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固态电池催化不断,产业提速(逻辑和图谱汇总)

kuru   / 05月23日 08:38 发布

01  催化事件
近期固态电池受到多方催化。政策上,工信部提出加快全固态电池标准研制。行业动态方面,深圳国际电池展上众多企业展示创新产品,国轩高科建成中试线,宁德时代公布量产规划。 5月20日,宝马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上路测试,海外奔驰及stellantis固态进展明显加快。
技术上,国内企业在多条技术路线上取得进展,国际上也有相关技术突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低空飞行器、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均有布局。此外,5月22 - 23日将举行AEPT固态电池产业峰会,以及车企的量产节点规划等,都对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02  概念图谱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CIBF 展交流要点总结

固态观点

固态电池产业链正逐步取得突破。工信部相关项目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开展中期审查,当下电池材料体系已确定,原材料性能达到量产标准,不过电池制造工艺成为核心难点。预计在 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上半年,将迎来中试线落地的关键时期,届时第一波设备会陆续到位并进行调试优化,第二波设备预计在年底升级改造,固态电池由此有望进入测试与设备迭代的关键阶段。

中科固能

中科固能在硫化物电解质方面成果显著,其性能已满足相关要求,并且能够制备千米级的稳定大卷。该公司成功建立起全球首条百吨级硫化物生产线,采用湿法成膜工艺,攻克了连续制备的成膜技术难题。生产出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卷长最大可达 1 千米,膜厚度小于 20μm,硫化物含量超过 97%,离子电导率大于 5mS/cm。公司制备的电芯能量密度达到 350Wh/kg,循环寿命可达 1000 次,加压水平为 1 - 2MPa,已达到车用级水平。后续预计能较快突破 60Ah 级电芯,能量密度有望突破 400Wh/kg。

中科深蓝

中科深蓝选用聚合物基全固态路线,采用原位聚合工艺,其离子电导率接近液态。目前电芯尺寸可达 65Ah,处于 A 样开发阶段,主要应用于电动车、电动船和 evtol 领域,并规划了双版本产品:一是高能量密度版本,能量密度为 360Wh/kg,循环寿命 1000 次,但倍率性能欠佳;二是综合性能版本,能量密度 320Wh/kg,具备 3C 充电 5C 放电的能力,循环寿命 1000 次,可实现无热扩散要求。量产进度上,公司规划了 1GWh 产线(分两期),预计 2025 年底投产,2026 年年中开始批量生产。当前成本比传统液态电池高 20 - 30% ,不过未来具有较大的降本空间。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的硫化物电池已开启装车测试,且 200MWh 中试线已建成。公司发布了准固态和全固态产品,整体量产进度超出预期,全固态电池已搭载星纪元 ET 开展装车测试。具体来看:①G 垣准固态电池(氧化物 + 聚合物复合体系),电芯尺寸 197Ah,能量密度超 300Wh/kg,续航超 1000km,主要用于 eVTOL、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领域,年产能约 12GWh,已完成超 5 家客户电芯送样测试,超 4 家客户上车测试,“001” 号样车总里程已超 1 万公里;②金石全固态电池(硫化物体系),电芯尺寸 70Ah,能量密度 350Wh/kg,循环寿命超 1000 次。公司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建成,设计产能 0.2GWh,实现 100% 线体自主开发,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 100%,并且已全面启动第一代 2GWh 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设计工作。

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的准固态产品基本成熟,拥有 200MWh 中试线。公司具备准固态中试线 0.2GWh,主要客户为哈曼卡顿等消费类客户。在全固态领域布局了两类产品:①准固态(硅碳负极),电解液含量低于 5%,能量密度 350 - 380Wh/kg,循环寿命 2000 - 3000 次,倍率性能 6 - 10C;②全固态(锂金属),能量密度 500Wh/kg,循环寿命 200 - 500 次,倍率性能 3C,不过目前成本较高,仍处于测试改进阶段。

 


04  产业链全面突破

1)材料革新:众多企业纷纷推出硫化物电解质产品,在成本降低方面进展积极,未来降本潜力可观。

2)电池升级:全固态电池开启装车实测,多家企业的 MWh 级中试生产线已顺利建成,加速迈向量产。

3)设备创新:干法成膜与原纤化设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下半年将推出适用于量产的先进设备。

4)应用拓展: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olt)、机器人领域,固态电池推广步伐加快;车企半固态电池量产与固态电池验证进程显著提速 。

市场前景广阔,超预期变化频现

尽管部分人认为展会结束意味着热度消退,但固态电池实则进入高速发展期。参展企业针对性方案频出,带来诸多惊喜:

电池领域:国轩高科率先开启装车测试,2025-2026年将是固态电池产品定型、大规模装车测试的关键时期。

电解质转型:行业明显转向硫化物与卤化物电解质研发,硫化锂成本持续走低。不仅涌现众多新企业、新工艺,LPSCl 材料生产工艺难题也接近攻克,LSSX、卤化物等对环境更友好的新路线层出不穷。

设备升级:干法电极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预计 6 月将推出适配 5GWh 产能的量产生产线。

负极材料突破:硅碳负极方向上,多孔碳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树脂、生物质路线已实现量产,石油焦、沥青路线也进展迅速;锂金属负极采用压延法、自生成法等多种技术,将膨胀率控制在 30% 以内,锂箔厚度可压至 3um,已在无人机等场景实现销售。

图片


后续催化不断

展会虽已落幕,但固态电池领域仍有众多值得期待的事件:

热门企业将迎来大规模调研;

6 月 10 日,高工固态电池技术和应用峰会即将召开;

行业大厂的中试线进展或有新消息披露;

此外,第二轮工信部固态电池补贴政策也有望在近期发酵 。

05  重点关注标的

固态电解质:

厦钨新能作为硫化锂核心企业,凭借高纯度产品与领先降本工艺,已向下游头部客户送样;

有研新材为硫化锂供应商,实现小批量供货;

三祥新材在卤化物电解质产能布局占优;

冠盛股份在聚合物电解质领域产能与应用拓展表现突出。

设备制造:

纳科诺尔专注干法电极设备;

宏工科技联合清研电子布局混料设备;

曼恩斯特手握固态电池设备订单。

硅碳负极:

贝特瑞推出硅碳新品,元力股份在生物质多孔碳领域优势明显。

导电剂:天奈科技单壁碳管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赛道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