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行业“井喷式”发展!四大行情新高,三大指数还能涨吗?
骑牛看熊
/ 02月18日 14:31 发布
【盘面分析】
蛇年后会议不断,这也与2025年的经济振兴以及“外患”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从昨日会议可以看到发展民营经济一方面有助于激励创新,尤其是AI领域的技术突破将使得我国在本轮科技革命浪潮中建立优势,有利于中美博弈。随着政策面和消息面的“倾向性偏移”,市场投机资金仍然会在AI方面抱团取暖,同时注意港美股的新高后,是否会带动外围市场再度走出牛市共振的行情,这对于A股无疑也是一种提振。整体看市场的风险偏好依然处在较强的阶段,这里比起看空市场,更多的应该是选择下一个“起爆点”!
骑牛看熊发现2015年之后,固态电池研发领域出现井喷式发展,行业专利布局持续推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确定,板块值得重点关注,同时预计个股业绩和走势也将出现分化,建议持续重点围绕细分领域龙头布局。新技术方面,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发展,在相关领域有布局的电池、材料和设备企业有望受益,优先布局格局较优的电芯环节,海外客户放量以及一体化布局较优的部分中游材料环节。国内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多元,全固态电池大势所趋,重视程度提升。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两市开盘红盘个股不足千只,题材板块方面电池、元器件、环保设备等板块表现较强,AI医疗、影视院线、Sora等板块表现较差。固态电池概念股再度拉升,传艺科技涨停,派能科技涨超10%,利元亨、杉杉股份、力王股份、贝特瑞涨超5%,鹏辉能源、南都电源、福能东方、华盛锂电等跟涨。消息面上,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近日表示,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游戏股走强,大晟文化涨停,盛络、电魂网络涨超5%,掌趣科技、恺英网络、富春股份、冰川网络、巨人网络、中青宝等跟涨。消息面上,马斯克昨日发文确认旗下xAI将成立一家AI游戏工作室。储能概念早盘活跃,科陆电子涨停,中能电气涨超10%,传艺科技、蜀道装备、盛弘股份、鹏辉能源、钒钛股份涨幅靠前。消息面上,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
四大行创出新高,银行股逆势走强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再创历史新高,齐鲁银行涨超2%,重庆银行、苏农银行、中信银行、成都银行等跟涨。芯片股午后震荡走强,芯源微午后涨超10%,晶丰明源、华海清科等多股均涨超5%,市场研究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半导体技术供应链情报报告》显示,全球对AI和高性能计算(HPC)的需求将继续上升,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将增长超过15%。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二出现四大行新高的走势,但是两市个股仍然是跌多涨少,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行情,值得注意的是大盘蓝筹股受到资金关注,这更有点像避险情绪升温的感觉。多家大型海外投资机构近期频频与国内头部私募管理人沟通交流,部分外资机构早在去年年底就积极申购国内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基金,知名外资机构也频频现身中国优质企业的调研现场。到中国市场寻找好的投资机会,已成为全球资本的共识。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36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二并未继续大幅度拉升上攻,反而是回到了5日线附近修正,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DeepSeek、机器人还在调整,始终没有明显的领军人。今年全球资本流动的天平将向东方倾斜,在外资机构看来,DeepSeek的一鸣惊人、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稳增长增量政策的逐步推出和显效,快速提升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中国资产正在吸引全球资金的关注,高盛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报中称,今年以来全球对冲基金一直在大幅买入中国股票,多只中国股票ETF规模较去年年底显著增长。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22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收盘,A股共有2817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其中,949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从行业角度看,生物医药、半导体、化工、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所属上市公司业绩总体表现亮眼。净利润数值方面,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预计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限超过1亿元的有665家,超过5亿元的有229家,超过10亿元的有125家,超过50亿元的有23家。贵州茅台、中国神华、中远海控、宁德时代、紫金矿业、牧原股份等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居前。
题材板块中的电池、银行、元器件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影视院线、AI医疗、教育培训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近期多家企业的(半)固态电池在性能提升、量产进度等方面不断推进,有望加速(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材料方面,固态电池采用的固态电解质能兼容更高比容量的正负极材料,如超高镍正极、富锂锰基正极、硅基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率先布局固态电池及相关产业链的厂商有望受益于产业化进程加快。
固态电池可兼容的高镍、甚至超高镍三元材料导电性较差,硅基负极的导电性也差于石墨,碳纳米管导电剂可以改善二者较差的导电性能,因此碳纳米管导电剂相关厂商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设备方面,干法电极可以应用于固态电池中,相较于湿法工艺为增量环节,随着固态电池的发展,设备端有望先行落地,叠加单位价值量的提升,设备端有望迎来较为广阔的空间。
新能源车:比亚迪将在2027 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 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长安汽车宣布2027 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将超过1500 公里。
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正式发布,全系共21款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20 万级、15 万级、10 万级车型全系标配,10 万以下车型将多数搭载。SNE Research:2024 年全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约894.4GWh,同比增长27.2%;宁德时代市场份额37.9%,同比增长1.3 个百分点。
其中,宁德时代在近两年的专利授权量和申请量保持领先,专利布局呈现从材料特性、工艺设计和结构优化等方面多维创新的局面。行业内生性上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技术攻关。头部电池厂商均在全固态电池方面进行布局,关注电池单元、固体电解质和电极材料,聚焦卤化物&硫化物复合电解质路线,探究全固态电池技术可行的迭代路径。
应用场景不断延拓,规模化实现固液平价终端市场来看,固态电池场景应用边界逐步拓宽,有望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消费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其中全固态电芯规模化量产的必要性和产业趋势在加强。首先,半固态电池率先量产装车;其次,考虑到全固态电池正处于核心技术的突破与验证关键期,低空飞行器有望在2027 年左右实现在乘用车领域的小批量应用;另外,终端规划的全固态电池有望在年内实现功能样车首发,明年实现装车验证,后年推进逐步量产。
每个交易日收盘后写出我第二天的计划,第二天中午12点到1点更新当日的午评以及对前一天晚上计划更新,记得的朋友第二天中午再次点开文章,查看我计划更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