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建投电子】疫情对电子行业整体影响有限,持续看好5G创新、半导体板块和苹果产业链表现】
投资要点一、疫情预计导致电子行业供需短期延迟,但整体影响有限短期供需两端受压,整体生产延后一周,消费需求释放延后。中长期看,不改5G换机和创新大周期趋势带动下的电子产业增量。存储器、芯片设计/代工/封测方面,超净环境及自动化使短期影响有限,但受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长江存储、武... 展开全文【中信建投电子】疫情对电子行业整体影响有限,持续看好5G创新、半导体板块和苹果产业链表现
投资要点
一、疫情预计导致电子行业供需短期延迟,但整体影响有限
短期供需两端受压,整体生产延后一周,消费需求释放延后。中长期看,不改5G换机和创新大周期趋势带动下的电子产业增量。存储器、芯片设计/代工/封测方面,超净环境及自动化使短期影响有限,但受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长江存储、武汉弘芯的投线扩产不排除面临压力。显示面板方面,受春节复工延期影响,预计2月中国面板厂稼动率降10-15%。LED方面,华灿光电产能已经转移故受影响较小;高德红外,力源信息受疫情刺激需求旺盛,有望受益。PCB方面,湖北是台湾PCB厂生产大本营,停工缓工将主要影响上游材料供应和开工率,但对中游制造端影响较小。电阻、电容方面,由于国巨延后开工,且后续开工率预料承压,其他被动元件大厂产能也受到波及,预计中短期内电阻、电容供需结构可能吃紧。苹果链方面,考虑到Apple供应链的全球生产据点约50%在中国,预计1H20量产的新产品面临潜在产能风险,同时可能会影响Apple的1H21新产品开发时程。但就苹果新品而言,中国并非主导市场故影响较小。 二、外盘受影响程度不一,台湾、香港股市严重受挫
境外大盘普遍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股市反映最为激烈,大盘均跌5%以上,电子指数跌幅更大,超过8%,港股电子龙头股跌幅均扩大至7%以上,台积电等台湾电子龙头也无一幸免;亚洲近邻日韩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大盘下挫近3%,三星等电子龙头从近一月的高位下跌8%~10%;远在美洲的美国大盘受影响较小,但半导体亦明显受挫,从近一月的高位下跌近9%,苹果、高通等电子龙头均出现明显下跌。 三、历史两次疫情期间电子行业弱于大盘,稳定期迎来明显反弹
回顾近二十年SARS及甲流两次疫情期间电子行业的走势,容易发现其发展模式十分接近。在扩散期,电子行业与大盘走势接近且略优于大盘,分别领先大盘1.79%及2.42%;进入爆发期,电子行业行情迅速走差并落后于大盘,收益差达8 %~11%;稳定期后,电子行业开始出现比较大幅的反弹,短期收益明显优于大盘。 四、疫情带来进场机会,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择时布局
受恐慌情绪及外盘波动影响,复市后A股电子大概率面临系统性压力。疫情发展使产能和需求在短期内面临下行压力,电子行业表现大概率不及大盘。历史上在爆发期内行情波动较为剧烈,短期交易风险较大,但是也会进入市场低位,带来极好的买入机会。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电子供应链有望恢复平衡,电子行业有望迎来较为大幅的反弹。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择时布局。最后我们重申,疫情对电子供需影响整体有限,5G、半导体、苹果链仍是20年主线,看好2020年5G创新、半导体板块和苹果产业链表现。一季度电子行业供需小幅承压,疫情对电子行业影响仍有不确定性。 正文内容
一、疫情延迟电子行业短期供需节奏,但整体影响有限
1.1 疫情增加电子产业不确定性,短期需求/供给料同向下滑 供给端方面,整体生产延后一周,影响有限。受疫情对人员流动的影响,2020年春节后全面复工推迟,电子企业短期开工率预料同比下滑,节后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缺工;叠加原料、成品物流可能受到的影响,疫情将在中短期内对人工、物流依赖度高的电子企业产生影响。我们认为,疫情发展不构成对电子公司正常运营的深远影响,但部分公司短期出货下滑和递延,一季度营收表现承压。全国范围看,虽然从目前复工日期看,粗略估计耽误一季度工作时长不超过1周,但考虑到大多可通过轮班/调休/远程上班等方式弥补,影响整体工作时长有限。从供应链来看,电子产业链上游核心元器件自动化程度较高,非劳动密集型,不管是国内制造还是海外代工,判断整体影响较小;而中下游的模组/组装环节,大多在多地区设厂,可酌情调整产能分配,补充产能缺口;终端上新品发布节奏及量产有可能会受到潜在影响,但考虑前述对产业链各环节供给判断,不必悲观看待。
需求端方面,一季度淡季更淡,消费需求释放延后,但总量仍可期。需求端来看,多个城市封关亦将影响线上及线下零售,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爆发预计将短暂降低消费者购机意愿;由于消费需求疲弱,预计2020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我们认为,手机/PC/TV/汽车/工控等需求短期或有所抑制,但终端本属于换机周期驱动,需求一直存在,且一季度消费电子需求本就相对偏淡,后续仍有望迎来需求反弹,季度需求抑制不改总量需求。若疫情持续时间较长,本土电子产品出口上恐有所承压,但考虑到大陆电子企业部分已在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具备产区产能,可部分调整。综上,短期看疫情对电子产业链供需有所扰动,中长期看,不改5G换机和创新大周期趋势带动下的电子产业增量。
1.2 疫情增加电子产业不确定性,短期需求/供给料同向下滑 NANDFlash、NOR Flash、CIS供给紧张,但台积电/三星/海力士/索尼等外商是主力,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整体产能较低,对供应链影响小。目前两家晶圆厂生产正常,物流因特殊申报的管道程序而不受影响,因此中短期内的正常生产和产能爬坡不受影响;但若全面复工延迟,技术支持得不到有效保障,则生产将面临承压。另外,若疫情影响未能在短期内消除,则长江存储、武汉弘芯的投线扩产可能面临不确定性。至于湖北以外其他地区的人员复工,原材料/货物进出,设备支持等情况受影响相对较小。半导体产线大多处在超净环境且自动化较高,受影响程度有限。大陆其他地区以及海外地区的晶圆代工厂,包括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华虹、华润微等,长三角和西部地区聚集的主要封测厂,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的芯片设计公司受影响更小。 1.3 光电显示影响有所分化,终端研发和产线影响整体可控 显示面板方面,武汉有天马G4.5 LCD/G6 OLED、华星光电G6 LTPS、京东方G10.5 TFT LCD产线,其中武汉地区的京东方和天马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占自身比例较小,华星光电仅是LTPS产能较大,但LCD目前产能供给偏宽松,可替代较多。与半导体产线类似,面板产线的生产环境对人力要求偏松,目前正常生产,但受春节复工延期影响,预计2月中国面板厂稼动率降10-15%。LED方面,华灿光电武汉之前就将产能转移到华灿浙江,故疫情对行业和公司自身影响较小。另一方面,高德红外的红外检测体温装置,力源信息的电子元件分销等受疫情刺激需求旺盛,公司有望受益。终端方面,湖北有小米武汉总部、华为武汉研究所、联想武汉基地/富士康武汉基地等,其中华为/联想/富士康主要涉及PC/笔电项目,由于生产可以转移到其他地区,而研发设计可通过远程办公解决,整体可控。
1.4 受困上游原材料供应和复工延迟,湖北PCB板块短期承压
PCB是电子行业之母,若疫情失控影响较大。湖北是台湾PCB厂生产大本营,台光电、欣兴、健鼎、楠梓电、定颖等都在湖北设厂。从30日股价表现来看,梓电、欣兴、定颖、先丰、金像电、联茂、达迈、台表科、腾辉电子-KY等盘中跌停。事实上,有多个跌停个股并未在湖北设厂,但市场恐慌情绪波及未在当地设厂的公司。从31日股价看,相关公司发布了关于武汉肺炎对公司影响的公告,虽市场恐慌情绪仍在蔓延但跌幅缩窄,健鼎、台光电、定颖、欣兴及楠梓电等武汉PCB概念股跌幅在3%-7%之间。我们认为,此次疫情造成的停工缓工将一定程度上延缓上游材料供应和开工率;而就中游制造来看,大部分制程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因此对制造端影响较小;相比之下,下游需求端将承受冲击。
1.5 国巨延后开工,行业库存较低,预计短暂影响全球电阻、电容供应
台系被动元件龙头国巨表示,台北总部、高雄生产厂区正常营运,苏州、东莞则配合当地政府政策延后复工。国巨晶片电阻和MLCC电容全球市占率各为34%、13%,分居全球第一大、第三大厂;考虑日商有不少中低阶电阻由国巨代工,国巨直接/间接影响的产能逾50%。19年以来下游EMS厂商电阻备料保守,库存水位较低。我们认为,国巨(苏州、东莞)延后开工,且后续开工率预料承压,其他被动元件大厂如奇力新、华新科等在大陆也有程度不一的产能波及,预计产能利用率短期内提升有限,因此预计中短期内电阻、电容供需结构可能吃紧。
1.6 苹果新机量产或有延后,消费需求暂时受压抑,但整体影响仍有限
从苹果产业链供应端看,苹果要求供应商2020H1生产8000万部iPhone,同比计划增加约14%,其将于春季推出低价位手机(约1500万部),计划在二月第三周量产,该计划不排除因为肺炎疫情受影响。(1)生产方面,全球iPhone组装基本由富士康在河南的基地和和硕在上海的基地完成,富士康表示暂时不会调整生产时间或关闭工厂,其武汉基地(手机制造、工业机器人)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但营收较低,整体影响较小;(2)人员方面,一是苹果在中国约有1万直属员工和数百万供应链工人,这部分人力因疫情节后延迟返工可能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二是苹果研发人员每年往返中美,目前多国多赴陆旅游提出警示和限制,可能波及今年新产品的研发、测试和量产进度。整体来看,供给端生产存在一定的延期风险,主要由于疫情持续造成生产时间调整和研发人员和工人返工影响制造、组装、测试和量产进度。
从苹果供应链需求端看,(1)iPhone方面,根据苹果2020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19年12月28日)数据,iPhone带来的销售额高达560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计划的H1生产8000万台iPhone中,约6500万为旧机型,需求仍然强烈,廉价新机型影响较小。此外,大陆苹果零售店关闭或限制营业时间,直至2月9日24点,预计延缓100万台iPhone销售,此部分营收占比约3%,无实质影响;(2)新兴业务方面,可穿戴、智能家居和服务业务已成为苹果营收的重要增长点,诸如Apple TV流媒体和Apple News信息流受到欧美用户欢迎,但在中国没有市场,肺炎疫情对新兴业务的影响集中在可穿戴等配件上。整体来看,需求端风险较小,一季度销售或有延迟,需求暂时受压抑,我们研判疫情对H2的新机需求影响比较有限,H1压抑的需求在H2可补回。
二、电子行业近期外盘情况
2.1 台湾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春节假期后开盘第一天,台湾加权指数大跌5.75%,但次日回升0.64%至11495点。电子零组件受挫更甚,大泻8.27%至110.04点,次日仍未能止住颓势,收跌0.2%。台湾加权指数全月累计下跌4.18%,而电子零组件则下跌超过8%。
节后首个交易日台湾的电子龙头企业几乎都无一幸免,台积电跌4.95%,台联电跌1.74%,稳懋跌3.67%,大立光跌5.33%,联发科、鸿海、臻鼎受到影响最大,分别大跌8.47%、9.97%、9.67%。臻鼎全月累计跌幅超过16%,是7家公司里跌幅最大的。
2.2 香港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不同于台湾股市早早就开始了春节假期,港股直至1月24号才开始休市。休市前一周港股共出现两次较明显的大跌,第一次为1月21日,恒生指数跌幅近3%,电子行业跌幅也将近3%,市场主要解读为春节前获利了结意愿较强所致,此后市场也出现了较大幅的回调。而武汉于1月23日正式宣布封城,港股再次应声下跌1.52%,电子行业更是大跌2.89%。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由于疫情升级,恒生指数及电子行业指数均连续三日下跌,29日、30日恒生指数分别下跌2.82%、2.62%,电子指数反映剧烈,分别下跌3.73%、5.94%。31日市场情绪有所平复,跌幅分别收窄至0.52%、0.34%。恒生指数全月累计下跌6.66%,而电子指数则下跌超过10%。
随着疫情发酵,香港的电子龙头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29日舜宇光学跌1.77%,在四家公司里跌幅最小,瑞声科技跌幅近4.2%,在四家公司里跌幅最大;30日香港封关使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升级,龙头股跌幅均扩大至7%以上,创下一月来最大跌幅,其中丘钛科技更是大跌11.92%。但31日市场情绪有所平复,中芯国际、瑞声科技、丘钛科技均有所上涨,舜宇光学跌幅收窄至1.17%。瑞声科技受影响最大,累计跌幅接近20%。
2.3 韩国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1月20日,韩国确认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但当日股市并未出现下跌。受到1月23日武汉及湖北其他城市陆续封城的消息及A股大跌影响,韩国综指跌近1%,而三星、海力士及LG等电子龙头跌幅则较大,分别为-2.41%、-2.28%、-1.99%。春节假期结束后,韩国综指及电子龙头跌幅均扩大,分别为-3.09%、-3.29%、-2.43%、-2.75%,与港股电子龙头相比跌幅小很多,且次日均出现小幅上涨。韩国综指全月累计下跌1.67%,而电子则下跌超过8%。
2.4 日本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与韩国类似,日本1月16日确认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但股市并未受影响,至27日前,日本股市没显露出明显的下跌趋势。1月27日-1月31日,日本电子龙头企业主要表现为下跌,村田、TDK、太阳诱电均创出本月最大跌幅,分别为-3.28%、-4.48%、-3.8%。31日,三支股票均小幅上涨,而京瓷则下跌3.44%,为其本月最大跌幅。日经225全月累计未有涨跌,而电子零组件则下跌超过8%。
2.5 美国指数及龙头股走势
1月22日,美国确认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当日股市未受影响,但自1月24日起,标普500多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更是大跌1.77%。而随着中国春节假期延长,受到多地复工时间推迟影响,美国半导体指数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1月31日创下本月最大跌幅约3.5%。标普500全月累计下跌0.16%,而半导体指数则下挫3.23%。
营收来自中国占比较高、从中国采购器件或在中国组装代工的美国电子龙头受到较大影响,24日、27日、31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最大跌幅在2.90%-5.30%之间。
总结来讲,外盘均受到此次肺炎疫情的波及,但影响程度不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股市反映最为激烈,大盘均跌5%以上,电子指数跌幅更大,超过8%,台积电等电子龙头普遍下跌;亚洲近邻日韩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大盘下挫近3%,三星等电子龙头从近一月的高位下跌8%~10%;远在美洲的美国大盘受影响较小,但半导体亦明显受挫从近一月的高位下跌9%左右,苹果、高通等电子龙头均出现明显下跌。
三、2003年SARS和2009年甲流期间的电子行情复盘
3.1 2003年SARS期间电子股票走势复盘
非典最早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出现,2003年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该病为SARS,至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我们复盘03年三个阶段电子指数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① 在SARS扩散期,电子板块表现略优于大盘,累计收益及趋势较为接近,而此时疫情尚未进入全面防治阶段。其中2003年1月至3月爆发期前,电子指数共上涨14.71%,高于同期大盘1.79个百分点。
② SARS爆发期,电子行业明显跑输大盘。3月-4月,沪深300指数略微上涨1.35%,而电子指数下跌高达9.28%,在5月初大盘行情有所好转的情况下,电子行业依然未能止住颓势而进一步下跌。
③ 疫情进入稳定期后,电子指数短期内出现快速增长,累计收益逐渐趋近于大盘。自5月中旬至7月中旬疫情基本结束前,电子指数共上涨5.65%,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了0.24%。其中5月中旬至5月末出现了一波较大的涨幅,电子指数上涨达9.07%,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增长3.96%。
3.2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期间电子股票走势复盘
甲型H1N1流感最初发现于2009年3月,在墨西哥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而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则于2009年5月10日在四川被发现。2009年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2009年9月上旬疫情开始得到控制,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疫情至2010年4月10号基本结束,为时大约一年。截止2009年12月22日,中国内地一共确诊12.3万例新型H1N1患者,死亡714例。
我们复盘09年三个阶段电子指数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① 在H1N1扩散期,电子板块表现略优于大盘,累计收益及趋势较为接近。其中2009年3月至6月爆发期前,电子指数共上涨34.51%,高于同期大盘2.42个百分点。
② H1N1爆发期,电子行业明显跑输大盘。6月中旬-8月上旬,大盘与电子指数收益差距扩大,一度达到8.5%,此后收益差有所缩小并趋于一致。
③ 疫情进入稳定期后,电子指数开始反超大盘。自9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疫情基本结束前,电子指数共上涨73.0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了17.86%。
四、历史经验总结及投资建议
从历史经验来看,SARS跟甲流期间电子行业走势模式十分接近,在扩散期国家尚未开始全面防控时与大盘走势接近且略优于大盘;随着疫情升温,行情迅速走差并落后于大盘;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开始出现比较大幅的反弹,短期收益明显优于大盘。
根据外盘疫情爆发以来的走势及A股在过往两次较大规模疫情期间的表现,我们作出以下投资建议:
① 受恐慌情绪及外盘波动影响,复市后A股电子大概率面临系统性压力。由于目前疫情仍在发展当中,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仍在快速增长,世卫组织将中国列入PHEIC,可初步判断目前疫情已处于爆发期,受产能和需求短期同步下行影响,电子行业表现大概率不及大盘;
② 根据历史经验,爆发期内行情波动较为剧烈,短期交易风险较大。但是也会进入市场低位,带来极好的买入机会;
③ 随着人口流动限制,检测手段提升,疫情有望得到控制。从历史上看,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电子供应链有望恢复平衡,进入稳定期后电子行业会迎来较为大幅的反弹,因此疫情有望提供新的买入良机。建议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择时布局。
我们重申:疫情对电子供需影响整体有限,5G、半导体、苹果链仍是20年主线。
5G换机潮带动零部件产业链龙头快速增长,本土公司潜力巨大,射频与天线建议关注卓胜微、信维通信、立讯精密,散热屏蔽建议关注飞荣达、方邦股份。国产高频高速基材响应5G基建与本土替代利好,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电子等龙头供应商持续受益,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半导体行业触底反弹迹象明显,本土市场份额提升与订单转移利好效应显著,晶圆代工环节建议关注中芯国际,封测环节建议关注长电科技、环旭电子。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不确定、劳务用工缺工、物流效率降低、消费市场疲软、新机发布延迟
赞(59) | 评论 (18) 2020-02-04 08:16 来自网站 举报
-
【特斯拉牵手CATL,光伏政策好于预期【安信电新·周观察·0203】】
1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客户优质)2璞泰来 (高端负极龙头,盈利拐点)3恩捷股份(全球湿法隔膜龙头,海外拓展强势)4国电南瑞(二次设备巨头,泛在受益)5岷江水电(国网信产集团,泛在受益)6金风科技(技术与市场领先风电龙头,盈利拐点)7通威股份(低成本光伏风头,光伏需求向... 展开全文特斯拉牵手CATL,光伏政策好于预期【安信电新·周观察·0203】
1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客户优质)
2
璞泰来 (高端负极龙头,盈利拐点)
3
恩捷股份(全球湿法隔膜龙头,海外拓展强势)
4
国电南瑞(二次设备巨头,泛在受益)
5
岷江水电(国网信产集团,泛在受益)
6
金风科技(技术与市场领先风电龙头,盈利拐点)
7
通威股份(低成本光伏风头,光伏需求向好)
8
隆基股份(单晶硅片龙头,光伏需求向好)
9
宏发股份(全球继电器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
10
正泰电器(户用光伏和低压电器龙头,直销业务突破)
行业观点概要
■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业绩超预期增长,CATL成合作伙伴。特斯拉第四季度业绩再次超预期增长,并在投资者会议上宣布宁德时代成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合作伙伴。第四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515.12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17%;其中,汽车板块实现营收444.62亿元,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19%;盈利方面,公司第四季度归母净利达7.32亿元(去除股权激励费用调整,非GAAP规则下26.94亿元),大超市场预期。根据会议透露,位于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Y产线已经开始运转,预计今年一季度末Model Y的整车将实现交付,2020年Model 3叠加ModelY的产能将达到50万辆,Semi也将在今年实现限量生产;而在中国市场,上海超级工厂预计2020年贡献增量10-15万辆,2021年有望达25万辆。随着特斯拉不同车型不断推出,业务从美国拓展至中国乃至全球,影响力将不断提升;
特斯拉为上游产业链带来无限生机。从产业链角度而言,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的提升为更多本土厂商带来机会,除了特斯拉自身的广阔发展潜力之外,与优质车企的合作也将带来电池与材料厂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与更多全球客户的合作!
投资建议:特斯拉宣布宁德时代和LG化学成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合作伙伴,特斯拉为产业链带来的是“0”到“1”的大机遇,其产业链上公司有望长期受益,首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动力电池厂商,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建议关注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推荐全球化供应的材料厂商璞泰来、恩捷股份、科达利、当升科技、新宙邦、嘉元科技,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宏发股份、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建议关注中科电气、杉杉股份、星源材质、江苏国泰等。
■新能源发电:光伏政策节奏好于预期,风电行业持续回暖。能源局下发2020年风电、光伏建设规划,其中光伏补贴总额达15亿元,平价项目3月中旬上报,竞价项目4月30日前报送,政策节奏好于预期!与此同时,三部委还下发了《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也已定稿。
需求方面,我们预计20年国内装机有望超50GW,同比增速超过66%;预计明年海外整体需求在100GW以上,全球整体需求150GW+,同比增长超过30%,光伏产业迎来国内外需求共振。产业链方面,单晶PERC电池片盈利能力正逐步修复;硅料和玻璃等环节明年也具备涨价预期;单晶硅片目前价格仍维持强势,说明单晶硅片需求旺盛,明年虽有降价压力,但龙头企业凭借量和成本的优势业绩仍有望超市场预期。
风电方面,我们预计2020年大概率装机规模在35GW左右,同比近30%的增长,存量项目的抢装带来行业持续高景气,风电企业的业绩也维持高增速;业绩方面,东方电缆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同比增长165%,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大订单陆续交付;受益于重组上市后业绩的明显改善,协鑫能科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到6.5亿,同比增加9195.93%-11984.7%;泰盛风能则深化布局了海上风电及海外风电市场、拓展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在手业务订单充足,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1.58亿,同比增加1376%-1405%;明阳智能作为大风机市场的引领者,大型化风机订单充足,归母净利预计达到6.1亿到7.3亿元,同比增长43.20%到71.37%;天顺风能则由于行业需求显著上升,公司产能扩张适时,塔筒叶片模具三者销量上升明显。
投资建议:当前光伏和风电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光伏板块2020年整体估值仅15-16倍,风电仅12倍,建议重点配置!光伏重点推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正泰电器,重点关注ST爱旭、福莱特、福斯特、捷佳伟创、林洋能源等!风电重点推荐: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天顺风能、中材科技,重点关注泰胜风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振江股份、运达股份等!
■电力设备与工控:精准投资基调不改,泛在建设昂首阔步。截至目前,受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国网和南网分别有21/59个物资采购项目延期,但目前,泛在建设仍在扎实的推进之中。在电力设备领域,智慧物联平台作为电工设备的一个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试点互联供应商53家,覆盖23类电网物资;而在能源领域,国网综合能源服务也在逐步取得成效。之前,国网和南网同时出台文件,奠定了未来严控电网投资规模,构建精准投资管控体系的基调,展望2020年,电网投资将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充分发挥带动左右。
我们认为,电网大规模投资时代的结束是必然,电网投资正出现结构性变化,泛在的投资只会加大且进程必会加快,2020年是泛在建设“三年攻坚”的突破年,是保障如期完成初步泛在建设的关键年,从投资金额来看,广义泛在投资未来5年(2019-2024)有望到1万亿以上,而狭义泛在的信息通信类投资则有望达3,000亿以上。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三条投资主线:1)具备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实力的国网系信通产业单元,有望全面受益泛在投资建设,重点推荐:国电南瑞、岷江水电(信产集团);2)电力二次设备企业、传感监测及信息化类企业,重点推荐:金智科技、海兴电力;3)聚焦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的相关企业,重点推荐:远光软件、涪陵电力。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产销量及风电光伏装机量低于预期;电力设备方面:技术及应用场景变化的风险;国网投资及建设力度低于预期;核心竞争力不及传统IT企业;泛在相关投资规模低于预期等。
■本周组合:宁德时代、璞泰来、恩捷股份、国电南瑞、岷江水电、金风科技、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宏发股份、正泰电器
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业绩超预期增长,CATL成合作伙伴
美国时间1月29日,特斯拉公布了今年第四季度业绩和经营情况:公司今年继第三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后,业绩再次超预期增长!并在之后的投资者会议中正式宣布宁德时代和LG化学成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合作伙伴!从业绩来看,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收515.12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17%;其中,汽车板块实现营收444.62亿元,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19%;2019年总营收达到1714.61亿元,同比增长16.61%,特斯拉Model 3的全球爆款效应仍在延续;盈利方面,公司第四季度归母净利达7.32亿元(去除股权激励费用调整,非GAAP规则下26.94亿元),EPS达14.94元(GAAP规则下4.05元),大超市场预期,全年归母净利为-60.13亿元(非GAAP规则下4.24亿元),同比增长10.24%。
Model3爆款效应引领交付量创历史新高。从产销数据来看,第四季度特斯拉汽车产量和交付量分别达到10.49万辆和11.21万辆。其中第四季度产量环比增长9.09%,同比增长21.18%;交付量环比增长15.34%,同比增长23.23%,交付量创造历史新高。分车型来看,爆款产品Model 3交付量达到9.26万辆,环比增长16.21%,同比增长46%,2019年全年交付30.09万辆,爆款效应延续,预计随着上海超级工厂的持续交付,Model3的产销量在今年将进一步提升。
全球库存周转天数再创新低,移动服务车队快速增长。特斯拉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带来的是库存周转天数的显著下降。从库存来看,公w司的全球库存平均周转天数在第四季度仅为11天,创造了4年以来特斯拉库存周转天数的新低,更是Model 3量产以来的最低点;而从售后服务来看,公司在全球门店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移动服务车队的数量显著增长,目前已达到743队,同比增长81%,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灵活的售后服务保障。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营业利润持续上升。从第四季度来看,特斯拉降本增效的成果显著,其中总经营费用率为16.1%,同比下降0.5Pcts,环比下降了1.4Pcts。尽管Model3等售价下调使得单车销售价格有所下降,但产销量的上升和降本增效依旧使本季度公司营业利润率为4.9%,环比上升0.8Pcts。
现金流创造历史最佳水平。第四季度,特斯拉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9.41亿元,环比增长88.49%,创造了历史最佳水平;与此同时,全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167.78亿元,同比增长14.63%,现金流处于充沛水平;在此基础上,第四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较第三季度增长65亿元至437.27亿元;而从资本支出来看,由于上海超级工厂的投资和美国弗里蒙特工厂Model Y的产线建设,资本支出在第四季度达到31.32亿元的水平,但由于经营性现金流的迅速增长,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仍达到68亿元的历史最佳水平。
Model 3爆款效应仍将持续,Model Y来势汹汹。从2020年规划来看,分地区,在美国地区,今年1月,位于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Y产线已经开始运转,预计今年一季度末Model Y的整车将实现交付。而从排产情况来看,目前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Y和Model 3年产能达40万辆。而在2020年二季度末,随着工厂新设备的引入和机器人设备的进一步增加,Model 3、Model Y的合并产能将达到每年50万辆。且在今年,特斯拉也将限量推出电动重型卡车Semi系列车型。
而在上海,上海超级工厂已启动第二期项目的建设。目前Model 3的年产能为15万辆,预计在未来将利用现有设备继续增加产能,与此同时,本地电池组的利用率也在持续提升。而从Model Y来看,Model Y在上海生产计划从2021年开始,考虑到豪华SUV车型在中国市场的火爆程度,公司初步计划Model Y的产能将至少不低于Model 3。
自动驾驶安全性能持续提升,续航里程继续领先。到目前为止,特斯拉汽车已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了超过30亿英里。随着自动驾驶里程呈指数级增长,也为特斯拉汽车数据库的神经网络增加了更多的数据。在未来,特斯拉将能够更好地可以更好地检测环境中的新细节,包括车道标志、交通灯、停车标志以及其他车辆和道路使用者。
而从续航里程来看,EPA续航里程数据是美国环保署提供的续航里程数据,根据数据,由于Model Y全轮驱动(AWD)工程的持续进展,Model Y的最大行驶里程已经成功提高到507公里,这一数字已经远远领先包括福特Mach E、奥迪e-tron、奔驰EQC等同类型车型,相比较于之前预估450公里,无疑将提升Model Y在纯电SUV领域的领先地位。
特斯拉将为上游产业链带来无限生机。从产业链角度而言,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的提升为更多本土厂商带来机会,除了特斯拉自身的广阔发展潜力之外,与优质车企的合作也将带来电池与材料厂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与更多全球客户的合作!
投资建议:特斯拉宣布宁德时代和LG化学成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新合作伙伴,特斯拉为产业链带来的是“0”到“1”的大机遇,其产业链上公司有望长期受益,首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动力电池厂商,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建议关注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推荐全球化供应的材料厂商璞泰来、恩捷股份、科达利、当升科技、新宙邦、嘉元科技,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宏发股份、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建议关注中科电气、杉杉股份、星源材质、江苏国泰等。
新能源发电
光伏政策节奏好于预期,风电行业持续回暖
光伏:能源局下发2020年风电、光伏建设规划,其中光伏补贴总额达15亿元,平价项目3月中旬上报,竞价项目4月30日前报送,留给企业组织申报的时间非常充裕。所以,我们认为2020年整体竞价项目的完成率会远高于2019年,政策节奏好于预期!与此同时,三部委还下发了《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也已定稿。
需求方面,按照15亿元的补贴总额度测算,我们预计2020年新增补贴项目20-26GW,其中集中式+工商业分布式15-19GW左右,户用5-7GW;还有就是平价项目,2019年5月20日,国家能源局下发2019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其中光伏项目合计14.78GW。此次申报的项目中, 计划2019年投产的项目合计4.61GW, 计划2020年投产的项目合计9.17GW。2019年平价工商业分布式和平价地面电站预计并网3GW左右, 第一批光伏平价项目理论上有超过10GW的规模将在2020年并网。另外,征求意见稿要求2020年第二批光伏平价项目于3月中旬上报能源局,且须在2020年底前能够备案并开工建设,相比2019年第一批,上报时间节点更早且有明确的备案开工要求,因此,我们保守预计2020年光伏平价项目装机量有望达到5-10GW。另外,专项工程/示范项预计7-10GW、领跑者1.5GW、19年顺延项目8-10GW,中性预期下,2020年国内装机预计有望超50GW,同比增速超过66%!
海外方面, 2019年整个组件出口63.5GW,同比增长62%,2019年以来国内组件价格进一步下降, 整体降幅达20%, 预计仍将刺激2020年国内组件出口快速增长。全球光伏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2018年全球top10的光伏市场合计份额占比82%,2019年降至74%。全球GW级市场数量明显增加,2018年全球GW级市场达到13个,预计2019年全球GW级市场16个,随着成本下降带来经济性的提升,预计2020年将超过20个。预计2019-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分别达到120、150GW,分别同比增长15.38%、25%。2020年光伏将迎来国内外需求的共振。
产业链方面,截止2020年1月22日,单晶PERC电池片价格为0.95元/W,盈利能力正逐步修复;硅料和玻璃等环节明年也具备涨价预期;单晶硅片目前价格为1.06元/片仍维持强势,说明单晶硅片需求旺盛,明年虽有降价压力,但龙头企业凭借量和成本的优势业绩仍有望超市场预期。
风电:风电行业持续回暖,零部件企业在量、价、成本端共振下业绩持续高增,风机企业也已消化18年低价订单的影响,毛利率在Q3出现拐点;在当前抢装的背景下,零部件及风机企业均订单饱满,部分环节甚至供不应求,20年零部件企业业绩仍将维持快速增长,而风机企业在招标价的持续上涨下,毛利率进一步修复,业绩将恢复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大概率装机规模在35GW左右,同比近30%的增长,存量项目的抢装带来行业持续高景气,风电企业的业绩也维持高增速。
业绩方面具体来看:东方电缆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同比增长165%,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大订单陆续交付;受益于重组上市后业绩的明显改善,协鑫能科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到6.5亿,同比增加9195.93%-11984.7%;泰胜风能则深化布局了海上风电及海外风电市场、拓展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在手业务订单充足,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1.58亿,同比增加1376%-1405%;明阳智能作为大风机市场的引领者,大型化风机订单充足,归母净利预计达到6.1亿到7.3亿元,同比增长43.20%到71.37%;天顺风能则由于行业需求显著上升,公司产能扩张适时,塔筒叶片模具三者销量上升明显。
投资建议:当前光伏和风电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光伏板块2020年整体估值仅15-16倍,风电仅12倍,建议重点配置!光伏重点推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正泰电器,重点关注ST爱旭、福莱特、福斯特、捷佳伟创、林洋能源等!风电重点推荐: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天顺风能、中材科技,重点关注泰胜风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振江股份、运达股份等!
