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四川省 成都市 锦江区
个人简介:浣花溪边濯锦裳,百花满潭溪水香。 更多
个人标签: 媒体   投资者  

浣花溪畔 

【宋氏美学| 穿越千年的东方雅韵】
       什么是宋氏美学     “宋式美学装修风格”以宋代(960-1279年)的审美体系为核心,融合哲学、艺术、工艺与生活方式,形成了简约雅致、自然含蓄、意境深远的独特风格。其来源可追溯至宋代的文化、技术与社会背景,并在当代装修中焕发新生命力。以下从思想渊源、艺术成就、工... 展开全文

赞(74) | 评论 05月10日 11:12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神秘的三星堆遗址是夏朝的首都吗?怎么判断其来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模糊和神秘。它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却像一片朦胧的迷雾,既真实又虚幻。夏朝的首都到底在哪?是洛阳,还是三星堆?这个问题困扰了考古界几十年。最近,关于三星堆遗址是否是夏朝首都的讨论又热了起来。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三星堆遗址可能是夏朝的“政治中心”;也... 展开全文

赞(100) | 评论 (1) 04月27日 11:53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证据有了:山海经显示,三星堆文明,极有可能是夏朝遗民】
证据有了:山海经显示,三星堆文明,极有可能是夏朝遗民 夏朝的存在与否,一直是海内外史学界争论的焦点。西方历史体系培养出来的专家,多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商代,也就是大约3600年前。国内某些学者也附和此类观点。但民间对此多不以为然。毕竟,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最... 展开全文

赞(103) | 评论 04月26日 11:47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四川12处木构古建依然是宋元时的模样】
南部县醴峰观。省文物局供图花林寺大殿。省文物局供图花林寺大殿内部梁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江油云岩寺飞天藏。记者 简霞摄芦山县青龙寺。省文物局供图  躲过战乱兵燹,穿过岁月沧桑近日,第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由国家文物局正式揭晓。四川新增的32处新“国保”中... 展开全文

赞(86) | 评论 (1) 04月04日 16:38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在历史文书中庾、桓、谢氏家族对东晋北伐态度的异同原因是什么?】
东晋政权是一个偏安政权,然四大家族士子中仍不乏以北伐中原、恢复故土为己任者。故东晋一朝自建立至覆灭,始终都有北伐之举,东晋著名的北伐将领众多,如祖逖、殷浩、庾亮、桓温、谢安、谢玄、刘裕等,主要集中在四大家族中的庾、桓、谢氏家族中。这三大家族都曾在东晋朝廷中有举足轻重之地位,而三者... 展开全文

赞(66) | 评论 03月29日 14:36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赞(18) | 评论 03月23日 15:30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快来看看诗词界的“神、仙、魔、鬼、圣、佛”,分别是谁吧?】
诗词界的“神、仙、魔、鬼、圣、佛”“诗神”——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关于“诗神”:苏轼(1037 年—1101 年),字子瞻,亦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 展开全文

赞(44) | 评论 (1) 03月02日 11:58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王维:一首诗写尽乡愁,短短4句,构思很巧妙】
文:槐序姑娘#三分钟讲文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 其二》释义:听说您刚从我的故乡归来,一定了解那里的变化;所以想问问您,我家雕花窗前,那一株腊梅花今年开了没有?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王维把从宋之问那里买来的旧宅,已经重建完成,... 展开全文

赞(98) | 评论 (1) 02月16日 14:46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苦楝思乡,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
@月下横笛 
【苦楝树】
  我不到一岁时,父亲复员到地方,起初一家子住在一套清水砖平房,三岁后才搬走。我对雪的最初记忆便留在那儿。我和姐姐曾在门前空地种下一棵苦楝树,离开时已长成。如今五十年过去,何处寻觅?还在否?

原文转发(1)| 原文评论(1) 2024-12-26 12:06来自网站


赞(2) | 评论 2024-12-26 12:26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在历史文书中庾、桓、谢氏家族对东晋北伐态度的异同原因是什么?】
摘要东晋四大家族中庾、桓、谢氏皆曾北伐,目的各异,涉及家族利益、威望提升及政治选择。北伐虽代表正义爱国,但屡战屡败,内因如家族利益、内部矛盾、内乱频发、将帅私心等是关键。东晋政权是一个偏安政权,然四大家族士子中仍不乏以北伐中原、恢复故土为己任者。故东晋一朝自建立至覆灭,始终都有北... 展开全文

