购的目的出发点还是为了用来股权激励。 我们准备实施一个股权激励,我们作为一个改革平台,想在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方面做一些探索。前期受化工支出的影响,在窗口期,迟迟没办法进行回购,今天是窗口期之后的第一个回购日,我们采取了这个措施。 接下来我们有两方面:一是最低1%,不超过2%的区间,我们一定会信守这个承诺。二是结合当前的疫情对整个市场行情的影响,我们也会匹配好我们的节奏和动作。 一方面确保我们的回购承诺履行到位,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的和大家一起在面对这种疫情带来的二级市场不确定性的时候尽可能的承担起我们央企的责任,在稳定市场方面做一些努力。我们肯定会按照这个节奏实施下去的。 Q:完成股份回购以及股权激励之后,对后续的整个资产运作还是会有一些新的期待? A:是的,实际上我们也是有一连串的动作,但是这个确实有先后顺序。 Q:奥威亚未来几年收入这一块有没有什么预期? A:现在按照这个市场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增长未来几年还是能达到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匹配的。 Q:股权激励这一块大概的预期,完成回购之后大概多久能落地呢? A:只能说我们尽快,实际上我们已经前期在做很多工作。要到国资有权机构批准。 现在整个国资对国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是非常鼓励的,国资管理部门现在在推动央企改革、国企改革方面是很积极的。我们前期也预沟通过了,但具体要到什么时候批准下来,现在没办法给出一个比较确切的答复。( 刘章明消费产业研究) 赞(62) | 评论 (17) 2020-02-04 08:51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4】
今日重点推荐《电新|特斯拉深度研究:从数据包月收费到类SAAS商业模式,颠覆传统汽车产业》蜂窝网络与OTA付费:类SaaS商业模式。SaaS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1)会员付费 2)产品升级付费3)保持客户粘性,持续付费。我们认为TSL蜂窝网络与OTA付费模式可类比SaaS商业模式...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4
今日重点推荐
《电新|特斯拉深度研究:从数据包月收费到类SAAS商业模式,颠覆传统汽车产业》
蜂窝网络与OTA付费:类SaaS商业模式。SaaS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1)会员付费 2)产品升级付费3)保持客户粘性,持续付费。我们认为TSL蜂窝网络与OTA付费模式可类比SaaS商业模式,而其中相似的点:1)特斯拉蜂窝网络收费相当于SaaS企业的会员费,每月付费。2)OTA升级收费类似于产品升级,部分客户愿意付出溢价享受更好的性能。与SaaS商业模式不同的点:TSL的OTA升级无销售费用,而成熟的SaaS企业,如Salesforce/ Adobe的销售费用率约为30%-50%。估值重塑,推动传统车企转型。OTA升级的价值,可以给车企的盈利模式带来变革,而OTA升级更适用于电动平台。若传统车企转换为新能源车+OTA升级模式,仅OTA收费就是SaaS模式,可享受20X PS(OTA业务收入)估值,实现近乎翻倍的飞跃(1xPS 到2x PS)。风险提示:特斯拉销量不及预期,汽车OTA升级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电新|行业深度:由外及中、自上而下看政策,见氢燃料电池广阔前景》
日、美很早就开始发展氢燃料电池,其发展初期主要集中于项目研发和示范研究,等技术成熟后开始推动商业化。回观中国发展情况,与日、美相似。目前,我国燃料电池行业有较大的增量,处在行业上升阶段。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条“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启了燃料电池的“元年”,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开始进入飞跃期。中国燃料电池产业目前与 2012 年锂电池极为相似,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技术达到产业化条件,企业加快布局速度,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开启,资本市场投融资热度持续上升。风险提示:行业政策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成本下降进程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汽车|特斯拉:Model 3产销两旺助力千亿市值,国产替代机遇》
四季度和全年毛利有所上升,汽车板块毛利率超预期。四季度销量创纪录,Model 3热销,新订单占比高,展望Model Y。预计特斯拉2020年全球销量约为50-60万辆,2021年约为90万辆。预计2021年,Model Y交付12.5万,在手订单超20万辆,交付提前,预计第三季度所有配置车型均可交付。产能有望持续扩张,产能布局全球化拓展。储能业务需求强劲,全年装机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58.8%。自动驾驶性能提升,Model Y EPA里程极值达500公里。汽车软件持续升级,未来贡献收益,智能终端凸显。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带来供应链投资机遇。特斯拉官宣与CATL和LG合作,动力电池国产供应链受益。LG、【宁德时代】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及其产业链,建议重点关注。 《家电|新冠肺炎疫情对家电行业的影响:危机or契机?》
悲观情绪下必然会带来短期调整,但仍然要相信龙头公司的韧性,我们认为,疫情对需求与供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前的阶段,后续复工与需求的恢复都是逐步体现的。且即使考虑了极端的EPS下调的比例,也能够控制在20%以内,考虑到外资及长期投资者的占比不断提升,龙头的估值中枢不断上移,我们认为如果短期回调较多,建议结合行业中长期趋势从全年角度进行标的筛选。一季度以防御配置为主,优选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龙头公司,建议积极关注三大白电龙头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以及中高端品牌及新品类布局最完善的小家电龙头苏泊尔。基于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短期波动对全年需求影响较小,因此从全年角度看建议关注极具成长性的标的业绩进入困境翻转期的海信视像,内销业务快速发展的新宝股份。 研究分享 《传媒|平治信息:并购完善阅读+硬件战略布局,业绩预告基本符合预期》
阅读业务表现平稳,兆能并表贡献增长动力。兆能4月并表,大超承诺业绩,进军智慧家庭及5G通信衍生市场。近期发布并购及募集配套资金方案,定增收购完善阅读+硬件战略布局。根据公司业绩预告,我们将19-21年归母净利润由3.3/4.0/4.6 亿下调至2.8/3.8/4.4亿,分别同比增长43.2%/34.3%/15.2%,对应19-21年PE为22/17/15x。当下价位已经接近公司本次定增价,以及前次国企及腾讯关联公司定增价,维持“买入”评级。 《通信|星网锐捷:网络设备+云桌面核心资产长期成长逻辑不变》
公司是企业网络设备龙头之一,所处的云计算赛道天花板高,信创云桌面业务也将迎来发展机会,中长期业务看点和成长逻辑不变,属于云管端ICT竞争力强劲的云计算+信创标的,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因非经常收益等因素导致19年业绩预告低于预期,我们调整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6.2亿、8.15亿和10.64亿元(原值为7.3亿、9.3亿和11.5亿元),对应2020年2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医药生物|关于疫情,除了投资,还需了解的知识》
核酸检测:确诊病例需要通过核酸检测,已有多家公司的试剂盒获批,极大缓解检测通量问题。防护产品: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以及家用消毒用品成为疫情下的紧缺物资,了解防护目的以及使用方式等。治疗药物: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特效抗病毒药物,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相关药物包括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甲泼尼龙、阿比多尔。中医药:中医药根据症候辨证施治是可行方案之一,同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也给予推荐。潜在新药:我们认为当下老药新用可能更加具有现实可行性。疫苗研发:国内方面已开始疫苗研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与许多合作方一起研制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其中一个合作方是Moderna的公司。 《纺织服装|诺邦股份:天风纺服带您看消毒湿巾、口罩等医用防护材料相关标的诺邦股份》
疫情下消毒湿巾、口罩等医用防护产品需求增加,重点关注原料厂商诺邦股份。诺邦股份主要从事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开发和生产,为完善企业布局,通过成立新公司及并购持续向非织造材料制品拓展产业链。1)子公司邦怡科技主要专注于干巾业务,产品领域涉及湿巾、棉柔巾、美容产品、民用清洁布、工业擦拭等。2)杭州国光主要专注于湿巾业务,目前公司湿巾出口量已位居国内前列,在湿巾行业内拥有较高知名度。考虑到公司非织造材料制品的产能未来将持续释放,非织造材料制品的营收将会保持较快速增长,占比将持续提升;非织造材料的收入预计基本持平。由此,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EPS分别为0.75、0.90、1.07元。根据板块内同行业可比公司延江股份动态市盈率为28.22倍,我们考虑到疫情对于诺邦股份带来的催化,给予公司2020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为2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非银|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80%符合预期,预计2020年NBV增长有望迎来改善》
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80%至143亿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目前公司开门红表现较好,预计2020年NBV增长亦将迎来改善。公司明确二次腾飞发展目标,重回银保渠道提供增量,规模价值同步扩张。受疫情影响,预计短期将抑制公司2020年1季度保单销售,但全年公司NBV有望在代理人数量增长+费用政策放松下迎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0年的NBV增速分别为-12%、+9%。目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对应2020PEV仅0.65倍,风险收益比较高,维持“买入”评级。 赞(56) | 评论 (22) 2020-02-04 08:32 来自网站 举报
-
【【中信建投电子】疫情对电子行业整体影响有限,持续看好5G创新、半导体板块和苹果产业链表现】
投资要点一、疫情预计导致电子行业供需短期延迟,但整体影响有限短期供需两端受压,整体生产延后一周,消费需求释放延后。中长期看,不改5G换机和创新大周期趋势带动下的电子产业增量。存储器、芯片设计/代工/封测方面,超净环境及自动化使短期影响有限,但受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长江存储、武... 展开全文【中信建投电子】疫情对电子行业整体影响有限,持续看好5G创新、半导体板块和苹果产业链表现
投资要点
一、疫情预计导致电子行业供需短期延迟,但整体影响有限
短期供需两端受压,整体生产延后一周,消费需求释放延后。中长期看,不改5G换机和创新大周期趋势带动下的电子产业增量。存储器、芯片设计/代工/封测方面,超净环境及自动化使短期影响有限,但受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长江存储、武汉弘芯的投线扩产不排除面临压力。显示面板方面,受春节复工延期影响,预计2月中国面板厂稼动率降10-15%。LED方面,华灿光电产能已经转移故受影响较小;高德红外,力源信息受疫情刺激需求旺盛,有望受益。PCB方面,湖北是台湾PCB厂生产大本营,停工缓工将主要影响上游材料供应和开工率,但对中游制造端影响较小。电阻、电容方面,由于国巨延后开工,且后续开工率预料承压,其他被动元件大厂产能也受到波及,预计中短期内电阻、电容供需结构可能吃紧。苹果链方面,考虑到Apple供应链的全球生产据点约50%在中国,预计1H20量产的新产品面临潜在产能风险,同时可能会影响Apple的1H21新产品开发时程。但就苹果新品而言,中国并非主导市场故影响较小。 二、外盘受影响程度不一,台湾、香港股市严重受挫
境外大盘普遍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股市反映最为激烈,大盘均跌5%以上,电子指数跌幅更大,超过8%,港股电子龙头股跌幅均扩大至7%以上,台积电等台湾电子龙头也无一幸免;亚洲近邻日韩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大盘下挫近3%,三星等电子龙头从近一月的高位下跌8%~10%;远在美洲的美国大盘受影响较小,但半导体亦明显受挫,从近一月的高位下跌近9%,苹果、高通等电子龙头均出现明显下跌。 三、历史两次疫情期间电子行业弱于大盘,稳定期迎来明显反弹
回顾近二十年SARS及甲流两次疫情期间电子行业的走势,容易发现其发展模式十分接近。在扩散期,电子行业与大盘走势接近且略优于大盘,分别领先大盘1.79%及2.42%;进入爆发期,电子行业行情迅速走差并落后于大盘,收益差达8 %~11%;稳定期后,电子行业开始出现比较大幅的反弹,短期收益明显优于大盘。 四、疫情带来进场机会,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择时布局
受恐慌情绪及外盘波动影响,复市后A股电子大概率面临系统性压力。疫情发展使产能和需求在短期内面临下行压力,电子行业表现大概率不及大盘。历史上在爆发期内行情波动较为剧烈,短期交易风险较大,但是也会进入市场低位,带来极好的买入机会。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电子供应链有望恢复平衡,电子行业有望迎来较为大幅的反弹。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择时布局。最后我们重申,疫情对电子供需影响整体有限,5G、半导体、苹果链仍是20年主线,看好2020年5G创新、半导体板块和苹果产业链表现。一季度电子行业供需小幅承压,疫情对电子行业影响仍有不确定性。 正文内容
一、疫情延迟电子行业短期供需节奏,但整体影响有限
1.1 疫情增加电子产业不确定性,短期需求/供给料同向下滑 供给端方面,整体生产延后一周,影响有限。受疫情对人员流动的影响,2020年春节后全面复工推迟,电子企业短期开工率预料同比下滑,节后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缺工;叠加原料、成品物流可能受到的影响,疫情将在中短期内对人工、物流依赖度高的电子企业产生影响。我们认为,疫情发展不构成对电子公司正常运营的深远影响,但部分公司短期出货下滑和递延,一季度营收表现承压。全国范围看,虽然从目前复工日期看,粗略估计耽误一季度工作时长不超过1周,但考虑到大多可通过轮班/调休/远程上班等方式弥补,影响整体工作时长有限。从供应链来看,电子产业链上游核心元器件自动化程度较高,非劳动密集型,不管是国内制造还是海外代工,判断整体影响较小;而中下游的模组/组装环节,大多在多地区设厂,可酌情调整产能分配,补充产能缺口;终端上新品发布节奏及量产有可能会受到潜在影响,但考虑前述对产业链各环节供给判断,不必悲观看待。
需求端方面,一季度淡季更淡,消费需求释放延后,但总量仍可期。需求端来看,多个城市封关亦将影响线上及线下零售,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爆发预计将短暂降低消费者购机意愿;由于消费需求疲弱,预计2020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我们认为,手机/PC/TV/汽车/工控等需求短期或有所抑制,但终端本属于换机周期驱动,需求一直存在,且一季度消费电子需求本就相对偏淡,后续仍有望迎来需求反弹,季度需求抑制不改总量需求。若疫情持续时间较长,本土电子产品出口上恐有所承压,但考虑到大陆电子企业部分已在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具备产区产能,可部分调整。综上,短期看疫情对电子产业链供需有所扰动,中长期看,不改5G换机和创新大周期趋势带动下的电子产业增量。
1.2 疫情增加电子产业不确定性,短期需求/供给料同向下滑 NANDFlash、NOR Flash、CIS供给紧张,但台积电/三星/海力士/索尼等外商是主力,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整体产能较低,对供应链影响小。目前两家晶圆厂生产正常,物流因特殊申报的管道程序而不受影响,因此中短期内的正常生产和产能爬坡不受影响;但若全面复工延迟,技术支持得不到有效保障,则生产将面临承压。另外,若疫情影响未能在短期内消除,则长江存储、武汉弘芯的投线扩产可能面临不确定性。至于湖北以外其他地区的人员复工,原材料/货物进出,设备支持等情况受影响相对较小。半导体产线大多处在超净环境且自动化较高,受影响程度有限。大陆其他地区以及海外地区的晶圆代工厂,包括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华虹、华润微等,长三角和西部地区聚集的主要封测厂,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的芯片设计公司受影响更小。 1.3 光电显示影响有所分化,终端研发和产线影响整体可控 显示面板方面,武汉有天马G4.5 LCD/G6 OLED、华星光电G6 LTPS、京东方G10.5 TFT LCD产线,其中武汉地区的京东方和天马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占自身比例较小,华星光电仅是LTPS产能较大,但LCD目前产能供给偏宽松,可替代较多。与半导体产线类似,面板产线的生产环境对人力要求偏松,目前正常生产,但受春节复工延期影响,预计2月中国面板厂稼动率降10-15%。LED方面,华灿光电武汉之前就将产能转移到华灿浙江,故疫情对行业和公司自身影响较小。另一方面,高德红外的红外检测体温装置,力源信息的电子元件分销等受疫情刺激需求旺盛,公司有望受益。终端方面,湖北有小米武汉总部、华为武汉研究所、联想武汉基地/富士康武汉基地等,其中华为/联想/富士康主要涉及PC/笔电项目,由于生产可以转移到其他地区,而研发设计可通过远程办公解决,整体可控。
1.4 受困上游原材料供应和复工延迟,湖北PCB板块短期承压
PCB是电子行业之母,若疫情失控影响较大。湖北是台湾PCB厂生产大本营,台光电、欣兴、健鼎、楠梓电、定颖等都在湖北设厂。从30日股价表现来看,梓电、欣兴、定颖、先丰、金像电、联茂、达迈、台表科、腾辉电子-KY等盘中跌停。事实上,有多个跌停个股并未在湖北设厂,但市场恐慌情绪波及未在当地设厂的公司。从31日股价看,相关公司发布了关于武汉肺炎对公司影响的公告,虽市场恐慌情绪仍在蔓延但跌幅缩窄,健鼎、台光电、定颖、欣兴及楠梓电等武汉PCB概念股跌幅在3%-7%之间。我们认为,此次疫情造成的停工缓工将一定程度上延缓上游材料供应和开工率;而就中游制造来看,大部分制程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因此对制造端影响较小;相比之下,下游需求端将承受冲击。
1.5 国巨延后开工,行业库存较低,预计短暂影响全球电阻、电容供应
台系被动元件龙头国巨表示,台北总部、高雄生产厂区正常营运,苏州、东莞则配合当地政府政策延后复工。国巨晶片电阻和MLCC电容全球市占率各为34%、13%,分居全球第一大、第三大厂;考虑日商有不少中低阶电阻由国巨代工,国巨直接/间接影响的产能逾50%。19年以来下游EMS厂商电阻备料保守,库存水位较低。我们认为,国巨(苏州、东莞)延后开工,且后续开工率预料承压,其他被动元件大厂如奇力新、华新科等在大陆也有程度不一的产能波及,预计产能利用率短期内提升有限,因此预计中短期内电阻、电容供需结构可能吃紧。
1.6 苹果新机量产或有延后,消费需求暂时受压抑,但整体影响仍有限
从苹果产业链供应端看,苹果要求供应商2020H1生产8000万部iPhone,同比计划增加约14%,其将于春季推出低价位手机(约1500万部),计划在二月第三周量产,该计划不排除因为肺炎疫情受影响。(1)生产方面,全球iPhone组装基本由富士康在河南的基地和和硕在上海的基地完成,富士康表示暂时不会调整生产时间或关闭工厂,其武汉基地(手机制造、工业机器人)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但营收较低,整体影响较小;(2)人员方面,一是苹果在中国约有1万直属员工和数百万供应链工人,这部分人力因疫情节后延迟返工可能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二是苹果研发人员每年往返中美,目前多国多赴陆旅游提出警示和限制,可能波及今年新产品的研发、测试和量产进度。整体来看,供给端生产存在一定的延期风险,主要由于疫情持续造成生产时间调整和研发人员和工人返工影响制造、组装、测试和量产进度。
从苹果供应链需求端看,(1)iPhone方面,根据苹果2020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19年12月28日)数据,iPhone带来的销售额高达560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计划的H1生产8000万台iPhone中,约6500万为旧机型,需求仍然强烈,廉价新机型影响较小。此外,大陆苹果零售店关闭或限制营业时间,直至2月9日24点,预计延缓100万台iPhone销售,此部分营收占比约3%,无实质影响;(2)新兴业务方面,可穿戴、智能家居和服务业务已成为苹果营收的重要增长点,诸如Apple TV流媒体和Apple News信息流受到欧美用户欢迎,但在中国没有市场,肺炎疫情对新兴业务的影响集中在可穿戴等配件上。整体来看,需求端风险较小,一季度销售或有延迟,需求暂时受压抑,我们研判疫情对H2的新机需求影响比较有限,H1压抑的需求在H2可补回。
二、电子行业近期外盘情况
2.1 台湾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春节假期后开盘第一天,台湾加权指数大跌5.75%,但次日回升0.64%至11495点。电子零组件受挫更甚,大泻8.27%至110.04点,次日仍未能止住颓势,收跌0.2%。台湾加权指数全月累计下跌4.18%,而电子零组件则下跌超过8%。
节后首个交易日台湾的电子龙头企业几乎都无一幸免,台积电跌4.95%,台联电跌1.74%,稳懋跌3.67%,大立光跌5.33%,联发科、鸿海、臻鼎受到影响最大,分别大跌8.47%、9.97%、9.67%。臻鼎全月累计跌幅超过16%,是7家公司里跌幅最大的。
2.2 香港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不同于台湾股市早早就开始了春节假期,港股直至1月24号才开始休市。休市前一周港股共出现两次较明显的大跌,第一次为1月21日,恒生指数跌幅近3%,电子行业跌幅也将近3%,市场主要解读为春节前获利了结意愿较强所致,此后市场也出现了较大幅的回调。而武汉于1月23日正式宣布封城,港股再次应声下跌1.52%,电子行业更是大跌2.89%。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由于疫情升级,恒生指数及电子行业指数均连续三日下跌,29日、30日恒生指数分别下跌2.82%、2.62%,电子指数反映剧烈,分别下跌3.73%、5.94%。31日市场情绪有所平复,跌幅分别收窄至0.52%、0.34%。恒生指数全月累计下跌6.66%,而电子指数则下跌超过10%。
随着疫情发酵,香港的电子龙头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29日舜宇光学跌1.77%,在四家公司里跌幅最小,瑞声科技跌幅近4.2%,在四家公司里跌幅最大;30日香港封关使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升级,龙头股跌幅均扩大至7%以上,创下一月来最大跌幅,其中丘钛科技更是大跌11.92%。但31日市场情绪有所平复,中芯国际、瑞声科技、丘钛科技均有所上涨,舜宇光学跌幅收窄至1.17%。瑞声科技受影响最大,累计跌幅接近20%。
2.3 韩国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1月20日,韩国确认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但当日股市并未出现下跌。受到1月23日武汉及湖北其他城市陆续封城的消息及A股大跌影响,韩国综指跌近1%,而三星、海力士及LG等电子龙头跌幅则较大,分别为-2.41%、-2.28%、-1.99%。春节假期结束后,韩国综指及电子龙头跌幅均扩大,分别为-3.09%、-3.29%、-2.43%、-2.75%,与港股电子龙头相比跌幅小很多,且次日均出现小幅上涨。韩国综指全月累计下跌1.67%,而电子则下跌超过8%。
2.4 日本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与韩国类似,日本1月16日确认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但股市并未受影响,至27日前,日本股市没显露出明显的下跌趋势。1月27日-1月31日,日本电子龙头企业主要表现为下跌,村田、TDK、太阳诱电均创出本月最大跌幅,分别为-3.28%、-4.48%、-3.8%。31日,三支股票均小幅上涨,而京瓷则下跌3.44%,为其本月最大跌幅。日经225全月累计未有涨跌,而电子零组件则下跌超过8%。
2.5 美国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1月22日,美国确认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当日股市未受影响,但自1月24日起,标普500多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更是大跌1.77%。而随着中国春节假期延长,受到多地复工时间推迟影响,美国半导体指数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1月31日创下本月最大跌幅约3.5%。标普500全月累计下跌0.16%,而半导体指数则下挫3.23%。
营收来自中国占比较高、从中国采购器件或在中国组装代工的美国电子龙头受到较大影响,24日、27日、31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最大跌幅在2.90%-5.30%之间。
总结来讲,外盘均受到此次肺炎疫情的波及,但影响程度不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股市反映最为激烈,大盘均跌5%以上,电子指数跌幅更大,超过8%,台积电等电子龙头普遍下跌;亚洲近邻日韩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大盘下挫近3%,三星等电子龙头从近一月的高位下跌8%~10%;远在美洲的美国大盘受影响较小,但半导体亦明显受挫从近一月的高位下跌9%左右,苹果、高通等电子龙头均出现明显下跌。
三、2003年SARS和2009年甲流期间的电子行情复盘
3.1 2003年SARS期间电子股票走势复盘
非典最早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出现,2003年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该病为SARS,至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我们复盘03年三个阶段电子指数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① 在SARS扩散期,电子板块表现略优于大盘,累计收益及趋势较为接近,而此时疫情尚未进入全面防治阶段。其中2003年1月至3月爆发期前,电子指数共上涨14.71%,高于同期大盘1.79个百分点。
② SARS爆发期,电子行业明显跑输大盘。3月-4月,沪深300指数略微上涨1.35%,而电子指数下跌高达9.28%,在5月初大盘行情有所好转的情况下,电子行业依然未能止住颓势而进一步下跌。
③ 疫情进入稳定期后,电子指数短期内出现快速增长,累计收益逐渐趋近于大盘。自5月中旬至7月中旬疫情基本结束前,电子指数共上涨5.65%,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了0.24%。其中5月中旬至5月末出现了一波较大的涨幅,电子指数上涨达9.07%,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增长3.96%。
3.2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期间电子股票走势复盘
甲型H1N1流感最初发现于2009年3月,在墨西哥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而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则于2009年5月10日在四川被发现。2009年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2009年9月上旬疫情开始得到控制,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疫情至2010年4月10号基本结束,为时大约一年。截止2009年12月22日,中国内地一共确诊12.3万例新型H1N1患者,死亡714例。
我们复盘09年三个阶段电子指数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① 在H1N1扩散期,电子板块表现略优于大盘,累计收益及趋势较为接近。其中2009年3月至6月爆发期前,电子指数共上涨34.51%,高于同期大盘2.42个百分点。
② H1N1爆发期,电子行业明显跑输大盘。6月中旬-8月上旬,大盘与电子指数收益差距扩大,一度达到8.5%,此后收益差有所缩小并趋于一致。
③ 疫情进入稳定期后,电子指数开始反超大盘。自9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疫情基本结束前,电子指数共上涨73.0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了17.86%。
四、历史经验总结及投资建议
从历史经验来看,SARS跟甲流期间电子行业走势模式十分接近,在扩散期国家尚未开始全面防控时与大盘走势接近且略优于大盘;随着疫情升温,行情迅速走差并落后于大盘;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开始出现比较大幅的反弹,短期收益明显优于大盘。
根据外盘疫情爆发以来的走势及A股在过往两次较大规模疫情期间的表现,我们作出以下投资建议:
① 受恐慌情绪及外盘波动影响,复市后A股电子大概率面临系统性压力。由于目前疫情仍在发展当中,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仍在快速增长,世卫组织将中国列入PHEIC,可初步判断目前疫情已处于爆发期,受产能和需求短期同步下行影响,电子行业表现大概率不及大盘;
② 根据历史经验,爆发期内行情波动较为剧烈,短期交易风险较大。但是也会进入市场低位,带来极好的买入机会;
③ 随着人口流动限制,检测手段提升,疫情有望得到控制。从历史上看,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电子供应链有望恢复平衡,进入稳定期后电子行业会迎来较为大幅的反弹,因此疫情有望提供新的买入良机。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择时布局。
我们重申:疫情对电子供需影响整体有限,5G、半导体、苹果链仍是20年主线。
5G换机潮带动零部件产业链龙头快速增长,本土公司潜力巨大,射频与天线建议关注卓胜微、信维通信、立讯精密,散热屏蔽建议关注飞荣达、方邦股份。国产高频高速基材响应5G基建与本土替代利好,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电子等龙头供应商持续受益,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半导体行业触底反弹迹象明显,本土市场份额提升与订单转移利好效应显著,晶圆代工环节建议关注中芯国际,封测环节建议关注长电科技、环旭电子。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不确定、劳务用工缺工、物流效率降低、消费市场疲软、新机发布延迟
赞(59) | 评论 (18) 2020-02-04 08:16 来自网站 举报
-
【特斯拉牵手CATL,光伏政策好于预期【安信电新·周观察·0203】】
1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客户优质)2璞泰来 (高端负极龙头,盈利拐点)3恩捷股份(全球湿法隔膜龙头,海外拓展强势)4国电南瑞(二次设备巨头,泛在受益)5岷江水电(国网信产集团,泛在受益)6金风科技(技术与市场领先风电龙头,盈利拐点)7通威股份(低成本光伏风头,光伏需求向... 展开全文特斯拉牵手CATL,光伏政策好于预期【安信电新·周观察·0203】
1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客户优质)
2
璞泰来 (高端负极龙头,盈利拐点)
3
恩捷股份(全球湿法隔膜龙头,海外拓展强势)
4
国电南瑞(二次设备巨头,泛在受益)
5
岷江水电(国网信产集团,泛在受益)
6
金风科技(技术与市场领先风电龙头,盈利拐点)
7
通威股份(低成本光伏风头,光伏需求向好)
8
隆基股份(单晶硅片龙头,光伏需求向好)
9
宏发股份(全球继电器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
10
正泰电器(户用光伏和低压电器龙头,直销业务突破)
行业观点概要
■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业绩超预期增长,CATL成合作伙伴。特斯拉第四季度业绩再次超预期增长,并在投资者会议上宣布宁德时代成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合作伙伴。第四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515.12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17%;其中,汽车板块实现营收444.62亿元,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19%;盈利方面,公司第四季度归母净利达7.32亿元(去除股权激励费用调整,非GAAP规则下26.94亿元),大超市场预期。根据会议透露,位于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Y产线已经开始运转,预计今年一季度末Model Y的整车将实现交付,2020年Model 3叠加ModelY的产能将达到50万辆,Semi也将在今年实现限量生产;而在中国市场,上海超级工厂预计2020年贡献增量10-15万辆,2021年有望达25万辆。随着特斯拉不同车型不断推出,业务从美国拓展至中国乃至全球,影响力将不断提升;
特斯拉为上游产业链带来无限生机。从产业链角度而言,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的提升为更多本土厂商带来机会,除了特斯拉自身的广阔发展潜力之外,与优质车企的合作也将带来电池与材料厂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与更多全球客户的合作!
