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专家解读美国对等关税政策

哈哈投资   / 04月04日 18:51 发布

会议讨论集中于美国总统实施的高额关税策略,该策略针对全球商品加征10%关税,并对中国商品追加高额关税,尤其针对中国设定了67%的关税,基于对中美贸易逆差的考量。此举依据紧急权力法案,旨在利用贸易逆差提升财政收入,但可能引发全球通胀和经济增长放缓。讨论还涉及可能进一步限制对华贸易和技术交流,如金融投资与技术出口管制。对投资者而言,需关注这些措施对市场和特定行业的影响,包括考虑与关税相关的额外费用、非关税壁垒及反制措施,并据此调整投资策略。整体上,该策略对全球贸易、特定国家及经济领域产生复杂影响,提醒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并适时调整策略。

问答

Q:特朗普总统的关税策略具体是什么?基准关税是如何确定的?


A:特朗普总统实施了一种“先加后谈”的策略,即预先提高关税,并暗示如果后期能达成协议,可能会降低这些关税。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基准关税和对等关税。基准关税是不分贸易伙伴,对全球统一增加10%,并从4月5号开始生效。美国众议院预计这将在十年内(2025年至2034年)带来1.9万亿美元的关税收入。基准关税没有谈判空间,是一个固定的10%。
Q:对等关税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对等关税的税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如此之高?
A:对等关税针对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税率,例如对中国实施了67%的额外关税。这个数字是基于中国对美国贸易逆差贡献计算出来的,即中国对美国出口超过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部分,经过特定算法得出的67%税率。对等关税的税率设定依据的是各国对美国贸易的利差贡献,而非实际的关税水平。例如,越南的90%对等关税是基于其对美国产品的利差贡献达到1300亿美元,而非简单的关税计算。
Q:对等关税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如何?企业如何应对这些新增关税?
A:对等关税对不同区域差异很大,如南美地区(巴西、智利)税率较低,澳大利亚也是10%。而对等关税对中国、欧盟、日韩、印度等重要盟友或贸易伙伴的税率则在20%至26%之间,其中对中国新增34%的税率超出市场预期。企业需要关注自身产品在竞争中的税率优势,比如设备类产品的制造商需比较自身成本优势与竞争对手国家(如日韩)的税率,并考虑成本转嫁到美国采购商和消费者的可能性。
Q:特朗普总统加税行为的法律基础是什么?
A:特朗普总统大胆运用了紧急权力法案,以美国一年高达1.2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为由,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实施对全球的附加关税,这是前所未有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国会未来对紧急权利法案的限制。
Q:那么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一次是怎么处理的呢?对于特定产品是否有所谓的豁免情况?
A:墨西哥和加拿大实际上没有新增量。特朗普之前提到这两个国家因分配问题已面临25%的关税,但美墨加协议中的产品被豁免了额外关税,所以他们的税率基本保持在10%,如能源、钾肥等产品仍按原税率执行。部分特定产品被豁免关税。特朗普在文件中提到暂时不适用于现有关税的产品,包括药品、半导体、木材、关键矿物和能源产品等,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产品以后不会加税,只是暂时排除在外,等待相关调查结果。
Q:转口贸易方面呢?
A:转口贸易方面,市场原本担忧会有进一步行动,但实际上由于越南等地的税率较高,转口到美国已无意义,因此转口贸易自动规避了。同时,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也适用于澳门、香港地区。
Q:关于小额包裹减免问题呢?
A:小额包裹之前曾计划取消绿色通道并加税,但实施困难,后暂停执行。此次已确定好收取小额包裹税费的标准,从5月2日起实行,税率统一设为30%,且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小额包裹将失去免税优待,但澳门可能在90天内会被考虑加入此政策。
Q:整体上,特朗普昨天早上凌晨出台的内网关税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
A:特朗普昨天宣布的关税政策包括对多个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并强调了对特定行业如药品、半导体、木材等的关注,这些产品目前暂时不加税,是因为相关调查尚未完成。整体而言,这是通过提高关税来促使相关产业回流美国本土生产,同时对全球进口商品实施无差别增加税率的策略。
Q:对于当前整体关税幅度较大且由国际应急措施实施的情况下,后续是否有可能部分产品进一步豁免或部分关税延期?
A: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的理解是,首先通过极限施压让对方感受到痛苦,从而促使主动进行谈判。全球附加的10%左右的税率难以谈判,但涉及五十多个国家的关税则存在一定的谈判空间。具体哪些产品能获得豁免或延期,取决于各国的动作快慢及谈判效果,目前无法做出预估,但印度、越南、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已表现出积极斡旋的态度。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可能先从小模块问题开始管控,再逐步降低税率。
Q:针对这一轮美国加针中国,你认为中国接下来是否会出台快速的反制措施?
