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邢星 

【碳酸锂下跌加速:今日工业级、电池级均跌12500元/吨】财联社3月20日电,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12500元/吨,均价报31.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跌12500元/吨,均价报27.25万元/吨;氢氧化锂跌2500~3500元/吨;镍豆涨900元/吨。 展开 收起

赞(8) | 评论 2023-03-20 15:33 来自网站 举报

邢星 

【WTI原油期货4月合约跌破65美元/桶】财联社3月20日电,WTI原油期货4月合约跌破65美元/桶,跌幅近3%,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期货跌至70.8美元/桶。 展开 收起

| 评论 2023-03-20 14:56 来自网站 举报

邢星 

【美国2年期、5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财联社3月20日电,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5个基点,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报3.68%。美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5个基点,亦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六个月低点3.317%。 展开 收起

赞(1) | 评论 2023-03-20 14:53 来自网站 举报

财富密钥 

强风口,大赛道,数字中国,目前是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风口来了,猪都会飞。
第二阶段:证实,验证,优胜劣汰。 ​​​ 展开 收起

赞(12) | 评论 2023-03-20 13:15 来自网站 举报

财富密钥 

#瑞银提出收购瑞信# 国家资本主义的快速化解危机之道。4个要点:1、瑞银同意以30亿瑞郎收购竞争对手瑞士信贷,并同意承担高达54亿美元的损失。2、瑞士央行表示,将向合并后的银行提供1000亿瑞郎(合1080亿美元)的流动性援助。3、在瑞士政府提供支持后,瑞信名义价值约160亿瑞郎...展开
#瑞银提出收购瑞信# 国家资本主义的快速化解危机之道。
4个要点:
1、瑞银同意以30亿瑞郎收购竞争对手瑞士信贷,并同意承担高达54亿美元的损失。
2、瑞士央行表示,将向合并后的银行提供1000亿瑞郎(合1080亿美元)的流动性援助。
3、在瑞士政府提供支持后,瑞信名义价值约160亿瑞郎(172亿美元)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AT1)将被完全减记。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某个水平,这类债券的持有人将面临永久性损失,或者债券被转换为股权。 注:这一条债券持有人风险怎么化解?
4、两家银行的所有业务活动将有可能继续进行,不受限制或中断。

1个重点:6大央行背书。
美联储和英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宣布采取协调行动,通过美元流动性互换额度增加流动性供应。

总结:这次美国硅谷银行引发的全球金融风险,全球积极应对,在次债危机中的教训为快速反应提供了参考。

不可知风险:瑞信风平浪静后,会不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收起

赞(11) | 评论 2023-03-20 13:02 来自网站 举报

财富密钥 

朱民谈硅谷银行危机:内部管理不当叠加监管部门落实行动不力3月18日,在“财经前沿:2023《财经智库》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表示,整个金融市场的逻辑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理解并根据新逻辑来做金融业务、做资产配置...展开
朱民谈硅谷银行危机:内部管理不当叠加监管部门落实行动不力
3月18日,在“财经前沿:2023《财经智库》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表示,整个金融市场的逻辑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理解并根据新逻辑来做金融业务、做资产配置才是避免金融风险的关键核心。“硅谷银行这件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银行资产错配、期限错配、结构错配、管理不当,当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特别是利率环境变化的时候,没能够及时调整产生的问题。”总结原因,他表示,银行内部管理不当,没有充分注意外部条件的变化,内部的道德风险,监管部门的落实不力和行动不力,这几件事放在一起在全球形成了不小的金融风波。同时,朱民表示,“美联储这次的升息太快,这是一个巨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美国上千家中小银行,在利率的影响下发生流动性危机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澎湃)收起

赞(18) | 评论 (3) 2023-03-19 21:14 来自网站 举报

财富密钥 

拟收购瑞信的贝莱德银行是什么背景?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全球最大的影子银行,重仓四分之一持有微软股份。次债危机后最大的赢家2009年与美国政府签约负责处理次债危机。