投资建议:特斯拉宣布宁德时代和LG化学成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合作伙伴,特斯拉为产业链带来的是“0”到“1”的大机遇,其产业链上公司有望长期受益,首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动力电池厂商,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建议关注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推荐全球化供应的材料厂商璞泰来、恩捷股份、科达利、当升科技、新宙邦、嘉元科技,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宏发股份、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建议关注中科电气、杉杉股份、星源材质、江苏国泰等。
■新能源发电:光伏政策节奏好于预期,风电行业持续回暖。能源局下发2020年风电、光伏建设规划,其中光伏补贴总额达15亿元,平价项目3月中旬上报,竞价项目4月30日前报送,政策节奏好于预期!与此同时,三部委还下发了《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也已定稿。
需求方面,我们预计20年国内装机有望超50GW,同比增速超过66%;预计明年海外整体需求在100GW以上,全球整体需求150GW+,同比增长超过30%,光伏产业迎来国内外需求共振。产业链方面,单晶PERC电池片盈利能力正逐步修复;硅料和玻璃等环节明年也具备涨价预期;单晶硅片目前价格仍维持强势,说明单晶硅片需求旺盛,明年虽有降价压力,但龙头企业凭借量和成本的优势业绩仍有望超市场预期。
风电方面,我们预计2020年大概率装机规模在35GW左右,同比近30%的增长,存量项目的抢装带来行业持续高景气,风电企业的业绩也维持高增速;业绩方面,东方电缆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同比增长165%,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大订单陆续交付;受益于重组上市后业绩的明显改善,协鑫能科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到6.5亿,同比增加9195.93%-11984.7%;泰盛风能则深化布局了海上风电及海外风电市场、拓展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在手业务订单充足,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1.58亿,同比增加1376%-1405%;明阳智能作为大风机市场的引领者,大型化风机订单充足,归母净利预计达到6.1亿到7.3亿元,同比增长43.20%到71.37%;天顺风能则由于行业需求显著上升,公司产能扩张适时,塔筒叶片模具三者销量上升明显。
投资建议:当前光伏和风电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光伏板块2020年整体估值仅15-16倍,风电仅12倍,建议重点配置!光伏重点推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正泰电器,重点关注ST爱旭、福莱特、福斯特、捷佳伟创、林洋能源等!风电重点推荐: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天顺风能、中材科技,重点关注泰胜风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振江股份、运达股份等!
■电力设备与工控:精准投资基调不改,泛在建设昂首阔步。截至目前,受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国网和南网分别有21/59个物资采购项目延期,但目前,泛在建设仍在扎实的推进之中。在电力设备领域,智慧物联平台作为电工设备的一个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试点互联供应商53家,覆盖23类电网物资;而在能源领域,国网综合能源服务也在逐步取得成效。之前,国网和南网同时出台文件,奠定了未来严控电网投资规模,构建精准投资管控体系的基调,展望2020年,电网投资将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充分发挥带动左右。
我们认为,电网大规模投资时代的结束是必然,电网投资正出现结构性变化,泛在的投资只会加大且进程必会加快,2020年是泛在建设“三年攻坚”的突破年,是保障如期完成初步泛在建设的关键年,从投资金额来看,广义泛在投资未来5年(2019-2024)有望到1万亿以上,而狭义泛在的信息通信类投资则有望达3,000亿以上。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三条投资主线:1)具备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实力的国网系信通产业单元,有望全面受益泛在投资建设,重点推荐:国电南瑞、岷江水电(信产集团);2)电力二次设备企业、传感监测及信息化类企业,重点推荐:金智科技、海兴电力;3)聚焦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的相关企业,重点推荐:远光软件、涪陵电力。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产销量及风电光伏装机量低于预期;电力设备方面:技术及应用场景变化的风险;国网投资及建设力度低于预期;核心竞争力不及传统IT企业;泛在相关投资规模低于预期等。
■本周组合:宁德时代、璞泰来、恩捷股份、国电南瑞、岷江水电、金风科技、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宏发股份、正泰电器
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业绩超预期增长,CATL成合作伙伴
美国时间1月29日,特斯拉公布了今年第四季度业绩和经营情况:公司今年继第三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后,业绩再次超预期增长!并在之后的投资者会议中正式宣布宁德时代和LG化学成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合作伙伴!从业绩来看,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收515.12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17%;其中,汽车板块实现营收444.62亿元,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19%;2019年总营收达到1714.61亿元,同比增长16.61%,特斯拉Model 3的全球爆款效应仍在延续;盈利方面,公司第四季度归母净利达7.32亿元(去除股权激励费用调整,非GAAP规则下26.94亿元),EPS达14.94元(GAAP规则下4.05元),大超市场预期,全年归母净利为-60.13亿元(非GAAP规则下4.24亿元),同比增长10.24%。
Model3爆款效应引领交付量创历史新高。从产销数据来看,第四季度特斯拉汽车产量和交付量分别达到10.49万辆和11.21万辆。其中第四季度产量环比增长9.09%,同比增长21.18%;交付量环比增长15.34%,同比增长23.23%,交付量创造历史新高。分车型来看,爆款产品Model 3交付量达到9.26万辆,环比增长16.21%,同比增长46%,2019年全年交付30.09万辆,爆款效应延续,预计随着上海超级工厂的持续交付,Model3的产销量在今年将进一步提升。
全球库存周转天数再创新低,移动服务车队快速增长。特斯拉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带来的是库存周转天数的显著下降。从库存来看,公w司的全球库存平均周转天数在第四季度仅为11天,创造了4年以来特斯拉库存周转天数的新低,更是Model 3量产以来的最低点;而从售后服务来看,公司在全球门店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移动服务车队的数量显著增长,目前已达到743队,同比增长81%,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灵活的售后服务保障。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营业利润持续上升。从第四季度来看,特斯拉降本增效的成果显著,其中总经营费用率为16.1%,同比下降0.5Pcts,环比下降了1.4Pcts。尽管Model3等售价下调使得单车销售价格有所下降,但产销量的上升和降本增效依旧使本季度公司营业利润率为4.9%,环比上升0.8Pcts。
现金流创造历史最佳水平。第四季度,特斯拉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9.41亿元,环比增长88.49%,创造了历史最佳水平;与此同时,全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167.78亿元,同比增长14.63%,现金流处于充沛水平;在此基础上,第四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较第三季度增长65亿元至437.27亿元;而从资本支出来看,由于上海超级工厂的投资和美国弗里蒙特工厂Model Y的产线建设,资本支出在第四季度达到31.32亿元的水平,但由于经营性现金流的迅速增长,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仍达到68亿元的历史最佳水平。
Model 3爆款效应仍将持续,Model Y来势汹汹。从2020年规划来看,分地区,在美国地区,今年1月,位于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Y产线已经开始运转,预计今年一季度末Model Y的整车将实现交付。而从排产情况来看,目前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Y和Model 3年产能达40万辆。而在2020年二季度末,随着工厂新设备的引入和机器人设备的进一步增加,Model 3、Model Y的合并产能将达到每年50万辆。且在今年,特斯拉也将限量推出电动重型卡车Semi系列车型。
而在上海,上海超级工厂已启动第二期项目的建设。目前Model 3的年产能为15万辆,预计在未来将利用现有设备继续增加产能,与此同时,本地电池组的利用率也在持续提升。而从Model Y来看,Model Y在上海生产计划从2021年开始,考虑到豪华SUV车型在中国市场的火爆程度,公司初步计划Model Y的产能将至少不低于Model 3。
自动驾驶安全性能持续提升,续航里程继续领先。到目前为止,特斯拉汽车已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了超过30亿英里。随着自动驾驶里程呈指数级增长,也为特斯拉汽车数据库的神经网络增加了更多的数据。在未来,特斯拉将能够更好地可以更好地检测环境中的新细节,包括车道标志、交通灯、停车标志以及其他车辆和道路使用者。
而从续航里程来看,EPA续航里程数据是美国环保署提供的续航里程数据,根据数据,由于Model Y全轮驱动(AWD)工程的持续进展,Model Y的最大行驶里程已经成功提高到507公里,这一数字已经远远领先包括福特Mach E、奥迪e-tron、奔驰EQC等同类型车型,相比较于之前预估450公里,无疑将提升Model Y在纯电SUV领域的领先地位。
特斯拉将为上游产业链带来无限生机。从产业链角度而言,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的提升为更多本土厂商带来机会,除了特斯拉自身的广阔发展潜力之外,与优质车企的合作也将带来电池与材料厂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与更多全球客户的合作!
投资建议:特斯拉宣布宁德时代和LG化学成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合作伙伴,特斯拉为产业链带来的是“0”到“1”的大机遇,其产业链上公司有望长期受益,首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动力电池厂商,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建议关注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推荐全球化供应的材料厂商璞泰来、恩捷股份、科达利、当升科技、新宙邦、嘉元科技,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宏发股份、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建议关注中科电气、杉杉股份、星源材质、江苏国泰等。
新能源发电
光伏政策节奏好于预期,风电行业持续回暖
光伏:能源局下发2020年风电、光伏建设规划,其中光伏补贴总额达15亿元,平价项目3月中旬上报,竞价项目4月30日前报送,留给企业组织申报的时间非常充裕。所以,我们认为2020年整体竞价项目的完成率会远高于2019年,政策节奏好于预期!与此同时,三部委还下发了《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也已定稿。
需求方面,按照15亿元的补贴总额度测算,我们预计2020年新增补贴项目20-26GW,其中集中式+工商业分布式15-19GW左右,户用5-7GW;还有就是平价项目,2019年5月20日,国家能源局下发2019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其中光伏项目合计14.78GW。此次申报的项目中, 计划2019年投产的项目合计4.61GW, 计划2020年投产的项目合计9.17GW。2019年平价工商业分布式和平价地面电站预计并网3GW左右, 第一批光伏平价项目理论上有超过10GW的规模将在2020年并网。另外,征求意见稿要求2020年第二批光伏平价项目于3月中旬上报能源局,且须在2020年底前能够备案并开工建设,相比2019年第一批,上报时间节点更早且有明确的备案开工要求,因此,我们保守预计2020年光伏平价项目装机量有望达到5-10GW。另外,专项工程/示范项预计7-10GW、领跑者1.5GW、19年顺延项目8-10GW,中性预期下,2020年国内装机预计有望超50GW,同比增速超过66%!
海外方面, 2019年整个组件出口63.5GW,同比增长62%,2019年以来国内组件价格进一步下降, 整体降幅达20%, 预计仍将刺激2020年国内组件出口快速增长。全球光伏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2018年全球top10的光伏市场合计份额占比82%,2019年降至74%。全球GW级市场数量明显增加,2018年全球GW级市场达到13个,预计2019年全球GW级市场16个,随着成本下降带来经济性的提升,预计2020年将超过20个。预计2019-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分别达到120、150GW,分别同比增长15.38%、25%。2020年光伏将迎来国内外需求的共振。
产业链方面,截止2020年1月22日,单晶PERC电池片价格为0.95元/W,盈利能力正逐步修复;硅料和玻璃等环节明年也具备涨价预期;单晶硅片目前价格为1.06元/片仍维持强势,说明单晶硅片需求旺盛,明年虽有降价压力,但龙头企业凭借量和成本的优势业绩仍有望超市场预期。
风电:风电行业持续回暖,零部件企业在量、价、成本端共振下业绩持续高增,风机企业也已消化18年低价订单的影响,毛利率在Q3出现拐点;在当前抢装的背景下,零部件及风机企业均订单饱满,部分环节甚至供不应求,20年零部件企业业绩仍将维持快速增长,而风机企业在招标价的持续上涨下,毛利率进一步修复,业绩将恢复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大概率装机规模在35GW左右,同比近30%的增长,存量项目的抢装带来行业持续高景气,风电企业的业绩也维持高增速。
业绩方面具体来看:东方电缆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同比增长165%,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大订单陆续交付;受益于重组上市后业绩的明显改善,协鑫能科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到6.5亿,同比增加9195.93%-11984.7%;泰胜风能则深化布局了海上风电及海外风电市场、拓展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在手业务订单充足,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1.58亿,同比增加1376%-1405%;明阳智能作为大风机市场的引领者,大型化风机订单充足,归母净利预计达到6.1亿到7.3亿元,同比增长43.20%到71.37%;天顺风能则由于行业需求显著上升,公司产能扩张适时,塔筒叶片模具三者销量上升明显。
投资建议:当前光伏和风电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光伏板块2020年整体估值仅15-16倍,风电仅12倍,建议重点配置!光伏重点推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正泰电器,重点关注ST爱旭、福莱特、福斯特、捷佳伟创、林洋能源等!风电重点推荐: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天顺风能、中材科技,重点关注泰胜风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振江股份、运达股份等!
