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轮模拟芯片大周期
盈利百分百 / 04月18日 08:56 发布
尽管国产厂商理论上可填补市场空缺,但面临良率、可靠性和供应链稳定性等实际挑战。讨论还覆盖了模拟板块的财务弹性,分析未来价格趋势、供需动态及的市场影响,强调主要风险为两国关系的不确定性。即便谈判缓和,预期关税难回历史低位,呼吁持续关注国产替代进展和市场供需变化。
投资建议与标的
推荐顺序:
首选 IC 设计公司:量价弹性最大,重点包括:
圣邦股份 (收入弹性 130%+,PE 估值可上修)、 纳芯微 (汽车占比 高,弹性 300%)、思瑞浦、新洁能等。
次选晶圆代工: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 (产能利用率已满,可能受益于转单)。
再次设备 / 材料:8 英寸设备厂商 (如北方华创), 但需观察扩产节奏。重要问答
在当前形势下,国内模拟厂商是否能够完全取代海外厂商的市场份额?面对当前局势,TI或ADI等海外厂商能否迅速找到解决办法?
如果不算可靠性与良率问题,国内模拟厂商理论上可以做到完全取代海外厂商的市场份额。但在考虑关税、良率等因素后,目前可靠性与性价比方面,海外厂商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目前来看,TI或ADI等海外模拟芯片厂商短期内找到有效解决办法的可能性较小,更多厂商处于观望状态,包括国产客户、国产渠道以及相关厂商。
短期内,海外太空模拟芯片厂商是否有可能为国产代工以解决供给问题?
短期内,海外模拟芯片厂商为国产代工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四点:一是没有足够的产能点;二是没有厂商能够提供全品类对中国市场的供应经验;三是即使有竞争厂商愿意代工,也需要时间磨合并提高良率,一年之内难以解决供给问题;四是当前的关系可能更侧重于形式而非实质内容,若发现漏洞仍会堵上。
对于国产模拟芯片厂商而言,在导入国产客户方面是否会需要较长的时间?
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在导入国产客户方面不需要太长时间,因为过去已经有部分厂商在车载供应链等客户体系中占据了一定份额,此次加征关税导致国产厂商被拦截,但具备迅速提升份额并替代海外厂商的能力。
在收入弹性方面,国内模拟厂商的总营收潜在弹性是多少?对于各个公司具体的收入弹性,能否给出一些数据参考?
整体的国内模拟厂商的总营收潜在弹性是百分之百32。在二季度模拟的几个城市中 ,盛邦的收入弹性约为130%,思瑞浦是两百多,雅创则是400%多,其中雅创弹性较大的原因在于美系厂商在车规级产品市 场份额的减少。
关于利润市场的测算,是如何进行的?根据刚才计算的营收绝对值和21年Q2的净利润水平,能得出什么样的利润弹性结果?
我们采用了模拟厂商21年第二季度的净利率作为基准,通过将各公司21年Q2的利润率乘以对应的营收绝对值来计算利润弹性空间。圣邦的利润弹性约为450%,思瑞浦为900%,芯朋微则为1400%。
当前模拟厂商的估值水平大概是多少?
目前,圣邦的PE估值是20倍,思瑞浦是3倍,,芯朋微的估值大概是8倍,而模拟的台型公司如D威的估值大约在15倍左右,整体看下来,估值水平大概在15到20倍之间。
模拟板块未来的行情判断如何?
即使中美两国谈判,预计TI在国内打价格战的难度将增大。需求方面不必过于担心,关键在于未来价格 行情能走到什么级别,以及中美关系对模拟板块的风险影响。此外,当前供需关系和美机厂商供给缺口由国产厂商填补的可能性也是关注焦点。
对于后续模拟板块的需求情况如何看待?
当前阶段,疫情带来的脉冲式需求冲击已过,但上一轮行情从21年Q4持续至次年8月,类似21年初的行情水平。后续可持续性仍值得观察。赛道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