电力设备&工控
精准投资基调不改,泛在建设昂首阔步
截至目前,受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国网和南网分别有21/59个物资采购项目延期,但目前,泛在建设仍在扎实的推进之中。在电力设备领域,智慧物联平台按照统一的接入标准和接口规范,对接供应商订单、排产等信息,向供应商提供质量评价、工程进度、行业标准、等数据信息以及在线协同支撑,并同时对接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检测技术服务机构,是电工设备的一个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试点互联供应商53家,覆盖23类电网物资;之前,国网和南网同时出台文件,奠定了未来严控电网投资规模,构建精准投资管控体系的基调,展望2020年,电网投资将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充分发挥带动左右。
我们认为,电网大规模投资时代的结束是必然,电网投资正出现结构性变化,泛在的投资只会加大且进程必会加快:
1)从电网的建设阶段来看,2018年集中批复的14条特高压线路建成后,我国骨干网架基本成型,未来输电端的投资会逐步下降。电网投资重心将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提升配网、农网供电水平、增强电网服务清洁能源成未来趋势。
通常在电网投资中,工程类占比高达55%以上。在电网投资持续高位的情况下,存在重投入、轻收益,重立项、轻管理等问题。面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压力,电网公司也会对必要的基建项目本身进行精益化管理。
2)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电网公司转型的重大支撑点。泛在的本质就是“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和效率问题,而数据业务化则是激活电力“数据蓝海”,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2020年是泛在建设“三年攻坚”的突破年,是保障如期完成初步泛在建设的关键年。从2019年底发布的2020年泛在重点建设任务大纲来看,今年泛在重点建设任务围绕能源生态、客户服务、生产运行、经营管理、企业中台、智慧互联、基础支撑、技术研究等八个方向开展共40项建设任务。与2019年建设大纲相比,不仅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更深入的建设规划与重点布置,而且将智慧互联从基础支撑方向中独立出来,并新增经营管理方向;与此同时,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在技术研究方向领域被重点提及。而从投资金额来看,广义泛在投资未来5年(2019-2024)有望到1万亿+,而狭义泛在的信息通信类投资则有望达3,000亿+。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三条主线。我们认为泛在投资建设方向明确,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而电网投资则呈现结构性变化,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相关的智能化、信息化领域投资的占比会大幅上升。从受益的节奏与体量来看,我们重点推荐三条投资主线:1)具备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实力的国网系信通产业单元,有望全面受益泛在投资建设,重点推荐:国电南瑞、岷江水电(信产集团);2)电力二次设备企业、传感监测及信息化类企业,重点推荐:金智科技、海兴电力;3)聚焦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的相关企业,重点推荐:远光软件、涪陵电力。
赞(50) | 评论 (20) 2020-02-03 14:36 来自网站 举报
-
【【安信食品|周专题】疫情影响偏短期,聚焦内在逻辑扎实的子行业和个股】
周专题:疫情对板块影响偏短期,长期逻辑未改1.1 疫情对板块短期影响直接,子板块程度差异较大疫情始于武汉,蔓延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具备人传人属性,大范围爆发对消费影响直接。因防疫需要,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减弱减少,消费行业影响直接。疫情直接抑制餐饮和送礼消费,利好家庭消费:此次疫情... 展开全文【安信食品|周专题】疫情影响偏短期,聚焦内在逻辑扎实的子行业和个股
周专题:疫情对板块影响偏短期,长期逻辑未改
1.1 疫情对板块短期影响直接,子板块程度差异较大
疫情始于武汉,蔓延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具备人传人属性,大范围爆发对消费影响直接。
因防疫需要,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减弱减少,消费行业影响直接。
疫情直接抑制餐饮和送礼消费,利好家庭消费:此次疫情集中在春节时间段爆发,由于春节是餐饮和礼品消费的重要时间点,因此疫情对餐饮以及礼品消费影响最为直接,例如白酒、高端常温奶、以及餐饮相关消费品,但是外出的减少反过来促进家庭消费,利好家庭消费以及速食属性突出(烹饪简便)的速冻食品、肉制品、休闲食品等。
分板块来看:白酒板块影响最为直接,主因白酒一季度销售占到全年的30%以上,而Q1末的库存情况对相对淡季的Q2影响较大。疫情导致聚餐大幅较少,送礼需求也受到抑制。调味品、乳制品、肉制品、食品综合收入的季节性分部较为均衡,一季度收入占比在24-29%之间,其中调味品的餐饮渠道占比较高,但能够向居家消费实现较大程度转化,乳制品方面,高端常温奶送礼需求受到抑制,但是巴氏奶等居家消费属性强的产品反而受益,休闲食品在家消费居多,肉制品具备速食特征、替代自主烹饪,被列为部分家庭的必备采购产品,总体看疫情对食品板块的影响不大,部分甚至受益。从SARS经验看,疫情期间居民减少了外食和餐聚,家庭内就餐频次提高,同时消费者外出食材采购频次也有所缩减,需要购买能长期保存的主副食,速冻米面主流产品多为主副食搭配的产品(比如饺子、包子、馄饨等),作为家庭备餐的作用凸显。1.2. 公司:可选影响大于必选,高档白酒影响小于其他白酒
我们于正月期间走访了终端,草根调研各板块的动销情况。白酒:疫情对酒业(包括红酒、黄酒)旺季动销影响较大,春节是白酒最重要的销售旺季,2020年春节期间白酒终端动销相较上年同期偏弱,但茅五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影响较小,中档和中低档白酒的终端节前备货难以有效消化,渠道和终端库存较高,我们判断将影响Q2补货,对Q1、Q2报表业绩均会有不同程度影响,白酒企业由于提前回款模式,Q1报表压力较小,Q2报表业绩压力相对更大。
乳制品:高端常温奶(高端UHT、常温酸奶)具备较强礼品属性,春节销售旺季特征明显,草根调研目前终端库存显著积压,反馈春节销量下滑20%以上;巴氏奶居家消费属性突出,但是保质期短,对企业的供应链调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草根调研上海及江浙地区巴氏奶部分终端存在缺货现象,光明乳业疫情期间加班生产保障上海地区鲜奶供应;奶酪棒属于居家消费品,草根调研显示也存在断货现象。龙头伊利方面, Q1(2016-2018年平均,下同)收入占比24.6%,季节性分部较均衡,判断后期将投费用或加大促销去库存(主要为高端常温奶),龙头自主调节能力强,判断后期恢复较快。
调味品:必需消费品属性,餐饮渠道占比较高的影响较大,但是餐饮消费能够向居家消费实现较大程度转化,中炬、恒顺以零售渠道为主,白醋有囤货现象,影响较小。调味品龙头收入季节性特征也不太明显。
肉制品:高温肉制品销售较好,甚至被列入家庭采购重点,草根调研显示双汇高温肉制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及以后(相较于年前,生产日期更新鲜,年前生产日期在10-11月以后),部分终端存在断货。公司2019年10/11月提价,我们认为此次销售旺季将有利于价格传导。
休闲食品:草根调研显示终端表现差异大,部分终端断货、但是部分终端滞销,主因客流量不同,疫情导致的居家时间大幅增加反而放大了休闲食品的“打发时间”需求,利于线下渠道优势突出的品牌,以及线上休闲零食电商品牌。公司来看,洽洽食品收入分布相对均衡,渠道反馈春节期间销量相对不错;三只松鼠节日消费突出,Q1收入占比30%以上,但是此次疫情导致部分消费行为从线下转线上,即使在去年1月销售受到春节备货带动更明显的情况下(今年春节1月25日,去年春节2月5日),淘数据显示1月三只松鼠线上销售额同比增21.5%(线上休闲零食整体增5.2%)。
速冻食品:餐饮端影响相对明显,零售 C端反而收益,sars期间经验显示,消费者会购买速冻食品作为家庭重要食物储备,草根调研正月期间超市客流量最大的即为生鲜以及速冻区域。安井/三全toB端收入占比分别约为60%/15%,安井渠道反馈目前为止发货正常,零售C端销售旺盛,toB端可以通过跨市场、跨区域灵活调配,但是由于开工推迟,2月生产端可能受到影响,整体影响待评估,三全食品零售C端占比大,目前经销商库存及终端同比下降,客户订单显著上升,在销售旺盛下价格传导顺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地区的政府倡导企业2月10日后复工,但现在上下游供货局部受影响,部分地区产品运输和人员流动也存障碍,我们认为需要密切关注接下来的生产情况,若企业在2月10日顺利复工,则整体影响可控。
1.3. 白酒:疫情属扰动因素,中长期继续看好头部品种
2003年SARS期间白酒有典型的“V”型表现。参考2003年SARS期间白酒营收表现,存在典型的“V”型特征。疫情控制后,下个季度营收和净利增长恢复可期。SARS期间短期最大调整幅度大约14.4%。至2003年5月中SARS基本控制,我们分析了期间最大平均跌幅,大约为14.4%。由于节前白酒板块已经有一定程度反映(板块跌幅7.7%),我们预计开市后跌幅有限。
SARS疫情后个股分化明显,头部品种更优。
疫情相对白酒中长期而言仍仅为扰动因素,维持看好头部品种。白酒作为极具精神文化属性的特殊消费品,行业具有清晰的内在发展规律,疫情只是干扰因素,对白酒中长期影响可以忽略。白酒行业“消费升级”和“集中度提升”两大核心逻辑不变。疫情一旦得到有效控制后,白酒消费恢复仍乐观。2003年SARS疫情下,Q3白酒业绩全面恢复转好,存在典型的“V”型表现,营收和利润保持了连续性(连续5个季度双位数增长)。头部品牌优势将继续保持甚至更加凸显。2003年SARS疫情之下,全年仍有正收益的标的有五粮液、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均为头部品牌。
2016年这轮白酒景气以来,已经进入结构性景气的第二阶段,头部效应更加突出,持续看好头部品种的长期投资价值。1.4. 2003年SARS复盘:双汇、伊利股价表现较好
复盘2003年SARS,我们发现在疫情消退后社零增速、上市公司数据迅速恢复正常,相对收益来看,伊利股份、双汇发展的收益明显。
从社零数据看,2003年5月单月增速放缓明显,但6月即迅速恢复正常,具有高敏感性,而社零数据修复对市场情绪和信心修复影响将极为直接。
从上市公司数据看,白酒方面,sars对白酒影响集中体现在2003年Q2,但Q3开始持续近5个季度较好增长(10%以上)。我们认为对可选品白酒尚且影响较小且能较快消化和修复,对其他必需品影响将更为微弱。乳制品方面,伊利股份2003Q2收入增速48%,而Q3即恢复至69.1%。肉制品方面,双汇高温肉制品销量2003Q1/Q2/Q3分别同比增31.4%/21.6%/34.1%,季度维持高增长且Q3环比恢复快,而恒顺醋业收入则在2003Q2/Q3延续高增,Q3环比增速小幅下滑主因疫情期间的白醋囤货行为。
从股价收益来看,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在疫情发酵期、爆发期、消退期均有相对收益,五粮液、泸州老窖在疫情发酵期、攻坚期有小幅相对收益,而在攻坚期白酒收益高于食品(主因食品前期涨幅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双汇发展在疫情发酵期、爆发期、消退期绝对和相对收益明显。2003年全年来看,双汇、伊利、五粮液、茅台、汾酒股价涨幅分别为52.60%、26.90%、7.60%、2.36%、0.43%,双汇、伊利涨幅最大。
1.5. 此次疫情与上一轮SARS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认为不能简单类比sars,原因:
1)2000年开始中国加入WTO,开启经济增长强劲,而当下中国经济换挡,增速处于放缓通道;
2)白酒行业2001年前后消费税调整利空已经消化完毕,部分高端酒以全新子品牌推出高端产品迎合消费升级,市场非常活跃;
3)2003年乳制品/肉制品正是人均消费高速增长的普及阶段,而目前普通乳制品普及过程基本结束,以结构升级为主旋律,肉制品消费增速低个位数;
4)当前时间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渠道管理能力、供应链资源调配能力均较2003年有大幅提升。2
2020年主要关注方向不变:三条主线详解
2020年我们建议核心关注食品饮料三条主线,第一是以白酒和调味品为代表的稳健价值主线,竞争格局良好,龙头稳步成长,2015年以来估值稳中有升,未来估值稳定性仍可期。
第二是提价主线,CPI上升,原料成本上涨同时产成品提价,产品提价受益或略滞后,但通过费用优化仍能保持盈利能力的品牌企业值得高度重视,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更佳,重点领域为速冻米面(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和肉制品(双汇发展)。 第三是品类成长。满足特定消费场景和特定消费人群的品类仍在不断冒出,我们高度关注市场空间可观,竞争格局较佳的先发优势品牌,定位清晰,产品和渠道扩展领先,市场投入同步,消费者心智占有已经超前,持续快速成长可期。核心品种为妙可蓝多、洽洽食品、百润股份。 2.1.稳健价值:白酒+调味品 2016年白酒板块确定性复苏以来,在2017Q2-2018Q2达到景气高点(行业整体繁荣),2018年Q3以来结构性景气成为白酒板块最重要特征,虽然分化明显,例如次高端白酒整体增速放缓,且较之前增速放缓幅度居各价格带之首,地产酒竞争加剧,部分品牌增速低于5%,季度增速在-20%-0%这样的低水平,但高端酒整体仍在扩容,集体表现稳健,2019年高端酒以茅五泸为核心,合计收入增长20%,其中茅台受限于发货量增速低估,五粮液和老窖量价贡献高档酒增长最快。展望未来(2020-2025),高端酒趋势明朗,增长节奏平稳较快,继续看好以其为代表的稳健价值。 贵州茅台:2018年茅台酒销量3.2万吨,根据基酒产能,2024年前后茅台酒销量可达到4.5-5.0万吨之间,由于茅台酒总体产量有限,未来价格仍有上涨空间。我们认为贵州茅台的销量成长明确,稳健价值优选。 五粮液:基于贵州茅台的供需关系分析,我们认为五粮液量价政策有良好参照,公司自身管理提升将帮助实现更为稳健的成长,价值亦突出。 泸州老窖:跟随战略受益者。 除了高端酒,我们还高度重视山西汾酒、地产酒龙头、光瓶酒龙头。 山西汾酒:2017年国企改革以来,增长动能强劲,目前正处于快速全国化进程中,公司市场投入能力出众,品牌势能升级,渠道优势资源不断聚集,山西和环山西市场稳固且保有较快增长,域外市场高速成长,主力产品全线增长,前景看好。2017年公司提出“62210”五年奋斗目标,2022年争取实现200亿元销售,我们认为从2018年93.8亿元到2022年的200亿元是良好的目标参照。
古井贡酒:在安徽省年内龙头地位稳固,结构升级持续受益,未来3年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可期,利润增速更快。
顺鑫农业:光瓶酒龙头,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低价高频次消费为主,无惧宏观波动,目前在低档酒市场份额仍低,预计将继续受益消费品牌化和集中度提升,同时公司导入升级产品,未来盈利率提升可期。
调味品中炬高新具有良好的稳健价值。公司品牌基础好,产能储备较足,市场稳扎稳打,仍有很大潜力。民营化以后,公司体制红利尚未充分释放。后续主要看点:厨邦食品少数股权归属、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投入欠账的不足以及收入导向提升增长水平、做大食品主业的外延。 2.2. 提价主线:速冻米面火锅料+肉制品 2019年3季报总结分析,我们发现收入利润增速相较于Q2提速的有次高端和高端白酒、乳制品、肉制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龙头表现出逆境恒强、较好的穿越周期能力。我们发现环比提速的基本具有提价因素贡献,典型的是高档白酒、速冻食品和肉制品,休闲食品当中业绩表现超预期的洽洽食品仍在受益2018Q3提价。 双汇发展:屠宰上量,低成本冻肉储备充足且仍继续补充(来自美国关联企业低价冻肉),肉制品今年持续提价,因竞争格局稳定,销售量未见明显影响。展望未来,提价受益周期长,冻肉储备销售利润贡献十分显著。 三全食品:冻肉储备可满足明年旺季使用,产品多次提价,成本转嫁较为顺利。公司当前核心逻辑一是2B业务持续快速成长,且因费用率低使得盈利能力远高于啊当前整体利润率水平,二是零售业务的体制机制改革,损益导向,内部挖潜,盈利能力正在修复。公司业绩弹性较大,值得高度重视。 2.3. 品类成长:成长性子行业获得高估值
成长期行业往往因高增长获得高估值。
奶酪居于乳制品金字塔顶端,目前“餐饮+零售(家庭DIY消费)+休闲零食化”使得奶酪细分处于快速成长赛道。妙可蓝多2019年儿童奶酪棒单品爆发,整体奶酪业务预计实现9亿收入,餐饮奶酪和儿童奶酪约5:5,儿童奶酪明年预计继续实现高速增长。从我们深度的市场调研反馈看,儿童奶酪市场竞争格局初步成型,公司居于第一梯队,相较外资品牌百吉福,公司具有招商灵活、终端网点开拓更为积极、渠道下沉和维护更好等优势。相较蒙牛等国产品牌,公司具有产能优势、包装专利优势、IP优势、组合营销占据消费心智有利位置的优势。继续看好公司儿童奶酪放量以及家庭奶酪(芝士片、马苏里拉)零售放量。
百润股份:公司深度洞察预调鸡尾酒市场机会,全面学习日本经验,完成了重新定位,主推产品复购率大幅提升,优秀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继续保持,销售收入增速回升,盈利能力回升。
洽洽食品:小黄袋和蓝袋持续快速增长,瓜子品类优势突出,小黄袋线下优势凸显,大单品逻辑通畅。公司目前快速增长背后是2015年以来的几次重大变革,从事业部制改革,推行PK机制,员工激励升级,引入战略外脑,持续升级市场投入,目前公司走上了更快增长轨道,我们认为具有可持续性。
3
近期食品饮料板块综述
板块综述:
节前一周(2020/01/20-2020/01/24)上证指数下跌3.22%,深证成指下跌2.49%,食品饮料板块下跌6.30%,在申万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5位。子板块中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食品综合最大,为-6.85%(调味发酵品-3.38% >黄酒 -3.98% >其他酒类 -4.48% >软饮料 -5.11% >啤酒 -5.66% >食品加工 -5.84% >葡萄酒 -5.84% >肉制品 -6.16% >食品饮料 -6.30% >饮料制造 -6.49% >白酒 -6.59% >乳品 -6.74% >食品综合 -6.85%)。
个股涨幅前五位分别是:*ST莲花(15.97%)、盐津铺子(6.40%)、加加食品(1.15%)、克明面业(0.09%)、*ST皇台(0.00%);
跌幅前五位分别是:惠发食品(-15.47%)、黑芝麻(-15.46%)、香飘飘(-14.00%)、绝味食品(-13.60%)、口子窖(-13.03%)。
核心组合表现:
本期我们的核心组合下跌6.68%。具体标的表现如下表(核心组合出自重点标的组合池) 外资持股数据更新:
4
投资建议
■ 核心推荐:白酒方面,建议聚焦优势产区和优势品牌,板块短期因疫情影响的回调将带来布局机会。中长期核心配置行业+香型双重龙头茅五汾,其中汾酒正在进行的全国化和品牌复兴最值得期待,2020年产品和区域两大结构调整有望出成果;古井贡酒、今世缘为代表的区域白酒发展势头良好,增长潜力仍有释放空间;其他重点公司包括泸州老窖、顺鑫农业(性价比突出的光瓶酒龙头),困境有望反转的低估值品种洋河股份等。食品方面,推荐疫情期间产品销售佳,价格传导、渠道理顺加速的双汇发展、三全食品,推荐抗风险能力强、必需消费属性突出的伊利股份,市场投入思路清晰且大单品和新品快速成长洽洽食品;品类成长沪上“双小龙”;库存低位明年轻装上阵的涪陵榨菜。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复工、物流、原料供应的不确定对生产的负面影响。Q2去库存压力。
赞(62) | 评论 (18) 2020-02-03 13:44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医药 · 深度】万孚生物:28年品牌企业,专注POCT构建多维度体系壁垒】
投资摘要国内POCT行业增速20-25%,国产品牌迎来发展良机即时检测POCT具有检测时间短、仪器小、操作便利的优势,是体外诊断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万孚是国内早期进入行业的领先者,龙头地位凸显。POCT是IVD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子行业之一,行业景气度高,全球POCT市场规模85亿美... 展开全文【天风医药 · 深度】万孚生物:28年品牌企业,专注POCT构建多维度体系壁垒
投资摘要 国内POCT行业增速20-25%,国产品牌迎来发展良机
即时检测POCT具有检测时间短、仪器小、操作便利的优势,是体外诊断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万孚是国内早期进入行业的领先者,龙头地位凸显。
POCT是IVD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子行业之一,行业景气度高,全球POCT市场规模85亿美金,增速3.8%,全球龙头Alere巅峰市占率接近34%。国内POCT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增速约为20-25%之间,根据我们测算,目前国内POCT市场规模(不含血糖)为70亿人民币,未来仍有1.5倍市场空间等待挖掘,3-5年行业增速为25%。国内龙头万孚市占率仅为10%,对标海外成熟市场集中度,未来仍然有提升空间。
我们在上一篇报告中详细分析了POCT行业,增长来源三方面:1、分级诊疗带来基层蛋糕扩大,基层潜在市场40亿;2、高等级医院临床科室POCT需求提升,五大中心预计带来增量市场20-30亿元,给予国产品牌切入口,加速进口替代;3、POCT延展性强,新项目的开发带来新市场空间。
万孚市占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三大竞争力构建核心壁垒
万孚国内现有市占率约为10%,对标Alere峰值市占率在34%(2013年),我们认为万孚还有市占率提升空间,来源于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丰富:万孚现有产品品类比国产和进口品牌都要丰富,能够覆盖大部分POCT细分市场,同时满足经销商、终端医院的各类需求。
2、先发优势:万孚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POCT领域的公司,构建了POCT整套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渠道、学术推广等,未来新增产品品类将通过现有渠道迅速导入,边际销售成本不高,相较小公司更有优势。
3、研发优势:万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研发处于领先位置,后续还包括已上市的化学发光、血凝、血气,未上市的分子,能够持续满足临床需求,是专注于做POCT领域的公司。
目标价70.5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POCT行业景气度高,万孚核心竞争力明显,未来有望保持高于行业增速发展,同时万孚已经布局全球市场,依托丰富的产品布局和先进的POCT管理经验,万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2019业绩预告,我们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由4.20、5.63、7.38亿下调至3.85、5.16、6.75亿,对应EPS为1.12、1.50、1.97,给予万孚生物2020年47X估值,对应目标价70.5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政策推进情况具有不确定性、新技术开发失败风险、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下降等
投资要点
POCT行业景气度高,发展空间大,根据我们测算国内POCT市场规模(不含血糖)为70亿人民币,未来仍有1.5倍市场空间等待挖掘,3-5年行业增速为25%。万孚生物作为国内龙头,具有产品、销售渠道和研发优势,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我们在上一篇深度报告详细分析POCT行业,《基层+科室+五大中心,POCT长逻辑产品井喷放量》。
万孚未来的发展来源于行业增长、市占率提升、全球市场布局逻辑。万孚具有28年历史的老牌企业,一直深耕POCT领域的产品,由定性产品逐步突破做到定量产品,公司上市后继续保持研发投入,当前技术已经衍生到化学发光、血气、血凝、分子等平台,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POCT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单产品天花板有限,万孚的多产品布局战略将帮助公司突破单产品天花板限制,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万孚已经布局全球市场,未来将在全球POCT市场获得重要地位。
行业判断
我们认为国内POCT市场高增长态势仍可持续,来源于三个市场的发展:
1.分级诊疗带来基层蛋糕扩大: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医生水平、门诊人次的局限,并不适合采用大型设备,而POCT作为检测平台,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灵活多变,最适宜基层医疗市场
2.高等级医院临床科室POCT需求提升:原先高等级医院检验科比较强势,临床科室难以配置POCT仪器,但是随着政策发展(五大中心、DRGs推动)以及POCT产品升级(质控连网管理、检测准确度提升),逐步可以将POCT渗透到临床科室中。
3.POCT临床项目开发广阔:POCT是一项可延展性强的领域,伴随着新技术发展,将逐步开发出适用于新应用场景的POCT检测产品,满足新需求。同时在原有技术平台上,新项目的开拓也将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最早并没有心标类的检测,后来逐步开发出相关检测项目。
市场关注问题
1、IVD集采是否会带来大幅降价?
我们认为IVD难以出现类似药品雪崩式的降价情况,原因是价格支付体系与药品不同,集采政策推进较缓,占用医保资金有限。
2、分级诊疗政策对POCT影响几何?
紧密型医联体加速基层POCT建设,到2020年底将建立500个县域共同体,根据下文测算,我们认为基层至少有40亿的空间。
3、产品壁垒不高?
我们认为POCT产品具有一定的壁垒,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原材料、专利上,同时在获批国家药监局批件上具有一定的时间壁垒。
4、业绩确定性不高,单一块业务不好预测?
万孚产品品类逐步丰富,海内外的销售区域占比平均化,受单一产品或单一预期业务影响的风险减弱,业绩增长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是在提升的。
目录
正文
1. 国内外市场空间及增长依据
POCT具有检测时间短、仪器小、操作便利的优势。POCT是Point of Care Testing的简称,即床旁检测或即时检测,属于IVD行业的子行业。与其他医疗器械相比,POCT产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一是检测时间,POCT产品缩短了从样本采集、检测到结果报告的检测周期;二是检测空间,POCT属于在被检测对象身边的检测;三是检测的操作者,POCT的操作者可以是非专业检验师,甚至是被检测对象本人。
POCT行业景气度高,是IVD主要的细分领域之一,国内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有望孕育出具有一定体量的龙头公司。
1.1. POCT是体外诊断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
POCT是IVD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子行业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向着更“高、精、集成”的方向发展;另一种是向着“简单、便捷、个人健康管理”的方向发展。体积小型化、操作简便化、结果及时化的POCT产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从整个IVD领域来看,POCT是其中一块大蛋糕。2018年全球POCT占整体IVD的比例为11%,而国内占比也达到了11%,国内和全球具有差异的点是血糖检测,由于国内检测意识不足等原因并未发展起来,会使得其他重点细分领域占比较全球更大,POCT比例仍有上升空间。
伴随技术进步,POCT能够满足快速检测的临床需求。从内在原因来看,传统的检验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检验结果”的临床要求;另一方面,传统检验手段往往导致医疗费用较高;检验医学和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催生了对快速、准确的新型检测手段的内在需求。从外在原因来看,科技的进步使快速、准确检测手段的出现成为可能。
1.2.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孕育龙头公司
全球POCT市场规模85亿美金,增速3.8%。根据Kalorama Information的数据,2018年全球POCT(不含血糖)为84.8亿美元,其中院内专业市场为74.1亿美元,院外OTC市场为10.7亿美元,院内市场增速高于院外OTC市场。自检血糖(OTC)是另外一个大专题,在本报告中不做重点讨论。
从全球格局上面来看,欧美日依然是POCT市场的主战场,占总市场盘子的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随着POCT市场知名度的提高,印度、中国、巴西的市场增长将会成为世界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
OTC市场主要包括早孕/排卵检测、FOB(粪便检测)、血凝、药物检测等,而专业市场包括临床血糖、重症、传染病、血凝、心标等对项目检测专业度要求更高的项目。
在家用市场和专业市场,主流产品分布具有不同的格局。可以看出早孕产品几乎是以OTC方式进行销售,而在中国除了OTC,还有电商销售途径。家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欧美国家药物滥用的自测市场,主要由于毒品管控与中国不同。而FOB检测,主要源于欧美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的认知,而在中国,并未达到如此普及效果。血凝产品主要是由于抗凝药物的广泛使用,个人对于凝血功能的监测需求。因此POCT的家用市场具有很强的地域、法规、习惯特点。而专业市场的产品分布,和中国差异并不大。
两块市场加总后,占比最大的主要为传染病、重症、早孕、血凝等项目,而在中国占比最大的是传染病、心标等项目,主要与不同国家医院结构和诊断习惯有关。
全球增速较快的细分子领域包括糖化、粪便、血脂等。不同子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也不同,其中增长最快的细分为FOB(粪便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增长最慢的为早孕检测,几乎不再增长。占比最大的细分为传染病和ICU监测,超过10%的份额。在家用市场和专业市场,主流产品分布具有不同的格局。
全球龙头Alere巅峰市占率接近34%。全球POCT市场相对分散,由于小设备的进入难度相对较小,各个国家都会有当地品牌,因此最大的POCT厂家Alere在2013年市占率近34%,这也是Alere最巅峰的销售金额。
POCT领域相当于一个小型化的医疗器械行业,行业发展影响深远,其中孕育出不少优秀的公司,Alere便是其中之一。
1.3. 国内未来市场空间
国内POCT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增速约为20-25%之间。我国POCT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是拥有全球最快的增长率,市场潜力巨大。2018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可达14.3亿美元(超过100亿人民币),历年保持较高的增速水平,行业景气度高。
根据我们测算,目前国内POCT市场规模(不含血糖)为70亿人民币,其中免疫定量平台占比超过一半,达到42亿,当前国内仍以免疫定量平台为主流产品。
POCT国产占比为34%。从国产占比角度,POCT市场(不含血糖)国产占比为34%,免疫定量平台为38%,免疫定性平台壁垒较低,替换更为完全,国产占比达到70%。
未来仍有1.5倍市场空间等待挖掘,3-5年行业增速为25%。根据我们测算,国内POCT未来3-5年仍有约1.5倍的市场空间等待开拓,中性判断未来行业增速仍可保持25%。其中免疫定量平台仍然为增长主力,预计潜在市场空间接近百亿(下文有作仪器铺设和单台产出的细致分析)。免疫定性平台随着传染病检测需求提升(流感、术前四项、艾滋、梅毒等),原有公共卫生部门采购为主将转为医院常规采购,还将继续带来市场增量。
更长周期来看,POCT行业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国内行业空间增长来源:
1.分级诊疗带来基层蛋糕扩大: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医生水平、门诊人次的局限,并不适合采用大型设备,而POCT作为检测平台,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灵活多变,最适宜基层医疗市场
2.高等级医院临床科室POCT需求提升:原先高等级医院检验科比较强势,临床科室难以配置POCT仪器,但是随着政策发展(五大中心、DRGs推动)以及POCT产品升级(质控连网管理、检测准确度提升),逐步可以将POCT渗透到临床科室中。
3.POCT临床项目开发广阔:POCT是一项可延展性强的领域,伴随着新技术发展,将逐步开发出适用于新应用场景的POCT检测产品,满足新需求。同时在原有技术平台上,新项目的开拓也将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最早并没有心标类的检测,后来逐步开发出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将从三个重点细分方向详细分析POCT国内市场规模测算,包括荧光免疫定量平台、五大中心增量市场测算、流感检测市场测算。
1.3.1. 分级诊疗带来基层蛋糕扩大
荧光免疫定量平台是目前POCT主流的技术平台,基层潜在市场空间合计40亿。我们通过仪器铺设的角度来测算国内免疫荧光定量平台的市场空间。我们假设三级医院平均铺设3台全自动仪器,适用于急诊、ICU、心内等科室,单台产出20万/年,对应市场空间为15.9亿元。以此测算,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市场空间分别为28.1亿、16亿,等级医院合计市场规模为60亿元。基层市场(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合计约有40亿的盘子。
万孚2009年开始开发定量检测产品,打破了进口品牌长期垄断市场的局面。后续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目前已经具备全自动、半自动和便携式的免疫荧光定量仪器,同时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的试剂项目,产品丰富,市场竞争力强。此外还可以为基层市场叠加新技术平台的产品,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
1.3.2. 高等级医院临床科室POCT需求提升
在2018年1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明确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5个中心会在全国各个市县构建,每个市构建一个中心。中心的共同点是对于危急状态的应急,检验、影像等诊断类项目都是必配产品。血液检验结果需要最大程度上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来达到预防和救治的效果。尽管POCT产品精确度有限,但是可为医生抢夺珍贵的急救时间。
2017年胸痛中心率先布局,胸痛中心对于急诊重症有了明确的检测要求和指标考核,比如要求考核质量的指标有:肌钙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血气分析等即时检测项目从抽血到获取报告的时间;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等联合检测的比例。
五大中心预计带来增量市场20-30亿元,给予国产品牌切入口,加速进口替代。根据我们测算,预计胸痛中心为POCT市场带来约5.5-11亿市场空间,假设完成所有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立,除去POCT本身行业的高速增长,考虑到其他四个中心对于POCT的贡献较胸痛中心少,预计五大中心合计约20-30亿增量的空间。同时五大中心的建立,给予了国产品牌进院的契机,有望将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万孚占据胸痛中心市场领先地位。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围绕急危重症开展的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相关政策文件全部发布。其中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已开始规范化运行。万孚持续保持对胸痛中心等急危重症医学中心的推广及激励,目前公司在胸痛中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3.3. POCT临床项目开发广阔
POCT是一项可延展性强的领域,伴随着新技术发展,将逐步开发出适用于新应用场景的POCT检测产品,满足新需求。同时在原有技术平台上,新项目的开拓也将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早期市场上已有流感检测的产品,但是直到最近几年临床需求起来,才对流感检测提高了重视度,旧瓶装新花,未来POCT传统技术仍能具有应用的广阔性。
2019年以来流感每月发病人数高于往年。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2019年11月流感发病人数高达16万人,远高于过往三年数据,显示今年流感情况较为严峻,对于流感检测的需求旺盛。
流感将持续2-3年,检测试剂盒采购具有一定延续性。跟踪往年第50周的数据,我们发现流感存在一定周期,并且会持续2-3年。
中性估计流感检测未来市场空间约为16亿元。流感防控,检测先行,每年门急诊人次达到80亿人,我们中性预计约有1%的人群进行流感检测,检测人数约为8000万,对应检测市场空间为16亿。
万孚拥有全国唯一的流感检测全系列产品,能够满足各类临床检测需求。除了流感,还有登革热、HIV等传染病产品,胶体金平台同时应用于妊娠和毒品检测。
2. 核心竞争力
万孚国内现有市占率约为10%,A股POCT公司中排名第一,对标Alere峰值市占率在34%(2013年),万孚还有市占率提升空间。
1.产品丰富:万孚现有产品品类比国产和进口品牌都要丰富,能够覆盖大部分POCT细分市场,同时满足经销商、终端医院的各类需求。
2.先发优势:万孚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POCT领域的公司,构建了POCT整套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渠道、学术推广等,未来新增产品品类将通过现有渠道迅速导入,边际销售成本不高,相较小公司更有优势。
3.研发优势:万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研发处于领先位置,后续还包括已上市的化学发光、血凝、血气,未上市的分子,能够持续满足临床需求,是专注于做POCT领域的公司。
2.1. 产品优势:公司POCT产品最为丰富
万孚产品广度和深度较竞争对手更加丰富。根据国家药监局的产品注册信息登记情况,万孚生物注册产品所涉及的疾病检测种类是可比公司中最齐全的,覆盖慢性疾病、传染病、毒品(滥用药物)及优生优育方面,产品总数也是可比公司中最多的。基蛋生物和明德生物以慢性疾病检测产品为主,在4家可比公司中(Alere美艾利尔是专注于POCT领域的知名海外企业),万孚是唯一具有毒品(滥用药物)检测业务的公司。
整体来看,万孚相较于竞争对手拥有丰富的产品线,规模化效应下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更低,能够满足更多的临床需求,更加不受单一产品行业天花板限制。
2.2. 先发优势:构建强大的品牌和销售体系
28年积累,万孚品牌深入人心。在国内同行业公司中,万孚的营业总收入远超另外两家公司,在2018年达到16.50亿元,专注于POCT领域,属于A股中规模最大的POCT企业。
万孚销售投入较竞争对手更多,有利于做宽做深渠道。万孚成立于1992年,一直专注于POCT领域,是A股主要POCT标的(基蛋2002年,明德2008年),多年的积累,逐步构建起围绕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销售渠道网络,在长期的合作中,品牌得到终端的认可。2018年万孚投入销售费用达到3.58亿元,主要用于支付职工薪酬、广告与推广等方面。
万孚以经销体系销售为主,公司议价能力强,品牌和体系保持经销商粘性。POCT的客户多而散,通过经销模式,能够迅速布局全国市场,同时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万孚经销体系较为分散,单一下游经销商年销售额较低,对万孚议价权不强,同时更多需要依赖万孚体系提供的产品、学术、售后等服务工作。
在国内POCT市场,万孚已经逐步形成品牌优势,品牌溢价提升,销售渠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同时未来新产品上市可以通过现有渠道快速导入市场,渠道协统度高,边际销售成本无需大量增加。
2.3. 研发优势:始终保持前沿技术开发
万孚研发投入绝对值是国内公司领先的。万孚持续投入充足的研发费用,相较竞争对手更多,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51亿元,保持产品竞争力。
万孚在研发上保持领先性,新技术平台陆续推出,较进口品牌、头部竞争对手具有更丰富的POCT平台。在核心的荧光定量平台,万孚拥有全自动、半自动、便携式的仪器,相较进口品牌拥有自动化程度更高、通量更大的仪器,满足高等级医院的临床需求,实现进口替代;相较国产品牌,万孚则具备更为丰富的仪器梯队。
万孚研发优势明显,新产品突破保持核心竞争力。POCT领域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万孚保持充足的研发,目前已进入分子诊断领域。
3. 基本面稳定,POCT龙头企业
万孚生物成立于1992年,于2015年6月30日在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广东广州,主从事生物医药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行业中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产品(包括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顾客提供专业的快速诊断与慢病管理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为POCT行业龙头企业。
3.1. 万孚28年历史,创始人是国内早期POCT试水者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文美和王继华夫妇是国内最早进入POCT行业的创业者之一,通过多年行业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品牌运营经验,并将“秀儿”和“Wondfo”品牌打造成国内知名 POCT 品牌。
公司早期以胶体金斑点膜渗滤技术及膜免疫印迹技术为基础,随后逐渐发展为胶体金免疫层析平台,开发并丰富快速定性检测产品,不断完善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及彩色乳胶平台,丰富产品线,后来又成功构建了荧光乳胶定量技术平台及生物传感干式生化电化学定量检测技术平台,并开展定量检测产品。
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POCT企业中技术平台布局最多、产品线最为丰富的企业。依托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电化学技术平台、干式生化技术平台、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以及仪器技术平台和生物原材料平台这八大技术平台,覆盖了心脑血管疾病、炎症、肿瘤、传染病、毒检(药物滥用)、优生优育等众多检验领域。
万孚生物在28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没有随波逐流,坚定发展方向,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成为POCT行业中具备丰富产品布局的上市公司。2018年公司营收达到16.5亿元,利润为3.08亿元,且保持高速增长。
3.2. 股权结构清晰,业务逐步扩张
公司在上市之前,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文美和王继华,两人为夫妻,合计直接持有公司52.95%的股份,并通过百诺泰合计间接持有公司2.20%的股份。
实控人持股近四成,上市前已建立员工持股平台。公司上市后,截至2019年三季报,李文美、王继华夫妇二人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总股本38.87%,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有不等比例下降。员工持股平台百诺泰(现占总股本1.22%)。
上市前,公司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正孚检测、美国万孚。正孚检测主营业务为人体内毒品、违禁品及滥用药物吸取判定检测,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分析,商品药物分析服务。美国万孚的主营业务为万孚生物 POCT 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业务。
截至2019年半年报,公司新增香港万孚、众孚医疗、万德康科技、广州为安4家全资子公司,以及另外13家子公司。
实际控制人李文美、王继华夫妇持股比例38.87%,上市前已具备员工持股平台,暂时没有解禁计划,短期内没有影响。
3.3. 营收增长稳健,财务结构合理
2018年营收16.5亿,11-18年CAGR为37%。公司营业收入总体保持稳定的增长,从2011年的1.83亿元至2018年的16.50亿元,复合增长率36.91%;归母净利润从2011年的0.32亿元至2018年的3.08亿元,复合增长率38.19%。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23.51%;归母净利润为2.90亿元,同比增长30.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1亿元,同比增长36.66%,业绩维持稳定增长趋势。
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3.08亿,11-18年CAGR为38%,与收入增长趋势相当。201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高增速,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2014年公司获得政府补贴2,317.82万元,占当期利润的23.56%。在获得政府补助的同时,公司还因为其高新技术企业的身份而享有15%的优惠税率,2014年公司获得所得税优惠金额为1,168.61万元。税收优惠加上政府补贴总额,占当期净利润的35.44%。公司净利润的增长必然离不开营业收入的增加,2014年公司传染病检测产品、毒品(滥用药物)检测产品和慢性疾病检测产品三大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同比均有大幅提升,且公司当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12.23%,达到64.87%。
2017年产品结构调整,2017年公司收入大幅增长,是公司在国内销售范围内的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促进了高利率产品的提升,其中慢病检测产品增速爆发,确保了业绩的高速增长。公司在2017年通过调整资源配置在国内形成新的增长模式,以区域经营为主,形成核心渠道和核心产品突破,以招标渠道为增量重点,实现整体业务高速增长。在国际方面,重点聚焦在深耕渠道的布局,联合经营和厂商合作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拓宽渠道并不断加强同国际组织的合作。
2014年以来,公司的单季度收入及利润总体维持于稳定增长水平。2017年营收同比的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渠道并购业务的开展。2019年三季度,公司向市场推出的小型化学发光仪器等新检测项目,为公司带来收入贡献,营业收入为4.56亿元,同比增长29.45%;归母净利润为0.84亿元,同比增长38.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同比增长53.71%,业绩增速又快又稳。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为-7.95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大幅增加所致,但在四季度应收账款的回款工作逐步开展,现金流量净额会增加。2011年以来,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一直保持在稳定充沛的数额,说明公司运营顺利。2017年,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进行了联营企业和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开拓了许多渠道业务。
