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光信息:一季度全面超预期,国产GPU领军进入业绩爆发期
A股计划 / 今天08:11 发布
国盛计算机核心观点
事件:2025年4月21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4.00亿元,同比+50.76%;实现归母净利5.06亿元,同比+75.33%,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25Q1收入利润均超预期高增,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至25.22亿。1)公司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产品性能提升,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根据公司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4.00亿元,同比+50.76%;实现归母净利5.06亿元,同比+75.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4.42亿元,同比+62.63%,业绩超出市场预期。2)公司营收增长带动了销售回款增加,已签订合同的预收货款高增,20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25.22亿元,去年同期为-0.68亿元。3)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净利率29.74%,去年同期为24.77%,同比+4.97pct。 合同负债暴增至32亿元,积极备货、研发加大显示信心。1)2025年一季度,合同负债金额达32.37亿元,去年年报仅为9.03亿元,环比+258.47%。2)同时,公司积极备货,2025Q1存货达到57.94亿元,环比+6.80%,彰显公司发展信心。3)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7.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6%,占营收比重达到31.82%。 DCU兼具性能、生态优势,重要行业客户发力在即。1)海光 DCU 基于通用图形处理器设计理念,具有全精度支撑能力,包括双精度、单精度、半精度、整型等,能够充分挖掘应用的并行性,发挥其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快速开发高能效的应用程序,为科学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提供算力,可以全面支持深度学习训练、推理场景,以及大模型场景等。海光 DCU 具备自主研发的 DTK 软件栈,是目前国内最为完备的生态之一,极大的减少了应用迁移难度。2)海光 DCU 拥有完善的统一底层硬件驱动平台,能够适配不同 API 接口和编译器,并支持常见的函数库,与国内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完成全面适配。3)公司依托光合组织打造产业生态,持续建立健全产业链;围绕海光技术路线,升级面向生态伙伴的“星海计划”,通过全方位资源投入,全面支持上下游伙伴加速围绕海光计算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截至2024年,公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近 5,000 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用户等创新力量,开展了近万余项软硬件优化协同技术研发,共同打造上万项联合解决方案,共同促进海光整机生态健康发展。 AI发展上升至战略高度,国产智算中心建设正在加速推进。1)当地时间2025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美政府2025年4月11日晚间宣布对一系列电子设备免除关税,而这些相关产品将被归为半导体类别,为确保它们回归本土生产,美国预计将在“一两个月内”出台专项“半导体关税”。当地时间2025年4月15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发布通知称,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9日告知,该公司H20芯片出口到中国需要许可证,此后又于2025年4月14日告知,这些规定将无限期实施。2)2025年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以美国CPU厂商英特尔为例,2024年财年,英特尔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收入为155亿美元,占比29%,超过美国本土。其晶圆制造厂在美国本土、爱尔兰、以色列,按“原产地”认证规则,其在美国本土流片的产品一律认定为美国本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按照前述规则加征125%关税,国产厂商有望迎来巨大的替代机会。 维持“买入”评级。作为国内芯片厂商龙头,随着deepseek的发布代表着国产模型大进展,AI应用百花齐放,叠加外部博弈持续加深,国产算力迎来春天,考虑产品性能的迭代与下游需求的不断释放,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收入为146.71/183.52/220.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9.36/50.01/61.1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