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氯虫苯甲酰胺龙头爆炸,行业格局或迎剧烈重构
球球哥 / 05月27日 22:58 发布
一、事故冲击:全球产能 “心脏” 骤停,供需失衡一触即发
5 月 27 日 11 时 57 分,#山东友道化学有限公司 一车间突发爆炸事故,这场震动化工圈的事件瞬间将#氯虫苯甲酰胺 产业推至聚光灯下。作为全球最大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生产企业,友道化学拥有 1.1 万吨 / 年产能,占全球实际产能近 40%,且是产业链最全的龙头企业。事故导致其至少停产 3 个月,直接损失超 2 亿元,母公司豪迈科技当日市值蒸发 15 亿元。
此次事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堪称 “心脏骤停”。氯虫苯甲酰胺作为全球销售额最大的杀虫剂(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近 20 亿美元),其价格自专利到期后已从 250 万元 / 吨暴跌至 21 万元 / 吨,近期虽反弹至 22.5 万元 / 吨,但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周期。友道化学的突然停产,相当于全球近 40% 的产能瞬间 “消失”,而国内其他企业实际产能仅约 2 万吨,且部分产能因环保或技术问题未能满负荷运行。据国金证券测算,此次事故可能导致全球供应缺口扩大至 3000-4000 吨,占年需求的 30%-40%。
市场已迅速做出反应:5 月 27 日农药板块逆势大涨 5.79%,海利尔、利尔化学、ST 红太阳等相关标的集体涨停。这一异动背后,是资本对供需失衡的预期 —— 短期内价格或突破 25 万元 / 吨,甚至逼近 30 万元 / 吨,重现 2023 年价格反弹行情。
二、产业链震荡:中间体 “卡脖子” 风险加剧,替代逻辑浮出水面
氯虫苯甲酰胺的生产高度依赖中间体 K 酸和 2,3 - 二氯吡啶。友道化学不仅是原药龙头,还掌握核心中间体 2 - 硝基 - 3 - 甲基苯甲酸的生产技术,其停产可能导致上游中间体供应紧张。善水科技作为 2,3 - 二氯吡啶的核心供应商,现有产能 550 吨,在建 8000 吨,事故后其股价涨停,显示市场对中间体需求转移的预期。此外,雅本化学、联化科技等企业作为 K 酸主要供应商,也可能受益于中间体价格上涨。
然而,中间体供应并非无虞。K 酸的生产需消耗大量吡啶,而国内吡啶产能集中在红太阳等少数企业。若友道化学的中间体自给能力受损,可能引发吡啶价格联动上涨,进一步推高氯虫苯甲酰胺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企业如 GSP 等长期从中国进口 K 酸,此次事故或导致其供应链断裂,转而寻求高价采购,加剧全球中间体市场波动。
替代产品的机会同样不容忽视。扬农化工的四氯虫酰胺(专利产品 9080)和广信股份的茚虫威(3000 吨产能)可能承接部分需求转移。利民股份的阿维菌素、甲维盐(1300 吨产能)也因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增强而需求上升。不过,替代产品的市场渗透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缺口。
三、产能博弈:扩产潮遇冷,存量企业 “剩者为王”
氯虫苯甲酰胺行业此前处于扩产周期,截至 2025 年 4 月,国内环评申报产能超 25 万吨,实际产能超 3 万吨,在建及规划产能仍有 1.5 万吨。但友道化学事故后,行业逻辑已从 “产能过剩” 转向 “安全优先”。山东省近期启动的化工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因环保或安全问题被迫停产整改,进一步收缩有效产能。
在这场产能博弈中,存量企业的竞争优势凸显。广信股份(7000 吨产能)、利尔化学(5000 吨)、ST 红太阳(2000 吨,规划 6000 吨)等已投产企业将直接受益于价格上涨。ST 红太阳尤为值得关注:其 2024 年扭亏为盈,净资产增长 196%,且与中农立华签订协议,承诺 2025 年供应至少 1000 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在行业短缺背景下有望量价齐升。
在建项目的进展则成为关键变量。扬农化工的 3000 吨氯虫苯甲酰胺项目计划 2025 年下半年投产,但其辽宁优创基地整体工期至 2025 年底,实际产能释放可能延迟至 2026 年。其他如美邦股份(2000 吨)、辉隆股份(2000 吨)等规划产能,也面临安全审查趋严、建设周期延长的风险。
四、风险与机遇:价格反弹的 “甜蜜点” 与长期隐忧
短期来看,友道化学事故引发的供应缺口将推动氯虫苯甲酰胺价格进入 “甜蜜点”。参考 2023 年烯草酮因一帆生物停产导致价格暴涨 62% 的案例5,此次氯虫苯甲酰胺价格或突破 25 万元 / 吨,甚至冲击 30 万元 / 吨。中间体价格同步上涨,善水科技的 2,3 - 二氯吡啶报价已从 18 万元 / 吨升至 22.5 万元 / 吨,雅本化学的 K 酸价格也出现跳涨。
然而,长期隐忧不容忽视。首先,行业扩产周期并未终结,待友道化学复产及新增产能释放,价格可能再次承压。其次,全球需求增长存在不确定性,若农产品价格低迷或种植面积减少,终端需求可能不及预期。此外,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监管层对化工行业的长期高压政策,增加企业合规成本。
五、投研策略:聚焦核心标的,把握阶段性机会
1. 原药生产商:
#广信股份(603599):现有产能 7000 吨,是国内第二大生产商,且布局茚虫威等替代产品,抗风险能力强。
#利尔化学(002258):5000 吨产能已建成,技术工艺成熟,海外客户稳定。
#ST红太阳(000525):产能 2000 吨,规划 6000 吨,重整后业绩弹性大,摘帽预期强烈。
2. 中间体供应商:
#善水科技(301190):2,3 - 二氯吡啶龙头,在建产能 8000 吨,事故后订单激增。
#雅本化学(300261):K 酸核心供应商,受益于中间体价格上涨。
3. 替代产品标的:
#扬农化工(600486):四氯虫酰胺(9080)独家专利,技术壁垒高。
#利民股份(002734):阿维菌素、甲维盐产能 1300 吨,需求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 安全检查导致的产能收缩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集中释放、需求端疲软。
最后
山东友道化学爆炸事故犹如一颗 “产业地震”,震碎了氯虫苯甲酰胺行业的平静。短期来看,供需失衡将推动价格进入上行通道,核心标的有望迎来阶段性行情;长期则需警惕产能过剩与政策风险。投资者需密切跟踪事故进展、安全检查动态及新增产能释放节奏,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化工行业的 “安全” 与 “发展” 博弈,或将重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格局。调研纪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