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蒙PC产业趋势与鸿蒙生态
魔力股 / 05月12日 08:45 发布
1、鸿蒙诞生背景
发展历程:鸿蒙并非19年才开始布局,早在2012年诺亚方舟实验室专家座谈会上,任总就提到要做自己的系统,历经近十年。操作系统发展历经四代,鸿蒙属于第四代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典型代表还有Google的Fuchsia OS。鸿蒙1.0于2019年8月9日发布,纯血版本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如Mate 70、Pura X折叠屏手机搭载。 研发原因:一方面,美国在芯片制造和软件领域优势明显,对华为形成“卡脖子”局面,华为为突破限制,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发力。另一方面,此前众多科技列强推出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如诺基亚塞班、Windows mobile phone等均未成功,而鸿蒙有潜力成为全球重要的移动端操作系统。
2、鸿蒙技术特点
微内核:相较于苹果iOS,鸿蒙属于微内核操作系统,兼具宏内核与微内核。其优势在于有利于搭建整体生态,能实现全场景分布式OS应用场景,从轻量化120多KB的设备,如路由、物联网小设备,到造币级、百兆级、GB级别的设备,如智慧家居、手表、手机、PC等都可接入。 分布式软总线:在异构网络组网下,能给用户提供无缝使用体验。传输方面具有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性三大特点,利用极简协议,基于本地或异构硬件基础传输。还可让设备间从手动连接变为自动发现,如鸿蒙体验店中手机、平板设备间切换无缝。 方舟编译器:早期助力安卓APP快速切换、安装、启动、运行,使其能无缝迁移到鸿蒙OS。随着鸿蒙纯血版本发布,有望发挥更强大实力。
3、鸿蒙生态构建
品牌升级:2021年5月18日,华为发布鸿蒙OS Connect品牌升级计划,将HiLink、Powered by鸿蒙OS两大品牌全面升级为鸿蒙HarmonyOS Connect,超一千多家合作伙伴宣布接入,如长虹、创维、科大讯飞等。 应用领域:消费者端涉及穿戴设备、路由设备、汽车、家居音箱、智慧大屏等。2021年全面升级到2.0,底层设备跃迁到10亿台后发展迅猛。同时,鸿蒙助力华为1 + 8 + N战略,其中PC端此前是缺口,随着后续发布会补齐,将形成完整AIoT蓝图战略,未来在物联网、智慧家居、智慧办公、智慧出行等领域有广阔发展空间。
4、鸿蒙PC技术细节
处理器:开发代号为夏洛特(9010)和夏洛特pro(X90),采用十核二十线程4的架构,可能发两个版本,930面向企业级市场,7090面向消费级市场可能集成5G基站。据国外泄露的benchmark多核成绩测试,性能超越苹果M2,单核与M1接近,整体性能与英特尔I7 - 13700左右相当,AI算力是tops左右。 内核对比:鸿蒙是分布式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与iOS、Windows、mac OS等不同。iOS相对封闭,通过网络或iCloud等形式实现跨设备流转;Windows单机领域与鸿蒙可比性不大;鸿蒙通过分布式总线技术实现真正的分布式流转。 应用适配:鸿蒙PC若与Windows竞争,需补齐第三方生态扩展,此次发布可能适配国产化办公软件如WPS、飞书,设计软件CAD等。预计2 - 3年依靠创新能力追上Windows的应用生态。
5、鸿蒙PC合作与市场
合作模式:华为对与联想惠普等主机厂合作抱开放态度,但主机厂因立场问题可能不会轻易切入。外包方面,润和作为鸿蒙领域开发的“一哥”,可能拿到较多份额。 开源与商业:开源旨在吸引更多厂商和合作伙伴完善生态,技术层面可能以代差形式保持优势。华为如何协同开源版与商业版关系有待观察。 市场机会:鸿蒙PC因是生产力工具,会持续更新。后续方向主要是国产化替代,在信创政企、教育、医疗、开发人才培养等领域有较大市场。 定价策略:预计以华为旗舰笔记本MateBook X Pro为基座打造,价格比其便宜一点,相比Windows端因生态不完善会稍低,有助于推广,企业级定价暂不明确。
6、鸿蒙PC使用体验
优点:硬件层面,芯片有优势,有创新的鸿蒙键和小艺智慧键,屏幕色彩调试功底好,外放可媲美多数笔记本,触控板有创新。软件层面,AI会议记录功能实用,超级终端流转丝滑流畅,操作体验可与mac设备比拟。 缺点:续航方面因代工体系封装技术非最先进制程,相比苹果系列可能有劣势,但预计超过Windows理论续航。生态链有待拓展,如游戏生态优化,各专业领域软件、显卡优化等。且第一代产品短期内信创属性大于消费者属性。
Q&AQ:鸿蒙PC的处理器,华为自己的技术储备以及预计会达到什么水平?
