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交量“去哪儿”!行业盛会推动,机器人板块强势涨停潮来袭
骑牛看熊
/ 03月26日 14:24 发布
【盘面分析】
A股进入到成交量下滑,主流题材轮动下跌的“戴维斯双杀”阶段,这也说明最近1个多月人气已经降到了“冰点”,现阶段处于“指数不跌,个股大跌”的行情之中。美国“软数据”持续恶化,美国费城联储服务业调查指数跌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美国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四个月下滑,衰退预期加重,值得注意的是业绩越差反而美股反弹力度越大,等于在说:“这已经是最遭时刻,还能坏到哪里去呢?”两市成交量继续萎缩至1.3万亿左右,前期热点品种在年报和季报的考验下,纷纷回落,这里最好是参与已经公布财报的公司。
骑牛看熊发现本周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格物”仿真平台,支持机器人结构优化与微调,通过调整腿长、关节偏转等参数探索机器人的性能极限,为产品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展加速,量产渐行渐近预计2030 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10 万台,空间约3146 亿人民币;其中灵巧手、行星滚柱丝杠、减速器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已成,量产渐行渐近,行业预计从产业形成期过渡到产业扩张期,产业化发展有望显著提速。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电机制造、减速器、PEEK材料等板块表现较强,电力、酒店餐饮、旅游等板块表现较差。机器人概念股震荡反弹,光洋股份涨停,双飞集团、力星股份等多股涨超10%,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2025)即将于2025年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市举行。看好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黄仁勋再次重申对机器人行业的看好,认为未来机器人行业将成为非常大的产业。英伟达提供的一系列工具,解决了算法、数据、算力等开发难题,机器人开发者可以在英伟达软硬件平台、模型、软件工具包的基础上开发,降低了开发应用门槛。
有色金属概念股再度拉升,北方铜业3天2板,众源新材涨停,鑫铂股份、白银有色等纷纷跟涨,昨晚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期货大涨2.65%创历史新高。化工板块反复活跃,键邦股份2连板,鲁北化工、中毅达触及涨停,回盛生物20CM涨停,颖泰生物、苏利股份等跟涨,近期包括双季戊四醇、溴素等多个化工品价格均快速上涨。
稀土永磁板块震荡拉升,正海磁材涨超10%,华伍股份、大地熊等跟涨,按照一台人形机器人单位用量2—4kg钕铁硼,假设远期达到1亿台,对磁材需求量将达到20万—4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稀土永磁市场,远期空间广阔。芯片股震荡拉升,泰凌微触及20CM涨停,博通集成涨停,中科蓝讯、复旦微电等跟涨,泰凌微发布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894%。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三给人一种上攻的感觉,但是力度不够大,给人一种“稳”,但是“不够稳”的感觉。政策线索可关注本轮补贴力度相对较大的家电行业;产业变革线索可关注受益于AI+消费催化的消费电子行业、AI+端侧利好的电动智能汽车;相比之下,白酒行业未来两年盈利预期目前仍在下修,但其经历了近4 年调整后PE 估值已处于历史20%以下分位,在市场情绪面较好时也可能会有阶段性博弈机会。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35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三出现小幅度反弹,但是被5日线压得太狠了,不能反弹上去,仍然还是要小心继续向下补缺口。对应至A 股市场定价来看,分子端存在边际走弱迹象,同时企业“盈利底”(最快可能在2025Q3 出现)尚未到来,分子端对于股价的贡献力度偏弱,甚至短期在基本面边际“转弱”阶段风险偏好亦可能再次回落,叠加流动性的边际走弱均将对估值扩张形成制约。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12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在今年中国股票上涨约20%之后,预计还会有更多基本面驱动的上涨,不过重申牛市可能因事件风险和获利回吐压力而放缓。根据对投资者的调研,基于宏观、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股票投资者似乎对美国关税担忧感到轻松,原因可能是一些投资者相信相比贸易战1.0,中国当前似乎更有能力应对外部需求逆风,因对美国直接出口的减少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预计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会在未来十年每年提升中国每股收益预测2.5%,并带来潜在的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
题材板块中的电机制造、鸡肉、减速器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特钢、白色家电、医疗美容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产品层面,英伟达发布全球首个开源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 Isaac GR00T N1—并推出加速机器人开发的仿真框架,越疆Dobot Atom 公布19.9 万元售价或标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入19.9 万元价格带,量产时代或将提前到来。
企业布局上,美的、敏实集团等纷纷进军或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学研合作加速落地。整体来看,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产业化进程有望超预期推进。随着AGI 技术持续突破、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人形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制造成长板块的明珠,2025 年或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 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立足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水平的标尺之一。现代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架构已形成“大脑-小脑-肢体”三位一体的协同系统,其系统性突破标志着仿生机器人领域的质变。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作为其智能决策系统的核心中枢,集成了高性能计算平台与前沿算法架构,构建起多模态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的综合能力。人形机器人的“小脑”作为运动控制中枢,承担着将决策指令转化为精确动作的关键任务。当前主流的控制技术可分为模型控制、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三大类。
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或将推动电机需求爆发,电机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多家机器人企业已宣布 2025 年内启动批量交付,其中,宇树科技 G1已于 2024 年底实现量产,当前处在产能爬坡阶段;特斯拉提出2025 年生产1 万台、2026 年生产5 万台Optimus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目标;Figure AI 提出四年内量产10万台的目标。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将极大地拉动电机的需求。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一台机器人需要使用28 个无框电机、34 个空心杯电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量的大幅提升,对电机的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机器人板块近期进入调整阶段,我们判断与年报季资金风险偏好切换以及部分获利盘兑现有关。短期调整不改变长期趋势,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行业有望成为2025 年核心投资主线,显著降低了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
大模型是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因素,其出现能够让机器人大脑显著进化,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的通用性和泛化性。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随着国内外更多企业纷纷发力,今年有望期待更多大模型的发布,同时也会加速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继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每个交易日收盘后写出我第二天的计划,第二天中午12点到1点更新当日的午评以及对前一天晚上计划更新,记得的朋友第二天中午再次点开文章,查看我计划更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