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能“拿住”股票的几个要素

兄弟连   / 03月15日 22:08 发布

人们常常会低估长期重仓持有一个股票的难度很多人说自己选对了公司但没有拿住


段永平学会选对和拿住这两门课再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在股市上赚钱就没有那么难了

不过人性确实让第二条更难一些

因此我以为你要拿出至少一半精力去搞懂老巴讲的第二门课程巴菲特说投资需要掌握两门课一是如何对企业估值二是如何应对市场波动 搞懂了拿住就不难了

个人体会拿住的几个要素

1.没有过高的期望回报

2.对股市运行规律有一定了解这点非常重要不然为啥你总能逆向思考并且大部分都对呢

3.盯住比赛而不是记分牌但绝大部分人不是如此

4.尽量让自己远离市场不要天天看K线

5.将评估投资回报的时间调整为5年以上

6.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



有人开玩笑说选对公司买完之后干脆就封仓10年不看了

段永平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这么想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

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个大概价钱比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

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我的观点是只有价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时候Buffett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他都觉得难我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



你做的每笔投资都会设定预期回报

段永平第一其实我从来不预设回报预期因为投资回报本来就和预期无关

我对投资的认识是过程比结果重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过程对了结果自然会好

第二长期而言跑过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就是啥忙了

第三从保值角度看长期投资回报至少要做到能保住购买力不变才叫不亏无论如何不该选跑不过国债利率的但能跑过黄金的大约10%上下就非常理想了

经常看到人们对平均每年15%+的回报非常不屑我不是很理解似乎他们一出手就应该是5倍10倍的

市场里经常说平常年景应该怎么样这个说法很有趣对我而言每年都是平常年景



预期回报率跟资金规模大小有关系吗


段永平人们很喜欢用一年的回报率来衡量但大资金的年回报率是没机会特别高的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但小资金却往往有机会有高比例回报比如周围朋友中经常会有某个人当年回报据说有40%50%甚至更高的

就像一起去的朋友中第一天出来时总有个别人是兴高采烈的一样千万别以为这些人已经比巴菲特厉害了



你在投资时觉得困难的是什么时候

段永平满仓的时候我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不知道空仓的时候该怎么办我后来研究巴菲特发现巴菲特也说过最难的时候是手上有很多钱但是没有可投的项目

实际上巴菲特长期都处于这样的状态没有发现可投的项目就等待这是做投资最困难的时候



如果手头有闲置现金又找不到合适股票买入又担心钱会贬值你会怎么办


段永平我会着急但是着急时尽量不要决策决策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



巴菲特总会留有现金我们平时手中是否要一直留有现金给自己留有余地


段永平老巴经常有现金原因和他的生意模式有关仅就投资而言如果有好公司好价钱你为什么要留现金

当我看到想买的公司在合适价钱时想不出留现金的理由

做投资光整天看是不够的要实践投资开始的越早越好不要想着马上赚大钱一定要记得老巴那句话慢慢地变富

偶尔会听到有人说某只股票至少会涨10倍所以计划放10%进去等等如果他真相信这只股票会涨10倍什么理由他让只放10%呢要么就是你觉得这是投机所以只放5-10%



要集中在少数能看懂的公司上

段永平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

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

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

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



什么时候该卖出股票

段永平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

当我买一只股票时一定会有个买的理由同时也要看到负面的东西当买的理由消失了或重要的负面东西增加到我不能接受的时候我就会离场

理性面对市场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买的时候认为至少值得价钱到了以后应该很认真地再研究一下

太贵了有时也会成为离场的理由一般来讲市场形势很好时大概就是卖股票的时候了

不过如果真是特别好的公司稍微贵一点未必应该卖不然往往买不回来机会成本大

我卖的都是因为对公司还不够了解创维我们赚到不错利润是因为不太好卖涨的还挺快

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也可能20亿多一点不太记得了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就买了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

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亩三分地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我们就没有再买后来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

对创维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减持

当达到基本目标价以后对其价值的判断还是挺重要的

比如我对网易后来的发展花了很多时间不然没可能大部分拿到120-140倍才卖0.8美元买网易股票的不单是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100美元的就不多

不过如果真是特别好的公司稍微贵一点未必应该卖不然往往买不回来机会成本大

我卖的都是因为对公司还不够了解创维我们赚到不错利润是因为不太好卖涨的还挺快

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也可能20亿多一点不太记得了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就买了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

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亩三分地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我们就没有再买后来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

对创维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减持

当达到基本目标价以后对其价值的判断还是挺重要的

比如我对网易后来的发展花了很多时间不然没可能大部分拿到120-140倍才卖0.8美元买网易股票的不单是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100美元的就不多



持有还是卖出是否还要考虑时间成本


段永平股票或公司是有时间价值的这就是折现的魅力

比如我觉得苹果早晚是1000块的股票但可能需要3年如果今天有人愿意800块买我可能就愿意卖了

但如果当年我觉得网易在10年以内是个50块以上甚至100块的股票如果有人出10块钱买即便当时市值是5块我也是不肯卖的

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你把折现两字忽略掉那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我告诉你苹果有一天会到每股10万块但要一万年你买不

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左右

以前网易每一次到目标后我都认真重新评估一次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

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的

万科到了基本价以后没有重新评估就卖了少赚了很多

股票掉的时候也是一个动力去重新评估自己持有的股票看看买的理由是不是有变化比如买过UNG认真看过后发现买错了就斩仓了不然的话留到今天要多亏几千万



十一投资人经常说卖比买更难会卖的是师傅

段永平所谓价值投资者的买卖都是和价值有关和成本是无关的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

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不然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

买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

会卖的是师傅骨子里实际上考虑的是市场价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想这么做的人关注的是市场对这个股票的态度而不是专注在企业的生意上

真正理解的公司买和卖的决定其实是差不多难度的

比如我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买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

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

所以你做的投资都跟你过去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跟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关系

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场是要等企业情况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



十二巴菲特说永远不用考虑卖出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

段永平他确实说过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

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对于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一个疯狂的价钱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一点点高估就卖出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而且在美国卖出要交很高的税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