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鼎捷数智深度:工业互联网龙头厂商,打造国内首个制造业多智能体协同平台

神力   / 04月30日 13:02 发布

投资要点

1、深耕行业40余年,发展成为工业制造领域软件龙头供应商

公司以ERP产品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核心,积极推进云领域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研发,助力企业实践数字化转型。公司构建数智驱动的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鼎捷雅典娜,并基于此拓展装备制造云、零部件云、财务云等行业化场景 AI 应用,以及各类通用型AI应用,持续助力企业客户数智化转型。


2、公司产品服务矩阵完善,多个细分赛道市占率优势显著


2021-2024年公司研发设计、数字化管理、生产控制以及AIoT业务营收CAGR分别达到21.03%/2.00%/12.50%/21.82%,公司在中国制造业 ERP 软件市场销售份额中位居本土厂商第一,占有率达到14.8%,同时公司MES、PLM软件在多个细分行业的市占率均位居国内厂商第一梯队。未来公司有望深度受益于新型工业化进程叠加国家政策引导,保持高质量成长。


3、布局AI+工业应用抢抓先机,率先构建智能制造领域多智能体协同平台


2025年2月,公司宣布DeepSeek大模型全面集成至鼎捷IndepthAI智能体平台及鼎捷全线智能应用。同时,公司拟发布制造业多智能体协议MACP以及制造业通用多智能体协作平台Commander 2.0,平台能够深刻理解企业的知识体系、业务流程与数据,并通过鼎捷MACP多智能体上下文协议,实现智能体之间的自然协同交互,提升智能体的兼容性和合作效率。在鼎捷MACP协议框架下,制造业的工作场景有望实现从传统人工协调到智能化协作的转型。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26.57/30.75/36.35亿元,同比增长14.03%/15.69%/18.23%,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93/2.44/3.17亿元,同比增长23.82%/26.54%/29.99%,对应EPS分别为0.71/0.90/1.1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财务摘要


图片


报告全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工业互联网赛道龙头厂商,整体经营持续成长
1.1 智能制造领域综合解决方案龙头供应商,深耕行业超40年
深耕工业制造领域超40年,逐步发展成为工业制造领域软件龙头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在“智能+”整体战略布局下,聚焦制造、流通两大产业领域,以ERP产品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核心,积极推进云领域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研发,助力企业实践数字化转型。目前公司业务领域已全面覆盖工业软件的四大类别,并持续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信息前沿技术,推进鼎捷雅典娜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升级与应用拓展。
图片
公司经过40 余年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深度参与超过 50000 家企业转型实践。公司持续创新数智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在研发设计、数字化管理、生产控制及AIoT四大业务领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研发、咨询规划及价值交付服务。公司成功构建数智驱动的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鼎捷雅典娜,并基于此拓展装备制造云、零部件云、财务云等行业化场景 AI 应用,以及ChatFile 和高管AI 数智助理等通用型AI应用,持续助力企业客户数智化转型。
图片

1.2 股权结构稳定,核心经验丰富
工业富联成为战略股东,股权结构相对稳定。2020年7月,公司引进工业富联成为战略投资股东,借此公司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得以进一步完善,以持续推动IT与OT的创新融合,打造更加成熟的智能工业系统,助力我国制造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目前工业富联持有公司3997.13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4.73%。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工业富联与香港 TOP、叶子祯先生、孙蔼彬先生、新蔼咨询于 2020 年 7 月 4 日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并于2023年12月续签了《补充协议》,延长《一致行动人协议》36 个月的有效期。
图片
公司核心高管从业经验丰富,管理团队稳固。公司董事长叶子祯先生对软件业及企业信息化有丰富的经验及前沿的见解,运营经验丰富。电脑、鼎捷软件创办人孙蔼彬先生于管理软件与互联网 IT 服务领域专注经营四十多年,行业经验丰富。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具有多年工业软件行业经验,部分高管已服务公司二十余载,资深且稳固。
图片

1.3 整体经营保持稳健成长,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公司营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2年以来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1亿元,同比增长4.6%,2017-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9.7%,公司业务保持稳健发展。2025年前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4.3%。
净利润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3.6%。除2021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 -0.08亿元,亏幅同比有所收窄。
图片
分业务看,公司AIoT及研发设计业务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公司研发设计、数字化管理、生产控制以及AIoT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52/11.89/3.34/6.31亿元,同比增长23.33%/-1.43%/0.17%/22.04%,2021-2024年CAGR分别为21.03%/2.00%/ 12.50%/21.82%。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好转。公司2024年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8.25%和6.80%,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滑3.66pct和0.16pct,净利润率整体维持稳定。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9.68%,同比大幅提升4.37pct,未来AI技术商业化与产品推广的持续推进,有望为公司盈利能力增长提供动力。
图片
公司费用率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完善生成式AI应用矩阵。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2%、7.1%和9.7%,同比分别下降1.34pct/2.86pct/ 1.21pct。公司中国大陆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按地区分,2024年公司中国大陆及非中国大陆地区营收分别为11.77和1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7.53%。2020-2024年公司来自中国大陆和非中国大陆地区的营收CAGR分别为17.33%和7.16%,大陆业务整体增速快于非大陆地区业务。
图片

