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加速轮动!如何把握布局机会?
球球哥 / 05月20日 23:06 发布
Q&A
这周主要有哪些重要的数据发布?
这周有两份重要的数据报告发布。首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的月度报告将在本周出炉,对于追踪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这份报告能提供关于房价变化的关键指引,因为政策层面对于地产板块的导向已转变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推出了一系列如降息等组合拳措施。其次,5月20号将公布F报告。
对于那些因未按时披露年报而进入平台状态的企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这类企业,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企业未能按时提交年报可能意味着报告存在难以完成或存在问题,例如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业绩表现不佳。因此,投资者在面对这类企业时,需要小心警惕,因为这可能预示着较高的风险。
如何获取这些重要经济数据,例如住房销售报告和CPI、PPI等数据?
这些官方发布的经济数据,如住房销售报告、CPI、PPI以及PMI等,都可以在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一旦数据公布,首页就能直接查看到相关信息。
明天的APR报价预计会有何变化,以及对市场有何影响?
市场普遍预期明天的APR报价可能不会有大幅调整,但如果出现超出预期的下调,将会成为一种利好消息。不过,贷款利率已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因此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
近期市场中结构性行情和题材板块的表现如何?
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市场中结构性行情继续发力的情况,我们会重点讨论这一话题。同时,本周众多国家将公布一系列关键经济数据,将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追逐连板股的风险有多大?
追逐连板股的风险非常大,尤其是小盘股更容易出现连板现象。虽然有些连板股背后有坚实逻辑支撑,但股价一旦连续涨停,即便业绩超预期,上涨动能也可能已被提前透支。尤其是中盘股或大盘股,由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度较高,不太可能出现连续涨停的情况。因此,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追涨热门或高价股,以免遭遇较大风险。
对于一些连板方向的参与,应该如何控制仓位?
对于这类纯资金炒作的方向,建议仓位稍微低一些,浅浅参与即可,不要把这类标的当作非常重要且逻辑支撑较弱的方向,因为这类股价容易受资金操控,无法预知资金何时会撤离。
如何避免因资金炒作而带来的投资风险?
尽量不让自己集中在逻辑支撑较弱、依赖资金炒作的方向上,同时关注绩优股并选取基本面持续占优势、业绩稳健增长或逐年改善的方向布局。把握低吸时机,长期保持一定的胜率。
在面对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和观点时,投资者应该如何理性对待?
投资者应完整看待分析师、经济学家或其他投资专家的观点,避免因媒体剪辑或自媒体摘取导致的断章取义,从而误导投资行为。建议完整阅读相关报告,理性判断其投资逻辑和策略。
银行股是否可以一直上涨?
很难从长期维度预测某个板块如银行股能持续上涨,资本市场板块行情轮动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银行股能否持续上涨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风格变化、红利类资产的行情启动条件等。
红利类资产何时会占优?
红利类资产通常在市场情绪偏向防守状态,资金不愿过度追逐高弹性的新兴行业,同时对大盘蓝筹股业绩无突出表现时,会更关注能提供稳定分红的标的。此外,当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收益较低时,高股息率的红利类资产也会受到市场关注。
当前宏观环境是否有利于红利类资产表现?
从当前市场的防守情绪来看,宏观环境似乎符合红利类资产占优的条件,但在具体判断上需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例如题材类板块的表现和其他宏观数据。
这周可能会活跃的概念有哪些?
这周可能会活跃的新料相关概念和机器人相关的概念,例如可降解材料和区块链战略催化相关题材。
资金为何愿意关注题材板块?
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一致性体现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对关税变动及国内基金基本面存在疑问,导致市场没有找到持续性进攻方向,在题材板块中进行切换。
目前市场情绪如何?
当前市场情绪较为谨慎,还未全面开启进攻状态,但仍想尝试一些题材,同时考虑到未来关税问题的变数和基本面数据验证不足,市场保持谨慎。
银行利率和红利类资产的关系如何?
目前银行利率和理财收益率较低,使得高分红资产受到资金关注。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类资产具有一定配置价值,但不建议追高。
红利类资产未来能否持续上涨?
