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股民的投资经历:从巨亏到11年收益1188%
股风 / 2016-11-28 23:35 发布
辍学炒股初入市 投资系统享真知
《红周刊》:你是如何接触到证券的?整体收益如何?
儒峰:“首先得说和咱们《红周刊》是很有缘分的,为什么这么讲?我先卖个关子。我今年43岁,做专职的股民已经有十几年了,每星期的周一到周五,我都准时守在电脑前,所以在别人眼里我是个彻底的老宅男(笑)。
我可以算是国内接触证券市场比较早的一批人。1990年从高中辍学后开始做点小买卖,因为骨子里还是喜欢经商,也爱看些商业类的书籍。1996年偶然在一本书中看到了对股市的介绍,立刻觉得股票这种新鲜事物日后一定会得到普及,证券市场未来的前景也一定会很好,而且炒股只需要一买一卖就马上能赚钱,不像开店做的这么辛苦,所以对股票我可以说是一见钟情。那时住的小镇里根本没有营业部,身边也没有人知道股票为何物,我了解股市的渠道就只有报纸和电视,对股票已经痴迷的我曾经一年订过上千元的证券类报纸杂志,包括《证券市场红周刊》,所以我说和《红周刊》很早之前就有缘分。
1999年春天我去省城办事,人生第一次走进了向往已久的交易大厅,里面冷冷清清的没几个人,因为当时市场正处于低潮。不过没多久就爆发了“5.19”行情,等我再去营业部的时候已经是人挤人了,填单子买卖股票的人跟赶集抢年货一样。回到家后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开户,我先从报纸上的行情报价和分析评论上选好了一只低价股,然后说服家里人,终于9月份在县城的“华夏证券”开了账户,又买了台电脑,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投资,从此我边经营小店边炒股,正式开始了股民生涯。
2000年开始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为了更好的发展我把家从小镇搬到了县城。进城后我边考察项目边坚持炒股,那时我跟大多数散户一样,靠看K线图和指标来分析,唯一和别人不同的是我不听消息也不看股评,因为我做事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然而,在我炒股的前两年我还是亏损了不少钱,于是我痛下决心开始钻研技术,收益在2007年也短暂达到了一个小高峰(现在看是因为赶上了牛市),但好景不长,在2008年因为熊市的到来我被彻底打到了谷底,亏损一度接近80%。直到2010年,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我在书店买了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书中的“随机漫步”理论和 “内在价值”的提法,让我隐约感受到投资的真谛。我感觉找到了心目中的圣杯,义无反顾的从一名不太成功的投机者转型到了投资者。
从1999年入市到2009年这十年我都是投机性质的炒股,总的算下来收益不大。那时赚的最多的股是现在的方大炭素,有过三倍左右的收益;亏的最多的是天津磁卡,超过50%。回头看,那时买的大多是题材股或重组股,总想着赚涨停板。而2010年转型以后,我陆续买过汤臣倍健、中国平安、贵州茅台、长城汽车等蓝筹股。其中,平安、苏宁和长城我已经持有超过三年,目前仍有仓位且短期没有卖出的打算。平安是一家狼性十足的大公司,这很难得,且保险业在中国才刚刚进入高速成长期,预计5-10年内平安依然是行业领跑者;长城是国内最具“工匠精神”和管理效率最高的车企,未来有成为中国“丰田”的可能性;苏宁向互联网转型的战略已经成功,O2O模式才是零售业的未来,当初买苏宁就是看好它能困境反转。2005年至今我一直有统计收益率的习惯,算下来十一年总的收益率是1188%,年化约26%。今年以来由于市场的整体估值仍不够便宜,且注册制箭在弦上,我的仓位在去年4-6月份减持后一直不高,只从最低时的30%仓位增加到目前的半仓左右,所以目前收益只有约10%左右,但我还比较满意。
《红周刊》:《漫步华尔街》这本书让你产生了巨大转变,由投机转为投资?
