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忠言周评:如何应对“春生”行情下半场的六大困顿?
李志林
/ 03月30日 19:59 发布
如果说一月十三日3140点起步的春生行情,到二月底是春生的上半段,收复了去年底的收盘指数3350点位置。那么从三月初的两会开始,可以说是进入了春生行情下半场。不得不承认,进入下半场之后,市场不再像上半场那样的畅瀚林漓,个股也不再激情四射。而是成交量萎缩,整个市场陷入了困顿,概括起来有六大困顿:
困顿之一:市值超了百万亿、创了历史新高之后的无方向。
三月十八日,A股大盘涨到了3429点,那天市值突破了百万亿,为103.3万亿,创了历史新高。而那一天成交量只有1.56万亿,市场马上想到了几个月前,证监会前主席肖刚所说的那番话。他认为市值超过百万亿之后有风险,而在三千点左右就比较安全。
眼见市值到了103.3万亿,市场就踌躇不前。在三千四百点上方,连续收盘了五天之后,虽然盘中都到过3436、3437、3439点,但是没有一天是能够收到3430点的关键位置上,表明市场没有继续冲高3500点的意愿和能力。
因为在此前3130点反复收盘,3230点反复收盘,3330点反复收盘之后,都冲了上面一个百点。而这次3430点一天都没收过,表明市场害怕市值超过百万亿。
困顿之二:外资一再集体看好A股,而内资却不响应。
今年春节以来,DS横空出世,引发了外国投行对中国股市的集体看好。而且热情非常高涨,认为对中国资产需要价值再评估。
高盛公司首先把沪深300指数看高到4700点,当时只有3900点。随后最近两天大摩看好沪深300指数可以到达4220点,那么现在也只有3900点。所以根据他们的这个预测,A股显然是有上升空间的。因为沪深300一旦到了4200点以上,那么大盘就在3550点左右了。
同时,高盛、大摩、瑞银、贝莱德等,看好港股恒生指数可以到达25800点,现在是23000点。看好恒生国企指数可以到达9500点,现在是8600点。
他们看好的理由是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只有12倍,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只有14倍,市盈率均低于美国标普五百和道琼斯指数的一半不到。加上中国科技股的突飞猛进,使他们感到中国资产重估的时刻到了。
而美股由于加征关税、通胀,已经见顶开始撤离,并且从欧洲日本印度等股市撤离,转向A股。
遗憾的是,内资对此并没有积极响应。在2月21日成交量到达2.23万亿之后,成交量就日减,上周日均成交量降到了1.55万亿,本周降到了1.26万亿,周五创出了1.14万亿的新低,是2月21日成交量的一半。
随着成交量的萎缩,指数也从3429点,回到了周五的3351点,回到去年底收盘指数。科技股的全线上涨变成了全线杀跌,连国家队重仓的510300沪深300ETF也从4.123元,跌到了3.995元,跌了3.1%。
外资看好A股到底是真行动,还是唱多而掩护撤退?那么我想从成交量的萎缩来看,应该是前者。只不过国内的机构和投资者没有同步响应。
困顿之三:互通便利资金进场速度与市场预期有较大落差。
去年9.24新政,央行行长新闻发布会上信誓旦旦的说,央行支持资本市场提供互通便利。这个新工具给五千亿,不够再五千亿,再不够再五千亿。而且互通便利的资金只能买股票,当时群情激奋,都认为这次是央行间接入市了,中国股市大牛市从此来了。
但是半年过去了,结果怎么样呢?机构申请额度只有一千亿,实际使用不到五百亿,为什么?因为门槛太高,程序太复杂,而不是直接给资金,还要买国债去抵押,抵押以后再去贷款。
再一个利息太高1.75%、2.25%,比银行存款的利息高多了。这样的话机构积极性不高,如果是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提供贷款,上市公司的分红能否覆盖利率,那么机构可以大量进入。
再一点就是A股依然不稳定,涨上去后随时可以下来。就像现在三个月下来,又回到去年年底,如果机构贷款进去全部套牢。
至于一再强调的适时降准降息。我统计了从去年12月12号经济工作会议开始,随后到今年3月27号,一共11次讲适时降准降息。但是至今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市场的感到颇为困顿。
困顿之四: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它的含义到底是稳中有涨,还是不进则退。
这个话从经济工作会议开始,再到之前的政治局会议,以及两会报告强调了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目的是什么呢?要通过股市来拓宽居民财富增长的渠道,增加财富收入,来提高拉动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但是一个季度下来,收盘指数又回到了去年年底,很狼狈。