电力设备&工控
精准投资基调不改,泛在建设昂首阔步
截至目前,受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国网和南网分别有21/59个物资采购项目延期,但目前,泛在建设仍在扎实的推进之中。在电力设备领域,智慧物联平台按照统一的接入标准和接口规范,对接供应商订单、排产等信息,向供应商提供质量评价、工程进度、行业标准、等数据信息以及在线协同支撑,并同时对接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检测技术服务机构,是电工设备的一个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试点互联供应商53家,覆盖23类电网物资;之前,国网和南网同时出台文件,奠定了未来严控电网投资规模,构建精准投资管控体系的基调,展望2020年,电网投资将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充分发挥带动左右。
我们认为,电网大规模投资时代的结束是必然,电网投资正出现结构性变化,泛在的投资只会加大且进程必会加快:
1)从电网的建设阶段来看,2018年集中批复的14条特高压线路建成后,我国骨干网架基本成型,未来输电端的投资会逐步下降。电网投资重心将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提升配网、农网供电水平、增强电网服务清洁能源成未来趋势。
通常在电网投资中,工程类占比高达55%以上。在电网投资持续高位的情况下,存在重投入、轻收益,重立项、轻管理等问题。面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压力,电网公司也会对必要的基建项目本身进行精益化管理。
2)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电网公司转型的重大支撑点。泛在的本质就是“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和效率问题,而数据业务化则是激活电力“数据蓝海”,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2020年是泛在建设“三年攻坚”的突破年,是保障如期完成初步泛在建设的关键年。从2019年底发布的2020年泛在重点建设任务大纲来看,今年泛在重点建设任务围绕能源生态、客户服务、生产运行、经营管理、企业中台、智慧互联、基础支撑、技术研究等八个方向开展共40项建设任务。与2019年建设大纲相比,不仅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更深入的建设规划与重点布置,而且将智慧互联从基础支撑方向中独立出来,并新增经营管理方向;与此同时,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在技术研究方向领域被重点提及。而从投资金额来看,广义泛在投资未来5年(2019-2024)有望到1万亿+,而狭义泛在的信息通信类投资则有望达3,000亿+。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三条主线。我们认为泛在投资建设方向明确,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而电网投资则呈现结构性变化,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相关的智能化、信息化领域投资的占比会大幅上升。从受益的节奏与体量来看,我们重点推荐三条投资主线:1)具备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实力的国网系信通产业单元,有望全面受益泛在投资建设,重点推荐:国电南瑞、岷江水电(信产集团);2)电力二次设备企业、传感监测及信息化类企业,重点推荐:金智科技、海兴电力;3)聚焦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的相关企业,重点推荐:远光软件、涪陵电力。
赞(50) | 评论 (20) 2020-02-03 14:36 来自网站 举报
-
【【安信食品|周专题】疫情影响偏短期,聚焦内在逻辑扎实的子行业和个股】
周专题:疫情对板块影响偏短期,长期逻辑未改1.1 疫情对板块短期影响直接,子板块程度差异较大疫情始于武汉,蔓延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具备人传人属性,大范围爆发对消费影响直接。因防疫需要,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减弱减少,消费行业影响直接。疫情直接抑制餐饮和送礼消费,利好家庭消费:此次疫情... 展开全文【安信食品|周专题】疫情影响偏短期,聚焦内在逻辑扎实的子行业和个股
周专题:疫情对板块影响偏短期,长期逻辑未改
1.1 疫情对板块短期影响直接,子板块程度差异较大
疫情始于武汉,蔓延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具备人传人属性,大范围爆发对消费影响直接。
因防疫需要,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减弱减少,消费行业影响直接。
疫情直接抑制餐饮和送礼消费,利好家庭消费:此次疫情集中在春节时间段爆发,由于春节是餐饮和礼品消费的重要时间点,因此疫情对餐饮以及礼品消费影响最为直接,例如白酒、高端常温奶、以及餐饮相关消费品,但是外出的减少反过来促进家庭消费,利好家庭消费以及速食属性突出(烹饪简便)的速冻食品、肉制品、休闲食品等。
分板块来看:白酒板块影响最为直接,主因白酒一季度销售占到全年的30%以上,而Q1末的库存情况对相对淡季的Q2影响较大。疫情导致聚餐大幅较少,送礼需求也受到抑制。调味品、乳制品、肉制品、食品综合收入的季节性分部较为均衡,一季度收入占比在24-29%之间,其中调味品的餐饮渠道占比较高,但能够向居家消费实现较大程度转化,乳制品方面,高端常温奶送礼需求受到抑制,但是巴氏奶等居家消费属性强的产品反而受益,休闲食品在家消费居多,肉制品具备速食特征、替代自主烹饪,被列为部分家庭的必备采购产品,总体看疫情对食品板块的影响不大,部分甚至受益。从SARS经验看,疫情期间居民减少了外食和餐聚,家庭内就餐频次提高,同时消费者外出食材采购频次也有所缩减,需要购买能长期保存的主副食,速冻米面主流产品多为主副食搭配的产品(比如饺子、包子、馄饨等),作为家庭备餐的作用凸显。1.2. 公司:可选影响大于必选,高档白酒影响小于其他白酒
我们于正月期间走访了终端,草根调研各板块的动销情况。白酒:疫情对酒业(包括红酒、黄酒)旺季动销影响较大,春节是白酒最重要的销售旺季,2020年春节期间白酒终端动销相较上年同期偏弱,但茅五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影响较小,中档和中低档白酒的终端节前备货难以有效消化,渠道和终端库存较高,我们判断将影响Q2补货,对Q1、Q2报表业绩均会有不同程度影响,白酒企业由于提前回款模式,Q1报表压力较小,Q2报表业绩压力相对更大。
乳制品:高端常温奶(高端UHT、常温酸奶)具备较强礼品属性,春节销售旺季特征明显,草根调研目前终端库存显著积压,反馈春节销量下滑20%以上;巴氏奶居家消费属性突出,但是保质期短,对企业的供应链调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草根调研上海及江浙地区巴氏奶部分终端存在缺货现象,光明乳业疫情期间加班生产保障上海地区鲜奶供应;奶酪棒属于居家消费品,草根调研显示也存在断货现象。龙头伊利方面, Q1(2016-2018年平均,下同)收入占比24.6%,季节性分部较均衡,判断后期将投费用或加大促销去库存(主要为高端常温奶),龙头自主调节能力强,判断后期恢复较快。
调味品:必需消费品属性,餐饮渠道占比较高的影响较大,但是餐饮消费能够向居家消费实现较大程度转化,中炬、恒顺以零售渠道为主,白醋有囤货现象,影响较小。调味品龙头收入季节性特征也不太明显。
肉制品:高温肉制品销售较好,甚至被列入家庭采购重点,草根调研显示双汇高温肉制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及以后(相较于年前,生产日期更新鲜,年前生产日期在10-11月以后),部分终端存在断货。公司2019年10/11月提价,我们认为此次销售旺季将有利于价格传导。
休闲食品:草根调研显示终端表现差异大,部分终端断货、但是部分终端滞销,主因客流量不同,疫情导致的居家时间大幅增加反而放大了休闲食品的“打发时间”需求,利于线下渠道优势突出的品牌,以及线上休闲零食电商品牌。公司来看,洽洽食品收入分布相对均衡,渠道反馈春节期间销量相对不错;三只松鼠节日消费突出,Q1收入占比30%以上,但是此次疫情导致部分消费行为从线下转线上,即使在去年1月销售受到春节备货带动更明显的情况下(今年春节1月25日,去年春节2月5日),淘数据显示1月三只松鼠线上销售额同比增21.5%(线上休闲零食整体增5.2%)。
速冻食品:餐饮端影响相对明显,零售 C端反而收益,sars期间经验显示,消费者会购买速冻食品作为家庭重要食物储备,草根调研正月期间超市客流量最大的即为生鲜以及速冻区域。安井/三全toB端收入占比分别约为60%/15%,安井渠道反馈目前为止发货正常,零售C端销售旺盛,toB端可以通过跨市场、跨区域灵活调配,但是由于开工推迟,2月生产端可能受到影响,整体影响待评估,三全食品零售C端占比大,目前经销商库存及终端同比下降,客户订单显著上升,在销售旺盛下价格传导顺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地区的政府倡导企业2月10日后复工,但现在上下游供货局部受影响,部分地区产品运输和人员流动也存障碍,我们认为需要密切关注接下来的生产情况,若企业在2月10日顺利复工,则整体影响可控。
1.3. 白酒:疫情属扰动因素,中长期继续看好头部品种
2003年SARS期间白酒有典型的“V”型表现。参考2003年SARS期间白酒营收表现,存在典型的“V”型特征。疫情控制后,下个季度营收和净利增长恢复可期。SARS期间短期最大调整幅度大约14.4%。至2003年5月中SARS基本控制,我们分析了期间最大平均跌幅,大约为14.4%。由于节前白酒板块已经有一定程度反映(板块跌幅7.7%),我们预计开市后跌幅有限。
SARS疫情后个股分化明显,头部品种更优。
疫情相对白酒中长期而言仍仅为扰动因素,维持看好头部品种。白酒作为极具精神文化属性的特殊消费品,行业具有清晰的内在发展规律,疫情只是干扰因素,对白酒中长期影响可以忽略。白酒行业“消费升级”和“集中度提升”两大核心逻辑不变。疫情一旦得到有效控制后,白酒消费恢复仍乐观。2003年SARS疫情下,Q3白酒业绩全面恢复转好,存在典型的“V”型表现,营收和利润保持了连续性(连续5个季度双位数增长)。头部品牌优势将继续保持甚至更加凸显。2003年SARS疫情之下,全年仍有正收益的标的有五粮液、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均为头部品牌。
2016年这轮白酒景气以来,已经进入结构性景气的第二阶段,头部效应更加突出,持续看好头部品种的长期投资价值。1.4. 2003年SARS复盘:双汇、伊利股价表现较好
复盘2003年SARS,我们发现在疫情消退后社零增速、上市公司数据迅速恢复正常,相对收益来看,伊利股份、双汇发展的收益明显。
从社零数据看,2003年5月单月增速放缓明显,但6月即迅速恢复正常,具有高敏感性,而社零数据修复对市场情绪和信心修复影响将极为直接。
从上市公司数据看,白酒方面,sars对白酒影响集中体现在2003年Q2,但Q3开始持续近5个季度较好增长(10%以上)。我们认为对可选品白酒尚且影响较小且能较快消化和修复,对其他必需品影响将更为微弱。乳制品方面,伊利股份2003Q2收入增速48%,而Q3即恢复至69.1%。肉制品方面,双汇高温肉制品销量2003Q1/Q2/Q3分别同比增31.4%/21.6%/34.1%,季度维持高增长且Q3环比恢复快,而恒顺醋业收入则在2003Q2/Q3延续高增,Q3环比增速小幅下滑主因疫情期间的白醋囤货行为。
从股价收益来看,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在疫情发酵期、爆发期、消退期均有相对收益,五粮液、泸州老窖在疫情发酵期、攻坚期有小幅相对收益,而在攻坚期白酒收益高于食品(主因食品前期涨幅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双汇发展在疫情发酵期、爆发期、消退期绝对和相对收益明显。2003年全年来看,双汇、伊利、五粮液、茅台、汾酒股价涨幅分别为52.60%、26.90%、7.60%、2.36%、0.43%,双汇、伊利涨幅最大。
1.5. 此次疫情与上一轮SARS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认为不能简单类比sars,原因:
1)2000年开始中国加入WTO,开启经济增长强劲,而当下中国经济换挡,增速处于放缓通道;
2)白酒行业2001年前后消费税调整利空已经消化完毕,部分高端酒以全新子品牌推出高端产品迎合消费升级,市场非常活跃;
3)2003年乳制品/肉制品正是人均消费高速增长的普及阶段,而目前普通乳制品普及过程基本结束,以结构升级为主旋律,肉制品消费增速低个位数;
4)当前时间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渠道管理能力、供应链资源调配能力均较2003年有大幅提升。2
2020年主要关注方向不变:三条主线详解
2020年我们建议核心关注食品饮料三条主线,第一是以白酒和调味品为代表的稳健价值主线,竞争格局良好,龙头稳步成长,2015年以来估值稳中有升,未来估值稳定性仍可期。
第二是提价主线,CPI上升,原料成本上涨同时产成品提价,产品提价受益或略滞后,但通过费用优化仍能保持盈利能力的品牌企业值得高度重视,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更佳,重点领域为速冻米面(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和肉制品(双汇发展)。 第三是品类成长。满足特定消费场景和特定消费人群的品类仍在不断冒出,我们高度关注市场空间可观,竞争格局较佳的先发优势品牌,定位清晰,产品和渠道扩展领先,市场投入同步,消费者心智占有已经超前,持续快速成长可期。核心品种为妙可蓝多、洽洽食品、百润股份。 2.1.稳健价值:白酒+调味品 2016年白酒板块确定性复苏以来,在2017Q2-2018Q2达到景气高点(行业整体繁荣),2018年Q3以来结构性景气成为白酒板块最重要特征,虽然分化明显,例如次高端白酒整体增速放缓,且较之前增速放缓幅度居各价格带之首,地产酒竞争加剧,部分品牌增速低于5%,季度增速在-20%-0%这样的低水平,但高端酒整体仍在扩容,集体表现稳健,2019年高端酒以茅五泸为核心,合计收入增长20%,其中茅台受限于发货量增速低估,五粮液和老窖量价贡献高档酒增长最快。展望未来(2020-2025),高端酒趋势明朗,增长节奏平稳较快,继续看好以其为代表的稳健价值。 贵州茅台:2018年茅台酒销量3.2万吨,根据基酒产能,2024年前后茅台酒销量可达到4.5-5.0万吨之间,由于茅台酒总体产量有限,未来价格仍有上涨空间。我们认为贵州茅台的销量成长明确,稳健价值优选。 五粮液:基于贵州茅台的供需关系分析,我们认为五粮液量价政策有良好参照,公司自身管理提升将帮助实现更为稳健的成长,价值亦突出。 泸州老窖:跟随战略受益者。 除了高端酒,我们还高度重视山西汾酒、地产酒龙头、光瓶酒龙头。 山西汾酒:2017年国企改革以来,增长动能强劲,目前正处于快速全国化进程中,公司市场投入能力出众,品牌势能升级,渠道优势资源不断聚集,山西和环山西市场稳固且保有较快增长,域外市场高速成长,主力产品全线增长,前景看好。2017年公司提出“62210”五年奋斗目标,2022年争取实现200亿元销售,我们认为从2018年93.8亿元到2022年的200亿元是良好的目标参照。
古井贡酒:在安徽省年内龙头地位稳固,结构升级持续受益,未来3年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可期,利润增速更快。
顺鑫农业:光瓶酒龙头,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低价高频次消费为主,无惧宏观波动,目前在低档酒市场份额仍低,预计将继续受益消费品牌化和集中度提升,同时公司导入升级产品,未来盈利率提升可期。
调味品中炬高新具有良好的稳健价值。公司品牌基础好,产能储备较足,市场稳扎稳打,仍有很大潜力。民营化以后,公司体制红利尚未充分释放。后续主要看点:厨邦食品少数股权归属、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投入欠账的不足以及收入导向提升增长水平、做大食品主业的外延。 2.2. 提价主线:速冻米面火锅料+肉制品 2019年3季报总结分析,我们发现收入利润增速相较于Q2提速的有次高端和高端白酒、乳制品、肉制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龙头表现出逆境恒强、较好的穿越周期能力。我们发现环比提速的基本具有提价因素贡献,典型的是高档白酒、速冻食品和肉制品,休闲食品当中业绩表现超预期的洽洽食品仍在受益2018Q3提价。 双汇发展:屠宰上量,低成本冻肉储备充足且仍继续补充(来自美国关联企业低价冻肉),肉制品今年持续提价,因竞争格局稳定,销售量未见明显影响。展望未来,提价受益周期长,冻肉储备销售利润贡献十分显著。 三全食品:冻肉储备可满足明年旺季使用,产品多次提价,成本转嫁较为顺利。公司当前核心逻辑一是2B业务持续快速成长,且因费用率低使得盈利能力远高于啊当前整体利润率水平,二是零售业务的体制机制改革,损益导向,内部挖潜,盈利能力正在修复。公司业绩弹性较大,值得高度重视。 2.3. 品类成长:成长性子行业获得高估值
成长期行业往往因高增长获得高估值。
奶酪居于乳制品金字塔顶端,目前“餐饮+零售(家庭DIY消费)+休闲零食化”使得奶酪细分处于快速成长赛道。妙可蓝多2019年儿童奶酪棒单品爆发,整体奶酪业务预计实现9亿收入,餐饮奶酪和儿童奶酪约5:5,儿童奶酪明年预计继续实现高速增长。从我们深度的市场调研反馈看,儿童奶酪市场竞争格局初步成型,公司居于第一梯队,相较外资品牌百吉福,公司具有招商灵活、终端网点开拓更为积极、渠道下沉和维护更好等优势。相较蒙牛等国产品牌,公司具有产能优势、包装专利优势、IP优势、组合营销占据消费心智有利位置的优势。继续看好公司儿童奶酪放量以及家庭奶酪(芝士片、马苏里拉)零售放量。
百润股份:公司深度洞察预调鸡尾酒市场机会,全面学习日本经验,完成了重新定位,主推产品复购率大幅提升,优秀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继续保持,销售收入增速回升,盈利能力回升。
洽洽食品:小黄袋和蓝袋持续快速增长,瓜子品类优势突出,小黄袋线下优势凸显,大单品逻辑通畅。公司目前快速增长背后是2015年以来的几次重大变革,从事业部制改革,推行PK机制,员工激励升级,引入战略外脑,持续升级市场投入,目前公司走上了更快增长轨道,我们认为具有可持续性。
3
近期食品饮料板块综述
板块综述:
节前一周(2020/01/20-2020/01/24)上证指数下跌3.22%,深证成指下跌2.49%,食品饮料板块下跌6.30%,在申万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5位。子板块中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食品综合最大,为-6.85%(调味发酵品-3.38% >黄酒 -3.98% >其他酒类 -4.48% >软饮料 -5.11% >啤酒 -5.66% >食品加工 -5.84% >葡萄酒 -5.84% >肉制品 -6.16% >食品饮料 -6.30% >饮料制造 -6.49% >白酒 -6.59% >乳品 -6.74% >食品综合 -6.85%)。
个股涨幅前五位分别是:*ST莲花(15.97%)、盐津铺子(6.40%)、加加食品(1.15%)、克明面业(0.09%)、*ST皇台(0.00%);
跌幅前五位分别是:惠发食品(-15.47%)、黑芝麻(-15.46%)、香飘飘(-14.00%)、绝味食品(-13.60%)、口子窖(-13.03%)。
核心组合表现:
本期我们的核心组合下跌6.68%。具体标的表现如下表(核心组合出自重点标的组合池) 外资持股数据更新:
4
投资建议
■ 核心推荐:白酒方面,建议聚焦优势产区和优势品牌,板块短期因疫情影响的回调将带来布局机会。中长期核心配置行业+香型双重龙头茅五汾,其中汾酒正在进行的全国化和品牌复兴最值得期待,2020年产品和区域两大结构调整有望出成果;古井贡酒、今世缘为代表的区域白酒发展势头良好,增长潜力仍有释放空间;其他重点公司包括泸州老窖、顺鑫农业(性价比突出的光瓶酒龙头),困境有望反转的低估值品种洋河股份等。食品方面,推荐疫情期间产品销售佳,价格传导、渠道理顺加速的双汇发展、三全食品,推荐抗风险能力强、必需消费属性突出的伊利股份,市场投入思路清晰且大单品和新品快速成长洽洽食品;品类成长沪上“双小龙”;库存低位明年轻装上阵的涪陵榨菜。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复工、物流、原料供应的不确定对生产的负面影响。Q2去库存压力。
赞(62) | 评论 (18) 2020-02-03 13:44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医药 · 深度】万孚生物:28年品牌企业,专注POCT构建多维度体系壁垒】
投资摘要国内POCT行业增速20-25%,国产品牌迎来发展良机即时检测POCT具有检测时间短、仪器小、操作便利的优势,是体外诊断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万孚是国内早期进入行业的领先者,龙头地位凸显。POCT是IVD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子行业之一,行业景气度高,全球POCT市场规模85亿美... 展开全文【天风医药 · 深度】万孚生物:28年品牌企业,专注POCT构建多维度体系壁垒
投资摘要 国内POCT行业增速20-25%,国产品牌迎来发展良机
即时检测POCT具有检测时间短、仪器小、操作便利的优势,是体外诊断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万孚是国内早期进入行业的领先者,龙头地位凸显。
POCT是IVD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子行业之一,行业景气度高,全球POCT市场规模85亿美金,增速3.8%,全球龙头Alere巅峰市占率接近34%。国内POCT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增速约为20-25%之间,根据我们测算,目前国内POCT市场规模(不含血糖)为70亿人民币,未来仍有1.5倍市场空间等待挖掘,3-5年行业增速为25%。国内龙头万孚市占率仅为10%,对标海外成熟市场集中度,未来仍然有提升空间。
我们在上一篇报告中详细分析了POCT行业,增长来源三方面:1、分级诊疗带来基层蛋糕扩大,基层潜在市场40亿;2、高等级医院临床科室POCT需求提升,五大中心预计带来增量市场20-30亿元,给予国产品牌切入口,加速进口替代;3、POCT延展性强,新项目的开发带来新市场空间。
万孚市占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三大竞争力构建核心壁垒
万孚国内现有市占率约为10%,对标Alere峰值市占率在34%(2013年),我们认为万孚还有市占率提升空间,来源于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丰富:万孚现有产品品类比国产和进口品牌都要丰富,能够覆盖大部分POCT细分市场,同时满足经销商、终端医院的各类需求。
2、先发优势:万孚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POCT领域的公司,构建了POCT整套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渠道、学术推广等,未来新增产品品类将通过现有渠道迅速导入,边际销售成本不高,相较小公司更有优势。
3、研发优势:万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研发处于领先位置,后续还包括已上市的化学发光、血凝、血气,未上市的分子,能够持续满足临床需求,是专注于做POCT领域的公司。
目标价70.5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POCT行业景气度高,万孚核心竞争力明显,未来有望保持高于行业增速发展,同时万孚已经布局全球市场,依托丰富的产品布局和先进的POCT管理经验,万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2019业绩预告,我们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由4.20、5.63、7.38亿下调至3.85、5.16、6.75亿,对应EPS为1.12、1.50、1.97,给予万孚生物2020年47X估值,对应目标价70.5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政策推进情况具有不确定性、新技术开发失败风险、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下降等
投资要点
POCT行业景气度高,发展空间大,根据我们测算国内POCT市场规模(不含血糖)为70亿人民币,未来仍有1.5倍市场空间等待挖掘,3-5年行业增速为25%。万孚生物作为国内龙头,具有产品、销售渠道和研发优势,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我们在上一篇深度报告详细分析POCT行业,《基层+科室+五大中心,POCT长逻辑产品井喷放量》。
万孚未来的发展来源于行业增长、市占率提升、全球市场布局逻辑。万孚具有28年历史的老牌企业,一直深耕POCT领域的产品,由定性产品逐步突破做到定量产品,公司上市后继续保持研发投入,当前技术已经衍生到化学发光、血气、血凝、分子等平台,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POCT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单产品天花板有限,万孚的多产品布局战略将帮助公司突破单产品天花板限制,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万孚已经布局全球市场,未来将在全球POCT市场获得重要地位。
行业判断
我们认为国内POCT市场高增长态势仍可持续,来源于三个市场的发展:
1.分级诊疗带来基层蛋糕扩大: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医生水平、门诊人次的局限,并不适合采用大型设备,而POCT作为检测平台,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灵活多变,最适宜基层医疗市场
2.高等级医院临床科室POCT需求提升:原先高等级医院检验科比较强势,临床科室难以配置POCT仪器,但是随着政策发展(五大中心、DRGs推动)以及POCT产品升级(质控连网管理、检测准确度提升),逐步可以将POCT渗透到临床科室中。
3.POCT临床项目开发广阔:POCT是一项可延展性强的领域,伴随着新技术发展,将逐步开发出适用于新应用场景的POCT检测产品,满足新需求。同时在原有技术平台上,新项目的开拓也将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最早并没有心标类的检测,后来逐步开发出相关检测项目。
市场关注问题
1、IVD集采是否会带来大幅降价?
我们认为IVD难以出现类似药品雪崩式的降价情况,原因是价格支付体系与药品不同,集采政策推进较缓,占用医保资金有限。
2、分级诊疗政策对POCT影响几何?
紧密型医联体加速基层POCT建设,到2020年底将建立500个县域共同体,根据下文测算,我们认为基层至少有40亿的空间。
3、产品壁垒不高?
我们认为POCT产品具有一定的壁垒,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原材料、专利上,同时在获批国家药监局批件上具有一定的时间壁垒。
4、业绩确定性不高,单一块业务不好预测?