儒峰:2001年朋友的公司叫我去帮忙管理,我其实很舍不得炒股的,但为了生活我还是去了。就这样我离开了股市两年,回头看,这两年让自己少亏了不少钱。2003年我从公司辞职回家继续炒股,破釜沉舟的我更加努力去学习炒股技巧,那时几乎每天看股票的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还经常在网上发点分析评论。也许是真的摸到了点炒股的门道,也许是运气好,2003-2004连续两年我都赚到了点钱。现在回想,可能是由于当了两年的公司经理并自学了点企业管理,让我在心理上成熟了一些,做股票也比较谨慎,总是找技术上底部突破的股票去买,所以胜率就提高了。2005-2007年的大牛市,我取得近七倍的收益,一切都仿佛预示我要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但不久之后到来 …让我最终明白,如果努力的方向错了,那么错误只会更严重。
2008年的大熊市给我上了投资生涯中最惨痛的一课。这一年我大亏61.35%,亏损最多时甚至达到了75%。失利的痛苦和生活上的压力差一点就让我万念俱灰。这个打击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我选择证券交易是不是从根本上就错了。
好在,我选择了继续坚持。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对我启发很大,2010-2012年,我开始减少仓位和操作,先后研读了几十本价值投资方面的书籍,并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投资系统。
道法一体重价值 知行合一重执行
《红周刊》:你目前的交易风格是怎样的?是否有自己的交易系统?
儒峰:我的投资哲学概括为八个字:“道法一体,知行合一”。
做好事情需要既有门道又要有方法。投资中的“道”指的是理念,“法”指的是体系。理念加体系构成一体化的投资系统。我的理念简要描述包含四个方面:不亏钱、投资价值、确定性和复利;体系也包括四个方面:低估、组合投资、再平衡和好公司。我把理念和体系分别戏称为“四大金刚”,系统则称为“八大护法”。这里我想强调:每个人的系统都不完美,且再好的系统也要靠执行力去发挥作用,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拿现在的平安和长城来说,我觉得它们就既是价值股又是成长股,尽量寻找这样公司去投资也是我的一个偏好。去年4-6月份卖出大部分持股后我陆续买入多只分级A,一是为余下的持仓做风险对冲,二是大幅折价的A类分级本身也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这个策略让我在5000点后市值还创出了新高,当时还少量的融过券,也赚了一点。可转债和要约收购的套利我做的较少,但在市场缺乏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偶尔也会去做。
《红周刊》:你是怎样选股的?有何分析的侧重点?
儒峰:我对企业经营有一定的了解,选择公司时我“定性”的成分多些,“定量”的少些。
举几个定性方面的考量点:(1)公司的品牌要足够强大,且经营活动会为营造更好的品牌美誉度而进行。(2)要看得懂其商业模式,且该模式最好为独占或有很好的复制能力;(3)公司过去的经营历史优异,且管理层诚实能干;(4)“波特五力模型”显示企业的盈利空间广阔,且所在的产业形势向好。(5)公司是专业领先者,且不搞不必要的多元化。
举例来说:平安、长城以及苏宁都算是商誉和品牌都不错的公司。它们的主营业务或产品也都不那么的难懂或繁杂,三家公司在各自的经营领域也都有独到的地方,过去的经营历史也都非常的优秀,、魏建军也都是有能力和抱负的企业家,三家公司都没有搞跨行业的那种多元化,是比较专一和专注的公司。所以,这几家公司都符合我的定性选股标准。
《红周刊》:止损和止盈标准如何设置和执行?
儒峰:由于2013年之后我还没有过止损的情况,只谈一个近期止盈的例子吧。东方园林我是2014年买的,当时它正从市政园林向环保产业转型,由于业绩不佳股价被压的很低,但我分析后认为公司的转型将成为日后高速成长的推动力,就趁机买入。今年因为PPP概念东方园林被市场爆炒,以致于转型成功和业绩增长的预期得到兑现,且PB高于了我的持股标准5倍以上,我就在15-16元一带分批止盈了。但公司基本面依然向好,5倍PB以下我还会陆续的买回来。
《红周刊》:2015年出现了一个牛市顶部,您是怎么运用自己的投资系统来逃顶的呢?
