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20倍到的医药巨头,估值弹性还能翻倍
时空复利 / 03月24日 19:54 发布
这是时空复利的第1968篇原创 华东医药,真的很值得去分析。
因为这只企业几乎算得上将战略发展做到了极致,曾经也可以与恒瑞掰手腕,是A股医药双雄,创下10年20倍涨幅的经营奇迹。
那么如今的华东医药凭借转型能力,能否继续复制奇迹?
【1】医药白马为什么转型?
华东医药成立于1993年,是综合性医药企业。
综合性医药企业的意思就是,生产,销售,配送,一条龙都是自己做。
所以华东医药的70%的收入是医药商业,毛利率只有6.7%;因为所谓的医药商业,就是药品分销,利润率看齐的是快递业。
反而是收入占比30%的医药制造,毛利率78%,贡献了70%的利润;曾经的高增长就是依赖医药制造。
华东的发家主要依靠一款保健品,冬虫夏草,现在每年还能贡献大约20亿的营收。
有了冬虫夏草之后,华东又首仿了拜耳的糖尿病药,阿卡波糖;这款药曾经为拜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可观的现金流。
华东首访阿卡波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块药跟冬虫夏草一样,都在内分泌科;这样一个销售团队销售两款同科室的药,既有成本优势,更有渠道优势。
也正是依赖冬虫夏草和糖尿病这两款王牌产品,华东在2011-2018年,稳稳的营收净利润20%+的复合增速成长。
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日子。
这也是恒瑞与华东的最大不同,恒瑞选择的是一头扎进研发,搞创新药。
后来,集采来了。
无论你是大单品,还是双大单品,还是多大单品并列,只要是仿制药,就要被狠狠地砍一刀。
2018年集采落地,90%以上的降价幅度,谁挨上谁倒霉。
华东营收负增长,根本扛不住。
药品成为真正的民生项目之后,压价是长期趋势。
这也是华东必须要转型的原因。
怎么转?华东医药,改为华东医美。
【2】医药转型医美
转型医美之前,华东也想继续做药。
2019年,公司便开始不断发力创新药和有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
2019年,全年研发费用投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49%,研发人员由550名快速扩充至1078名。要知道华东一年的净利润不超过30亿。
同时,华东也在清理和淘汰了部分低壁垒、低商业价值的仿制药;这样可以专注做高利润、高技术含量的创新药。
但这是所有医药公司面对集采都会做的事情,华东并不特殊。
尤其是集采力度加重,创新药的日子也不好过。
而华东的最大不同就是有后手。
早在2013年拿下了伊婉玻尿酸中国区代理权,试水医美,成果还不错。
2018年收购主打美容线、长效微球和玻尿酸的英国Sinclair公司;
2019年入股美国国际医美公司R2;
2020年与韩国上市公司Jetema签订了肉毒素产品的中国代理权,并收购了瑞典玻尿酸企业Kylane。
2021收购西班牙医美器械公司High Tech。
这些医美赛道上的并购,让华东完成包含多SKU透明质酸钠注射剂(Perfectha、MaiLi)、含微球注射剂(Ellánse)、埋植线(Silhouette)、肉毒素(Jetema The Ton)及仪器类产品(色素调节类)的多医美产品线、综合型生产商,这让公司有着更强的产品整合能力。
并且华东的收购,最大的优势是买价低。
比如用65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西班牙医美公司High Tech。这是一家做冷冻溶脂、激光脱毛器械的公司,按照交易价格推算,估值约为13倍市盈率、3倍市销率。
那段时期正是爱美客、华熙生物的估值巅峰期,市盈率200-300倍。
当然也不是所有收购都是便宜的,商誉不断走高,说明溢价收购也不少。
2024年7月,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韩国IMBiologicscorp.(下称IMB)签订产品独家许可协议,继续加码自免领域。
2024年8月,全资子公司密集下单扫货,斥资7.96亿付款,总金额将近50亿元,获得5款药品在中国大陆及其他部分区域的商业化权益,并完成一家药厂收购。
统计一下,2020年至今,华东医药共与24家医药企业达成合作,其中既有对医药企业的股权收购,例如获得恒霸药业、华昌高科、High Tech公司100%股权,也包括获得部分管线的商业化权益,涵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领域、肿瘤ADC及细胞治疗领域、医美领域等。
也就是集采之后,华东通过大规模并购,在选定的领域全布局,购买多项资产,就同一适应症选择具有差异化的产品。
持续大规模的并购,能否成功?
【3】优势与劣势
华东转型医美在刚刚开始。
不仅仅医药收入占比只有5%,才刚刚起步;更因为收购来的医美业务大多布局海外,能低价收购也是因为它们在疫情冲击下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尽管华东参与的是上游,是药品耗材以及器械行业,壁垒高盈利性强。目前海外公司占市场份额大头,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赛道选的对,但业务需要整合,所以现在的华东实际上好比一家半风投企业,战略是通过自己现有的能力,来赋能收购的业务。
华东的能力(优势)是什么?
并且相比于国内同行,华东的优势是有医疗资源。
比如玻尿酸、埋线等属于三类医疗器械,肉毒素属于生物制品,这些都归药监局药监局管理,有着严格的临床试验以及审批制度。这背后考验的除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之外,还有临床资源:公司需要各地区的医生去牵头自家产品的临床试验,并且为自己产品背书。
华东有经验,有更成熟的药品工业体系,更容易去跑通整个流程。
这是华东相比于别的医美公司的先发优势。
但华东医药最令人担心的是,不务正业。
2015年后,创新药大火,华东积极布局新品管线;
这几年颜值经济盛行,华东也高调涉足医美领域。
怎么看都属于不务正业。
历史上有不务正业赚大钱的医药公司,但极少。
多数不务正业的企业,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这种企业是很难去长期持有的。
【4】估值买点与卖点
华东医药的估值结论是,无法估值。
对于此类企业,由于有很多新药正在注册以及准备上市阶段,还有一些具备出海潜力,所以业绩不好测算,也就很难估值。
可以分部分估值;
医药工业板块:估值460-900亿元,核心驱动为GLP-1药物和创新药管线(如利拉鲁肽、ADC产品)。
医美板块:估值100-300亿元,重点看Ellansé伊妍仕等产品放量及盈利能力提升。
其他板块:商业板块估值约40-60亿元,工业微生物板块不足10亿元。
所以600亿市值只能算合理。
由于华东医药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很难长期持有。
所以也可以投机估值(相对估值),小仓位操作。
买点PE分别设定为:15倍,10倍。
卖点PE分别设定为:30倍,35倍。
尽可能买的低,预留出充足的安全边际。
本文完,大家看完以后辛苦右下角一键四连,毕竟写文章需要反馈,反馈越是强烈,写起来也会更认真,所以拜托大家啦。
(获取更多行业,个股,交易位置,详细内容见“时空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