自2011年以来,公司的经营周转情况持续改善。2017年,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和营业周期有明显下降,主要系当年公司投资或并购了多家销售渠道,使得产品销售周期缩短,相应库存减少,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有小幅的增加。但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自2011年以来,总体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说明公司市场地位高,商业信誉良好,资金流运转正常,经营情况稳定。
期间费用均控制在合理水平,其中早年间的销售费用因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张增长较快,随后保持稳定。
3.4. 产品覆盖面广,毛利率水平稳定
公司的主营收入主要分为五个产品系列:妊娠检测产品系列、毒品(药物滥用)检测产品系列、传染病检测产品系列、慢性疾病检测产品系列和贸易类产品。其中,慢性疾病检测产品、传染病检测产品和贸易类产品占比相当,在2018年年报中,合计占据公司营业总收入的75%以上,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公司的化学发光、电化学、干式生化等新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从2019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电化学平台的血气和血凝产品进度相对较快,在标杆三甲医院的装机、推广方面有较大突破。
2019年上半年,慢性疾病检测产品收入2.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57%;传染病检测产品收入2.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16%;贸易类产品收入2.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42%。自2011年以来,慢性疾病检测产品占营收比例逐年提升,公司是国内首个突破荧光免疫技术的体外诊断厂商,依托荧光免疫技术平台,在慢病检测方面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从而实现产品收入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公司也不断研发新的平台技术,提高产品的丰富多样性,为未来营收的增长提供重要保障。
公司的综合产品毛利率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近五年来一直维持在60%以上,2019年前三季度的产品毛利率为65.22%。在公司的五大主营业务中,慢性疾病检测产品的毛利率最高,近五年来一直维持在80%以上,说明公司的慢病检测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劲,可以为公司带来较强的业绩增长。公司净利率趋势总体和毛利率保持一致,稳步增长。
中国大陆市场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西南地区的收入占比自2011年以来逐年提升,华南地区收入占比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国外销售收入稳步提升,2018年国外营业收入为3.83亿元,占总收入的23.19%。
3.5. 股票激励,提早实现解禁目标
2017年公司设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31.21元/股的价格向148名激励对象授予233.7万股限制性股票,包括公司公告本激励计划时在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
此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解除限售考核年度为2017-2020年的四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以2016年净利润为基数,相比2016年,2017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相比2016年,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55%,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预留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相比2016年,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90%,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预留的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相比2016年,2020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35%,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四个解除限售期,预留的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同时还设置了个人层面考核目标,这将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业绩增长目标。
目前,公司已达成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一个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于2019年8月9日解锁限制性股票数量75,600股,解锁激励对象人数24人,包括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业务)骨干。
3.6. 以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渠道子公司将逐步剥离
公司主要采用以经销商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同时采用“诊断仪器+配套专用检测试剂”的方式,不断巩固和加强在POCT行业领先的市场定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销售团队共930人,产品销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渠道子公司拖累整体报表,未来将逐步剥离。同时上市后尝试进行渠道并购,为了应对国家政策两票制,加上公司“深度营销”理念,公司与紧密合作的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由公司控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渠道管理,更好地服务客户以及应对政策变化。后来的合作中发现这样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渠道公司的发展,同时渠道子公司对于整体报表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包括资产负债率偏高、净利率偏低、回款较差等问题,因此公司调整了合作模式,逐步降低股权比例,集中精力于上游产品端供应。
总结:万孚基本面稳健,具备长久发展动力。作为POCT老牌企业,经营状况优良,带来营收利润稳健增长,前些年为了应对国家政策并购渠道子公司,目前逐步成为公司拖累项,剥离后公司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健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整体增长更为良性和持久。
4. 主要产品情况
万孚现有现有产品线主要分为四类,包括慢病、传染病、毒检和妊娠,贸易类为渠道代理中不属于万孚产品的收入。从收入占比上来看,慢病和传染病收入占比接近60%,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毛利占比接近70%。
传染病收入分为炎症因子(定量)和传染病(定性)收入,根据2018年报,炎症因子占传染病收入的46%,传染病(定性)占54%,前者为荧光免疫定量平台产品,后者为胶体金定性平台产品。
目前万孚产品主要平台是荧光定量平台和定性平台。荧光定量平台产品包括慢病、炎症因子检测,定性平台包括毒检、妊娠、传染病(定性)。
4.1. 荧光定量平台
万孚仪器平台丰富,较进口或国产有更加丰富的竞争手段。仪器是平台的基础,万孚拥有齐全的仪器档次,包括全自动、半自动、便携式,满足不同临床需求,同时经历了多个产品代际的更新,仪器性能和稳定性表现优异。面对进口品牌,万孚可以使用自动化程度更高、通量更大来替代,面对国产品牌,则使用性价比更高、更加便携的仪器来竞争,产品管线丰富且高效。
4.1.1. 慢性疾病检测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万孚的慢性疾病检测产品线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检测为主。心脏病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缺血性心脏病一般会引起心肌损伤,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心肌标记物来检测和确诊细分,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脏类POCT产品主要是检测常见心血管疾病(心梗、心衰等)的快速定量或定性检测筛查,包括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K-MB)、心脏衰竭标志物(BNP、NT-proNBP)、血小板功能与凝血机制(D-二聚体)等快速检测试剂及定量分析仪器。
2018年全球心标27亿美金,增速12%,高于其他POCT产品。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心脏类POCT产品近几年增速在至少10%以上,高于其他POCT产品的增速,规模有望继续攀升,预计2019年以约13%增速增长至31亿美元。市场潜能大,仅从总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市场容量会稳步增加。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到力争2020年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心血管疾病早期排查。同时2017年11月1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要求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急诊科能够开展24小时床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肌钙蛋白和D-二聚体等快速检测,并提出胸痛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分为基础指标和分类指标,基础指标适用于所有胸痛中心,包括“肌钙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血气分析等即时检测项目从抽血到获取报告的时间”和“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等联合检测的比例”。国家政策对床旁肌钙蛋白等的检测,反应了未来医院对心血管类POCT产品需求会增加。因此未来心血管POCT产品市场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公司的心脑血管疾病产品线主要基于荧光免疫技术平台,用于常见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脏衰竭等)的快速定量检测,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试剂、肌红蛋白(Myo)定量检测试剂、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N末端B型钠尿肽原定量检测试剂(NT-proBNP)等快速检测试剂。能有效提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辅助诊断骨骼肌损伤和慢性肾衰患者是否伴有心肌损伤。
在政策层面上,公司受益于国内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下的基层医疗市场的扩容、“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建设、心内科等临床科室对床旁检测需求的快速上升。在营销策略上,公司继续推进“深度营销”的理念,打造厂商生态圈、扩展业务边界;加强对“胸痛中心”等危急重症医学中心的推广和激励;加速进口替代节奏,以品牌和服务优势占据终端,夯实行业领先的优势。
4.1.2. 传染病检测
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常见传染病包括流感、艾滋、梅毒、病毒性肝炎等。
传染病检测包含炎症因子(定量)及定性检测。传染病类POCT产品主要是针对各类常见传染病及重大传染病等基层现场筛查、快速检测,主要包括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等,以及梅毒、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疟疾、流感等传染病的快速检测产品。
2018年全球传染病市场规模13亿美金,增速10%。目前全球传染类POCT增速约为10%,略高于POCT行业增速,因此从中短期而言,增速还是偏乐观。我国人口众多,爆发性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SARS等,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人群感染,这时快速治疗稳定病情以及如何隔离已感染病人,减少传播几率,POCT产品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由于季节性因素流感几乎每年会有不同程度的爆发,因此传染类POCT产品在中长期的需求量下降可能性很小,未来市场容量仍均处于快速增长期。
公司的传染病检测产品主要基于免疫胶体金平台,包括流感、艾滋、梅毒、病毒性肝炎、疟疾、幽门螺旋杆菌等定性检测产品。公司是全国唯一能提供流感检测全系列产品的厂商,覆盖项目包括H7N9、FluA、FluB、FluAB等,在流感检测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艾滋检测产品方面,国内艾滋产品通过电商渠道、疾控中心渠道销售;而在海外地区,公司的艾滋检测卡产品于2018年通过了世卫组织的PQ认证,被世卫组织列入体外诊断产品推荐清单,公司随后即可参与到联合国大宗公立采购市场,对非洲、亚洲地区的艾滋检测卡业务拓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2. 定性平台(胶体金)
4.2.1. 毒品(滥用药物)检测产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目前毒品(滥用药物)的检测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尿液、唾液、血液等体液进行定性检测。
毒品(药物滥用)检测类POCT产品因其快速、使用和携带方便和准确率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戒毒所、医院、军队征兵、海关边检和公路交通安全中高危人群普查、特种行业和招工体检的筛检工作。虽然近几年来,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的全球市场缩小或保持稳定,但是新合成毒品的产量和滥用量都有所上升。
截至2018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40.4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其中,35岁以上114.5万名,占47.6%;18岁到35岁125万名,占52%;18岁以下1万名,占0.4%。在240.4万名现有吸毒人员中,滥用冰毒人员135万名,占56.1%,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为我国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滥用海洛因88.9万名,占37%;滥用氯胺酮6.3万名,占2.6%。大麻滥用继续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底,全国滥用大麻人员2.4万名,同比上升25.1%,在华外籍人员、有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人员及娱乐圈演艺工作者滥用出现增多的趋势。
2018年全球毒检8亿美金,增速10%。2015年,全球毒品POCT产品市场规模约是6亿美元,增速在10%左右,有略微下降趋势,不过增速仍然是POCT行业增速,因此在短中期仍然存在较好的市场容量。在长期而言,可能由于禁毒力度加强以及人们拒绝毒品意识提高,未来毒品吸食人品会减少,或许毒品类POCT产品需求增速会越来越缓慢。不过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几率比较高,由于我国是全面禁毒,而国外各个国家不同规定,甚至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州规定也不同,这对于POCT需求量长期看有可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水平。
万孚毒检品类多,包括尿液、唾液、血液、毛发等。万孚的毒品(药物滥用)检测产品依托于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能通过对尿液、唾液、血液等体液的检验提供现场即时定性检测结果,对吸毒及药物滥用人群进行快速筛查。公司的毒品(药物滥用)检测覆盖项目涵盖常见毒品及新型毒品的快速筛查,包括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氯胺酮、芬太尼、大麻等。
万孚毒检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美国是公司毒检产品的主要销售地,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用工体检、疼痛门诊、司法鉴定等领域。国内的毒检业务主要是面向公检法等特殊渠道,针对公安临检、交通管理吸毒筛查、海关边防出入境吸毒筛查、征兵体检、司法鉴定、公共安全等场景。根据2019年半年报,公司的毒检产品业务在营业总收入中占比8.85%。目前,公司毒检产品是中国禁毒基金会推荐使用产品、G20峰会安检采购入围产品。随着我国毒品检测越来越严格,未来对于POCT产品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公司有望进军国内市场,占领市场份额。因此毒品类POCT中短期市场还是偏向增长方面,业绩乐观指向。
4.2.2. 妊娠及优生优育检测产品
妊娠类POCT产品主要是用于妊娠检测和人口优生优育的早期检测,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促黄体激素(LH)检测和促卵泡激素(FSH)检测。
2018年全球妊娠市场4.8亿美金,增速3%。根据TriMark的数据,2016年全球妊娠类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4亿美元,而整体的增速都比较缓慢,这是由于全球妊娠市场处于产品成熟期,市场基本已经饱和。不过由于我国近几年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虽然不及预期,但是出生人口总数也是在增加,这对于妊娠类POCT产品的需求率也在上升。
未来随着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测排卵检测产品需求会增加,妊娠类POCT家用市场将会被进一步打开。根据邵逸夫医院数据显示,怀孕是有一定概率的,育龄夫妇不避孕的情况下,每个月怀孕概率为20%-25%,半年怀孕概率为75%,1年怀孕概率为85%-90%。目前公司的验孕类产品,每盒10条,单价18元左右;测排卵类产品,每盒6支,单价20元左右。通过测算,我国妊娠类家用市场空间合计约为13亿元。
妊娠类家用POCT检测产品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期,随着国人意识的提高,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未来将成为个人检测的新方向。
4.3. 新平台:化学发光、血气、血凝、分子诊断
现有渠道助力新品导入,提升万孚竞争力和POCT市占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有效的激励机制,共同推动公司的产品管线源源不断的推陈出新。短期来看,公司将持续推出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的血气和血凝产品、分子诊断相关产品,我们认为新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线,同时通过与现有重叠渠道快速上量,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市占率。
化学发光:公司2016年完成化学发光平台的团队组建,挖掘自主开发的能力,同时2017年完成达成生物的51%股权收购,获得多张化学发光试剂证书,2017年完成感染类、心标类第一期核心新产品的开发和上市计划,截止至2019年中报,公司向市场推出了小型化学发光仪器和包括心标、炎症、肾损伤在内的10个检测项目。同时成立了单独的化学发光事业部进行营销运营。
电化学发光平台:2016年公司已经完成电化学平台的新品开发,2017年完成血气类、凝血类第一期新产品投产,2018年构建电化学事业部单独营销运营,同时获得注册证2个,2019年向市场推广电化学平台的血气、血凝产品。血气、血凝产品国产占比较低,五大中心的建设要求需要配备血气血凝的产品,我们认为这给了国产品牌加速切入市场的契机,市场蛋糕有望重新切分。
分子诊断:公司通过对英国Atlas Genetics(io仪器及芯片)、美国iCubate(多重PCR)、比利时Biocartis(实时PCR)的参股投资,以合资公司为载体的战略合作,推进技术引进和产品导入,同时收购控股北京莱尔(循环肿瘤细胞CTC),实现对分子诊断领域的布局。
5. 以史为鉴,全球巨头Alere的辉煌与迟暮
POCT的细分繁杂,单产品空间有限,参考全球POCT龙头的辉煌发展和最终被雅培收购的历程,可给予国内企业一定的思考。
Alere的前身INVERNESS MEDICAL INNOVATIONS, INC,在美国证券交易所(ASE)挂牌,2007年在ASE被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收购后转至纽交所上市,2010年更名为美艾利尔(Alere)(代码:ALR)。Alere是全球领先的健康诊断产品和健康诊断管理方案的提供者,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沃尔瑟姆 (Waltham)。在全球有超过50家分支机构,将近2万名员工,以及超过800人的研发团队。囊括了几乎所有诊断测试产品的专利,包括快速分析测试技术及医学传感器等;
2007年以前,Alere通过并购,实现毒理学和心标的市场领先地位,收入利润逐年提升,市场认可度高,股价弹性大,最高市值接近50亿美金。
Alere产品非常多,主要产品按疾病分类有:心脏标记物、妇女健康、传染病、自身免疫、血凝、血糖、肿瘤、药物毒品等;按技术平台类别分类有:胶体金、ELISA、发光免疫、荧光免疫等;
自从2011年上市,Alere作为后起之秀,不断通过外延跨越式发展,收购了一些标志性的企业,比如Biosite(心脏、毒品)、Alere(妇女健康)、axis-sheild(糖化)、艾博等。Alere的成长史,就是一部百家企业并购史。
2013年Alere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4%,在这一年达到巅峰销售额约30亿美金,后期由于收购管理整合不理,债台高筑,同时又被FDA整改,导致业绩下滑,并且无法继续支撑现有业务。2017年雅培宣布以53亿美金收购Alere,2016财年Alere收入达到下滑至23亿美金。
Alere并购形成细分领域龙头地位,后面公司管理、制度、研发跟不上,收入利润并未伴随着并购同向快速增速,市场对于单纯并购思路并未给予溢价,公司市值再未回到前期高点。
产品更迭乏力,核心产品收入下滑。根据公司2017年年报,专业诊断三个业务部门,心脏类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从2015年的7.04亿美元下降至2016年6.22亿美元,同比减少12%,主要是由于Arriva医学和和胆固醇产品的销售收入的下降。在传染病方面,其销售和服务收入从2015年的7.1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7.76亿美元,主要是由于流感、疟疾、艾滋病毒和热带疾病相关产品的收入增加。在毒理学方面,其网络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从2015年的6.18亿美元降至2016年的6.09亿美元,这主要是由eScreen和疼痛管理业务的销售减少;2016年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为1.4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7%,这主要是由于BBI业务的处置。
Alere一度是POCT龙头,通过收购扩张自己公司,不过最终也难以逃离被收购的命运,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有一些问题可以给后人以警示。
1.财务疏漏,高溢价收购导致债务累累,也是影响公司市值的重要因素。2006年往后,公司并购加速,债务逐步提升,但是在利润上的贡献有限,每年支出大量的财务费用,入不敷出。
2.产品数度召回(从INRatio PT/INR凝血检测系统到Triage产品再到INRatio凝血分析仪,近5年召回频率远高于平均水平);
3.产品更迭乏力:2015年,三大支柱产品线-心肌标志物,传染病和毒理学检测,营收全部下滑,甚至连消费者诊断和专利授权收入都下滑了,产品断层,青黄不接。
分析Alere一路发展历程上,可以发现Alere之所以成为POCT全球龙头,是前期通过一款产品打开市场积累利润收入,然后通过迅速规模化获利之后,收购其他成熟产品,从而可以迅速占领其他细分市场份额,之后抓住全球POCT优势产品类型,主攻发展三大支柱产品线(心肌标志物,传染病和毒品),由于技术领先,产品类型丰富,抗风险能力强,长期占据POCT龙头地位。同时Alere加强产品与互联网结合,通过RALS System系统,和美国的2000多家医院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尽管Alere后期发展不尽人意,但是其发展历程仍然值得借鉴。
综上,我们认为抓住大产品(产品布局在重症、传染病、心标、妊娠、药物滥用等重要细分),产品管线丰富(产品批文和储备产品丰富),并购适度(溢价合理,商誉适度),这样的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6. 市场关注问题
我们梳理了市场关注的几个主流问题,如下。
6.1. IVD集采是否会带来大幅降价?
我们认为IVD难以出现类似药品雪崩式的降价情况,原因是价格支付体系与药品不同,集采政策推进较缓,占用医保资金有限。
IVD逐步成为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医保支付模式与药品、医用耗材不同,政策进展更为缓慢。国家药监局在IVD领域同样考虑进行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但是难度较大,进度慢于医用耗材。
另外从2016年以来IVD相关的招标政策上可以看出,开始有省份提出集中采购概念,但是只是零星试点,同时考虑到IVD各个方法学平台的差异,集中采购更多是一个争取“团购价”的意义,对于价格的压力有限。
IVD更多应该关注项目收费目录的调整,参考上海IVD项目的调整情况,收费目录调整周期较长,幅度较小,整体对上游压力影响较弱。
6.2. 分级诊疗政策对POCT影响几何?
紧密型医联体加速基层POCT建设,到2020年底将建立500个县域共同体,根据前文测算,我们认为基层至少有40亿的空间。
分级诊疗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医联体是一项重要举措,其中紧密型分级诊疗要求人、财、物的统一,将有利促进基层检验项目的实施,由于基层当前诊疗量较低,POCT的仪器更加符合医院场景。
6.3. 产品壁垒不高?
我们认为POCT产品具有一定的壁垒,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原材料、专利上,同时在获批国家药监局批件上具有一定的时间壁垒。
产品设计:
1.缩短检测时间:包括试剂和仪器技术集成、微量采样、全血精准定量分离采样样本等方面,例如在免疫荧光层析平台,万孚采用了被动式微流控技术、标记技术、膜表面处理技术等。
2.缩小仪器体积:通过集成系统,实现仪器小型化、便携式、一体式,但是仍然需要保持诊断仪器的功能、效率、稳定,包含各类技术系统的整合和优化,实现POCT一体化、技术的集成和仪器的小型化。
3.质控标准建立:POCT仪器操作人员并非专业检验科人员,对于仪器的依赖度更高,万孚通过建立仪器质控IT系统、溯源体系、质控品等,保证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原材料:
万孚具备上游原材料制备技术,使产品生产稳定可靠、成本可控,广泛应用于免疫定性和定量平台。
产品专利: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207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106项,外观设计52项。
6.4. 业绩确定性不高,单一块业务不好预测?
万孚产品品类逐步丰富,海内外的销售区域占比平均化,受单一产品或单一预期业务影响的风险减弱,业绩增长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是在提升的。
万孚产品品类进一步丰富,早期妊娠、毒检定性产品占比较多,随着技术成熟和业务扩张,慢病、传染病定量的产品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各业务线收入占比平均化,带来万孚业绩稳定性抗风险能力提升。
中国大陆收入占比稳步提升,由原来海外OEM/ODM厂商转为品牌运营商,构建核心壁垒。目前国内业务占比已经占据大头。
海内外市场布局逐步丰富,各地区占比趋向平均,单一地区影响有限。
7. 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
参考公司2019年业绩预告数据,我们预计2019-2021年万孚归母净利润为3.85、5.16、6.75亿,同比增长25%、34%、31%,对应EPS为1.12、1.50、1.97。
2019年利润端受商誉减值影响,若剔除掉商誉减值的影响,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429.34万元至44,506.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31.37%至44.62%。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分析,2020年平均PE为47X,给予万孚生物2020年47X估值,对应目标价70.5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8.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根据2018年数据,万孚有23%的收入来源于海外,同时公司在全球各地开展业务,外国的经济、政治、汇率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潜在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带来影响;
国内政策推进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国内分级诊疗和五大中心是近年重点影响政策,政策推进情况与公司发展相关,短期存在不确定性;
新技术开发失败风险:万孚布局多个新产品,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上潜在具有失败风险;
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下降:POCT行业
赞(45) | 评论 (20) 2020-02-03 11:07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3】
今日重点推荐《策略|疫情如何影响行业配置?——以“非典”为鉴,抓核心矛盾》2020 年肺炎疫情的市场冲击及应对:第一,受本次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压力较大。第二,对冲疫情的影响,逆周期调整政策可能延续到二季度。第三,从当前市场跌幅和非典时期最大跌幅比较来看,指数还有一定下跌空间...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203
今日重点推荐
《策略|疫情如何影响行业配置?——以“非典”为鉴,抓核心矛盾》
2020 年肺炎疫情的市场冲击及应对:第一,受本次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压力较大。第二,对冲疫情的影响,逆周期调整政策可能延续到二季度。第三,从当前市场跌幅和非典时期最大跌幅比较来看,指数还有一定下跌空间,但幅度可能不大,若节后开盘出现明显低开,建议逐步布局。第四,战略层面,把握核心矛盾,即全年景气主线: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阶段性的,且不改变市场的板块风格。疫情升级时,抗跌行业可能为前期强势行业及医药。行情转折点可能发生在疫情开始缓和时,这时可阶段性布局超跌反弹。但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具体的配置方向,包括:新能源车、PCB、光伏、面板、传媒等。第五,战术层面,可借机布局消费板块的超跌反弹,尤其是景气度趋势未来可能改善的消费行业:消费行业受本次疫情影响也可能表现出,盈利回落(冲击阶段)-盈利走稳或小幅回升(恢复阶段)-盈利大幅反弹(由于基数的回升阶段)。但疫情结束后,盈利反弹的持续性,取决于行业本身的景气周期。建议布局竣工链条。 《宏观|肺炎疫情对2020年1季度经济的潜在影响》
对 2003 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经济影响的梳理回顾可见:(1)疫情爆发期的经济增长将受到明显拖累;疫情尾声,第二产业增长将迅速恢复,第三产业的恢复时间相对更长。(2)疫情将对零售消费造成较大冲击,但疫情过后的修复也很快;对投资的影响不大,对出口的影响也不显著。(3)工业品价格走势偏弱,食品价格和大部分非食品价格波动不大,医疗保健相关消费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将 2020 年和 2003 年做对比,经济基本面都处于短周期的回升趋势里,但如果疫情短期无法有效控制,则大概率将对经济增长造成阶段性影响。虽然本次疫情也始发于上一年12月,但引起广泛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叠加今年春节较早,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考虑到返乡群体滞后返工等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 1 季度就会开始显现。在原始情形下,我们预期经济内生性企稳叠加稳增长政策呵护,2020 年 1 季度实际 GDP 增速有望较 2019 年 Q4 持平或小幅回升。目前来看,在疫情对消费和生产的潜在冲击下,经济企稳的内生性动力可能被阶段性破坏,1 季度实际 GDP 增速有破 6 风险;能否维持在 6%以上,可能取决于逆周期政策亦即投资相关项目的力度。 《金工|量化周观点:以史为鉴,何种情景可考虑博取反弹?》
类比03年非典爆发阶段市场的表现,预期指数或将仍有5%-6%的下跌幅度,对应上证将在2800点附近获得支撑,从卖出资金属性上看,周一卖出的将以个人股票投资者为主,基金投资者在周一选择赎回后,周二公募基金或将开始卖出应对赎回,预期前两个交易日将会完成市场的主要下跌阶段,从疫情新增数据上看,确诊加疑似合计新增数量已经开始降低,特别是除湖北以外区域,下周疫情数据或将进一步好转,对市场也将进一步提振信心,因此,若在周一周二市场跌幅超过6%,建议可考虑入场博取反弹行情,对比2003年非典后期的反弹幅度,上证最高反弹幅度为6%左右,从板块上看,前期超跌的行业在后期反弹幅度较大。绝对收益产品建议维持原有仓位,等待体系信号的变化。
《传媒互联网|2月策略:虚拟经济外,还有与现实链接的渴望》
避险情绪提升,受益疫情板块是节后的短期选择,我们看远一点,如果2/3月出现疫情单日新增确诊的高峰后开始下降,其他投资机会在哪?03年非典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新增确诊见顶,再加上节后恐慌情绪第一时间释放,投资者可能逐渐重回理性。游戏、视频、电商即使少了短期催化剂,5G后应用大方向不变,因此是长短兼宜的领域。院线及影视上游,以及和线下商业活动有关的领域可能会有一个先抑后扬的机会。部分用户非常享受宅在家里的线上娱乐,但我们也看到了部分视频和文字表达出来“久宅不适”,北京颐和园、公园的拥挤证明人们内心永远割舍不了现实的链接,毕竟鲜活的人与人体验是纯虚拟经济无法替代。我们仍然坚定战略看好5G后应用时代,通过VRAR、超高清带来的虚拟+现实的终极体验,才是最终归宿。因此建议关注相关领域标的岭南股份、恒信东方、当虹科技等。战略关注2月金股视觉中国。1月23日视觉中国网站恢复运营超市场前期悲观预期,长期逻辑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弹性大于影视。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大图片交易平台,相对同行优势明显,国企合作大于竞争。 《汽车|“非典”复盘:疫情对汽车消费影响几何》
“非典”时期——中国汽车“黄金时代”的短插曲。武汉新型肺炎发于春节,从全年看对车市影响有限。“五朵金花”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汽车板块跑赢市场。汽车行业抗肺炎短期风险属性明显,估值较低,继续推荐。主线一:新能源、智能网联板块调整后将扮演年后科技主力。依次推荐常熟汽饰、拓普集团、均胜电子、岱美股份、科博达、旭升股份、恩捷股份(电新组覆盖)、科达利(电新组覆盖)、宁德时代(电新组覆盖)、比亚迪等,建议关注宁波华翔。主线二:优质赛道下的龙头主机厂。推荐自主龙头长城汽车、吉利汽车H;日系高成长广汽集团A/H。 买方观点 目前,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短期表达了比较悲观的态度。外资机构普遍担忧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会否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发展。分歧在于,此次疫情对A股市场的影响时间会持续多久,是一个月,一个季度还是半年。部分客户认为如果疫情短期依然无法得到遏制,那么是否会进一步打击企业和社会的信心,给控制疫情造成新的压力,给中国经济下滑雪上加霜。也有买方关注一季度中国GDP增速目标大概率无法达到,那么后面是否会出台宽松政策?另一方面,A股的核心在于公司ROE的稳定性,伴随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认为A股整体的估值有望抬升。疫情带来的短期调整有望带来机会。行业上看好高景气,符合产业趋势的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电子以及受益于疫情的游戏等。对消费板块持谨慎态度。 研究分享 《宏观|武汉封城将如何影响制造业?》
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是武汉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短期来看,虽然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是一过性的,但会被产业链所放大,一方面是武汉的生产停工对部分产业链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湖北周边的河南、重庆、湖南以及流动人口较多的浙江、广东等省份受疫情影响可能延迟复工,影响进一步被产业链放大。长期来看,疫情对制造业产业链的影响会随着疫情减弱、工业生产恢复后逐渐消失,但处于各类产业链末端的小微企业,如果经历持续的停产停工,可能面临的是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破产的问题。 《房地产|周观点:地产销售短期暂缓,中长期关注政策发力》
受春节错位叠加疫情影响,1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3%,除万科、金地、金科等(1月同比分别18%、16%、17%)实现正增长,普遍销售增速出现下滑。我们认为此次影响对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而言,购房需求后续将出现修复,但对于低能级城市的返乡购房、旅游区购房或形成一定影响。销售不畅下企业的开工、投资意愿以及后续的施工、竣工计划或均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一季度宏观经济承压的情况下,后续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超预期,对于行业政策放松也未尝不可期待。短期重点推荐现金充沛、资源型为主的房企,如万科、保利、金地、金科、中南、阳光城等,长期看好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关注行业政策的变化,持续关注:1)龙头地产:万科、保利地产、金地、融创中国、招商蛇口;2)成长地产:中南建设、阳光城、金科股份、旭辉控股、龙光地产、美的置业;3)物业管理: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永升生活服务、绿城服务、新大正等;4)商业持有:大悦城、中国国贸、光大嘉宝等;5)棚改旧改:城投控股、城建发展。 《非银|周观点:疫情影响短期或有回调,长期趋势向好,关注板块回调后的投资机会》
1)券商方面,受疫情影响,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休市延长导致交易量减少,短期券商或有调整压力,如果疫情持续影响经济,年初以来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可能延长,资本市场改革政策预计将持续加码,重点推荐华泰证券、中信证券。2)保险方面,疫情短期将冲击1季度人身险保费和增员,一旦疫情结束,需求有望在前期抑制后迎来小幅度爆发,Q2或下半年销售有望向上反转,且中长期利好健康险销售,我们预计平安、国寿、太保、新华Q1的NBV增速为-10%、12%、-3%、-6%,全年增速为+2%、+15%、+10%、+9%。疫情对于产险保费的影响最小,通过拉低新车销量来短期抑制车险保费,但可促进意外健康险保费增长,对其他非车险影响很小。另外,封城限行等措施将导致车险出险率大幅下降,可短期改善车险赔付率。重点推荐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财险。
《保险|中国财险: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短期车险赔付率有望改善》
财产险为受疫情冲击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子行业,业绩与ROE保持稳健,车险业务将受益于疫情期间的赔付率下降+严监管下的费用率下降,若商车费改不全面推进,预计承保利润率将保持稳中有升;责任险、农险正处于发展机遇期,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目前股价对应2020年PB仅0.93倍,有较大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银行|行业深度:理财子公司与券商如何深度合作》
券商研究所可较好地弥补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研短板。券商资管争取理财子公司委外份额,可与自身研究所联动。投行领域券商可从两个方面和理财子公司深入合作:一是建立双方稳定沟通的渠道,保证股权债券类项目的精准推介和充分的信息沟通。二是为了更好地互惠互利,理财子公司也可以在债券竞争销售等项目上给予券商适当的投标分量支持。理财子公司是银行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 1 月 21 日,国内已有 16 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11 家已开业。工商银行 1H19 非保本理财规模 2.33 万亿排名第一,招商银行 2.1 万亿位列第二,建行与农行紧随其后。展望未来,零售业务与资管理财是银行业转型的两大路径,招商银行两者兼具,且非保本理财规模在网点数量不及四大行的情况取得如此成绩更显珍贵,我们推荐招商银行,看好工行与农行。在宏观经济、监管政策、资产质量、利率市场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依赖传统信贷业务的银行估值或承压,理财子公司作为转型的重要载体,其经营好坏或成未来银行估值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风险提示:理财净值化转型不及预期;非标老产品到期整改慢于预期;债券市场发生违约潮。
《银行|从基金持仓看银行股:19Q4 涨幅低业绩好的银行受青睐》
机构重仓银行比例 Q4 较 Q3波动小。兴业银行 19Q4 基金持仓升幅大。Q4 机构减持前三季涨幅大估值较高的银行股。我们认为2020 年经济或阶段性企稳,1 月份爆发的新型肺炎疫情对经济短期有扰动,但中长期影响或有限。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及净出口。1)投资增速有望略微上行,制造业及基建投资增速预计小幅改善,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2)消费增速有望改善,19 年消费受汽车拖累较大,预计 20 年汽车销售好转。3)中美摩擦缓和之下,出口增速预计改善。展望未来一年,我们看好银行板块估值进一步修复。我们继续主推二线龙头-低估值且基本面较好的兴业、工行、光大、张家港行及基本面反转的北京,关注江苏、招行、平安、杭州、常熟等。 《传媒互联网|《囧妈》免费播映背后——谁家欢喜谁家愁》
字节跳动与欢喜传媒合作是互联网行业一个重要标志事件,对各方影响深远:1)欢喜传媒落袋为安,品牌提升,但面临后续来自院线的压力。2)《囧妈》单项目虽然难以盈利,字节跳动却通过本次事件实现旗下APP导流和品牌提升,成为互联网公司春节营销大战的绝对赢家。长期仍要面临长视频行业投入巨大,财务亏损的压力。3)至于互联网颠覆院线言之尚早,院线仍是头部电影首选,长期关键是物业成本制约以及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4)影视内容上游短期受损疫情影响,中长期受益字节跳动入局加大内容购买,不同公司受益程度核心仍来自内容质量。重点关注【字节跳动】IPO进展。
《传媒互联网|视觉中国:守得云开见月明,风物长宜放眼量》
公司 2019 年经历两次风波,但客观理性分析,正版图片服务需求及公司长期投资逻辑并未改变(两次风波后管理层对监管高度重视及维权方式不断改善)。考虑到主站关停短期业绩影响,以及疫情对宏观经济活动影响,我们将视觉中国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由 3.21/4.26/5.44 亿元下调至 3.04/4.05/5.1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33.5%/25.8%。受两次“黑天鹅”影响,视觉中国 2019 年初至今下跌 23.5%,同期中信传媒指数上涨 29.7%。随着网站恢复、监管体系纳入,以及长期和国企的深度合作可能,我们看好公司作为细分领域龙头估值修复空间,给予目标价 25.5 元/股,对应 2021 年 P/E 35 倍(历史 P/E 未低于过 35 倍),维持“买入”评级。 《半导体|周观点:财报季(Intel/AMD/Xilinx)/ 行业需求边界扩张,短期变量扰动》
我们从主要公司数据和指引观察认为行业需求边界扩张,行业整体向上趋势确立,判断短期突发变量扰动对行业影响以季度性时间轴为考量。英特尔 Q4 营收 202 亿美元,超过指引值 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32%,环比增长 5.31%。预计 20Q1 的营收将再创历史新高,约为 1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AMD 19Q4 营收 21.3 亿美元,业绩强劲,同比增长 50%,环比增长 18%,主要得益于 Ryzen 和 EPYC 处理器的强劲销售。2020 年预计营收 8.62-8.75亿美元,同比增长 28%-30%,公司预计强劲的成长来自消费型及企业型的 CPU/GPU 都将持续推出新产品。赛灵思最新季营收 7.23 亿美元(位于上期指引范围的中点),同比下降 10%,环比下降 13%。预计下一季总收入将介于 7.5-7.8 亿美元之间,指引中位数 7.65,同比下降 8%,环比增长 6%。 《计算机|疫情如何影响计算机行业?在线化/医疗IT/5G有望加速》
在线化、云化趋势加快。重点推荐苏州科达、齐心集团、淳中科技、金山办公、泛微网络、建议关注国联股份、捷顺科技、当虹科技、金财互联、科大讯飞、新开普、用友网络、广联达、致远互联等。医疗 IT和网络安全景气度再提升。医疗信息化重点推荐卫宁健康、久远银海、创业慧康、思创医惠,建议关注东华软件、麦迪科技、万达信息、中科软等,安全重点推荐美亚柏科、安恒信息、深信服、启明星辰等。逆周期调节力度或将加大,5G 相关投资有望受益。标的方面,重点推荐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恒为科技、中新赛克、金溢科技、千方科技、四维图新等。 《汽车|宁波华翔首次覆盖:绑定特斯拉,借力热成型,迎大众复苏周期》
