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多家国有大行千亿定增解读

kuru   / 03月31日 08:09 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材料整理于公司公告、新闻、机构公开研报及社交媒体网络等,对文中所涉行业及个股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5年3月30日下午,建行、中行、交行、邮储披露首批大行补资本方案,补充规模共计5200亿元。
image.png
(国海证券银行点评)

【核心点评】

1、方案情况如何?

——A股溢价破净定增,预计最早4-5月落地

(1)融资规模符合预期。中行、邮储、交行、建行分别注资1650、1300、1200、1050亿元。其中,财政部注资5000亿元,邮储股东中国移动、中国船舶为邮储注资78.54、45.66亿元,交行股东中国烟草(及其子公司)为交行注资75.80亿元。展望未来,考虑到财政部本次注资规模5000亿元,和政府工作报告规划的本年度补资本特别国债发行规模相当,预计农行、工行的资本补充将在下一批次进行。此外,不排除部分中小行将参照国有大行方案,探索再融资渠道。

(2)定价基本符合预期。中行、邮储、交行、建行分红调整后的定增价格分别对应2024年PB(分红调整后)0.74x、0.75x、0.66x、0.73x,而现价分别对应2024年PB 0.67x、0.62x、0.56x、0.67x,定增价较现价分别溢价10.0%、21.5%、18.3%、8.8%。

(3)节奏预计年度分红后。交行、邮储分别披露了H股的2024年分红派息时间,分别为4月30日、5月22日。考虑到后续行政流程所需时间(股东大会及特别国债发行),预计定增将在年度分红后落地,最早在4-5月。

2、方案影响如何?

——股息摊薄至4%以上,有利于长期发展

(1)短期不确定性落地。我们测算中行、邮储、交行、建行A股股息分别摊薄38、88、82、21bp至4.03%、4.15%、4.33%、4.52%;H股股息分别摊薄49、99、94、29bp至5.23%、4.71%、4.97%、6.23%。因大行投资目的多为获取稳定的分红,摊薄后股息率仍具有吸引力,因此即使有调整、预计幅度有限。

(2)长期有利于资本稳定和发展。以24A数据测算,中行、邮储、交行、建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有望补充0.9、1.5、1.3、0.5pc至13.1%、11.1%、11.5%、15.0%,较监管底线分别有4.1、3.1、3.0、6.0pc的空间。

3、如何看待行情?

——股息不确定性落地,大行仍具稳定股息价值

当前银行股将先寂寞后上涨,在寂寞中上涨。市场风格转向均衡,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高股息稳健银行股有望率先启动绝对收益,而高成长优质/改善型银行则有望在波动中实现价值回归。

随着大行资本补充方案出炉,股息不确定性落地,若有调整将进一步增强股息吸引力,大行绝对收益机会有望开启。4月银行即将进入季报期,绩优股值得关注。

当前银行选股线索:①高股息稳健银行股,推荐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②优质/改善型银行,推荐成都银行、江苏银行、重庆银行、上海银行。③H股高股息内银股有配置价值,关注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

综合考虑,当前A股重点推荐:江苏银行、成都银行、中信银行;H股关注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工商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


二、中国银行拟向财政部定增募资不超过165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一举措对宏观经济的利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实体经济

资本补充后,银行可撬动更多资金投向国家重点领域。例如,1650亿元注资理论上可支持约2.31万亿元的信贷投放(按杠杆率14倍计算)。这将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助力经济稳增长。

2. 改善市场信心,推动银行估值修复

国家通过注资国有大行,彰显对银行业的支持,有助于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提升投资者信心。长期来看,银行股估值有望修复,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流入资本市场。

3. 优化资本结构,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可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尤其是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如中国银行)满足监管要求至关重要。同时,稳定的资本水平有助于银行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维持可持续经营。

4. 配合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短期回暖

此次注资与特别国债等财政工具形成联动,通过“财政注资+信贷扩张”组合拳,推动经济增速回升。此外,银行信贷投放增加可能带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进一步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5. 缓解地方债务压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银行资本补充后,可通过购买国债或参与地方债务置换,既支持财政扩张,又优化资产结构,降低系统性风险。


三、大行增发简评∶

一、做融资的起因推测:去年10月份做了一次按揭降价,银行大概未来几年总共要少收一万亿的利息,所以推出一个万亿定增计划来给银行补偿

二、利好还是利空:两正两负,偏中性

1、摊薄原股东

2、大股东溢价定增,有彰显信心的正面作用

3、有人会担心,募资后会不会让大行承担更多的责任

4、政府做这么大的事情,肯定市场和资金是要配合的

三、金额和价格方面:金额少于市场预期,价格则略低于市场预期


四、国有大行千亿定增解局:溢价定增背后的战略棋局与地产纾困使命

一、政策底牌:逆周期注资强化资本护城河

邮储、建行合计2350亿定增落地,核心逻辑是“财政注资+资本放大器”组合拳:

资本红线保卫战:邮储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接近8.5%监管底线),建行虽达14.48%,但信贷扩张压力下需未雨绸缪。注资后邮储CET1提升0.8-1.2pct,可撬动万亿级信贷增量,精准对接“稳地产+新动能”双主线。

溢价发行铁律:建行定增价9.27元(对应0.67x PB)、邮储定价隐含0.7x PB以上,均硬性满足国资委“发行价≥每股净资产”红线,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溢价实质是政策底信号,对冲外资撤离引发的估值塌方(2024Q4北向减持大行超300亿)。

二、资金流向:地产拆弹与宏观对冲双驱动

募资核心使命是“化债+稳增长”:

1. 地产定向输血(占比超60%):

白名单房企纾困:通过并购贷款承接优质烂尾项目(如中部某省保交楼专项授信占比15%),置换房企高息美元债(某头部房企利率从7%压至4.5%)。

地方债务置换:低成本财政资金替换城投平台高息非标(如西南某省平台贷利率从8%降至5%),缓释隐性债务压力。

2. 新基建卡位:30%注资投向科技金融(邮储向光伏龙头提供50亿十年期贷款)、绿色基建(建行内蒙古风光项目授信3000亿),构建“财政-信贷-产业”闭环。

三、宏观对冲:以内循环韧性抵御外压

 对内缓冲链式风险:通过大行资产负债表承接房企-城投-居民债务链,为地产税改争取3年缓冲期(测算可消化5万亿隐性债务)。

对外破解关税围堵:信贷扩张支撑基建投资(2025年增速预计7%+),对冲美国新增关税对出口冲击(抵消约1.5% GDP损失)。

四、市场启示:估值修复与政策套利

银行股PB修复:国有行板块PB从0.6x向0.7x迈进,高股息(邮储股息率7.86%)提供安全垫。赛道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