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在今年目前来看是最强的

蓝朋友   / 今天09:10 发布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在今年目前来看是最强的,机构这类中长线趋势资金一直在里面待着和加量,这种锁筹的一致性,往前看类似于 23 年光模块、21 年的光伏和储能、20 年电池和新能源车。

那么机器人到目前的上涨规律是什么?尤其是领涨的、板块内部涨幅前 10 的。

1. 技术最好的公司不一定涨的最多,往往只能混个平均,比如拓普三花。

2. 市值起步小,但有成熟产品或者联合研发能够进入 T 链或者宇树链的公司,涨 2 - 3 倍的很多,这个占前 10 里的多数。

3. 直接依靠收购转型,一字启动,后期拼收购标的的业务情况决定高度,容易一波流。

板块内部会一批批的轮动,从去年年底到现在至少换了三批领涨。只要市场给个稳定的环境,还能继续轮动下去拔高整体估值,60 - 100+的 pe。

这里的一致性在于机器人这个赛道的超级确定性,大部分大资金认为这就是未来,和 20 年的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类似,值得抱团。

风光储新能源的行情持续了 3 - 4 年,AI 硬件的行情持续 2 - 3 年(还未完结,但已经疲劳),人形机器人估算至少 3 年的投资周期,目前可以算是第 2 年。

目前风头上的万向钱潮、恒而达属于第 3 种情况,依靠收购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强势入局,带来非常高的溢价。双林股份、长盛等属于第 2 类。

行情的持续离不开现实面持续的消息刺激,机器人的消息天天有,一段时间的主线往往呈现这个规律,20 年 21 年 22 年每天充斥着新能源的信息,23 年是大量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25 年明显机器人的新闻数量已经超过了 ai 硬件。

鄙视大资金抱团不如选择加入,涨幅越大的正宗 T 链和宇树链、H 链的机器人零部件公司,机构持仓增量越大,2024 年 4 季度可能只有几千万或者几个亿的持仓,到了 2025 年 1 季度结束,机构持仓很多到了 20 亿左右,完成了一轮大主升。

大部分新能源基金以及科技基金找到了合适的发力点,有些新能源基金看了看,清一色持仓机器人零部件公司,今年的业绩很不错,拿个 50%收益今年超越 99%的投资者没问题。

目前整个行业类似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汽配公司、机械公司正在全面入局,等到人形机器人行业逐步成熟后才会出现淘汰赛,目前众多初创的机器人公司都在寻找供应商,零部件公司只要有产品就不愁客户,一片蓝海。

需求决定供给,你是汽配公司或者机械公司的老板,公司具备这方面的技术可以研发,客户找上门问你要产品,你会选择做吗?利润可观的情况下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做,做过生意的老板都懂。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可以给正在红海里厮杀的汽配企业、机械企业一条高增量的新曲线,整个行业的大部分公司并非盲目为了炒作而入局,而是实实在在的需求。

初创的机器人公司越来越多,现在每天都有新的机器人公司成立,科技巨头加速入局,终局思维来看,人形机器人对于零部件的需求或许比新能源汽车大的多。

人形机器人、AI 硬件 / 软件、eVTOL / 飞行汽车,如果有企业能够多面布局,在两个领域都有成熟产品和一定市场地位,并且市值要有大的空间,具备高成长和稀缺性,那么超额收益很可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文章观点来自网络分享,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