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全志科技:广东杀出芯片独角兽,业绩飙升1000%!

一股   / 04月13日 12:59 发布

国产汽车芯片,撕开了一道口子。


2022年我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仅5%,与光刻机半斤八两,但2024年已经突飞猛进到15%。


在这背后,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


从销量上来看,2020-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136.7万辆迅速上升到1286.6万辆,年复合增速高达75%,堪称汽车行业的一大奇迹。


图片


汽车芯片是智能汽车的“大脑”,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车路协同等的渗透普及也为国产汽车芯片公司提供了切入口。


粗略估算,传统燃油车大约得搭载 600 -700颗芯片,电动车的芯片量则在1600颗左右。


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更甚,至少需要 3000颗以上芯片,是电动车的2倍、燃油车的5倍之多,并且价值量也在大幅上升。


例如,智能汽车中的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和智驾系统等处处离不开芯片参与。


庞大的电动汽车销量,再加上每辆车上芯片量价齐升,对汽车芯片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在2025年4月初,国内多家车企公布了其3月份“成绩单”。其中,比亚迪 3月销量达37.74万辆,同比增长24.78%,吉利、小鹏等销量也均大幅增长。


图片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旧不见颓势,汽车芯片出货量将随之水涨船高。据估计,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为850亿元,到2026年将达到1400亿元左右。


面对如此大一块“肥肉”,又有苹果、特斯拉教科书级别的造芯史摆在眼前,不是没有车企尝试自研芯片,而成功者甚少。


芯片设计是一场挑战物理学的浪漫冒险,但试错成本极高。


相对而言,芯片公司向汽车领域拓展业务却要容易得多。例如,瑞芯微、全志科技、韦尔股份、普冉股份等的产品均适用于汽车电子。


其中,全志科技就享受到了不少汽车行业红利,也是端侧AI最大的受益者。


2025年4月10日,公司发布一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约50%,实现净利润0.85亿元-1亿元,同比增长73.16% - 103.72%,正是汽车电子和端侧AI的作用。


不光如此,2024年公司业绩能一举扭转前两年的下行趋势,除了消费电子行业回暖之外,向汽车和AI领域的拓展同样举足轻重。


2024年,全志科技实现营收22.88亿元,同比增长36.76%;实现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626.15%


图片


那么,全志科技究竟都有哪些成果?


首先,在汽车电子领域。


全志科技研发了智能座舱、全数字仪表、AR-HUD(抬头显示)、智能激光大灯、智能辅助预警等多种智能模块解决方案。


其中,2024年搭载公司芯片的AR-HUD和智能激光大灯模块已在国内头部车企上大规模量产。并且,公司发布的座舱芯片T736,也已经向下游头部客户推广。


图片


而公司的汽车客户覆盖了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一汽和上汽等众多主流车企。


根据罗兰贝格预计,2030年全球智能座舱在乘用车的渗透率最终将达到87%左右,而中国市场甚至将达到90%左右。


全志科技在智能汽车上的布局充分顺应这个发展趋势,有望助力公司释放业绩弹性。


 


其次,在端侧AI领域。


全志科技本来从事的就是终端设备芯片的设计工作,如今AI向端侧加速落地,无疑正中公司下怀。


第一,技术积累。


终端应用类芯片可以分为四种,MCU(微控制器)、SoC(系统级芯片)、蓝牙芯片和传感器。


其中,SoC芯片集成度更高,高性能的SoC芯片更适用于端侧AI的复杂计算任务,例如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物联网等相关产品。


而全志科技恰好是SoC芯片设计公司,并且芯片制程已经迭代到12nm,其22nm工艺平台也在不断升级优化。


这也是得益于公司研发力度的持续加大。2020-2024年,全志研发费用从2.84亿元持续增长到5.33亿元,研发费用率一度上升到29.14%。


图片


除此之外,全志科技还是RSIC-V指令集的国内领航者


RSIC-V是全球首个开源指令集,所有芯片企业都可以上面添加和修改,突破传统闭源架构生态垄断,也更适合端侧AI碎片化的应用场景。


早在2020年,全志科技就与阿里平头哥展开合作,并且其基于RISC-V架构开发的产品已经大规模用于各类AI终端设备。


第二,产品全面。


全志的芯片产品相当丰富,包括A、F、T等十几个系列,广泛适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众多行业。


以机器人为例,2024年公司发布了机器人专用芯片MR536,发布仅半年就获得规模量产


目前,全志的机器人芯片在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玩具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落地,未来甚至有希望拓展到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市场。


第三,客户众多。


全志科技的客户资源也很丰富,是公司产品能够放量的重要原因,包括小米、阿里、百度、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公牛集团等。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与小米深度绑定。而小米生态是很强的,产品涉及范围广且用户数量。这对公司的产品拓展将有很大帮助。


最后,总结一下。


当下,智能汽车电子和端侧AI应用都是成长性比较强的蓝海赛道,正对芯片如饥似渴。


全志科技的产品充分适用于这两类应用场景,且芯片种类多、下游客户多、技术积累也多,竞争力有望逐渐凸显出来。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来自飞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