贝莱德银行其服务的客户超过100多个国家,在30个国家的69个办事处,14000名专业人士管理者七万亿美元左右的资产。 ​​​ 展开 收起

赞(6) | 评论 2023-03-19 15:09 来自网站 举报

财富密钥 

【中信证券:长期来看油价有望在70~80美元/桶附近宽幅震荡】今年油价跌到50美元以下的概率是存在的。 展开 收起

赞(9) | 评论 2023-03-17 23:00 来自网站 举报

财富密钥 

一切为了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展开 收起

赞(8) | 评论 2023-03-17 22:07 来自网站 举报

洪榕 

这次降准不可简单的和过去降准比,要理解为是“心意”及果断的行事方式,应理解为这是第一把火。 展开 收起

赞(13) | 评论 2023-03-17 21:20 来自网站 举报

洪榕 

这么快降准多少有点超出市场预期,属于暖心之举,推出时机非常好,有利于让行情持续向好。 ​​​ 展开 收起

赞(17) | 评论 2023-03-17 21:19 来自网站 举报

黑郁金香 

央行: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本搏评论:本来贷款就贷不出去……

展开 收起

| 评论 2023-03-17 17:05 来自网站 举报

洪榕 

中美博弈主战场在科技,前线在金融资本市场。
科技未来借道金融资本市场是华山一条路。
#中国资产重估牛# ​​​ 展开 收起

赞(18) | 评论 2023-03-17 14:15 来自网站 举报

洪榕 

#苹果员工人均为公司创收240万美元#中国有家公司比苹果厉害,人均创利以亿计,它就是中投公司。 展开 收起

赞(11) | 评论 2023-03-17 13:05 来自网站 举报

凤凰涅槃v 

【大A谨慎关注方向!】
热点题材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风暴,应用场景丰富,潜在拉动的市场空间巨大,属于大级别题材。但GPT-4和百度文心一言已经公布,板块恐怕面临阶段利好出尽。未来板块潜力较大的两个细分方向是:算力和应用。算力:三四月份是一季报披露的时间窗口,板块的持续... 展开全文

赞(5) | 评论 2023-03-16 23:31 来自网站 举报

花荣 

【暴涨40%!瑞士央行出手 3700亿救助瑞信】最新的消息显示,瑞士信贷表示,将从瑞士央行流动性工具中筹资至多500亿瑞士法郎(约合5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00亿元)。公司称这一决定是“先发制人加强其流动性的果断行动”。瑞信认为,此举“将支持瑞信的核心业务和客户,瑞信将采取必...展开
【暴涨40%!瑞士央行出手 3700亿救助瑞信】最新的消息显示,瑞士信贷表示,将从瑞士央行流动性工具中筹资至多500亿瑞士法郎(约合5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00亿元)。公司称这一决定是“先发制人加强其流动性的果断行动”。瑞信认为,此举“将支持瑞信的核心业务和客户,瑞信将采取必要措施,围绕客户需求打造一家更简单、更专注的银行。”收起

赞(12) | 评论 2023-03-16 20:59 来自网站 举报

思纪尼 

瑞士信贷 瑞银 德意志银行 都可能出问题,欧洲那边银行的问题比美国复杂,欧洲那边包括德意志银行、瑞银、瑞士信贷的资产质量相当一般,这个就决定了如果出事,只有政府能兜底,但是欧洲的财政不行。瑞信的第一大股东是沙特国家银行,现在是沙特国家银行拒绝注资……接下来看中国的了 ​​​ 展开 收起

赞(11) | 评论 2023-03-15 23:36 来自网站 举报

洪榕 

危机是无法杜绝的,若想堵住所有的危,那基本也把机堵没了。监管更重要的是要有应对危机的能力,有阻止危机蔓延的手段和工具。

护栏和防护网是最好的预期管理工具,也是最好的危机防范手段。 展开 收起

赞(15) | 评论 2023-03-15 21:18 来自网站 举报

宋清辉 

【#一品大咖谈# 丨看懂车企价格战,大咖有话要说】(车企)价格战没有赢家,价格战的背后,更像是强弱双方的“消耗战”与“心理战”。如何更客观理性的看2023第一季度的价格战?为此一品君采访了相关专家。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各车企降价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背景原因。但吹响价格混战的号角的,依...展开
【#一品大咖谈# 丨看懂车企价格战,大咖有话要说】(车企)价格战没有赢家,价格战的背后,更像是强弱双方的“消耗战”与“心理战”。如何更客观理性的看2023第一季度的价格战?为此一品君采访了相关专家。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各车企降价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背景原因。但吹响价格混战的号角的,依然是销量屠夫特斯拉,另外一方面则与车市整体走势有关,当然还有相关针对恢复消费的地方政策,这几层原因的叠加,导致了价格战的最终打响。但对企业来说,短期内大幅降价刺激消费的举措或会产生不良影响?我认为还需谨慎看待。可以肯定的是,完全超过市场普遍降价幅度的促销,会无形增加消费者对价格认知的固化,也就间接导致品象的打折。其次不排除会影响当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在没有优惠时可能选择持币观望,更加不利于销量的稳定。从未来看,面对新排放规则的实施来临之前,一些有库存压力的品牌,还会针对性的促销,以此将损失降到最低。新能源在持续替代燃油车成为主流的同时,其自身也会受到竞争的压力。网页链接 @一品汽车APP #清晖智库# 收起

赞(4) | 评论 2023-03-15 16:56 来自网站 举报

财闻集 

首先我们强调一下,数字的主线不变,主题是在轮动的,如果后面数字为主线的主题(光刻胶,光刻机,政务云,人工智能,GDP等)出现了调整,随着中东局势趋于稳定,市场看好一带一路概念下的国企出海逻辑。随着石油贸易扩大,基础设施出海、机械装备出口、本币国际化加速等都将为一带一路创造条件。(...展开
首先我们强调一下,数字的主线不变,主题是在轮动的,如果后面数字为主线的主题(光刻胶,光刻机,政务云,人工智能,GDP等)出现了调整,随着中东局势趋于稳定,市场看好一带一路概念下的国企出海逻辑。随着石油贸易扩大,基础设施出海、机械装备出口、本币国际化加速等都将为一带一路创造条件。(相关低位的个股符合我们操作逻辑和标准的可以关注机会,一路一带已经由之前的概念和方向到现在的落地和实际走出去的阶段了)收起

赞(9) | 评论 2023-03-15 16:40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