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深康佳A:昔日“彩电一哥”到巨亏60亿,华润入主能否打破僵局?

野豹财经   / 05月16日 17:30 发布

在国产彩电发展历程中,深康佳A曾是当之无愧的王者。1980年成立的康佳集团,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起点颇高。1992年,深康佳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彩电第一股”,开启了它的辉煌征程。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康佳彩电凭借不断革新的技术和出色的市场策略,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1998年,康佳电视机市场占有率首次登顶;1999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高清晰数字电视,技术实力备受认可;2003 - 2007年,更是连续五年稳坐中国彩电市场销量冠军宝座,市场份额一度稳居国内行业前三。

那时的康佳,总资产从1992年的5.49亿一路飙升到2000年的89.13亿,8年翻了16倍,从行业57位跃居亚军,还走出国门,在拉斯维加斯国际博览会惊艳亮相,荣获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创新2000奖”,成为中国彩电行业的标杆。

然而,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莫测。近年来,深康佳A的发展却急转直下,业绩大幅滑坡。从2022 - 2024年,康佳已连续三年陷入巨亏泥潭,2022年亏损14.7亿,2023年亏损21.64 亿,2024年预计亏损更是高达26.5 - 29.5亿元,三年累计巨亏超60亿元。到了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已达92.65%,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流动负债达190.33亿元,而在手货币资金仅为41.16亿元。

图片1.jpg

为了摆脱困境,2025年4月29日晚间,深康佳A发布公告,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与磐石润创及合贸公司签署了《关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无偿划转协议》。划转完成后,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再持有公司股份,磐石润创及合贸公司合计持有 29.999997%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变更为磐石润创,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曾经的“彩电一哥”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华润入主又能否成为深康佳A的救命稻草,带领它重回巅峰?

巨亏谜团:业绩崩塌的背后真相

从连续五年销量夺冠的辉煌巅峰,到如今连续三年巨亏 60 亿的艰难处境,深康佳 A 的坠落令人猝不及防。

(一)消费电子业务:增长停滞,竞争失势

消费电子业务,尤其是彩电业务,作为深康佳A的根基,曾是其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彩电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海信、小米、TCL、创维四大品牌强势崛起,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留给深康佳A的生存空间愈发狭小。2015 - 2024年,深康佳A彩电业务营收从超120亿元锐减至50.28亿元,下滑幅度超60%,市场份额也不断被蚕食。

图片2.jpg

市场环境变化也给深康佳A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不稳定,使得生产成本难以控制。2022年,受全球供应链震荡影响,彩电生产所需的芯片、面板等关键零部件价格大幅上涨,深康佳A成本压力剧增,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对彩电的智能化、高清化、大屏化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深康佳A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上未能及时跟上步伐,产品竞争力不足,市场反应速度慢,导致产品滞销,营收下滑。

(二)半导体业务:投入巨大,回报无期

面对消费电子业务的困境,深康佳A于2018年开始跨界布局半导体业务,期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光电领域,深康佳A重点聚焦Micro LED及Mini LED芯片、巨量转移、显示三大业务板块,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生产线建设。但半导体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从研发到量产再到盈利,需要漫长过程。

截至目前,深康佳A半导体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2024年,其半导体及存储芯片业务营收仅1.7亿元,占总收入的1.53%,较2023年的3.4亿元暴跌94.99%,不仅未能成为盈利支柱,反而因高额研发投入和运营成本,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此外,半导体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市场份额,深康佳A作为后来者,在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短期内难以突破困境。

图片3.jpg

(三)财务困境:债务高筑,资金链紧绷

长期亏损和业务扩张,让深康佳A财务状况不断恶化,陷入债务高筑、资金链紧绷的困境。数据显示,深康佳A资产负债率近三年持续攀升,2022年为77.74%,2023年升至83.51%,2024年更是突破90%,达到92.65%,创近十年新高。到2024年末,流动负债高达190.33 亿元,而在手货币资金仅41.16亿元,偿债压力巨大。

深康佳A还存在“存贷双高”问题,一边是高额货币资金,一边是大量短期借款。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共43.03亿元,短期借款却高达55.19亿元,长期借款42.56亿元,货币资产无法覆盖短期债务,存在偿债缺口。利息收支也不合理,一季度货币资金利息收入仅3,706.77万元,利息费用却达1.76亿元,财务成本居高不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也反映出深康佳A“造血”能力不足。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2亿元,资金回笼困难,运营资金紧张,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拓展。图片4.jpg

华润入局:带来哪些希望之光?

在深康佳A深陷困境之际,华润的入主无疑为其带来了新的曙光,有望在多个关键领域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其走出困境,实现转型升级。

(一)技术协同:半导体业务的新机遇

华润旗下拥有华润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构建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这与深康佳A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尤其是在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方面的积累,形成了高度互补。

在Mini/Micro LED芯片技术研发上,双方可整合研发团队和资源,共享技术成果,加速芯片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比如,华润微电子在芯片设计上的优势,能够帮助深康佳A优化 Mini/Micro LED芯片的电路设计,提高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深康佳A在显示技术方面的经验,也能为芯片设计提供应用端的需求反馈,使芯片更贴合显示应用场景。

在巨量转移技术上,双方的合作同样潜力巨大。巨量转移是Mini/Micro LED产业化的关键瓶颈之一,华润的技术资源和研发实力,有望与深康佳A共同攻克这一难题,提高转移效率和良率,推动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量产,加速产业化进程。

(二)资金支持:缓解财务压力

半导体业务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从研发、生产设备购置到市场拓展,都需要持续巨额资金投入。深康佳A此前因自身财务困境,在半导体业务发展上的资金投入时常捉襟见肘,限制了业务推进速度。

华润作为大型央企,拥有雄厚资本实力和广泛融资渠道,入主后,能为深康佳A半导体业务提供稳定资金保障。一方面,可直接注入资金,支持深康佳A建设新的半导体生产线、扩充研发团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凭借华润的信用背书,深康佳A在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等融资活动中,也将获得更优惠条件,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链紧绷压力,确保半导体业务有足够资金支撑长期发展。

(三)资源整合:优化业务布局

华润入主后,有望对深康佳A业务和渠道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在业务方面,可将深康佳A 消费电子业务与华润大消费板块其他业务有机结合,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共享研发成果、生产资源和供应链体系,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渠道资源上,华润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能为深康佳A产品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例如,将深康佳A彩电、白电等产品,借助华润万家等零售渠道,推向更广泛消费者群体,提高产品市场覆盖率和销量。同时,华润在地产、大健康等领域的业务,也能为深康佳A智能家居产品提供应用场景和合作机会,实现资源深度融合与价值最大化 。

未来展望:曙光初现还是迷雾重重?

深康佳A从曾经的“彩电一哥”沦为如今的巨亏企业,面临着诸多困境。消费电子业务增长停滞、半导体业务回报无期、财务困境严峻,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深康佳A 的发展。

华润入主为深康佳A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和发展机遇,技术协同有望突破半导体业务瓶颈,资金支持可缓解财务压力,资源整合能优化业务布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康佳A就能一帆风顺地重回巅峰。

未来,深康佳A究竟是能够在华润的助力下实现重生,重回行业巅峰,还是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挣扎,这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无论结果如何,深康佳A的发展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相信在广大投资者和市场的期待下,深康佳A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