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卧龙电驱是要All in 机器人的节奏

红红红红   / 03月26日 09:48 发布

卧龙电驱是要All in 机器人的节奏。

先有投资宇树科技,后又入股智元机器人。这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

无论是宇树科技还是智元机器人,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初创公司,一个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出圈,一个创始人是原华为天才少年。未来两家公司都无限可期。

前期智元机器人已宣布和卧龙电驱的子公司希尔机器人合作推进机器人场景运用并注资希尔机器人。此次的入股,两家公司深入绑定。对卧龙电驱来说是锦上添花。

卧龙电机本身业务是电机及控制、光伏与储能、工业互联网;

建立了全球研究院和日本、美国、印度研发中心,中国及越南、美洲的墨西哥、欧洲的英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塞尔维亚等地均有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


卧龙电驱与智元机器人深度绑定
2025年3月24日上午收盘后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临港新片区道禾前沿碳中禾(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高榕五期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退出,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卧龙电驱等为股东;舒远春卸任法定代表人,由邓泰华接任;同时注册资本由约7637万人民币增至约8046万人民币。
证券时报3月15日消息:近日,卧龙电驱旗下浙江希尔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希尔机器人”)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成功签署股权投资协议,智元机器人将以增资扩股形式完成对希尔机器人的战略注资。此前,希尔机器人已与智元机器人签署场景应用协议。通过本次战略增资,双方将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技术、柔性制造解决方案、人机交互产品等领域的开发与合作。双方规划在柔性制造、工业自动化、AI清洁方案等场景中,落地一系列示范项目,切实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车间,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智元机器人入股希尔机器人,现卧龙电驱又入股智元机器人,相当于卧龙电驱与智元深度绑定了,加上卧龙电驱还间接持股宇树科技,可见卧龙电驱已抢先卡位机器人赛道。
image.png





申万会议要点
1、公司入股智元机器人事件概述
入股基本情况:今天中午卧龙电驱在披露入股智元机器人相关事项,该事项被媒体转载。这是智元后续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除卧龙电驱外,腾讯旗下投资平台也参与投资,卧龙电驱持有智元机器人0.76%的股权比例。此次入股不仅是单方面投资,早在一周前,卧龙旗下希尔机器人公司增资时获得了智元的投资,形成双方相互持股。
入股意义与关注要点:卧龙电驱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时参股宇树和智元的上市公司,在股权层面可分享两家公司成长红利,也体现其早期战略布局。此次入股是智元产业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开端,后续双方可能在技术共同开发、零部件供应、整机组装生产、场景导入等方面深入合作,具有拐点性意义。本周智元将组织供应商大会,卧龙受邀参加,两家公司量产合作潜力和趋势。
2、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历程
早期场景合作协议:去年12月26日,在绍兴市上虞区的智身智能发展大会上,卧龙与智元旗下的希尔机器人签订场景合作协议,聚焦场景落地,共同推进机身智能技术、柔性制造解决方案和人机交互等产品开发合作,可能落地在工厂、柔性制造及其他垂直领域模型与应用。
股权投资与工商变更:今年3月15日,卧龙电器子公司和智元签署股权投资协议,智元以增资控股方式投资希尔机器人,看中其40年在自动化领域和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的深耕及场景落地能力。今天智元机器人发生工商变更,双方将全面展开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产业优势合作,合作进入新阶段。
3、智元机器人公司分析
发展速度与产品布局:智元进步和迭代速度快,2023年2月成立,8月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并与上海临港签署战略投资协议规划产能;2024年8月发布远征和灵犀两大系列共5款机器人,12月开启商用线量产;今年1月第1100台机器人量产下线,出货量目前最高。其产品布局领先,有远征、灵犀、精灵等系列,能满足不同场景、客户和需求,产品线在几家机器人公司中最全。
生态合作与战略特点:智元培养了众多生态合作伙伴,与百度、科大讯飞、软通动力等知名企业及众多上市公司在关键总成、组装代工、场景落地等层面达成战略合作。公司采用培养生态合作伙伴的战略,推动自身硬件、软件和场景端发展。其具备AI软件工程思路,来自大厂背景,注重软件端布局,发布过通用巨型语言模型等,注重上层规划和算法、智能端布局。目前量产进度最快,本周供应商大会可能有更明确信息,出货量预期在业内较高,超过特斯拉今年量产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