A:对于中国是否会快速反制,我不能确定。我个人认为精准反制的可能性更大,即针对重点产业如农业、牛肉、大米和鸡蛋等进行精准打击,而非全面反制。全面反制可能会激发对方进一步反制,而什么都不做也不会对自身造成太大伤害。谈判与反制将在不同领域进行,并非硬扛到底。
Q:你如何看待这一轮加深后的加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以及美国是否可能走向滞胀交易?
A:与之前不同,这一次中国对美国加税的比例更高,且全球层面普遍提高关税,这将对美国通胀产生较大实质性影响。预计美国CPI会从2.8%上升到3.8%甚至更高,通胀肯定会抬升,但最终结果取决于谈判结果。即使达成协议,通胀也可能不会回到最初水平,而是高位运行。
Q:联储是否会因通胀粘性和经济疲软而选择降息?
A:确实存在这种情况,联储在关注通胀的同时也重视就业市场和经济基本面。如果通胀持续高位而经济走弱,联储可能会被迫降息以刺激经济。当前美国经济处于中性状态,消费信心和企业信心都在下滑,这可能导致联储在对抗通胀的同时,不得不采取对经济有利的措施。
Q:如果中国采取偏强硬的态度回应美国加税,可能会采取哪些方式?如果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预计哪些领域或条件会让美国愿意降低对中国关税?
A:如果采取强硬态度,中国可能会对美国的某些重要产品和领域加征关税作为反制。具体措施还未明确,但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比如针对特定产品或领域进行加征。美国现在就事论事地愿意进行谈判,但如果将所有问题打包在一起谈,美方不愿意接受。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由于其复杂性,希望与美国合作寻找解决方案,比如降低加税比例或在禁毒合作方面取得进展。不过,中国不会放弃对芬太尼合法出口的管控,而是希望通过合作和技术化处理来解决问题。
Q:美国是否会全面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A:我不太认为会全面浦江,但可能会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增加两次。第一次加征关税涉及大约160亿美元的美国对华出口产品,占比约为整个美国对中国出口的11.7%;第二次反制后达到两百多亿,占比约为14%左右。这次可能扩大范围,占到30%至40%,但是否全面反制还有谈的余地。
Q:全面加征关税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是什么?如果关税持续并被接受,对美国经济后续的影响如何?
A:根据耶鲁大学的测算,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将在实施对等关税后短期内上涨1.7%,实际GDP增速会下降0.6%。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将会上涨2.0%,实际GDP增速会进一步下滑至1.2%以下。美国经济将受到持续的负面影响,包括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回落,衰退风险增加,利差难以缩小,以及科技领域的投资和出口管制加强。例如,特朗普计划限制美国资本对中国二级市场的投资,并扩大出口管制范围,可能会对特定领域的中美经济联系造成脱钩影响。此外,还有待观察的是成熟芯片是否会被加征额外关税,以及这些措施是否会进一步升级到科技领域的其他方面。
Q:特朗普团队的决策机制以及减税政策对冲关税成本的影响如何?
A:特朗普团队可能通过减税政策来抵消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但这可能会增加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耶鲁大学报告指出,减税带来的积极影响可能不及关税带来的负面效应。特朗普可能在做政治筹谋,通过减税争取选民支持,但实际上并未充分考虑加税导致的采购成本增加等问题。
Q:这次加征关税是否会像18年一样短暂,还是作为中期选举的政治筹码而持续更久?
A:我认为这次建立起来的对等关税机制可能不会设定明确的时间期限,而是动态调整,可以根据政治形势和经济状况进行一年一变化的操作。
Q:一年一变化的关税政策是如何运作的?美国是否会频繁调整税率,并且是否有可能增加对中国的限制?
A:一年一变化的关税政策是指根据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第一列和第二列税率的比例。例如,如果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利差贡献从67%(即中国多卖了3000亿产品,总出口4400亿)减少到明年只有2300亿利差,那么比例就会发生变化。这个比例会一年一更新,反映出哪些国家导致利差减少的程度较大,其税率就会相应降低。美国的做法通常是一年一更新税率,但最近一次的变动幅度很大,可能会引发市场强烈反弹,为了缓和影响,美国可能会短期做出调整。此外,美国有可能会在科技领域的出口管制、进口限制和投资限制等方面进一步增加对中国方面的限制,这是针对中国的“小院高墙”工具箱策略,具有持续落地的可能性,与关税问题属于不同维度的竞争手段。
Q:从国内角度来看,针对当前局势,我们会如何应对?
A:从国内角度考虑,首先,学界和研究者可能会争取在短期内(大概率是一个季度以内)寻求缓和谈判的空间,并根据美国的节奏被动做出后续应对措施。其次,美国对于中国的加征限制是否可能进一步拓展到金融投资等领域,目前尚不确定。
Q:关于后续关税取消的可能性,您怎么看?


A:最惠国待遇是更现实的一种长期操作场景,目前的关税措施将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分为战略品和非战略品,分别提高税率至100%和平均约47%。最惠国待遇法案已由白宫提出并由国会推动,四月份还将迎来一轮修改,因此存在一定的变动可能性。尽管当前关税加征幅度较大,但最惠国待遇的实施更具现实性和长期操作性,可能会有所调整。股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