内外饰龙头企业,业绩增长稳定。热成型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绑定特斯拉,紧随新能源。盈利中枢稳中有升,德国华翔有望扭亏为盈。强化核心内饰件业务,外饰件、金属件业务稳步扩张。我们预计公司 2019 年至 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2、10.8、12.6 亿元, EPS 分别为 1.47、1.73、2.01 元/股。给予可比公司 20 年 17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 29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全球经济低迷,贸易战加剧,海外整合、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电新|公牛集团:制造业中的消费品,“插座”冠军连接无线可能》
产品:“现金牛”业务和新增长极。从市场空间来看,根据我们测算,转换器约100亿市场;墙开约350-400亿,系转换器3.5-4倍。传统认知是行业需求来自家电保有量扩大、房地产及装修市场的扩张,行业增速逐渐放缓,而我们认为“万物互联”有望催生新一轮增速。从产品策略来看,公司在转化器行业具有较强的品牌溢价,17、18年新国标带动产品升级单价提升。由于转换器价值量小,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转换器略微提价即可带来毛利率提升。而作为墙开新进入者,公司通过降价降本抢占市场,19H1售价下降11.67%,但销量增长35.67%。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1)“品牌”(从京东价格对比看,公司转换器价格高于同行)与“成本”(零部件自制率提升)的双重护城河。2)渠道端“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利用渠道的协同效应,转换器渠道保持排他性,墙开除重点城市,经销商可自主。3)公司领军人物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对标立邦,公牛也是制造业中的消费品。公牛产品多为2C,应收账款、现金流优异。假设稳态下15%的净利率,资产周转率1.3,权益乘数1.7,公牛ROE约33%,优于同行。风险提示:行业增速不及预期,公司业务开展不及预期,墙壁开关等行业价格战,地产调控政策收紧。 《商社|利好在线教育,无碍学历资产,职教逻辑不改》
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肺炎侵袭全国,对全球市场造成一定影响;节后港股市场中教育板块同样出现较大震荡,2003年非典时期A港美市场尚无教育上市公司,无借鉴案例。就本次肺炎对板块影响,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教育板块具有较强抗风险属性及较好现金流特点,长期需求受外部影响低。学历资产经营模式优势显著,基本不受疫情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强,板块错杀。关注:天立教育、宇华教育、中国科培、中教控股、中汇集团等。职教资产长期逻辑需求不改,短期部分线下培训或有延后。关注:中公教育、中国东方教育等。利好在线教育机构,在线消费习惯进一步成熟,同时春节前后流量有效增厚后续转化蓄水池;头部机构借助品牌资源优势加剧行业集中度提升。关注:新东方在线、好未来(美)、跟谁学(美)、思考乐、立思辰等。
《商社|在线教培迎风而上,群雄逐步各显神通》
新东方在线:东方优播做深本地化运营,模式优势逐步凸显。核心关注公司教师储备进度、门店铺设进度。好未来:公司在线业务包括“学而思网校”及“培优在线”,主要提供 K12 教培服务。核心关注学而思网校客单价提升、续报率提高进展。跟谁学:采用“在线直播+经验丰富的老师+超大班+双师”形式,采用普适教材,不针对地方编写教材,收费较高,K12 业务贡献绝大部分收入。核心关注公司课堂内容优化情况、课程类型增加进度、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情况,可追踪指标包括招生人数、提价情况与续报率。中公教育:品质沉淀助力线上业务,技术更迭完善产品矩阵。立思辰:大语文“诸葛学堂”自带网红基因,积极应对转战线上。 《食品|中国飞鹤深度研究:精准把握行业痛点,成就国产奶粉典范之作》
我们利用“百年消费时钟”点明目前奶粉行业在下线市场处于品牌化阶段,上线市场处于消费升级阶段,未来消费升级特征将强化,“外资向下、国产向上”趋势确立。飞鹤作为国产奶粉品牌中高端化转型的成功典范,未来将继续收割下线杂牌出清遗留的市场,并在进一步的品牌营销中进军上线市场。飞鹤的核心优势,从前在产品,当下在渠道,未来在营销。奶粉行业量降价增,竞争格局“外资向下、国产向上”。飞鹤乘行业改革之风,奠定行业龙头地位。“三环理论”指明品牌的沉淀是飞鹤不断腾飞的基础。预计 19-21 年公司营收 142.30、185.58、241.55 亿元,同比增速 36.77%/30.41%/30.16%,净利润 37.07、49.31、62.19 亿元,同比增速 65.32%/33.03%/26.11%,每股收益 0.41、0.55、0.70 元。根据可比公司 PEG 水平,对应 20 年 27X 估值,目标价 14.85 元(根据 2020 年 1 月 22 日汇率为 16.74 港元),股价上涨空间 6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奶粉安全问题,上线市场拓展、营销效果不及预期,等等。 《家电|海信视像深度研究:更名之后,如何实现困境反转?》
过去半年以来,海信视像动作不断。引人瞩目内销:外部环境边际改善,多品牌化运营最大化恢复利润。外销:TVS 整合阵痛减去,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主业拓展:商业显示、互联网运营市场空间广阔。混改大幕已经拉开。我们认为,2020 年外部边际改善,内生增长稳健,公司将迎来困境反转。调整 19-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0、6.62、9.22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19-21 年分别 38.0x、24.7x、17.7xPE,当前 PB 为 1.15X。给予公司 1.4-1.6X 的合理估值,引入 19 年三季报 BPS 10.89 元,对应目标价 15.2-17.4 元,较当前股价有 23%-41%上升空间。考虑公司高比例在手现金和 TVS 扭亏带来的业绩弹性,将公司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涨幅过高压缩利润;影响外销市场;公司渠道整合进度未能完成;TVS 扭亏为盈进度不及预期。
《家电|公牛集团新股报告:走远路,求极致》
二十五年沉淀,从插座行业领军者到综合民用电工产品知名品牌。产品端:深入布局民用电工产品一体化。渠道端: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竞争优势:产品力+渠道+制造三轮驱动。公司作为插排行业龙头品牌,一方面依靠其自成立初期就保持的高品质口碑以及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渠道布局,另一方面在保证主营产品占据市场绝对领先地位的同时,稳步纵向拓展至其他新品类,如装饰性开关、LED照明等领域。公司致力于从消费者端出发寻找结构性机会,未来仍将保持较强的增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收入规模106.8、127.7、153.4亿元,增速为17.9%、19.6%、20.1%,净利润24.1、31.5、39.7亿元,增速为43.7%、30.7%、26.0%,对应EPS分别4.5、5.3、6.6元/股。公司IPO发行价格为59.45元/股,分别对应19-21年13.3x、11.3x、9.0xPE。根据行业内现有上市公司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2020年22-27倍PE,对应2020年693-851亿元市值。 《医药|万孚生物深度研究:28年品牌企业,专注POCT构建多维度体系壁垒》
国内 POCT 行业增速20-25%,国产品牌迎来发展良机。万孚市占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三大竞争力构建核心壁垒。1、产品丰富:万孚现有产品品类比国产和进口品牌都要丰富,能够覆盖大部分POCT 细分市场,同时满足经销商、终端医院的各类需求。2、先发优势:万孚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POCT 领域的公司,构建了 POCT 整套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渠道、学术推广等,未来新增产品品类将通过现有渠道迅速导入,边际销售成本不高,相较小公司更有优势。3、研发优势:万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研发处于领先位置,后续还包括已上市的化学发光、血凝、血气,未上市的分子,能够持续满足临床需求,是专注于做 POCT 领域的公司。POCT 行业景气度高,万孚核心竞争力明显,未来有望保持高于行业增速发展,同时万孚已经布局全球市场,依托丰富的产品布局和先进的 POCT 管理经验,万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参考 2019 业绩预告,预计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由 4.20、5.63、7.38 亿下调至 3.85、5.16、6.75 亿,对应 EPS 为 1.12、1.50、1.97,给予2020 年 47X 估值,对应目标价 70.5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海外市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政策推进情况具有不确定性、新技术开发失败风险、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下降等。 《有色|周观点:特斯拉超预期拉动,持续看好新能源趋势机会,关注黄金投资价值》
上周特斯拉年报宣布新款车型Model Y将提前半年至Q1末开始交付,到2020年中model3和modelY合计产能将达到50万辆,同时上海工厂建设model Y的产能将不低于model 3(15万辆)。随特斯拉放量及国产化替代逐步提升,国内2020补贴政策或相对稳定,新能源产业链持续向好预期有望不断落地。锂钴的需求边际改善显现,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供给结构优化。推荐锂业龙头:赣锋锂业。钴业龙头: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磁材龙头有望受益新能源汽车长期订单。特斯拉Model3更换用永磁电机的信号,全球EV的永磁电机有望继续放量,关注:中科三环、正海磁材、宁波韵升、金力永磁等。近期疫情升级带来避险情绪提升,同时美国19年12月的PMI创2009年6月以来最低,美国12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1月芝加哥PMI大幅低于预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英国脱欧落地风险尚未充分释放,金价有望震荡回升。推荐: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紫金矿业,关注:华钰矿业。 《建材|周观点:多地延长假期,密切关注复工》
如何看待延时复工?建筑工程、基建工程的施工、运输方面,不可避免外地人员流入流出,因此同样要遵循假期延迟的安排,甚至更为谨慎,从而引发对下游需求恢复的担忧,主要涉及建材中的水泥、玻璃、消费建材等板块,怎么看待工地开工延迟,我们认为:①先观察到,南北有别,延迟的影响优先考虑南方地区。②看有效工作时间。我们需要强调,和节前的预期相比,有效工作时间确有减少,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效工作时间仍然有望延长。③降价的窗口期有多长,关注1月以来的价格高基数、低库存,预计降价和稳价的窗口期是正月十五以后的1个月内。④区域流动性暂时受抑,本地的价格体系受冲击减少。⑤消费建材一季度是淡季,短期企业聚焦控费与线上营销,行业竞争加剧,集中度有望提升。竣工与装修节奏可能暂时受到影响,但是需求只是延迟并非消失。
《建材|疫情影响分析及投资策略,关注建材优质标的》
我们认为从短期来看疫情或将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对于建材行业来说,疫情或将使得节后复工时间推后,基建、房建都面临压制,房建施工受到的冲击也可能较大,对一季度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压力,建材行业标的短期以观望为主。从全年的维度来看,如果疫情影响周期较短,后续稳经济、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长期不悲观,长期看好行业内优质标的,如果股价调整,有望形成较好的投资机会。水泥标的建议关注海螺水泥、祁连山、华新水泥,建议关注弹性品种冀东水泥、上峰水泥,华南区域关注华润水泥、塔牌集团;玻璃建议关注旗滨集团;玻纤方面,建议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其他建材标的建议关注石膏板龙头北新建材,瓷砖龙头帝欧家居、蒙娜丽莎,板材龙头兔宝宝,涂料龙头三棵树、亚士创能,防水龙头东方雨虹、科顺股份,管材龙头伟星新材、永高股份等。 《钢铁|周观点:疫情短期有压力,利好中长期需求》
根据目前披露的23个省市节后开工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各类企业均延迟至2月9日后复工,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湖北省则为2月13日后复工。我们认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下游建筑工地开工日期或将更加延后,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下游需求坍塌或将导致社会库存加速增长。疫情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源于防控的升级带来对假期结束后流动人口的控制,进而影响钢企以及下游行业生产活动。但整体上看对需求影响大于供给端。但是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钢铁行业属于事件性影响,短期只是影响了产业链的供需节奏,随着疫情的缓解和解除,上下游均会重新复产复工。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钢铁项目备案指导意见、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办法,我们认为,在供需两端受事件刺激下,供需基本面已经开始超预期好转。 《化工|周观点:油价大跌,疫情或导致化工品短期承压》
特斯拉降价至30万以下,电动汽车销售有望超预期,继续看好锂电材料,尤其是国际供应链龙头公司如新宙邦等。生物素近期价格快速上涨,巴斯夫VA明年下半年计划停产,朗盛间甲酚装置复产推迟,帝斯曼北沙宣布VE减产,推荐维生素龙头新和成,关注圣达生物和浙江医药。安迪苏法国工厂宣布不可抗力,产能占全球7.4%,蛋氨酸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利好龙头新和成。监管高压常态化,农药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超预期,分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涨价弹性大品种,受益标的为百傲化学和湖南海利;二是中长期打开成长空间品种,受益标的为扬农化工和利尔化学,建议关注利民股份和广信股份等。柴油车国六推行致沸石需求高增长,OLED业务进入业绩释放期,推荐万润股份。内生外延产能加速扩张,行业发展机遇及自身优势使得公司具备持续成长潜力,推荐利安隆。基本面有望超预期,长期看好低估值龙头万华化学、华鲁恒升、三友化工。 赞(46) | 评论 (17) 2020-02-03 08:57 来自网站 举报
-
【干货纪要 | 中信建投研究所投资优选系列电话会议之二】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固收、海外、传媒、地产、食品饮料、农业、纺服零售等八大研究团队联合召开专题电话会议,进行最新解读,会议纪要如下:1策略:2003年SARS复盘对目前行情的参考意义1. 疫情预判:1月30日-2月5日会出现疫情的拐点武汉肺炎疫情的领先指标是新增疑似病例,截至1月2... 展开全文干货纪要 | 中信建投研究所投资优选系列电话会议之二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固收、海外、传媒、地产、食品饮料、农业、纺服零售等八大研究团队联合召开专题电话会议,进行最新解读,会议纪要如下:
1 策略:2003年SARS复盘对目前行情的参考意义
1. 疫情预判:1月30日-2月5日会出现疫情的拐点
武汉肺炎疫情的领先指标是新增疑似病例,截至1月28日24时,疑似病例9239例,新增2266例,比27日2077例继续增多。从武汉23日封城开始,钟南山指出,潜伏期7-14日,我们预期从1月30日到2月5日是疫情爆发的高峰。1月30日-2月5日会出现疫情的拐点。
2. Q1GDP初步估算为5%
2003年Q2受到影响比较大,GDP增速(9.1)比Q1(11.1%)和Q3(10.0%)平均增速低1.45%。考虑到武汉肺炎感染的人数超过非典,假定武汉肺炎的影响与当时的情况类似,2019年Q1的GDP增速可能会下降到5%左右。
3. 政策选择:逆周期调节发力。
在经济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们预期逆周期调节继续发力。央行已经表示在2月3日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流动性支持。我们预期2月3日会有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甚至下调MLF利率的操作。除此之外,其他产业政策也值得关注。
4. 投资策略:疫情短期冲击,流动性和经济决定市场
对比2003年SARS,我们认为武汉肺炎对市场会产生短期冲击,市场的长期趋势仍然是由经济和流动性决定。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增速处于下降过程。在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传媒、在线教育等行业表现持续占优。
2 固收:SARS对债市影响复盘及目前疫情下的债市走势预判 一、SARS疫情前后的债市复盘
2003年全年利率变化幅度在(2.65%,4.0%)区间,10Y国债利率在数据周期来看正处于从历史底部向上抬升阶段,宏观经济大背景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震荡上行周期。从疫情的扩散期、加速期及平复期来看:
扩散期影响有限。1季度在年初资金面充裕及政策面利好的双重预期下,10Y国债从年初的3.30%位置回落到1季度末的2.90%附近。由于疫情在该阶段尚处于扩散期,市场对于其严峻性预估不足,经济及债市情绪所受影响非常有限。
加速期利率下行。进入2季度,3月宏观经济仍呈现脱离前期底部态势,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有所弱化,10Y国债利率从2.90%附近回升到3.40%位置。但随着4月以来全国尤其是北京疫情明显加重,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前期整体经济良性恢复预期显著弱化。即使对于宏观经济走向短空长多仍是主流预期,但投资者对于疫情的持续性未知,在方向上仍选择做多债券资产,10Y国债再度快速回落至2.65%的年内乃至至今的10Y国债利率最低点。
平复期震荡上行。3季度之后,随着疫情逐步解除,基本面及资金面因素主导利率重归升途。在7-8月,疫情平复期需要时间确认,滞后的经济数据同样需要时间来矫正预期差,此间虽然空头信号频现,但预混乱下,利率主要还是呈现震荡行情。但进入8月下旬,随着2季度数据证实经济受挫远低于预期以及资金面确定性趋紧,债券市场快速大幅下跌,10Y国债收益率破位上行,至年末达到4.0%位置。
二、情绪面决定市场节奏存同
1、疫情扩散初期,公众认知有限,无论是对经济基本面还是对债市情绪影响都非常有限(对比2003年4月中旬以前及2019年1月中旬之前)。
2、预期差弱化。短频来看,媒体宣传加大、死亡病例出现、感染及死亡人数提升、医务人员出现死亡病例等,均会直接冲击市场预期及情绪,加速债市收益率下行速度与幅度;而分离出病原体、政府预警、军队介入、专用医院启用、病愈率提高、新增出现拐点且稳定等,均会对市场预期及情绪有一定提振,带动债市收益率向上调整。但这种调整都是非常短线的,对比2003年,监管及市场更为完善的2020年债市波动性将显著降低。
3、拐点尚未到。短频的债券价格下跌及修复,来源于对疫情拐点的不同判断及预期修正。而从趋势拐点来看,在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两个重要参数出现显著稳定的趋势收敛之前,债券收益率下行恐难止住。
三、基本面主导背景趋势存异
1、经济动能存异。2003年中国内部处于经济周期上行期、人口红利持续释放,外部则处于全球市场红利期,且宏观杠杆较低提供了更为充裕的货币财政政策空间;而2020年则处于经济下行期、人口老龄化加重,中美贸易谈判仍在艰难推进,且宏观杠杆偏高给防风险攻坚之年的财政货币政策提高了操作难度。
2、措施力度存异。此次冠状病毒疫情后的封城及交通管制等措施是前所未有的,且在春节时间点。这对于春节期间的消费尤其是院线、餐饮、旅店、交通等线下体验性消费板块的影响不可逆,预估损失消费超过1万亿,时长上乐观估计影响1季度,中性预期影响上半年,但疫情过后不排除激发补偿性消费等。对比2003年非典情况,仅2003年2季度消费受到拖累,一个季度后影响消除。由于措施提前及果断,此次疫情期间的延期复工乃至停工,对当期二产的冲击也会显现。对比2003年非典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此外,从结构来看,经济动能转型下三产贡献度较2003年大幅提升,消费下滑对于GDP影响冲击加大,但新晋的线上消费板块或将有所回补。
四、技术面提示未知情景存变
1、病毒病理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数据上看,此次疫情传播速度快于非典时期;致死率尚未有完整的疫情病程统计。
2、人力可期但靠天因素时日尚远。非典病毒的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环境气温提升,而此次疫情虽措施果断,但目前才1月底,全国气温提升时日尚远。
技术决定战术,在未知领域还需保持高度谨慎,虽勿悲观亦勿过分乐观。
五、政策及债市走势判断
1、2020年开年疫情给关键一年增添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顺势之下,积极财政或将更积极,预算赤字3%概率提升;松紧适度、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或被动更松,但货币加码宽松在目前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效用有限,这种边际偏松或将仅出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角度出发。政策趋势整体利于债市收益率下行,但在年内稳增长诉求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幅度预计难超越非典时期。
2、综合对比判断及计算,预估此次疫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于2003年,但持续时间或将缩短,债市窗口期也将缩短。
3、此次政府及部队介入更为及时果断,政策措施更为决绝。在首例病例几乎同月份出现的情况下,此次整体应对几乎提前整3个月。信息更为透明,预期相对稳定,且春节大长假期间疫情控制推进加速,休市期间消化大量预期波动。预计疫情对市场的扰动会小于2003年非典时期(2002/12-2003/5,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最大调整幅度90BP;3天移动平均最大调整幅度60BP),预计此次波动幅度在40-50BP。
4、利率方面,1-2月经济数据不好已在预期之内,3-6月数据能否企稳才是走势关键所在。短期长端下行确定性更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行情会先行到来,利率中枢进一步下行需要等待短端窗口打开。风险方面,由于疫情冲击之下稳增长保增长重要性更为提升,一旦疫情出现拐点,在地方债增量发行、基建加码等系列组合拳下,利率存在调整压力,对比2003年这种调整是几乎与疫情拐点无时滞出现的,区别在于内生力还是辅助力。
5、信用方面:中高等级信用利差偏低,但如基础收益率下行明显,信用利差还是有随之收敛的动力。而中低等级信用利差虽然还在相对高位,但本已修复艰难的信用风险偏好会更加脆弱,短期难以看到估值行情。行业方面,白银时代地产行业盈利能力虽仍毋庸置疑,但销售回款重要性大幅提升。建议密切关注疫情持续对地产销售边际影响及融资窗口变化,尤其高杠杆房企。
3 海外:消费互联网公司阿里,美团,平安好医生等当前观点分享
电商和快递是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两者有很强的关联性。对比过去5年阿里巴巴等公司GMV的同比增速和快递单量的同比增速,两者正相关性较强。根据中通快递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2016年中通的快递件中来自阿里巴巴生态的订单占比为76%)当然这两年随着拼多多当公司的崛起,各家平台公司包邮的普遍,行业有包裹小型化的趋势。但不管怎样,快递物流公司的包裹量,市占率等行业数据是非常好的研究电商平台型公司的锚。
电商和快递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一季度为传统淡季。一季度因为有春节假期,所以是传统淡季。阿里巴巴一季度的GMV是全年4个季度中最少的。一季度的GMV占全年的比重在18%-20%左右。一方面是春节假期,一些店铺春节期间暂停发货。另一方面四季度有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节,很多消费者的囤货购物需求已经满足。快递的月度单量也在春节这个月达到最低,2015、2016、2018和2019年春节都在2月份,2017年和2020年的春节在1月份。所以2017年2月份的单量没有像其他几年一样出现明显的低点。
假期延长会使得运力短期不足,我们估计本次春节运力紧张时间会比往年增加一到两周。春节本来就是传统的电商和快递淡季。因为快递员放假返乡,所以春节期间的运力本来就不足。过去5年,一二月份两个月的合计单量占全年单量的比重在11%左右。本次疫情,春节假期从1月31日延长到了2月3日。很多地方还将假期进一步延长到了2月10日。假设按2月10日开工来测算,相当于假期比原定的7天假期增加了10天,相当于一季度(90天)减少了11%的工作日子。但是我们认为运力的暂时性紧缺也压制了很多人的购买需求,随着未来运力紧张的状态缓解,这部分被压制的购买需求会重新释放。而且参考2003年SARS时期,2003年下半年虽然疫情已经缓解,但人们依旧会减少去公共场所。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次人们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情况也会持续一段时间,人们更多地会选择网购。
我们对阿里巴巴的财务模型进行了敏感性测试,假设一季度因为运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工作天数减少15%,对应GMV比原先预计值也降低15%,即影响了阿里巴巴FY2020财年Q4的收入利润。但是随着疫情结束,FY2021的经营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情况下的水平,但是我们认为随着运力释放供给短缺缓解,之前压抑的需求海释放,同时从消费者心理上在疫情缓解初期可能会更倾向于线上购买,综上我们认为对阿里核心商业影响不大,我们不改变之前的整体盈利预测,以及阿里巴巴241美元/ADS,对应港股234港币/股的目标价。
快递方面,我们梳理了几大快递公司正常情况下的春节运营安排。根据几大快递公司官网的公告,1月24日(除夕)至1月30日(正月初六)春节期间,快递公司都进入春节运营模式,虽然仍然提供派件取件服务,但是将加收服务费,或者上调运费。同时快递公司也都提示,因为受运力资源、天气等因素影响,快递时效性也会受到影响。运费上调的同时,快递员的成本也上调。根据草根调研,春节期间快递员的工资普遍上调,有加班费、红包等。所以运费和成本同时上调,我们认为正常情况下春节期间快递公司的单票利润可以维持稳定。
本次疫情对运力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是假期延长,另一方面快递员可能处于安全考虑,推迟返程。为了提高快递的揽件积极性,我们认为快递公司,特别是电商平台会提供揽件补贴奖励。比如1月29日,菜鸟推出“天猫平台商家揽收奖励方案”。对1月30日至2020年2月3日“及时揽收”的天猫平台包裹订单,菜鸟补贴快递揽收网点1元/单。2月4日至2020年2月8日“及时揽收”的天猫平台包裹订单,菜鸟补贴快递揽收网点0. 5元/单。菜鸟会对天猫平台的包裹,在菜鸟电子面单底部打印上如“天猫过年不打烊”等字眼或者图标,便于网点和快递员识别天猫平台包裹。
我们认为最近大家感受到的运力不足,比如生鲜平台上买了东西没人配送,或者网购了口罩没人配送,一方面是春节期间的运力正常减少,每年春节期间网购送货都慢。另一方面是疫情导致部分产品的购买需求增大。所以导致供需差异更明显。根据京东最新的春节数据,今年春节,全国范围内米面粮油等基本民生类商品需求激增,蔬菜产品最畅销,销量同比增长超9倍,其中,叶菜类产品销量增长近21倍。京东到家的春节销售数据显示,全平台成交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540%。其中,粮油副食、日配冷藏、水果蔬菜和肉类成为成交额最高的品类。口罩在春节期间的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32.5倍。
从运力上来看,真正和正常年份有差别的是1月30日到2月10日,相当于假期比原定的7天假期增加了10天。但是一方面网购的需求是增加的,另一方面快递员的收入跟揽件派件数量挂钩,所以他们有意愿尽早开工。所以随着补贴的增加,我们认为运力也会逐渐回升。对于头部的快递公司,比如中通来说,因为他们有更有利的规模成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是快递单票收入下降的趋势不会因为这次疫情改变。短期春节的时候快递价格本来就是上调的,但也主要是补贴给终端揽件和派件。现在快递行业的经营战略还是提高市占率,虽然像中通市占率已经第一,而且一直在上升,但是3Q2019也只有18.9%。我们认为整个快递行业竞争状态在未来一两年内依旧会持续,单票收入价格也会降低,来争夺市场。但同时也可以看到随着路线优化、运输车辆大车化、转运中心自有化等措施,头部快递公司的单票的成本也在降低。谁能形成“成本低→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的良性循环,就能扩大市场份额。
核心电商标的观点:
阿里巴巴:活跃买家数、人均年GMV、货币化率都有继续提升空间。活跃买家数还有2亿空间,人均GMV随着用户使用年份越久,人均GMV和购买频次都会高于新用户,直播、新品、交叉销售多种策略推动GMV和转化率。另外云业务和蚂蚁金服帮助阿里巴巴在巩固好电商这个基本盘的同时,不断向产业互联网拓展。目标价为241美元/ADS,对应港股234港币/股,维持“买入”评级。
拼多多:拼多多三季度新增活跃买家数5300万,新增MAU 6400万,用户的增长远超预期。我们认为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分享裂变、精准推送等,比较有效的触达了目标客户。MAU/活跃买家数的比值提升到80.1%,更多的用户开始流向拼多多APP。目标价为38.98美元/ADS,维持“买入”评级。
接下来我们分享下本地生活业务,事实上市场对美团的担心更大。从疫情对公司业务板块影响来说酒旅大于到店大于外卖。由于没有最新的官方统计,我们不妨参考03年非典疫情对行业的冲击,
1)受肺炎疫情冲击最大的是美团的到店酒旅业务,其中又以酒旅业务最为明显。
但就收入体量来看,酒旅业务本身也只占到店酒旅整块业务的四份之一,净利润的占比也仅10%左右。我们分别在中性预期和悲观预期的假设下,对到店业务和酒店业务二者分别做敏感性测试。乐观情形下先不表,悲观假设情形下,美团到店酒旅业务2020年收入减少9%,依然可以贡献约60.1亿的净利润。即便最为悲观的情形下给予较低的估值,美团到店酒旅业务依然可以维持1500亿(人民币)以上的估值。况且这次疫情终究会结束,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美团到店酒旅业务具备天然的护城河,业绩增速可能会短期下滑,但估值不应再被打折。
2)餐饮外卖业务受疫情影响更为阶段性。
Q1较为明显,尤其春节期间。外卖订单下滑较大,但主要基于商家普遍还没开工,尤其地方监管较为严厉,普遍延迟了开工时间。二是食材供应短缺不足,三是部分区域配送运力也不足。不过原本Q1即是餐饮外卖业务的传统淡季,外卖交易占比去年同期为19%,且“宅”在家中防止疫情传染的心理会进一步加大外卖的订单需求。因此后续随着商家陆续开工,食材供应更为充沛之后,外卖订单会逐步恢复。虽然从外卖成本上来看,疫情的严重性会适当增加外卖骑手的激励成本。但骑手的用户激励费用,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与提升的配送费相抵消。近段时间为尽快完成订单的配送,不少消费者配送费支付意愿明显提升。从过去的两个季度观察来看,骑手成本的增加也较为有限并可控。悲观假设情形下,GTV约同比增长21%,收入增长24%的同时,净利润仍可达到40亿元。另外,当前美团也在武汉等地推出“无接触配送”模式,未来有望更大范围推广,同时也是一次推进其配送场景优化的重要举措。总体而言,疫情对外卖业务负面影响有限,无需过分担心。
3)新业务受疫情影响同样较小,且生鲜类、医药类的非餐订单需求会大幅度放量增长。新业务保守起见,2020年依然可以给予零估值。
综上所述,我们继续维持原有的目标价,128港币,给予“买入”评级。考虑到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美团已经接近“绝对底部”,我们给予重点推荐。
最后来分享下在线医疗这块业务,如果是前面这些消费互联网公司整体这次疫情对业务的影响偏负面的话,在线问诊我们认为影响相对偏正面。事实上这个季节本身就是感冒高发季,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很那判断普通感冒和这次肺炎的区别,去医院有可能交叉感染也有可能考虑到目前比较紧张的医疗资源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线上是一个可以帮助解决部分初筛问题的高效平台,我们关注到这次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等很多平台都开展了免费线上问诊,这是一个很好的用户培养和沟通的机会。同时针对其它常见高频的可以线上咨询的病种,由于担心现在去医院可能引发的肺炎传染,政府也在积极跟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合作,鼓励线上咨询。案例上可以参考浙江和福州。
香港证监会中央编号:BMV926
4 传媒:疫情扩展对游戏股的交易策略及《囧妈》事件对影视内容和视频平台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春节线上娱乐作为切入点,观察今年春节线上娱乐的特点。从公开的IOS排行数据来看,今年春节期间线上娱乐是游戏和视频行业表现最为突出。
首先来看游戏行业,分析IOS的畅销排行榜,我们发现从去年到今年,游戏都是绝对主力的产品。具体去分析游戏产品的特点,会发现无论是2019年整个春节比较正常的情况下,还是在今年春节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都有大量长线运营游戏产品在春节期间表现非常好。IOS畅销榜是相对排名,我们发现从去年到今年,《王者荣耀》都是畅销榜排名第一的产品。今年除了《王者荣耀》之外,腾讯系的《和平精英》排名第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老游戏,比如网易的《阴阳师》、《梦幻西游》、腾讯的《QQ飞车》等。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长线运营的精品游戏是持续受到用户的关注和喜爱的。《王者荣耀》上线时间已经4年了,《梦幻西游》这样的一些产品已经属于相对比较老的游戏,但是无论是今年还是去年春节期间,他们都展现良好的态势。
我们认为在整个A股传媒板块里面,游戏是商业模式最好的一个细分子行业,无论是游戏公司良好的现金流情况,还是一款优秀游戏的长生命周期。
另外2020年春节游戏产品的另一个特点在于,相比于2009年整个行业的流水盘子预计将有一个不错的提升。所以我们去看一些游戏的产品,可能它的相对排名并不如去年,但是整个行业水涨船高,他们的流水预计将是有明显的提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判断游戏板块的核心公司在一季度的业绩能见度和业绩有超预期的可能性都将明显提升。推荐关注A股游戏龙头公司,包括完美、三七、游族、吉比特这样的一些游戏龙头公司,他们旗下的产品如《完美世界》、《问道》、《少年三国志2》等,在今年春节的畅销榜单上都有不错的表现。
在视频这块,首先我们从IOS的免费排行榜来看,非常重要的就是短视频行业的集体崛起。在2019年的时候,百度赞助春晚发红包活动,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我们还看到百度和百度旗下的一些产品在春节期间的排名相对比较高,但实际上我们在今年看到,几乎iOS免费榜前几位都被短视频产品霸占了,包括像抖音、快手、腾讯微视、西瓜等。
此外,今年春节期间短视频公司开始进入长视频行业,这也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囧妈》事件。我们对于囧妈事件的三个核心观点。
首先,我个人认为这是字节系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非常成功的营销活动。《囧妈》这部电影从拍摄开始一直到最后撤挡的那一天,都是完完全全按照一个院线电影的所有规定动作在做。无论是宣布定档春节,包括说当时徐峥去跑了很多电影院去做线下的宣传活动,所以它整个来说是一个标准的院线电影。但是因为今年特殊情况,字节和欢喜很快大成协议,买下了这部电影版权,并进行免费播放。我认为这事件在全国用户之间形成的口碑相传的效应,可能并不逊于去春晚上发10亿红包,因为用户口碑传播的效应非常强。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思考,为什么就《囧妈》这一部片子成功了,但其他的几部影片没有这么做?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我们可以观察出来的原因,就是《囧妈》这部片子主要是由港股的上市公司欢喜传媒主投主控的。其他几个片子按照春节档的院线大片,一般情况下会有更多的投资方,在面临一个突发情况时,单一的主投主控方,其决策成本相对更低。所以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就飞快的完成了整个电影行业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
其次我们也看到在这个事情出来之后,有很多院线开始向电影局去投诉,就说这个片子用了线下的营销资源,但最后却跑到线上去上映了,我认为说这个事件它可能只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因为《囧妈》的确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会拿到线上去播放,所以这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但是未来可能会有一些电影,他们不去线下院线做宣传,直接去进行线上的视频播放。
我们今天刚刚看到一个新闻,就是2月14号有一部电影,本来是准备在2月14号情人节档期上映,但是今天宣布退出情人节档期,直接选择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上映。这个片子体量没有《囧妈》那么大、之前也没有太多的宣传,所以我看到院线其实没有太多反应。我认为说接下来的确会有更多的影片,尤其是大制作的影片,选择直接去线上去进行视频点播,然后与视频网站进行广告或者用户付费的分成。所以既然《囧妈》开了这个先河,我认为未来这块会有源源不断的案例。这是第二点观点。
第三,《囧妈》事件为字节跳动进入长视频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实际上字节跳动从2018年开始就已经去采购了一些长尾的电视剧版权。2019年上半年开始,我们看到他采购了一些相对比较细分的版权,包括英剧、泰剧、俄罗斯动画片等,这些内容总体来说有固定的受众人群,但是想要出圈其实相对会难一些。所以我们看到今年春节,字节在一个比较机缘巧合的机会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让大家知道可以在西瓜视频上面去看到这种完整的长视频内容。
字节跳动和欢喜传媒的第2个合作方案里面也写到了,两双方会共同去打造一个长视频的产品。无论是字节现有的内容储备,还是说欢喜现有的一些精品电影,这两方都有一些不错的内容,但是可能很难说去形成一个完善的长视频平台。接下来可能他们会共同去加大在内容上的采购。虽然对于字节进入长视频领域市场是有一些争议的,有人觉得说可能字节是也会很大力进行内容的采购、有人认为字节在长视频领域是小步走。
我认为说无论是字节以什么样的姿势进入长视频市场,对于我们上游内容公司来说都是好事。这主要分成两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是我们现有的内容制作公司,主要是以电视剧公司和电影公司为代表,尤其是电视剧公司,他们在下游的变现主要依靠三大视频网站。三大视频网站格局稳定之后,对于上游议价能力不断提升,包括电视剧单集价格的限制,如果字节跳动进来之后,对于行业有了一个新的搅局者,内容公司对下游的低议价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观。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字节是一家创新性比较强的公司,尤其是在短视频上,我们已经看到它新很多很好的产品。我们的内容制作公司可能过去比较局限于纯粹的长视频,比如40分钟的剧集,或者两个小时的电影。我认为如果未来有更多的内容制作公司去跟字节跳动合作,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内容展现形势,包括之前一直没有推广起来的竖屏剧、中视频等等。一部剧既不是40分钟的长视频,也不是一分钟的短视频,而可能是通过8~10分钟的事件长度来讲一个故事。我认为这对于内容行业的优质电视剧、电影制作公司来说,是一次挺好的机会。这是一方面。
顺着刚刚这个话题,我也汇报一下2020年传媒行业整体观点:
我们的核心观点在于,内容公司可能在2020年是更值得投资的一个产业链环节。大家过去在听到内容公司的时候经常会摇头,因为电视剧公司、电影公司他们对单部作品相对有比较大的依赖,然后过去几年也有很多影视剧公司出现一些问题。但我认为在2020年渠道端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内容公司尤其是的确有所谓的讲故事能力,精品内容制作能力的公司,他们在整个行业里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是有机会提升的。
刚刚我们主要讲影视内容,游戏内容上面我认为也是类似的,里面略微逻辑有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技术迭代对游戏行业的直接影响更大。我们看到随着云游戏的到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运营商开始进入游戏行业;字节跳动也开始进入游戏的研发和发行领域。随着新的行业竞争者进入,接下来精品游戏内容公司,他们在整个行业里面的一个议价能力也会提升。除了以上的影视和游戏内容公司,我也建议大家关注板块的龙头芒果超媒。
5 地产:房地产行情预判及2003年SARS复盘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从武汉爆发并波及到全国。截至1月29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711例,现有重症病例1370例,累计死亡病例17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4例,共有疑似病例12167例。本文对2003年类似的sars事件对经济及地产板块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本次疫情对行业影响做出解读。
非典疫情回顾:历时9个月,三大区域受影响最大。2002年11月,第一例已知“非典”病例在广东佛山爆发,爆发之初“非典”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香港等地区。2003年2月,“非典”疫情开始向全国及世界各地蔓延,越来越多的病例在世界各地被发现,200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非典”全球警报,2003年3月至5月,“非典”在国内疫情加剧,直到2003年6月,“非典”逐步得到控制,疫情开始缓解,2003年7月,主席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对防治非典工作取得的阶段性重大胜利进行总结,“非典”防治基本结束。根据WHO数据,中国香港、北京市和广东省是本次疫情中疑似病例及死亡人数最多的三大区域。
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仅造成一个季度的短期冲击。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达到11.1%创下97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高,受“非典”疫情扩散影响,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降至9.1%,随着“非典”疫情的稳定,第三季度开始,中国GDP重回增长轨道,2003年Q3和Q4的GDP增速均达到10.0%。从2003-2007年,伴随中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GDP增速逐年提高,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可以认为仅仅为1个季度。
非典疫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和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短期的,机制略有不同。200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上升期,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9.1%,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4.1%,增速也创下了97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高。尽管2004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市场增速在2005年再次创出新高。从阶段性影响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速3-4月出现一定幅度下滑,但5月开始修复。受灾严重的北京和广东区域,也和全国数据表现出同样的特征。必须承认,2003年房地产销售呈现了前高后低的现象,但主因仍是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以及货币收紧应对经济过热所带来的的影响。香港楼市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持续保持低迷,中原城市指数自1998年开始经历了7年下跌,在2003年“非典”期间香港楼市调整已直接尾声,从交易上看2003年Q1和Q2持续下滑,2003年5月香港中原城市指数报价31.37创下历史最低点,“非典”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楼市出清。随后伴随着“非典”的结束、港府实质性暂停八万五公屋计划等,香港楼市回升并出现了五年的牛市。
非典疫情期间A股与港股表现截然相反,A股先升后降,全年看地产板块跑输市场;港股先降后升,全年看恒生地产建筑业指数(以香港本地地产股为主)跑赢市场,但期间波动高于恒生指数。A股上证指数全年先升后降,由年初的1311点攀升至2003年4月15日的1649点后见顶回落,而从全年看地产板块明显跑输市场。恒生指数表现截然不同,在疫情期间恒生指数出现下滑,恒指最大跌幅达到14.5%,于2003年4月25日见底,电讯和地产建筑业是最受影响的两个行业。随着5月份“非典”疫情得到控制,港股地产建筑板块也随之出现修复,从全年看是跑赢恒生指数的。我们认为,两个市场波动的差异以及相对收益表现主要来自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流动性支撑以及之后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变化影响。
疫情或将短期影响资产价格,但不改长期趋势。我们认为疫情会对资产价格有短期影响,无论是香港还是国内房地产市场表现疫情均对短期商品房销售带来负面影响,也对部分商业物业收租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疫情的结束在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会在随后获得释放,影响房地产市场更为中长期的原因依然在于政策调控和货币环境下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从当前的情况看,2020年的政策基调仍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房地产行业的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方针也没有发生变化,考虑到2003年主导房地产板块表现仍是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因素,我们认为2020年房地产板块仍值得看好,需要高度关注政策及销售数据的变化。从短期冲击的影响看,企业之间的分化会更为明显,融资能力、回款能力是考验开发商的核心因素。
看好龙头房企的潜力以及受短期冲击较小的物业管理行业。开发企业推荐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阳光城、大悦城,物管行业推荐碧桂园服务、招商积余、永升生活服务、新大正。
6 食品饮料:2003年非典时期复盘及当前时点投资观点
从消费数据社零增速来看,消费数据在非典扩散期(12-1月)开始下滑,并且在发酵和爆发期(3-5月)出现大幅回调,非典在较大层面影响居民消费。社零增速从2003年1月高点10%一路下滑,并且在2003年5月大幅下挫,跌至4.3%,增速不到1月的一半,表明非典爆发期间,居民消费受到较大压制。但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社零数据从6月份后快速回升,到7月,社零数据已经回升至9.8%.
