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时代”已到英雄暮年了吗?
kuru / 04月24日 21:28 发布
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前阵子港交所审议了上市申请。
内地企业去香港二次上市,基本上都是两个目的,第一个融资,第二个出海。
宁王称霸锂电江湖,已经很多年了,在2024年之前,宁德时代其实都还比较舒服,但是从去年开始,宁王遇到了挑战。
首先从营收规模上来看,2020年宁王突破500亿,然后短短三年时间,2023年突破4000亿,非常夸张,充分享受了新能源发展的红利。
但是2024年不是很乐观,营收下降到了3620亿。
虽然今年一季度营收847亿,同比增长了6%,很显然这个增速比较小。
如果从业务表现来看,去年宁王有个数据不是很理想,那就是去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储能装机量,这两个的增速都远高于宁德时代的出货量增速。
前些年的动力电池市场,行业增速多少,宁德时代差不多就会增长多少。
比如2023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38%,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就增长了35%。
但是去年情况不乐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再次提速,同比增长超过40%,但是去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出货量381GWh,同比增长只有不到19%。
原因也很简单,之前锂电价格在高位的时候,造车圈不是都在说这样一句话吗,苦宁王久矣,因为电池的成本太高,所以很多车企巨头都自己布局了动力电池。
再加上类似赣锋锂业这些跨界做电池的企业也增多了,所以一定程度抢了宁王的市场。
还有储能电池现在也面临跟动力电池类似的局面,宁王周围可以说是强敌环伺。
于是就有了上图这个业绩表现,去年宁德时代营收3620亿,同比下降9.7%,归母净利润507亿,同比增长15%。
营收下降是因为单价下跌,竞争太激烈了。
其实去年的销量是增长的,锂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8%,动力电池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而且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有所提高。
如上图所示,去年毛利率24.44%,比2023年提高了1.5%,净利率14.92%,比2023年大幅度提高了3.3%。
这两年的毛利率提高,受益于碳酸锂价格的大幅度下跌,成本下降了不少。
净利率表现这么好,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净利率再次提高到17.55%,这就是费用控制的结果。
提一下宁德时代的销售费用,软件里面的截图可能会显示大幅度下降了。
看上图这个近几年的销售费用走势,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去年采用了新的会计准则。
调整之后,实际上2023年的销售费用是30亿。
去年的销售费用是35.6亿,同比增长17%。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实现了21.8%的销量增长,花的这些销售费用,并不算多。
然后管理费用的增长也能理解,宁王一直在扩产扩大规模。
现在宁王的产能已经高达676GWh,而且还有219GWh的在建产能,太夸张了。
费用的大头研发费用,宁德时代去年的增速降下来了,去年研发费用186亿,同比只增长了1.4%。
不过近两百亿的规模摆在这,研发投入的力度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技术领先行业的核心。
宁德时代作为一家toB的企业,在C端消费者的知名度如此之高,很多车企甚至在宣传车型的时候,如果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还会特意突出这一点。
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可能是电池对汽车太过重要的原因。
你看宁王新推出的三款产品,神行超充电池、钠电池和骁遥双核动力电池。
神行超充电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神行电池系列和麒麟电池系列,宁王一直在宣传,也一直在更新迭代,现在都还是主要研发项目之一。
现在最新的神行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大,充电速度越来越快。
现在的电池主要都是4C,5C已经是很先进的技术了,我看宁德时代居然在12C技术都有了突破,而且还能实现800公里的续航。
12C的意思就是1/12小时,也就是5分钟就能充满。
这让我想起某手机品牌之前的广告语: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
还真是巧了,该手机品牌的电池也是当年宁德时代做的。
当然这个产品刚亮相,实际上目前的实测也做不到800公里,大概五百多公里,这也已经很厉害了。
能够兼顾充电速度和续航,宁王不愧是宁王。
然后钠电池宁德时代也有了进展,钠离子电池一直都是主要研发项目之一。
钠电池之前也被炒作过,现在好像没之前那么火了。
我之前很少提钠电池,因为这东西什么都好,就是难度太高。
钠很便宜,海水里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钠电池非常安全,锂电池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是钠电池要做出具备商业价值的产品,特别艰难,现在依然很难,主要难点有两个,一个是续航,另一个是使用寿命。
钠电池现在能做出来的极限续航太短了,都不值一提,而且使用周期也很短,根本用不了几年。
但是他的安全性是真的高,所以宁德时代一直没有放弃,前两天就发布了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我看了一下介绍,钠新电池的密度达到175Wh/kg,续航500公里,支持5C充电,而且能做到1万个循环的寿命。
这几个数据放到钠电池上,就不得不给宁王伸个大拇指。
还有骁遥双核动力电池,这也是一个新产品,和纳新电池同时发布的,现在有四种组合方案,分别是钠铁双核、铁铁双核、三元铁双核以及双三元双核。
这四种各自的参数就不讲了,自己去差,反正都是黑科技,表现很出色。
这个骁遥双核动力电池,简单来说,就是集中了性能、安全和续航这三大优点,这三点也是电池很难兼顾的。
宁德时代的解决办法是把电池分为两部分,可以自由切换,一个是主电池区,另一个是增程区,平时主要用主电池,需要长续航的时候,就切换到另一部分。
这里面最大的技术难点是“自生成负极技术”,也就是让锂离子可以跳过石墨负极,从而提高电池效率,电量和续航自然就提高了。
不过这个技术宁德时代目前也不是很成熟,我估计正式商业化可能还有3年左右的时间,钠新电池倒是今年就开始量产了。
关注宁德时代的就要多去关注他的这些前沿技术,在全固态电池出来之前,这些过渡产品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宁德时代现在也在押注换电领域,这个事情目前争议很大,利与弊都有。
有利的一方面自然是可以增大电池的出货量,并且深度绑定车企。
如果选择换电方案,每辆车就需要配1.5~2块电池,自然对电池出货量有好处。
换电方案的标准化,则会让车企无法选择其他电池企业。
搜易这两年宁德时代在大力布局换电,比如和蔚来合作,按照计划,今年是要建1000座换电站的。
但是这里面的弊端也很明显,电池相对于一辆车来说,成本是很高的,那多出来的这0.5~1块电池,由谁来承担呢?
车企不可能承担,宁德时代更不会白送,似乎也只能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可能也是到目前为止,这么多的车企,只有蔚来这一家对换电最上心的原因。
换电的本质是节约时间,如果在充电速度比较慢的情况下,换电可能是一个刚需,但是如果未来充电速度越来越快,是否还有换电的必要?
这确实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但是不管怎么样,从宁德时代诸多动作来看,这家公司没有躺在王座上偷懒,正在竭力为未来谋发展空间。
文章标题是一位读者朋友问我的,现在的宁德时代没有暮年迹象,还是很有活力的。(木禾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