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阅读——《共享经济、协同消费》
亦战亦退 / 2017-06-07 18:21 发布
共享经济也被称为协同消费,是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与他人共同享用产品或服务。传统时代被污蔑指责的集体化现象——合作、集体、社群等正经历变革,以一种全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合作群体形式呈现。这种新的浪潮称为“协同消费”。协同消费的核心是共享,它可以是地方性的、面对面的共享形式,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联系、组建社群,从而匹配能满足交换需求的物品或个体,将一个个点对点的相互满足需求变为多对多的平台。人们只需要在网上展示各自的物品或服务,就能与别人分享不同的东西,它可以是一间办公室、一幢公寓、一辆出行工具等。这种分享和协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来呈现的,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分享文化,以及“我的就是你的”的全新经济模式。
我们都习惯在对产品感兴趣的第一时间想得到它,但是当损失多年来拥有的东西时却毫无失落感,损失就损失,无所谓。我们更不会从社会层面去考虑个体消费行为带来的整体影响,我们只关心自己的需求。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相信:个人消费的增长和社会的繁荣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里,消费观念从最初相对健康的享受科技带来的进步,发展成人们通过对品牌、物质的狂热追求来定义自己身份,最终彻底变成一种贪得无厌的消费主义。凯恩斯说过:“当所有的经济需求都得到满足时,人们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非经济活动中。”传统模式和协同共享模式在很长时间里还是会混合存在。它们有时候在彼此领域里寻求协同性以提升相互价值;有时候相互激烈竞争取代对方。新事物的诞生必然来源于对旧事物的破坏。
越来越多的人,不管各自的背景或年龄有多大不同,都开始接受一种全新的“使用”观念,他们完全只为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付费,却不考虑去完全占有产品的归属权。这是产品服务系统的基础,颠覆了个体在传统工业下的私人产权思维。对于用户来说这带来的好处是双重的。首先他们不必花钱购买物品的所有权,这降低了拥有一件产品的额外负担,从而可以将这方面的花销用于别处。第二点,用户与产品的关系从归属关系变成了使用关系,产品只是满足某种需要的一个选择,它可能只是为了满足旅行、休闲、工作或任何其他的需要而已。在社交网络中,那些二手、废弃的物品可以从不需要的人手中重新分配到另一些需要的人手中。再分配市场鼓励人们重新利用、出售旧物品,而不是把它们扔掉,重新分配可以用“减少、循环、再利用、修补、再分配”来总结。再分配市场促进每个产品的循环利用,延长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并充分发挥使用价值。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阿克塞尔罗德提出:“人们采取合作行为不是出于友情或对别人的信任,而是出于自己的长远利益,既想要在社区中与他人保持长远的良好关系。”这一现象被他称为“对未来的考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是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它改变了生产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传统关系,改变了过去“要买更多,要买更新”的消费理念。
协同消费是建立在满足个体利益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强调个人牺牲或道德绑架。一个能为商业和社会带来价值的行为习惯,必须是普通大众所能接受的、需求的。如果一种新的行为能带来高额回报,人们会非常乐意尝试的。当人们一旦开始参与协同消费,比如衣物交易或汽车分享,他们的行为也在开始逐步改变。一切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创新者越是窘迫,就越需要最广泛最单纯的支持。法律不是永远不变的,如果法律阻挡了更先进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糟糕,那是法律的错;我们要修改法律,而不是继续遵守它。
我们努力工作赚钱买来的许多东西,却是我们不能真正使用,或者说没有能力真正利用起来的东西,这是一种悲哀。就像我们总是注意到应该怎么去处理垃圾,而不思考垃圾到底从哪来的一样,我们总是花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买大堆的东西,而总是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想过为什么要买这么多。不断获取更多的物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追求,没有目的没有终点。无休止的广告,天天教我们要买新车、新衣服,我们都要去干根本不想干的工作,赚钱来买一堆根本不需要的废物。王尔德曾这么评价不断变化的时尚:“时尚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丑陋,故每半年必须更新一次。”现在的物质主义者,其实是对新欲望的噬血,而不是对已经拥有的享受。我们拼命的努力工作,不断享受更多的物质,却发现欲望永远也无法填满,因为总有更好、更大、更快的新东西出来。已经拥有的和想要拥有的之间的距离,总是随着我们拥有的增多而扩大。
狄德罗写过一篇名为“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一件朋友送的漂亮睡袍是怎么样改变了他的生活。狄德罗收到朋友的礼物之后,高高兴兴地扔掉了自己那件旧得不能再旧的睡袍。不久之后他的兴奋就变成了发愁,因为他觉得家里那些破旧的家具配不上这件崭新漂亮的睡袍。于是他把家里所有破旧的家具全部都换掉,旧椅子换成了摩洛哥皮革扶手椅。摇摇晃晃的桌子当然也换成了昂贵的写字桌。甚至墙上挂了多年最爱的画,也换成了更新、更贵、配得上那件优雅睡袍的画。“以前我是那件旧睡袍的主人”,狄德罗这样写道,“但现在我成了新睡袍的奴隶。”今天,学者们把这种消费现象称之为“狄德罗效应”——狄德罗的新睡袍强迫他把其他的东西换成与之相匹配的。具体的物质满足不是重要的,人们爱上的是欲望本身。
我们消费的越多,留给其他的生活空间就越少。生活中我们花在物质上的时间和空间越多,留给与别人相处的空间就越少。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使我们逐渐远离作为社会个体的基本需求,像是家庭和朋友之间的交流、个人理想、对社会的责任等。高消费主义看上去貌似可以给我们带来稳定的现代生活,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崇尚物质消费的系统是企业和广告商为达成商业目的而设计,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创造一种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方式上来。许多人选择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因为物质的匮乏或生活的贫穷,而是将精神上的愉悦置于一个更加靠前的位置,他们对待物质的态度上更加淡然和平和,所拥有的物质只需满足自己平日生活即可。因为物质本身并不能带来精神上的快乐,而真正的快乐一定是来源于丰富的内心世界。
推荐两本阅读:
《共享经济时代:互联网思维下的协同消费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2.0:个人商业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