万孚产品品类逐步丰富,海内外的销售区域占比平均化,受单一产品或单一预期业务影响的风险减弱,业绩增长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是在提升的。
目录
正文
1. 国内外市场空间及增长依据
POCT具有检测时间短、仪器小、操作便利的优势。POCT是Point of Care Testing的简称,即床旁检测或即时检测,属于IVD行业的子行业。与其他医疗器械相比,POCT产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一是检测时间,POCT产品缩短了从样本采集、检测到结果报告的检测周期;二是检测空间,POCT属于在被检测对象身边的检测;三是检测的操作者,POCT的操作者可以是非专业检验师,甚至是被检测对象本人。
POCT行业景气度高,是IVD主要的细分领域之一,国内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有望孕育出具有一定体量的龙头公司。
1.1. POCT是体外诊断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
POCT是IVD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子行业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向着更“高、精、集成”的方向发展;另一种是向着“简单、便捷、个人健康管理”的方向发展。体积小型化、操作简便化、结果及时化的POCT产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从整个IVD领域来看,POCT是其中一块大蛋糕。2018年全球POCT占整体IVD的比例为11%,而国内占比也达到了11%,国内和全球具有差异的点是血糖检测,由于国内检测意识不足等原因并未发展起来,会使得其他重点细分领域占比较全球更大,POCT比例仍有上升空间。
伴随技术进步,POCT能够满足快速检测的临床需求。从内在原因来看,传统的检验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检验结果”的临床要求;另一方面,传统检验手段往往导致医疗费用较高;检验医学和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催生了对快速、准确的新型检测手段的内在需求。从外在原因来看,科技的进步使快速、准确检测手段的出现成为可能。
1.2.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孕育龙头公司
全球POCT市场规模85亿美金,增速3.8%。根据Kalorama Information的数据,2018年全球POCT(不含血糖)为84.8亿美元,其中院内专业市场为74.1亿美元,院外OTC市场为10.7亿美元,院内市场增速高于院外OTC市场。自检血糖(OTC)是另外一个大专题,在本报告中不做重点讨论。
从全球格局上面来看,欧美日依然是POCT市场的主战场,占总市场盘子的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随着POCT市场知名度的提高,印度、中国、巴西的市场增长将会成为世界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
OTC市场主要包括早孕/排卵检测、FOB(粪便检测)、血凝、药物检测等,而专业市场包括临床血糖、重症、传染病、血凝、心标等对项目检测专业度要求更高的项目。
在家用市场和专业市场,主流产品分布具有不同的格局。可以看出早孕产品几乎是以OTC方式进行销售,而在中国除了OTC,还有电商销售途径。家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欧美国家药物滥用的自测市场,主要由于毒品管控与中国不同。而FOB检测,主要源于欧美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的认知,而在中国,并未达到如此普及效果。血凝产品主要是由于抗凝药物的广泛使用,个人对于凝血功能的监测需求。因此POCT的家用市场具有很强的地域、法规、习惯特点。而专业市场的产品分布,和中国差异并不大。
两块市场加总后,占比最大的主要为传染病、重症、早孕、血凝等项目,而在中国占比最大的是传染病、心标等项目,主要与不同国家医院结构和诊断习惯有关。
全球增速较快的细分子领域包括糖化、粪便、血脂等。不同子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也不同,其中增长最快的细分为FOB(粪便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增长最慢的为早孕检测,几乎不再增长。占比最大的细分为传染病和ICU监测,超过10%的份额。在家用市场和专业市场,主流产品分布具有不同的格局。
全球龙头Alere巅峰市占率接近34%。全球POCT市场相对分散,由于小设备的进入难度相对较小,各个国家都会有当地品牌,因此最大的POCT厂家Alere在2013年市占率近34%,这也是Alere最巅峰的销售金额。
POCT领域相当于一个小型化的医疗器械行业,行业发展影响深远,其中孕育出不少优秀的公司,Alere便是其中之一。
1.3. 国内未来市场空间
国内POCT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增速约为20-25%之间。我国POCT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是拥有全球最快的增长率,市场潜力巨大。2018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可达14.3亿美元(超过100亿人民币),历年保持较高的增速水平,行业景气度高。
根据我们测算,目前国内POCT市场规模(不含血糖)为70亿人民币,其中免疫定量平台占比超过一半,达到42亿,当前国内仍以免疫定量平台为主流产品。
POCT国产占比为34%。从国产占比角度,POCT市场(不含血糖)国产占比为34%,免疫定量平台为38%,免疫定性平台壁垒较低,替换更为完全,国产占比达到70%。
未来仍有1.5倍市场空间等待挖掘,3-5年行业增速为25%。根据我们测算,国内POCT未来3-5年仍有约1.5倍的市场空间等待开拓,中性判断未来行业增速仍可保持25%。其中免疫定量平台仍然为增长主力,预计潜在市场空间接近百亿(下文有作仪器铺设和单台产出的细致分析)。免疫定性平台随着传染病检测需求提升(流感、术前四项、艾滋、梅毒等),原有公共卫生部门采购为主将转为医院常规采购,还将继续带来市场增量。
更长周期来看,POCT行业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国内行业空间增长来源:
1.分级诊疗带来基层蛋糕扩大: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医生水平、门诊人次的局限,并不适合采用大型设备,而POCT作为检测平台,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灵活多变,最适宜基层医疗市场
2.高等级医院临床科室POCT需求提升:原先高等级医院检验科比较强势,临床科室难以配置POCT仪器,但是随着政策发展(五大中心、DRGs推动)以及POCT产品升级(质控连网管理、检测准确度提升),逐步可以将POCT渗透到临床科室中。
3.POCT临床项目开发广阔:POCT是一项可延展性强的领域,伴随着新技术发展,将逐步开发出适用于新应用场景的POCT检测产品,满足新需求。同时在原有技术平台上,新项目的开拓也将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最早并没有心标类的检测,后来逐步开发出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将从三个重点细分方向详细分析POCT国内市场规模测算,包括荧光免疫定量平台、五大中心增量市场测算、流感检测市场测算。
1.3.1. 分级诊疗带来基层蛋糕扩大
荧光免疫定量平台是目前POCT主流的技术平台,基层潜在市场空间合计40亿。我们通过仪器铺设的角度来测算国内免疫荧光定量平台的市场空间。我们假设三级医院平均铺设3台全自动仪器,适用于急诊、ICU、心内等科室,单台产出20万/年,对应市场空间为15.9亿元。以此测算,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市场空间分别为28.1亿、16亿,等级医院合计市场规模为60亿元。基层市场(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合计约有40亿的盘子。
万孚2009年开始开发定量检测产品,打破了进口品牌长期垄断市场的局面。后续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目前已经具备全自动、半自动和便携式的免疫荧光定量仪器,同时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的试剂项目,产品丰富,市场竞争力强。此外还可以为基层市场叠加新技术平台的产品,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
1.3.2. 高等级医院临床科室POCT需求提升
在2018年1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明确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5个中心会在全国各个市县构建,每个市构建一个中心。中心的共同点是对于危急状态的应急,检验、影像等诊断类项目都是必配产品。血液检验结果需要最大程度上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来达到预防和救治的效果。尽管POCT产品精确度有限,但是可为医生抢夺珍贵的急救时间。
2017年胸痛中心率先布局,胸痛中心对于急诊重症有了明确的检测要求和指标考核,比如要求考核质量的指标有:肌钙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血气分析等即时检测项目从抽血到获取报告的时间;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等联合检测的比例。
五大中心预计带来增量市场20-30亿元,给予国产品牌切入口,加速进口替代。根据我们测算,预计胸痛中心为POCT市场带来约5.5-11亿市场空间,假设完成所有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立,除去POCT本身行业的高速增长,考虑到其他四个中心对于POCT的贡献较胸痛中心少,预计五大中心合计约20-30亿增量的空间。同时五大中心的建立,给予了国产品牌进院的契机,有望将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万孚占据胸痛中心市场领先地位。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围绕急危重症开展的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相关政策文件全部发布。其中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已开始规范化运行。万孚持续保持对胸痛中心等急危重症医学中心的推广及激励,目前公司在胸痛中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3.3. POCT临床项目开发广阔
POCT是一项可延展性强的领域,伴随着新技术发展,将逐步开发出适用于新应用场景的POCT检测产品,满足新需求。同时在原有技术平台上,新项目的开拓也将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早期市场上已有流感检测的产品,但是直到最近几年临床需求起来,才对流感检测提高了重视度,旧瓶装新花,未来POCT传统技术仍能具有应用的广阔性。
2019年以来流感每月发病人数高于往年。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2019年11月流感发病人数高达16万人,远高于过往三年数据,显示今年流感情况较为严峻,对于流感检测的需求旺盛。
流感将持续2-3年,检测试剂盒采购具有一定延续性。跟踪往年第50周的数据,我们发现流感存在一定周期,并且会持续2-3年。
中性估计流感检测未来市场空间约为16亿元。流感防控,检测先行,每年门急诊人次达到80亿人,我们中性预计约有1%的人群进行流感检测,检测人数约为8000万,对应检测市场空间为16亿。
万孚拥有全国唯一的流感检测全系列产品,能够满足各类临床检测需求。除了流感,还有登革热、HIV等传染病产品,胶体金平台同时应用于妊娠和毒品检测。
2. 核心竞争力
万孚国内现有市占率约为10%,A股POCT公司中排名第一,对标Alere峰值市占率在34%(2013年),万孚还有市占率提升空间。
1.产品丰富:万孚现有产品品类比国产和进口品牌都要丰富,能够覆盖大部分POCT细分市场,同时满足经销商、终端医院的各类需求。
2.先发优势:万孚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POCT领域的公司,构建了POCT整套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渠道、学术推广等,未来新增产品品类将通过现有渠道迅速导入,边际销售成本不高,相较小公司更有优势。
3.研发优势:万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研发处于领先位置,后续还包括已上市的化学发光、血凝、血气,未上市的分子,能够持续满足临床需求,是专注于做POCT领域的公司。
2.1. 产品优势:公司POCT产品最为丰富
万孚产品广度和深度较竞争对手更加丰富。根据国家药监局的产品注册信息登记情况,万孚生物注册产品所涉及的疾病检测种类是可比公司中最齐全的,覆盖慢性疾病、传染病、毒品(滥用药物)及优生优育方面,产品总数也是可比公司中最多的。基蛋生物和明德生物以慢性疾病检测产品为主,在4家可比公司中(Alere美艾利尔是专注于POCT领域的知名海外企业),万孚是唯一具有毒品(滥用药物)检测业务的公司。
整体来看,万孚相较于竞争对手拥有丰富的产品线,规模化效应下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更低,能够满足更多的临床需求,更加不受单一产品行业天花板限制。
2.2. 先发优势:构建强大的品牌和销售体系
28年积累,万孚品牌深入人心。在国内同行业公司中,万孚的营业总收入远超另外两家公司,在2018年达到16.50亿元,专注于POCT领域,属于A股中规模最大的POCT企业。
万孚销售投入较竞争对手更多,有利于做宽做深渠道。万孚成立于1992年,一直专注于POCT领域,是A股主要POCT标的(基蛋2002年,明德2008年),多年的积累,逐步构建起围绕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销售渠道网络,在长期的合作中,品牌得到终端的认可。2018年万孚投入销售费用达到3.58亿元,主要用于支付职工薪酬、广告与推广等方面。
万孚以经销体系销售为主,公司议价能力强,品牌和体系保持经销商粘性。POCT的客户多而散,通过经销模式,能够迅速布局全国市场,同时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万孚经销体系较为分散,单一下游经销商年销售额较低,对万孚议价权不强,同时更多需要依赖万孚体系提供的产品、学术、售后等服务工作。
在国内POCT市场,万孚已经逐步形成品牌优势,品牌溢价提升,销售渠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同时未来新产品上市可以通过现有渠道快速导入市场,渠道协统度高,边际销售成本无需大量增加。
2.3. 研发优势:始终保持前沿技术开发
万孚研发投入绝对值是国内公司领先的。万孚持续投入充足的研发费用,相较竞争对手更多,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51亿元,保持产品竞争力。
万孚在研发上保持领先性,新技术平台陆续推出,较进口品牌、头部竞争对手具有更丰富的POCT平台。在核心的荧光定量平台,万孚拥有全自动、半自动、便携式的仪器,相较进口品牌拥有自动化程度更高、通量更大的仪器,满足高等级医院的临床需求,实现进口替代;相较国产品牌,万孚则具备更为丰富的仪器梯队。
万孚研发优势明显,新产品突破保持核心竞争力。POCT领域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万孚保持充足的研发,目前已进入分子诊断领域。
3. 基本面稳定,POCT龙头企业
万孚生物成立于1992年,于2015年6月30日在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广东广州,主从事生物医药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行业中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产品(包括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顾客提供专业的快速诊断与慢病管理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为POCT行业龙头企业。
3.1. 万孚28年历史,创始人是国内早期POCT试水者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文美和王继华夫妇是国内最早进入POCT行业的创业者之一,通过多年行业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品牌运营经验,并将“秀儿”和“Wondfo”品牌打造成国内知名 POCT 品牌。
公司早期以胶体金斑点膜渗滤技术及膜免疫印迹技术为基础,随后逐渐发展为胶体金免疫层析平台,开发并丰富快速定性检测产品,不断完善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及彩色乳胶平台,丰富产品线,后来又成功构建了荧光乳胶定量技术平台及生物传感干式生化电化学定量检测技术平台,并开展定量检测产品。
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POCT企业中技术平台布局最多、产品线最为丰富的企业。依托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电化学技术平台、干式生化技术平台、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以及仪器技术平台和生物原材料平台这八大技术平台,覆盖了心脑血管疾病、炎症、肿瘤、传染病、毒检(药物滥用)、优生优育等众多检验领域。
万孚生物在28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没有随波逐流,坚定发展方向,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成为POCT行业中具备丰富产品布局的上市公司。2018年公司营收达到16.5亿元,利润为3.08亿元,且保持高速增长。
3.2. 股权结构清晰,业务逐步扩张
公司在上市之前,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文美和王继华,两人为夫妻,合计直接持有公司52.95%的股份,并通过百诺泰合计间接持有公司2.20%的股份。
实控人持股近四成,上市前已建立员工持股平台。公司上市后,截至2019年三季报,李文美、王继华夫妇二人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总股本38.87%,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有不等比例下降。员工持股平台百诺泰(现占总股本1.22%)。
上市前,公司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正孚检测、美国万孚。正孚检测主营业务为人体内毒品、违禁品及滥用药物吸取判定检测,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分析,商品药物分析服务。美国万孚的主营业务为万孚生物 POCT 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业务。
截至2019年半年报,公司新增香港万孚、众孚医疗、万德康科技、广州为安4家全资子公司,以及另外13家子公司。
实际控制人李文美、王继华夫妇持股比例38.87%,上市前已具备员工持股平台,暂时没有解禁计划,短期内没有影响。
3.3. 营收增长稳健,财务结构合理
2018年营收16.5亿,11-18年CAGR为37%。公司营业收入总体保持稳定的增长,从2011年的1.83亿元至2018年的16.50亿元,复合增长率36.91%;归母净利润从2011年的0.32亿元至2018年的3.08亿元,复合增长率38.19%。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23.51%;归母净利润为2.90亿元,同比增长30.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1亿元,同比增长36.66%,业绩维持稳定增长趋势。
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3.08亿,11-18年CAGR为38%,与收入增长趋势相当。201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高增速,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2014年公司获得政府补贴2,317.82万元,占当期利润的23.56%。在获得政府补助的同时,公司还因为其高新技术企业的身份而享有15%的优惠税率,2014年公司获得所得税优惠金额为1,168.61万元。税收优惠加上政府补贴总额,占当期净利润的35.44%。公司净利润的增长必然离不开营业收入的增加,2014年公司传染病检测产品、毒品(滥用药物)检测产品和慢性疾病检测产品三大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同比均有大幅提升,且公司当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12.23%,达到64.87%。
2017年产品结构调整,2017年公司收入大幅增长,是公司在国内销售范围内的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促进了高利率产品的提升,其中慢病检测产品增速爆发,确保了业绩的高速增长。公司在2017年通过调整资源配置在国内形成新的增长模式,以区域经营为主,形成核心渠道和核心产品突破,以招标渠道为增量重点,实现整体业务高速增长。在国际方面,重点聚焦在深耕渠道的布局,联合经营和厂商合作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拓宽渠道并不断加强同国际组织的合作。
2014年以来,公司的单季度收入及利润总体维持于稳定增长水平。2017年营收同比的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渠道并购业务的开展。2019年三季度,公司向市场推出的小型化学发光仪器等新检测项目,为公司带来收入贡献,营业收入为4.56亿元,同比增长29.45%;归母净利润为0.84亿元,同比增长38.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同比增长53.71%,业绩增速又快又稳。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为-7.95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大幅增加所致,但在四季度应收账款的回款工作逐步开展,现金流量净额会增加。2011年以来,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一直保持在稳定充沛的数额,说明公司运营顺利。2017年,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进行了联营企业和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开拓了许多渠道业务。
自2011年以来,公司的经营周转情况持续改善。2017年,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和营业周期有明显下降,主要系当年公司投资或并购了多家销售渠道,使得产品销售周期缩短,相应库存减少,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有小幅的增加。但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自2011年以来,总体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说明公司市场地位高,商业信誉良好,资金流运转正常,经营情况稳定。
期间费用均控制在合理水平,其中早年间的销售费用因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张增长较快,随后保持稳定。
3.4. 产品覆盖面广,毛利率水平稳定
公司的主营收入主要分为五个产品系列:妊娠检测产品系列、毒品(药物滥用)检测产品系列、传染病检测产品系列、慢性疾病检测产品系列和贸易类产品。其中,慢性疾病检测产品、传染病检测产品和贸易类产品占比相当,在2018年年报中,合计占据公司营业总收入的75%以上,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公司的化学发光、电化学、干式生化等新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从2019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电化学平台的血气和血凝产品进度相对较快,在标杆三甲医院的装机、推广方面有较大突破。
2019年上半年,慢性疾病检测产品收入2.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57%;传染病检测产品收入2.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16%;贸易类产品收入2.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42%。自2011年以来,慢性疾病检测产品占营收比例逐年提升,公司是国内首个突破荧光免疫技术的体外诊断厂商,依托荧光免疫技术平台,在慢病检测方面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从而实现产品收入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公司也不断研发新的平台技术,提高产品的丰富多样性,为未来营收的增长提供重要保障。
公司的综合产品毛利率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近五年来一直维持在60%以上,2019年前三季度的产品毛利率为65.22%。在公司的五大主营业务中,慢性疾病检测产品的毛利率最高,近五年来一直维持在80%以上,说明公司的慢病检测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劲,可以为公司带来较强的业绩增长。公司净利率趋势总体和毛利率保持一致,稳步增长。
中国大陆市场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西南地区的收入占比自2011年以来逐年提升,华南地区收入占比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国外销售收入稳步提升,2018年国外营业收入为3.83亿元,占总收入的23.19%。
3.5. 股票激励,提早实现解禁目标
2017年公司设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31.21元/股的价格向148名激励对象授予233.7万股限制性股票,包括公司公告本激励计划时在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
此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解除限售考核年度为2017-2020年的四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以2016年净利润为基数,相比2016年,2017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相比2016年,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55%,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预留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相比2016年,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90%,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预留的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相比2016年,2020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35%,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四个解除限售期,预留的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同时还设置了个人层面考核目标,这将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业绩增长目标。
目前,公司已达成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一个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于2019年8月9日解锁限制性股票数量75,600股,解锁激励对象人数24人,包括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业务)骨干。
3.6. 以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渠道子公司将逐步剥离
公司主要采用以经销商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同时采用“诊断仪器+配套专用检测试剂”的方式,不断巩固和加强在POCT行业领先的市场定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销售团队共930人,产品销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渠道子公司拖累整体报表,未来将逐步剥离。同时上市后尝试进行渠道并购,为了应对国家政策两票制,加上公司“深度营销”理念,公司与紧密合作的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由公司控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渠道管理,更好地服务客户以及应对政策变化。后来的合作中发现这样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渠道公司的发展,同时渠道子公司对于整体报表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包括资产负债率偏高、净利率偏低、回款较差等问题,因此公司调整了合作模式,逐步降低股权比例,集中精力于上游产品端供应。
