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行情尚未结束,惜售预示调整尾声
林灵 / 03月25日 17:48 发布
上证指数未能借助周一尾盘“V型反转”的强势,在周二基本平开,之后展开缩量震荡,上下幅度仅有18个点,最终还近乎收平。两市交易量录得1.25万亿元,已刷出春节后的新低(此前最低的是春节后第一天的2月5日,为1.29万亿元)。是春季行情至此已意兴阑珊,还是“地量”之后见地价?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此前市场曾出现一波良性的补位行情,即在主流热点急需调整歇息的时候,其他一些板块能奋起补位,维持市场的活跃和强势。此时主流热点处于阶段高位后,回档中不免会受到一些“小作文”的侵扰,接下来不少公司还需要闯过年报季报的考验关,短时间内科技股要结束调整重新走强的预期随着也就有所降低。而补位者除了可以活跃活跃市场,想以“摧古拉朽”的气魄带动大盘向上,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般也只能寄望于这类个股能帮忙撑撑场、不要再拖行情后腿即可。如今时间来到季末,市场资金出现了相对偏紧的局面,调整的和撑场的,也都陷入欲振乏力的格局。也因此,“欲上还下”是此时常见的盘面现象。
但由此而判断春季行情结束,目前为时尚早。就经验论,到4月份中上旬,大多年报季报还不至于太过出乎市场意料,“丑媳妇”集中出现一般都在后面,而且多年来的改革,已经让年报披露相对透明且均匀,能否造成对市场的冲击要看当时投资者的信心。宏观上在“稳股市”,微观上经济在逐步复苏,中长期行情的向好仍是A股投资者的共识,在此大背景下,短期的震荡仍难改中长期向好的趋势。
这样,地量的问题,也就可以从投资者惜售和空方无力的角度作解释。上周行情在高位,出现的是“量价背离”的现象,即上周一、二连续两天都是指数推高下的缩量,形成顶背离,预示着在这样的位置,多方已有所顾忌,想向上突破,那就必须重新放量,否则只能回档蓄势。目前上证指数已经回到了我们所说的通道下轨,缩量企稳虽然让人有所担忧,却也反映持股者对目前位置再大跌的不太认同,且空方也不敢再过于造次。
当然,在资金相对偏紧且市场目光相对凌乱阶段,行情要就此重启一波也并不现实。依据消息面进行小打小闹,是此时较为常见的现象。周二靠涨价消息表现亮眼的化工板块、可控核聚变板块大涨以及算力租赁板块跌势较猛均属此列,靠消息刺激异动的个股,能否具有持续性是个问题。投资者想在其中提前埋伏操作,并不容易,可以说这是“可遇不可求”之事。有,值得高兴;无,也并不遗憾。
这是三月最后一周的行情,上证指数周K线在上周阳吞阴之后,至周二是个红十字星,理想的走法是在剩下的三个交易日里可以继续向上收出实体阳线,将岌岌可危的形态维护为强势形态,为四月份行情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即使最终仅在目前这个位置收官,也并不值得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