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策略:红利防御,博弈内需
五牛 / 04月03日 20:27 发布
事件: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将对中国等部分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国盛证券)单就对等关税加征而言,势必加重全球资产对全球经济经历滞胀或衰退的定价。广泛且大幅的关税加征,势必将推升全球贸易成本,而这些成本终将以需求缩减或成本转嫁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最终极易演化为全球性的通胀压力或衰退压力。因此,单就对等关税加征单一事件看,势必加重市场对于海外二次通胀和全球需求承压的情景定价,全球经济面临阶段性的衰退或滞胀风险。
当然,对等关税的实际冲击与潜在的政策应对也需要继续关注。其一,关税作为特朗普2.0执政期的重要国际谈判手段,势必存在一定的磋商空间。况且所谓的更高对等关税的生效时间也设在了4月9日,明显预留了一定的谈判窗口,因此超额对等关税的实际落地情况仍存变数。其二,从政策应对角度推演,外需收缩的冲击也将强化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对冲诉求。若4月9日前,中美之间为达成更加缓和谈判进展,市场或将进一步提升对国内稳增长加码的政策期待,此前提及的择机降准降息以及提振消费等稳增长增量政策都有望加速出台。
落脚资产定价层面,短期风险偏好必将承压,中期向基本面回归。
短期看,无论是滞胀还是衰退的叙事定价都将加重资产定价的避险情绪。结合历史经验看,宣布加征关税后,A股市场短期多有所承压,随后可能有小级别的反抽行情,但更多取决于是否有新增催化引领,比如今年的两次关税加征就紧跟着DeepSeek和全国两会的催化,市场并没有因关税问题持续走弱,但18年的案例则更多指向风险偏好压制较为持续,短暂反抽后多继续承压。
中期维度,资产定价终将向基本面定价回归,对等关税的实际落地幅度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力度将是关键。若实际贸易摩擦强度趋弱,市场或更多围绕阶段性滞胀叙事定价;若实际贸易摩擦强度加码,市场或更多围绕阶段性衰退叙事定价。落脚到A股资产,国内刺激内需与稳定价格的政策效果将更为关键,盈利周期能有效企稳回升仍是市场中期走向的关键。
配置建议上,红利价值防御为主,静待关税实效验证和潜在的稳增长对冲。3月下旬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本就有走弱迹象,对等关税的大超预期也势必将进一步压制市场风险偏好,因此更多资金预计将从观望转向防御,况且当前红利资产的股息率性价比也普遍回归高位,红利资产的配置性价比与资金避险诉求更易形成共振,优先关注运营商、公路、电力、国有大行等。当然,无论是出于国际外交还是国内政策的推演考虑,关税的实际落地幅度和国内稳增长的政策对冲都具备一定概率,因此,也需要在哑铃配置的另一端择机增配潜在的进攻方向,一是潜在的关税豁免方向,如跨境电商小包裹等;二是国内稳增长政策对冲的方向,如提振内需相关的本土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的基建投资和设备更新等。
风险提示:1、关税实际落地幅度低于预期;2、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3、全球降息周期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