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大消费,爆了

薛洪言   / 05月20日 21:39 发布

5月20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震荡上行态势,成交量明显回暖,超3800只个股上涨,市场情绪明显回升。

消息面上,今天降息落地,LPR下调10个BP,2年期及以下定期存款下调15个BP,3年和5年期存款利率下调25个BP,期限越长,调降幅度越大,意在减弱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助力银行更好地控制负债成本,维持息差水平。

2025年1季度末,银行净息差为1.43%,再创新低,向下基本已无空间。与此同时,1年期存款利率降至0.95%,向下也基本没有空间。再降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影响银行负债的稳定性。

因此,虽然趋势上看,未来存款利率仍会下降,但下降的节奏预计会有明显缓和。甚至不排除在当前位置上停留相当长一段时间。

就市场影响来看,由于本次降息已在市场预期之内,降息对A股市场短期行情没有影响。不过,存款降息会加速存款搬家,储蓄资金入市有望提速,在中长期视角为A股市场提供增量资金,助力股市震荡向上。

总之,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如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改革方案、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等)都有助于资本市场中长期健康发展,叠加效应之下,宽基指数易涨难跌,应坚定持有信心。

操作层面,重点把握结构性行情,聚焦基本面反转和政策中长期受益板块,右侧逢跌买入,耐心持有。长期牛市在路上,要躬身入局!

回到今天行情,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38%报3380.48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双双上涨0.77%,北证50指数收涨1.22%,收盘价刷新历史新高,科创50微涨0.24%。市场交投氛围活跃,两市成交额攀升至1.21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显著放量近千亿元,个股呈现普涨格局,超3800只股票飘红。

盘面上,大消费主线表现强劲,政策利好与行业景气度共振激发资金热情。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适老化与科技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叠加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5.1%的复苏信号,推动宠物经济板块全线爆发,培育钻石、美容护理、珠宝首饰等细分领域同步上扬。

具体看,宠物经济受益于千亿级市场扩容预期,板块内多只个股冲刺涨停;医美与化妆品赛道则在国货崛起逻辑支撑下维持强势,丽人丽妆四连板引领板块热度。此外,创新药板块延续中期趋势,受全球产业链重构预期驱动,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股价创阶段新高。

题材股呈现轮动特征,重组概念表现活跃,政策松绑下的并购预期催生多只个股涨停。电力板块延续独立行情,夏季用电高峰临近催化资金提前布局。而固态电池、折叠屏等科技题材盘中脉冲式上涨,显示热钱在高低切换中挖掘新动能。值得注意的是,高位股分化显著,部分资金撤离前期强势品种转战低位补涨,导致航运、军工板块承压调整,港口及航天航空板块跌幅居前。

市场调整压力主要集中于周期与成长风格的交界地带,煤炭、低空经济等板块逆势收跌,PEEK材料概念受上游产能释放影响陷入技术性回调。机构普遍认为,当前政策环境与增量资金入场为市场提供支撑,指数中枢稳步上移趋势未改,但结构性分歧仍存。

具体看,美容护理(2.5%)、综合(2.12%)、传媒、家用电器、医药生物、轻工制造均涨超1.6%,国防军工(-0.5%)、煤炭(-0.33%)、钢铁、房地产逆势收跌。

5月20日,港股三大指数强势反弹,恒生指数收涨1.49%报23681.48点,恒生科技指数与国企指数分别上涨1.15%及1.52%,全日成交额放大至205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63.32亿港元,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信心。政策面与资金面共振下,恒生行业指数全线飘红,医药、消费及科技板块领跑,宁德时代港股首秀与阿里影业业绩超预期成为市场焦点。

医药板块全天表现强势,医疗保健行业指数涨2.54%。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总额超60亿美元的PD-1/VEGF双抗全球商业化协议,股价飙升32%,带动创新药板块热度升温。今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额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国际药企“专利悬崖”压力下,国内创新药企依托高性价比管线加速全球化布局,叠加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扶持,板块估值修复逻辑强化。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细分领域同步上涨,中生联合、石药集团涨幅超6%。

消费主线多点开花,非必需性消费指数涨1.5%。黄金板块受高盛重申金价长期看涨预期提振,潼关黄金、山东黄金涨幅居前;影视娱乐板块受益于线下消费复苏及暑期档预期,阿里影业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33%,股价大涨近30%,带动猫眼娱乐等跟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表现活跃,小米集团涨近5%,比亚迪、吉利汽车跟涨,叠加宁德时代港股首日上市大涨16%,新能源板块热度扩散。宁德时代H股募资超353亿港元刷新年内全球IPO纪录,其定价较A股折价收敛至不足3%,反映国际资本对新能源龙头的估值重估。

科技股温和上行,资讯科技业指数涨1.53%。小米集团、阿里巴巴涨幅超2%,市场对新品量产与电商旺季盈利改善预期升温。政策面上,国家发改委表态加快落实稳经济举措,6月底前政策密集落地窗口临近,叠加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枢,资金风险偏好持续修复。

局部调整压力集中于军工、光伏等板块,中船防务、信义能源跌幅超1%,地缘局势波动与技术性抛压为主因。

机构观点显示,短期市场聚焦政策红利释放与中美关税博弈窗口期,外贸、消费及并购重组主题或成为轮动主线。中长期看,港股盈利修复弹性与全球资本再配置趋势下,具备产业优势的新能源、医药及科技龙头仍为资金锚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