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风MorningCall·0221 | 电新-年度策略/蓝晓科技/轻纺-孩子王
机构研报精选 / 02月21日 08:55 发布
电新|电气设备——2025:电力设备年度策略:海外输配用电产业链优先,再看国内特高压
1、海外:电网建设+美国工业回流+电表渗透率向上,输配用电建设需求持续高增长。重点推荐主网&特高压相关标的【思源电气】,国内分接开关龙头【华明装备】,国际知名的电力系统复合外绝缘产品研制企业【神马电力】,国内瓷绝缘子龙头【大连电瓷】。海外配网:重点推荐【金盘科技】、【明阳电气】。2、国内:特高压进入密集建设期、“十五五”项目规划有望持续;新一轮配网投资周期有望启动。国内特高压:重点推荐中标份额高的龙头企业【国电南瑞】;换流阀重点推荐【许继电气】,【中国西电】;组合电器【中国西电】、【平高电气】。国内配网:优先推荐市场格局更佳的配电主站系统供应商【许继电气】、【东方电子】、【四方股份】;配电终端环节相对来说竞争格局更为分散,但我们仍看到了个别相关公司的Alpha能力,【威胜信息】(通信组及机械组联合覆盖)。
风险提示:特高压项目核准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进度不及预期;国内外招标不及预期;境外业务经营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文中测算基于一定前提假设,存在具有一定主观性、假设不成立、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等因素导致测算结果偏差的风险。化工&金属材料|蓝晓科技(300487)首次覆盖:吸附分离国际化平台,多领域迎来成长机遇
1、公司过去10年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跨越式增长,过去十年收入和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5%。吸附分离树脂业务过去五年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25%;系统装置业务复合增速接近40%。公司持续发展海外业务,海外收入占比由2013年的8.6%,增长至2024H1的27.2%。2、蓝晓科技作为国内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产品种类及新兴应用领域产业化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实力,六大产业均有较好的布局和发展,多个领域完成国产替代。我们认为金属资源中的提锂、生命科学中的固相合成载体两个领域,在未来蓝晓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锂业务中,与锂矿企业签订的运营合同是未来关注的重点之一。生命科学领域中,多肽、小核酸是具备快速发展的成长性品种,蓝晓凭借其率先布局的先发优势,已经在关键发展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收入25.37/39.35/51.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10/11.07/13.92亿元;参考可比公司1.03倍PEG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69.62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营规模扩张带来的管控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下游应用领域变化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技术泄密风险;国际业务拓展风险;新技术产业化进度的风险。轻纺|纺织制造——孩子王推动AI时代母婴童行业变革
1、拥抱Deepseek系列大模型,助力KidsGPT底座升级。2025年2月10日,孩子王完成了基于DeepseekV3大模型的KidsGPT底座升级。与Deepseek系列大模型的接轨,不仅是孩子王对自身业务的创新升级,更为母婴童行业、零售行业树立了数智化转型标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孩子王将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实践,为亲子家庭带来更加优质、智能的服务体验。2、未来,孩子王将进一步深化与头部大模型领军企业的合作,通过强化学习、数据架构持续优化、数据飞轮及其方法论的优化,持续迭代KidsGPT和自身数智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孩子王还将发挥数据底蕴和数据接驳能力,延展各类场景所需的智能体,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硬件、IP和产品场景深度整合,致力于在大AI时代成为数智化商品零售及增值服务的领先企业。我们认为,AI的普及和创新将使母垂领域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具备相应技术和领先优势的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差异化。