总结:万孚基本面稳健,具备长久发展动力。作为POCT老牌企业,经营状况优良,带来营收利润稳健增长,前些年为了应对国家政策并购渠道子公司,目前逐步成为公司拖累项,剥离后公司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健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整体增长更为良性和持久。
4. 主要产品情况
万孚现有现有产品线主要分为四类,包括慢病、传染病、毒检和妊娠,贸易类为渠道代理中不属于万孚产品的收入。从收入占比上来看,慢病和传染病收入占比接近60%,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毛利占比接近70%。
传染病收入分为炎症因子(定量)和传染病(定性)收入,根据2018年报,炎症因子占传染病收入的46%,传染病(定性)占54%,前者为荧光免疫定量平台产品,后者为胶体金定性平台产品。
目前万孚产品主要平台是荧光定量平台和定性平台。荧光定量平台产品包括慢病、炎症因子检测,定性平台包括毒检、妊娠、传染病(定性)。
4.1. 荧光定量平台
万孚仪器平台丰富,较进口或国产有更加丰富的竞争手段。仪器是平台的基础,万孚拥有齐全的仪器档次,包括全自动、半自动、便携式,满足不同临床需求,同时经历了多个产品代际的更新,仪器性能和稳定性表现优异。面对进口品牌,万孚可以使用自动化程度更高、通量更大来替代,面对国产品牌,则使用性价比更高、更加便携的仪器来竞争,产品管线丰富且高效。
4.1.1. 慢性疾病检测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万孚的慢性疾病检测产品线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检测为主。心脏病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缺血性心脏病一般会引起心肌损伤,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心肌标记物来检测和确诊细分,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脏类POCT产品主要是检测常见心血管疾病(心梗、心衰等)的快速定量或定性检测筛查,包括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K-MB)、心脏衰竭标志物(BNP、NT-proNBP)、血小板功能与凝血机制(D-二聚体)等快速检测试剂及定量分析仪器。
2018年全球心标27亿美金,增速12%,高于其他POCT产品。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心脏类POCT产品近几年增速在至少10%以上,高于其他POCT产品的增速,规模有望继续攀升,预计2019年以约13%增速增长至31亿美元。市场潜能大,仅从总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市场容量会稳步增加。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到力争2020年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心血管疾病早期排查。同时2017年11月1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要求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急诊科能够开展24小时床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肌钙蛋白和D-二聚体等快速检测,并提出胸痛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分为基础指标和分类指标,基础指标适用于所有胸痛中心,包括“肌钙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血气分析等即时检测项目从抽血到获取报告的时间”和“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等联合检测的比例”。国家政策对床旁肌钙蛋白等的检测,反应了未来医院对心血管类POCT产品需求会增加。因此未来心血管POCT产品市场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公司的心脑血管疾病产品线主要基于荧光免疫技术平台,用于常见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脏衰竭等)的快速定量检测,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试剂、肌红蛋白(Myo)定量检测试剂、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N末端B型钠尿肽原定量检测试剂(NT-proBNP)等快速检测试剂。能有效提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辅助诊断骨骼肌损伤和慢性肾衰患者是否伴有心肌损伤。
在政策层面上,公司受益于国内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下的基层医疗市场的扩容、“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建设、心内科等临床科室对床旁检测需求的快速上升。在营销策略上,公司继续推进“深度营销”的理念,打造厂商生态圈、扩展业务边界;加强对“胸痛中心”等危急重症医学中心的推广和激励;加速进口替代节奏,以品牌和服务优势占据终端,夯实行业领先的优势。
4.1.2. 传染病检测
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常见传染病包括流感、艾滋、梅毒、病毒性肝炎等。
传染病检测包含炎症因子(定量)及定性检测。传染病类POCT产品主要是针对各类常见传染病及重大传染病等基层现场筛查、快速检测,主要包括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等,以及梅毒、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疟疾、流感等传染病的快速检测产品。
2018年全球传染病市场规模13亿美金,增速10%。目前全球传染类POCT增速约为10%,略高于POCT行业增速,因此从中短期而言,增速还是偏乐观。我国人口众多,爆发性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SARS等,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人群感染,这时快速治疗稳定病情以及如何隔离已感染病人,减少传播几率,POCT产品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由于季节性因素流感几乎每年会有不同程度的爆发,因此传染类POCT产品在中长期的需求量下降可能性很小,未来市场容量仍均处于快速增长期。
公司的传染病检测产品主要基于免疫胶体金平台,包括流感、艾滋、梅毒、病毒性肝炎、疟疾、幽门螺旋杆菌等定性检测产品。公司是全国唯一能提供流感检测全系列产品的厂商,覆盖项目包括H7N9、FluA、FluB、FluAB等,在流感检测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艾滋检测产品方面,国内艾滋产品通过电商渠道、疾控中心渠道销售;而在海外地区,公司的艾滋检测卡产品于2018年通过了世卫组织的PQ认证,被世卫组织列入体外诊断产品推荐清单,公司随后即可参与到联合国大宗公立采购市场,对非洲、亚洲地区的艾滋检测卡业务拓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2. 定性平台(胶体金)
4.2.1. 毒品(滥用药物)检测产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目前毒品(滥用药物)的检测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尿液、唾液、血液等体液进行定性检测。
毒品(药物滥用)检测类POCT产品因其快速、使用和携带方便和准确率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戒毒所、医院、军队征兵、海关边检和公路交通安全中高危人群普查、特种行业和招工体检的筛检工作。虽然近几年来,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的全球市场缩小或保持稳定,但是新合成毒品的产量和滥用量都有所上升。
截至2018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40.4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其中,35岁以上114.5万名,占47.6%;18岁到35岁125万名,占52%;18岁以下1万名,占0.4%。在240.4万名现有吸毒人员中,滥用冰毒人员135万名,占56.1%,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为我国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滥用海洛因88.9万名,占37%;滥用氯胺酮6.3万名,占2.6%。大麻滥用继续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底,全国滥用大麻人员2.4万名,同比上升25.1%,在华外籍人员、有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人员及娱乐圈演艺工作者滥用出现增多的趋势。
2018年全球毒检8亿美金,增速10%。2015年,全球毒品POCT产品市场规模约是6亿美元,增速在10%左右,有略微下降趋势,不过增速仍然是POCT行业增速,因此在短中期仍然存在较好的市场容量。在长期而言,可能由于禁毒力度加强以及人们拒绝毒品意识提高,未来毒品吸食人品会减少,或许毒品类POCT产品需求增速会越来越缓慢。不过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几率比较高,由于我国是全面禁毒,而国外各个国家不同规定,甚至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州规定也不同,这对于POCT需求量长期看有可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水平。
万孚毒检品类多,包括尿液、唾液、血液、毛发等。万孚的毒品(药物滥用)检测产品依托于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能通过对尿液、唾液、血液等体液的检验提供现场即时定性检测结果,对吸毒及药物滥用人群进行快速筛查。公司的毒品(药物滥用)检测覆盖项目涵盖常见毒品及新型毒品的快速筛查,包括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氯胺酮、芬太尼、大麻等。
万孚毒检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美国是公司毒检产品的主要销售地,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用工体检、疼痛门诊、司法鉴定等领域。国内的毒检业务主要是面向公检法等特殊渠道,针对公安临检、交通管理吸毒筛查、海关边防出入境吸毒筛查、征兵体检、司法鉴定、公共安全等场景。根据2019年半年报,公司的毒检产品业务在营业总收入中占比8.85%。目前,公司毒检产品是中国禁毒基金会推荐使用产品、G20峰会安检采购入围产品。随着我国毒品检测越来越严格,未来对于POCT产品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公司有望进军国内市场,占领市场份额。因此毒品类POCT中短期市场还是偏向增长方面,业绩乐观指向。
4.2.2. 妊娠及优生优育检测产品
妊娠类POCT产品主要是用于妊娠检测和人口优生优育的早期检测,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促黄体激素(LH)检测和促卵泡激素(FSH)检测。
2018年全球妊娠市场4.8亿美金,增速3%。根据TriMark的数据,2016年全球妊娠类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4亿美元,而整体的增速都比较缓慢,这是由于全球妊娠市场处于产品成熟期,市场基本已经饱和。不过由于我国近几年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虽然不及预期,但是出生人口总数也是在增加,这对于妊娠类POCT产品的需求率也在上升。
未来随着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测排卵检测产品需求会增加,妊娠类POCT家用市场将会被进一步打开。根据邵逸夫医院数据显示,怀孕是有一定概率的,育龄夫妇不避孕的情况下,每个月怀孕概率为20%-25%,半年怀孕概率为75%,1年怀孕概率为85%-90%。目前公司的验孕类产品,每盒10条,单价18元左右;测排卵类产品,每盒6支,单价20元左右。通过测算,我国妊娠类家用市场空间合计约为13亿元。
妊娠类家用POCT检测产品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期,随着国人意识的提高,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未来将成为个人检测的新方向。
4.3. 新平台:化学发光、血气、血凝、分子诊断
现有渠道助力新品导入,提升万孚竞争力和POCT市占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有效的激励机制,共同推动公司的产品管线源源不断的推陈出新。短期来看,公司将持续推出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的血气和血凝产品、分子诊断相关产品,我们认为新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线,同时通过与现有重叠渠道快速上量,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市占率。
化学发光:公司2016年完成化学发光平台的团队组建,挖掘自主开发的能力,同时2017年完成达成生物的51%股权收购,获得多张化学发光试剂证书,2017年完成感染类、心标类第一期核心新产品的开发和上市计划,截止至2019年中报,公司向市场推出了小型化学发光仪器和包括心标、炎症、肾损伤在内的10个检测项目。同时成立了单独的化学发光事业部进行营销运营。
电化学发光平台:2016年公司已经完成电化学平台的新品开发,2017年完成血气类、凝血类第一期新产品投产,2018年构建电化学事业部单独营销运营,同时获得注册证2个,2019年向市场推广电化学平台的血气、血凝产品。血气、血凝产品国产占比较低,五大中心的建设要求需要配备血气血凝的产品,我们认为这给了国产品牌加速切入市场的契机,市场蛋糕有望重新切分。
分子诊断:公司通过对英国Atlas Genetics(io仪器及芯片)、美国iCubate(多重PCR)、比利时Biocartis(实时PCR)的参股投资,以合资公司为载体的战略合作,推进技术引进和产品导入,同时收购控股北京莱尔(循环肿瘤细胞CTC),实现对分子诊断领域的布局。
5. 以史为鉴,全球巨头Alere的辉煌与迟暮
POCT的细分繁杂,单产品空间有限,参考全球POCT龙头的辉煌发展和最终被雅培收购的历程,可给予国内企业一定的思考。
Alere的前身INVERNESS MEDICAL INNOVATIONS, INC,在美国证券交易所(ASE)挂牌,2007年在ASE被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收购后转至纽交所上市,2010年更名为美艾利尔(Alere)(代码:ALR)。Alere是全球领先的健康诊断产品和健康诊断管理方案的提供者,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沃尔瑟姆 (Waltham)。在全球有超过50家分支机构,将近2万名员工,以及超过800人的研发团队。囊括了几乎所有诊断测试产品的专利,包括快速分析测试技术及医学传感器等;
2007年以前,Alere通过并购,实现毒理学和心标的市场领先地位,收入利润逐年提升,市场认可度高,股价弹性大,最高市值接近50亿美金。
Alere产品非常多,主要产品按疾病分类有:心脏标记物、妇女健康、传染病、自身免疫、血凝、血糖、肿瘤、药物毒品等;按技术平台类别分类有:胶体金、ELISA、发光免疫、荧光免疫等;
自从2011年上市,Alere作为后起之秀,不断通过外延跨越式发展,收购了一些标志性的企业,比如Biosite(心脏、毒品)、Alere(妇女健康)、axis-sheild(糖化)、艾博等。Alere的成长史,就是一部百家企业并购史。
2013年Alere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4%,在这一年达到巅峰销售额约30亿美金,后期由于收购管理整合不理,债台高筑,同时又被FDA整改,导致业绩下滑,并且无法继续支撑现有业务。2017年雅培宣布以53亿美金收购Alere,2016财年Alere收入达到下滑至23亿美金。
Alere并购形成细分领域龙头地位,后面公司管理、制度、研发跟不上,收入利润并未伴随着并购同向快速增速,市场对于单纯并购思路并未给予溢价,公司市值再未回到前期高点。
产品更迭乏力,核心产品收入下滑。根据公司2017年年报,专业诊断三个业务部门,心脏类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从2015年的7.04亿美元下降至2016年6.22亿美元,同比减少12%,主要是由于Arriva医学和和胆固醇产品的销售收入的下降。在传染病方面,其销售和服务收入从2015年的7.1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7.76亿美元,主要是由于流感、疟疾、艾滋病毒和热带疾病相关产品的收入增加。在毒理学方面,其网络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从2015年的6.18亿美元降至2016年的6.09亿美元,这主要是由eScreen和疼痛管理业务的销售减少;2016年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为1.4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7%,这主要是由于BBI业务的处置。
Alere一度是POCT龙头,通过收购扩张自己公司,不过最终也难以逃离被收购的命运,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有一些问题可以给后人以警示。
1.财务疏漏,高溢价收购导致债务累累,也是影响公司市值的重要因素。2006年往后,公司并购加速,债务逐步提升,但是在利润上的贡献有限,每年支出大量的财务费用,入不敷出。
2.产品数度召回(从INRatio PT/INR凝血检测系统到Triage产品再到INRatio凝血分析仪,近5年召回频率远高于平均水平);
3.产品更迭乏力:2015年,三大支柱产品线-心肌标志物,传染病和毒理学检测,营收全部下滑,甚至连消费者诊断和专利授权收入都下滑了,产品断层,青黄不接。
分析Alere一路发展历程上,可以发现Alere之所以成为POCT全球龙头,是前期通过一款产品打开市场积累利润收入,然后通过迅速规模化获利之后,收购其他成熟产品,从而可以迅速占领其他细分市场份额,之后抓住全球POCT优势产品类型,主攻发展三大支柱产品线(心肌标志物,传染病和毒品),由于技术领先,产品类型丰富,抗风险能力强,长期占据POCT龙头地位。同时Alere加强产品与互联网结合,通过RALS System系统,和美国的2000多家医院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尽管Alere后期发展不尽人意,但是其发展历程仍然值得借鉴。
综上,我们认为抓住大产品(产品布局在重症、传染病、心标、妊娠、药物滥用等重要细分),产品管线丰富(产品批文和储备产品丰富),并购适度(溢价合理,商誉适度),这样的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6. 市场关注问题
我们梳理了市场关注的几个主流问题,如下。
6.1. IVD集采是否会带来大幅降价?
我们认为IVD难以出现类似药品雪崩式的降价情况,原因是价格支付体系与药品不同,集采政策推进较缓,占用医保资金有限。
IVD逐步成为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医保支付模式与药品、医用耗材不同,政策进展更为缓慢。国家药监局在IVD领域同样考虑进行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但是难度较大,进度慢于医用耗材。
另外从2016年以来IVD相关的招标政策上可以看出,开始有省份提出集中采购概念,但是只是零星试点,同时考虑到IVD各个方法学平台的差异,集中采购更多是一个争取“团购价”的意义,对于价格的压力有限。
IVD更多应该关注项目收费目录的调整,参考上海IVD项目的调整情况,收费目录调整周期较长,幅度较小,整体对上游压力影响较弱。
6.2. 分级诊疗政策对POCT影响几何?
紧密型医联体加速基层POCT建设,到2020年底将建立500个县域共同体,根据前文测算,我们认为基层至少有40亿的空间。
分级诊疗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医联体是一项重要举措,其中紧密型分级诊疗要求人、财、物的统一,将有利促进基层检验项目的实施,由于基层当前诊疗量较低,POCT的仪器更加符合医院场景。
6.3. 产品壁垒不高?
我们认为POCT产品具有一定的壁垒,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原材料、专利上,同时在获批国家药监局批件上具有一定的时间壁垒。
产品设计:
1.缩短检测时间:包括试剂和仪器技术集成、微量采样、全血精准定量分离采样样本等方面,例如在免疫荧光层析平台,万孚采用了被动式微流控技术、标记技术、膜表面处理技术等。
2.缩小仪器体积:通过集成系统,实现仪器小型化、便携式、一体式,但是仍然需要保持诊断仪器的功能、效率、稳定,包含各类技术系统的整合和优化,实现POCT一体化、技术的集成和仪器的小型化。
3.质控标准建立:POCT仪器操作人员并非专业检验科人员,对于仪器的依赖度更高,万孚通过建立仪器质控IT系统、溯源体系、质控品等,保证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原材料:
万孚具备上游原材料制备技术,使产品生产稳定可靠、成本可控,广泛应用于免疫定性和定量平台。
产品专利: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207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106项,外观设计52项。
6.4. 业绩确定性不高,单一块业务不好预测?
万孚产品品类逐步丰富,海内外的销售区域占比平均化,受单一产品或单一预期业务影响的风险减弱,业绩增长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是在提升的。
万孚产品品类进一步丰富,早期妊娠、毒检定性产品占比较多,随着技术成熟和业务扩张,慢病、传染病定量的产品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各业务线收入占比平均化,带来万孚业绩稳定性抗风险能力提升。
中国大陆收入占比稳步提升,由原来海外OEM/ODM厂商转为品牌运营商,构建核心壁垒。目前国内业务占比已经占据大头。
海内外市场布局逐步丰富,各地区占比趋向平均,单一地区影响有限。
7. 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
参考公司2019年业绩预告数据,我们预计2019-2021年万孚归母净利润为3.85、5.16、6.75亿,同比增长25%、34%、31%,对应EPS为1.12、1.50、1.97。
2019年利润端受商誉减值影响,若剔除掉商誉减值的影响,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429.34万元至44,506.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31.37%至44.62%。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分析,2020年平均PE为47X,给予万孚生物2020年47X估值,对应目标价70.5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8.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根据2018年数据,万孚有23%的收入来源于海外,同时公司在全球各地开展业务,外国的经济、政治、汇率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潜在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带来影响;
国内政策推进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国内分级诊疗和五大中心是近年重点影响政策,政策推进情况与公司发展相关,短期存在不确定性;
新技术开发失败风险:万孚布局多个新产品,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上潜在具有失败风险;
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下降:POCT行业
赞(45) | 评论 (20) 2020-02-03 11:07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3】
今日重点推荐《策略|疫情如何影响行业配置?——以“非典”为鉴,抓核心矛盾》2020 年肺炎疫情的市场冲击及应对:第一,受本次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压力较大。第二,对冲疫情的影响,逆周期调整政策可能延续到二季度。第三,从当前市场跌幅和非典时期最大跌幅比较来看,指数还有一定下跌空间...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3
今日重点推荐
《策略|疫情如何影响行业配置?——以“非典”为鉴,抓核心矛盾》
2020 年肺炎疫情的市场冲击及应对:第一,受本次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压力较大。第二,对冲疫情的影响,逆周期调整政策可能延续到二季度。第三,从当前市场跌幅和非典时期最大跌幅比较来看,指数还有一定下跌空间,但幅度可能不大,若节后开盘出现明显低开,建议逐步布局。第四,战略层面,把握核心矛盾,即全年景气主线: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阶段性的,且不改变市场的板块风格。疫情升级时,抗跌行业可能为前期强势行业及医药。行情转折点可能发生在疫情开始缓和时,这时可阶段性布局超跌反弹。但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具体的配置方向,包括:新能源车、PCB、光伏、面板、传媒等。第五,战术层面,可借机布局消费板块的超跌反弹,尤其是景气度趋势未来可能改善的消费行业:消费行业受本次疫情影响也可能表现出,盈利回落(冲击阶段)-盈利走稳或小幅回升(恢复阶段)-盈利大幅反弹(由于基数的回升阶段)。但疫情结束后,盈利反弹的持续性,取决于行业本身的景气周期。建议布局竣工链条。 《宏观|肺炎疫情对2020年1季度经济的潜在影响》
对 2003 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经济影响的梳理回顾可见:(1)疫情爆发期的经济增长将受到明显拖累;疫情尾声,第二产业增长将迅速恢复,第三产业的恢复时间相对更长。(2)疫情将对零售消费造成较大冲击,但疫情过后的修复也很快;对投资的影响不大,对出口的影响也不显著。(3)工业品价格走势偏弱,食品价格和大部分非食品价格波动不大,医疗保健相关消费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将 2020 年和 2003 年做对比,经济基本面都处于短周期的回升趋势里,但如果疫情短期无法有效控制,则大概率将对经济增长造成阶段性影响。虽然本次疫情也始发于上一年12月,但引起广泛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叠加今年春节较早,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考虑到返乡群体滞后返工等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 1 季度就会开始显现。在原始情形下,我们预期经济内生性企稳叠加稳增长政策呵护,2020 年 1 季度实际 GDP 增速有望较 2019 年 Q4 持平或小幅回升。目前来看,在疫情对消费和生产的潜在冲击下,经济企稳的内生性动力可能被阶段性破坏,1 季度实际 GDP 增速有破 6 风险;能否维持在 6%以上,可能取决于逆周期政策亦即投资相关项目的力度。 《金工|量化周观点:以史为鉴,何种情景可考虑博取反弹?》
类比03年非典爆发阶段市场的表现,预期指数或将仍有5%-6%的下跌幅度,对应上证将在2800点附近获得支撑,从卖出资金属性上看,周一卖出的将以个人股票投资者为主,基金投资者在周一选择赎回后,周二公募基金或将开始卖出应对赎回,预期前两个交易日将会完成市场的主要下跌阶段,从疫情新增数据上看,确诊加疑似合计新增数量已经开始降低,特别是除湖北以外区域,下周疫情数据或将进一步好转,对市场也将进一步提振信心,因此,若在周一周二市场跌幅超过6%,建议可考虑入场博取反弹行情,对比2003年非典后期的反弹幅度,上证最高反弹幅度为6%左右,从板块上看,前期超跌的行业在后期反弹幅度较大。绝对收益产品建议维持原有仓位,等待体系信号的变化。
《传媒互联网|2月策略:虚拟经济外,还有与现实链接的渴望》
避险情绪提升,受益疫情板块是节后的短期选择,我们看远一点,如果2/3月出现疫情单日新增确诊的高峰后开始下降,其他投资机会在哪?03年非典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新增确诊见顶,再加上节后恐慌情绪第一时间释放,投资者可能逐渐重回理性。游戏、视频、电商即使少了短期催化剂,5G后应用大方向不变,因此是长短兼宜的领域。院线及影视上游,以及和线下商业活动有关的领域可能会有一个先抑后扬的机会。部分用户非常享受宅在家里的线上娱乐,但我们也看到了部分视频和文字表达出来“久宅不适”,北京颐和园、公园的拥挤证明人们内心永远割舍不了现实的链接,毕竟鲜活的人与人体验是纯虚拟经济无法替代。我们仍然坚定战略看好5G后应用时代,通过VRAR、超高清带来的虚拟+现实的终极体验,才是最终归宿。因此建议关注相关领域标的岭南股份、恒信东方、当虹科技等。战略关注2月金股视觉中国。1月23日视觉中国网站恢复运营超市场前期悲观预期,长期逻辑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弹性大于影视。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大图片交易平台,相对同行优势明显,国企合作大于竞争。 《汽车|“非典”复盘:疫情对汽车消费影响几何》
