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有的说豁免,有的说没豁免?
股林 / 04月13日 12:44 发布
这个误解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政府这次发布的公告太复杂,有好几条不同的规则,导致大家读公告时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有人看到公告里说”这次豁免针对所有国家”,自然就理解成“中国肯定也包括在内”,觉得中国这次也豁免了。还有人专门看到公告里有一句“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继续有效”,于是觉得"中国肯定没有被豁免”,这个豁免只是针对别的国家的。
但实际上,这两个看起来矛盾的点说的是两个不同的情况:公告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特定的一些科技类产品,比如手机、电脑、半导体设备,给出了一个新的豁免办法。这些产品,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里面含有一定比例的美国生产的零件),就可以豁免。
但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制造的其他大量产品”,尤其是那些不符合上述豁免条件的,之前的额外惩罚性关税其实还存在,没有被全部取消。所以:
"中国被豁免了"这句话也对,前提是那些科技产品符合新豁免规则的情况下(比如手机里面用到足够比例的美国零件)。
“中国没被豁免”这句话也对,因为大量其他产品,特别是不符合新规则的,依旧还是要交额外关税,没有放松。
Q:豁免政策是否针对中国?
A:整体市场对豁免政策存在分歧,但方向不变。关于中国地区是否被豁免,目前律师之间仍在争论。我们认为首先应搁置这一争论。其次,无论中国区是否被豁免,对整个苹果产业链的影响已不大。若中国区被豁免,将有利于苹果产业链;即使不豁免,苹果也有能力将最后几道生产环节迅速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地。因此,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如果中国地区被豁免,相关调整会减少;如果不豁免,也有解决方案。苹果已准备了一定时间的存货,可以应对北美一段时间的需求,缓冲时间为1到5个月不等,为整个产业链争取了时间。
Q:这次豁免的产品范围包括哪些?
A:此次豁免的产品范围包括8471类别的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8517类别的电话机和无线通讯设备。具体而言,涵盖集成电路、闪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等产品。
Q:历史上苹果关税政策是如何变化的?
A:从2018年到2020年,苹果关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2018年7月至9月,美国率先对苹果的鼠标、触控板、数据线等周边产品加征关税。2019年10月1日,关税进一步上调至30%。自2018年7月起,苹果开始寻求关税豁免。同年9月,因苹果宣布将在美国本土建设Mac Pro工厂,获得了Mac Pro相关中国制造零部件的关税豁免。
2019年8月,库克访问白宫并取得一定游说成果,媒体上出现了较多库克与特朗普的合照。2019年9月,耳机、手表、平板电脑等产品被纳入加征关税范围,但征税生效日期定为12月。11月,部分产品获得关税豁免。最终,智能手机麦克风一直保持豁免状态,手表曾短暂加征10%关税后也获得豁免,期间未涨价。
Q:关税豁免对苹果产业链有何影响?
A:关税逐渐豁免后,整体可能会出现估值修复。后续的核心关注点将转移到北美市场需求情况及其对出货量的影响,同时也会重新关注创新,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SEVEN调研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