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手,谁买了这个方向?
时空复利 / 05月19日 19:42 发布
这是时空复利的第2007篇原创 仔细查了一下,4月2日之后7种稀土的封锁管制解封,但是4月2日之前的管制依然在执行。
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有谁持有稀土板块,比如中国稀土,北方稀土,要留神。
首先,稀土在军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国资源存量大,技术垄断,产能绝对领先,但正常贸易的花,靠稀土赚不了大钱,因为行业量级就这么大。
但如果搞对抗的时候,用稀土拿捏对方很好用。
但是,这事又不能长期。
首先,我国并不垄断稀土资源,占全球储量的1/3左右。
其实稀土不是矿,是存量稀少的金属元素的统称,是包含了很多种金属的。
而稀土也不稀缺,实际上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如果中国垄断稀土,为什么需要每年进口大量稀土原料,大约7万吨左右,来源地是、老挝,甚至还有美国(稀土精矿),外蒙、俄罗斯、巴西、澳洲都有大量稀土矿。
原因是生产工艺。
这里需要简单回顾一下近代史的稀土发展变迁。
上世纪 60 年代,稀土行业由欧美等国主导。由于缺少技术,国内没有能力进行冶炼分离工作,只能低价出口稀土矿产,再以百倍的价格进口稀土成品利润大头都被欧美等国拿走。
后来开始攻克技术,经过大量实验创新出一套“串级萃取理论”,并建立了最优化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比于当时主流的“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串级萃取法”成本更低,但是提炼的稀土元素纯度更高,而且适合大规模生产,成为最领先的冶炼工艺。
新方法快速推广后,国内稀土产量直线拉升,低成本的稀土大量出口,极大冲击了全球稀土供应体系稀土价格快速下跌,外国厂商陷入亏损,只能减产停工。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形成了高效运转的配套体系,并建立了技术壁垒。在“中国冲击"下,美国想要在国内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至少需要 15 年时间。
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比较高。很多发达国家有稀土矿,也不许开发,就是怕污染环境。
但如果稀土武器化之后,全球供应链就会变得不稳定这样很多原本没有开发价值的稀土资源,也就重新具备了开发价值。环境成本是小,产品断供是大。慢慢的,稀土产能反而变得过剩,最终伤害的是行业本身。
实际上任何商业行为那个化的话,都是不明智的。
老美将美元武器化,最终伤害的是美元的信用;
老美把贸易武器化,也会伤害的是本国经济和民生。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Openai不开源之后,DS得以横空出世。
老美将芯片武器化,国产芯片的突破效率突飞猛进。
所以,如果过渡将稀土XX化,那么相关上市公司,比如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必然会有损失。
因为可能会造成我国全球62%的稀土市占率下滑,而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的矿业前沿开采重塑这一行业。
所以,嗯,点到为止。
本文完,大家看完以后辛苦右下角一键四连,毕竟写文章需要反馈,反馈越是强烈,写起来也会更认真,所以拜托大家啦。
(获取更多行业,个股,交易位置,详细内容见“时空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