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信食品】餐饮供应链—疫情催化变革,三全、安井景气看长
机构研报精选 / 2020-07-15 14:16 发布
■餐饮大市场,赋能多产业,看好“餐饮供应链”。我们前期发布了包括《速冻食品行业研究兼安井三全比较》系列行业报告以及安井食品与三全食品的公司深度报告。我们认为餐饮属于存量市场大,仍在持续较快成长的优质赛道,并且餐饮供应链已经发生深度变革,餐饮供应链的社会化大开放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企业带来巨大机遇,推荐复合调味料等餐饮供应链相关标的,看好深入渗透B端的速冻食品赛道。根据统计局数据,2019年餐饮行业规模4.67万亿,近10年复合增速11.4%。餐饮供应链发展的驱动因素有:1)连锁化率提升,倒逼餐饮供应链发展;2)人工成本上涨,增加餐饮去厨师化意愿;3)外卖平台发展、宅经济。根据《2019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我国餐饮食材支出在营业额的占比为41.31%,测算餐饮食材规模1.93万亿。速冻食品是餐饮食材的主要品类之一,目前集中度低,规模效应+客户忠诚度,驱动集中度提升。
■疫情后连锁化率提升、外卖加速渗透。疫情下居民外出消费减少,对餐饮业造成打击,部分餐厅退出,我们观察到随着消费逐渐恢复:1)餐饮连锁化率提升。以上海96广场的餐厅为例,疫情中8家餐厅退出,其中4家为连锁餐厅,占比50%,新开8家餐厅中6家为连锁餐厅,占比75%。2)外卖加速渗透。以美团点评为例,Q1餐饮外卖收入同比减少11%,减幅显著好于餐饮整体,品牌餐馆的订单比例增加,外卖订单客单价同比增14%,预计疫情后消费习惯有所留存,外卖业务加速渗透。而连锁化率提升、外卖业务渗透正是餐饮供应链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肉类成本步入下行阶段,利好餐饮食材企业。今年春节后山东潍坊白羽肉毛鸡出厂价跌至2017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由于供给释放,预计鸡肉/猪肉价格步入下行周期。历史来看,速冻食品企业安井、三全,以及肉制品企业双汇,产品毛利率与鸡肉/猪肉价格负相关,因此成本下行将利好公司短中期业绩。
■推荐三全食品、安井食品、双汇发展,同时千味央厨(未上市)也值得重视。短期,三全、安井、双汇均在去年提价,提价+成本下行,贡献利润弹性,长期,餐饮食材尚处于工业化、标准化初期,企业成长空间大。
三全食品:公司2017年开始将餐饮业务独立运作,致力于成为“中高端餐饮业务的核心服务商”, 2019年餐饮业务实现收入7.84亿元,同比增40.45%,净利率6.8%,我们认为公司发展餐饮渠道具有产能优势、冷链资源优势、研发优势,BC双轮驱动可期。
安井食品:餐饮渠道收入占比约60%,销售人员深入一线,服务力强,在公司发展初期培育了一批掌握小B资源的经销商,伴随公司成长,忠诚度较高。公司优势在于渠道服务力、成本与费用控制力,在成本高位通过提价、缩减费用稳定盈利,产地销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净利率螺旋式上升。
双汇发展:今年4月公告成立餐饮子公司,7月初双汇餐饮与尝高美集团订立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双汇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其产品研发能力、品牌力、物流资源、产能布局等与餐饮供应链要素契合,若企业倾斜资源发展,我们认为将有所突破。
1
周专题:餐饮供应链—疫情催化变革,三全安井景气看涨
1.1. 餐饮大市场,赋能多产业,看好“餐饮供应链”
我们前期发布了包括《速冻食品行业研究兼安井三全比较》系列行业报告以及安井食品与三全食品的公司深度报告。我们认为餐饮属于存量市场大,仍在持续较快成长的优质赛道,并且餐饮供应链已经发生深度变革,餐饮供应链的社会化大开放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企业带来巨大机遇,推荐复合调味料等餐饮供应链相关标的,看好深入渗透B端的速冻食品赛道。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9年餐饮行业规模4.67万亿,同比增9.40%,近10年复合增速11.4%。餐饮供应链发展的驱动因素有:1)连锁化率提升,倒逼餐饮供应链发展;2)人工成本上涨,增加餐饮去厨师化意愿;3)外卖平台发展,年轻人在家做饭时间减少、宅经济。