“非典”时期——中国汽车“黄金时代”的短插曲。武汉新型肺炎发于春节,从全年看对车市影响有限。“五朵金花”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汽车板块跑赢市场。汽车行业抗肺炎短期风险属性明显,估值较低,继续推荐。主线一:新能源、智能网联板块调整后将扮演年后科技主力。依次推荐常熟汽饰、拓普集团、均胜电子、岱美股份、科博达、旭升股份、恩捷股份(电新组覆盖)、科达利(电新组覆盖)、宁德时代(电新组覆盖)、比亚迪等,建议关注宁波华翔。主线二:优质赛道下的龙头主机厂。推荐自主龙头长城汽车、吉利汽车H;日系高成长广汽集团A/H。 买方观点 目前,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短期表达了比较悲观的态度。外资机构普遍担忧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会否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发展。分歧在于,此次疫情对A股市场的影响时间会持续多久,是一个月,一个季度还是半年。部分客户认为如果疫情短期依然无法得到遏制,那么是否会进一步打击企业和社会的信心,给控制疫情造成新的压力,给中国经济下滑雪上加霜。也有买方关注一季度中国GDP增速目标大概率无法达到,那么后面是否会出台宽松政策?另一方面,A股的核心在于公司ROE的稳定性,伴随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认为A股整体的估值有望抬升。疫情带来的短期调整有望带来机会。行业上看好高景气,符合产业趋势的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电子以及受益于疫情的游戏等。对消费板块持谨慎态度。 研究分享 《宏观|武汉封城将如何影响制造业?》
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是武汉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短期来看,虽然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是一过性的,但会被产业链所放大,一方面是武汉的生产停工对部分产业链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湖北周边的河南、重庆、湖南以及流动人口较多的浙江、广东等省份受疫情影响可能延迟复工,影响进一步被产业链放大。长期来看,疫情对制造业产业链的影响会随着疫情减弱、工业生产恢复后逐渐消失,但处于各类产业链末端的小微企业,如果经历持续的停产停工,可能面临的是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破产的问题。 《房地产|周观点:地产销售短期暂缓,中长期关注政策发力》
受春节错位叠加疫情影响,1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3%,除万科、金地、金科等(1月同比分别18%、16%、17%)实现正增长,普遍销售增速出现下滑。我们认为此次影响对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而言,购房需求后续将出现修复,但对于低能级城市的返乡购房、旅游区购房或形成一定影响。销售不畅下企业的开工、投资意愿以及后续的施工、竣工计划或均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一季度宏观经济承压的情况下,后续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超预期,对于行业政策放松也未尝不可期待。短期重点推荐现金充沛、资源型为主的房企,如万科、保利、金地、金科、中南、阳光城等,长期看好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关注行业政策的变化,持续关注:1)龙头地产:万科、保利地产、金地、融创中国、招商蛇口;2)成长地产:中南建设、阳光城、金科股份、旭辉控股、龙光地产、美的置业;3)物业管理: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永升生活服务、绿城服务、新大正等;4)商业持有:大悦城、中国国贸、光大嘉宝等;5)棚改旧改:城投控股、城建发展。 《非银|周观点:疫情影响短期或有回调,长期趋势向好,关注板块回调后的投资机会》
1)券商方面,受疫情影响,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休市延长导致交易量减少,短期券商或有调整压力,如果疫情持续影响经济,年初以来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可能延长,资本市场改革政策预计将持续加码,重点推荐华泰证券、中信证券。2)保险方面,疫情短期将冲击1季度人身险保费和增员,一旦疫情结束,需求有望在前期抑制后迎来小幅度爆发,Q2或下半年销售有望向上反转,且中长期利好健康险销售,我们预计平安、国寿、太保、新华Q1的NBV增速为-10%、12%、-3%、-6%,全年增速为+2%、+15%、+10%、+9%。疫情对于产险保费的影响最小,通过拉低新车销量来短期抑制车险保费,但可促进意外健康险保费增长,对其他非车险影响很小。另外,封城限行等措施将导致车险出险率大幅下降,可短期改善车险赔付率。重点推荐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财险。
《保险|中国财险: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短期车险赔付率有望改善》
财产险为受疫情冲击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子行业,业绩与ROE保持稳健,车险业务将受益于疫情期间的赔付率下降+严监管下的费用率下降,若商车费改不全面推进,预计承保利润率将保持稳中有升;责任险、农险正处于发展机遇期,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目前股价对应2020年PB仅0.93倍,有较大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银行|行业深度:理财子公司与券商如何深度合作》
券商研究所可较好地弥补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研短板。券商资管争取理财子公司委外份额,可与自身研究所联动。投行领域券商可从两个方面和理财子公司深入合作:一是建立双方稳定沟通的渠道,保证股权债券类项目的精准推介和充分的信息沟通。二是为了更好地互惠互利,理财子公司也可以在债券竞争销售等项目上给予券商适当的投标分量支持。理财子公司是银行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 1 月 21 日,国内已有 16 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11 家已开业。工商银行 1H19 非保本理财规模 2.33 万亿排名第一,招商银行 2.1 万亿位列第二,建行与农行紧随其后。展望未来,零售业务与资管理财是银行业转型的两大路径,招商银行两者兼具,且非保本理财规模在网点数量不及四大行的情况取得如此成绩更显珍贵,我们推荐招商银行,看好工行与农行。在宏观经济、监管政策、资产质量、利率市场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依赖传统信贷业务的银行估值或承压,理财子公司作为转型的重要载体,其经营好坏或成未来银行估值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风险提示:理财净值化转型不及预期;非标老产品到期整改慢于预期;债券市场发生违约潮。
《银行|从基金持仓看银行股:19Q4 涨幅低业绩好的银行受青睐》
机构重仓银行比例 Q4 较 Q3波动小。兴业银行 19Q4 基金持仓升幅大。Q4 机构减持前三季涨幅大估值较高的银行股。我们认为2020 年经济或阶段性企稳,1 月份爆发的新型肺炎疫情对经济短期有扰动,但中长期影响或有限。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及净出口。1)投资增速有望略微上行,制造业及基建投资增速预计小幅改善,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2)消费增速有望改善,19 年消费受汽车拖累较大,预计 20 年汽车销售好转。3)中美摩擦缓和之下,出口增速预计改善。展望未来一年,我们看好银行板块估值进一步修复。我们继续主推二线龙头-低估值且基本面较好的兴业、工行、光大、张家港行及基本面反转的北京,关注江苏、招行、平安、杭州、常熟等。 《传媒互联网|《囧妈》免费播映背后——谁家欢喜谁家愁》
字节跳动与欢喜传媒合作是互联网行业一个重要标志事件,对各方影响深远:1)欢喜传媒落袋为安,品牌提升,但面临后续来自院线的压力。2)《囧妈》单项目虽然难以盈利,字节跳动却通过本次事件实现旗下APP导流和品牌提升,成为互联网公司春节营销大战的绝对赢家。长期仍要面临长视频行业投入巨大,财务亏损的压力。3)至于互联网颠覆院线言之尚早,院线仍是头部电影首选,长期关键是物业成本制约以及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4)影视内容上游短期受损疫情影响,中长期受益字节跳动入局加大内容购买,不同公司受益程度核心仍来自内容质量。重点关注【字节跳动】IPO进展。
《传媒互联网|视觉中国:守得云开见月明,风物长宜放眼量》
公司 2019 年经历两次风波,但客观理性分析,正版图片服务需求及公司长期投资逻辑并未改变(两次风波后管理层对监管高度重视及维权方式不断改善)。考虑到主站关停短期业绩影响,以及疫情对宏观经济活动影响,我们将视觉中国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由 3.21/4.26/5.44 亿元下调至 3.04/4.05/5.1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33.5%/25.8%。受两次“黑天鹅”影响,视觉中国 2019 年初至今下跌 23.5%,同期中信传媒指数上涨 29.7%。随着网站恢复、监管体系纳入,以及长期和国企的深度合作可能,我们看好公司作为细分领域龙头估值修复空间,给予目标价 25.5 元/股,对应 2021 年 P/E 35 倍(历史 P/E 未低于过 35 倍),维持“买入”评级。 《半导体|周观点:财报季(Intel/AMD/Xilinx)/ 行业需求边界扩张,短期变量扰动》
我们从主要公司数据和指引观察认为行业需求边界扩张,行业整体向上趋势确立,判断短期突发变量扰动对行业影响以季度性时间轴为考量。英特尔 Q4 营收 202 亿美元,超过指引值 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32%,环比增长 5.31%。预计 20Q1 的营收将再创历史新高,约为 1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AMD 19Q4 营收 21.3 亿美元,业绩强劲,同比增长 50%,环比增长 18%,主要得益于 Ryzen 和 EPYC 处理器的强劲销售。2020 年预计营收 8.62-8.75亿美元,同比增长 28%-30%,公司预计强劲的成长来自消费型及企业型的 CPU/GPU 都将持续推出新产品。赛灵思最新季营收 7.23 亿美元(位于上期指引范围的中点),同比下降 10%,环比下降 13%。预计下一季总收入将介于 7.5-7.8 亿美元之间,指引中位数 7.65,同比下降 8%,环比增长 6%。 《计算机|疫情如何影响计算机行业?在线化/医疗IT/5G有望加速》
在线化、云化趋势加快。重点推荐苏州科达、齐心集团、淳中科技、金山办公、泛微网络、建议关注国联股份、捷顺科技、当虹科技、金财互联、科大讯飞、新开普、用友网络、广联达、致远互联等。医疗 IT和网络安全景气度再提升。医疗信息化重点推荐卫宁健康、久远银海、创业慧康、思创医惠,建议关注东华软件、麦迪科技、万达信息、中科软等,安全重点推荐美亚柏科、安恒信息、深信服、启明星辰等。逆周期调节力度或将加大,5G 相关投资有望受益。标的方面,重点推荐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恒为科技、中新赛克、金溢科技、千方科技、四维图新等。 《汽车|宁波华翔首次覆盖:绑定特斯拉,借力热成型,迎大众复苏周期》
内外饰龙头企业,业绩增长稳定。热成型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绑定特斯拉,紧随新能源。盈利中枢稳中有升,德国华翔有望扭亏为盈。强化核心内饰件业务,外饰件、金属件业务稳步扩张。我们预计公司 2019 年至 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2、10.8、12.6 亿元, EPS 分别为 1.47、1.73、2.01 元/股。给予可比公司 20 年 17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 29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全球经济低迷,贸易战加剧,海外整合、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电新|公牛集团:制造业中的消费品,“插座”冠军连接无线可能》
产品:“现金牛”业务和新增长极。从市场空间来看,根据我们测算,转换器约100亿市场;墙开约350-400亿,系转换器3.5-4倍。传统认知是行业需求来自家电保有量扩大、房地产及装修市场的扩张,行业增速逐渐放缓,而我们认为“万物互联”有望催生新一轮增速。从产品策略来看,公司在转化器行业具有较强的品牌溢价,17、18年新国标带动产品升级单价提升。由于转换器价值量小,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转换器略微提价即可带来毛利率提升。而作为墙开新进入者,公司通过降价降本抢占市场,19H1售价下降11.67%,但销量增长35.67%。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1)“品牌”(从京东价格对比看,公司转换器价格高于同行)与“成本”(零部件自制率提升)的双重护城河。2)渠道端“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利用渠道的协同效应,转换器渠道保持排他性,墙开除重点城市,经销商可自主。3)公司领军人物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对标立邦,公牛也是制造业中的消费品。公牛产品多为2C,应收账款、现金流优异。假设稳态下15%的净利率,资产周转率1.3,权益乘数1.7,公牛ROE约33%,优于同行。风险提示:行业增速不及预期,公司业务开展不及预期,墙壁开关等行业价格战,地产调控政策收紧。 《商社|利好在线教育,无碍学历资产,职教逻辑不改》
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肺炎侵袭全国,对全球市场造成一定影响;节后港股市场中教育板块同样出现较大震荡,2003年非典时期A港美市场尚无教育上市公司,无借鉴案例。就本次肺炎对板块影响,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教育板块具有较强抗风险属性及较好现金流特点,长期需求受外部影响低。学历资产经营模式优势显著,基本不受疫情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强,板块错杀。关注:天立教育、宇华教育、中国科培、中教控股、中汇集团等。职教资产长期逻辑需求不改,短期部分线下培训或有延后。关注:中公教育、中国东方教育等。利好在线教育机构,在线消费习惯进一步成熟,同时春节前后流量有效增厚后续转化蓄水池;头部机构借助品牌资源优势加剧行业集中度提升。关注:新东方在线、好未来(美)、跟谁学(美)、思考乐、立思辰等。
《商社|在线教培迎风而上,群雄逐步各显神通》
新东方在线:东方优播做深本地化运营,模式优势逐步凸显。核心关注公司教师储备进度、门店铺设进度。好未来:公司在线业务包括“学而思网校”及“培优在线”,主要提供 K12 教培服务。核心关注学而思网校客单价提升、续报率提高进展。跟谁学:采用“在线直播+经验丰富的老师+超大班+双师”形式,采用普适教材,不针对地方编写教材,收费较高,K12 业务贡献绝大部分收入。核心关注公司课堂内容优化情况、课程类型增加进度、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情况,可追踪指标包括招生人数、提价情况与续报率。中公教育:品质沉淀助力线上业务,技术更迭完善产品矩阵。立思辰:大语文“诸葛学堂”自带网红基因,积极应对转战线上。 《食品|中国飞鹤深度研究:精准把握行业痛点,成就国产奶粉典范之作》
我们利用“百年消费时钟”点明目前奶粉行业在下线市场处于品牌化阶段,上线市场处于消费升级阶段,未来消费升级特征将强化,“外资向下、国产向上”趋势确立。飞鹤作为国产奶粉品牌中高端化转型的成功典范,未来将继续收割下线杂牌出清遗留的市场,并在进一步的品牌营销中进军上线市场。飞鹤的核心优势,从前在产品,当下在渠道,未来在营销。奶粉行业量降价增,竞争格局“外资向下、国产向上”。飞鹤乘行业改革之风,奠定行业龙头地位。“三环理论”指明品牌的沉淀是飞鹤不断腾飞的基础。预计 19-21 年公司营收 142.30、185.58、241.55 亿元,同比增速 36.77%/30.41%/30.16%,净利润 37.07、49.31、62.19 亿元,同比增速 65.32%/33.03%/26.11%,每股收益 0.41、0.55、0.70 元。根据可比公司 PEG 水平,对应 20 年 27X 估值,目标价 14.85 元(根据 2020 年 1 月 22 日汇率为 16.74 港元),股价上涨空间 6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奶粉安全问题,上线市场拓展、营销效果不及预期,等等。 《家电|海信视像深度研究:更名之后,如何实现困境反转?》
过去半年以来,海信视像动作不断。引人瞩目内销:外部环境边际改善,多品牌化运营最大化恢复利润。外销:TVS 整合阵痛减去,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主业拓展:商业显示、互联网运营市场空间广阔。混改大幕已经拉开。我们认为,2020 年外部边际改善,内生增长稳健,公司将迎来困境反转。调整 19-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0、6.62、9.22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19-21 年分别 38.0x、24.7x、17.7xPE,当前 PB 为 1.15X。给予公司 1.4-1.6X 的合理估值,引入 19 年三季报 BPS 10.89 元,对应目标价 15.2-17.4 元,较当前股价有 23%-41%上升空间。考虑公司高比例在手现金和 TVS 扭亏带来的业绩弹性,将公司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涨幅过高压缩利润;影响外销市场;公司渠道整合进度未能完成;TVS 扭亏为盈进度不及预期。
《家电|公牛集团新股报告:走远路,求极致》
二十五年沉淀,从插座行业领军者到综合民用电工产品知名品牌。产品端:深入布局民用电工产品一体化。渠道端: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竞争优势:产品力+渠道+制造三轮驱动。公司作为插排行业龙头品牌,一方面依靠其自成立初期就保持的高品质口碑以及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渠道布局,另一方面在保证主营产品占据市场绝对领先地位的同时,稳步纵向拓展至其他新品类,如装饰性开关、LED照明等领域。公司致力于从消费者端出发寻找结构性机会,未来仍将保持较强的增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收入规模106.8、127.7、153.4亿元,增速为17.9%、19.6%、20.1%,净利润24.1、31.5、39.7亿元,增速为43.7%、30.7%、26.0%,对应EPS分别4.5、5.3、6.6元/股。公司IPO发行价格为59.45元/股,分别对应19-21年13.3x、11.3x、9.0xPE。根据行业内现有上市公司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2020年22-27倍PE,对应2020年693-851亿元市值。 《医药|万孚生物深度研究:28年品牌企业,专注POCT构建多维度体系壁垒》
国内 POCT 行业增速20-25%,国产品牌迎来发展良机。万孚市占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三大竞争力构建核心壁垒。1、产品丰富:万孚现有产品品类比国产和进口品牌都要丰富,能够覆盖大部分POCT 细分市场,同时满足经销商、终端医院的各类需求。2、先发优势:万孚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POCT 领域的公司,构建了 POCT 整套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渠道、学术推广等,未来新增产品品类将通过现有渠道迅速导入,边际销售成本不高,相较小公司更有优势。3、研发优势:万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研发处于领先位置,后续还包括已上市的化学发光、血凝、血气,未上市的分子,能够持续满足临床需求,是专注于做 POCT 领域的公司。POCT 行业景气度高,万孚核心竞争力明显,未来有望保持高于行业增速发展,同时万孚已经布局全球市场,依托丰富的产品布局和先进的 POCT 管理经验,万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参考 2019 业绩预告,预计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由 4.20、5.63、7.38 亿下调至 3.85、5.16、6.75 亿,对应 EPS 为 1.12、1.50、1.97,给予2020 年 47X 估值,对应目标价 70.5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海外市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政策推进情况具有不确定性、新技术开发失败风险、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下降等。 《有色|周观点:特斯拉超预期拉动,持续看好新能源趋势机会,关注黄金投资价值》
上周特斯拉年报宣布新款车型Model Y将提前半年至Q1末开始交付,到2020年中model3和modelY合计产能将达到50万辆,同时上海工厂建设model Y的产能将不低于model 3(15万辆)。随特斯拉放量及国产化替代逐步提升,国内2020补贴政策或相对稳定,新能源产业链持续向好预期有望不断落地。锂钴的需求边际改善显现,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供给结构优化。推荐锂业龙头:赣锋锂业。钴业龙头: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磁材龙头有望受益新能源汽车长期订单。特斯拉Model3更换用永磁电机的信号,全球EV的永磁电机有望继续放量,关注:中科三环、正海磁材、宁波韵升、金力永磁等。近期疫情升级带来避险情绪提升,同时美国19年12月的PMI创2009年6月以来最低,美国12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1月芝加哥PMI大幅低于预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英国脱欧落地风险尚未充分释放,金价有望震荡回升。推荐: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紫金矿业,关注:华钰矿业。 《建材|周观点:多地延长假期,密切关注复工》
如何看待延时复工?建筑工程、基建工程的施工、运输方面,不可避免外地人员流入流出,因此同样要遵循假期延迟的安排,甚至更为谨慎,从而引发对下游需求恢复的担忧,主要涉及建材中的水泥、玻璃、消费建材等板块,怎么看待工地开工延迟,我们认为:①先观察到,南北有别,延迟的影响优先考虑南方地区。②看有效工作时间。我们需要强调,和节前的预期相比,有效工作时间确有减少,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效工作时间仍然有望延长。③降价的窗口期有多长,关注1月以来的价格高基数、低库存,预计降价和稳价的窗口期是正月十五以后的1个月内。④区域流动性暂时受抑,本地的价格体系受冲击减少。⑤消费建材一季度是淡季,短期企业聚焦控费与线上营销,行业竞争加剧,集中度有望提升。竣工与装修节奏可能暂时受到影响,但是需求只是延迟并非消失。
《建材|疫情影响分析及投资策略,关注建材优质标的》
我们认为从短期来看疫情或将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对于建材行业来说,疫情或将使得节后复工时间推后,基建、房建都面临压制,房建施工受到的冲击也可能较大,对一季度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压力,建材行业标的短期以观望为主。从全年的维度来看,如果疫情影响周期较短,后续稳经济、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长期不悲观,长期看好行业内优质标的,如果股价调整,有望形成较好的投资机会。水泥标的建议关注海螺水泥、祁连山、华新水泥,建议关注弹性品种冀东水泥、上峰水泥,华南区域关注华润水泥、塔牌集团;玻璃建议关注旗滨集团;玻纤方面,建议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其他建材标的建议关注石膏板龙头北新建材,瓷砖龙头帝欧家居、蒙娜丽莎,板材龙头兔宝宝,涂料龙头三棵树、亚士创能,防水龙头东方雨虹、科顺股份,管材龙头伟星新材、永高股份等。 《钢铁|周观点:疫情短期有压力,利好中长期需求》
根据目前披露的23个省市节后开工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各类企业均延迟至2月9日后复工,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湖北省则为2月13日后复工。我们认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下游建筑工地开工日期或将更加延后,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下游需求坍塌或将导致社会库存加速增长。疫情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源于防控的升级带来对假期结束后流动人口的控制,进而影响钢企以及下游行业生产活动。但整体上看对需求影响大于供给端。但是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钢铁行业属于事件性影响,短期只是影响了产业链的供需节奏,随着疫情的缓解和解除,上下游均会重新复产复工。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钢铁项目备案指导意见、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办法,我们认为,在供需两端受事件刺激下,供需基本面已经开始超预期好转。 《化工|周观点:油价大跌,疫情或导致化工品短期承压》
特斯拉降价至30万以下,电动汽车销售有望超预期,继续看好锂电材料,尤其是国际供应链龙头公司如新宙邦等。生物素近期价格快速上涨,巴斯夫VA明年下半年计划停产,朗盛间甲酚装置复产推迟,帝斯曼北沙宣布VE减产,推荐维生素龙头新和成,关注圣达生物和浙江医药。安迪苏法国工厂宣布不可抗力,产能占全球7.4%,蛋氨酸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利好龙头新和成。监管高压常态化,农药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超预期,分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涨价弹性大品种,受益标的为百傲化学和湖南海利;二是中长期打开成长空间品种,受益标的为扬农化工和利尔化学,建议关注利民股份和广信股份等。柴油车国六推行致沸石需求高增长,OLED业务进入业绩释放期,推荐万润股份。内生外延产能加速扩张,行业发展机遇及自身优势使得公司具备持续成长潜力,推荐利安隆。基本面有望超预期,长期看好低估值龙头万华化学、华鲁恒升、三友化工。 赞(46) | 评论 (17) 2020-02-03 08:57 来自网站 举报
-
【干货纪要 | 中信建投研究所投资优选系列电话会议之二】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固收、海外、传媒、地产、食品饮料、农业、纺服零售等八大研究团队联合召开专题电话会议,进行最新解读,会议纪要如下:1策略:2003年SARS复盘对目前行情的参考意义1. 疫情预判:1月30日-2月5日会出现疫情的拐点武汉肺炎疫情的领先指标是新增疑似病例,截至1月2... 展开全文干货纪要 | 中信建投研究所投资优选系列电话会议之二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固收、海外、传媒、地产、食品饮料、农业、纺服零售等八大研究团队联合召开专题电话会议,进行最新解读,会议纪要如下:
1 策略:2003年SARS复盘对目前行情的参考意义
1. 疫情预判:1月30日-2月5日会出现疫情的拐点
武汉肺炎疫情的领先指标是新增疑似病例,截至1月28日24时,疑似病例9239例,新增2266例,比27日2077例继续增多。从武汉23日封城开始,钟南山指出,潜伏期7-14日,我们预期从1月30日到2月5日是疫情爆发的高峰。1月30日-2月5日会出现疫情的拐点。
2. Q1GDP初步估算为5%
2003年Q2受到影响比较大,GDP增速(9.1)比Q1(11.1%)和Q3(10.0%)平均增速低1.45%。考虑到武汉肺炎感染的人数超过非典,假定武汉肺炎的影响与当时的情况类似,2019年Q1的GDP增速可能会下降到5%左右。
3. 政策选择:逆周期调节发力。
在经济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们预期逆周期调节继续发力。央行已经表示在2月3日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流动性支持。我们预期2月3日会有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甚至下调MLF利率的操作。除此之外,其他产业政策也值得关注。
4. 投资策略:疫情短期冲击,流动性和经济决定市场
对比2003年SARS,我们认为武汉肺炎对市场会产生短期冲击,市场的长期趋势仍然是由经济和流动性决定。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增速处于下降过程。在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传媒、在线教育等行业表现持续占优。
2 固收:SARS对债市影响复盘及目前疫情下的债市走势预判 一、SARS疫情前后的债市复盘
2003年全年利率变化幅度在(2.65%,4.0%)区间,10Y国债利率在数据周期来看正处于从历史底部向上抬升阶段,宏观经济大背景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震荡上行周期。从疫情的扩散期、加速期及平复期来看:
扩散期影响有限。1季度在年初资金面充裕及政策面利好的双重预期下,10Y国债从年初的3.30%位置回落到1季度末的2.90%附近。由于疫情在该阶段尚处于扩散期,市场对于其严峻性预估不足,经济及债市情绪所受影响非常有限。
加速期利率下行。进入2季度,3月宏观经济仍呈现脱离前期底部态势,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有所弱化,10Y国债利率从2.90%附近回升到3.40%位置。但随着4月以来全国尤其是北京疫情明显加重,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前期整体经济良性恢复预期显著弱化。即使对于宏观经济走向短空长多仍是主流预期,但投资者对于疫情的持续性未知,在方向上仍选择做多债券资产,10Y国债再度快速回落至2.65%的年内乃至至今的10Y国债利率最低点。
