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机器人继续发酵!三大国家级盛会
A股计划 / 03月29日 10:22 发布
这个周末,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高光时刻! 3月29日至30日,三场国家级重磅会议将在合肥、北京两地同步召开,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从具身智能到助残科技,全方位释放机器人赛道加速信号。
❶ 合肥百亿基金引爆产业生态
#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3月30日)不仅是年度首场行业盛会,更将抛出“真金白银”大礼包: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每年提供1亿元专项补贴,目标直指“研发-制造-训练-应用”全产业链闭环。
头部企业集结:华为、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12家龙头企业将完成战略签约,现场集中签约县区及科大硅谷重点项目,推动人形机器人、咖啡机器人、弹钢琴机器人等20件创新展品加速商业化。
场景革命开启:合肥已布局文旅导览、医疗护理、教育服务等八大场景,计划在骆岗公园打造“机器人智慧伴游-巡检-无人导览”体系,让智能机器人真正走进生活。
❷ 北京双会联动:左手技术,右手人文
▷ 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2025)(3月29-30日)
20场专题论坛聚焦“机器智能体”技术突破,联动学界与产业界破解自主感知、决策执行等核心难题。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已启动小批量出货(2025年目标5000台),预示具身智能将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落地。
▷ 中关村科技助残论坛(3月29日)
首设残疾人主题平行论坛,外骨骼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黑科技成为焦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等将探讨如何用AI为残障群体赋能,现场还将发布《科技助残指导意见》及创新案例,推动“科技向善”从理念走向实践。
❸ 周末发酵逻辑:政策+技术+资本三箭齐发
政策红利:合肥百亿基金、中关村助残新政等密集出台,机器人产业首次获得多维度政策包支持;
技术拐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时间表、脑机接口临床进展标志关键技术成熟;
资本热度:产业基金与科创板“硬科技”赛道形成共振,二级市场机器人板块周内已现异动。
结语: 从合肥的“机器人大观园”到北京的“科技向善”宣言,这个周末或将载入中国机器人发展史册。当技术突破遇上场景落地,一场属于智能机器的时代浪潮正扑面而来。调研纪要更新
-
请先登录水晶球财经网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