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banner

banner

机构交流-尽可能在科技板块上找机会

魔力股   / 02月19日 08:21 发布

前市场展望

现在预期也是在,大家预期在之前市场都还是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那接下来具体的落实到什么结构方向会更好?目前大家相对一致的看法还是尽可能在科技板块上找机会。 

科技涨多了可能会轮到一些顺周期的领域,至少在之前还是这样一个结构。那在科技里面其实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涨得比较多。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分化和波动可能会加剧。 

那么在AI这条线上,具体怎么选择有几个思路:一个是去找景气度最高的方向,那可能目前来看,国产算力这一条链景气度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大家看到了DeepSeek的部署,现在各个行业都是在快速的展开。 

国内模型的突破对算力的需求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带动,最近看到一些像阿里等都非常急迫。对于国产算力这条线,还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短期的带动,这是第一个找最景气的方向。 

那么第二个就是去找一些还没有被炒到的,但是未来可能也会受益于AI的方向。比如说一些做硬件的基金经理,把一些偏端侧、涨得高的东西换出来,买一些像模拟半导体这一类资产,这些现在还没有怎么启动,但也会受益于AI 进展。 

那么第三个路线是围绕 AI+去找一些更扩散的方向,现在市场演绎主要是AI+医疗、金融、教育、办公这些领域。其实在很多制造业的公司上,也可以演绎这种AI+的逻辑,因为很多制造业公司需要很多工艺,需要很多的数据积累。 

如果能通过AI模型把这些数据积累应用在工艺的优化、应用在设备上,设备的性能可能会提升很多,所以现在也看到很多细分领域的制造业龙头,也都在有这样的规划和AI部署。 

这样可能对于这一类公司,它的竞争力也会不断的提升。所以找AI+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多,科技领域还是可以不断的去挖掘更多新的机会。 

那么顺周期以及经济基本面近期应该提高关注度的,虽然现在市场所有的关注点都在科技,那么把几个有机会的板块再说一下:一个是汽车,今年以来持续表现是不错的。主要是原因是国产竞争力的提升,智能价值的催化,还有AIDC与汽车的结合。 

智能驾驶在这周进一步发酵了,在市场关注度高的时候,行情还是很可观的,我们看到在大家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发现,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的主机厂也都是有机会的。 

比亚迪可能大家最开始认为对行业是利空冲击,但后来发现其他车也会跟上。

对进一步拉大国产车的竞争力,对智能驾驶今年全年来看都是一个主题。因为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主机厂也都会跟上。 

第三个方向就是科技当中的传媒行业,今年其实表现也是不错的,当然表现最好的就是光线了,光线其实是成了今年表现最好的股。我们看到研究时间偏长的人,其实是没有抓住光线机会的。 

但实际上他们是有一些成见,就在于所有的电影,还有影视剧等都是偏一次性的爆品,那这种投资机会是一种脉冲式的,在以往的春节档都是如此,但光线这次表现为什么这么强,我们再深度剖析一下。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哪吒系列本身就是跟光线一直合作,所以它可以有历史和现在的数据做支撑,同时会有远期做估值,它摆脱了这种一次性的框架,可以直接对标一些美国的公司了。 

第二个是它代表着国产品牌产品实力的提升,代表着文化出海,所以这波光线就成为了游资参与的一个很重要的标的。可以说我们只要看到哪吒2的票房预期不下修,那么光线就是可能会持续表现的。 

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这种行业重估可能带来的机会,在流动性好的时候比大家预想要大很多。还有我们看到AI方向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高切低。 

比方说这周的下半周涨得最好的是 AI+医疗,那么医疗其实已经跌了 3、4年,底部是特征非常明显的,之前主要受制于医保,整个医药行业逻辑是不顺的,但利空已经基本全部消化了。 

在去年四季度的时候,就已经看到只不过是趴在下面起不来的一个情况,但只要有新的东西催化,那么它就会有比较大的行情。如果去找一些类似于AI+医疗的方向,它的基本面可能不会进一步的恶化,但是确实又能够跟AI 结合起来。 

比方说有一些工业领域,大家其实还没太聊到,我们看到在美股当中已经有反应了,有些工业领域比方说像化工领域、制造业领域,如果有AI的赋能,它其实也是可以复制AI+医疗的这种反应。 

近期计算机板块以及AI相关的泛化涨得比较多,肯定会有一些回调和波动,会有一些位高的情绪,但是我们还要提示的一点,美股的AI应用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领涨,到今年年初还是领涨,所以回调之后,大家还是会去积极参与。 

那么除了AI之外,顺周期也是很多人觉得在之前可以有炒作预期,或者说有改善逻辑。这里面相对还是比较看好几个方向:一个是地产可能会持续的炒作,因为它是困境反转的逻辑。 