风险提示: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生育率下降风险等。客户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相关环节,涵盖光模块、端侧应用和机器人板块。客户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 AI 应用最具规模和应用范围最大的领域之一,随着模型的不断完善,未来人型机器人量产,国内相关产业链会迎来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光模块作为数据传输的关键部件,市场需求或持续攀升。端侧应用能够更贴近用户,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化工|周观点:欧盟可能考虑免除80%的进口商的碳边境税,维生素、有机硅价格上涨
1、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2月6日表示,欧盟委员会可能考虑免除其即将实施的碳边境税(CBAM)涵盖的80%的公司。该措施将免除受影响的20万家企业中的最多18万家。2、维生素:VA:上半周,受厂家恢复报价提振,经销商市场行情偏强运行,主流成交价上涨至115元/公斤附近。但价格上涨之后,市场需求跟进不佳,加之有二线厂家低价接单,叠加业内交投信心不足,促使行情由强转弱。VE:上半周,DSM瑞士工厂停产事件影响仍在发酵,推动VE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贸易渠道价格上涨运行,主流成交价上涨至133-138元/公斤附近。但价格上涨之后,市场需求跟进不足。3、有机硅:本周有机硅市场大幅拉涨,目前市场DMC主流报价在13400-13800元/吨;生胶主流报价为14500元/吨;107胶主流报价为13800元/吨。下游企业在买涨不买跌的情绪加持下下单情况比预想中要积极,整个有机硅市场逐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对后市挺价有一定推动作用。 风险提示:原油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能大幅扩张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 策略|攻坚正逐步展开——微观流动性跟踪(2025.2.3-2025.2.16)
1、微观流动性整体:两融热度由弱转强,南向持续净流入。本期资金供给合计303亿元,资金需求201亿元,整体对于市场净流入102亿元。1)两融流入走阔;2)偏股型公募发行有所降温;3)ETF大幅净赎回。2、两融资金:两融规模由流出转为流入。截至2025年2月16日,市场融资余额为18,380亿,融券余额为109亿,整体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为2.36%,两融交易额占全A成交额比例为9.99%。本期双周两融表现为净流入762.28亿元,较上期的净流入-493.71亿相比变化254.40%。当前两融流入规模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同时交易占比小幅回升,反映当前两融资金参与热度或正在逐步升温。3、南向资金:近期延续净流入。本期南向资金净流入249.77亿元,相比于上期净流入170.25亿元变化+46.70%。近期南向资金再度回归,大额净流入,反映资金增配港股热情再度回升。
风险提示:宏观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收紧,股市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客观数据对股价变动解释能力有限,数据测算误差。电子|行业深度:3D打印,引领先进制造新纪元
1、3D打印历经十数年发展,产业链完整且发展逻辑清晰,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3D打印设备及服务、下游的航空航天、医疗保健、汽车等应用领域。近十年来,3D打印行业规模保持稳定扩张趋势,全球增材制造产值(产品和服务)从2015年的51.65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00亿美元左右,2015-2023年3D打印市场规模CAGR约为18.46%,我们预计未来将会有占据技术/材料/服务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2、下游应用持续发展,多领域仍有海量空间。3D打印在折叠屏铰链上的应用(荣耀MagicV2、MagicVs3;OPPOFindN5)标志着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正式成为高端消费电子核心组件的关键技术路径,消费电子制造也进入了“精密增材时代”。随着折叠屏持续渗透及苹果加深3D打印在其产品中的应用,行业有望加速发展。3D打印产业链厂商:1)设备及材料厂商:华曙高科(天风机械团队覆盖)、铂力特(天风机械团队、有色团队联合覆盖);2)服务厂商:超卓航科、光韵达;3)上游材料及零部件厂商:金橙子、杰普特等
风险提示:3D打印发展进度不及预期、3D打印下游应用拓展不及预期、核心零部件软件进口依赖风险。农业|养殖业——布局预期差,重视低估值,继续重点推荐生猪养殖板块!
1、现货或已没有继续悲观理由。展望25年,存栏量增多再度带来养殖密度的提升(农业部24年12月规模场新生仔猪数已处于近几年高位);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缩窄、外购仔猪进入亏损或导致员工积极性及防疫投入再度打折(历史周期来看,行业亏损阶段往往伴随疫病发生)。2、估值相对底部!长期市值有支撑,重点推荐!现阶段猪企头均市值均处于历史估值相对低位,多股头均市值回落至2000元/头以内,长期市值有支撑。3、总结来看:板块估值底部+预期差,以成本领先、资金为王、出栏高增、估值便宜为尺度,当前阶段,我们大猪: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小猪:华统股份、神农集团、天康生物、巨星农牧、唐人神、德康集团、新五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