“非典”对食品饮料行业有一定影响。“非典”时期主要指首例“非典”病例出现(2002年11月16日)至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2003年7月13日)。食品饮料在“非典”期间涨跌幅在申万行业中处中上游水平,板块(总市值加权平均下)涨跌幅为0,排第11位,同期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4.45%、5.8%。
“非典”对股市冲击最大在爆发阶段。按“非典”阶段划分,对各个板块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召开会议至“小汤山医院”启用期间(2003年4月17日至2003年05月1日),该阶段里疫情重点区域发病率提升(有蔓延趋势)、五一假期取消、重点区域实行隔离控制,除医药板块外所有行业均出现明显降幅,但在半个月后,又逐步恢复增长。在此期间,食品饮料跌幅为5。59%
食品饮料子行业中,受抢购情绪影响,肉制品、乳品涨幅最高。在“非典”期间,食品饮料子行业中肉制品、乳品均实现较高涨幅,主要当时的对应标的是双汇发展、伊利股份,预计与疫情期间消费者的囤货行为相关。其他子行业中,啤酒、白酒、调味品波动相对较小,涨跌幅分别为3.24%、-2.74%、-4.5%,食品综合(黑芝麻、西王食品)受影响最大,下降20.39%。
“非典”对股市的冲击效应较短,拉长时间来看,影响最大的还是各行业的长期发展逻辑。“非典”期间处于大盘波动向下阶段。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间,上证综指下跌53.87%,“非典”期间表现其实相对平稳。对食品饮料来说,主要是受益于消费升级、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在经济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后,行业的成长性开始凸显。
白酒:
非典疫情在2002年11月出现首例病患,但病毒扩散速度并不是非常快,另外当时网络媒体也未进行大肆宣传,因此并未引起社会大范围恐慌。2003年的春节(2.1为大年初一)照常进行,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此白酒的旺季销售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感染死亡人数的攀升,非典真正成为公众讨论焦点是2003年4月初,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随后一系列防治措施出来,紧张气氛在群众中蔓延,大家开始减少外出就餐与消费,商务宴请和个人宴请需求大幅萎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酒的消费。
收入角度看,白酒行业淡旺季明显,非典疫情暴发较严重时期主要在二季度,因此白酒行业全年收入增速整体看来变化不非常显著,但具体到各白酒公司,大部分体现为下半年收入增速好于上半年(上半年略受疫情影响、下半年有提价驱动收入增长)。费用角度看,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北京、广东等疫情严重地区白酒销售接近停滞,多数企业加大费用投放力度。但仍然因为二季度是淡季,对全年整体费用规模影响有限。利润较度看,下半年在提价的驱动下,白酒行业利润实现高增。从2003年开始,白酒行业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十年。
从白酒上市公司收入表现看,白酒上市公司Q1/Q2的收入增速受到了非典疫情较为明显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和下滑。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消费需求得到明显恢复,且高端白酒在2003年下半年均有提价动作。白酒行业自2003年的下半年陆续开始好转并加速增长,开启了白酒行业黄金十年。
整体看:
从行业和业绩表现看,非典疫情对白酒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003年Q1/Q2的收入增速,但由于疫情引起社会重视主要在03年4月份,并未对03年春节的白酒旺季销售造成实质影响,故对业绩冲击不算大;从股价表现看,非典疫情对白酒行业的超额冲击只反映在03年4月到5月的大盘下跌期间,并未提前反应,事后修复较快,并未对股价形成较大的冲击。总体而言,非典疫情对白酒板块有冲击,但影响较短且有限。
集中反映时间点的差异:
虽然03年非典和此次肺炎疫情都是在年底出现,但由于传播速度差异,非典真正大面积爆发且引起市场恐慌是在2003年4月,春节(2.1)这个白酒销售旺季并未受到非典疫情影响;而本轮肺炎疫情随着春运快速扩散爆发,在2020春节前就引起了政府与公众的巨大关注且采取了相对严厉的措施,导致整个春节白酒动销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并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打款。
白酒行业发展阶段不同:
在经历了税赋调整导致的白酒产量连年下滑后,在2003年、2004年,白酒产量基本见底反弹,配合中国经济快速腾飞,开启了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当时白酒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规模较小,龙头企业茅五泸汾的体量也较小,抗风险冲击能力弱,但调整速度也相对较快。
此轮白酒复苏始于2015年,目前行业已经走过近4年的上升周期,整体增速趋于放缓,茅五泸等头部企业收入规模实现数十倍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目前白酒行业已经处于成熟期初期,行业产量基本见顶,呈现挤压式增长,龙头竞争优势不断加强,抗风险能力较之前大幅提升,龙头企业应对市场突发情况的反应力更强。
此轮疫情对白酒企业业绩的影响
1)对2020年Q1、Q2业绩影响: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且处于春节旺季,消费需求受到较大压制,但由于大部分的白酒龙头企业已经在春节前完成Q1打款和发货,回款比例较高,预计今年Q1业绩影响有限,但由于终端库存尚未完全消化,预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动销和回款。
2)对后续行业影响:短期白酒行业受疫情冲击,反而有望加速行业洗牌,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看,龙头企业核心价值并未影响,龙头企业将会受益。
酒:短期波动,全年影响有限
1、行业回顾:3~7月销量短期受影响
啤酒作为较典型的大众消费品,消费属性类似快消品。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消费场景受到较大限制(聚会减少、餐饮整体收入减少),产销量受到直接冲击,单季度销量增速显著下降,低于前后几年的增速中枢。但这一影响属于季度性短期影响,对全年的影响相对有限、次年Q2亦恢复到较高增速(回到正常的产销量中枢)
公司回顾:全年影响有限,股价表现有分化
销量层面看,分公司来看,各公司由于主销区存在差异,季度表现略有不同,但整体来看均符合Q2/Q3短期受冲击、全年影响有限。
青岛啤酒:03Q2短期受影响,销量增速从中枢11%下滑至6%左右;次季度和次年均有较高增速,对全年影响有限(估计-2%左右)。
燕京啤酒:03Q3销量受影响,可能是Q2压货导致的。销量增速波动的幅度显著更大,从中枢18%下滑到1%。可能是因为北京疫情重导致。次季度及次年恢复正常。
重庆啤酒:03Q2销量受到影响,但不能明确全部是疫情影响。1)可能和当地火锅消费习惯有关(火锅);2)也可能是Q1有压货影响了结果(Q1无数据)3)对全年影响不好判断(02年以及03Q1)。
股价方面看,三家啤酒公司表现有较大分化。非典疫情期间(2002-11-16发现首例病例,到2003-7-16新增病例不再增加),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股价分别+7.6%、-4.4%、-29.9%;由于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旺季)疫情影响基本消除,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且2003年系啤酒行业销量快速增长的时期,啤酒板块普遍受到青睐,因此股价恢复加快,到2014年3月31日,对比疫情开始时(2002-11-16),青啤、燕京、重啤股价分别+27.6%、+40.2%、-3.8%。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啤酒股价在疫情期间仍然较坚挺有小幅上涨(+7.6%),微微超过同期上证综指、沪深300涨幅(分别为4.83%、6.49%),表现显著超过同行业燕京、重啤。主要原因系,2003年正值百威入股青岛啤酒,全面开启战略合作,派驻董事进驻董事会并在经营层面全面参与管理,帮助提升青啤管控水平,资本市场对此持整体看好态度,对青啤股价形成支撑。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啤酒板块的影响预计:
1、首先对比今年疫情与03年非典时,啤酒市场环境的异同。相同处是,均发生在销售相对较淡的时期,今年疫情发生在上年四季度末和一季度,系典型的销售淡季,03年疫情持续时间与Q2有较大重合度,Q2销售一般旺于Q1;但是今年疫情的发生和强防控范围显著比03年更广,因此现在较难直接判断两次疫情对销量的冲击程度孰高孰低。
2、两次疫情时期,啤酒市场环境的差异之处在于:啤酒行业驱动力发生根本转变,即2003年行业逻辑仍以量增为主、今年啤酒行业的增长逻辑已转变为结构提升驱动行业增长。
3、我们认为此次疫情发生后,因紧密跟踪疫情发展,预计销量的冲击有限;我们认为关注销量冲击的意义,主要并不在于对盈利预测的影响(预计有限),更主要是受到销量冲击后,是否会影响各啤酒公司对提价、提结构的态度。
4、仍然看好啤酒行业中长期结构提升驱动利润率提升的趋势,预计中长期看,随着业绩持续兑现、市场认知度逐步提升,啤酒公司估值中枢有望提升;当前几个主要公司的表观估值将随着潜在盈利的释放而快速消化。
调味品:受影响小,稳定性强
1、行业回顾:内需驱动,量增时代
调味品为必须的基础消费品,“非典”等重大疫情对其影响小。调味品是必须日常消费品,除食品安全风险外,消费者对调味品的使用极为稳定,且调味品的使用时间较长,一次购买后消费者可使用较长时间(一般2月甚至以上),随处可买,不具备囤货属性,对外部因素影响不敏感。以当前我国调味品中占比最高的酱油为例,2002-2011年间酱油产量基本保持较高增速,CAGR达17.10%。尤其在“非典”期间,酱油产量增速依然保持向上趋势。同时,尽管酱油每月产量增速变化基本保持波动,但在“非典”期间,酱油产量增速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增加,除2005年起开始提速发展外,2002-2004年间月度波动维持在相近水平。
公司回顾:调味品增长稳健
“非典”期间,上市的三家企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安琪酵母)调味品业务受影响低。从单季营收增速来看,三家公司中,中炬高新在2003年营收明显下降,但主要原因在于中炬高新业务多元化发展,其调味品业务占比仅有34.27%,美味鲜本身增长仍保持相对稳健,2001/2002/200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0.4%/12%/9%。其他两家公司恒顺醋业、安琪酵母营收均保持在较高增速水平。
“非典”期间调味品企业跑输大盘。从首例“非典”病例发现至“非典”事件结束(患者数量、疑似病例人数不再增加),调味品企业股价有一定调整,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安琪酵母分别回调14.66%、12.94%、19.40%,同期上证综指、沪深300分别上涨4.83%、6.49%。主要原因在于:①中炬当时由于调味品占比不高,其他业务受到“非典”影响较大;②恒顺醋业、安琪酵母则是受到估值较高影响,恒顺在上市后业务多元化,除了食醋外,公司还从事光电、汽车、房地产等业务,营收高增长的同时,利润端增速较低,2003年Q1/Q2/Q3/Q4的利润增速分别为13.41%/29.08%/-4.78%/-465.53%,安琪酵母的估值则基本处于40-65倍之间。
本次新型肺炎对调味品的影响预计:由于调味品季节性弱,且不具备囤货属性,春节对调味品消费影响小,疫病对调味品消费需求及习惯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从渠道划分来看,①餐饮端全年受影响有限,1-2月营收在全年的占比在15%-16%之间,尤其在春节期间,部分餐饮门店本身就会停业数天,且外卖也是当前消费者偏好的用餐形式;②家庭端消费受影响较小,家庭对调味品的消费量稳定且购买频次较低,本次春节期间消费者主要选择在家度过,消费情况预计好于上年同期。综合两大渠道来看,预计企业的销售情况能够维持稳健。而在生产端,当前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复工延期一周或两周对全年影响较低;股价上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调味品企业长期的量价齐增逻辑并未受到影响,冲击过后优质企业的估值在此次冲击过去后有望维持高位。
乳品行业整体回顾:产销小幅波动,整体快速向上
行业整体平稳,SARS期间处于行业快速增长阶段
SARS爆发时间段集中在2002年底到2003年底,正处于我国乳制品行业快速增长阶段。从液态乳发展数据看,2002年-2004年液态乳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受疫情影响有限,整体消费量增速分别为24.69%、32.06%、28.13%。
产量影响不大,整体保持平稳
2002年SARS病情于年底开始爆发,同期乳制品整体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影响较小。2002-2003年各月产量整体维持在20万吨以下,2003年1月产量9.28万吨,同比增速12.35%,为全年最低,此后2003年各月产量逐步上升,保持30%左右高速增长。
消费稳定,行业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
2002年11月广东爆发疫情,12月疫情开始在互联网传播。2002年Q4乳制品销量18.1万吨,处于全年最低。2003年Q1政府开始介入控制非典疫情,Q1销量全年最低29.7万吨,但同比增速仍保持26.38%快速增长。整体看,乳制品销量受疫情小幅影响,但此后迅速恢复,全年销量较平稳,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主要公司业绩小幅影响后快速回升
2002年-2004年正处于伊利、蒙牛两大巨头形成的关键时期,两家公司带领行业整体快速上行。2002年底爆发疫情后,两家龙头公司快速调整,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伊利股份为例,2003年Q1营收11.62亿元,同比增长43.43%,恢复较迅速。蒙牛2003年营收更是实现爆发式增长,增速达7.87倍。
疫情期间,乳品行业大背景正处于乳品行业快速增长初期阶段,常温奶全国化加速,各家公司投入费用进行市场争夺,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费用率整体稳定。
整体来看,2002-2003年SARS疫情期间,乳品板块受影响相对较小,短期受系统性风险影响出现小幅波动,随后均得到修正,具体个股股价表现还是会快速回到业绩主导的大逻辑中。此外,从当时的行业背景来看,乳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初期(2002-2004增速均在25%以上),常温奶全国化正在加速推进阶段,行业驱动力较强,因此,板块影响不大,业绩快速增长很快占据主导。
当前乳品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呈现两超多强局面,且行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预计较长时间保持5-10%行业增速)。中长期逻辑看,消费端一二线人均消费虽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三四线以下市场人均消费量还有2倍以上提升空间,总体乳品消费的增量空间持续存在;同时,消费升级持续性推进,品牌认可、高品质产品成为消费者首选,龙头企业壁垒逐步增强;供给端看,企业持续产品结构升级,不断开发新品同时加大力度做好费用投入品牌建设和渠道下沉,龙头企业优势突显。就本次事件而言,疫情发展较快,但疫情控制措施采取及时、得当,虽然整体患病情况无法预测统计,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好转,短期市场情绪释放后,作为刚性快消品属性的乳品消费将快速回到中长期发展逻辑中,保持稳定增长判断。
投资建议:短期看,受疫情冲击,食品饮料板块或有所回调,但前期板块已有所反映一定的悲观预期。长期看,消费升级的趋势未改,此次疫情或将加速行业整合,龙头企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短期情绪宣泄后,继续看好各行业龙头: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顺鑫农业,青岛啤酒,重庆啤酒,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和伊利股份。
7 农业:华储网继续组织节后投放,活禽禁售看产业发展 生猪养殖:春节期间猪价高位震荡,华商储备中心组织节后投放
春节期间猪价以震荡为主,生猪均价在36元/kg附近震荡。
两节期间储备肉合计已投放23万吨,节后继续组织开展储备肉投放工作。华商储备中心12月连续4次公告向市场投放储备冻猪肉,分别于12月12日、12月19日、12月23日各投放4万吨,12月27日投放2万吨,1月3日投放2万吨,1月9日投放2万吨,1月17日投放3万吨,1月21日投放2万吨,合计23万吨。同时,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表示,按照国家有关部委通知,春节后将继续组织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
2019Q4产能爬坡恢复。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1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12月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增长2.7%和3.4%,均连续4个月增长。2019年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全国猪肉产量4255万吨,同比下降21.3%。
展望2020年,结合国内疫情前期发展情况以及2019Q3/Q4以来行业产能恢复情况,我们认为,2019年7月开始行业内开始出现三元母猪的留种战略,考虑二元能繁母猪和三元母猪的生产效率差异,我们预计2020年2月-5月仍为猪肉供给极度紧缺的时期,特别是4月-5月,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快速下降导致的出栏下滑预计会在4月-5月带来猪肉供给的进一步下降,Q3或开始缓解。
短期节后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餐饮,预计需求会较大程度下滑,但是我们预计此次肺炎疫情对养殖行业需求仅为短期冲击。整体来看,由于本轮补栏情况进展较以往缓慢,预计后期供给恢复也是偏长期的过程,整体2020年供给仍有较大缺口。我们预计2019年生猪销售均价在18-20元/kg左右,预计2020年生猪均价有望位于28-30元/kg左右,2020年企业业绩依旧处于兑现期。后期影响猪价走势核心因素仍为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趋势,前期补栏较早的区域,东北,河南,山东,疫情尚未完全平静,后续仍需持续跟踪补栏进展。
建议关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
禽养殖:下游开工延后,养殖场需积极拓展多类销售渠道
春节期间屠宰企业陆续放假,毛鸡价格在6.1-6.2元/kg附近震荡。
多地区出台政策全面禁售活禽。1月17日武汉市禁止活禽销售,严厉打击野生动物交易;1月22日,河南省全面禁止市场销售活禽,以有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1月25日-4月30日,合肥市城区活禽交易市场实行季节性休市。
从目前信息来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与家禽无关。回顾2003年非典时期畜禽市场低迷,我们认为主要是初期传染源未定,猪、鸡均被质疑,对市场消费影响较大;另外当时后期物流和人员流动受限较大,学校等普遍放假,对实际消费亦有所影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信息更加透明,专家组目前认为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
我们认为,与2003年非典时期不同的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信息透明,目前没有信息指向家禽是病毒来源,市场对家禽消费接受度较好,但是交通运输限制、屠宰企业延后开工等因素仍将短期影响家禽行业景气度。
建议关注圣农发展、益生股份、禾丰牧业等。
种子: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获批,继续关注后续进展
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以及《关于慈KJH83等192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
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192个植物品种目录中,包括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DBN9936玉米(抗虫抗除草剂玉米),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申报的双抗12-5玉米(抗虫抗除草剂玉米),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申报的SHZD32-01大豆(抗除草剂大豆)。
此次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亦对农业生物技术有所关注。美东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其中对于农业生物技术,双方同意开展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交流,并增进公众对关于农业生物技术相关信息的认知,增强公众对在农业和食品体系中使用安全生物技术的信心和接受程度。
中国应为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批采用透明、可预测、高效及以科学和风险为基础的监管流程。对于用作饲料或加工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中国应大幅缩短“产品审批正式申请的提交”和“该产品是否批准的最终决定”之间的平均时间至24 个月以内。
其中部分细节,如:每年至少召开2次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会议,并视申请数量,根据需要尽可能增加会议召开频次;全年不间断受理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批准申请。
1月21日,农业部科教司公布了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杭州瑞丰的转基因玉米瑞丰125获得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日。目前隆平高科持有杭州瑞丰25.14%股权,公司关联方诚通中信农业结构调整基金通过深圳市鲲信瑞航科技合伙企业持有杭州瑞丰16.67%股权。同时大北农控股子公司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BN9936玉米品种亦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日。
建议关注此次参与申报的企业,如大北农、隆平高科等;玉米种子及研发龙头,如登海种业等。
动保:后周期拐点已至
202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发布,免疫病种包含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非瘟疫苗目前尚未开展临床试验,后期如若研发成功上市,将打开全行业市场空间,为研发实力、工艺水平、渠道销售优质的龙头企业提供业绩增量。同时,宠物疫苗也将成为动保企业长期的增长驱动力,同时本轮猪周期之后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较大提升,龙头企业份额显著提高,从而带动市场苗份额继续上行,动保板块仍具备改善空间。
建议关注生物股份、普莱柯等。
饲料:猪料改善,禽料稳增,水产饲料格局有望向好
我们认为水产饲料仍为最优细分赛道,2019年行业出现变革,竞争有所加剧。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大幅下滑,导致下游猪饲料需求大幅下降,行业部分规模企业及中小个体户通过调整饲料配方、产线设计等方式转型进入水产饲料领域,加大了行业竞争,业内开始出现价格战的迹象。
我们认为:
(1)随着19Q4生猪产能触底回升,预计2020年行业存栏开始恢复,提振下游猪饲料需求,战略定力较高的规模企业会继续发展水产饲料业务,但中小个体户重新回到猪饲料领域概率较大,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2)业内龙头企业,例如海大,一方面与水产养殖户之间存在服务粘性,公司不仅仅是销售方,同时会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方案等系列服务,粘性较高;另一方面公司多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涉及人员众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公司利益一致,可以很好的避免人员流失,从而巩固自身市场份额。
多年深耕水产饲料领域,公司护城河深厚,行业变革对公司亦是机会,面对价格战,公司可以很好地做到保持自身盈利,推荐竞争壁垒优质的海大集团,生猪业务有望继续为公司贡献增量。
8 零售:从非典复盘疫情对于纺服与零售行业的影响 本周我们复盘了2003年非典分析疫情对零售与纺服行业的影响。2003年3月非典疫情进入爆发期,其中5月社零增速降至区间最低点,6月后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社零增速逐渐回升至10%以上。分品类看,必选消费在疫情期间增速最为稳定,可选消费波动较大,消费者大多推后至疫情结束进行可选消费品采购以避免与外界不必要接触,此类受疫情影响较大品类,消费者积压的采购需求在疫情末期的6、7月集中释放增速反弹明显。分消费类型看,批发和零售代表的实物消费在疫情期间受冲击相对较小,住宿和餐饮代表的服务业受影响最为明显。 基于与非典的对比研究,我们认为:
1、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会与03年非典类似,对住宿与餐饮业产生较大影响;
2、疫情爆发期间消费者购物需求被压制,但会在疫情结束后释放,对于全年影响有限;
3、必选消费增速有望持续稳健;
4、预计可选消费中,服装、金银珠宝、体育用品等品类仍会受到实质性冲击,但得益于当前较高的网购渗透率(2003年网购尚未普及),预计疫情对于可选消费冲击将小于03年非典。
投资策略:整体来看必选坚挺,国货崛起,体育景气。
【纺服】1.看好童装与运动,童装重品质、运动重功能,建议关注森马服饰、安踏体育;2.强性价比品牌需求强劲,中短期首选高性价比标的,推荐波司登;3.上游板块中,中美关税风险暂时稳定,上游纺织制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海外产能释放带来盈利能力提升,推荐申洲国际等。
【零售】1.从成长性角度关注本土化妆品崛起,品牌与电商渠道共成长,建议关注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以及化妆品电商代运营标的壹网壹创等。2.新零售下半场已来,新零售向“新制造”延伸。建议关注苏宁易购、南极电商、开润股份、三只松鼠等。3.必选持续高增长,且食品类CPI上行有望持续催化商超业绩,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等。4.从估值角度,部分百货处于估值底部,同时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相关公司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建议关注:重庆百货、王府井、天虹股份等。
标的推荐
纺服板块:
1)我们依然最看好童装与运动两个细分领域,童装看着品质、运动注重功能,能够形成较强的品牌溢价,建议重点关注安踏体育、森马服饰等。
2)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消费部分降级背景下,强性价比品牌需求强劲,中短期首选高性价比大众服装龙头,推荐羽绒服龙头波司登等。
3)上游中美关税风险暂时稳定,上游纺织制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海外产能释放带来盈利能力提升,依然重点推荐申洲国际等。
零售板块:
1)从成长性看,关注本土化妆品崛起,国内化妆品持续高景气,且具有“口红效应”抵御经济下行风险,品牌与渠道共成长。建议关注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以及化妆品电商代运营企业壹网壹创等。
2)长看新零售下半场已来,新零售进一步向“新制造”延伸。建议关注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苏宁易购;定位大众市场,轻资产模式高效率运营的南极电商;供应链与制造能力出众,“新制造”基因显著的开润股份、核心IP抢占消费者心智,线上向线下持续拓展的三只松鼠。
2)从宏观角度,首选必选消费,优质超市公司存在阶段性机会。必选消费维持较高增速,且CPI温和通胀下利好超市同店增速,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等。
4)从估值角度,部分优质百货已处于估值的底部,同时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相关公司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建议关注:重庆百货、王府井、天虹股份等。
赞(48) | 评论 (22) 2020-02-02 11:10 来自网站 举报
-
【安信研究:2月十大金股】
核心观点指数平台暂下移,结构主线仍未变1.经济预期下修,等待政策出台。疫情对一季度乃至高温天之前的四五月份经济构成一定负面影响是难以回避的,其幅度不仅取决于疫情,也取决于社会各界对这个病毒的应对行为。由于当前中国社会各界对于健康问题更为重视,因此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超过SARS会是市... 展开全文安信研究:2月十大金股
核心观点
指数平台暂下移,结构主线仍未变
1.经济预期下修,等待政策出台。
疫情对一季度乃至高温天之前的四五月份经济构成一定负面影响是难以回避的,其幅度不仅取决于疫情,也取决于社会各界对这个病毒的应对行为。由于当前中国社会各界对于健康问题更为重视,因此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超过SARS会是市场新的一致预期。所以A股市场会在短期快速反应完经济预期的下修。
下一步,相关行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确实需要政策进一步的扶持(减税降费降融资成本),市场也会等待整体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加码以稳就业和稳经济,但这预计是一个逐步推出的过程,伴随着一个阶段经济和就业情况的跟踪与确认。我们预计政策的逻辑将是先小微,后整体,先基建,后地产,而最关键的是,发生了冠状意外事件后,即使考虑政策,2020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未必和去年底完全相同。
2.即使预期经济影响超SARS,市场调整幅度未必超SARS。
经济预期下修,A股市场需要调整多少,我们认为补跌幅度一个值得参考的数据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考察其和上证从最高点下行幅度,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从高点调整幅度约11%,节前上证指数从高点已经调整4.82%,从这个角度看A股确实还有一定的补跌需求。
另一个参考数据是SARS期间。我们认为虽然投资者预期疫情对经济影响超过SARS,但是市场短期调整幅度未必超过SARS期间(当时指数跌幅10.69%),原因最主要是市场看到了SARS过去后市场修复的确定性高,且市场经历了一年的牛市,相对来说情绪好于03年,这可能也会使得投资者较快将重心向政策宽松加码预期上转移。
3.底部更可能是U型,但结构主线依然不变。
市场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复苏预期目前已经被打断,未来会结合疫情、经济数据和政策构建新的逻辑。我们认为未来政策会根据实体经济和就业情况理性地逐步推出。A股市场在快速调整或者补跌后,需要一些耐心,整体不会立即展开新一轮上升行情。
在完成补跌之后,市场还是会先围绕逻辑阻力较小的方向展开结构性行情。这时我们需要评估景气和估值的不同,例如在高温天到来之前或者说冠状完全过去之前,休息时间在家玩游戏或者在线其他需求和投入可能增加,这是景气逻辑。而绝大多数医药股是估值提升逻辑。我们相对会更关注景气逻辑。短期市场会重点关注当前环境景气有望上行或者估值有望提升的方向: 医药、传媒(互联网、游戏等)、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产业链等)等。从中期角度来说,因为疫情因素过度调整的消费龙头公司也值得关注,对于消费品要区分,例如是居家消费还是在外宴请消费,例如在疫情之后是否有机会修复性反弹,例如是餐饮还是出境旅游。市场会逐步区分逻辑上受疫情冲击影响小或者未来大概率修复性反弹的消费品。最后,我们认为下一轮指数行情的逻辑大概率来自政策宽松加码、利率下行、资产荒加剧,低风险偏好资金率先加速流入权益市场,低估值权重股将展开一轮补涨和估值修复行情。但这还需要耐心等待。
4.后续关注疫情的间接影响。
投资者除了关注国内疫情进展之外,也要关注国际上的疫情以及由此引发的间接效应。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经济显著低预期,政策宽松低预期等。
金工
杨勇:2013年新财富金融工程第一名团队成员,2016年首次单独领衔新财富评选入围。
核心观点
【短期不过于恐慌,中期降预期,紧挖结构性机会】
主要结论:
1) 短期无需过度悲观,大盘2920-2860一线或是值得观察的潜在第一支撑区域,极度恐慌情形下或许也难有效跌破2860。
2) 中期来看,对上半年行情的预期要打折扣,但也不过于悲观,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上证新高的难度较大,创业板指仍有新高机会。
逻辑如下:
1)2920是2019年8月初低点2733与当前高点3127的对称轴,也是30分钟级别上重要的价值中枢所在,具有一定的支撑意义;而2860是上证2019年以来重要的日线价值中枢之中,当下能看到的位置最低的一个,具有更为重要的技术含义,有望成为极端情形下的重要支撑位。
2)本轮下跌与突发疫情有关,但在春节前,模型已监测到上证综指的头部特征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其级别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向上趋势的级别,也就是说,春节前的下跌在技术上已有必然性了,当下只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使得下跌速度和幅度在加快。我们可以从价值中枢的角度测算潜在支持位,但是对应的头部高点的阻力位应该难以有效突破了。对于创业板指,春节前的模型显示,创业板指是一个月线级别的向上趋势,只是短期具有较小级别的头部特征,在当下的下跌过程中,创业板指的月线级别向上趋势也没有完全消失,因此有望在短期止跌之后,继续尝试向上,甚至突破前高。
3)此外,可以参考2003年SARS期间,尤其是当时五一假期之间临时暂停交易之后的走势。当时长假之后再度重启交易日之时,市场并未过度恐慌,短期企稳之后,大盘尝试反弹,但最终没有新高,而深证成指企稳之后,几乎很快尝试进攻前期高点,几乎取得了成功。虽然深证成指不可以简单类比成现在的创业板指,但至少说明即使是在SARS疫情的背景下、在当时熊市的背景下,也是有可能存在结构性机会的。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短期不过于恐慌,中期降预期,紧挖结构性机会,才是王道。
风险提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得到的结论可能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而失效。
计算机 |
网达软件 胡又文:牛津大学金融经济学硕士,2014-2019年连续6年获得新财富第一。
核心观点
1、公司是国内视频解码和视频平台技术服务龙头。2019年是公司业绩拐点,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25%。5G时代,运营商视频平台的流量爆发有望推动公司业绩高增长。
2、掌握了5G传输渠道的运营商将对互联网视频打响逆袭战,公司的确定性高增长主要来自于运营商两方面的战略布局:用户数增长以及由超高清视频升级带来的系统革新。主要逻辑如下:
(1)4G时代,运营商在内容端全面落后于互联网公司,随着5G的到来,运营商再次在流量传输端掌握了先机,力争在内容端反击。从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内容来看,视频会员都已成为套餐权益的一种,这将有效刺激5G用户对于运营商视频app的使用需求。我们预计未来运营商视频平台的月活数将与其5G用户可转化空间相对应,对比三大运营商的已有4G用户数和视频平台月活数,运营商视频平台的用户具有显著增长空间。
(2)伴随着视频清晰度不断升级,其所产生的单帧图像大小将呈倍数级增长,由此为视频处理系统,解压缩、编解码系统等带来全新的升级需求,同时传输、存储等设备也需要进一步更新。
3、未来运营商视频平台流量将呈爆发性增长,因此需要在运营管理平台、底层架构和内容制作及分发服务模块等方面投入巨大的IT预算。公司作为运营商视频平台建设的核心参与者,有望借助此次机遇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风险提示:(1)多元市场开拓不达预期,(2)运营商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通信 |
中兴通讯 夏庐生: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华为 研发和全球市场13年工作经验,解决方案销售总监。18年水晶球通信公募榜单第一(全市场榜单第二),19年新财富和水晶球通信第三。彭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华为 研发和全球MKT部14年工作经验,解决方案营销专家。18年水晶球通信公募榜单第一(全市场榜单第二),19年新财富和水晶球通信第三。核心观点
1)2020年,全球尤其中国5G进入规模建设期,5G资本开支显著提升,设备商在5G资本开支中的占比有望大幅提升,设备商是产业链最大受益者,
中兴通讯 是标配。2)产品技术强+全球市占率提升的逻辑未变。公司在运营商5G基站、光通信、核心网等全产品领域技术持续保持先进,截至2019年9月,公司已在全球获得35个5G商用合同,5G基站发货超过5万个,与全球60多家运营商开展5G合作,覆盖中国、欧洲、亚太、中东等主要5G市场。
3)定增落地,重点加码5G研发。公司已完成定增,募集资金115亿元,全部投向5G技术、芯片及产品开发,持续夯实竞争力。
风险提示:市场估值波动影响;5G应用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传媒 |
完美世界 焦娟:2015年获得金牛奖第一名、新财富第三名、水晶球第三名,2016年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2017年、2019年新财富入围。
核心观点
1、2020年春节档受疫情影响,线上娱乐时长增加、假期整体延长、产品促销活动等多重效应显现,行业内头部产品整体表现较往年更优。春节档期间公司3款产品稳居畅销榜Top50,同时《冰糖炖雪梨》等电视剧将在一季度确认收益。
2、公司于年前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计提影视业务相关商誉及存货减值。我们认为相关风险已得到较充分体现,目前公司整体业务中游戏业务占比超过90%,前期估值压制因素基本消除,未来公司战略重心将更集中于游戏业务。
3、未来2-3年内公司整体产品储备充足,预期2020年上线的产品主要包括《神魔大陆2》(台湾地区已上线,大陆区等待版号中)、《梦幻新诛仙》、《战神遗迹》等;此外,steam中国平台有望在2020年内上线,助力公司由内容研发商角色逐步转型平台发行角色。
风险提示:游戏及影视行业监管政策变化,新产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达预期。
传媒 |
昆仑万维 焦娟:2015年获得金牛奖第一名、新财富第三名、水晶球第三名,2016年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2017年、2019年新财富入围。
核心观点
1、2020年春节档受疫情影响,线上娱乐时长增加、假期整体延长、产品促销活动等多重效应显现;春节档期间,闲徕互娱旗下棋牌麻将类产品的房卡模式契合家庭亲友娱乐需求,预计将明显受益。
2、公司于年前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为12.25亿元,同比增长21.77%。其中闲徕互娱预计将顺利完成9.18亿元业绩对赌;
Opera 并表收益预计1亿元以上(前三季度已实现净利润约2亿元,47%并表),其他游戏及投资收益约1-2亿元。整体来看,公司历来收购战略较为成功。3、第二成长曲线逐步兑现中,平台化效益持续显现。游戏业务方面,闲徕互娱2020年承诺业绩10亿元,其他储备游戏包括知名IP改编《仙剑奇侠传移动版》,明星产品延续之作《神魔圣域2》等;
Opera 方面,截至19Q3MAU达到3.62亿,用户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消费金融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中(日交易量超1000万美元);此外,Grindr相关投资收益预计也将陆续体现。风险提示:游戏行业监管政策变化,海外市场政策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低于预期。
医药 |
益丰药房 马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硕士,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医药团队核心成员。
核心观点
1.药店行业景气度极高:短期肺炎疫情利好药店销售增长,中期行业集中度提升持续强化,长期政策引导处方药外流;
2.公司核心竞争力业内领先: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渠道溢价、并购能力、精细化管理三大方面。其中,渠道溢价方面,公司毛利率水平领先行业;并购能力方面,合理的价格抢占优质标的资源,并购占据先发优势。2016-2018并购平均PS维持在0.9-1.2倍,且并购标的包括新兴药房等当地龙头标的;精细化管理方面,一方面历年运营费用管控领先行业,另一方面体现在并购后整合能力突出,新兴药房等并购净利润提升且基本完成承诺业绩。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药店自建门店或外延并购扩张、门店盈利或处方外流不及预期
医药 |
大参林 马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硕士,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医药团队核心成员。
核心观点
1.短期疫情利好药房销售:新型冠状病毒带动预防性购药需求提升,利好药店销售增长;
2.中期门店扩张进入快速盈利期:从2019年开始,门店稳定扩张且进入快速盈利期,盈利性较好的次新门店占比从2016年的28.97%提升至2019年的35.94%;2020年预计实现广东、广西、河南跨省份有序扩张,江浙等地区有望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切入。
3.长期持续承接外流处方:
大参林 积极参与广东、广西、河南等省份的处方共享平台试点,充分承接处方外流红利,2019年H1处方药实现销售15.02亿元,同比增长31.65%。大参林 作为广东药店龙头,有望受益于抗癌药、高血压用药、糖尿病用药等品种处方外流。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药店自建门店或外延并购扩张、门店盈利或处方外流不及预期
电新 |
宁德时代 邓永康: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在能源行业拥有12年产业工作经验。2019年新财富入围,水晶球第3名。
核心观点
出货量全球第一,合作特斯拉全球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根据GGII统计,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
宁德时代 装机规模约32.3GWh,市占率达52%!另外,特斯拉2019年业绩说明会披露CATL已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未来有望成为Model 3和Model Y两款爆款车型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率先推出CTP显著拉大成本优势!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力推CTP技术,能量密度提升10%-15%,成本下降近20%,未来能够有效抵御
LG 化学及国内二线电池企业的价格攻势!另外,公司的快充、低温自加热等多项技术同样是全球领先,奠定公司全球范围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未来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维持重点推荐!随着补贴政策趋暖,特斯拉等外资车型国产化投产,2020年是全球新能源车行业大年,国内市场全年产销有望达180万辆,YOY 50%!同时,欧洲和北美等市场齐发力,我们预计未来5年全球电动车市场CAGR有望超35%。随着
宁德时代 海外产能释放,公司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风险提示:终端销量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等。
有色 |
山东黄金 齐丁:新财富有色行业 2015-2017年前五名
核心观点
1、疫情发酵引发风险偏好阶段性回落,并对全球宏观经济修复带来压力,叠加美国1月
PMI 初值不及预期,美国实际利率转负;再考虑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其他国家更甚,人民币短期内贬值压力加大,人民币黄金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吸引力提升。2、国内黄金龙头公司,标的性质纯粹。公司矿产金年产量接近40吨,黄金权益资源量965吨,国内绝对龙头;黄金业务毛利占比达96%,A股公司中黄金业务最为纯粹。
3、内生+注入+外延值得期待,矿产金成长确定性强。一是公司主要
黄金资源 集中于国内岩金资源最为丰富的胶东半岛,具备持续增储和扩产空间;二是2020年预计开启又一轮集团优质资产注入。控股股东山金集团拥有海南山金、金创集团等优质采矿权资产,以及三山岛西岭等世界级探矿成果,公司2019年中报显示部分资产将于2020年注入上市公司;三是公司和国际黄金巨头巴里克深度合作,共同经营贝拉德罗金矿,其次先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相互战略投资协议》,拟共同探索关于阿根廷与智利边境的Pascua-Lama矿以及lIndio Gold Belt等项目的合作,合作前景广阔。4.产储比角度看估值不高,业绩弹性大。公司矿产金产量吨市值比约为23.9亿/吨,低于A股平均水平(35),权益资源量吨市值比为0.96亿/吨,低于A股平均水平(1.2),预计公司2020年PE 34.6x。