红利类资产并非能持续上涨,其走势会随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调整。如果关税问题缓解、经济数据强劲或政策持续宽松,防守情绪降温时,科技成长类和可选消费相关方向可能占据优势。
分红后股价下跌是否意味着没有分红?
分红后股价下跌不代表投资者总资产减少,只是股息分配后账户中现金增多或持有更多股票,总资产数额并未变化。
银行板块盈利能力的情况如何?
部分国有大行盈利能力下滑,可能与债券市场波动、存款利率下降及贷款利率保持低位有关。但也有部分银行盈利能力较强,经济好转时银行盈利能力通常会有所提升。
经济形势好转如何影响银行板块?
经济形势好转时,企业贷款需求增加,银行息差扩大,有助于提升银行基本面盈利能力。当经济形势强劲复苏时,银行板块将得到进一步支撑。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如何看待A股和港股市场的行情走势差异?为什么港股市场的波动比A股市场更加剧烈?
我们认为A股市场相对还行,调整空间有限,而港股市场波动更大。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港股市场投资者对于部分头部公司的业绩担忧增加,尤其是在最近一周的分析中,我们详细讲解了这一情况。
主要是因为港股市场投资者对AI领域一些头部公司的业绩表现产生担忧情绪,对季度资本开支变化和AI发展进程的变化敏感度提高,导致对边际变化的反应有所钝化。
接下来什么样的情况能驱动AI等方向进入更强劲的反弹通道?
可能需要出现一个更大的好消息,比如国产大模型功能表现优异且成本较低,或者看到更好的AI领域发力,超越海外AI大模型的表现,才能带动AI链条出现更强劲的行情。
当前港股市场主要担忧的是什么?
港股市场目前在担心一些事件性扰动以及美联储的做法,特别是美联储目前的政策动态对港股市场的负面影响比A股更大。
A股市场的情况如何?
A股市场下方有一定支撑,例如有特定类型软件的支持以及五月即将落地的一揽子政策支撑。同时,需要更多利好刺激才能实现强劲上涨。
近期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特点是什么?
近期A股呈现电风扇行情,即板块轮动快速,例如机器人、医药和汽车相关产业可能是资金关注的重点方向。此外,航运物流相关板块在90天暂缓期中也可能会受到关注。
军工方向的情况如何?
军工是近期景气度较好的方向之一,尤其在美国对中国加车实施部分关税减免政策的背景下,军工链条上的部分产品需求可能会增加。
在医药相关方向上,近期是否有一些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是的,近期我们观察到医药相关领域的发病率出现了再度提升的趋势,自媒体和上都有相关报道。阳性率也开始有所上升,这个上升趋势并非最近才开始,实际上从五月初甚至四月初南方省份就开始有升温现象。
阳性率上升对医药板块有何影响?
阳性率上升确实对医药板块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刺激作用,催化了检测试剂、问诊率及药品等方面的需求增加,为医药板块提供了短线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阳性率上升,但转正率已在大幅提高,并且增速有放缓迹象,因此单纯从阳性率事件角度判断,对医药板块的刺激作用已经较为有限。
对于医药板块的未来关注点是什么?
下一轮我们认为需要关注的焦点在于医疗板块的刺激并非来自事件性催化,而在于创新药领域取得的突破程度。特别是国内创新药企基本面的改善和创新实力的提升,以及政策层面对于创新药的扶持力,这些都将对创新药企的业绩带来关键影响。
目前市场对于医药板块的看法如何?
市场普遍认为,像阳性率这类短期催化因素对医药板块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真正长期可持续的逻辑在于创新药的研发进展和业绩提升。同时,医药板块在过去几年行情欠佳,当前处于低估值状态,伴随业绩转折预期,这构成了医药板块长期布局的重要逻辑。
科技成长性方向的行情是否已经结束?
并不认为科技成长性方向的行情已经结束。尽管近期这些板块有所回落,但持续有新的事件刺激和利好消息出现,加上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科技成长性方向仍会被重点关注并反复轮动。调研纪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