根据《2019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我国餐饮食材支出在营业额的占比为41.31%,测算餐饮食材规模1.93万亿。若有一小部分被工业化,空间是极大的。速冻食品是餐饮食材的主要品类之一,目前集中度低:2018年安井在速冻火锅料的市占率约10%,千味央厨在速冻米面制品的市占率约5.8%,三全约4.6%。
规模效应+客户忠诚度,驱动集中度提升:
规模效应:从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的报表均可以看出,其在生产采购端、销售端已呈现规模效应,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物流费用、销售人工费用占比随着规模的提升而下滑。
定制化能力:部分餐饮B端尤其大B对定制化有较高要求。
客户忠诚度:餐厅对食材品质与口味稳定性要求高,且供应商分级,高级别供应商一般合作稳定性高。
2
疫情后连锁化率提升、外卖渗透增加
疫情下居民外出消费减少,对餐饮行业造成打击,部分餐厅退出,我们观察到随着消费逐渐恢复,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外卖加速渗透。
疫情后连锁化率提升:由于行业数据无法取得,我们做了一个小调研,以上海96广场的餐厅为研究对象,虽样本较小,但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96广场合计拥有餐厅37家,疫情中8家餐厅退出,其中4家为连锁餐厅,占比50%,新开8家餐厅中6家为连锁餐厅,占比75%。
从外卖数据来看,品牌连锁餐馆占比高,疫情加速外卖渗透。以美团点评为例,Q1餐饮外卖收入同比减少11%,减幅显著好于餐饮整体,疫情中由于品牌餐馆卫生条件相对较好、开店较早,品牌餐馆的订单比例增加,导致外卖订单客单价同比增14%,预计疫情后消费习惯有所留存,外卖业务将加速渗透。
连锁化率提升、外卖业务渗透均是餐饮供应链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3
成本端:肉类成本步入下行阶段,利好餐饮食材企业
根据博亚和讯数据,今年春节后山东潍坊白羽肉毛鸡出厂价跌至2017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由于供给释放,预计鸡肉/猪肉价格步入下行周期。历史来看,速冻食品企业安井、三全,以及肉制品企业双汇,产品毛利率与鸡肉/猪肉价格负相关,因此成本下行将利好公司短中期业绩。
4
推荐三全食品、安井食品、双汇发展
餐饮供应链标的一为复合调味料,二为渗透B端的速冻食品企业,例如三全食品、安井食品,同时双汇发展供应链优势突出,今年年初成立餐饮子公司,并与餐饮集团合作,重点发展餐饮渠道意图明显,我们也将其归到餐饮供应链标的一类,千味央厨(未上市)也值得重视。短期,三全、安井、双汇均在去年提价,今年春节后鸡肉成本急跌,以及鸡肉、猪肉价格均步入下行周期,提价+成本下行,贡献利润弹性,长期,餐饮食材尚处于工业化、标准化初期,企业成长空间大。 三全食品:公司2017年开始将餐饮业务独立运作,致力于成为“中高端餐饮业务的核心服务商”,在高管领导下取得迅速发展,2019年餐饮业务实现收入7.84亿元,同比增40.45%,净利率6.8%,我们认为公司发展餐饮渠道具有产能优势、冷链资源优势、研发优势,BC双轮驱动可期。 安井食品:餐饮渠道收入占比约60%,销售人员深入一线,服务力强,在公司发展初期培育了一批掌握小B资源的经销商,伴随公司成长,忠诚度较高。公司优势在于渠道服务力、成本与费用控制力,在成本高位通过提价、缩减费用稳定盈利,产地销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净利率螺旋式上升。 双汇发展:今年4月公告成立餐饮子公司,7月初双汇餐饮与尝高美集团订立合资协议,同意成立合资公司,由双汇负责大部分食品配料和相关物流的供应,尝高美集团专注餐厅业务的其他方面,以保持菜肴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双汇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除新疆西藏外中国境内都可实现次日交货),其产品研发能力、品牌力(食品安全的背书)、物流资源、产能布局等与餐饮供应链要素契合,若企业倾斜资源发展,我们认为将有所突破。 5