风险提示:1)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2)公司矿产金产量不达预期;3)矿产金生产成本增加超预期;4)阿根廷税费政策调整导致贝拉德罗税费增加
环保 |
瀚蓝环境 邵琳琳: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新财富2019、2017、2016、2015、2014年第四、第三、第三、第二和第五名。
核心观点
1、公用事业起家,精耕细作打造固废龙头。公司以运营优势见长,尤其在固废垃圾发电项目上,ROE、吨上网电量、经营性现金流等关键指标上保持行业领先,管理层的长期稳定经营保证了公司战略的贯彻始终。在此之上背靠佛山大本营,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优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基石。期待公司在拓展危废、并购盛运项目等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精细化运作能力,助力公司业绩再次腾飞。
2、攻守
有道 ,以固废为矛,燃气水务为盾。供水污水业务稳健。燃气业务受益于工业煤改气持续推进,氢能源带来新看点。固废业务的“纵横发展”,纵向不断拓展固废全产业链,业务覆盖前端环卫、中端垃圾转运、后端垃圾处理(含垃圾发电、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渗滤液及灰渣处理等),横向业务板块拓展至13个省份。3、赋能“无废城市”建设,“瀚蓝模式”成为样板。在瀚蓝模式的示范效应之下,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总规模31,500t/d,投运规模已达14800 t/d,并即将迎来2020年的投产大年,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国补下滑的预期对垃圾发电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但去补贴问题仍有待商榷,在去补贴大背景下,公司作为运营能力强的垃圾发电企业更有望脱颖而出。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补贴取消加速,融资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燃气价格政策调整风险。
机械 |
建设机械 李哲:中科院工学硕士、中欧商学院MBA。制造业5年研发经验。2016年加入
安信证券 。核心观点
建设机械的主要亮点在于子公司庞源租赁的塔机租赁业务,长逻辑是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将带动中大型塔机的需求。而庞源是塔机租赁的龙头,背靠上市公司平台,具备品牌、资金、渠道等优势,这几年逆势扩张产能,最大程度的享受行业红利。
这个进程其实从2016年就开始了。2016~2018年,公司塔机租赁收入从9.71亿元连续增长到19.21亿元,复合增速40.65%。毛利润率也从2016年的33%提升到2019H1的42%。
但我们认为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全球领先国家基本都达到70~80%的装配式率。2016年我国相关政策要求2026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占比达到30%。2018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2.9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5.2%。
由于我国过往以100吨米以下的塔机为主,中大型塔机仅占10%,即2万多台。
经过前几年行业调整,租赁企业呈现龙头集中的特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4年塔机租赁企业达1.2万家,2018年仅剩7000家。同行中规模较大的
紫竹慧 、北京正和产能建设较慢。我们认为本轮行业兴起将进一步强化强者优势。有投资者关心塔机的供需差有多大。我们统计目前我国塔机保有量40万台,大部分是在2006~2015年采购。按照塔机10~15年换机周期来看,这些塔机逐步进入更新期。从2014年开始,由于4万亿政策后效应造成的塔机销量连续快速下降,2016年全行业销量7000台,仅为高峰时的11%。连续几年的销量下滑也使部分塔机生产企业退出市场,供需差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弥补。所以对于租赁企业来说,目前处于量价齐升的阶段。
部分投资者担心其它业务拖累公司业绩。母公司2019Q3实现净利润3500万元,是近三年同期第一次转正。目前母公司也在为庞源提供两款大中型塔机,预计也将受益本轮周期。天成机械大部分商誉已计提减值,目前只有7500万元商誉,对业绩影响有限。
有投资者担心疫情影响。但一季度是公司的传统淡季,只占全年营收的10~15%,利润占比更小。且农民工一般也是正月十五以后才陆续返城,如果疫情出现拐点还是超预期。如果本次疫情使建筑商更深刻的感受到用工荒、用工成本上升,或将加速装配式建筑的普及,长期利好产业发展。
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大势所趋,随着其不断推进,塔机需求将持续旺盛。庞源作为龙头,塔机利用率、租赁价格有望双双上涨,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赞(56) | 评论 (20) 2020-02-02 10:55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医药】片仔癀:片仔癀锭剂开启提价,有望推动业绩加速增长】
片仔癀锭剂开启提价,内销终端、出厂分别上调60、40元公司公告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 530 元/粒上调到 590 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 40 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 5.80 美元/粒。这是自公司2017年以来的首次提价,公司提价主要是由于片仔... 展开全文【天风医药】片仔癀:片仔癀锭剂开启提价,有望推动业绩加速增长
片仔癀锭剂开启提价,内销终端、出厂分别上调60、40元
公司公告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 530 元/粒上调到 590 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 40 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 5.80 美元/粒。这是自公司2017年以来的首次提价,公司提价主要是由于片仔癀产品主要的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
有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提振渠道商积极性带动销量增长
此次终端价格上调11.3%,从出厂供应价格看,估计提价幅度约在10%左右,海外供应价格提价幅度估计同样超过10%。我们认为此次提价体现了公司产品作为国家经典名方、处方、工艺独家且稀缺的内在价值;通过提价将提振毛利率提升片仔癀盈利能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推动公司业绩加速增长;公司报表看,应收账款及现金流质量高,反映出良好的动销,通过提升渠道利润空间,也有望提升渠道商积极性,在现有渠道库存优良的背景下带动销量增长。
公司将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市场推广、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海内外渠道建设等方式致力于拉动片仔癀终端销售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根据公司2019年业绩快报,我们预计核心产品片仔癀销售延续了前三季度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收入增长预计超过20%,公司片仔癀在2019年继续取得突破,后续发展前景也值得期待,根据公司2019年半年报:1、公司持续梳理渠道,完善体验馆布局,精准定位高端客户,扩大市场增量,截至半年度末开设近200家,数量保持良好增长,体验馆从核心的福建、广东区域外拓,纵深发展,青海、甘肃等省份实现了零的突破,体验馆的持续扩张为片仔癀带量持续的增量;2、公司在加大终端销售活力,积极参与高端客户交流推介商会、行业协会等会议;组织大型户外宣传,以及终端商业连锁门店培训等终端活动,不断带动终端纯销持续增长;3、公司持续推进片仔癀二次开发研究,加大学术推广,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片仔癀的功效,提升粘性,从2019年三季报看,研发费用增长88.6%;4、海外业务有望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持续深化“福建三宝”片仔癀的概念,在澳门成功举办学术推广会并开设片仔癀澳门国药堂,增进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医药文化和“国宝瑰药”片仔癀的认识。同时,公司积极开拓“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市场。海外市场后续有望持续增长。
2019年业绩快报增长20.24%,实现优质快速增长
公司公布2019年业绩快报:实现营收57.45亿元,同比增长20.54%;实现归母净利润13.74亿元,同比增长20.24%,实现归母扣非后净利润13.60亿元,同比增长21.01%,延续了三季报的稳健增长趋势,整体业绩变现复合市场预期。公司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产品、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合并)及漳州片仔癀上海家化口腔护理有限公司销售增长带动了业绩的稳健快速增长。展望2020年全年,核心片仔癀系列在量、价双促进下有望延续快速的增长,同时日化业务的崛起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贡献更大力量,发展趋势更值得期待。
看好公司持续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根据片仔癀价格调整,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2.29、2.93、3.69元,对应PE分别为55、43、34倍,公司2020年有望继续开拓渠道推动片仔癀销量增长,提价有望增厚业绩,同时日化的贡献逐渐增长,成为增长新引擎,我们看好公司持续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提价或影响终端销量;经济大环境疲软导致终端消费需求低于预期;营销拓展低于预期使得销售受到影响;日化业务发展低于预期使得业绩不及预期
赞(57) | 评论 (19) 2020-02-01 11:00 来自网站 举报
-
【【中信建投医药|深度剖析】疫情带来阶段性行情, 长期投资逻辑不会变】
摘要肺炎疫情进展迅速,政府强力介入,全民努力必能战胜疫情上期周报我们最先在市场提示重点关注疫情影响。春节期间新确诊及疑似人数快速增加,并蔓延至全国各省、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引发多方关注。所幸政府及时强力介入,早诊断、早隔离的防控措施到位较快。我们特别要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和相关人员致... 展开全文在病原学特点上,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物理特征清晰,明确其基因特征与 SARSr-CoV 和 MERSr-CoV 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 SARS 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 85%以上;
增加流行病学特点(含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明确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亦可通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临床表现中增加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同时在实验室检查中增加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在病例的发现与报告上,增加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建议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
第三版开始增加中医治疗推荐方案,以对应病症处方及基本方药为主,第四版在疾病不同阶段增加推荐中成药,其中,在医学观察期,推荐中成药为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在临床治疗期,针对不同症状推荐中成药为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中信建投医药|深度剖析】疫情带来阶段性行情, 长期投资逻辑不会变
摘要 肺炎疫情进展迅速,政府强力介入,全民努力必能战胜疫情
上期周报我们最先在市场提示重点关注疫情影响。春节期间新确诊及疑似人数快速增加,并蔓延至全国各省、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引发多方关注。所幸政府及时强力介入,早诊断、早隔离的防控措施到位较快。我们特别要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和相关人员致敬,并坚信在民众共同努力下、很快可以战胜疫情。
复盘非典:疫情演变带来板块阶段性行情,长期投资逻辑不变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可划分为扩散、爆发、稳定及回落三个阶段。SARS影响下,2003年医药工业增速有所提升,但2004年在医保降价的影响下增速明显回落。对于二级市场而言,疫情演变催生板块阶段性行情,尤其是在SARS快速爆发期医药行业明显跑赢市场,但长期看仍然是产业趋势决定核心投资逻辑。
以权威治疗方案和临床实践为框架,探寻疫情相关标的,短期建议关注:相关器械、药品、药店及互联网医疗
我们以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为主要框架,并结合临床实践,探寻疫情相关标的:
1、诊断:①直接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检测试剂: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已获批,万孚生物、透景生命、凯普生物、硕世生物、热景生物等在申报。②按照发热门诊流程,可能会增加诊断频次的产品包括:迈瑞医疗(血常规+CRP)、安图生物(代理的流感九项中包含甲乙流+合胞病毒检测)、万孚生物(感染程度炎症因子)等。2、治疗性器械及药品:迈瑞医疗(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心电图机),东阳光药(奥司他韦),血制品(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等。3、药店: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等。4、互联网医疗:①直接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或咨询的企业: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②为医院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企业:创业慧康、卫宁健康。
长期投资逻辑不变:结构性投资2.0版
行业格局变化势不可挡,与2019年相比,2020年医药投资不变的是继续深化产业思维,破旧立新,精选优势赛道。我们看好创新药、CXO、仿制药产业链上游、疫苗、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连锁医疗及药房等赛道。我们继续看好以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爱尔眼科、益丰药房、迈瑞医疗、艾德生物、金域医学、安图生物为代表的龙头公司及优势赛道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迅速,超出预期;集采、医保控费政策比预期严格;细分行业竞争激烈程度高于预期;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展
疫情最新进展:患病人数近期快速增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展迅速,患病人数近期快速增多。1月28日,新增确诊病例1459例,新增重症病例263例,新增死亡病例26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74例,现有重症病例1239例,累计死亡病例132例,累计治愈出院103例。
除西藏外,全国各个省市均报告有确诊患者。最开始仅有武汉有确诊患者;1月20日,国家卫健委报告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有确诊患者;1月21日,有13个省市报告确诊患者;目前患者仍以湖北市较多,达到2714例,占总确诊人数的60%,其次是广东、浙江、河南、湖南、重庆、安徽等省份,确诊患者均超过100例。1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8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例,台湾地区8例。截至1月28日,14个国家通报确诊病例:泰国14例,日本7例,新加坡5例,澳大利亚5例,美国5例,韩国4例,法国4例,德国4例,马来西亚3例,越南2例,尼泊尔1例,加拿大1例,柬埔寨1例,斯里兰卡1例。
患者死亡率目前达到2.2%。湖北省死亡患者125人,占总体的95%,湖北省患者死亡率为3.5%;除湖北省外,河南、北京、上海、海南、黑龙江、河北等省市也报告有死亡患者。
在疫情发展过程中,整体卫生防控进展较快。2019年12月29日开始有患者出现;2020年1月7日完成病毒基因序列测定,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1月10日出现第一例死亡患者,随后武汉市每日披露疾病进展;1月19日,国内其他省份有确诊患者出现,卫健委向各省派出工作组;1月20日,国家卫健委每日公布疫情,多省陆续启动一级响应;1月23日,武汉封闭离开通道,尽量阻隔疫情扩散,国家医保局将确诊患者费用纳入医保;1月27日,医保局将疑似患者费用纳入医保。
诊疗方案:快速更新,不断规范
《诊疗方案》对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不断放宽。随着患者不断增多,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认识也在发生变化,相应诊疗也在不断更新,1月27日,卫健委出台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对应诊疗指南中流向病史,最开始为“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增加“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第四版又增加“与确诊病例、阳性检测者有流行病学关联”,符合其中任意一条即可;临床表现中也在不断放宽,第二版删除“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其中第四版特意指出“疑似病例定义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确诊条件不断完善,检测程序逐步下放。确诊条件最初需要对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第二版可以进行“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第四版增加“血液标本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程序上最初需要由经国家卫生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评估确认,后续这一条删去,目前形成不同程度疫情由不同级别机构确认的形式:①各地区首例确诊病例或聚集性病例,由地(市)级疾控机构进行复核确认;②对于聚集性病例的标本,应将原始标本逐级上送省级、国家级疾控机构进一步鉴定;③如果出现大规模社区持续传播时,经地(市)级疾控机构评估认可后,由指定的医疗机构实验室进行确认。
学术前沿:如何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月24日,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最新的两项研究:①介绍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②以一个患者家庭为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存在人传人《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
从研究①的41例患者看2019-nCoV临床特征:①患者平均年龄为49岁,男性占比超过70%,66%的患者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②重症患者(住入ICU)与年龄、基础疾病无显著相关;③98%的患者有发热,76%的患者咳嗽;④有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呼吸困难;⑤患者入院至呼吸困难、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时间间隔分别为1天、2天、3.5天,提示患者容易忽视病情,在症状较轻时没有入院治疗。
从研究①的41例患者看2019-nCoV的治疗方案与预后结果:①绝大部分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93%);②全部患者都使用了抗生素;③少部分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22%);④大部分患者都有使用供氧支持;⑤截至1月22日,28人(68%)出院,6人(15%)死亡,还有7人(17%)仍在住院。
从研究②的家庭病例看待人传人风险:①家庭6人(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儿子、女儿)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4日在武汉旅游,随后返回深圳,除女儿外,其余5人均发病;②家庭中奶奶未出游,但在深圳同住一周后也发病,提示人传人风险;③儿子(10岁)没有任何症状,但是通过医院检查发现已被感染,提示病毒携带者可能在不知道自己被感染的情况下传播给其他人。
基于已有患者数据及前期研究,1月28日,CDC发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展和风险评估》,对疾病的关键认识包括:①发热是主要症状之一,但患者可能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②目前患者不再局限在老年患者,患病人群的年龄中位数为48岁,但有基础性疾病、老龄患者容易发生重症和死亡;③病毒是来自哪种野生动物还不明确;③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性较强;④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表明在潜伏期内有传染性。
复盘非典:疫情演变带来板块阶段性行情,
长期投资逻辑不变
非典回顾:疫情的三阶段复盘
我们回顾了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的过程,按照普遍认知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① 2002年11月-2003年2月:为非典的扩散阶段。2002年11月16日广东出现了首个非典的病例,之后广州多家医院陆续出现了多位非典型肺炎患者,同时由于人群流动和缺乏警惕,非典先后传播到了香港、山西、北京、以及越南等地区,之后全球各地开始陆续出现患者。
② 2003年3月-2003年5月中旬:为非典的爆发阶段。3月12日WHO发布全球非典警报,北京、香港、越南、山西、河北、天津、广东等地成为全国非典的疫情重地。4月17日中央开始全力应对非典疫情,4月22日王岐山任北京市代理市长,加大应对措施力度,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新增病例数量开始逐渐下降并稳定。
③ 2003年5月中旬之后:为非典病情的稳定及回落期。各地新确诊病例陆续减少,直至7月全球非典患者人数均不再增加,疫情基本结束。
从流行病学数据来看,也基本和上述阶段划分相匹配。03年国家从3月31日开始数据披露,4月21日开始逐日披露数据。在2003年4月开始,全国新确诊人数处于持续快速上升的阶段;到2003年5月中旬开始逐步减少。之后,新确诊病例数、新死亡病例数均降低至个位数并逐步变为0。
非典对医药行业多为一过性影响
SARS影响下2003年医药工业增速有所提升,2004年回落。回顾SARS事件对2003-2004年医药行业的影响我们发现,2003年由于SARS的出现,SARS相关药品的需求爆发。民众对于SARS相关的防护产品及药品相关需求提高,是当年医药工业增速提升的部分原因。而2004年,相关产品的需求上有所回落;同时伴随原材料成本上升及医保对抗生素等品种大范围降价,行业增速亦有所回落。
二级市场复盘:疫情演变带来板块阶段性行情,长期投资逻辑不变
我们复盘03年三个阶段医药指数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① 在SARS扩散期,医药板块表现并不突出:由于疫情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且国内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大盘表现出快速上升。其中2003年1-2月,医药指数上涨5.84%,排在所有行业的末位,跑输大盘4.34个百分点。
② SARS爆发期,医药行业明显跑赢:主要原因为部分相关药品的销售需求提升。3月-5月,医药指数上涨2.43%,跑赢大盘1.12个百分点。尤其在4月份疫情最严重、大部分行业处于下跌状态时,有阶段性快速的上涨,4月单月涨幅4.86%,跑赢大盘6.23个百分点。
③ 在疫情稳定后,医药指数基本和大盘走势一致。由于当时医药行业和经济环境特点(五朵金花行情),之后医药行业在细分行业中表现并不突出。
03-04年来看二级市场医药未跑赢大盘,SARS并非主要影响因素。二级市场的表现方面,2003年、2004年医药行业均未跑赢大盘。2003年医药行业指数下跌17.67%,万得全A指数下跌3.49%,而2004年医药行业指数、万得全A指数分别下跌18.69%和16.62%。
行业横向对比2003年及2004年医药表现并不突出。细分行业对比上来看,医药行业在2003、2004年的涨跌幅同样未处于上市前列,在28个子行业中分别排在第22位和第15位,而2003年涨幅相对较好的行业分别为钢铁、采掘、公用事业、汽车等,2004年则为传媒。
2003年,SARS相关药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相关公司股价有阶段性上涨。由于卫生部先后发布了非典推荐治疗方案和中药的“非典药方”,相关品种(板蓝根、黄芪注射液、金银花、红霉素、利巴韦林、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的需求出现大幅增长。同时出于预防、保健需求,部分中药、及维生素C及抗生素原料药的需求也有所提升,原料药的价格出现上涨。以华润双鹤、太龙药业及华北制药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涨幅居前。
但非典疫情对企业业绩影响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虽然部分药品在SARS期间销量有快速上升,但是货品的短缺使得企业在加班的人工、原料等方面的投入也有所加大,实际对于企业利润的提升还需考虑成本因素。同时由于疫情影响,医疗机构就诊人数有阶段性的减少,造成非SARS相关药品的销量下降,加上交通管制、物流限制对产品销售的影响,SARS疫情对于相关企业的整体业绩的促进作用需要综合考虑。当然部分药企在SARS期间增强相关药品的生产和供应,有助于其品牌价值的提升。
长期来看,SARS疫情不影响板块核心投资思路和产业趋势。在2003年涨幅靠前的公司中,原料药出口及品牌OTC的投资逻辑代表了当时的产业趋势,但与疫情无关。但是以海正药业及华海药业为代表的原料药出口主线,以云南白药及东阿阿胶为代表的品牌OTC公司仍然在此后几年中都维持了较为强势的表现。
SARS对医药行业仅为阶段性影响,不影响长期投资逻辑。我们认为根据上面的数据,非典对医药行业以及当时的中国经济情况主要为阶段性的影响,并未对当时的市场产生持续的影响,也未对当时的核心产业造成较大冲击。我们认为两次肺炎在流行病学情况上比较类似,非典的经验和影响对于本次武汉肺炎有一定的参照意义,短期内会有一定的阶段性影响,当时并不会改变长期的核心投资逻辑。
以权威诊疗方案和临床实践为框架,
探寻相关诊疗品种及公司
权威治疗方案在不断更新完善
为提高临床效率及准确性,卫健委已发布四个版本的诊疗方案。截至1月29日,卫健委已更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至第四版。我们对诊疗方案进行梳理,其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明确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增加流行病学特点,增加临床表现,增加病原学检测及继续增加中药品种推荐。
短期建议关注:相关器械、药品、药店及互联网医疗
我们梳理了医药行业细分板块及对应标的,建议关注相关器械、药品、药店及互联网医疗等板块。
诊断:关注新型病毒检测及发热门诊相关诊疗试剂厂商
诊断方面:目前已有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公司针对新型病毒的检测试剂盒应急审批通过,万孚生物、透景生命、凯普生物、硕世生物、热景生物等均已完成研发,正在申报过程中。此外,由于发热病人增多及就诊率上升,根据目前发热门诊诊疗流程,我们认为迈瑞医疗(血常规+CRP)、安图生物(代理的流感九项中包含甲乙流和合胞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以及万孚生物(感染炎症因子)等产品诊断频次可能会有明显上升。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与其他肺炎症状接近,疑似患者较多,新型冠状病毒的最终诊断最终主要依赖针对病毒核酸的检验试剂。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冠状病毒除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截止2020年1月28日,已有华大基因、达安基因、湖南圣湘、上海之江、上海捷诺等5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产品获得NMPA特殊审批通过,除华大基因同时采用二代测序及RT-PCR方法外,其余采用RT-PCR方法;此外尚有万孚生物、透景生命、凯普生物、硕世生物、热景生物在内等20多家公司完成诊断试剂研发,正在报证过程中。
新型病毒检测试剂预计目前主要在二甲及以上医院应用,检测结果预计2小时左右完成。用目前国内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为控制微生物传染和保证检验质量,需要在硬件要求较高的、管理较为严格的标准PCR实验室内开展。受限于场地和人员等条件,预计国内能开展病毒核酸检测的医院主要是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甲医院,基层医院受限于实验室条件,目前尚不能开展2019-nCoV新型病毒核酸检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从取得标本到检测结果出来,通常在2小时左右即可完成。
器械:关注相关治疗器械厂商
疫情所需器械主要为防护、一次性耗材、诊断、治疗及消毒相关产品。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奥美医疗等。
药品:关注干扰素、抗病毒药物及血制品
根据诊疗方案,相关用药主要包括抗病毒、抗生素、激素及中成药四大类。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及武汉同济医院诊疗指南,相关用药有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奥司他韦(临床经验)、阿比朵尔(临床经验)、抗菌类药物(需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尤其是联合广谱抗菌类,并加强细菌学监测),如阿奇霉素、阿莫西林、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厄他培南等,中药及中药注射剂等。其中,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奥司他韦、阿比朵尔、厄他培南竞争格局较好,基本不超过3家厂家。部分中药及中药注射剂为独家品种,例如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血必净等。
连锁药店:客流量增多、应急物资加快周转
连锁药店上市公司自疫情发生以来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工作,加快医用应急物资周转,尽可能保障供给。药店为疫情爆发时期民众购买应急物资第一终端,带来客流量大幅增长。我们认为,连锁药店在疫情发生阶段将维持客流量增多的趋势,建议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
疫苗:全球多个团队紧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但尚需一定时间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团队正在紧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度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正在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武汉博沃为人福医药间接控制子公司,其研发模式为与美国GeoVax合作研发,GeoVax利用其MVA-VLP疫苗平台及专业知识,使用源自中国武汉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来设计和建构候选疫苗。武汉博沃提供进一步开发支持,包括测试和生产,以及与中国公共卫生和监管当局直接互动。
互联网医疗:协调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企业反应迅速,为患者提供新型冠状病毒线上咨询服务,如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丁香园等;此外,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企业可以帮助医院、医生搭建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有的优势有三点:①快速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此次疫情以湖北武汉最严重,外地援助医生到达现场需要一定时间,同时也需要配套的医疗场地和设备,提供网上咨询可以快速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缓解武汉各家医院的紧张局面;②有效分级诊疗。冬季流感高发,部分患者是普通感冒或者流感,通过互联网医疗可以帮助这些患者了解自身情况,病情严重者才去线下医院,这样既实现分级诊疗,也能够提高医疗效率;③避免交叉感染。医院人流量较大,且有较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需要做到严密防护,很多患者容易被交叉感染。
长期投资逻辑不变:结构性投资2.0版
展望2020年,我们继续医药行业的结构性投资机会2.0版。行业格局变化势不可挡,与已经过去的2019年相比,明年医药投资不变的是继续深化产业思维,破旧立新,精选优势赛道。我们长期看好创新药、CXO、仿制药产业链上游、疫苗、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连锁医疗及药房等赛道。今年发生变化的是投资可能向纵深发展,我们建议坚定持有核心资产,同时积极关注具备性价比优势的细分龙头。
赞(57) | 评论 (17) 2020-01-31 20:22 来自网站 举报
-
【【国金策略】以史为鉴,复盘03年“非典”对当前A股借鉴意义】
基本结论一、疫情对国内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下行幅度较为有限(“非典”疫情对03年Q2GDP的影响大约0.9个百分点),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当疫情被控制后,国内经济开始企稳反弹。疫情期间对“工业生产、消费、出口”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持续时间约一个季... 展开全文【国金策略】以史为鉴,复盘03年“非典”对当前A股借鉴意义
基本结论
一、疫情对国内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下行幅度较为有限(“非典”疫情对03年Q2GDP的影响大约0.9个百分点),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当疫情被控制后,国内经济开始企稳反弹。疫情期间对“工业生产、消费、出口”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疫情对国内房价的影响甚微,疫情期间国内房价延续稳步上行趋势。“非典”疫情对物价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食品价格的影响。“非典”疫情严峻期(4月-5月份)食品价格有短暂冲高回落,“猪价、蔬菜”等价格有回升,但持续较短时间后回落。“非典”疫情对原油、黄金影响:阶段性冲击原油价格,避险促使黄金价格走高。原油价格回落时间大约持续1个半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回落幅度约31.40%;避险情绪(唯有疫情严峻期)促使黄金价格阶段性上行,持续时间约1个半月,回升幅度15.52%。
二、“非典”疫情对A股影响:疫情严峻期A股有过近一个月调整,疫情若缓解则A股反弹。疫情期间(初期)A股继续“春季躁动”行情,但当“非典”疫情进入严峻期后(4月中旬至5月中旬),由于恐慌情绪(期间黄金价格快速上涨),A股曾有过近一个月的调整(A股自2003年4月17日达到阶段性高点后,指数向下调整至5月13日的,调整幅度约10%以内)。疫情若缓解则A股反弹,A股中长期趋势取决于货币政策。2003年“五一”长假多休一周,“非典”疫情实质性缓解(5月13日后),A股出现筑底反弹。2003年A股出现较长时间的调整恰恰是出现在“非典”疫情缓解期以及尾声结束之后(6月份以后)。主因是物价上行、后续国内经济过热、货币政策由松逐步转紧等,2003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1个百分点。
三、“非典”期间A股上演“五朵金花”行情,“医药”行业疫情严峻期取得阶段性超额收益,部分消费行业表现逊色。2003年“春节”(2月)至5月底,A股上演“五朵金花”行情。涨幅靠前的行业分别为“汽车、公用事业、钢铁、交运、机械设备”等,正好对应了当时中国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非典”期间A股行业表现较差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板块,如“商贸、休闲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非典”疫情严峻期(4月),医药细分子行业中“生物制品、医药商业、中药、化学制剂”等板块均有表现。“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TMT”行业在“非典”疫情严峻期(0415-0513)期间出现短暂急跌,持续时间约1个月。“非典”疫情期间,TMT行业中“传媒”板块表现相对突出,个股上主要是集中在少部分传媒个股上涨幅较大。
四、A股投资建议:我们结合相关权威专家给出的对此次疫情发展的预测,当前时点可近似类比于2003年4月中下旬,短期内A股将更多的受避险情绪的影响而股价有所承压。当后续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站在当前时点,疫情对A股“春季躁动”行情仅仅是短期扰动,实质上改变不了A股运行的既有趋势和市场风格。决定A股中长期趋势的仍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疫情期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货币政策在疫情发生期间将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我们需密切关注疫情过后物价以及宏观经济走势,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变动。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市场剧烈波动;海外黑天鹅事件等。
报告正文
前言
2020年1月全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确诊人数与疑似病例人数从1月20日以来快速攀升,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截至1月29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已超过“非典”期间确诊人数。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2003年的“非典”有一定的相似地方,如:首例发生的病例均在12月初,肺炎传播能力强,受感染的人群广泛,彻底控制疫情的任务十分艰巨。本文我们通过复盘2003年“非典”对经济、大宗以及A股市场的影响,以期对后续A股投资策略提供一些借鉴。 一、03年“非典”,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
“非典”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是一场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截至2003年7月11日,患病人数 8069人,因病死亡人数774人。 在2002年12月“非典”最早爆发时,广州市和广东省政府一直没有发布相关讯息,以免引起民众恐慌。到2002年12月底,关于这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开始在互联网流传。 回顾“非典”事件,疫情从开始到结束持续大约6个月。我们按照该事件发展的“轻重缓急”划分为四阶段: 1)“非典”疫情初期:2002年12月-2003年2月 2)“非典”疫情扩散期:2003年3-2003年4月中旬 3)“非典”疫情严峻期:3003年4月中旬-2003年5月中旬 4)“非典”疫情缓解至尾声期:2003年5月中旬-2003年7月 二、03年“非典”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1 “非典”疫情严峻期对GDP产生偏负面影响:持续期仅一个季度,勿需过于夸大
“非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发生在2003年二季度,但并未改变经济上行趋势。总体来看,“非典”疫情严峻期(03年Q2),GDP同比增速明显下滑至9.1%,下滑幅度0.9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住宿和餐饮业”受疫情的负面冲击更为显著,对“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均有偏负面影响,而对“房地产业”影响甚微;疫情消退之后,GDP同比增速出现2个百分点的反弹。 2.2“非典”疫情严峻期对工业生产影响:冲击期仅一个季度,疫情尾声后底部反弹
“非典”疫情对工业生产影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19.8%下滑至13.7%,负面冲击期主要在“3、4、5”月份,贯穿“非典”疫情严峻期,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 “非典”疫情对“重工业”的冲击大于对“轻工业”的冲击。从原因来看,重工业的回落是导致工业生产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重工业、轻工业增加值回落幅度分别为8.1、3.4个百分点。疫情步入尾声以后,工业增加值从底部反弹回升。 2.3“非典”疫情对“三驾马车”的影响:对“社零、进口”增速负面影响相对显著
从“非典”对“三驾马车”的影响来看,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口和消费上,而出口和投资增速均未出现明显下降。“非典”疫情发生期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进口金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行,其中“社零、进口”增速负面影响相对较大。“非典”疫情结束之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率先出现反弹。 2.4 “非典”疫情对物价影响:期间食品价格有短暂冲高回落,中长期物价取决于经济
“非典”疫情对物价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食品价格的影响。“非典”疫情严峻期(4月-5月份)食品价格有短暂冲高回落,“猪价、蔬菜”等价格有回升,但持续较短时间后回落。 “非典”疫情期间CPI维持在(-0.7%-1.0%)区间,并未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但疫情过后由于国内经济过热等因素,物价出现了单边持续上涨。 2.5“非典”疫情对汇率影响:紧盯美元窄幅波动,当时受美元指数波动影响更大
自1994年起至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由此,“非典”疫情期间,人民币汇率并不受当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而更多的随美元指数波动而波动。 2.6“非典”疫情对货币政策影响:疫情期间货币政策稳定未变,流动性较为宽松
“非典”疫情对货币政策影响:“非典”疫情期间政策利率稳定未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流动性较为宽松。 “非典”疫情结束后,因2003年下半年经济过热而调升存款准备金率。2003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调升1个百分点,至7%。 三、03年“非典”对大宗商品及房价的影响
3.1 “非典”疫情对原油、黄金影响:阶段性冲击原油价格,避险促使黄金价格走高
“非典”疫情对原油价格的影响:疫情期间原油价格V型走势(阶段性冲击原油价格)。原油价格回落时间大约持续1个半月,布伦特原油价格由33.91美元/桶回落至23.26美元/桶,回落幅度约31.40% 。 “非典”疫情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唯有疫情严峻期,避险情绪促使黄金价格阶段性上行,持续时间约1个半月。期间COMEX黄金价格由322.2美元/盎司回升至372.2美元/盎司,回升幅度15.52%。 3.2 “非典”疫情对国内房价影响:房价延续稳步上行趋势,疫情对其影响甚微
“非典”疫情对国内房价的影响:疫情期间国内房价延续稳步上行趋势,疫情对国内房价的影响甚微。 四、03年“非典”期间A股市场表现
4.1 03年“非典”期间A股市场表现
