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轻量化PEEK材料各环节梳理
哈哈投资 / 05月03日 14:01 发布
PEEK更新:
【PEEK—制品】:
1、中研股份:国内最大、全球前四的PEEK(聚醚醚酮)生产商,全球市占率第四,8.07%;
2、沃特股份:PEEK产线正在建设中;
3、凯盛新材:PEEK产能为1000吨/年,可替代PEEK;
4、双一科技:公司产品有3D打印PEEK-CF复合材料;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领先企业;
5、康拓医疗:国内第一个取得PEEK颅骨修补产品注册证的国产厂家;
6、万润股份:公司已开发出PEEK实验室样品;
7、同益股份:实现了全品类覆盖,量产PEEK、PPS、PEI等特种塑料,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8、肇民科技:公司凭借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PEEK、PPS等)多年的开发经验和精密零部件的制造经验;
9、肯特股份:公司开发出PEEK 减磨系列、PEEK 高温耐压系列产品;
10、金发科技: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生产聚合PEEK的生产能力,虽然产能规模较小,但自研PEEK性能比肩国际巨头,产品具有高溢价,已切入高端机器人供应链;
二、【PEEK—氟酮】:
1、中欣氟材:氟酮产能A股第一,5000吨;专注于PEEK关键原材料研发;
2、新瀚新材:氟酮产能A股第二,3400吨;公司产品DFBP是下游客户生产PEEK的核心原料;
三、【PEEK—对苯二酚】:
1、浙江龙盛:对苯二酚市占率国内第一;
2、兄弟科技:公司对苯二酚产品目前主要销往国内主流丙烯酸生产商;
四、【PEEK—碳酸钠】:
1、中盐化工:碳酸钠(纯碱)产量市占率国内第一;
2、三友化工:碳酸钠(纯碱)产量市占率国内第二;
3、山东海化:碳酸钠(纯碱)产量市占率国内第三
机器人的边际变化方向
1.从今年机器人交易特征来看、任何新的增量环节都要重视。今年的交易特征和以往不同,新增/边际变化环节主要是#交易确定性、而非价值量。市场在这个阶段希望寻找新的标的和逻辑,因此在确定性交易没有结束的时候过于关注价值量可能会错失一轮机会。
2.轻量化的几个方向。(1)材料选择:如PEEK材料在轴承、丝杠、谐波减速器上的使用;(2)本体厂设计阶段结构优化成本低;(3)关键部件方案变化:关节模组集成度提升、重量更轻的电机、线束模块化布局、腱绳方案的使用。
3.除了PEEK材料外、腱绳的使用是潜在的新方向。1X机器人和卓益得机器人都将腱绳应用至全身;绳驱动后可以让多个电机按功率需求动态分配给多个关节,在负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节能+降低峰值功率,实现减重。
4.投资组合。腱绳南山智尚,结构件领域肇民科技、唯科科技、恒勃股份,材料端推荐 中欣氟材。
南山智尚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强度高,灵巧手腱绳积极对接国内外大客户,且目前正在向腿部、全身腱绳方案延伸,方案和客户探讨中。
肇民科技
注塑加工起家,下游以家电、乘用车、商用车为主,客户以sh、tp为主。机器人电机定子已经绑定核心Tier1,确定性强,peek材料丝杠也切入核心供应商。伴随工程塑料单车价值的提升,业绩进入高速增长期。
唯科科技
已开发出peek材料丝杠,电机定子对接头部客户,并有电子皮肤等相关产品储备。主业客户海外大客户为主,如博世、nidec、科尔摩根、maxon等,现金流非常好(净现比>1),账面现金15亿元,76亿市值,今年预计2.5亿+业绩。
鑫宏业:
机器人板块唯一耗材,单机价值量5000,客户包含特斯拉、国产等
核心观点:其它零部件增速几乎等同于机器人整体增速,而机器人线缆增速将叠加机器人保有量,保有量越大,增速越快。
1)市场:年均复合增速20%以上,2030年超260亿;
2)竞争格局:外国厂商占据70-80%市场份额。国内小而散,极少具备高端机器人线缆生产技术,竞争格局优,有望孵化龙头企业进行国产替代。全国三家柔性线缆领先企业,仅鑫宏业上市。
3)价值量:关注度低、价值量高,占总成本的3-5%,且是耗材,每半年需定期更换;
4)鑫宏业:配套多家国内机器人企业,国产机器人品牌现在市面上已有的,基本上都有用过鑫宏业的线缆产品;送样北美大客户,最新预估人形机器人单机价值量高达5000,毛利率35-50%,有望成为国内机器人线束龙头企业。
5)简单测算:国内20万台+国外T链30万台;鑫宏业asp5000,平均42.5%毛利,新增利润10.6亿。给予20倍估值,新增200亿市值,6倍空间。这是不考虑耗材定期更换的情况下。
一:机器人线缆是机器人的血管和神经系统
机器人特种线缆是指能满足机器人在高速及复杂运动轨迹的运行环境下提供持续稳定动力及信号传输的线缆,可以理解为机器人的“血管”和“神经系统”。机器人特种线缆具有高度的耐弯曲性、耐扭转性、耐磨耐油性。
二:线缆是机器人三大核心(硬件、软件、通信)之一,影响数据传输精度、效率
以足式机器人(机器狗)为例,其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其控制系统涉及三个方面:控制系统硬件、控制系统软件、控制系统通信。全产业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