你可以看到可能会不断有小作文或者政策出来,对于股价弹性来讲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块肯定是要做波段的。那除此之外,在顺周期领域,大家对于化工品像涤纶长丝、粘胶还是保持比较高的关注度。 

而且马上进入到3月份旺季,可能会有量价的提升,这一块的关注度也是不小。除此之外,像电解铝、铝板块认可度还是比较高。 

还有一条投资机会是关于国企改革。最近出了东风集团与兵装集团重组规划,那么目前来看,今年可能越来越多的行业也会有相应的国央企的并购重组。

而且并购重组,本质上也加速了这些制造业过剩产能的出清。比如说像钢铁还有其他的一些资源品方向,其实也有这样的投资机会。 

 

港股受大模型、估值等利好因素影响近期表现强势

说一下港股,因为这周港股确实涨的是非常多。涨的逻辑,主要是在AI领域上,其实最受益于大模型、估值又最便宜的,其实就是港股这些互联网公司。叠加外资的一些长线资金开始回流,上涨非常迅速。 

但是位置上我们还是提示一下风险。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从资金结构上来看,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外资对冲基金的钱,这部分钱来的快去的也快,可以类比去年两波港股急速上涨的行情,而且这一类资金走之后回调的幅度也都不小。 

另外一个就是看港股的风险溢价水平。目前来看,已经处在一个历史上相对来说股票性价比较低的位置。因为现在美债收益率一直在高位坚挺,港股的估值又提升的比较快,所以风险溢价目前来看没有特别强的优势。 

最后,再看A/H股溢价,现在溢价率又回到了35%的位置。那历史上来看降到31%都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拐点,现在距离位置比较接近了,所以从性价比来看,港股的性价比是开始逐渐低于A股了。 

虽然不敢说港股一定有比较大的回调,至少波动肯定是会比较明显的,所以风险还是要关注的。 

接着说一下,港股肯定是最近关注度最高的,而且来问我们的也比较多,港股其实已经成了全球今年表现最强的主流市场,还是重估的思路。我们看到比较早的是在前年,一些私募就开始加仓港股了。 

去年开始保险机构加仓比较多,公募少量,今年还是在继续加仓港股。但这个变量不是造成港股今年涨幅比较好的原因。内资的加仓,体现在过去一段时间,港股出现了结构化的行情,内资定价的票表现比较好。 

而这次是外资定价的票表现比较好,说明内资加仓的情况下,外资也开始重新把权重提高。我们看到外资的一些反馈也是如此,他们最积极交易的还是恒生科技,比如阿里巴巴,其次是腾讯,还有两倍做多的恒生科技ETF等等。 

我们也看到陆陆续续有欧洲的外资行,美国的外资行,已经把港股的预期往上调了,也喊出了比较夸张的收益率目标。过去几年,外资一直对中国资产是低配的,其中主要就是对港股。 

而这一轮跟去年10月份不一样,去年10月份是一个脉冲式的行情,更多是交易性的,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在进行主导。但这次是主动开始提升权重,所以未来港股市场重估逻辑是没有变化的。 

所以港股虽然过去大家一直都在聊,但是这种集中式的爆发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背后的逻辑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它的基本面改善,它的分母是来自于美债收益率,分母有可能下行,所以它的长期逻辑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港股是一定有一个重估的机会。 

还有从交易的角度也看到做空的仓位是在迅速的提升,还有一些港股技术指标也出现了一些预警。在这样的情况下,短期的波动确实会增大,但是不改变我们长期看好的基本判断,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公司,还是像阿里这样代表性的个股,其次是腾讯。 


如果说市场成交量能一直持续在1.5万亿以上,对于券商板块是利好 

我再补充一条,接下来看到市场还是保持比较不错的情况,成交量一直还比较高的话,值得关注券商板块。因为这个板块在弹性板块里,今年表现是最差的。 

因为大家觉得吃了去年下半年的亏,另外觉得成交量可能维持不了这么长时间的高位,但是如果说能一直持续在1.5万亿以上的话,对于券商板块肯定是利好。这也是一个偏滞涨的环节,还是有反弹机会的。 

如果经济到二季度一直看不到好转的话,市场可能还是撑不住的,今年5月后要注意风险 

关于市场,最近游资参与热情很高,现在就是觉得到之前,这市场会一直有机会,就是盯着AI板块一直反复来做,所以这个成交量还比较好理解,成交量反映的其实就是市场赚钱效应,成交量不会差的。 

我觉得到夏天的话,就是要验证基本面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经济到二季度一直看不到好转的话,市场可能还是撑不住的。现在是不需要什么业绩验证的,有概念就行。但是到时候出了季报,出了经济数据了,那大家就开始算账了,所以今年5月份以后还是要小心,注意风险。 SEVEN调研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