“非典”疫情对A股的影响:疫情期初期A股继续“春季躁动”行情,但当“非典”疫情进入严峻期后(4月中旬至5月中旬),由于恐慌情绪(期间黄金价格快速上涨),A股曾有过近一个月的调整(A股自2003年4月17日达到阶段性高点后,指数向下调整至5月13日的,调整幅度约10%以内)。 4.2 “非典”疫情对A股影响:疫情若缓解则A股反弹,A股中长期趋势取决于货币政策
2003年“五一”长假多休一周,“非典”疫情实质性缓解(5月13日后),A股出现筑底反弹。4月28日,证监会决定把五一后开市时间从5日推迟到12日。在“五一”休市期间“非典”疫情发展趋向好转。5月1日前10天,日平均确诊15.8人;5月2日到8日,平均6.3人。 2003年A股出现较长时间的调整恰恰是出现在“非典”疫情缓解期以及尾声结束之后(6月份以后)。主因是物价上行、后续国内经济过热、货币政策由松逐步转紧等,2003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1个百分点。 4.3 “非典”期间A股行业:上演“五朵金花”行情,部分消费行业表现逊色
“非典”期间A股行业表现:2003年“春节”(2月)至5月底,A股上演“五朵金花”行情。涨幅靠前的行业分别为“汽车、银行、非银、公用事业、钢铁、交运、机械设备、采掘”等,正好对应了当时中国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非典”期间A股行业表现较差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板块,如“商贸、休闲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 4.4 医药生物:疫情严峻期取得一定超额收益,医药个股表现分化
医药生物板块在疫情严峻期(4月)取得一定超额收益。在疫情严峻期,A股表现最为显眼的是“五朵金花”,其次是医药生物。(0326-0428)期间医药板块涨幅9.99%。 “非典”疫情严峻期,医药细分子行业中“生物制品、医药商业、中药、化学制剂”等板块均有表现。医药个股中,如“天坛生物、海王生物、九芝堂、同仁堂、华润三九、白云三、丽珠集团”等个股涨幅靠前。 4.5 食品饮料:疫情期大多数时间行业表现平稳,疫情严峻期有过短暂急跌
食品饮料行业在“非典”疫情期大多时间行业整体表现平稳。 在疫情严峻期(0415-0513)区间食品饮料行业出现短暂急跌。其中食品饮料中“白酒、啤酒”等细分子行业跌幅较大。 4.6 休闲服务:疫情期大多数时间行业表现平稳,疫情严峻期有过短暂急跌
总体上来看,休闲服务行业在“非典”疫情期大多时间行业表现平稳。 在疫情严峻期(0415-0513)区间休闲服务行业出现短暂急跌。其中“酒店、旅游、景点、餐饮”等细分子行业跌幅较大。 4.7 商业贸易:疫情期大多数时间行业表现平稳,疫情严峻期有过短暂急跌
商业贸易行业在“非典”疫情期大多时间行业表现平稳。 在疫情严峻期(0415-0513)区间商业贸易行业出现短暂急跌。其中“超市、百货、专业连锁”等细分子行业跌幅较大。 4.8 交通运输:疫情严峻期有过短暂急跌,细分子行业均受到冲击
交通运输行业在“非典”严峻期有过短暂急跌,持续时间约1个月。 “非典”疫情严峻期,人们减少出行,“航空、公交、机场、高速公路、铁路运输、港口”等细分子行业跌幅较大。 4.9 TMT行业:疫情期大多时间行业表现平稳,疫情严峻期有过短暂急跌
TMT行业在“非典”疫情期大多时间行业表现平稳,在疫情严峻期(0417-0513)区间TMT行业出现短暂急跌。 “非典”疫情期间,TMT行业中“传媒”板块表现相对突出,个股上主要是集中在少部分传媒个股上涨幅较大。 五、复盘03年“非典”行情对A股投资的借鉴意义
5.1 复盘03年“非典”行情,得到了哪些结论
1)疫情对国内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下行幅度较为有限(“非典”疫情对03年Q2GDP的影响大约0.9个百分点),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但当疫情被控制后,国内经济开始企稳反弹。疫情期间对“工业生产、消费、出口”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疫情对国内房价的影响甚微,疫情期间国内房价延续稳步上行趋势。 2)“非典”疫情对物价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食品价格的影响。“非典”疫情严峻期(4月-5月份)食品价格有短暂冲高回落,“猪价、蔬菜”等价格有回升,但持续较短时间后回落。 3)“非典”疫情对原油、黄金影响:阶段性冲击原油价格,避险促使黄金价格走高。原油价格回落时间大约持续1个半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回落幅度约31.40%;避险情绪(唯有疫情严峻期)促使黄金价格阶段性上行,持续时间约1个半月,回升幅度15.52%。 4)疫情对A股影响:若在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下,疫情爆发初期A股运行仍较为平稳。疫情对A股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疫情严峻期(恐慌期),非典期间A股短暂急跌,调整幅度在10%以内,持续时间大约1个月; 5)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 6)疫情期间A股行业表现:决定中长期A股市场风格的核心因素仍在于驱动国内经济增长模式,如在“非典”疫情期间, A股上演“五朵金花”行情;疫情严峻期医药板块表现出短暂的超额收益,消费股表现较差。 5.2 复盘03年“非典”行情,对A股投资的借鉴意义
2020年发生的全国新型肺炎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有些许的相似地方。如:首例发生的病例均在12月初,肺炎传播能力强,受感染的人群广泛,彻底控制疫情的任务十分艰巨。由此,我们通过复盘2003年“非典”对经济、大宗以及A股市场的影响,可以对后续A股投资策略提供一些借鉴。 1)2020年发生的全国新型肺炎疫情,截至1月30日已确诊人数约7742人,我们结合相关权威专家给出的对此次疫情发展的预测,则当前时点可近似类比于2003年4月中下旬,短期内A股将更多的受避险情绪的影响而股价有所承压,医药板块或有超额收益表现,而部分消费等行业(如:商贸、休闲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以及“交通运输”行业股价承压; 2)当后续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站在当前时点,疫情对A股“春季躁动”行情仅仅是短期扰动,实质上改变不了A股运行的既有趋势和市场风格; 3) 决定A股中长期趋势的仍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疫情期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货币政策在疫情发生期间将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我们需密切关注疫情过后物价以及宏观经济走势,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变动。 投资建议:总的来讲,A股短期内将更多的受避险情绪的影响而股价有所承压。后续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疫情对A股“春季躁动”行情仅仅是短期扰动,实质上改变不了A股运行的既有趋势和市场风格。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市场剧烈波动;海外黑天鹅事件等。 赞(65) | 评论 (23) 2020-01-31 09:16 来自网站 举报
-
【【中信建投医药|行业周报】疫情带来阶段性行情,长期投资逻辑不会变】
摘要肺炎疫情进展迅速,政府强力介入,全民努力必能战胜疫情上期周报我们最先在市场提示重点关注疫情影响。春节期间新确诊及疑似人数快速增加,并蔓延至全国各省、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引发多方关注。所幸政府及时强力介入,早诊断、早隔离的防控措施到位较快。我们特别要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和相关人员致... 展开全文【中信建投医药|行业周报】疫情带来阶段性行情,长期投资逻辑不会变
摘要
肺炎疫情进展迅速,政府强力介入,全民努力必能战胜疫情
上期周报我们最先在市场提示重点关注疫情影响。春节期间新确诊及疑似人数快速增加,并蔓延至全国各省、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引发多方关注。所幸政府及时强力介入,早诊断、早隔离的防控措施到位较快。我们特别要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和相关人员致敬,并坚信在民众共同努力下、很快可以战胜疫情。
复盘非典:疫情演变带来板块阶段性行情,长期投资逻辑不变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可划分为扩散、爆发、稳定及回落三个阶段。SARS影响下,2003年医药工业增速有所提升,但2004年在医保降价的影响下增速明显回落。对于二级市场而言,疫情演变催生板块阶段性行情,尤其是在SARS快速爆发期医药行业明显跑赢市场,但长期看仍然是产业趋势决定核心投资逻辑。
以权威治疗方案和临床实践为框架,探寻疫情相关标的,短期建议关注:相关器械、药品、药店及互联网医疗
我们以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为主要框架,并结合临床实践,探寻疫情相关标的: 1、诊断:①直接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检测试剂: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已获批,万孚生物、透景生命、凯普生物、硕世生物、热景生物等在申报。②按照发热门诊流程,可能会增加诊断频次的产品包括:迈瑞医疗(血常规+CRP)、安图生物(代理的流感九项中包含甲乙流+合胞病毒检测)、万孚生物(感染程度炎症因子)等。
2、治疗性器械及药品:迈瑞医疗(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心电图机),东阳光药(奥司他韦),血制品(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等。
3、药店: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等。4、互联网医疗:①直接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或咨询的企业: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②为医院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企业:创业慧康、卫宁健康。
长期投资逻辑不变:结构性投资2.0版
行业格局变化势不可挡,与2019年相比,2020年医药投资不变的是继续深化产业思维,破旧立新,精选优势赛道。我们看好创新药、CXO、仿制药产业链上游、疫苗、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连锁医疗及药房等赛道。我们继续看好以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爱尔眼科、益丰药房、迈瑞医疗、艾德生物、金域医学、安图生物为代表的龙头公司及优势赛道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迅速,超出预期;集采、医保控费政策比预期严格;细分行业竞争激烈程度高于预期;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赞(61) | 评论 (19) 2020-01-29 15:52 来自网站 举报
-
【【中信建投 通信】移为通信2019业绩预告点评:业绩实现较快增长,符合预期】
事件1) 公司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1.6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28.41%至36.44%。2) 公司发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计划2020年2月20日至2020年8月19日减持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02%的股... 展开全文【中信建投 通信】移为通信2019业绩预告点评:业绩实现较快增长,符合预期
事件
1) 公司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1.6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28.41%至36.44%。
2) 公司发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计划2020年2月20日至2020年8月19日减持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02%的股份。
简评
业绩较快增长,总体符合预期。
2019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超6.2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预计归母净利润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28.41%至36.44%。费用端,预计2019年销售费用增长近30%,研发费用增长近20%。单季度来看,预计2019Q4营收超1.87亿元,同比增长8.87%以上,环比增长16.94%以上,预计2019Q4归母净利润0.61亿元至0.71亿元,同比增长45.24%至69.05%,环比增长69.44%至97.22%。公司全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2019Q4单季度收入、利润环比增速均为年内最高值,总体符合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车载信息、资产管理终端市场持续向好,公司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
由于美元汇率波动,2019年汇兑收益同比减少近1400万元,2018年为1765万元。预计2019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24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超27.87%,主要为闲置资金理财收益和政府补贴。基于预期归母净利润利润中值1.65亿元,剔除汇兑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后约利润1.37亿元,同比2018年同比口径利润增长55.06%。
需求放量叠加份额提升,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公司主要产品用于车载跟踪、资产管理、动物溯源等细分领域,目前物联网在各场景的渗透尚处于起步阶段,提升空间较大。其中,在车载信息领域,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非私人车辆的车队管理和私人车辆的UBI保险,目前欧美市场车队管理渗透率在15%左右(Berg Insight数据),UBI渗透率不足10%(PTOLEMUS数据);在资产管理领域,集装箱、拖车追踪是重要场景,目前追踪设备渗透率分别约6%和18%(Berg Insight数据);在动物溯源领域,据我们测算目前RFID电子标签在全球畜牧业渗透率不足5%。公司作为深耕M2M行业十年以上的龙头公司,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研发能力突出,且在欧美市场已具备品牌、渠道优势,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具备成本优势,且主要竞争对手战略重心已不再聚焦硬件环节。我们认为,公司将同时受益于需求放量和份额提升,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2020年股权激励、品牌授权费用降低,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于2018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需摊销的总费用为1342.49万元,其中2018、2019、2020、2021年分别摊销227.12万元、732.85万元、283.21万亿元、99.31万元,2020年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同比2019年将减少449.64万元。此外,公司于2019年12月18日发布公告,公司与澳大利亚利德制品有限公司签订新的《品牌授权及合作协议》,2020年品牌授权费用从225万美元降至75万美元(2019年已支付200万美元),2021、2022年品牌授权费用取消,因此2020年品牌授权费用同比下降125万美元。两者合计,2020年公司在费用端有望节省约1300万元。
减持规模有限,符合预期。
公司披露减持计划,预计2020年2月20日至2020年8月19日减持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02%的股份。其中,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37.8971%,2020年1月13日全部解禁,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0%;公司副总经理、董秘持股比例0.0495%,2019年10月31日部分解禁,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0124%;公司财务总监持股比例0.0371%,2019年10月31日部分解禁,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0074%。本次减持原因系股东个人资金需求,对公司股权结构无实质性影响,我们认为减持规模相对有限,符合预期。
投资建议及评级:公司车载信息、资产管理产品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动物溯源、共享出行产品将迎来突破,2020年股权激励、品牌授权费用有望降低。预计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2.10亿元,对应PE分别为44.5X、35.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物联网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及预期;前装车载信息产品发展超预期;中美贸易问题等。
赞(61) | 评论 (19) 2020-01-27 17:09 来自网站 举报
-
【【安信食品】2019Q4基金持仓分析:白酒回落、食品分化】
■白酒持仓回落,食品持仓整体平稳。基金2019年报基本披露完毕,2019Q4基金食品饮料板块配置比例为7.27%,环比Q3减少1.16pct.,自2019Q2以来持仓连续两个季度下滑。2019Q4白酒持仓比例5.70%,环比减少1.17pct.。白酒市值占 A 股(剔除银行石油石... 展开全文【安信食品】2019Q4基金持仓分析:白酒回落、食品分化
■白酒持仓回落,食品持仓整体平稳。基金2019年报基本披露完毕,2019Q4基金食品饮料板块配置比例为7.27%,环比Q3减少1.16pct.,自2019Q2以来持仓连续两个季度下滑。2019Q4白酒持仓比例5.70%,环比减少1.17pct.。白酒市值占 A 股(剔除银行石油石化)市值比重为5.15%,仍小幅超配0.55pct.。食品股持仓整体平稳,调味品略有下滑。2019Q4调味发酵品持仓0.19%,环比减少0.08pct.。Q4肉制品、乳品、食品综合持仓分别为0.06%、0.87%、0.29%,持仓环比增0.001pct.、0.03pct.、0.01pct.。2019年Q4食品饮料板块有所分化,白酒减仓主因涨幅领先估值走高,2020年白酒板块业绩增速预计放缓;食品股持仓分化,调味品持仓减少主要系中炬高新管理层变动,乳品、食品综合类持仓增加,主因系白酒超额收益巨大之后防御需求提升,前期涨幅较小(伊利股份),业绩超预期品种(光明乳业、洽洽食品)获得青睐,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清晰,配置价值凸显。
■基金食品饮料重仓股变动不大,伊利股份持仓上升。截止12月底,基金持仓比例最高前20名中食品饮料股占4只,分别是茅台、五粮液、伊利、泸州老窖,与2019Q3相同。“茅五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仓。贵州茅台持仓近年来首次居全市场首位,2019Q4茅台的基金持仓比例为2.52%,环比下降0.61pct,较2019Q3(3.13%)的历史高位略有回落。五粮液全市场持仓维持第三,2019Q4五粮液持仓比例1.42%,环比下降0.29pct。泸州老窖持仓排名降至第十二,持仓比例从Q3末的0.81%降至Q4的0.71%。食品股方面,伊利股份持仓上升,在全市场持仓位列第10,2019Q4重仓比例环比增加0.03pct至0.87%,主因激励落定估值修复,且公司在原奶成本上升周期竞争优势更为凸显,长期增长较为确定。
■巨大超额收益之下,白酒股整体持仓减少、食品股分化。Q4白酒股整体持仓减少,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等均有减持,而古井贡酒增持。从持有基金数看,2019年Q4持有基金数量排名前10当中白酒股占7席,与2019Q3相比新增两席,分别为古井贡酒和今世缘。2019Q4持有贵州茅台的基金数为1247家,环比减少123家,减持588万股。Q4持有五粮液的基金数为588家,环比减少67家,减持1967万股。Q4持有泸州老窖的基金数为178家,环比减少49家,增持2万股。Q4山西汾酒持仓基金数为84家,环比减少35家,减持1070万股。此外Q4顺鑫农业、今世缘、口子窖、洋河股份分别减持2033万股、94万股、1111万股、859万股,而古井贡酒增持1530万股。食品板块中,伊利股份、绝味食品、涪陵榨菜持股数量增加,中炬高新、汤臣倍健等持股数量有所减少(Q4vs.Q3)。基金持股数较Q3大幅增加的有伊利股份、绝味食品、涪陵榨菜,分别加仓5664万股、1655万股、1157万股;中炬高新、汤臣倍健、安井食品减持2416万股、1872万股、818万股,三全食品、双汇发展等持股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洽洽食品、百润股份、煌上煌、光明乳业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核心推荐:白酒方面核心配置行业+香型双重龙头茅五汾,古井贡酒、今世缘为代表的区域白酒优势企业,其他重点公司包括泸州老窖、顺鑫农业,、洋河股份等。食品方面大市值推荐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市场投入思路清晰且大 单品和新品快速成长洽洽食品;品类成长沪上“双小龙”;深度改革见成效并且有长期toB逻辑的三全食品;库存低位明年轻装上阵的涪陵榨菜。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中高端白酒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食品质量安全;疫情对餐饮等消费行业影响。1
Q4基金持仓概述:白酒持仓回落,食品持仓平稳
1.1. 食品饮料持仓回落
基金2019年报基本披露完毕,从Q4持仓分析,食品饮料板块整体持仓略有回落。2019Q4基金食品饮料板块配置比例为7.27%,环比Q3减少1.16pct.,自2019Q2开始以来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基金在2018Q4-2019Q4的食品饮料持仓分别为5.56%、6.95%、8.96%、8.43%、7.27%,2018年Q4触底(2018年10月调整剧烈),2019年1月以来持仓强势回升,Q2到达历史最高点后开始回落,但2019Q4持仓依然较2018年底提升了1.71pct.。1.2.Q4白酒持仓回落,食品持仓整体平稳
2018Q4-2019Q4基金的白酒持仓分别为3.37%、4.98%、6.70%、6.88%、5.70%,Q4基金白酒持仓环比Q3减少1.17pct,但仍处于历史上中等偏上水平。
2019Q4白酒持仓比例5.70%,白酒市值占 A 股(剔除银行石油石化)市值比重为5.15%,小幅超配0.55pct.。
食品股持仓整体平稳,调味品略有下滑,其余微增,2019Q4调味发酵品持仓0.19%,环比减少0.08pct.。Q4肉制品、乳品、食品综合持仓分别为0.06%、0.87%、0.29%,持仓环比增0.001pct.、0.03pct.、0.01pct.。
根据基金重仓股中食品饮料持股比例口径, 2019Q4白酒持股总市值占基金重仓股总市值的比例为11.20%,环比Q3减少2.09pct。2019Q4食品饮料持股总市值占基金重仓股总市值的比例为14.27%,环比Q3减少2.02pct,主要系白酒持仓回落带动。
2019年Q4食品饮料板块有所分化,白酒减仓主因涨幅领先估值走高,2020年白酒板块业绩增速预计放缓;食品股持仓分化,调味品持仓减少主要系中炬高新管理层变动,乳品、食品综合类持仓增加,主因系白酒超额收益巨大之后防御需求提升,前期涨幅较小(伊利股份),业绩超预期品种(光明乳业、洽洽食品)获得青睐,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清晰,配置价值凸显。2
基金食品饮料重仓股变动不大,伊利股份持仓上升
截止12月底,基金持仓比例最高前20名中食品饮料股占4只,分别是茅台、五粮液、伊利、泸州老窖,与2019Q3相同。
“茅五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仓。贵州茅台持仓2016年来超过中国平安首次居全市场首位,2019Q4茅台的基金持仓比例为2.52%,环比下降0.61pct。五粮液全市场持仓维持第三,2019Q4五粮液持仓比例1.42%,环比下降0.29pct。泸州老窖持仓排名降至第十二,持仓比例从Q3末的0.81%降至0.71%。
食品股方面,伊利股份持仓上升,在全市场持仓位列第10,排名较2019Q3略降,2019Q4重仓比例环比增加0.03pct至0.87%,主因三季度股权激励方案初稿不及市场预期,股价跌幅较大,四季度以来估值修复,且公司在原奶成本上升周期竞争优势更为凸显,长期成长性较为确定。3
个股持有基金数分析:白酒股整体持仓减少,食品股分化
白酒板块具有市值优势,因此持有基金数通常高于食品股。Q4白酒股整体持仓减少,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等均有减持,而古井贡酒有所增持。从持有基金数看,2019年Q4持有基金数量排名前10当中白酒股占7席,与2019Q3相比新增两席,分别为古井贡酒和今世缘。2019Q4持有贵州茅台的基金数为1247家,环比减少123家,减持588万股。Q4持有五粮液的基金数为588家,环比减少67家,减持1967万股。Q4持有泸州老窖的基金数为178家,环比减少49家,增持2万股。Q4山西汾酒持仓基金数为84家,环比减少35家,减持1070万股。此外Q4顺鑫农业、今世缘、口子窖、洋河股份分别减持2033万股、94万股、1111万股、859万股,而古井贡酒增持1530万股。
食品板块中,伊利股份、绝味食品、涪陵榨菜持股数量增加,中炬高新、汤臣倍健、安井食品等持股数量有所减少(Q4vs.Q3)。食品中基金持股数较Q3大幅增加的有伊利股份、绝味食品、涪陵榨菜,分别加仓5664万股、1655万股、1157万股;中炬高新、汤臣倍健、安井食品减持2416万股、1872万股、818万股,三全食品、双汇发展、恒顺醋业等持股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洽洽食品、百润股份、煌上煌、光明乳业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
投资建议
白酒方面核心配置行业+香型双重龙头茅五汾,古井贡酒、今世缘为代表的区域白酒优势企业,其他重点公司包括泸州老窖、顺鑫农业,、洋河股份等。食品方面大市值推荐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市场投入思路清晰且大 单品和新品快速成长洽洽食品;品类成长沪上“双小龙”;深度改革见成效并且有长期toB逻辑的三全食品;库存低位明年轻装上阵的涪陵榨菜。
赞(58) | 评论 (18) 2020-01-25 21:34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123】
今日重点推荐《固收|怎么理解当前央行行为?》从国内基本面来看,至少四季度以来,经济缓的局面有部分改善,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是否改善正在验证。从内外平衡考虑,联储降息预期大幅回落,贸易争端有所缓解,客观而言,央行加码宽松的内在压力至少没有进一步加大,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央行没有进一步...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123
今日重点推荐
《固收|怎么理解当前央行行为?》
从国内基本面来看,至少四季度以来,经济缓的局面有部分改善,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是否改善正在验证。从内外平衡考虑,联储降息预期大幅回落,贸易争端有所缓解,客观而言,央行加码宽松的内在压力至少没有进一步加大,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央行没有进一步引导LPR下行,但是仍然投入了大量流动性。那么疫情作为突发因素,是否构成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影响?我们观察目前央行保持流动性整体中性偏宽松,预估和疫情关系不是太大。未来会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疫情进展,特别是疫情对于市场预期和经济的影响幅度。可见当前货币政策进入一个比较关键的观察期。
《银行|业绩快报总结:资产质量改善,盈利增速较好》
截至1月21日,共有15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19年度业绩快报,5家股份行、6家城商行和4家农商行。由于上市银行业绩往往相对平稳,发布业绩快报并非必须,六大行尚未发布业绩快报。对这15家上市行情况总结如下:营收增速逐季下行,但仍保持较高。盈利增速平稳且较好,ROE下行明显放缓。资产质量改善,拨备向好。我们认为,20年经济有望企稳,银行股估值或系统性提升。1月信贷及社融有望超预期,促使经济企稳预期上升,催化银行股行情。经济企稳之下,低估值且基本面较好的标的弹性或更大。20年我们主推低估值且基本面较好的兴业、工行、光大、张家港行及基本面反转的北京,看好江苏、招行、平安、杭州、南京、常熟等。
《汽车|12月月报:一文看透汽车景气现状》
行业回暖趋势基本明确。19Q3及19Q4乘用车销量同比-6.0%和-4.0%,较19Q2的-14.3%大幅收窄;产量同比-6.9%和+1.7%,已实现正增长。随景气复苏,低基数下20Q1销量重回正增长的概率较大,有望带动汽车板块整体业绩拐点向上。优质赛道下的龙头公司,业绩已先于行业强势复苏。如SUV龙头【长城汽车】;中高端内饰龙头【常熟汽饰】;遮阳板龙头【岱美股份】;受益政策刺激的TPMS龙头【保隆科技】;产品持续升级,加速进口替代的国产车灯龙头【星宇股份】等。新能源、智能网联板块调整后将扮演年后科技主力。依次推荐【常熟汽饰、拓普集团、均胜电子、岱美股份、科博达、旭升股份、恩捷股份(电新组覆盖)、科达利(电新组覆盖)】等,【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电新组覆盖)的CTP电池值得重点关注。
买方观点 最近市场热点频出,板块有序轮动,赚钱效应明显。市场对春季躁动行情或者说是结构性牛市达成了共识,虽然指数突破3100以后出现连续调整,但市场热情丝毫未减。但肺炎形势骤然打断了市场既有的运行节奏,整个市场避险情绪浓重。部分机构认为肺炎事件对市场带来的是短期扰动,市场原有的运行方向不会改变,科技仍是未来市场的主线。同时年报和一季报披露之际,市场越来越注重业绩,选择业绩优异的公司也是抵抗市场风险的最好方式。行业方面,2020年景气度最佳的方向依然为以5G为核心的科技股,5G基建、5G终端和5G应用中,兑现顺序依次展开。去年5G终端环节得到最大的系统性估值抬升,目前该环节景气在加速,个股机会仍然较多,但无差别估值抬升行情已到尾声。2020年5G应用层面想象力较丰富,有望尾随形成一次无差别估值抬升行情。看好消费电子,游戏,高清视频,新能源特斯拉产业链。
研究分享 《传媒|华扬联众:19年业绩略超预期,Q4返点率、应收账款管理改善》 19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2.14亿元,同比增长53.67%-67.18%;实现扣非归母1.94亿-2.12亿元,同比增长10.73%-20.82%,表现略超我们前期预期。我们7月3日深度报告首次预计公司19年归母净利为2.26亿,由于三季度业绩增速不达预期对19年业绩下调净利。据19年业绩预告数据,业绩表现超预期,未来业绩表现可期,因此除19年归母净利润按预告上调至中值外,在年报发布前对20-21年盈利预测暂时保持不变,即我们预计19-21年公司净利为2.06/2.37/2.87亿,同比增速分别为60.16%/15.38%/21.01%,对应当前估值15x/13x/11x。但根据数字营销行业龙头估值中枢,我们提高20年目标估值至30x,维持“买入”评级,将目标价由19.6元上调至30.9元。
《电子|长信科技:19年扣非业绩翻倍高增长》
公司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归母净利润8.0亿-9.5亿元,同比增长12.4%-33.4%。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2500-3000万元。19年扣非业绩翻倍高增长,下游需求&内部运行双驱动。智能手表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作为头部企业有望持续受益。折叠手机大卖,UTG有望成为柔性盖板新方向,玻璃减薄业务迎来新机遇。特斯拉大陆供应链加速崛起,车载触控显示业务有望高速成长。维持对2019-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5/12.5/15.0亿元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全球显示触控行业头部公司未来多下游驱动持续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交运|十七年前的那个春天,航空机场如何演进》
近期武汉肺炎病毒事件发酵,航空机场等板块受到冲击。2003年疫情扰动航空运量腰斩运价下跌,但恢复迅速。机场板块同样受到冲击,后续同样回归升势。股价先跌后涨,影响相对短暂。当下防疫工作已不可同日而语,预计民航需求受冲击有限。疫情对民航需求的影响提前不可测,但参考历史,在事件性冲击过后民航需求会迎来报复性反弹,且不论如何短期冲击不改长期趋势,民航需求仍具备持续增长空间。股价层面,疫情印发恐慌情绪后,航空机场个股均将迎来相当程度的反弹。短期下跌带来机会,建议大家在市场情绪平稳时积极寻求投资机会,推荐三大航,春秋,吉祥,上海机场,首都机场股份,关注白云机场、深圳机场。
《商社|壹网壹创:力推四年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立足长远发展》
公司于1月22日晨间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我们认为4年长周期、14人深度激励中层核心管理人员,确保公司核心骨干长远发展。同时业绩增长趋势明确,强化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为公司长远发展确立基石。业绩考核指标为中层骨干明确可触达激励目标,也为真实落实骨干激励确立业绩底线,突出的是底线思维,并不代表业绩指引。我们认为公司后续仍有较多积极变化的催化可能,后续拓品牌、拓品类、管理组织变化等各种积极因素落地都有可能进一步打开公司的估值天花板。预计2020年公司会带来比较好的回报,预测2019~2021年业绩2.16/3.26/4.77亿。同时武汉肺病疫情利好线上电商相关产业链,1月22日的股价逆势上涨也部分反映这样的市场理解。
《医药|华兰生物首次覆盖:深厚基础奠定血制品领先地位,疫苗&单抗为公司业绩添彩》
成立28年,致力于构建血制品、疫苗、单抗为核心的大生物产业格局。深厚基础奠定血制品领先地位,疫苗业务为业绩大添异彩。公司血制品品种齐全,流感疫苗市占率名列前茅。单抗研发管线稳步推进,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公司为血制品龙头企业,在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大环境下批签发逐渐向龙头集中,流感疫苗市场广阔,公司具有先发优势,预计流感疫苗可以继续保持两年快速增长。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3.08、15.87、18.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5、29、24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公司2020年目标价41.5元,给予“买入”评级。
赞(55) | 评论 (16) 2020-01-23 08:41 来自网站 举报
-
【【东吴晨报0123】宁德时代、八方股份、阳光电源、生物股份、国祯环保、腾讯控股、维尔利】
个股宁德时代(300750)年报逆势高增,稳居全球龙头投资要点公司预告,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0.64-49.11亿元,同比增长20%-45%,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中值对应44.88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扣非净利润35.98-42.23亿,同比增15%-35%,中值对... 展开全文【东吴晨报0123】宁德时代、八方股份、阳光电源、生物股份、国祯环保、腾讯控股、维尔利
个股 宁德时代(300750)
年报逆势高增,稳居全球龙头
投资要点
公司预告,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0.64-49.11亿元,同比增长20%-45%,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中值对应44.88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扣非净利润35.98-42.23亿,同比增15%-35%,中值对应39.1亿,同比增长20%。分季度看,2019Q4实现归母净利润6.0-14.47亿元,同比-40%~43%,环比-56%~6%,中值对应10.24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下降25%;19Q4扣非归母净利润6.33-12.59亿元,同比-45%~10%,环比-45%~10%,中值对应9.46亿,同环比下降17.5%。
从经营层面看,公司19年出货量超过35gwh,同比大增60%,市占率提升10pct至52%,全球龙头地位稳固;Q4整体装机电量环比增44%,但我们预计公司实际确认出货量环比微降,因此Q4业绩预计持平。19年国内电动车销量121万辆,同比降4%,装机电量62gwh,同比基本持平。而公司19全年装机电量33.05gwh(含时代上汽0.74),同比大增40.5%,份额提升10pct至52%。出货方面我们判断,公司19年全出货36gwh左右,同比增长约60%。Q1-Q4装机电量分别为5.5/8.4/7.9/11.3gwh,其中Q4公司装机电量11.33gwh(含时代上汽0.45gwh),同比减少3%,环比增44%;我们预计Q1-Q4出货量分别8.2/8.5/10.5/9.1gwh,其中Q4出货量9.0-9.5gwh,同比增约10%,环比下降约10%。
我们预计19年价格下降10-15%,毛利率维持25-27%,整体议价能力较强。2季度进入过渡期,动力电池行业均价略有下滑,6月末过渡期结束,动力电池进一步下降,预计公司三元Pack价格1.2元/wh左右,三元模组价格降至0.95元/wh左右,铁锂降至1.1元/wh左右,毛利率预计维持25-27%左右。我们预计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降价幅度10-15%,而随着公司CTP技术应用、811替代和原材料成本下降,我们预计公司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技术领先,811占比提升明显,软包放量证明其技术储备深厚:宁德时代三元811主要配套广汽Aion系列和蔚来ES6,以此测算公司19年811累计装机电量2.27gwh,在其三元装机占比11.1%,其中19Q4单季度811装机电量约1.11gwh,在三元中占比达到18.8%。同时公司软包放量,证明其技术储备深厚。19年公司软包装机电量0.37gwh,同比增长10%,主要配套奔驰EQC和东风日产轩逸。
20年预计出货量50gwh,国内市场份额预计仍维持50%,海外市场开始起量。20年国内电动车预计为销量和政策大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75万辆,同比增长45%+,对应动力电池需求约90gwh。合资新车型和运营车均以配套宁德为主,我们预计20年维持50%市占率,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50gwh左右,同比增长近40%。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19-21 年归母净利润为 46.14/58.07/76.2 亿元,同比分别 36%/26%/31%;EPS 分别 2.09/2.63/3.45 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58/46/35 倍。考虑到公司为国内动力锂电绝对龙头,给予20年 55 倍 PE,目标价 14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价格下滑超预期;公司出货量低于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
八方股份(603489)
轻资产、高潜能,细分龙头空间大
投资要点
电踏车电机细分市场龙头,深耕欧美市场、市占率全球领先。公司成立于2003年,拥有中置电机、轮毂电机两大电机类型共计80余种型号电机产品,并具备控制器、传感器、仪表、电池等成套电气系统的配套供应能力,能为不同类型的电踏车提供电气系统适配方案。深耕欧美市场,客户涵盖Prophete、迪卡侬、Arcade Cycles等国外电踏车品牌商等国内外电踏车厂商。2018年公司电踏车电机全球市占率26%左右,仅次于博世。
轻资产运营,毛利率40%以上、ROE高达63%。由于行业格局好、产品附加值高,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好,核心产品毛利率在40%以上,技术壁垒更高的中置电机毛利率超45%。技术是公司的核心,轻资产运营的模式给公司带来高ROE,18年加权ROE高达63%。
全球市场景气度高,未来仍有大空间。电踏车目前市场在欧洲、日本、美洲等,渗透率尚低:目前全球市场规模超350万辆(2018年),其中欧洲272万辆、日本67万辆、美国25-30万辆,其中最大市场欧洲电踏车渗透率仅10%,骑行文化较好的荷兰已达30%,全球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未来全球规模将达到3000万辆:其中,1)欧洲市场饱和点在1500-2000万,年化预计20%以上增长;2)美国预计未来将达300万辆左右;3)日本预计饱和点在100万左右。目前市场格局清晰,有一定的壁垒,八方股份市占率已经在全球第二。
细分市场龙头,份额有望继续提升、产品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公司通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竞争优势:1)专注电踏车电机主业;2)重视产品研发,3)打造了电踏车电机系统一站式配套能力,4)全球经营,并逐渐形成海外产能,竞争优势给了公司进一步提升全球份额的空间。同时公司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价值量更高、附加值也更高的中置电机占比提升,同时规模效应的不断增强,改善整体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3.27亿、4.53亿、6.05亿,同比分别40.9%/38.3%/33.5%,EPS分别2.73/3.77/5.04元/股,对应现价PE分别36倍/26倍/19倍,考虑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给予2020年35倍PE,目标价132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风险;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国内外竞争加剧;汇率波动;募投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曹越)
阳光电源(300274)
业绩符合预期,出口快速增长
投资要点
19年业绩8.5-9.3亿元:公司预告2019年业绩8.5-9.3亿元,同比增长5%~15%,其中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约1.1亿元,主要系政府奖补资金。测算19Q4业绩2.96~3.76亿,同比增长46%~86%。
Q4国内市场启动,逆变器海外高增长:19年国内光伏市场受制于政策的延宕,前三季度需求较淡,Q4明显起量,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19年全年光伏新增并网30.22GW,其中19Q4新增并网13.93GW。受此影响,公司Q4单季业绩明显起量,测算:1)逆变器Q4外销5-6GW,贡献业绩1-1.2亿;19年全年17-18GW,贡献业绩3.2-3.6亿。根据海关数据,19年公司逆变器出口金额2.5亿美金,同比增长49%,海外增长迅速,有效对冲国内市场波动。2)电站集成Q4确认600-700MW,贡献业绩2-2.5亿;19年确认规模1.3-1.5GW,贡献业绩5-5.5亿。3)储能业务Q4贡献收入2-3亿,19年全年6-7亿。
Q1抢装需求延续,20年有望高景气:2019年国内政策延宕,压缩了需求启动时点,预计有部分竞价项目递延至2020年,短期从集中度较高的光伏辅材环节以及组件企业的排产情况来看,需求的景气度仍然较高,持续超预期。2020年中国市场有望恢复增长,全球光伏需求有望达到150GW,较2019年同比增长30%。公司的逆变器及电站开发将受益于国内需求的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19-2021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9.02、11.75、14.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30.3%、27.3%,EPS分别为0.62、0.81、1.0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等。
(分析师 曾朵红、曹越)
生物股份(600201)
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影响Q4业绩
周期底部边际改善进行中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FY19实现归母净利2.1-2.5亿元,同降66.86%-72.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2.4亿元,同降67.24%-72.70%。
全年业绩处于周期底部,主要受下游产能去化、应收及存货减值影响。一方面,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根据农村农业部,10月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同降41.4%/37.8%,下游产能深度去化造成公司猪用疫苗产品销售大幅下滑。另一方面,由于18年更换口蹄疫文号及非洲猪瘟导致库存积压,前三季度累计计提减值损失约4300万。单19Q4来看,预计归母净利在-0.38亿到0.02亿区间,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影响,包括对应收账款和长期应收款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对部分下游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后计提坏账准备。
目前已经能看到边际改善的情况,后周期逻辑值得验证期待。一方面,规模猪场生产恢复较快,12月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环增2.7%/3.4%,均连续4个月增长,由于公司KA+TOP类客户占比90%+,预计19Q4市场苗收入同比降幅有望收窄,预计20Q1有望出现环比增长情况,头部企业的加速扩张将带来20年较大的业绩弹性。另一方面,渠道库存已基本消化,19Q4少有存货减值,同时前期买赠情况也大幅减少,整体情况都在边际改善中。