同期香港的恒生指数涨幅超过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30%,恒生国企指数涨幅超过18%。但是A股回到原地,那么市场困顿了。如果这就叫稳住股市,就不涨不跌,那么我们知道一句话:不进则退,那肯定是要下去的。如果是强调稳住有涨,那么市场就有信心了。
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一是缺乏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没有理直气壮的像外资那样宣传沪深300十二倍市盈率,完全在国际范围里面有投资价值。没有宣传中国的高科技股估值合理,而且值得价值重估,还有很高的成长空间,要予以提高容忍度。
第二就缺护盘资金,国家队还是那点资金,我们看到他的第一重仓品种510300华泰博瑞沪数300ETF始终就是在4.00元到4.05元,瞬间突破过4.12元,但是都回到了老地方,说明国家队护盘的资金也是缺的。周五又见到了4.00元,国家队动不动还在往下做,那么市场上就没信心。
第三是缺平准基金,从2021年两会一直到现在四年了,现在仍然没有音讯。这次两会上面仍有不少代表在呼吁,要尽早在金融稳定法通过之后,尽早推出金融稳定基金,就是市场理解的平准基金。
我认为如果有五到十万亿的平准基金,至少把投资者的心稳住了,就不会大跌,不会老是跌下去,一夜回到解放前。只要平准基金出来以后,他可以带动场外的储蓄资金、理财资金,至少一倍以上的资金会进来。
这样的话就可以让中国股市走较长时间的慢牛,因为暴涨他会有抑制,暴跌他会托住,就慢牛稳中有涨。这样的市场才能够起到通过股市增加财富收入,拉动消费和经济。
困顿之五:特朗普的加关税,对美股、欧股、港股、A股的影响究竟如何?还存在不确定性。
四月二号是关税实施日,就是在下周三。
困顿之六:本轮调整是回踩整固,还是中级调整。
这大概是市场最为关心,甚至担忧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是技术回踩,那逢低吸纳降低成本。如果是中级调整,那么很多人就要减仓,甚至出逃。这是影响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用成本法统计了在3300点上方收盘了36天,成交了60.4万亿;3330点上方收盘29天,换手53万亿;在3350点上方收盘19天,换手33万亿;在3400点上方收盘5天,换手8万亿。
也就是说整个市场60%是在3300点换手了,50%以上是在3330点上方换手的。所以如果回踩的话,这两个位置应该是有支撑了。如果是中级调整的话,那就守不住了。
下周一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是,周五美股出现了黑色星期五,道指跌715点1.69%,纳指跌2.70%,标普跌1.97%。这对周一的A股走势构成了压力,能不能低开高走,再现独立行情?这是队国家队,对央行一个重大的考验,国家队的510300、四大银行股、六大权重股能否力挽狂澜,打响3330点保卫战,继续在这一线反复收盘,来加强自身积蓄能量,预谋今后再度的上行。这是第一。
第二,看看年报优质的个股,能否引领市场走独立行情。
第三,关注调整充分的高科技股能否止跌企稳,然后再有新的领头羊出现。
第四,关注降准降息何时落地?
第五,关注地量、地价何时出现?1月13号3140点的地量是9664亿,比现在还少1500亿。1月17日,1月22日,1月27日,它的地量是1.13万亿到1.1万亿。那么周五已经是1.14万亿了,非常接近地量了。
总的来说,我们看这个地量能不能再破万亿。地量出现,地价也就随之出现了。成交量是看多看空的分歧,个人的主观意志,更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指标。因为是所有多空投资者的交易的结合行为,就反映在交易量上。跌下去不抛,那就跌无可跌。
这是下周五个方面的关注,但总的来说,市场目前不是进攻阶段,而是相持阶段,或者是防御阶段。
我们投资者在操作上,一是要控制好仓位,最好五到七成。第二个就是降低期望值,保持好的心态,股市涨涨跌跌是正常的。
第三就是持仓的个股必须要经得起年报的考验。大部分都有年报预告,业绩好的拿着不怕。
第四对超跌的优质的品种,在出现地量地价的时候,也要敢于拉开距离往下低吸,哪怕做反弹,做T+0都可以。这个要果断的,因为在低量的时候,买到的筹码是非常宝贵的。比如3140点你拿到的地板筹码,后来涨20%的比比皆是。
第五就是要有耐心,相信市场经过调整之后,它还会有转机的。2025年A股缓慢的震荡向上趋势犹在,不应短期的调整而改变。
我仍然坚信,2025年是收年阳线的,至少要收在去年年底的3351点之上。如果我们的年报整体的业绩,又比2023年又增长了,或者我们的一季报又有很多亮点了,我想市场的信心仍然会来的。因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啊,适当提高赤字率,然后特别国债,房地产的一些新政,5%的经济增长率,等等。这些都是今年A股震荡缓慢向上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