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共享充电宝:一场资本狂欢后的生存启示录

三车财观   / 02月25日 16:46 发布

2017年的国内互联网江湖,共享经济可谓引人瞩目。从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到写字楼里的共享雨伞,共享经济正如一股旋风,席卷而来。在这股浪潮中,共享充电宝更是以近乎夸张的速度崛起,短短数月内上演了“10天融资3亿”的资本神话。怪兽充电、小电科技、街电等品牌如同雨后春笋,在餐饮店的收银台、商场的走廊、KTV的包厢里扎下根来。

图片
彼时,投资者坚信找到了完美的商业模式:智能手机电量焦虑是刚需,日均数亿次扫码支付培养的用户习惯是天然入口。然而五年后的今天,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却陷入集体困局。头部企业怪兽充电连续六个季度亏损,股价从上市时的8.5美元跌至不足1美元,在退市边缘挣扎;小电科技IPO三次折戟,裁员比例超过50%。
共享充电宝充不上电”了
回望过去不难发现,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困境早已埋下伏笔。这个曾经被贴上“刚需、高频、小额”黄金标签的生意,正在被技术进步、消费心理变迁和商业模式缺陷三重绞杀。
一来,智能手机续航能力的跃升,对共享充电宝产生了直接冲击。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支持50W以上快充的手机占比达61%,而主流旗舰机的电池容量普遍突破5000mAh。不仅如此,公共场所的充电基础设施也在快速普及,比如,星巴克90%的门店配备了无线充电桌,海底捞在等位区安装USB-C快充接口,杭州地铁1号线甚至试点车厢座位充电功能。这些变化极大地缓解了用户的充电焦虑,用户对共享充电宝不再那么迫切。
二来,持续飞涨的价格让用户对共享充电宝望而却步。得益于早期的“1元策略”,共享充电宝的确很快培养出了用户习惯,但此后接连不断的涨价策略却让其陷入了恶性循环。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大多是3元/小时,而热门景点、商业区、车站等地的价格在4元至6元/小时;在个别点位,价格甚至达到8元/小时。价格的走高也让用户将共享充电宝从“应急消费”重新归类为“非必要支出”。
三来,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先天缺陷。看似轻资产的共享充电宝,实则是重运营的B2B2C租赁生意。共享充电宝企业只有加强铺设密度和加快铺设速度,才能更加接近用户的使用场景,而铺设商场、商户、饭店等点位就必须支付入场费以及分成。据悉,商家分成比例从早期的20%飙升至50%~70%,热门点位还需支付数万元“入场费”。渠道成本的飙升也让共享充电宝企业压力巨大,盈利难度进一步增大。
怪兽充电:行业困局的微观镜像
作为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怪兽充电的财报,清晰呈现着整个行业的病灶。这家曾创造“成立4年即登陆纳斯达克”奇迹的企业,如今正经历着从云端到泥潭的坠落。
2021年4月,怪兽充电带着“共享经济最后荣光”的光环登陆美股。彼时的招股书展现了梦幻般的增长曲线:2020年营收28.1亿元,净利润7540万元,63.4%的毛利率更是让投资者眼前一亮。只是,彩云易散,这份辉煌犹如昙花一现。财报显示,怪兽充电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4.629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55.3%。
而怪兽充电之所以会出现业绩表现不佳的情况,与运营成本的高企不无关系。众所周知, 怪兽充电一直在加大充电宝的投放量和覆盖范围,此举虽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充电服务,却也导致了运营成本的激增。同时,维护和管理这些充电宝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进一步增加了怪兽充电的负担。
此外,替代产品的冲击,也对怪兽充电的业务产生了影响。正如前文所讲,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电池技术不断革新,手机续航能力大幅度增强。即使是外出一整天,手机电量也基本能够满足需求,这就使得部分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依赖程度降低。与此同时,大容量充电宝越来越多,并且价格也在走低,用户更倾向于随身携带充电宝。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场景减少,怪兽充电自然会受到影响。
共享充电宝下半场的生存法则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困境,本质是一场关于商业本质的回归运动。当资本泡沫退去,裸泳者终将现形。不过,危机中往往孕育着转机,行业的自我救赎或许能为整个共享经济指明方向。
一来,技术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竞争力。科技的发展虽对共享充电宝带来了竞争对手,却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共享充电宝企业可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更先进的充电产品和设备。例如,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充电宝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设备的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二来,强化服务质量,重塑品象。毋庸置疑,服务质量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留住用户的核心。目前消费者之所以会对共享充电宝产生诸多不满,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与服务质量有关,如“充电速度慢”“价格贵”“乱扣费” 等,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只有通过优质的服务重塑品象,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共享充电宝企业才有机会再度获得消费者青睐。
总的来说,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兴衰史,恰似一部浓缩的互联网进化论。它见证了资本如何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塑消费习惯,也暴露出脱离商业本质的野蛮生长终将反噬自身。或许这场危机来得正是时候,它迫使行业重新审视技术创新、成本效率和用户价值的三角关系。共享充电宝的故事尚未终结,它正站在价值重构的十字路口,等待一场刮骨疗毒后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