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银行:高光之下,暗流涌动
中孚君
/ 03月03日 18:22 发布
在2023年的业绩滞涨之后,南京银行迎来了营收、净利润双双较大幅度增长的“高光时刻”,其中营收更是出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近期,南京银行(601009.SH)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05%,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然而,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值得深究的细节。从高管薪酬的合理性到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从逾期贷款的隐忧到频频被监管处罚的尴尬,南京银行的“高光时刻”是否经得起推敲?
01、投资带来的业绩增长能否持续
此前南京银行的高管薪酬曾引发过热议。
2023年,南京银行共有9名董监高薪酬超过200万元,其中副行长宋清松税前报酬高达231.63万元,另有几位副行长薪酬也在223万元左右。这一薪酬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高位,但与公司2023年业绩增速显著放缓形成鲜明对比——当年营业收入仅增长1.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51%。
南京银行解释称,高管薪酬的制定依据包括市场水平、公司业绩和个人绩效。然而,当业绩增速明显放缓时,高薪酬是否仍具合理性?尤其是在金融行业“限薪令”背景下,如此高薪酬是否还会长期持续,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再来看南京银行2024年的业绩情况,事实上,2024年南京银行业绩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息收入的大幅提升,尤其是债券投资收益的贡献。去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暴涨477.9%,其中债券投资的贡献不可忽视。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3年6月末的6.99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6月末的42.6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的债市大涨。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南京银行的非息收入占营收比已经达到49.13%,其中投资净收益占比27.41%。而银行主业的利息净收入,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南京银行同比还出现了1.36%的下滑。
然而,债券市场的波动性众所周知。去年下半年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南京银行四季度营收的猛增是否仍主要依赖债券投资收益?如果是,这种依赖是否可持续?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债券投资不仅增加了业绩波动风险,还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存在一定偏离。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2018年至2022年,南京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但2023年业绩增速却大幅下滑,营业收入仅增长1.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51%。而到2024年,业绩又呈现大幅增长趋势,营收预计突破500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突破200亿元,增幅接近10%。
这种显著的业绩波动似乎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并不相符。有趣的是,2024年南京银行业绩大幅提升,恰逢新董事长谢宁上任届满一年。此前谢宁曾表示,南京银行的业绩将呈现U形走势,如今2024年的业绩倒确实如谢宁董事长所说,自2023年底部开始了U形反转,但这种大幅的波动也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担忧, 2024年的快速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这种增长是否依赖于短期因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据南京银行去年末公告,截至2024年12月25日,累计已有人民币9,178,224,000元南银转债转为本公司A股普通股,累计转股数占南银转债转股前 本公司已发行A股普通股股份总额的10.2513%。
也就是说,还有近九成的南银转债没有转股,而在2024年11月,转股价调整为8.22元/股,截至今年2月28日,南京银行股价为10.1元/股,这样来看债券持有者会有较大的转股动力。
对此,瑞银研报指出,可转债在未来转股时可能对每股收益(EPS)产生稀释效应。这种稀释影响是潜在的拖累因素,可能对股价产生一定压力。
02、不良贷款风险是否充分释放
对于一家银行来说,不良贷款如同潜伏的暗礁,若不及时清理,随时可能让航船搁浅。
南京银行过去对部分本地出险企业的贷款支持,如三胞集团、雨润集团等,虽已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损失金额并未明确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三季度末,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虽然较上年末的98.69亿增长至102.43亿,但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由0.9%降到0.86%,资产质量有所提升。但从逾期贷款结构来看,不论是逾期贷款总额,还是逾期3年以上的贷款额,2024年6月末的金额都较上年末大幅上升,特别是逾期3年以上的贷款余额,由2023年末的6.59亿大幅增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11.09亿,半年时间的增幅达到68.29%。
前面说到了南京银行新董事长上任第一年的业绩“突飞猛进”,但从拨备覆盖率这一指标的变动里或能看出一些隐忧。
银行业通过拨备调节利润的操作并不罕见。南京银行2021年-2023年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97.34%、397.20%、360.58%,其中2023年已出现明显下滑。2024年三季度末,这一指标进一步下滑至340.4%。伴随着2024年利润的高增长,届时大家不防关注下正式年报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在年度财报里将如何变动。
另外,南京银行新一届领导班子似乎还需要加强对内控和合规的管理。今年1月,南京银行泰州分行因项目贷款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办理无真实交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信用证业务等违规事项,被监管机构罚款145万元。
1月27日,南京银行又因其基金托管业务存在多项问题而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此外,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人民法院的一项判决显示,南京银行曾在不具备资质的领域开展业务。该判决认定,南京银行通过互联网跨区发放的一笔消费贷款合同无效,银行收取的利息被判定为违法,借款人仅需返还本金。
让U形曲线继续飘扬,加强合规管理,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对于南京银行履新一年多的新任董事长谢宁及其率领的管理团队而言,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