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投资周记20250524:适应市场,用常识寻找好机会

都不是   / 今天13:35 发布

大A仿佛被困在一个笼子里,来来回回的撞击试图突破却又不得其法,投资者的情绪也是起伏不定。朋友们多有抱怨,他们的一些想法我也有过,把抄袭当成家常便饭,乱发小作文,大嘴巴,预期不明,信息不对称,不规范,等等,但是资本市场里永远有这些东西。我总是希望从另外的角度想问题,一个高度有效的市场就比现在更容易赚钱吗?答案是不一定。

开放初期环境好吗?各色江湖人士登场,但依然有见识卓绝的企业家冒险家获得持续的成功,上下一起努力,几十年才能逐渐把有特色的制度带入正轨,而现在的环境不知道要比那时规范完善了多少倍。更需要做的是主动适应环境,在发展中求变革,一点点去求大同存小异,而不能只是一味反过来提要求,自己却把资本市场当成单纯投机博弈的消息场。

其实只要把握了上市公司的本质是经营一门生意的核心思想,周围的噪音就会自动消散一大部分。我们和环境是相互映射的,在适应中求生存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变得越来越好,如果只是停留在各种短期炒作中不能自拔,那投资者眼中的环境永远都是那样。

25年以来,市场整体并没有如各种神秘预言那样进入大牛市,反而经受了各种外部干扰,各种跌宕起伏,或许这才是资本市场的常态。颠来倒去中,不经意间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优秀公司的估值怎么就又回到了几年以前呢?我想这可能不是悲观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的确会错过优秀企业的第一波浪潮,因为我们足够谨慎却不够勇敢。但是几年之后当这家公司经营历史逐渐清晰起来之后,有时候也会意外得到很好的投资机会,这个时候可能就不应该失之交臂了。

关于麦格米特的问题。我仍然关注这家公司,也看了各类投资者的看法。看了投资者关系记录之后,我认为投资者这回是真急了,问题非常犀利,不再和和气气,麦米的管理者被问的好狼狈。股价向下波动,童博也再不敢大嘴巴了。这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余承东,他把自己吹过的牛一个个都实现了,真是硬气威武。童博手里那真是一个订单都没有啊,这还有啥可争议的吗?有的话早就公告了。这种现实窘境和童博激情投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说秃噜嘴就说秃噜嘴呗,把说过的话缩回去不敢吹牛不敢解释,我感觉不那么好。

有些投资者逐字逐句的按照自己的仓位去解读了公司的一些发言,这很符合人性,但这是一种“持有者幻觉”。这让我想起自己曾有过的一些投资经历,比如天合光能,光峰科技,偏执的持有者在哪都能遇到,受迫害最严重的还是华大基因的股东,有一些我感觉已经严重偏离正常思维。要想脱离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模式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再困难我们也要学习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同一家公司,看看能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实在挣扎不脱,那么先退出来是成本看似很高实则最低的解决方式,让自己冷静的重新审视那些重大的投资决定。

麦米和华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是一家上市的公众公司,在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同时必须接受外部股东的投票和随之而来的股价波动。

麦格米特主业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现在就是用利润补贴新的电源业务研发,而电源业务的订单始终是个看得见但摸不到的金元宝。承认这些大前提,才能去认真考虑麦米的未来。新的电源业务有巨大的前景也同时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在做估值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这样才可能得出一个让你心安的持股价格。

安克创新最近有个另外的角度,那就是去看石头科技,如果按照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业务去比较估值的话,那安克创新就显得太便宜了。

珀莱雅最近财务总监辞职了,我其实特别不喜欢财务总监辞职,但是这对于珀莱雅来说又有点特殊性,按照之前的一系列动作和人才引进标准,这位小孟总的思路应该是要走国际化了,预计下一位财务总监应该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的人才,估计不远的将来珀莱雅要开始跨境并购和产品引进了。我对这样的可能性尝试是赞成的,拭目以待保持关注吧。

恒瑞医药在香港上市了,这一下子把石药集团衬托的实在太卑微了,石药集团现在的估值差不多是恒瑞医药的十分之一了。这肯定不正常,要么是恒瑞医药高了,要么是石药集团低估了,我认为主要是石药集团低估了,从营收,利润,研发费用,转型方向,任何角度都是不合理的估值比价。这也许就是股票市场的魅力,可能是市场局部失效,也可能是你自己判断错误,随着企业发展,行业变化,时间会给你答案的,等不等得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赛力斯竟然涨停了,这么大市值不容易,我原来说过如果一直在那徘徊,那我就每次问界发一个增量订单数据就多买一点,后面这种机会可能没有了。我之前真挺纳闷,产品供不应求到这种程度,多行业发展潜力这么大,市场视而不见?这就是市场局部失效的典型案例,哪里用什么高深的数学,常识就可以了呀。也许定一辆问界的车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回真快成了左脚踩右脚练轻功了,买车,赚钱,赚钱,买车。

另外一个角度我就在想,华为也不大可能在现阶段给所有车企赋能,那些华为以外的对手们在哪里?顺着问界这条线,我就找到了德赛西威这家公司。德赛西威这家公司还是挺厉害的,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做到了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领域国内第一,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第二,还有个车载显示屏全球排位也很高。虽然有一些不好的竞争态势,比如特别需要灵魂的大厂可能已经开始自研产品,但是总体上公司还是持续发展壮大了。从财务数据上看,不是太稳固,现在是因为站在顺风船上,所以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其实资金链是比较紧的。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太高,尤其是理想,因为和问界重叠的比较多,今年的增长不一定那么顺畅。研发方向上,我认为有点看不清楚,他可能比较依赖英伟达Thor芯片,自身的研发投入也有放缓迹象。不过这家公司还是值得跟踪的,关键是估值可能需要消解掉一部分风险因素才有安全边际。还有几家公司也都有点意思,如果市场就这么沉闷还没准真有机会低价捡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