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一只很多大V都在持有的价值毁灭股
时空复利 / 04月21日 19:39 发布
长春高新,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7.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37%。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5.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42%。
本质上,是长春高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了问题,增长激素不是硬需求,且存在伪需求,这就意味着水分是极大的。
一只基本面水分极大,导致商业模式出现了问题,谁也来了也不管用,股神买了也要亏。
因为不尊重规律,不顺从规律。
打个比方,大柱子伯爵如果违背妇女意愿,是不会得到真正幸福的。
下文是去年6月发表,观点依旧不变。
聊聊长春高新,股价从515块跌到100块,跌幅80%,惨绝人寰。
我说过很多股票是被错杀的,因为没错杀的说的少,长春高新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很多大V依旧坚守长春高新,依旧嘴硬。 那我们就仔细说说吧。 看长春高新的财务面是极好的,下面是2023年数据。 毛利率86%,比肩茅台。 净利率32%,ROE20%+,低负债,现金奶牛。 但商业模式有大问题,那就是整个行业被过度营销。 长春高新的主营业务是生长激素,梅西如果不是因为打了生长激素,个不够高,也就成不了顶级球星。 但注射生长激素,判断标准比较严格,也比较复杂。 今天很多地方在用各种方法滥用生长激素。 而一个发育正常但是偏矮的孩子,一旦按照侏儒症的方法注射了生长激素,几乎就是在破坏孩子各种和代谢功能相关的激素分泌,百害而无一利。就算骨骼最终多伸长了一些,换来的也是畸形的骨骼形态和一身基础病。 打生长激素,需要去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科”做骨龄测试。
如果骨龄测试发现问题,再做药物激发测试,情况都满足之后才可以注射生长激素。
但是,很多医院其实没有生长发育科,仅仅有儿科,这是不够的。
骨龄代表生物发育的年龄,骨龄越大生长潜力越小,骨龄越小生长潜力越大。
但也并不是说骨龄越小越好。只有当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1岁,之后才有正常状态下较长的发育年龄。
总之,骨龄测试是很麻烦,很严谨的一件事。
这么说太抽象,我们还是说数据。
在监管很严格的美国,生长激素缺乏的人的比例大约是万分之一,而我国的诊断比例是接近 3%。同样都是人,怎么高出300倍?
原因就是中国儿童生长激素超范围使用,已经成了医疗圈创收的潜规则。
这种滥用一般是在民营医院做最终的操作,但之前的诊断可能是由公立医院的医生联手药企把处方转到合作的民营医院去。 而不良医生如果把处方介绍给一些民营医院,之后甚至会享有终身提成制。因为一般这个药会持续注射3-5年,只要孩子还在用药,他们就会持续拿提成。 生长激素里,粉针最便宜,年治疗费用2.6万左右,每天注射一次,活性较低,效果是最差的。 其次是水针,5.5万一年,也是每日注射一次。 长效水针最贵,21.8万元每年,每周注射一次。 但就算是用最便宜的,5年下来也要13万块钱。 很多家长被忽悠,担心孩子身高影响未来。 实际上,在孩子生长激素分泌量正常的情况下,长期注射生长激素的害处很大。 比如糖代谢混乱、甲状腺功能低下、股骨头滑脱与脊柱侧弯、出现色素斑和肢端肥大。 高剂量的生长激素使用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谁都不想十二三岁就患上二型糖尿病吧?
还有被证实的副作用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骨骼可能真比之前长得快了一些,但认知能力衰退了,傻大个。
还有股骨头滑脱与脊椎侧弯。因为多出来的生长激素刺激过多,导致骨骼生长得不均匀,在关节的结合处,关节空间和股骨头没有同时增大,于是脱臼出现了。
脊柱也是这样。在异常增多的生长激素刺激下,脊柱一侧比另一侧生长得更快,于是弯了。
还有普遍的现象是,身高没涨,体重涨了二三十斤。
父母无知,好心办坏事,孩子也是可怜,跟着遭罪。
所以整个生长激素行业看下来,美国生长激素缺乏的人的比例大约是万分之一,而我国的诊断比例是接近3%。
这个数据的差异比例是多少,中国生长激素的水分就有多少。
所以,你还会盲目的给孩子打生长激素么?还会期待长春高新这只股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