A:华为X90处理器是自主研发,开发代号可能是夏洛特pro(之前发布的9010代号是夏洛特)。架构是十核二十线程,会发两个版本,一个是面向企业级市场的930版本,另一个是面向消费级市场的7090版本,消费级版本可能会集成5G基站。从国外泄露的benchmark多核成绩测试来看,其多核性能超越苹果的M2,单核性能跟M1接近,整体性能和英特尔I7 13系列13700左右相当,AI算力是tops左右。不过最终情况以官方发布为准。
Q:鸿蒙目前的内核和windows、mac OS在核心能力方面对比如何?
A:鸿蒙是分布式的、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通过分布式总线技术实现真正的分布式流转。苹果的iOS是从macOS延伸而来,相对封闭,虽有跨设备流转功能,但通过网络、iCloud或苹果账号形式切换,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分布式。Windows是单机系统,与鸿蒙在这方面暂时没有太大可比性。
Q:鸿蒙PC若要和windows竞争,首先要补齐哪些方面或具体应用?
A:目前了解到需要完善鸿蒙生态链路铺转,进行第三方生态扩展,此次发布可能会适配国产化产品,如常用办公软件WPS、飞书,设计软件CAD等。完善后依靠鸿蒙创新能力,预计2 - 3年能追上Windows。
Q:为什么欧拉在服务器领域应用追赶难,而鸿蒙在PC领域追赶确定性强?
A:一是欧拉内部重视程度不如鸿蒙,倾斜的研发人员力度不够;二是鸿蒙面向消费级市场,大众接受度较高,所以会倾斜更多人力,普通大众对鸿蒙的认知度也高于欧拉。
Q:鸿蒙PC多屏协同体验和Windows的多屏协同有何不同,其多屏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后续会有新进展并成为卖点吗?
A:苹果是基于iCloud或网络方式实现,并非真正的分布式。Windows端的跨设备协同使用起来比较别扭。对于鸿蒙PC多屏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后续进展不敢下定论,但对华为的创新能力比较放心和期盼。
Q:鸿蒙PC会和联想、惠普等主机厂合作吗,还是华为只自己使用并和外包伙伴开发?
A:华为对此抱开放性态度,但几大主机厂存在立场问题,不会那么容易切入,除非有特殊情况。
Q:鸿蒙原生PC开放给外包公司的项目有哪些,外包公司的技术储备情况如何?
A:目前了解到国内较大的上市公司润和能拿到较多相关份额,还有一些之前做云、生态的代理公司也想参与,但最终情况未对外发布。目前应该是跟之前合作比较密切的伙伴会优先拿到项目。
Q:润和为什么能在鸿蒙领域外包中拿到比较多的份额?
A:润和在鸿蒙领域开发目前算是一哥,有比较根深蒂固的合作关系。
Q:PC鸿蒙的开源和商业版本后面会有竞争吗,华为如何协同两者关系?
A:开源是希望更多厂商和合作伙伴介入,完善整体生态。在技术层面可能会以代差形式呈现,保持自身优势,不过鸿蒙后续是否如此,先观察一两年应该就清楚了。
Q:鸿蒙PC兼容windows大概会持续多久,不兼容后会有哪些市场机会和需求?
A:由于PC是生产力工具,华为一定会持续更新,且从国家战略层面也会推进。后续方向主要是国产化替代,如信创政企领域,之后在教育、医疗、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可能有较大市场。
Q:鸿蒙PC的定价策略如何预估?
A:目前了解到会以华为旗舰笔记本MateBook X Pro为基座打造,价格会比其便宜一点。鸿蒙X90芯片加鸿蒙生态的定位类似于苹果M系列芯片加macOS的产品定位,对标苹果M系列芯片的MacBook产品线,价格不会很便宜,但因生态还不完善,会比Windows端产品稍便宜,有助于推广。企业级产品定价目前消息较少。
Q:使用鸿蒙PC的体验如何,以及鸿蒙PC未来的关键时间节点是什么?
A:关键时间节点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不太好预测。使用体验方面,优点如下:硬件层面,X系列芯片有优势,还有鸿蒙键、小艺智慧键等创新设计;华为屏幕色彩调试功底较好,MateBook X系列、X Pro系列每一代屏幕都有进步,测试机屏幕称得上高端;外放音质可媲美市面上百分之八九十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沿用MacBook X Pro系列左右触控板无极调节亮度或音量的功能,触感令人满意。软件层面,AI会议记录功能可一键自动生成会议记录;超级终端的流转操作丝滑流畅,与mac设备相当,甚至比windows系统更好。此外,第三方生态也在融入。缺点方面,MateBook之前续航存在问题,X90采用X架构理论上会有显著提升,但因代工体系封装技术不是最先进制程,相比苹果系列续航仍有劣势,但应超过windows理论续航;生态链存在劣势,后续在游戏生态、消费级和企业级各专业领域软件及显卡优化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第一代产品的信创属性应大于消费者属性。股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