平复期震荡上行。3季度之后,随着疫情逐步解除,基本面及资金面因素主导利率重归升途。在7-8月,疫情平复期需要时间确认,滞后的经济数据同样需要时间来矫正预期差,此间虽然空头信号频现,但预混乱下,利率主要还是呈现震荡行情。但进入8月下旬,随着2季度数据证实经济受挫远低于预期以及资金面确定性趋紧,债券市场快速大幅下跌,10Y国债收益率破位上行,至年末达到4.0%位置。
二、情绪面决定市场节奏存同
1、疫情扩散初期,公众认知有限,无论是对经济基本面还是对债市情绪影响都非常有限(对比2003年4月中旬以前及2019年1月中旬之前)。
2、预期差弱化。短频来看,媒体宣传加大、死亡病例出现、感染及死亡人数提升、医务人员出现死亡病例等,均会直接冲击市场预期及情绪,加速债市收益率下行速度与幅度;而分离出病原体、政府预警、军队介入、专用医院启用、病愈率提高、新增出现拐点且稳定等,均会对市场预期及情绪有一定提振,带动债市收益率向上调整。但这种调整都是非常短线的,对比2003年,监管及市场更为完善的2020年债市波动性将显著降低。
3、拐点尚未到。短频的债券价格下跌及修复,来源于对疫情拐点的不同判断及预期修正。而从趋势拐点来看,在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两个重要参数出现显著稳定的趋势收敛之前,债券收益率下行恐难止住。
三、基本面主导背景趋势存异
1、经济动能存异。2003年中国内部处于经济周期上行期、人口红利持续释放,外部则处于全球市场红利期,且宏观杠杆较低提供了更为充裕的货币财政政策空间;而2020年则处于经济下行期、人口老龄化加重,中美贸易谈判仍在艰难推进,且宏观杠杆偏高给防风险攻坚之年的财政货币政策提高了操作难度。
2、措施力度存异。此次冠状病毒疫情后的封城及交通管制等措施是前所未有的,且在春节时间点。这对于春节期间的消费尤其是院线、餐饮、旅店、交通等线下体验性消费板块的影响不可逆,预估损失消费超过1万亿,时长上乐观估计影响1季度,中性预期影响上半年,但疫情过后不排除激发补偿性消费等。对比2003年非典情况,仅2003年2季度消费受到拖累,一个季度后影响消除。由于措施提前及果断,此次疫情期间的延期复工乃至停工,对当期二产的冲击也会显现。对比2003年非典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此外,从结构来看,经济动能转型下三产贡献度较2003年大幅提升,消费下滑对于GDP影响冲击加大,但新晋的线上消费板块或将有所回补。
四、技术面提示未知情景存变
1、病毒病理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数据上看,此次疫情传播速度快于非典时期;致死率尚未有完整的疫情病程统计。
2、人力可期但靠天因素时日尚远。非典病毒的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环境气温提升,而此次疫情虽措施果断,但目前才1月底,全国气温提升时日尚远。
技术决定战术,在未知领域还需保持高度谨慎,虽勿悲观亦勿过分乐观。
五、政策及债市走势判断
1、2020年开年疫情给关键一年增添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顺势之下,积极财政或将更积极,预算赤字3%概率提升;松紧适度、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或被动更松,但货币加码宽松在目前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效用有限,这种边际偏松或将仅出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角度出发。政策趋势整体利于债市收益率下行,但在年内稳增长诉求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幅度预计难超越非典时期。
2、综合对比判断及计算,预估此次疫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于2003年,但持续时间或将缩短,债市窗口期也将缩短。
3、此次政府及部队介入更为及时果断,政策措施更为决绝。在首例病例几乎同月份出现的情况下,此次整体应对几乎提前整3个月。信息更为透明,预期相对稳定,且春节大长假期间疫情控制推进加速,休市期间消化大量预期波动。预计疫情对市场的扰动会小于2003年非典时期(2002/12-2003/5,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最大调整幅度90BP;3天移动平均最大调整幅度60BP),预计此次波动幅度在40-50BP。
4、利率方面,1-2月经济数据不好已在预期之内,3-6月数据能否企稳才是走势关键所在。短期长端下行确定性更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行情会先行到来,利率中枢进一步下行需要等待短端窗口打开。风险方面,由于疫情冲击之下稳增长保增长重要性更为提升,一旦疫情出现拐点,在地方债增量发行、基建加码等系列组合拳下,利率存在调整压力,对比2003年这种调整是几乎与疫情拐点无时滞出现的,区别在于内生力还是辅助力。
5、信用方面:中高等级信用利差偏低,但如基础收益率下行明显,信用利差还是有随之收敛的动力。而中低等级信用利差虽然还在相对高位,但本已修复艰难的信用风险偏好会更加脆弱,短期难以看到估值行情。行业方面,白银时代地产行业盈利能力虽仍毋庸置疑,但销售回款重要性大幅提升。建议密切关注疫情持续对地产销售边际影响及融资窗口变化,尤其高杠杆房企。
3 海外:消费互联网公司阿里,美团,平安好医生等当前观点分享
电商和快递是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两者有很强的关联性。对比过去5年阿里巴巴等公司GMV的同比增速和快递单量的同比增速,两者正相关性较强。根据中通快递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2016年中通的快递件中来自阿里巴巴生态的订单占比为76%)当然这两年随着拼多多当公司的崛起,各家平台公司包邮的普遍,行业有包裹小型化的趋势。但不管怎样,快递物流公司的包裹量,市占率等行业数据是非常好的研究电商平台型公司的锚。
电商和快递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一季度为传统淡季。一季度因为有春节假期,所以是传统淡季。阿里巴巴一季度的GMV是全年4个季度中最少的。一季度的GMV占全年的比重在18%-20%左右。一方面是春节假期,一些店铺春节期间暂停发货。另一方面四季度有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节,很多消费者的囤货购物需求已经满足。快递的月度单量也在春节这个月达到最低,2015、2016、2018和2019年春节都在2月份,2017年和2020年的春节在1月份。所以2017年2月份的单量没有像其他几年一样出现明显的低点。
假期延长会使得运力短期不足,我们估计本次春节运力紧张时间会比往年增加一到两周。春节本来就是传统的电商和快递淡季。因为快递员放假返乡,所以春节期间的运力本来就不足。过去5年,一二月份两个月的合计单量占全年单量的比重在11%左右。本次疫情,春节假期从1月31日延长到了2月3日。很多地方还将假期进一步延长到了2月10日。假设按2月10日开工来测算,相当于假期比原定的7天假期增加了10天,相当于一季度(90天)减少了11%的工作日子。但是我们认为运力的暂时性紧缺也压制了很多人的购买需求,随着未来运力紧张的状态缓解,这部分被压制的购买需求会重新释放。而且参考2003年SARS时期,2003年下半年虽然疫情已经缓解,但人们依旧会减少去公共场所。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次人们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情况也会持续一段时间,人们更多地会选择网购。
我们对阿里巴巴的财务模型进行了敏感性测试,假设一季度因为运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工作天数减少15%,对应GMV比原先预计值也降低15%,即影响了阿里巴巴FY2020财年Q4的收入利润。但是随着疫情结束,FY2021的经营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情况下的水平,但是我们认为随着运力释放供给短缺缓解,之前压抑的需求海释放,同时从消费者心理上在疫情缓解初期可能会更倾向于线上购买,综上我们认为对阿里核心商业影响不大,我们不改变之前的整体盈利预测,以及阿里巴巴241美元/ADS,对应港股234港币/股的目标价。
快递方面,我们梳理了几大快递公司正常情况下的春节运营安排。根据几大快递公司官网的公告,1月24日(除夕)至1月30日(正月初六)春节期间,快递公司都进入春节运营模式,虽然仍然提供派件取件服务,但是将加收服务费,或者上调运费。同时快递公司也都提示,因为受运力资源、天气等因素影响,快递时效性也会受到影响。运费上调的同时,快递员的成本也上调。根据草根调研,春节期间快递员的工资普遍上调,有加班费、红包等。所以运费和成本同时上调,我们认为正常情况下春节期间快递公司的单票利润可以维持稳定。
本次疫情对运力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是假期延长,另一方面快递员可能处于安全考虑,推迟返程。为了提高快递的揽件积极性,我们认为快递公司,特别是电商平台会提供揽件补贴奖励。比如1月29日,菜鸟推出“天猫平台商家揽收奖励方案”。对1月30日至2020年2月3日“及时揽收”的天猫平台包裹订单,菜鸟补贴快递揽收网点1元/单。2月4日至2020年2月8日“及时揽收”的天猫平台包裹订单,菜鸟补贴快递揽收网点0. 5元/单。菜鸟会对天猫平台的包裹,在菜鸟电子面单底部打印上如“天猫过年不打烊”等字眼或者图标,便于网点和快递员识别天猫平台包裹。
我们认为最近大家感受到的运力不足,比如生鲜平台上买了东西没人配送,或者网购了口罩没人配送,一方面是春节期间的运力正常减少,每年春节期间网购送货都慢。另一方面是疫情导致部分产品的购买需求增大。所以导致供需差异更明显。根据京东最新的春节数据,今年春节,全国范围内米面粮油等基本民生类商品需求激增,蔬菜产品最畅销,销量同比增长超9倍,其中,叶菜类产品销量增长近21倍。京东到家的春节销售数据显示,全平台成交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540%。其中,粮油副食、日配冷藏、水果蔬菜和肉类成为成交额最高的品类。口罩在春节期间的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32.5倍。
从运力上来看,真正和正常年份有差别的是1月30日到2月10日,相当于假期比原定的7天假期增加了10天。但是一方面网购的需求是增加的,另一方面快递员的收入跟揽件派件数量挂钩,所以他们有意愿尽早开工。所以随着补贴的增加,我们认为运力也会逐渐回升。对于头部的快递公司,比如中通来说,因为他们有更有利的规模成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是快递单票收入下降的趋势不会因为这次疫情改变。短期春节的时候快递价格本来就是上调的,但也主要是补贴给终端揽件和派件。现在快递行业的经营战略还是提高市占率,虽然像中通市占率已经第一,而且一直在上升,但是3Q2019也只有18.9%。我们认为整个快递行业竞争状态在未来一两年内依旧会持续,单票收入价格也会降低,来争夺市场。但同时也可以看到随着路线优化、运输车辆大车化、转运中心自有化等措施,头部快递公司的单票的成本也在降低。谁能形成“成本低→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的良性循环,就能扩大市场份额。
核心电商标的观点:
阿里巴巴:活跃买家数、人均年GMV、货币化率都有继续提升空间。活跃买家数还有2亿空间,人均GMV随着用户使用年份越久,人均GMV和购买频次都会高于新用户,直播、新品、交叉销售多种策略推动GMV和转化率。另外云业务和蚂蚁金服帮助阿里巴巴在巩固好电商这个基本盘的同时,不断向产业互联网拓展。目标价为241美元/ADS,对应港股234港币/股,维持“买入”评级。
拼多多:拼多多三季度新增活跃买家数5300万,新增MAU 6400万,用户的增长远超预期。我们认为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分享裂变、精准推送等,比较有效的触达了目标客户。MAU/活跃买家数的比值提升到80.1%,更多的用户开始流向拼多多APP。目标价为38.98美元/ADS,维持“买入”评级。
接下来我们分享下本地生活业务,事实上市场对美团的担心更大。从疫情对公司业务板块影响来说酒旅大于到店大于外卖。由于没有最新的官方统计,我们不妨参考03年非典疫情对行业的冲击,
1)受肺炎疫情冲击最大的是美团的到店酒旅业务,其中又以酒旅业务最为明显。
但就收入体量来看,酒旅业务本身也只占到店酒旅整块业务的四份之一,净利润的占比也仅10%左右。我们分别在中性预期和悲观预期的假设下,对到店业务和酒店业务二者分别做敏感性测试。乐观情形下先不表,悲观假设情形下,美团到店酒旅业务2020年收入减少9%,依然可以贡献约60.1亿的净利润。即便最为悲观的情形下给予较低的估值,美团到店酒旅业务依然可以维持1500亿(人民币)以上的估值。况且这次疫情终究会结束,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美团到店酒旅业务具备天然的护城河,业绩增速可能会短期下滑,但估值不应再被打折。
2)餐饮外卖业务受疫情影响更为阶段性。
Q1较为明显,尤其春节期间。外卖订单下滑较大,但主要基于商家普遍还没开工,尤其地方监管较为严厉,普遍延迟了开工时间。二是食材供应短缺不足,三是部分区域配送运力也不足。不过原本Q1即是餐饮外卖业务的传统淡季,外卖交易占比去年同期为19%,且“宅”在家中防止疫情传染的心理会进一步加大外卖的订单需求。因此后续随着商家陆续开工,食材供应更为充沛之后,外卖订单会逐步恢复。虽然从外卖成本上来看,疫情的严重性会适当增加外卖骑手的激励成本。但骑手的用户激励费用,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与提升的配送费相抵消。近段时间为尽快完成订单的配送,不少消费者配送费支付意愿明显提升。从过去的两个季度观察来看,骑手成本的增加也较为有限并可控。悲观假设情形下,GTV约同比增长21%,收入增长24%的同时,净利润仍可达到40亿元。另外,当前美团也在武汉等地推出“无接触配送”模式,未来有望更大范围推广,同时也是一次推进其配送场景优化的重要举措。总体而言,疫情对外卖业务负面影响有限,无需过分担心。
3)新业务受疫情影响同样较小,且生鲜类、医药类的非餐订单需求会大幅度放量增长。新业务保守起见,2020年依然可以给予零估值。
综上所述,我们继续维持原有的目标价,128港币,给予“买入”评级。考虑到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美团已经接近“绝对底部”,我们给予重点推荐。
最后来分享下在线医疗这块业务,如果是前面这些消费互联网公司整体这次疫情对业务的影响偏负面的话,在线问诊我们认为影响相对偏正面。事实上这个季节本身就是感冒高发季,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很那判断普通感冒和这次肺炎的区别,去医院有可能交叉感染也有可能考虑到目前比较紧张的医疗资源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线上是一个可以帮助解决部分初筛问题的高效平台,我们关注到这次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等很多平台都开展了免费线上问诊,这是一个很好的用户培养和沟通的机会。同时针对其它常见高频的可以线上咨询的病种,由于担心现在去医院可能引发的肺炎传染,政府也在积极跟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合作,鼓励线上咨询。案例上可以参考浙江和福州。
香港证监会中央编号:BMV926
4 传媒:疫情扩展对游戏股的交易策略及《囧妈》事件对影视内容和视频平台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春节线上娱乐作为切入点,观察今年春节线上娱乐的特点。从公开的IOS排行数据来看,今年春节期间线上娱乐是游戏和视频行业表现最为突出。
首先来看游戏行业,分析IOS的畅销排行榜,我们发现从去年到今年,游戏都是绝对主力的产品。具体去分析游戏产品的特点,会发现无论是2019年整个春节比较正常的情况下,还是在今年春节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都有大量长线运营游戏产品在春节期间表现非常好。IOS畅销榜是相对排名,我们发现从去年到今年,《王者荣耀》都是畅销榜排名第一的产品。今年除了《王者荣耀》之外,腾讯系的《和平精英》排名第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老游戏,比如网易的《阴阳师》、《梦幻西游》、腾讯的《QQ飞车》等。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长线运营的精品游戏是持续受到用户的关注和喜爱的。《王者荣耀》上线时间已经4年了,《梦幻西游》这样的一些产品已经属于相对比较老的游戏,但是无论是今年还是去年春节期间,他们都展现良好的态势。
我们认为在整个A股传媒板块里面,游戏是商业模式最好的一个细分子行业,无论是游戏公司良好的现金流情况,还是一款优秀游戏的长生命周期。
另外2020年春节游戏产品的另一个特点在于,相比于2009年整个行业的流水盘子预计将有一个不错的提升。所以我们去看一些游戏的产品,可能它的相对排名并不如去年,但是整个行业水涨船高,他们的流水预计将是有明显的提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判断游戏板块的核心公司在一季度的业绩能见度和业绩有超预期的可能性都将明显提升。推荐关注A股游戏龙头公司,包括完美、三七、游族、吉比特这样的一些游戏龙头公司,他们旗下的产品如《完美世界》、《问道》、《少年三国志2》等,在今年春节的畅销榜单上都有不错的表现。
在视频这块,首先我们从IOS的免费排行榜来看,非常重要的就是短视频行业的集体崛起。在2019年的时候,百度赞助春晚发红包活动,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我们还看到百度和百度旗下的一些产品在春节期间的排名相对比较高,但实际上我们在今年看到,几乎iOS免费榜前几位都被短视频产品霸占了,包括像抖音、快手、腾讯微视、西瓜等。
此外,今年春节期间短视频公司开始进入长视频行业,这也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囧妈》事件。我们对于囧妈事件的三个核心观点。
首先,我个人认为这是字节系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非常成功的营销活动。《囧妈》这部电影从拍摄开始一直到最后撤挡的那一天,都是完完全全按照一个院线电影的所有规定动作在做。无论是宣布定档春节,包括说当时徐峥去跑了很多电影院去做线下的宣传活动,所以它整个来说是一个标准的院线电影。但是因为今年特殊情况,字节和欢喜很快大成协议,买下了这部电影版权,并进行免费播放。我认为这事件在全国用户之间形成的口碑相传的效应,可能并不逊于去春晚上发10亿红包,因为用户口碑传播的效应非常强。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思考,为什么就《囧妈》这一部片子成功了,但其他的几部影片没有这么做?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我们可以观察出来的原因,就是《囧妈》这部片子主要是由港股的上市公司欢喜传媒主投主控的。其他几个片子按照春节档的院线大片,一般情况下会有更多的投资方,在面临一个突发情况时,单一的主投主控方,其决策成本相对更低。所以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就飞快的完成了整个电影行业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
其次我们也看到在这个事情出来之后,有很多院线开始向电影局去投诉,就说这个片子用了线下的营销资源,但最后却跑到线上去上映了,我认为说这个事件它可能只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因为《囧妈》的确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会拿到线上去播放,所以这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但是未来可能会有一些电影,他们不去线下院线做宣传,直接去进行线上的视频播放。
我们今天刚刚看到一个新闻,就是2月14号有一部电影,本来是准备在2月14号情人节档期上映,但是今天宣布退出情人节档期,直接选择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上映。这个片子体量没有《囧妈》那么大、之前也没有太多的宣传,所以我看到院线其实没有太多反应。我认为说接下来的确会有更多的影片,尤其是大制作的影片,选择直接去线上去进行视频点播,然后与视频网站进行广告或者用户付费的分成。所以既然《囧妈》开了这个先河,我认为未来这块会有源源不断的案例。这是第二点观点。
第三,《囧妈》事件为字节跳动进入长视频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实际上字节跳动从2018年开始就已经去采购了一些长尾的电视剧版权。2019年上半年开始,我们看到他采购了一些相对比较细分的版权,包括英剧、泰剧、俄罗斯动画片等,这些内容总体来说有固定的受众人群,但是想要出圈其实相对会难一些。所以我们看到今年春节,字节在一个比较机缘巧合的机会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让大家知道可以在西瓜视频上面去看到这种完整的长视频内容。
字节跳动和欢喜传媒的第2个合作方案里面也写到了,两双方会共同去打造一个长视频的产品。无论是字节现有的内容储备,还是说欢喜现有的一些精品电影,这两方都有一些不错的内容,但是可能很难说去形成一个完善的长视频平台。接下来可能他们会共同去加大在内容上的采购。虽然对于字节进入长视频领域市场是有一些争议的,有人觉得说可能字节是也会很大力进行内容的采购、有人认为字节在长视频领域是小步走。
我认为说无论是字节以什么样的姿势进入长视频市场,对于我们上游内容公司来说都是好事。这主要分成两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是我们现有的内容制作公司,主要是以电视剧公司和电影公司为代表,尤其是电视剧公司,他们在下游的变现主要依靠三大视频网站。三大视频网站格局稳定之后,对于上游议价能力不断提升,包括电视剧单集价格的限制,如果字节跳动进来之后,对于行业有了一个新的搅局者,内容公司对下游的低议价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观。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字节是一家创新性比较强的公司,尤其是在短视频上,我们已经看到它新很多很好的产品。我们的内容制作公司可能过去比较局限于纯粹的长视频,比如40分钟的剧集,或者两个小时的电影。我认为如果未来有更多的内容制作公司去跟字节跳动合作,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内容展现形势,包括之前一直没有推广起来的竖屏剧、中视频等等。一部剧既不是40分钟的长视频,也不是一分钟的短视频,而可能是通过8~10分钟的事件长度来讲一个故事。我认为这对于内容行业的优质电视剧、电影制作公司来说,是一次挺好的机会。这是一方面。
顺着刚刚这个话题,我也汇报一下2020年传媒行业整体观点:
我们的核心观点在于,内容公司可能在2020年是更值得投资的一个产业链环节。大家过去在听到内容公司的时候经常会摇头,因为电视剧公司、电影公司他们对单部作品相对有比较大的依赖,然后过去几年也有很多影视剧公司出现一些问题。但我认为在2020年渠道端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内容公司尤其是的确有所谓的讲故事能力,精品内容制作能力的公司,他们在整个行业里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是有机会提升的。
刚刚我们主要讲影视内容,游戏内容上面我认为也是类似的,里面略微逻辑有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技术迭代对游戏行业的直接影响更大。我们看到随着云游戏的到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运营商开始进入游戏行业;字节跳动也开始进入游戏的研发和发行领域。随着新的行业竞争者进入,接下来精品游戏内容公司,他们在整个行业里面的一个议价能力也会提升。除了以上的影视和游戏内容公司,我也建议大家关注板块的龙头芒果超媒。
5 地产:房地产行情预判及2003年SARS复盘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从武汉爆发并波及到全国。截至1月29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711例,现有重症病例1370例,累计死亡病例17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4例,共有疑似病例12167例。本文对2003年类似的sars事件对经济及地产板块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本次疫情对行业影响做出解读。
非典疫情回顾:历时9个月,三大区域受影响最大。2002年11月,第一例已知“非典”病例在广东佛山爆发,爆发之初“非典”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香港等地区。2003年2月,“非典”疫情开始向全国及世界各地蔓延,越来越多的病例在世界各地被发现,200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非典”全球警报,2003年3月至5月,“非典”在国内疫情加剧,直到2003年6月,“非典”逐步得到控制,疫情开始缓解,2003年7月,主席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对防治非典工作取得的阶段性重大胜利进行总结,“非典”防治基本结束。根据WHO数据,中国香港、北京市和广东省是本次疫情中疑似病例及死亡人数最多的三大区域。
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仅造成一个季度的短期冲击。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达到11.1%创下97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高,受“非典”疫情扩散影响,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降至9.1%,随着“非典”疫情的稳定,第三季度开始,中国GDP重回增长轨道,2003年Q3和Q4的GDP增速均达到10.0%。从2003-2007年,伴随中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GDP增速逐年提高,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可以认为仅仅为1个季度。
非典疫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和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短期的,机制略有不同。200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上升期,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9.1%,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4.1%,增速也创下了97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高。尽管2004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市场增速在2005年再次创出新高。从阶段性影响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速3-4月出现一定幅度下滑,但5月开始修复。受灾严重的北京和广东区域,也和全国数据表现出同样的特征。必须承认,2003年房地产销售呈现了前高后低的现象,但主因仍是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以及货币收紧应对经济过热所带来的的影响。香港楼市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持续保持低迷,中原城市指数自1998年开始经历了7年下跌,在2003年“非典”期间香港楼市调整已直接尾声,从交易上看2003年Q1和Q2持续下滑,2003年5月香港中原城市指数报价31.37创下历史最低点,“非典”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楼市出清。随后伴随着“非典”的结束、港府实质性暂停八万五公屋计划等,香港楼市回升并出现了五年的牛市。
非典疫情期间A股与港股表现截然相反,A股先升后降,全年看地产板块跑输市场;港股先降后升,全年看恒生地产建筑业指数(以香港本地地产股为主)跑赢市场,但期间波动高于恒生指数。A股上证指数全年先升后降,由年初的1311点攀升至2003年4月15日的1649点后见顶回落,而从全年看地产板块明显跑输市场。恒生指数表现截然不同,在疫情期间恒生指数出现下滑,恒指最大跌幅达到14.5%,于2003年4月25日见底,电讯和地产建筑业是最受影响的两个行业。随着5月份“非典”疫情得到控制,港股地产建筑板块也随之出现修复,从全年看是跑赢恒生指数的。我们认为,两个市场波动的差异以及相对收益表现主要来自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流动性支撑以及之后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变化影响。
疫情或将短期影响资产价格,但不改长期趋势。我们认为疫情会对资产价格有短期影响,无论是香港还是国内房地产市场表现疫情均对短期商品房销售带来负面影响,也对部分商业物业收租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疫情的结束在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会在随后获得释放,影响房地产市场更为中长期的原因依然在于政策调控和货币环境下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从当前的情况看,2020年的政策基调仍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房地产行业的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方针也没有发生变化,考虑到2003年主导房地产板块表现仍是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因素,我们认为2020年房地产板块仍值得看好,需要高度关注政策及销售数据的变化。从短期冲击的影响看,企业之间的分化会更为明显,融资能力、回款能力是考验开发商的核心因素。
看好龙头房企的潜力以及受短期冲击较小的物业管理行业。开发企业推荐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阳光城、大悦城,物管行业推荐碧桂园服务、招商积余、永升生活服务、新大正。
6 食品饮料:2003年非典时期复盘及当前时点投资观点
从消费数据社零增速来看,消费数据在非典扩散期(12-1月)开始下滑,并且在发酵和爆发期(3-5月)出现大幅回调,非典在较大层面影响居民消费。社零增速从2003年1月高点10%一路下滑,并且在2003年5月大幅下挫,跌至4.3%,增速不到1月的一半,表明非典爆发期间,居民消费受到较大压制。但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社零数据从6月份后快速回升,到7月,社零数据已经回升至9.8%.
