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绒毛浆:关税“卡脖子”引爆国产替代潮!

梭哈一次   / 04月22日 23:23 发布

一、行业危机:关税“黑天鹅”暴露供应链脆弱性

进口依赖之痛

我国绒毛浆年需求量超200万吨,但70%-90%依赖进口,其中美国占比高达75%。中美关税加征后,进口成本从6000-8000元/吨飙升至1.2万元/吨,现货市场一度“有价无市”。下游卫生用品企业面临20%-30%的终端涨价压力,部分中小厂商甚至被迫停产。

技术壁垒与原料桎梏

高端绒毛浆需采用长纤维针叶木(如美国南方松),并通过精细化工工艺控制纤维分丝帚化,形成高吸水性、低粉尘特性。国内中低端产品占比高,原料依赖短纤维阔叶木及竹浆,工艺水平尚存差距。例如,美国IP、GP等企业通过精准蒸煮温度和化学品配比,实现性能稳定性,而国内企业仍处于追赶阶段。

二、国产替代的三大核心驱动力

政策与成本倒逼

关税催化:美国进口成本骤增50%,国产品价格优势凸显(国产中高端浆价8000元/吨 vs 进口1.2万元/吨)。

“以竹代木”战略:工信部《绒毛浆产业国产化专项规划》目标2027年国产率提升至50%,竹浆纤维替代率从10%提升至30%,吨成本降低1000元,政策补贴加速技术突破。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

头部企业产能释放:华泰股份规划50万吨针叶绒毛浆项目(全球最大单厂产能)、岳阳林纸10万吨技改产能Q3投产、可靠股份参股广西杭港8万吨项目达产。

工艺突破:青山纸业竹木混合浆吸水性接近进口标准,恒丰纸业纳米竹纤维技术将替代率提升至40%。

产业链利润重构

上游浆厂毛利率从15%跃升至40%,具备自有浆源的企业(如太阳纸业、百亚股份)掌握定价权,下游品牌通过高端化转型消化成本。例如,百亚股份凭借30%自主浆源,毛利率逆势提升5个百分点,终端产品提价3-5元/包消费者接受度较高。

三、核心受益标的与投资逻辑

国产替代龙头(产能+成本优势)

华泰股份(600308):规划50万吨产能占国内需求40%,吨净利2000元,达产后年增利润5亿元。成本优势显著(老挝基地原料成本低30%),社保基金一季度新进前十大股东,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41%空间。

岳阳林纸(600963):央企背景+200万亩自有林地,原料成本低12%,10万吨产能Q3释放,正在申请“绿色制造”专项补贴(可降低30%投资成本)。

可靠股份(301009):参股广西杭港8万吨项目达产后自供比例50%,成本锁定能力强,PE仅18倍低于行业平均,关税每提升10%净利润弹性增15%。

技术突围与弹性标的

恒丰纸业(600356):纳米竹纤维技术突破,替代率40%,毛利率提升至35%,中科院合作研发支撑技术壁垒。

青山纸业(600103):竹木混合浆产能15万吨,市占率25%,吨成本较进口低1000元,绑定豪悦护理等下游长协。

景兴纸业(002067):10万吨技改项目投产在即,业绩弹性达50%,动态PE仅10倍。

下游品牌与设备配套

百亚股份(003006):自主浆源占比30%,高端产品顺价能力突出,库存可支撑半年以上,2024年Q1毛利率逆势提升5%。

仙鹤股份(603733):广西+湖北基地120万吨浆线72小时转产绒毛浆,短期可释放12万吨产能(占国内需求10%),获维达、恒安试订单。

欧克科技(001223):卫生巾设备龙头,技改订单翻倍,下游扩产潮推动设备需求增长20%。

四、风险与机遇并存

短期博弈点

库存消耗周期:头部企业库存可支撑2-3个月,Q2末或现抢货潮,现货价格或冲击1.5万元/吨。

价格传导验证:卫生巾、纸尿裤提价幅度需观察消费者接受度(敏感区间3-5元/包),6促为关键窗口。

长期风险提示

替代品性能风险:竹浆纤维蓬松度、吸水性仍逊于高端木浆,可能影响下游产品体验。

政策调控:反囤积执法力度、关税政策变动及汇率波动(人民币贬值加剧进口成本)。

五、投资视角:聚焦确定性赛道

产能落地确定性:年内释放产能的华泰、岳阳林纸、景兴纸业为优先标的。

成本优势壁垒:自有林地(太阳纸业)、竹浆资源(宜宾纸业)及工艺领先(恒丰纸业)企业。

下游品牌α机会:高端化能力强(百亚股份)、库存管理优异(豪悦护理)及绑定长协(依依股份)。

结语

绒毛浆国产替代已从“政策概念”迈入“业绩兑现期”,在140万吨供需缺口与万亿卫生用品刚需支撑下,具备技术、产能、成本优势的企业将率先受益。建议投资者把握产能扩张主线,警惕无实质进展的概念炒作,动态跟踪替代品接受度与政策风向。调研纪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