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龙股份,国内独家,光刻胶小巨人,业绩激增130%!
一股 / 04月04日 18:17 发布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1995年,阮立平和阮学平两兄弟东拼西凑了2万元创办了公牛集团的前身,将小小的插线板卖到百亿规模。
1999年,刘卫平和刘福平兄弟成立卫龙食品,靠5毛钱的辣条生意成为漯河首富。
同样的,2000年,朱双全和朱顺全兄弟俩组建了早期的鼎龙股份,这才有了如今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
平台构建
最初,鼎龙股份生产的是电荷调节剂,彩色碳粉的原料之一。
可别小看了彩色碳粉,2012年之前我国主要依赖进口,直到鼎龙股份取得技术突破才终结了海外企业长达20多年的垄断。
而鼎龙股份也并不甘于此,在打印复印耗材全产业链布局完善之后,又向半导体领域拓展业务。
至今,鼎龙股份已经形成了打印复印通用耗材和半导体材料及芯片“两条腿走路”的业务模式。
其中,半导体材料业务覆盖CMP抛光液、抛光垫、光刻胶、先进封装材料以及半导体显示材料等,种类相当齐全。
公司正在逐渐成长为类似于北方华创、盛美上海等的半导体平台型厂商。
2020-2023年,半导体材料业务源源不断为公司提供增长动力,营收从0.79亿元增长到8.57亿元。
并且2020-2024年上半年,公司该业务营收占比从近4.37%一路上升到41.77%,已占据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
正因如此,在半导体周期来临之际,鼎龙股份才没有很“狼狈”。
2023年,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行业内的公司基本都被波及,兆易创新、全志科技净利润同比下滑近100%,江波龙、佰维存储净利润更是缩减了1000%左右。
相对而言,鼎龙股份的业绩表现还算平稳,营收仅下滑2%,净利润降低43%。
并且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重新恢复增长,实现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29.54%;实现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113.51%。
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33.6亿元,同比增长约26%;实现净利润4.9亿元-5.3亿元,同比上升120.71% -138.73%。
修炼内功
鼎龙股份的成功,绝非偶然。
2020年以来,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持续精耕细作,多个细分赛道取得显著成果。
首先,抛光材料打破垄断。
抛光材料用于晶圆的抛光环节,即将晶圆表面的凹凸不平打破平整,主要包括抛光垫和抛光液。
鼎龙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CMP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生产商,打破国外陶氏化学等长期以来的垄断。
而且公司的抛光液产品也已经成功量产,成为国内继安集科技之后的第二家能大规模生产抛光液的上市企业。
目前,虽然鼎龙股份抛光液的营收规模与安集科技差距较大,但营收增速却是安集科技的几倍。
例如,2024年上半年,安集科技抛光液营收同比上升33%,而鼎龙股份营收同比增长190%。
2024年全年,鼎龙抛光液、清洗液合计销售收入约2.16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80%。
其次,封装材料实现订单突破。
鼎龙股份的芯片封装材料主要为临时键合胶和封装PI(聚酰亚胺),在先进封装,尤其3D封装中不可或缺。
2024年,公司的临时键合胶产品和封装PI均获得国内晶圆厂客户的采购订单,订单金额达到百万规模。
另外,鼎龙股份的高端晶圆制造光刻胶有2款产品已经通过客户验证并获得采购订单,还有8款产品处于客户测试阶段。
其中多款光刻胶国内都没有实现突破,公司有望再添一笔辉煌战绩。
然后,显示材料国内唯一量产。
显示材料,是生产显示屏幕的关键,支撑着下游智能手机、电脑等上万亿的应用产业。
可现实却是,我国显示材料的国产化率较低,整体在30%左右,其中聚酰亚胺材料更是长期依赖进口。
而鼎龙股份是国内唯一实现黄色聚酰亚胺(YPI)量产的供应商,其他多类聚酰亚胺也能够稳定生产,并且是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企业的第一供应商。
2024年,公司半导体显示材料(YPI、PSPI等)实现产品营收约4.02亿元,同比增长约131%。
而由于半导体材料毛利率较高,其营收占比提升带动鼎龙股份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23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6.95%和10.79%。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鼎龙股份毛利率上升到46.45%,净利率也上升到19.46%。
多点创收
接下来,半导体材料业务将继续为公司创收,鼎龙股份的业绩天花板还没触及。
第一,显示行业需求回升。
显然,鼎龙股份半导体显示材料的出货量,一方面与下游显示器件的销量有关,一方面还享受国产替代红利。
2024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回暖趋势明显,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左右,带动显示行业周期上行。
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再次同比增长3%至12.7亿部,电视面板需求量也有望与2024年持平。
受益于此这两方面,鼎龙股份半导体显示材料将继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第二,晶圆厂持续扩产。
同样的,半导体材料的需求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芯片产量,一个是国产替代程度。
未来,AI、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应用都在增加对半导体芯片的消耗。
2021-2024年,国内中芯国际、华虹公司都在持续扩张产能顺应智能化趋势,也提升国产化程度。
而根据中芯国际的预测,其2025年资本开支将与2024年的水平基本相同,高达70亿左右,这也代表了国内晶圆厂的整体资本开支情况。
也就是说,接下来国内晶圆制造产能将进一步上升,叠加下游需求攀升,从而增加对半导体材料的采购。
鼎龙股份的抛光材料、光刻胶、封装材料等部分已经进入中芯国际等国内大厂的供应体系,收入有望继续增长。
最后,总结一下。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崛起的势头已然开启,这是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鼎龙股份正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份子,在抛光垫、抛光液、半导体显示材料、光刻胶等多个领域打破海外垄断。
在国产替代以及半导体需求回升的背景下,公司业绩保持上升趋势不是问题。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来自飞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