赞(68) | 评论 (1) 2024-11-17 18:04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李德裕是唐朝名相,“小太宗”即位后,为何将其贬死?】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李德裕,从无名小吏跃升为宰相,辅佐三代帝王,却因忠诚被新君疑忌,最终遭贬死。他的命运反映了权力斗争与人性的复杂,警示为政者不可多疑残忍,要有容人胸襟。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他为何遭此厄运?传奇宰相李德裕被贬至死的惨案内幕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一个出生寒门的青年,... 展开全文

赞(59) | 评论 (2) 2024-11-03 12:47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王勃游蜀路线图 】
好容易大致整理出一个王勃的游蜀路线图,很粗糙,仅作参考。在王勃短暂的一生中,巴蜀时期显得格外重要。入蜀纪行诗序王勃总章二年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径,超元溪,历翠阜,迨弥月而臻焉。译文: 669年五月癸卯(大概是阳历669年5月31日,农历五月初九... 展开全文

赞(72) | 评论 (2) 2024-10-20 10:44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天府文化 | 王勃:成都是个好地方 】
壹入蜀:开启“自由行”在写出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一年之后,王勃终于向蜀州出发了。一路上,他不时回望着长安,不时感慨着蜀道的艰难。这一年,是公元669年。两个月前,刚满20岁的王勃童心大发,替沛王李贤写了一篇讨伐英王李哲斗鸡的檄文——《檄英王鸡》,触犯唐王室里“挑拨兄弟感情”... 展开全文

赞(67) | 评论 (2) 2024-10-19 11:08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诸葛亮在成都二十年,寻觅他办公和居家的地方……】
三国演义剧照诸葛亮 在蜀二十年,文治武功业绩显赫,至今仍为后人景慕推崇。诸葛亮入川,在成都工作居家20年左右(公元214-234年),前十年住在皇宫办公,后十年开立丞相府办公,又有4年时间领兵北伐,回朝议事办公,住丞相府。三国演义剧照但他在蜀期间,戎马倥偬,大部分时间是“ 貔貅刁... 展开全文

赞(112) | 评论 2024-10-02 22:57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中秋诗词赏析:苏轼、李白与杜甫的明月情结】
提到中秋诗词,我们自然会想到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例如,著名驴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成为千古绝唱。再比如李白所崇敬的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出人们在中秋之夜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还有... 展开全文

赞(87) | 评论 (1) 2024-09-17 16:23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苏轼与妻弟王缄共叙成都往事,离别时写下这首《临江仙·送王缄》】
摘要•帮你速读文章内容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妻弟王缄共叙成都往事,离别时写下《临江仙·送王缄》,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人生漂泊的悲凉。词中融入了对亡妻的思念、政治抱负的挫折和浓烈的乡愁,展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哀痛和寻求心灵慰藉的历程。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导语:苏轼,这... 展开全文

赞(93) | 评论 (1) 2024-08-17 21:17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避暑清凉地!瓦屋山的山涧溪流、壮美瀑布、日出云海,果然名不虚传……】
有这样一个地方/////苏轼说/////\"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陆游说/////\"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何绍基说/////“巴蜀风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盼星星盼月亮苦苦等了6年瓦屋山终于开放啦周末出游避暑清凉的好地方接下来耍妹... 展开全文

赞(59) | 评论 (2) 2024-07-13 13:53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这12个最有诗意地名,每一段都是成都的传奇】
千百年来,地标建筑都是城市顶级骄傲。如同华山之巅,奥斯卡红毯。如果成都地标发起一场招标赛,以下哪句文案最能打动你的心?▼▼▼琴台路???? 作者 ¦ 杜甫???? 案名 ¦ 琴台路???? 时间 ¦ 公元761年地址: 琴台路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 展开全文

赞(85) | 评论 (1) 2024-06-30 16:34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唐昌镇:从入世到隐世,唐昌书写隐士传奇】
来源:成都跟我耍生活旅行家古人口中傲娇的上五县“温、郫、崇、新、灌”是富裕的代名词,这其中的“崇”即是崇宁县。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去唐昌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朝(677年),本意为“大唐昌盛”之意。宋朝崇宁元年更名崇宁县。解放后撤县建镇,唐昌这个名字才又重新启用。宁可... 展开全文

赞(108) | 评论 2024-06-01 16:30 来自网站 举报

浣花溪畔 

【忠义名士方孝孺与成都:探秘方正街和明朝蜀王府的渊源】
方孝孺,浙江台州宁海人(今宁海划归宁波市),明朝初期一个名声很大的儒学名士。方正街——听起来像是这条街及两边的房子修得很方正,这是一个令人莞尔的误会。这条今天不过几百米长的街道,与大名鼎鼎的忠义名士方孝孺有直接关系。方孝孺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曾来成都三四年,帮交情深厚的第一代蜀王朱... 展开全文

赞(70) | 评论 2024-05-26 16:51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