“非典”对食品饮料行业有一定影响。“非典”时期主要指首例“非典”病例出现(2002年11月16日)至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2003年7月13日)。食品饮料在“非典”期间涨跌幅在申万行业中处中上游水平,板块(总市值加权平均下)涨跌幅为0,排第11位,同期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4.45%、5.8%。
“非典”对股市冲击最大在爆发阶段。按“非典”阶段划分,对各个板块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召开会议至“小汤山医院”启用期间(2003年4月17日至2003年05月1日),该阶段里疫情重点区域发病率提升(有蔓延趋势)、五一假期取消、重点区域实行隔离控制,除医药板块外所有行业均出现明显降幅,但在半个月后,又逐步恢复增长。在此期间,食品饮料跌幅为5。59%
食品饮料子行业中,受抢购情绪影响,肉制品、乳品涨幅最高。在“非典”期间,食品饮料子行业中肉制品、乳品均实现较高涨幅,主要当时的对应标的是双汇发展、伊利股份,预计与疫情期间消费者的囤货行为相关。其他子行业中,啤酒、白酒、调味品波动相对较小,涨跌幅分别为3.24%、-2.74%、-4.5%,食品综合(黑芝麻、西王食品)受影响最大,下降20.39%。
“非典”对股市的冲击效应较短,拉长时间来看,影响最大的还是各行业的长期发展逻辑。“非典”期间处于大盘波动向下阶段。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间,上证综指下跌53.87%,“非典”期间表现其实相对平稳。对食品饮料来说,主要是受益于消费升级、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在经济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后,行业的成长性开始凸显。
白酒:
非典疫情在2002年11月出现首例病患,但病毒扩散速度并不是非常快,另外当时网络媒体也未进行大肆宣传,因此并未引起社会大范围恐慌。2003年的春节(2.1为大年初一)照常进行,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此白酒的旺季销售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感染死亡人数的攀升,非典真正成为公众讨论焦点是2003年4月初,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随后一系列防治措施出来,紧张气氛在群众中蔓延,大家开始减少外出就餐与消费,商务宴请和个人宴请需求大幅萎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酒的消费。
收入角度看,白酒行业淡旺季明显,非典疫情暴发较严重时期主要在二季度,因此白酒行业全年收入增速整体看来变化不非常显著,但具体到各白酒公司,大部分体现为下半年收入增速好于上半年(上半年略受疫情影响、下半年有提价驱动收入增长)。费用角度看,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北京、广东等疫情严重地区白酒销售接近停滞,多数企业加大费用投放力度。但仍然因为二季度是淡季,对全年整体费用规模影响有限。利润较度看,下半年在提价的驱动下,白酒行业利润实现高增。从2003年开始,白酒行业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十年。
从白酒上市公司收入表现看,白酒上市公司Q1/Q2的收入增速受到了非典疫情较为明显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和下滑。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消费需求得到明显恢复,且高端白酒在2003年下半年均有提价动作。白酒行业自2003年的下半年陆续开始好转并加速增长,开启了白酒行业黄金十年。
整体看:
从行业和业绩表现看,非典疫情对白酒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003年Q1/Q2的收入增速,但由于疫情引起社会重视主要在03年4月份,并未对03年春节的白酒旺季销售造成实质影响,故对业绩冲击不算大;从股价表现看,非典疫情对白酒行业的超额冲击只反映在03年4月到5月的大盘下跌期间,并未提前反应,事后修复较快,并未对股价形成较大的冲击。总体而言,非典疫情对白酒板块有冲击,但影响较短且有限。
集中反映时间点的差异:
虽然03年非典和此次肺炎疫情都是在年底出现,但由于传播速度差异,非典真正大面积爆发且引起市场恐慌是在2003年4月,春节(2.1)这个白酒销售旺季并未受到非典疫情影响;而本轮肺炎疫情随着春运快速扩散爆发,在2020春节前就引起了政府与公众的巨大关注且采取了相对严厉的措施,导致整个春节白酒动销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并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打款。
白酒行业发展阶段不同:
在经历了税赋调整导致的白酒产量连年下滑后,在2003年、2004年,白酒产量基本见底反弹,配合中国经济快速腾飞,开启了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当时白酒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规模较小,龙头企业茅五泸汾的体量也较小,抗风险冲击能力弱,但调整速度也相对较快。
此轮白酒复苏始于2015年,目前行业已经走过近4年的上升周期,整体增速趋于放缓,茅五泸等头部企业收入规模实现数十倍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目前白酒行业已经处于成熟期初期,行业产量基本见顶,呈现挤压式增长,龙头竞争优势不断加强,抗风险能力较之前大幅提升,龙头企业应对市场突发情况的反应力更强。
此轮疫情对白酒企业业绩的影响
1)对2020年Q1、Q2业绩影响: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且处于春节旺季,消费需求受到较大压制,但由于大部分的白酒龙头企业已经在春节前完成Q1打款和发货,回款比例较高,预计今年Q1业绩影响有限,但由于终端库存尚未完全消化,预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动销和回款。
2)对后续行业影响:短期白酒行业受疫情冲击,反而有望加速行业洗牌,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看,龙头企业核心价值并未影响,龙头企业将会受益。
酒:短期波动,全年影响有限
1、行业回顾:3~7月销量短期受影响
啤酒作为较典型的大众消费品,消费属性类似快消品。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消费场景受到较大限制(聚会减少、餐饮整体收入减少),产销量受到直接冲击,单季度销量增速显著下降,低于前后几年的增速中枢。但这一影响属于季度性短期影响,对全年的影响相对有限、次年Q2亦恢复到较高增速(回到正常的产销量中枢)
公司回顾:全年影响有限,股价表现有分化
销量层面看,分公司来看,各公司由于主销区存在差异,季度表现略有不同,但整体来看均符合Q2/Q3短期受冲击、全年影响有限。
青岛啤酒:03Q2短期受影响,销量增速从中枢11%下滑至6%左右;次季度和次年均有较高增速,对全年影响有限(估计-2%左右)。
燕京啤酒:03Q3销量受影响,可能是Q2压货导致的。销量增速波动的幅度显著更大,从中枢18%下滑到1%。可能是因为北京疫情重导致。次季度及次年恢复正常。
重庆啤酒:03Q2销量受到影响,但不能明确全部是疫情影响。1)可能和当地火锅消费习惯有关(火锅);2)也可能是Q1有压货影响了结果(Q1无数据)3)对全年影响不好判断(02年以及03Q1)。
股价方面看,三家啤酒公司表现有较大分化。非典疫情期间(2002-11-16发现首例病例,到2003-7-16新增病例不再增加),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股价分别+7.6%、-4.4%、-29.9%;由于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旺季)疫情影响基本消除,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且2003年系啤酒行业销量快速增长的时期,啤酒板块普遍受到青睐,因此股价恢复加快,到2014年3月31日,对比疫情开始时(2002-11-16),青啤、燕京、重啤股价分别+27.6%、+40.2%、-3.8%。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啤酒股价在疫情期间仍然较坚挺有小幅上涨(+7.6%),微微超过同期上证综指、沪深300涨幅(分别为4.83%、6.49%),表现显著超过同行业燕京、重啤。主要原因系,2003年正值百威入股青岛啤酒,全面开启战略合作,派驻董事进驻董事会并在经营层面全面参与管理,帮助提升青啤管控水平,资本市场对此持整体看好态度,对青啤股价形成支撑。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啤酒板块的影响预计:
1、首先对比今年疫情与03年非典时,啤酒市场环境的异同。相同处是,均发生在销售相对较淡的时期,今年疫情发生在上年四季度末和一季度,系典型的销售淡季,03年疫情持续时间与Q2有较大重合度,Q2销售一般旺于Q1;但是今年疫情的发生和强防控范围显著比03年更广,因此现在较难直接判断两次疫情对销量的冲击程度孰高孰低。
2、两次疫情时期,啤酒市场环境的差异之处在于:啤酒行业驱动力发生根本转变,即2003年行业逻辑仍以量增为主、今年啤酒行业的增长逻辑已转变为结构提升驱动行业增长。
3、我们认为此次疫情发生后,因紧密跟踪疫情发展,预计销量的冲击有限;我们认为关注销量冲击的意义,主要并不在于对盈利预测的影响(预计有限),更主要是受到销量冲击后,是否会影响各啤酒公司对提价、提结构的态度。
4、仍然看好啤酒行业中长期结构提升驱动利润率提升的趋势,预计中长期看,随着业绩持续兑现、市场认知度逐步提升,啤酒公司估值中枢有望提升;当前几个主要公司的表观估值将随着潜在盈利的释放而快速消化。
调味品:受影响小,稳定性强
1、行业回顾:内需驱动,量增时代
调味品为必须的基础消费品,“非典”等重大疫情对其影响小。调味品是必须日常消费品,除食品安全风险外,消费者对调味品的使用极为稳定,且调味品的使用时间较长,一次购买后消费者可使用较长时间(一般2月甚至以上),随处可买,不具备囤货属性,对外部因素影响不敏感。以当前我国调味品中占比最高的酱油为例,2002-2011年间酱油产量基本保持较高增速,CAGR达17.10%。尤其在“非典”期间,酱油产量增速依然保持向上趋势。同时,尽管酱油每月产量增速变化基本保持波动,但在“非典”期间,酱油产量增速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增加,除2005年起开始提速发展外,2002-2004年间月度波动维持在相近水平。
公司回顾:调味品增长稳健
“非典”期间,上市的三家企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安琪酵母)调味品业务受影响低。从单季营收增速来看,三家公司中,中炬高新在2003年营收明显下降,但主要原因在于中炬高新业务多元化发展,其调味品业务占比仅有34.27%,美味鲜本身增长仍保持相对稳健,2001/2002/200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0.4%/12%/9%。其他两家公司恒顺醋业、安琪酵母营收均保持在较高增速水平。
“非典”期间调味品企业跑输大盘。从首例“非典”病例发现至“非典”事件结束(患者数量、疑似病例人数不再增加),调味品企业股价有一定调整,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安琪酵母分别回调14.66%、12.94%、19.40%,同期上证综指、沪深300分别上涨4.83%、6.49%。主要原因在于:①中炬当时由于调味品占比不高,其他业务受到“非典”影响较大;②恒顺醋业、安琪酵母则是受到估值较高影响,恒顺在上市后业务多元化,除了食醋外,公司还从事光电、汽车、房地产等业务,营收高增长的同时,利润端增速较低,2003年Q1/Q2/Q3/Q4的利润增速分别为13.41%/29.08%/-4.78%/-465.53%,安琪酵母的估值则基本处于40-65倍之间。
本次新型肺炎对调味品的影响预计:由于调味品季节性弱,且不具备囤货属性,春节对调味品消费影响小,疫病对调味品消费需求及习惯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从渠道划分来看,①餐饮端全年受影响有限,1-2月营收在全年的占比在15%-16%之间,尤其在春节期间,部分餐饮门店本身就会停业数天,且外卖也是当前消费者偏好的用餐形式;②家庭端消费受影响较小,家庭对调味品的消费量稳定且购买频次较低,本次春节期间消费者主要选择在家度过,消费情况预计好于上年同期。综合两大渠道来看,预计企业的销售情况能够维持稳健。而在生产端,当前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复工延期一周或两周对全年影响较低;股价上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调味品企业长期的量价齐增逻辑并未受到影响,冲击过后优质企业的估值在此次冲击过去后有望维持高位。
乳品行业整体回顾:产销小幅波动,整体快速向上
行业整体平稳,SARS期间处于行业快速增长阶段
SARS爆发时间段集中在2002年底到2003年底,正处于我国乳制品行业快速增长阶段。从液态乳发展数据看,2002年-2004年液态乳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受疫情影响有限,整体消费量增速分别为24.69%、32.06%、28.13%。
产量影响不大,整体保持平稳
2002年SARS病情于年底开始爆发,同期乳制品整体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影响较小。2002-2003年各月产量整体维持在20万吨以下,2003年1月产量9.28万吨,同比增速12.35%,为全年最低,此后2003年各月产量逐步上升,保持30%左右高速增长。
消费稳定,行业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
2002年11月广东爆发疫情,12月疫情开始在互联网传播。2002年Q4乳制品销量18.1万吨,处于全年最低。2003年Q1政府开始介入控制非典疫情,Q1销量全年最低29.7万吨,但同比增速仍保持26.38%快速增长。整体看,乳制品销量受疫情小幅影响,但此后迅速恢复,全年销量较平稳,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主要公司业绩小幅影响后快速回升
2002年-2004年正处于伊利、蒙牛两大巨头形成的关键时期,两家公司带领行业整体快速上行。2002年底爆发疫情后,两家龙头公司快速调整,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伊利股份为例,2003年Q1营收11.62亿元,同比增长43.43%,恢复较迅速。蒙牛2003年营收更是实现爆发式增长,增速达7.87倍。
疫情期间,乳品行业大背景正处于乳品行业快速增长初期阶段,常温奶全国化加速,各家公司投入费用进行市场争夺,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费用率整体稳定。
整体来看,2002-2003年SARS疫情期间,乳品板块受影响相对较小,短期受系统性风险影响出现小幅波动,随后均得到修正,具体个股股价表现还是会快速回到业绩主导的大逻辑中。此外,从当时的行业背景来看,乳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初期(2002-2004增速均在25%以上),常温奶全国化正在加速推进阶段,行业驱动力较强,因此,板块影响不大,业绩快速增长很快占据主导。
当前乳品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呈现两超多强局面,且行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预计较长时间保持5-10%行业增速)。中长期逻辑看,消费端一二线人均消费虽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三四线以下市场人均消费量还有2倍以上提升空间,总体乳品消费的增量空间持续存在;同时,消费升级持续性推进,品牌认可、高品质产品成为消费者首选,龙头企业壁垒逐步增强;供给端看,企业持续产品结构升级,不断开发新品同时加大力度做好费用投入品牌建设和渠道下沉,龙头企业优势突显。就本次事件而言,疫情发展较快,但疫情控制措施采取及时、得当,虽然整体患病情况无法预测统计,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好转,短期市场情绪释放后,作为刚性快消品属性的乳品消费将快速回到中长期发展逻辑中,保持稳定增长判断。
投资建议:短期看,受疫情冲击,食品饮料板块或有所回调,但前期板块已有所反映一定的悲观预期。长期看,消费升级的趋势未改,此次疫情或将加速行业整合,龙头企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短期情绪宣泄后,继续看好各行业龙头: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顺鑫农业,青岛啤酒,重庆啤酒,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和伊利股份。
7 农业:华储网继续组织节后投放,活禽禁售看产业发展 生猪养殖:春节期间猪价高位震荡,华商储备中心组织节后投放
春节期间猪价以震荡为主,生猪均价在36元/kg附近震荡。
两节期间储备肉合计已投放23万吨,节后继续组织开展储备肉投放工作。华商储备中心12月连续4次公告向市场投放储备冻猪肉,分别于12月12日、12月19日、12月23日各投放4万吨,12月27日投放2万吨,1月3日投放2万吨,1月9日投放2万吨,1月17日投放3万吨,1月21日投放2万吨,合计23万吨。同时,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表示,按照国家有关部委通知,春节后将继续组织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
2019Q4产能爬坡恢复。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1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12月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增长2.7%和3.4%,均连续4个月增长。2019年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全国猪肉产量4255万吨,同比下降21.3%。
展望2020年,结合国内疫情前期发展情况以及2019Q3/Q4以来行业产能恢复情况,我们认为,2019年7月开始行业内开始出现三元母猪的留种战略,考虑二元能繁母猪和三元母猪的生产效率差异,我们预计2020年2月-5月仍为猪肉供给极度紧缺的时期,特别是4月-5月,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快速下降导致的出栏下滑预计会在4月-5月带来猪肉供给的进一步下降,Q3或开始缓解。
短期节后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餐饮,预计需求会较大程度下滑,但是我们预计此次肺炎疫情对养殖行业需求仅为短期冲击。整体来看,由于本轮补栏情况进展较以往缓慢,预计后期供给恢复也是偏长期的过程,整体2020年供给仍有较大缺口。我们预计2019年生猪销售均价在18-20元/kg左右,预计2020年生猪均价有望位于28-30元/kg左右,2020年企业业绩依旧处于兑现期。后期影响猪价走势核心因素仍为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趋势,前期补栏较早的区域,东北,河南,山东,疫情尚未完全平静,后续仍需持续跟踪补栏进展。
建议关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
禽养殖:下游开工延后,养殖场需积极拓展多类销售渠道
春节期间屠宰企业陆续放假,毛鸡价格在6.1-6.2元/kg附近震荡。
多地区出台政策全面禁售活禽。1月17日武汉市禁止活禽销售,严厉打击野生动物交易;1月22日,河南省全面禁止市场销售活禽,以有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1月25日-4月30日,合肥市城区活禽交易市场实行季节性休市。
从目前信息来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与家禽无关。回顾2003年非典时期畜禽市场低迷,我们认为主要是初期传染源未定,猪、鸡均被质疑,对市场消费影响较大;另外当时后期物流和人员流动受限较大,学校等普遍放假,对实际消费亦有所影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信息更加透明,专家组目前认为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
我们认为,与2003年非典时期不同的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信息透明,目前没有信息指向家禽是病毒来源,市场对家禽消费接受度较好,但是交通运输限制、屠宰企业延后开工等因素仍将短期影响家禽行业景气度。
建议关注圣农发展、益生股份、禾丰牧业等。
种子: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获批,继续关注后续进展
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以及《关于慈KJH83等192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
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192个植物品种目录中,包括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DBN9936玉米(抗虫抗除草剂玉米),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申报的双抗12-5玉米(抗虫抗除草剂玉米),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申报的SHZD32-01大豆(抗除草剂大豆)。
此次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亦对农业生物技术有所关注。美东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其中对于农业生物技术,双方同意开展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交流,并增进公众对关于农业生物技术相关信息的认知,增强公众对在农业和食品体系中使用安全生物技术的信心和接受程度。
中国应为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批采用透明、可预测、高效及以科学和风险为基础的监管流程。对于用作饲料或加工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中国应大幅缩短“产品审批正式申请的提交”和“该产品是否批准的最终决定”之间的平均时间至24 个月以内。
其中部分细节,如:每年至少召开2次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会议,并视申请数量,根据需要尽可能增加会议召开频次;全年不间断受理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批准申请。
1月21日,农业部科教司公布了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杭州瑞丰的转基因玉米瑞丰125获得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日。目前隆平高科持有杭州瑞丰25.14%股权,公司关联方诚通中信农业结构调整基金通过深圳市鲲信瑞航科技合伙企业持有杭州瑞丰16.67%股权。同时大北农控股子公司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BN9936玉米品种亦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日。
建议关注此次参与申报的企业,如大北农、隆平高科等;玉米种子及研发龙头,如登海种业等。
动保:后周期拐点已至
202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发布,免疫病种包含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非瘟疫苗目前尚未开展临床试验,后期如若研发成功上市,将打开全行业市场空间,为研发实力、工艺水平、渠道销售优质的龙头企业提供业绩增量。同时,宠物疫苗也将成为动保企业长期的增长驱动力,同时本轮猪周期之后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较大提升,龙头企业份额显著提高,从而带动市场苗份额继续上行,动保板块仍具备改善空间。
建议关注生物股份、普莱柯等。
饲料:猪料改善,禽料稳增,水产饲料格局有望向好
我们认为水产饲料仍为最优细分赛道,2019年行业出现变革,竞争有所加剧。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大幅下滑,导致下游猪饲料需求大幅下降,行业部分规模企业及中小个体户通过调整饲料配方、产线设计等方式转型进入水产饲料领域,加大了行业竞争,业内开始出现价格战的迹象。
我们认为:
(1)随着19Q4生猪产能触底回升,预计2020年行业存栏开始恢复,提振下游猪饲料需求,战略定力较高的规模企业会继续发展水产饲料业务,但中小个体户重新回到猪饲料领域概率较大,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2)业内龙头企业,例如海大,一方面与水产养殖户之间存在服务粘性,公司不仅仅是销售方,同时会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方案等系列服务,粘性较高;另一方面公司多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涉及人员众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公司利益一致,可以很好的避免人员流失,从而巩固自身市场份额。
多年深耕水产饲料领域,公司护城河深厚,行业变革对公司亦是机会,面对价格战,公司可以很好地做到保持自身盈利,推荐竞争壁垒优质的海大集团,生猪业务有望继续为公司贡献增量。
8 零售:从非典复盘疫情对于纺服与零售行业的影响 本周我们复盘了2003年非典分析疫情对零售与纺服行业的影响。2003年3月非典疫情进入爆发期,其中5月社零增速降至区间最低点,6月后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社零增速逐渐回升至10%以上。分品类看,必选消费在疫情期间增速最为稳定,可选消费波动较大,消费者大多推后至疫情结束进行可选消费品采购以避免与外界不必要接触,此类受疫情影响较大品类,消费者积压的采购需求在疫情末期的6、7月集中释放增速反弹明显。分消费类型看,批发和零售代表的实物消费在疫情期间受冲击相对较小,住宿和餐饮代表的服务业受影响最为明显。 基于与非典的对比研究,我们认为:
1、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会与03年非典类似,对住宿与餐饮业产生较大影响;
2、疫情爆发期间消费者购物需求被压制,但会在疫情结束后释放,对于全年影响有限;
3、必选消费增速有望持续稳健;
4、预计可选消费中,服装、金银珠宝、体育用品等品类仍会受到实质性冲击,但得益于当前较高的网购渗透率(2003年网购尚未普及),预计疫情对于可选消费冲击将小于03年非典。
投资策略:整体来看必选坚挺,国货崛起,体育景气。
【纺服】1.看好童装与运动,童装重品质、运动重功能,建议关注森马服饰、安踏体育;2.强性价比品牌需求强劲,中短期首选高性价比标的,推荐波司登;3.上游板块中,中美关税风险暂时稳定,上游纺织制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海外产能释放带来盈利能力提升,推荐申洲国际等。
【零售】1.从成长性角度关注本土化妆品崛起,品牌与电商渠道共成长,建议关注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以及化妆品电商代运营标的壹网壹创等。2.新零售下半场已来,新零售向“新制造”延伸。建议关注苏宁易购、南极电商、开润股份、三只松鼠等。3.必选持续高增长,且食品类CPI上行有望持续催化商超业绩,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等。4.从估值角度,部分百货处于估值底部,同时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相关公司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建议关注:重庆百货、王府井、天虹股份等。
标的推荐
纺服板块:
1)我们依然最看好童装与运动两个细分领域,童装看着品质、运动注重功能,能够形成较强的品牌溢价,建议重点关注安踏体育、森马服饰等。
2)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消费部分降级背景下,强性价比品牌需求强劲,中短期首选高性价比大众服装龙头,推荐羽绒服龙头波司登等。
3)上游中美关税风险暂时稳定,上游纺织制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海外产能释放带来盈利能力提升,依然重点推荐申洲国际等。
零售板块:
1)从成长性看,关注本土化妆品崛起,国内化妆品持续高景气,且具有“口红效应”抵御经济下行风险,品牌与渠道共成长。建议关注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以及化妆品电商代运营企业壹网壹创等。
2)长看新零售下半场已来,新零售进一步向“新制造”延伸。建议关注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苏宁易购;定位大众市场,轻资产模式高效率运营的南极电商;供应链与制造能力出众,“新制造”基因显著的开润股份、核心IP抢占消费者心智,线上向线下持续拓展的三只松鼠。
2)从宏观角度,首选必选消费,优质超市公司存在阶段性机会。必选消费维持较高增速,且CPI温和通胀下利好超市同店增速,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等。
4)从估值角度,部分优质百货已处于估值的底部,同时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相关公司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建议关注:重庆百货、王府井、天虹股份等。
赞(48) | 评论 (22) 2020-02-02 11:10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