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汇川技术: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隐形冠军”与未来机遇

阿牛   / 03月10日 22:53 发布

汇川技术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隐形冠军”与未来机遇

一、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前夕:汇川技术的战略卡位

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元年。特斯拉、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国内外企业纷纷公布量产计划,特斯拉更提出2025年生产1万台Optimus机器人的目标。这一趋势背后,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与新型材料的深度融合,而人形机器人作为下一代通用智能终端的潜力已逐步显现。

汇川技术(300124),作为中国工业自动化与新能源领域的龙头,正凭借其深厚的核心技术积累,悄然成为这一赛道的关键参与者。公司自2023年成立人形机器人专项团队以来,已明确聚焦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关节模组、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公司正在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旋转执行器,由无框力矩电机、传感器、编码器、伺服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构成。目标直指产业链“咽喉环节”。

二、汇川技术的核心优势:从工业自动化到人形机器人的“降维打击”

1. 技术积淀深厚,研发能力领先

汇川技术成立于2003年,长期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其伺服系统、变频器、控制器等产品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占据头部市场份额。这种技术积累为其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提供了底层支撑。例如,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度电机与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存在技术同源性,而汇川的电机技术已通过特斯拉、宝马等客户的严苛验证。

2.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汇川的客户资源覆盖汽车、3C、新能源等多元化场景,与特斯拉、富士康、华为等企业的长期合作,为其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场景适配与快速迭代提供了数据与需求入口。此外,公司正在推进的执行器模组开发,整合了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组件,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3. 国产替代浪潮下的先发优势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如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六维力矩传感器等,目前国产化率较低,技术壁垒高。汇川技术依托自研能力,已与正海磁材等企业联合研发适配人形机器人的无框力矩电机,并在执行器模组领域加速突破。这种布局不仅契合国家“自主可控”战略,更能在行业爆发期抢占供应链主导权。

三、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汇川机遇”

1. 核心零部件的价值量高地

根据浙商证券测算,单个人形机器人中,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超60%。汇川技术聚焦的电机与执行器模组,恰是价值量最高的环节之一。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其全身需搭载28个关节模组,单机价值量或达数万元,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2. 量产元年催生规模化需求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能预计突破10万台,特斯拉、优必选等头部企业的量产计划将带动上游零部件需求激增。汇川技术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的供应商,有望率先受益于订单放量。

3.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近期,复旦大学成立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地方政府亦密集出台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汇川技术若能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整合AI算法与硬件能力,将强化其在“具身智能”生态中的话语权。

四、风险与挑战:如何跨越“从1到N”的鸿沟?

尽管前景广阔,汇川技术仍需直面两大挑战:

1. 技术迭代压力:人形机器人对零部件的精度、耐久性要求远超工业场景,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

2. 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厂商如日本哈默纳科、瑞士ABB等已布局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国内绿的谐波、禾川科技等企业亦在加速追赶。

五、投资视角:长期主义的价值锚点

对投资者而言,汇川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短期订单弹性,更在于其工业技术底座+人形机器人增量的双轮驱动逻辑。若公司能持续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并绑定头部机器人厂商,其成长空间有望对标博世、西门子等全球工业巨头。

关键跟踪指标:

-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进展与客户验证进度;

- 2025年量产订单落地情况;

- 与AI算法公司的生态合作动态。

结语

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走入现实,而汇川技术凭借其工业基因与创新魄力,或将成为这一浪潮中的“隐形冠军”。对于长期投资者,此刻的布局或许正是参与未来十年科技革命的最佳切入点。

本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