结构性机会+趋势性机会,食品饮料长牛可期
7月6日晚安信策略牵头,针对银行板块大涨召开专题电话会议,食品饮料团队亦发言。
白酒:短期情绪高涨,长期维持结构性景气判断
从恢复节奏看,2020Q3--2021Q2是比较明朗的,这从预期上就是占优的,Q3旺季,Q4估值切花,2021上半年的较为确定的快增长。
白酒总体观点不变,茅五汾为行业头部核心,中报预判都会比较稳,茅台和汾酒中报有望超预期。
其次是今世缘老窖顺鑫古井洋河;我们认为老窖动销压力最大,情况最差时候已过去,顺鑫是连续低于预期后的逆向投资品种,预判下半年报表压力减轻,明年轻装高目标前进;洋河大力度改革导致销售和报表底部明朗,目前有回购和下半年预判收入增长转正的催化。中小白酒建议重视伊力特(深度报告讲的是着眼中线,新疆基本面变化,公司复制东部地产酒逻辑,稳健成长,估值修复提升)
食品:关键字——中报行情,稳,长期逻辑
双汇 +伊利大盘蓝筹双子,双汇去年开始推荐,收获很大,但肉制品逻辑仍在持续兑现,获得更多认知认可;增发不是坏事,从投资上隐含业绩兑现可持续性;伊利股份,乳制品是Q1疫情影响直接的细分行业,恢复已明,FEVC模型,配置价值显著凸显;
大餐饮:三全安井好赛道,以三全食品中报预增为代表,业绩仍是短期直接催化;餐饮行业分析已经较为充分,由于餐饮赋能,B端相对蓝海市场,自然增长+份额提升,两者后续快牛转慢牛的可能性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休闲食品:百润股份态势良好,妙可产能和销售端明年都可继续乐观;洽洽基本面比较稳健,瓜子今年表现突出。
调味品:长期品种聚集,成熟大品类子行业消费升级和品类扩张护航中长期稳健增长,典型的是酱油醋相对成熟行业;复合调味料及新型品类主要是渗透率提升逻辑,这类品种是适应消费变化的,外出就餐提升、家庭小型化、懒人经济,讲的是渗透率(颐海国际、天味等这一类企业,自热小火锅,自热米饭),成长性更快。总体看Q2恢复态势明朗,增速普遍回到15%以上,虽然没估值特别优势的,但持股价值仍然出色。
乳制品:乳制品是Q1疫情影响直接的细分行业,恢复已明。无论常温为主的乳企,还是低温比重大的乳企,Q2均恢复明显。
6
板块综述
板块综述:
本周(2020/07/06-2020/07/10)上证指数上涨7.31%,深证成指上涨9.96%,食品饮料板块上涨9.19%,在申万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子板块涨幅情况来看,其他酒类涨幅最大,为16.94%(其他酒类16.94%>白酒10.21% >饮料制造9.9% >食品饮料9.19%>软饮料8.8% =乳品8.8%>黄酒7.83% >食品综合7.75%>食品加工7.49% >肉制品6.91%>调味发酵品6.01% >葡萄酒2.86%>啤酒1.55%)。
个股涨幅前五位分别是华宝股份(39.38%)、龙大肉食(21.75%)、百润股份(20.71%)、水井坊(19.55%)、盐津铺子(19.48%);跌幅前五位分别是:科迪乳业(-7.08%)、有友食品(-2.39%)、古井贡B(-1.5%)、张裕B(-1.44%)、青岛啤酒(-0.37%)。
核心组合表现:
本期我们的核心组合上涨10.10%。具体标的表现如下表(核心组合出自重点标的组合池):
7
投资建议
核心推荐:上半年食品股业绩兑现良好,推荐大众品双子星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大餐饮板块的三全食品/安井食品,大休闲板块的洽洽食品、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妙可蓝多、百润股份;调味品板块的涪陵榨菜、中炬高新、恒顺醋业。白酒推荐核心为茅五汾,亦推荐顺鑫、老窖、古井、今世缘、洋河;重视伊力特。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时间超预期;估值有一定泡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