2 构建雅典娜工业互联网生态,智能制造产品服务矩阵完善

2.1 公司布局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位居多行业市占率龙头
公司持续创新数智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在研发设计、数字化管理、生产控制及 AIoT四大业务领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研发、咨询规划及价值交付服务。同时公司持续融合AI、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信息前沿技术,推进鼎捷雅典娜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升级,拓展数智驱动的 AI 新应用,聚合 ISV 伙伴、创新开发者、IaaS 合作伙伴,打造新一代数据引擎和数字底座,让数据从助力变成动力,从支持企业运行到驱动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创造客户数字价值。
图片
鼎捷雅典娜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采用新一代的数字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智驱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知识中台、互联中台五大中台为支撑,所完整建构的企业级 PaaS 平台,是支撑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数字底座。鼎捷雅典娜持续融合微软 Azure GPT 并引入国内优秀开源大模型能力,结合在制造领域数据沉淀,发展制造行业大模型,形成如 IndepthAI、智能问答和敏捷数据等一系列灵活可组装的平台能力。
鼎捷 IndepthAI 是面向开发者的基于大模型技术构建 AI 原生应用工作平台,以降低 AI 开发门槛,快速搭建 AI 应用;智能问答能力用于快速、低成本地构建生成式企业问答机器人;敏捷数据能力融合大模型、行业知识图谱和数据引擎,是形成各种智能体的基础。
图片
公司客户基础优势显著,行业市占率持续巩固。公司凭借对多个聚焦行业的业务形态、业务需求、业务模式的深刻理解和服务经验沉淀,为全球累计超 50,000 家客户提供数智化转型,实现“智能+”变革。公司大型集团客户包括复旦微电子、东富龙、老板电器等众多样板案例,专精特新客户近 800家。在中国台湾地区,公开发行上市企业公司业务的覆盖家数已达 77%;而在中国大陆地区,公司在制造业 ERP 软件市场销售份额位居本土厂商第一,达14.8%。
图片

2.2 构建完善数智化转型产品服务体系,雅典娜赋能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公司以ERP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核心,向外扩充并衍生ERP II产品互为补充。自成立以来,面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管理需求,公司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和行业洞察,已构建涵盖大中小型客户的完善的ERP产品矩阵,覆盖多种运营领域与应用场景。公司的ERP II产品包括BPM、BI和HR,从传统ERP的资源优化和业务处理扩展到利用企业间协作运营的资源信息,实现协同商务。
图片
链接企业运营和生产制造,鼎捷MES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鼎捷MES 与ERP进行耦合性集成,使企业生产制造系统的信息与营运系统的信息进行勾稽,实现精细化管理。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鼎捷智能车间从缩短周期、降本增效及提升质量三个核心维度给企业带来显著的应用效益。具体而言,可实现制造周期缩短45%、在制品WIP减少30%,效率提升26%、成本降低27%,以及质量过失减少70%、缺点数降低25%。
图片
公司ERP及MES软件国内行业市占率处于第一梯队。在中国大陆地区,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公司在中国制造业 ERP 软件市场销售份额中位居第三,在本土厂商中排名第一,达到14.8%,与国际龙头企业差距缩小。根据IDC的数据,公司MES产品在高科技电子及计算机通信、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市场分别占有9%、5%和3%的份额。在半导体领域,全球头部厂商鼎捷合作占比约三成;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鼎捷累计服务国内近千家企业,A股上市汽车零部件企业中鼎捷客户占比近20%。
图片
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公司加速开拓 PLM 市场,优先专注电子、半导体、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离散型行业。研发创新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核心,鼎捷PLM协助企业建立基于需求驱动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协同的产品正向研发体系,无缝衔接并协同管理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制造、维护、报废等各个环节,推动企业实现端到端的研发数字化转型。根据IDC研究,2023年的中国PLM市场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高科技电子及计算机通信、装备制造、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公司依托在MES深耕行业中的知识及客户资源的积累,在三大应用场景中均表现亮眼,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5.1%、7.9%、3.4%。其中鼎捷在装备制造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一。
图片