成长的角度看,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及技术储备,积极寻求新突破:1)新园区带来智能制造全面升级,将扩充生产规模,满足大型养殖集团的单批量产能,且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疫苗稳定性强,并降低运营费用。P3实验室已获得CNAS认证,具备相关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的硬件条件,相关实验活动许可正在申请中,研发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2)积累开展一针多防,在推广上稳扎稳打,已经有具体的方案和套餐进入了头部的大型企业,通过组合方案带动各类产品销量提升。3)强化宠物疫苗布局,公司和日本共立合作布局高复合增长的宠物疫苗蓝海市场,在研发生产、工艺技术、渠道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产品矩阵丰富化,有望在未来挖掘全新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不考虑非洲猪瘟疫苗,我们预计19-21年公司实现营收11.7/16.3/21.1亿元,同增-38.1%/38.9%/29.5%;归母净利2.2/5.2/7.7亿元,同增-71.0%/137.4%/48.3%,当前股价对应PE为106.4X/44.8X/30.2X。考虑到当前行业整体处于基本面底部边际向上,业绩拐点临近,同时动保龙头产品矩阵丰富化叠加前瞻性布局国际化标准新园区,长期成长轨迹清晰化,向平台型企业过渡不断提升竞争壁垒,成长驱动力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非洲猪瘟疫情不确定性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分析师 马莉)
国祯环保(300388)
业绩稳定增长,三峡联合体第二个项目预中标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19年业绩预告,19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09-3.37亿元,同增10%-20%,扣非归母净利润2.95-3.23亿元,同增7%-17%。与长江生态集团组成的联合体预中标亳州市利辛县污水厂项目,特许经营权转让价5.5亿元,项目规模9.5万吨/日。
19年业绩预增10%-20%,主要系项目规模不断扩张。19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09-3.37亿元,同增10%-20%,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2.95-3.23亿元,同增7%-17%,主要系在手订单及项目稳步推进实施,在建项目陆续投产运营,运营规模不断增长。
三峡联合体预中标亳州污水处理厂项目,业务支持兑现运营规模扩大。公司参与的、以长江环保集团为牵头方的联合体预中标亳州市利辛县污水厂PPP项目,项目规模9.5万吨/日,特许经营权转让价5.5亿元,排放标准一级A,污水处理费1.08元/吨/日,预计新增运营收入3745万元/年。公司股权占比30%,按20%资本金比例测算,估计公司出资3300万元,负责项目运营移交工作。亳州项目是继芜湖项目后,公司与长江环保集团合作的第二个项目,股权转让协议中明确公司参与不低于长江环保集团增量运维业务的30%,大股东业务支持保障持续兑现。
业务支持保障,不低于长江环保集团增量运维业务的30%。未来三年内公司每年承担不低于长江环保集团主导的新增项目中30%的运维服务保障职能。同等条件下优先将公司纳入长江大保护联合体单位成员,优先支持公司在长江环保集团主导的长江大保护项目中开展智慧水务、管网检测及修复等运维服务。凭借运营优势获取试点城市合作,运营现金流扩张红利可期。公司“轻资产运营”规模有望快速扩张,优质现金流业务占比快速提升。情景假设1:公司在长江大保护项目中市占率30%,预计可新增2176万吨/d委托运营规模,是18年公司委托运营水量的15.54倍,已投运水量的5.85倍。情景假设2: 公司在长江大保护项目中市占率10%,预计可新增725万吨/d委托运营规模,是18年公司委托运营水量的5.18倍,已投运水量的1.95倍。
轻资产优质运营模式带来三大优势。当前行业的痛点是庞大的水环境改善投资市场和融资瓶颈间的矛盾。新模式有效解决瓶颈带来3大优势:1)轻资产发展,投资回报率与运营现金流占比双提升。据委托运营平均盈利模式测算,平均投资回报率有望从传统项目的6.24%提升至新模式下的51.34%,收益率扩张8.22倍;2)央企牵头项目城市打包模式,加速市场份额提升。芜湖项目打包6个污水处理厂,总运营水量61.5万吨,是公司18年运营项目平均中标规模的7.7倍;3)加速政府存量水务资产市场化。据E20数据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存量资产中约57%为非市场化项目,随着项目向第三方开放,将打开政府存量资产市场化空间。
盈利预测:考虑定增完成后股份摊薄的影响,预计公司19-21年EPS分别为0.55/0.73/0.91元,对应PE为21/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融资改善不达预期
(分析师 袁理)
腾讯控股(00700)
巨人的进击——腾讯控股:
互联网分析方法论及被市场忽视的货币化能力提升
投资要点
不同于传统行业公司的分析方法,互联网公司的研究有其特性:投资者在研究传统行业的公司时,通常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通过产能扩张判断业绩变化,通过资产属性判断竞争优势,通过库存情况判断行业周期等等。但互联网公司的有形资产同质化,估值中无形资产占比高,且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这因此导致传统企业的分析方法难以适应互联网公司。我们根据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的共性,提供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分析框架。
用户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资产,但在获取用户和用户变现的效率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别。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有其共性,一方面是用户的获取(资产的规模),另一方面是用户的变现(资产的盈利能力)。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别。影响用户获取的因素包括用户与流量的区别、需求对应用户规模的天花板、用户的获取和留存难度等,用户变现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有效使用时长、用户生命周期长短、商业模式离交易端的远近以及服务深度等。不同互联网公司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差别造成了显著的市值差距,同一家公司在这两个方面的持续变化决定了公司基本面的发展走向。
头条系影响了腾讯系的用户使用时长,但腾讯货币化能力的提升却未被充分关注:用户使用时长的下跌已经成为市场不看好腾讯的最直接证据,但这个论断实际上忽略了重要的前提:只有在业务的货币化能力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用户使用时长的下跌才可以说明公司变现能力在减弱。其实对于腾讯而言,当前已经有货币化能力更强的业务开始支撑起公司业绩的增长——支付业务。根据我们的测算,在公司当前的流水规模下,支付业务的费率每提升万分之一或补贴每缩减万分之一就能贡献约30亿元的税前利润,商业支付流水体量的增大和支付费率的提升将增大公司的业绩弹性,使公司业绩增速大幅提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9-2021年,腾讯将实现归母净利润935.61/1185.94/1487.64亿元,同比增长18.9%/26.8%/25.4%,对应PE分别为35.70/28.17/22.45倍。我们与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金融科技的业绩弹性,我们认为随着支付业务的补贴减少和费率提升,公司业绩会恢复到25%以上的增长,股价将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击。给予腾讯2020年对应35倍的估值,则对应股价492.1港币/股。我们看好腾讯强大的生态体系对用户资产的把控,当前腾讯增长引擎切换,货币化能力更强的业务将助力腾讯对用户资产的变现。维持腾讯“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政策风险,新产品上线不及预期
(分析师 张良卫)
维尔利(300190)
订单业绩双双高增,关注垃圾分类设备受益标的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19年业绩快报,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4-3.72亿元,同比增长35%-60%;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约800 万元,主要为政府部门补贴。
新增订单持续增长,订单确认驱动业绩高增。预计2019年公司全年新增订单金额超过33亿元,较2018年新签订单25.18亿元同比增长31.06%,新签订单保持高增。实现归母净利润3.14-3.72亿元,同比增长35%-60%;扣非3.35亿元(取归母净利润预告中值),同比增长54.50%,业绩大增主要系公司及子公司 2018 年及 2019 年部分新签订单达到收入确认节点,可结算的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所致。
垃圾分类带动厨余市场爆发,餐厨垃圾存在显著产能缺口,有望带来业绩高增长。1)餐厨垃圾:在加强 “地沟油”回流整治&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双重因素驱动下,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13-17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产能复合增速为40.35%,但资源利用率依旧较低,17年仅15.33%,产能缺口显著。我们预计2025年全国餐厨垃圾处理产能有望达到7.53万吨/日,资源化利用率提至50%,对应19-25年新增投资市场空间累计达282亿元,2025年运营市场空间可达58亿元。2)厨余垃圾:垃圾分类新政带动厨余垃圾处理需求加速释放,根据政策要求,我们预计19-25年厨余垃圾投资市场空间累计可达1915亿元,其中核心设备市场空间可达364亿元。2025年运营市场空间可达146亿元。根据城市推广节奏测算,预计厨余垃圾投资需求或将于2020年开始大幅释放,是垃圾处置设施建设高峰期,之后每年呈现稳定趋势。餐厨厨余处理行业方兴未艾,公司有望凭借其预处理端的核心技术及厌氧发酵端的协同优势率先突围。
渗滤液处理市场蕴藏百亿空间,项目经验丰富技术工艺领先。随着生活垃圾产量提升、无害化处理需求增加及存量项目提标改造力度加大,渗滤液处理需求将持续增长。据测算,我们预计2025年全国垃圾渗滤液产量将达到1.3亿吨,对应104亿元运维空间;2019-2025年垃圾渗滤液新建+改造项目投资空间总计达168亿元。公司为渗滤液处理行业龙头,从事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十六载,已承接两百余项渗滤液处理工程,项目经验丰富;MBR+NF/RO工艺技术成熟,具备渗滤液处理能耗低、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清液回收率高等竞争优势,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垃圾渗滤液处理龙头,餐厨厨余板块受益于垃圾分类政策有望带来业绩高增长,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EPS为0.43/0.60/0.76元,对应PE为18/13/10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分析师 袁理)
赞(59) | 评论 (21) 2020-01-23 08:40 来自网站 举报
-
【【兆易创新点评】19年利润符合预期,2020年看TWS耳机+物联网】
公司2019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亿-6.5亿元,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9年年度实现净利润6.00亿元到6.50亿元,与18年同期相比增加1.95亿元到2.45亿元,同比增加48.15%到60.49%。扣非后净利润约为5.28亿元到5.78亿元,与... 展开全文【兆易创新点评】19年利润符合预期,2020年看TWS耳机+物联网
公司2019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亿-6.5亿元,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9年年度实现净利润6.00亿元到6.50亿元,与18年同期相比增加1.95亿元到2.45亿元,同比增加48.15%到60.49%。扣非后净利润约为5.28亿元到5.7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7亿元到2.17亿元,同比增加46.26%到60.11%。我们判断公司利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Q4新增Airpods Pro订单,市场预期已上调)。
2020年看下游TWS耳机新需求来临。NOR Flash芯片应用在手机、PC、DVD、USB key、机顶盒、网络设备及物联网设备等领域,应用领域广泛。AMOLED、TDDI、汽车电子、TWS耳机均为下游客户新增的需求。NOR的特点是芯片内执行(XIP,eXecute In Place),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优点是可以直接从FLASH中运行程序。因此,AMOLED、TDDI预计在19年能带来超过2亿美金以上的市场需求,同时TWS耳机中应用到高阶NOR FLASH,其中Airpods Pro降噪需要用到两颗128MB的NOR FLASH,在同台企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兆易创新是核心供应商。我们研判随着TWS耳机销量的增加,单一耳机给与NOR FLASH增长在2020年预计接近1亿美金。
存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站稳主业,拓展DRAM市场。根据Web-Feet Research数据,2017年全球闪存市场销售总额约为534亿美元,其中NOR Flash产品的全球销售总额约为25亿美元,公司的全球销售额排名为第五位,市场占有率为10.5%,前四位为美光、旺宏、赛普拉斯和华邦电。在串行NOR Flash产品市场,公司全球销售额排名为第三位,前二位分别为华邦电、旺宏。
MCU销售颗粒数大幅增长,打开物联网大门。2019年中旬MCU出货量累计已超过3亿颗,公司是国内32bit MCU产品领导厂商,GD32 MCU已经拥有320余个产品型号、22个产品系列及11种不同封装类型。较对手价格优势明显,出货量大增,毛利率稳定。
公司利润开始兑现,维持公司“增持”评级。考虑到MCU和DRAM出货量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19年净利润从4.29亿至6.34亿(公司Q4新增Airpods Pro订单,市场预期已上调),上调2020/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从5.11亿/6.13亿至8.73亿/11.02亿。采用相对估值法,考虑到公司所处存储行业参与者少,优秀公司更加稀缺,参考圣邦股份的20年PE均值为117倍,考虑到公司后续DRAM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对于目标公司我们给予2020年110倍的PE估值,对应的公司目标市值为960亿,给予“增持”评级。
赞(50) | 评论 (16) 2020-01-22 20:46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医药】迈瑞医疗:2019业绩预期增长稳健,行业龙头地位强势】
投资摘要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8.16亿元-171.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5%,中值20%;2019年Q4营业收入为34.37亿元-48.13亿元,同比增长-1.07%-38.54%,中值20.88%。预计2019年公司归母... 展开全文【天风医药】迈瑞医疗:2019业绩预期增长稳健,行业龙头地位强势
投资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8.16亿元-171.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5%,中值20%;2019年Q4营业收入为34.37亿元-48.13亿元,同比增长-1.07%-38.54%,中值20.88%。预计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4.63亿元-48.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0%,中值25%;2019年Q4归母净利润为7.92亿元-11.64亿元,同比增长-3.77%-41.43%,中值26.37%。
公司预计201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6,600万元,因此2019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预计为20%-30%。
医疗器械高端科技行业,研发和生产壁垒高
从全球来看,器械行业集中度更高,全球TOP50器械公司多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而鲜有第三世界的全球化品牌,器械跨学科、跨领域,团队协作性产品,对工业制造水平及配套产业链发达水平要求很高,绝非简单的原材料、核心电子元件的堆叠和组装,而是对于整个器械系统的理解,叠加对临床需求的认识,而制造出更符合临床需求的,能稳定、安全用于诊断、治疗的高端科技产品。
横看全球,纵观历史,医疗器械估值相对较高,认为专利悬崖、仿制壁垒、研发成功概率、研发投入效率等是核心因素。1.器械无专利悬崖,生命周期更久;2.器械研发投入效率约为医药更高;3.器械研发成功概率高于药品;4.器械发展逻辑是螺旋式上升,市占率提升是关键。
三条基石产线支持迈瑞不断发展壮大
迈瑞经营规模自2019年来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以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三条基石产线为主营业务,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高端产品与新兴业务的高速增长,而在研发方面迈瑞也丝毫不曾懈怠,保持研发高投入是维持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有助于突破国内外高端客户群。而管理能力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保障,迈瑞不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使得经营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确保业绩持续增长。
龙头地位持续强化,维持“买入”评级
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46.59/57.56/69.50亿元,对应EPS为3.83/4.73/5.72元/股,2020年维持50X估值,目标价236.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风险;汇率风险;中美贸易谈判超出市场预期风险;进口企业调整竞争策略超预期风险;经济情况超预期变化风险等
赞(49) | 评论 (18) 2020-01-22 08:55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122】
今日重点推荐《策略|2019Q4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解析:消费抱团松动,成长周期获加仓》19Q4主动偏股型基金继续提高了权益配置比重,股票配置比例由74.16%提高至77.26%,目前接近15年股灾前的位置。分类型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仓位小幅降低,灵活型产品仓位提高。下半年公...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122
今日重点推荐
《策略|2019Q4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解析:消费抱团松动,成长周期获加仓》
19Q4主动偏股型基金继续提高了权益配置比重,股票配置比例由74.16%提高至77.26%,目前接近15年股灾前的位置。分类型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仓位小幅降低,灵活型产品仓位提高。下半年公募超额回报扩大。四季度主板配置比例继续下降,中小创比重提高。从超配比例来看(按流通市值),主板和创业板超配比例提高,中小板超配比例降低。必选消费板块抱团松动,TMT超配比例继续提升(主要是电子、传媒);上中游原材料类和大金融超配比例也有一定回升。持股集中度进一步下降。二级行业配置方面,基金重仓持有的102个申万二级行业中,四季度增持市值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房地产开发、半导体、黄金、互联网传媒、营销传播;减持市值前五分别是饮料制造、保险、计算机应用、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热点行业中,电子、家电服务处于历史偏高位置,其他主要消费板块四季度仓位都有明显下滑;传媒仓位低位提升;计算机仓位仍在历史底部。 《家电|复盘十五年空调能效之路》
1月20日,新版GB21455《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具体细则正式公布。能效标准出台至今有何变化?总结此次市场即将迎来的空调能效标准的修订,2020版具体能效等级的变化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计算指标方法的更新,不再为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分别设置评价考核体系;二是统一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的能效等级,进一步提升各能效等级的指标要求。投资建议:整机龙头企业在技术、成本、补贴力度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有利于其集中度的提升。对于具有技术优势的上游零部件厂商来说,因其生产安排一般比整机厂提前 2-3 个月,其优势将率先反映出来,个股方面,建议积极关注白电龙头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以及电子膨胀阀市场份额高、技术优势明显的上游零部件龙头三花智控。 《食品|青岛啤酒首次覆盖:迎合行业发展顶层逻辑,重振纯正国货往日荣光》
中高端产品结构脉络清晰,产品品质始终保持卓越地位。硕果仅存的国货中处于最高战略地位,品牌建设持续夯实。治理结构不断改善,产能持续优化。预计公司2019-2021 年实现营收285.27/307.52/332.10亿元,同比增长7.34%/7.80%/7.99%,实现净利润17.27/21.16/26.38 亿元,同比增长21.42%/22.52%/24.68%,EPS 分别为1.28/1.57/1.95 元。首次覆盖给予2020年40倍PE,目标价 62.8元,“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风险;食品安全风险;销量不及预期等。 买方观点 整体市场是震荡向上走势,短中期对市场仍持较乐观态度。宏观环境处在一个货币政策偏宽松,经济趋稳的环境,加上外资进入等资金面因素带来流动性宽松,对股票市场带来积极效应。有部分客户认为短期上涨幅度较大的会面临回调风险,关注春节前后调整风险。2020年投资重点是看盈利,聚焦确定性“高成长”与绝对“低估值”的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在5g、传媒、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产业链等。
研究分享 《电子|兆易创新:19Q4略低预期,20年开启上升周期》
公司预计 2019 年净利润约为 6.00 亿元到 6.50 亿元,略低于此前我们预计的 6.55 亿净利润预期,判断为奖金计提等费用因素造成。我们认为,当前半导体设计“国产替代”趋势不变,兆易创新持续受益。随着 5G、物联网的普及以及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公司 MCU、NOR FLASH 等产品需求旺盛,预计 NOR FLASH 价格将会持续上升。政策扶持下的“国产替代”+ 下游应用扩张,我们长期看好。物联网的兴起与汽车电子的发展长期驱动 MCU 成长。预计 2020 年存储芯片进入行业增长大周期,价格构筑上涨趋势。国产存储器替代需求强烈,联手合肥产投,填补国产 DRAM 存储器空白。我们预计 2020 年新一轮存储周期开启叠加 IOT/Airpods 等需求推升,NAND/DRAM 等新品加持,公司产能也有望解决瓶颈,各方面因素向好,将公司 2019-2021 年盈利预测从 6.55/9.58/13.41 亿元调整为 6.45/12.00/18.01 亿元,对应 2019-2021 年 EPS 分别为 2.01/3.74 /5.61 元,维持买入评级。 《商社|ST慧球:19全年业绩增长58%-71%超预期,聚焦社交营销步入高增轨道》
发布业绩预告,天下秀2019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0-2.70亿元,同比增长58.34%-71.01%;天下秀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0-2.70亿元,同比增长59.46%-72.22%,达成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承诺收益(2019-2021年天下秀分别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5/3.35/4.35亿元),超市场预期。天下秀为广告主和MCN之间的撮合平台,致力为提供智能化的新媒体营销解决方案。行业变革推动流量去中心化,催生生态服务商产业快速发展。维持盈利预测,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4.47亿元,对应PE为68/52倍。
《商社|新东方在线(01797)东方优播加速布局,盈利能力逐步释放》
新东方在线 FY2020H1(2019.6.1-2019.11.30)总营收5.68亿元,同比增长19%。新东方在线是中国领先的在线课外教育服务供应商,在在线课外辅导及备考方面凭借优质课程及内容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致力成为终身学习伙伴,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公司通过不同的线上平台及手机应用程序以多种形式提供三个核心分部的课程和产品,即大学教育、K12 教育及学前教育分部。我们预计公司 FY20-21 年收入分别为13.9 亿、20.8 亿。 《医药|片仔癀锭剂开启提价,有望推动业绩加速增长》
片仔癀锭剂开启提价,内销终端、出厂分别上调 60、40 元。有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提振渠道商积极性带动销量增长。2019 年业绩快报增长 20.24%,实现优质快速增长。根据片仔癀价格调整,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 EPS 分别为 2.29、2.93、3.69 元,对应 PE 分别为 55、43、34 倍,公司 2020 年有望继续开拓渠道推动片仔癀销量增长,提价有望增厚业绩,同时日化的贡献逐渐增长,成为增长新引擎,我们看好公司持续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医药|贝达药业:埃克替尼持续放量,管线梯队不断充实》
核心产品埃克替尼预期差持续体现,差异化优势有望不断巩固。研发管线稳步推进,管线梯队品种不断充实。我们判断2019 年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拐点年,公司核心产品埃克替尼仍有望持续长,后续产品开始步入收获期。恩沙替尼有望于2020 年一季度末前后获批,贡献新的业绩增量;此外,MIL60、埃克替尼术后辅助治疗、D-0316、CM-082、X-396全球多中心一线治疗有望陆续申报注册,带来多个催化剂。基于年报业绩预告并考虑新产品有望迎来获批,我们将公司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由 2.24 亿元(+34.21%)、2.60 亿元(+16.35%)、3.08 亿元(+18.33%)调整至 2.14 亿元(+28.12%)、 2.69 亿元(+26.01%)、 3.47 亿元(+29.01%),对应 P/E 分别为 147、116、90 倍,维持“增持”评级。 《钢铁|中信特钢:业绩验证抗周期性,未来仍有成长空间》
四季度汽车用钢回暖,业绩略超预期。再次验证抗周期性,龙头优势尽显。未来仍有增长空间,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公司仍有业绩增长空间,一是整合效应仍未完全释放,青岛特钢仍有产能增长空间,靖江特钢开始步入正轨,但业绩并未完全释放,浙江格洛斯无缝钢管公司刚刚完成破产重整,尚未开始贡献业绩;二是公司主要下游行业-汽车行业已经触底回升,将显著带动公司业绩;三是随着行业整合以及经济结构变化,公司龙头优势将越发明显。我们将公司2019-2021 年 EPS 为1.71 元/股、1.79元/ 股、1.88元/股上调至1.81 元/股、1.95元/股、2.09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赞(61) | 评论 (21) 2020-01-22 08:26 来自网站 举报
-
【【长江食饮】华东茅五大商交流纪要:五粮液批价维持在900元以上】
Q:茅台五粮液到货情况?A:茅台1-2月计划从12月12日开始执行,从上周起可以执行3月计划,1-2月的大部分货都落地了的。五粮液有些使用票据的大商打款幅度较大,比如我们打了50%计划,实际到货半年度的75%,库存水平差不多1个月,这是五粮液的进步,不像以前每个月酒厂生产多少,每... 展开全文享受了整体消费升级红利,比如茅台五粮液系列酒,尤其是茅台系列酒很典型,从14年9个多亿到19年增长到100亿元。
自身内部变革红利,五粮液最为明显。
消费更加理性更加成熟了,这个趋势从15年年底开始,消费逐渐成熟,对品牌的认知度继续在提升,以前老品牌有强大的品牌基因在里面,变革过程中享受了品牌基因的红利,比如五粮液和老窖的批价和终端价差距在拉大;次高端的剑南春,“茅五剑”说法认可度最高,这些背后只能说明在这些价格带品牌太强大。
【长江食饮】华东茅五大商交流纪要:五粮液批价维持在900元以上
Q:茅台五粮液到货情况?
A:茅台1-2月计划从12月12日开始执行,从上周起可以执行3月计划,1-2月的大部分货都落地了的。五粮液有些使用票据的大商打款幅度较大,比如我们打了50%计划,实际到货半年度的75%,库存水平差不多1个月,这是五粮液的进步,不像以前每个月酒厂生产多少,每个月每个经销商要求增量,今年是做了调整的,比如专卖店前期货比较多、压力比较大,对应上半年的情况下半年可以主动往下减点量;我们2020年配额增加量更大点,扣除商超之后配额量增长30%以上,其中1618增量比较大,基本上翻一番,19年5000箱,2020年有1万箱,后来减掉点低度,所以平均增幅没那么大,8代+1618+低度三个品相增量超过30%。
Q:商超能占到配额的多少?
A:商超占到配额1/3。
Q:扣掉1618,8代增量多少?
A:8代总量比全年增幅没那么大,现在进度快了点,单单普五的计划同比2019年增量10%左右(我们19年流通3.6箱、今年3.9万箱)。
Q:五粮液的这个增量具备普遍性么?
A:没有普遍性,计划上大商小商没有一刀切,表明五粮液在政策上有调整:1218会议上奖励政策、大商的量政策都进行了调整,说明酒厂的营销更加接近市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子很粗犷的一刀切。
Q:把去年1218的奖励算下来大约折合几个点?
A:不能直接测算,奖励金额中对经销商的专项奖励最大的,奖励的面上很广,其中涵盖了对经销商的考核,比如扫码红利、数字化营销建设,以前最高的一级经销商50万左右,今年突出贡献500万,不能直接测算反而不能让大家把返利折算到价格中。
Q:酒厂实际上春节也发了比较多的货,但五粮液批价还是能维持在900元以上,好像比12月初的预期要好?
A:今年我预计普五批价定位在930元之内,去年9月批价涨到980但最终还是到中秋国庆回归到920元,当时市场担忧批价会到890元以下,但我觉得不会的,因为现在经销商亏本生意不会去做,而且没发测算后面的利益补偿情况。我预期2020年批价在900-930元之间波动,成本价是889元,而且公司不会去采取任何的补贴行为。
公司有些措施采取的比较好,不像以前一刀切,比如卖不动的可以调整量、减计划,在使用票据上,公司希望以此减轻经销商资金压力,但使用票据的成本相对低点,而且在票据兑付的时间点上价格下跌得比较快,所以今年使用票据得有条件:①大商做普五的同时要做系列酒;②酒厂占用了7代资金,同时具备2个条件才能使用票据(半年期、1年期票据),缩小了票据使用的范围;小商也是支持的,提供贷款资金支持,通过财务公司但是要付一定的利息的,通过这种方式把底价的成本线抬高了。
Q:7代发货了么?
A:到货了一部分,但最终怎么解决还没完全定。
Q:五粮液五商公司20年怎么规划呢?
A:是股份直营,做法趋势问题不大,四季度五商公司本身有销售压力,目前看这个系统不太完美,五商公司的价格导致经销商价格下来,五商公司执行上面的政策、终端掌控力不够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Q:五商公司的量大约多少呢?
A:按照公司规划,前几年商超绝对量大约3000吨左右。
Q:今年春节需求怎么样?
A:从目前我们跟踪到的样本点看,需求是正常的,销往终端的五粮液出货量增长10%以上。
Q:行业趋势怎么看?
A:高端白酒会有增量,但总量未必是公司公示的那个总量,预判2020年同比去年增长个位数,最多是中位数(5%左右),市场不具备两位数以上的量增。
Q:到目前为止茅台一季度是不是没增量?
A:存量经销商总量没增加,新的渠道中有增加量,比如每个省大概招了2个渠道商(区域商超),最早在福建河南落地,这两天在江苏上海逐渐落定,每个渠道体量40-50吨之间,每个省区大概有80-90吨。
Q:股份公司卖给这些渠道的价格是?
A:这些渠道商拿货价1399元,茅台商家有几个类型:①一批商特约经销商(包括专卖店),享受出厂价;②对商超卖场直供的是渠道商,享受的不是出厂价而是批发价;③企业单位团购,酒厂直供的是1499元。
Q:那一季度1399拿货的量同比去年很多?
A:这个是确定的。
Q:茅台批价如何预判?
A:去年四季度到目前,中秋国庆之前很小一段时间批价不到2100元,10-11月的40-45天时间内批价稳定在2300元,到现在批价维持在2350-2450元,中枢价格稳定在2400元左右,价格到了2500以上刚性需求有些偏弱,预判年后批价会往下移动,合理价格回到2100-2200的水平。
Q:五粮液系列酒情况如何?
A:前两年开始系列酒库存很大,当时定的目标比较高(华东过百亿、系列酒百亿),这个目标使得库存放大。
Q:2019年华东销售额?
A:华东110-120亿元,2018年过百亿。
Q:2020年对系列酒大的举措?
A:茅台系列酒库存主要是17年造成的,新品(金王子等)推出定的是17年9月推出,合同年底签订,但货真正到位是四季度11月,经销商面临合同压力,所以后两年茅台的销售和计划基本上是平的,在18-19年茅台主动在库存大的市场少签约了量,比如上海曾经合同计划做到1000吨,2020年计划只有300吨,目的是消化库存。
Q:系列酒是大商资源在做?那五粮液还是主要依赖大商?
A:大商是不一样的,主要是经销商和渠道的结合点、公司配合度有关系,比如有些对价格有杀伤力的、市场偏弱的会减量,有些大商可能会变得更大,1218奖励和票据政策都是更接近市场,而不是像以前靠搞关系,我们公司1218拿了20多个奖,其中14家突出贡献有我们2家、6星45家中我们占了10家,按照19年计划,我们整个总量(安徽苏州杭州上海)加起来有1000吨。
Q: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A:这两年尤其是去年,高端白酒表现强于次高端强于普通,从公司业绩看,一线品牌业绩强于二三线品牌,一线品牌是均衡地增长,二三线品牌业绩增速起伏比较大,但强于四五线品牌,其中增长比较快的企业会享受几个红利:
2020年会继续延续这几个特征,去年跟踪行业风险指标,短时间对茅台库存囤货、价格快速上涨存在泡沫的,但茅台主动在消除这些泡沫,出台稳价措施、对囤货的经销商进行处理。所以预计2020年不管是渠道库存还是价格指标,当然品牌/产能整合还是在做,目前还没看到明显的风险泡米,行业整体尤其是高端白酒依然在景气之中,表现形式可能会偏弱。
Q:您更倾向于经销今世缘的原因是?
A:1)今世缘产品结构相对好点,对开以上价格带提前布局消费升级;2)今世缘能抓住渠道痛点,利润水平高于同类产品;3)不排他,愿意做的商家都可以给予支持,可以承担一定的费用,今世缘可以提供5000元/人的业务人员工资,而洋河和古井没有这方面的支持;4)今世缘费用落地做得比较好,洋河古井经销商做市场需要现金垫付,使用这些钱有主动权,下次进货之前可以使用这些费用,所以经销商需要不断加库存;5)今世缘的经销商库存管理比较到位,不会拼命压货。
Q:汾酒和今世缘哪个市场层面操作好点?
A:今世缘更好。
Q:如何看待次高端竞争?茅五系列酒对次高端市场影响大么
A:次高端价格带以前酒厂不重视,现在大家都看到消费升级是持续的过程,中国许多中等消费群体并不是每个人都喝到高档酒,剑南春在宴会渠道中最强,在资源投入上比较精准,连续几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
赞(53) | 评论 (16) 2020-01-21 21:56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121】
今日重点推荐《汽车|比亚迪深度研究:多管齐下,多位突围》新能源产业进入第三阶段,比亚迪多位突围。2020 特斯拉正式入华,标志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进入“产品时代”。20-21 年比亚迪降本措施多管齐下,利润质量爬升可期。比亚迪将于今年推出首款 CTP 电池“刀片电池”,3 月即将量产...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00121
今日重点推荐
《汽车|比亚迪深度研究:多管齐下,多位突围》
新能源产业进入第三阶段,比亚迪多位突围。2020 特斯拉正式入华,标志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进入“产品时代”。20-21 年比亚迪降本措施多管齐下,利润质量爬升可期。比亚迪将于今年推出首款 CTP 电池“刀片电池”,3 月即将量产。2020 年公司也将推 DM4.0 以大幅降本。比亚迪电子: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5G 时代开启,比亚迪电子将受益于头部厂商手机换机潮。我们预计 2019 年-2021 年,比亚迪营业收入 1310、1645、1846 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4、20.6、39 亿元,对应 EPS 0.64、0.76、1.43 元/ 股。采用分部 PS 及 PE 估值,以 2021 年分部营收为基础,对应市值 2177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21 年目标价 80 元。风险提示:新能源补贴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不达预期;新车型市场认可度低于预期;消费电子景气度低于预期。 《计算机|美亚柏科深度研究:拐点已至!被低估的公安大数据领军者》
高研发巩固取证龙头地位,志在公安大数据领军者。取证业务成长性好于预期,中长期成长中枢应在 20~30%。公安大数据建设是新蓝海,公安大数据业务投入产出比有望提升。公安大数据未来五年受益于 5G 扩容,同时行业向应急延伸。考虑到 19 年受机构改革影响及订单转化延迟,我们预计公司 2019 年实现收入 20 亿元,净利润 3.07 亿元;展望 2020 年,取证业务恢复成长性,公安大数据投入产出比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0 年实现收入 27.6 亿元,净利润 4.6 亿元。2019-2021 年 EPS 为 0.38/0.58/0.86 元。给予公司 2020 年传统业务 40XPE,传统业务净利润 3.4 亿元,估值 136 亿元;予 2020 年大数据业务 7XPS,收入 12.5 亿元,估值 87.5 亿元;预计公司 2020 年市值约为 224 亿元,目标价 27.80 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公安大数据建设周期长,收入节奏难以确认 2、大数据市场竞争激烈 3、电子取证市场低于预期 4、商誉减值风险。 《军工|中国卫星首次覆盖:我国小/微小卫星生产主导力量,把握卫星互联网建设发展机遇》
我国小/微小卫星研制生产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卫星上市平台。业绩中长期稳健上行,全年存货或于2019Q4 交付。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已启动,我国卫星通信将迎新风口。卫星通信是以人造卫星作为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方式,可用于骨干传输、远程接入、移动通信、固定通信、电视广播等场景。小卫星产业迅速发展,将成为卫星制造市场的带动力量,预计2025 年全球小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规模将超过200 亿美元。2018 年底我国已发布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入网牌照,2025年我国卫星通信设备行业产值将超过500亿元。预计 19-21 年业绩增速为10%/13%/20%,营收为83.4/94.3/113.2亿元,EPS为0.4/0.46/0.56元,PE为66.94/58.49/48.05x。按可比估值85.33计算,目标价为 0.46*85.33=39.25 元,空间47.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产业趋势放缓,公司业绩增速不及预期,公司产能不足风险。
买方观点 当前继续看好市场,成长风格继续占优。继续看好科技股,同时关注地产竣工产业链。1、本轮科技周期是半导体短周期和5G资本开支大周期共振的强周期,创业板盈利增速也从2019年三季报开始出现明确改善,科技行业景气度已经明显转向。2、地产产业链方面一季度竣工数据将明显转好,家电家居公司目前估值都比较便宜,叠加收入加速,看好板块的绝对收益机会。3、新能源汽车板块继续看好,同时提高对储能板块的关注度。后期关注:经济的持续修复。后续重要的观察点在于宏观经济数据修复能否持续。2019年12月的货币金融数据、工业品生产数据等经济增长数据均有超预期迹象,但经济强相关板块(如金融、周期品)既没有相对收益也没有绝对收益,核心原因在于市场认为经济短周期修复不可持续。2020Q1经济复苏难证伪或者证实(去年高基数、开年信贷冲量市场均有预期),倾向于数据验证要等到二季度或者甚至三季度。
研究分享 《电子|欧菲光:全年实现扭亏为盈,看好光学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发布业绩预告, 2019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6亿元,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全年非经营性损益为1.9-2.1亿元。公司为国内光学龙头,经营业绩处拐点,触控出表聚焦光学主业。公司经营逐季向好,迎基本面拐点,主要因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会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和量产出货,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摄像头模组、屏下指纹模组和镜头等核心业务和产品的营业收入和出货量均实现较快增长。坚定看好光学创新升级,公司5G时代具备β和α逻辑,收入端盈利端弹性提升大。考虑出售非苹果触控显示资产情况,给予19-21年营收为500.45、522.44和655.92亿元,上调预计净利润,由4.31、20.53和27.10亿元上调至5.00、20.53和27.10亿元,给予公司2020年35倍PE,目标价26.6元,维持“买入”评级。 《汽车|一季报机遇:景气触底回升,龙头强势复苏》
2019 年汽车行业整体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19Q3 迎行业景气拐点,产销边际正持续改善。优质赛道下的龙头公司,业绩已先于行业强势复苏。随行业去库结束,加库周期开启,19Q3 起行业景气度正逐步转暖。看好优质赛道下龙头公司强势复苏,带来一季报业绩超预期机遇,重点推荐:【常熟汽饰、岱美股份、保隆科技、爱柯迪、长城汽车、潍柴动力、福耀玻璃】。 《商社|盐津铺子:全年业绩超预期,规模效应推动盈利释放逻辑进一步确认,休食龙头进入发展快车道》
公司 2020 年 1 月 18 日发布公司 19 年全年业绩预告,其中 19 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3 亿,同比增长 70.18%-84.36%。按季度来看,19Q4 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023.25 万元-4023.25 万元,同比增长 96.14%-161.02%。公司专注生产、销售中国特色小品类休闲食品以及具备地方特色凉果蜜饯产品,是国内休闲食品龙头。公司产品线丰富,渠道覆盖度广,未来有望通过“店中岛”模式从核心华中、华南区域走向全国。我们预计公司 19-21 年收入分别为 14.8/20/26 亿元。由于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超预期,毛利率增长费用率下降,我们将公司 19-21 年的业绩预期从 1.07/1.8/2.34 亿元上调至 1.3/2.2/3.8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医药|片仔癀:业绩快速增长,2020年更值得期待》
2019 年业绩快报增长 20.24%,实现快速增长。预计核心片仔癀系列产品收入增长超过20%,日化板块收入超 30%。成本端压力大,存在强提价预期。根据公司业绩快报,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 年 EPS 分别为2.29、2.84、3.51元,对应 PE 分别为 54、43、35 倍,公司 2020 年有望继续开拓渠道推动片仔癀销量增长,片仔癀存在提价预期,同时日化的贡献逐渐增长,成为增长新引擎,我们看好公司持续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医药|二批集采产生拟中选结果,整体价格降幅符合预期》
集采试点及扩围成效显著,对多方具有深刻意义。集采大幅降价主要挤出中间水分,药品质量将继续被严格把关。及时回款降低企业成本,中选药品进院将优先使用。未来将实施一次集采全国覆盖,集采机制将常态化。新常态下关注仿制药梯队及原料-制剂一体化企业。建议关注:1、具备仿制药梯队、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企业: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华海药业、博瑞医药等。2、上游原料议价能力提升,建议关注普洛药业等相关原料药标的。3、医保战略购买,通过仿制药节省医保费用是重要的手段,关注医保导向,重点关注创新及其产业链、受影响相对较小的器械(IVD),关注龙头: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迈克生物等。4、刚性消费受集采的影响相对较小:品牌OTC、医疗服务、疫苗、血制品、自费刚性用。 赞(53) | 评论 (17) 2020-01-21 08:38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