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方向,起飞了
时空复利 / 03月06日 20:20 发布
港股,去年9月至今,很多企业都涨飞了,比如消费股,说几个典型的。 蒙牛,股价接近翻倍。 从9倍市盈率,涨到15倍。 跌到9倍,是因为蒙牛的并购暴雷,业绩不稳。 卫龙美味,去年四月至今,股价翻倍;市盈率变化不大。 海底捞,股价涨幅很大,市盈率变化不大。 至于泡泡玛特之类的,不再此类,因为完全属于业绩推动暴涨。 港股一直以来,是A股的先行指标。 港股的科技股上涨,消费股也在涨。 A股没有纯正科技,但凭借概念科技,涨幅远超港股科技。 至于消费股,纯正的在A股,但还没怎么涨。 最多的,涨幅也不超过30%。 所以这个方向,机会很大,感觉会随时爆发。 比如伊利股份,传统白马,基本面远强于蒙牛,尽管估值(市盈率)差不多;但业绩足够稳,长期有增长。 啤酒股,A股这边估值比港股贵,但不多。 整体依旧在估值低位,今年是促消费大年,业绩有兜底。 白酒股,嗯,可以慢慢囤股。 因为白酒是缩量市场,只能买高端。 而高端白酒相当于奢侈品,跟大环境有关。 现在大环境不那么理想,白酒也就比较难。 不过从库存周期的角度看,白酒今年大概率见底,控量稳价。 属于可以慢慢囤股阶段。 这里白酒多说一句,还是很团结的。 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头部酒企如泸州老窖、习酒、山西汾酒、五粮液、洋河等发布了停货通知,主要是为了控量和挺价。 主因是对于高端白酒来说,价格很重要,相当于品牌价值;这就好比大柱子伯爵,可以二婚,但不能无节操。 所以高端白酒要讲究调性,这就决定了不会那么卷。 综上,由于港股是可信的先行指标。 所以A股的优质消费,随时具备爆发一波的可能。 毕竟,牛市里没有不涨消费的道理。 不涨消费的牛市,还叫牛市么? 大佬持仓更新,记录在【满仓日记】 每周实盘分享,记录在【满仓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