2.3 行业视角:制造业ERP、MES等市场规模均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工业软件细分领域众多,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工业软件是指应用于工业领域,为提高工业研发设计、业务管理、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水平的相关软件和系统。根据产品的具体用途,主要划分为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业嵌入式四大类别。近年来,中国工业软件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到2824亿元,同比增长12.3%。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下,制造业企业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对工业软件及信息化服务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图片
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工业软件是发展数据经济的重要基石之一。2023年以来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不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强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力要素的重要价值,探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模式,带动工业软件行业稳固发展。
图片
我国ERP软件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制造业为主要应用市场。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ERP软件市场规模达到481.9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制造业为我国ERP软件应用的第一大行业,占比达到41.1%,其次为流通行业、建筑行业和电力行业,占比分别为17.4%、8.4%和4.8%。
图片

3 工业+AI应用加速渗透,公司首发制造业多智能体协议

3.1 工业大模型应用已逐步渗透至工业制造的各细分环节
工业大模型应用已逐步渗透至工业制造的各细分环节。从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可以将工业场景概括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四个主要环节,根据腾讯研究院整理的99个工业大模型的应用案例,目前工业领域的AI大模型的场景应用已渗透至外观设计、工业代码生成、知识管理与问答助手等各个细分场景,国内外厂商基于工业AI模型的内部赋能以及外部商业化落地正在不断推进。
图片
2029年全球工业A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83亿美元。BlueWeave Consulting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工业AI市场规模约为31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583亿美元,2022-2029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2.07%。我国AI+工业应用有望加速渗透,2025市场规模超140亿元。根据德勤数据预测,至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应用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1亿元,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67%。
图片
国家多次发布政策强调提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加快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赋能。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柔性制造、机器人协助制造、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深层次应用场景的探索,完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科技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在制造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经济高端高效发展;同时,《"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人工智能、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
图片

3.2 雅典娜中台应用,持续融合AI大模型能力推动性能迭代
公司积极融合AI、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持续推进鼎捷雅典娜平台的研发升级,拓展数智驱动的AI新应用,基于深厚的行业know how持续推动AI在TO B领域的场景落地,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公司以“智能+”战略为引领,多领域布局,构建了强大的鼎捷领域大模型,还整合了如DeepSeek、GPT全系列模型、通义千问、豆包、文心一言等先进大模型,积极拓展AI应用场景。
图片
作为企业级AI智能体应用生成平台,鼎捷以大模型为核心底座,以生成式驱动为核心理念,构筑出鼎捷雅典娜平台的“企业数字运行空间”,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AI能力,包含一分钟创建企业级智能问答系统、生成3D图纸等诸多新一代智能应用。
其中,文生设计以AI+方式作为技术驱动力,创新企业设计环节,通过鼎捷领域大模型为基础,封装企业图纸及设计经验,以自然语言交互的方式,实现图纸生成;而智能采购参谋以+AI方式,赋能企业采购业务环节,以AI为主导,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的方式,实现业务驱动,以“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手段,优化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图片

3.3 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业内首个多智能体协作平台

2025年2月,公司宣布DeepSeek大模型全面集成至鼎捷IndepthAI智能体平台及鼎捷全线智能应用。鼎捷IndepthAI智能体平台与DeepSeek大模型的集成,将进一步提升鼎捷雅典娜平台在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流程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加速平台AI能力布局和商业落地,拓展国产大模型应用生态圈,为客户在业务创新、私有化落地等诸多数智化转型场景应用,提供更多的选择。

图片

公司聚焦制造企业研发管理场景,鼎捷PLM已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集成。通过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领先AI能力,公司有望助力PLM企业用户实现高效数据检索与智能生成,以数字化管理驱动企业研发创新,加速迈向智能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时代。

鼎捷新一代PLM凭借微服务与模型化驱动架构,天然具备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的便利性。鼎捷PLM系统具有更灵活易用的特点,能轻松增减功能,快速对接第三方系统。公司将RAG(检索增强生成)拆成两个独立的微服务:多模态数据转化和总结推理服务,在不影响标准功能的同时能够快速上线。

图片

公司拟发布制造业多智能体协议MACP以及制造业通用多智能体协作平台Commander 2.0制造业作为高度垂直领域,对智能体的精准性与协作能力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其特有且复杂的业务场景中,智能体之间的交流机制更需具备高度契合行业特性的标准与规范。公司依托行业经验,将在下一代Indepth AI中发布:

(1)首个制造业多智能体协议——MACP(Multi-Agents Context Protocol),MACP协议旨在让AI智能体之间实现类似人类的自然沟通与协作。通过统一的数智空间语言和思维方式,打破智能体间的壁垒,使其能够高效协同,解决复杂的行业难题。

(2)首个制造业通用多智能体协作平台(简称Commander2.0),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Commander,就像一位企业大家长,知人善任,指挥调度,遵循鼎捷MACP协议,稳定、高效调度多智能体去处理一切企业事务。
图片
Commander 2.0遵循鼎捷MACP协议,指挥调度多智能体处理企业事务。它能够深刻理解企业的知识体系、业务流程与数据,并通过鼎捷MACP多智能体上下文协议,实现智能体之间的自然协同交互,提升智能体的兼容性和合作效率,使其能够自思考、自感知、自觉醒,灵活调度企业的资源——无论是人、事、还是物,从需求输入到成果交付、AI应用交付,再到质量保证,完成全流程的端到端闭环。在鼎捷MACP协议框架下,制造业的工作场景有望实现从传统人工协调到智能化协作的转型。

3.4 持续深化华为云合作,深度赋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公司自2019年开始,与华为云始终保持着紧密的生态合作关系,双方携手致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有价值的产品与方案,共建产业数智新生态。其中鼎捷PLM、T100、鼎捷雅典娜等数智化方案全面拥抱鲲鹏技术认证,并且多款产品线在华为云云商店上架;同时,公司聚焦制造企业AI场景需求,结合行业积累,融合华为云的模型和算力能力,打造华为云&鼎捷工业AI解决方案。
图片
2025年3月底,在华为云生态大会2025上,公司与华为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度合作。未来双方将基于在各自领域的行业优势,有望在技术赋能、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双方将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创新,围绕华为云昇腾云、IoT、iDME等技术,共建智能制造联合方案,助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共创智造美好未来。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营业收入:公司作为国内工业软件龙头厂商之一,核心技术积淀深厚,产品服务矩阵完善,未来公司整体业务有望受益于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叠加AI+工业应用渗透而实现高质量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持续提升,增长率分别为14.03%/15.69%/ 18.23%,对应营收分别为26.58/30.75/36.35亿元。

自制软件销售:公司持续完善研发设计、数字化管理、生产控制等领域的工业软件产品,近年来业务营收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未来有望受益于公司在工业AI领域的发力布局而实现加速成长。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自制软件销售业务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0%/25%/25%,对应营收分别为7.95/9.94/12.42亿元。

外购软硬件销售:公司持续专注于电子、半导体、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优势行业经营,深度挖掘行业数智化转型、IT 与 OT 融合、智能制造、企业出海等需求商机,未来有望随着行业和应用场景覆盖度提升而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外购软硬件销售业务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5%/15%/15%,对应营收分别为6.38/7.33/8.43亿元。

技术服务:伴随着公司自制软件以及外购软硬件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技术服务营收规模有望受益于下游企业客户需求增长而增长。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技术服务营收规模增速分别为10%/10%/15%,对应营收分别为12.25/13.48/15.50亿元。

毛利率:近年来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维持高位,未来随着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叠加新行业持续拓展和AIGC功能矩阵完善,有望推动毛利率持续提升。预计公司2025-2027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58.94%/60.17%/61.26%。

费用率: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收入规模提升以及运营能力的持续优化,整体费用率有望持续优化。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9.31%/29.22%/29.17%, 管理费用率分别为9.56%/9.38%/9.26%,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47%/8.43%/8.31%。

图片


我们采用相对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并选取工业软件以及AI应用厂商汉得信息、赛意信息和泛微网络作为可比公司,三家厂商均为国内领先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与鼎捷数智类似。


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58.87倍,我们认为公司在工业软件领域产品矩阵布局完善,涵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下游客户粘性强,未来随着公司AI产品迭代和渗透,整体经营质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估值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给予公司 2025年58倍 PE,目标市值111.78亿,对应目标价41.1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图片


5 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所处的智能制造赛道,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市场为例,竞争者众多,格局高度分散。如果公司在技术、产品及服务上不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则可能面临竞争优势被削弱、业务拓展受限、市场占有率降低等风险;


2、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当前大陆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且市场空间广阔,鼎捷正持续加强大陆地区的业务开拓。但大陆地区制造业企业在经营模式、数字化认知等层面与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可能存在差异。若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大陆地区制造业企业的需求,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则公司的成长性将大幅削弱。


3、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持续演进有望引导工业软件的范式变革。未来若公司不能持续保持技术创新,跟随前沿技术的发展步伐,将削弱已有竞争优势,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