儒峰:尽管回头看我是在2015年逃顶了,但我并不认为市场的顶和底是可以提前预测的,只能是事后才知道。所以,我目前的系统中并不存在抄底逃顶的法则,有的只是投资的基本原则--贱入贵出,以及买卖的四句口诀:大涨大卖,小涨小卖;大跌大买,小跌小买。
2013年之前,在平均市盈率只有20多倍的时候,我全仓创业板。当时我认为20几倍市盈率买入具有成长能力的小盘优质公司是最好的标的,结果我对了,后来创业板大涨,但我在创业板市盈率超过50倍以后就基本都卖出了,因为我没有去预测市场是不是大牛市来了,只是觉得50倍市盈率以上的创业板不比其它股票更有投资价值了,就换为其它我觉得性价比更好的公司了,比如茅台、苏宁、平安、长城、永辉、东方园林等大多是在卖出创业板后才陆续买入的。这些公司在去年的4-6月份也涨的有些高了,我照例分批卖出了它们,只是有的保留了少部分仓位。减仓后我发现大幅折价的分级A极具投资和对冲价值,就在0.7-0.8元买入了多只分级A,所以,2015年我依然取得了近50%的投资收益。
《红周刊》:你对目前的A股大势怎么看?现在是否有好的投资机会推荐给读者?
儒峰:我现在一般不预测市场。如果一定要表达观点的话,我觉得大势仍处于去年以来的熊市当中。现阶段尽管很多股票仍然很贵,但值得长期投资标的也还是有的。未来几年,在金融、汽车、核能、消费和基建等目前估值较低的行业中,一些优秀的公司有一定的长期投资机会。
独立思考不信传言 要做投资莫要贪
《红周刊》你在投资生涯中有什么感触?
儒峰:我记忆最深刻的投机经历不是2005-2007年的牛市大赚,而是在我刚入市的1999-2000年。那时我所在的小县城有三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叫做L公司(化名),它是一家效益不佳的老国企,股价很低。2000年职工股要上市时,公司的股价跟随大市涨到了8元左右,此时据传该企业的厂长公开讲话说股票能涨到12元多,当时省电视台的股评节目也强烈推荐。我的亲友中有职工股的很多人,相信这些消息在上市后没有卖,营业部里还有不少人去买这只股票,大户室里我座位边上有一位大哥,我们经常一起切磋技术分析,他相信这种市场传闻并把20多万市值的股票全部卖出,另筹措10万现金,全仓买入L公司的股票。最终,L公司的股票被庄家在高位抛售,这位大哥30万本金几乎亏光,黯然退出了股市,再后来听人说他因生活拮据去干下水捞溺亡者赚钱的工作,自己却不小心溺水身亡,这可以说是对我触动最深的事,使我明白在投资中要永远保持理智、独立思考,不听信传言。
《红周刊》你认为投资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交易员或是投资人?
儒峰:投资的本质就是“一块钱的东西用五毛钱买”,其依据是市场早晚会修正其错误的定价。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我觉得要有“三观”:正确的投资观—理解市场和人性,并善于利用它们;合理的价值观—价值就在那,你要善于去发现;开阔的世界观—了解世界、历史及人文,眼界远自然境界高。
《红周刊》你有信服的投资大师吗?
儒峰:巴菲特、林奇、卡拉曼、戴维斯等很多,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东西,我也基本只认同国外的投资大师。我觉得在西方的成熟市场上经受过长期检验的理论和方法,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当然,国内也不乏优秀的价值投资人,因对中国股市更加了解,他们的书也可以一读。我从书上向大师学本领,从交易上向市场取经验。也可以说书和市场才是我的老师。
《红周刊》:对于广大投资者你有什么建议?
儒峰:如果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又能对投资收益和市场风险有客观的认识,那么将部分资金投入到股市是很不错的理财方式。但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最好的投资股市的方式可能是定投指数基金,长期可以获得高于储蓄、国债甚至P2P的稳定回报。如果有一定的分析公司能力,也可以建立一个由不同行业的优秀公司组成的组合,然后长期持有,有可能战胜定投指数基金的收益率。而如果只想着来股市赚大钱和快钱,我建议三思而行。股市里有太多比你聪明还比你用功的人,你不是韭菜,那么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