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行情涨得太猛了,要不要撤?
行则将至 / 02月17日 21:07 发布
自从1月14日A股反弹以来,这波上涨行情已经持续了超过一个月时间,创下了去年以来单轮上涨的时间纪录。 或许本轮单边上涨的行情已经接近尾声,值得警惕的信号有几个:
第一个,光线传媒大跌。
光线传媒受益于哪吒2的票房爆发,2月份开市后股价连续涨停,股价从10元左右一口气涨到了今天的最高41元,市值超过1000亿元。
9个交易日涨了4倍,当之无愧的本轮行情龙头之一。
不过,今天光线股价高开低走,从20cm涨停板上跳水,收市跌幅高达14.60%。
光线股价下跌,主要原因是预期的见顶。
周日,哪吒2的票房低于预期,猫眼上的票房预测已经从最高160亿下调到了157亿。
第二个,AI短期热度过高,市场上已经出现恐高心理。
最近一个月的市场主线,说到底还是由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的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
从AI算力投资的液冷、铜连接,到AI应用催生的人形机器人、云算力AIDC、B端AI接入等,全市场的资金都围绕着AI在挖掘。
不过,短期扎堆涌入的资金太猛,泡沫就难免了。
据网上流传的一张DS电话会议截图显示,参会人数近万,去年类似的电话会议,撑死了就是上千人,现在的热度毫无疑问是有点夸张了。
市场太热,接下来肯定要有一波震荡。
从近期涨幅最猛的恒生科技指数来看,最近的振幅明显在加大。
2月11日振幅3.29%,2月13日振幅5.72%,今天的振幅也高达4.74%。
这说明短期内,部分资金获利了结的意愿正在加大。
当然,A股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更多可能是进入震荡期,资金高低切,转向挖掘新机会、新方向。
毕竟,这轮春季行情的两大逻辑并未被破坏。
一个是中线逻辑:主题。
将在3月初举行,期间将会披露一系列重磅经济刺激政策,历来是春季行情的高潮所在。
现在距离还有半个月时间,押注主题的资金是时候陆陆续续入场了。
从今天的市场格局变化也能看到,除了AI相关概念之外,房地产服务、仪器仪表、船舶制造、通用设备、电源设备、装修建材等板块涨幅均超过2%。
可见资金正悄悄从高位的AI板块,转向低位的内需刺激板块。
未来半个月,这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机会。
另一个长线逻辑:外资涌入。
本轮春季行情最大的推手,是外资,1月份deepseek发布的推理模型震惊了硅谷,也引发了华尔街资金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
从国际投行近期发布的报告来看,这轮重估浪潮显然不会那么快结束。
看看几个投行的观点:
最新引发轰动的是德银,他认为“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逐渐消失。”
接着是汇丰,他的报告认为,“DeepSeek不仅是一项瞩目的科技事件,可能也是一项重要的宏观事件。DeepSeek让投资者注意到,中国的科技创新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正在日益增强。”
接下来是对全球资金流向的分析,美银的报告认为,“2025年年初美国股市的持续上涨趋势停止后,其全球市场领先优势将进一步减弱。今年以来,多国股市回报率已超过标普500指数,建议投资者做多中国股市。”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则强调,“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可投资性。鉴于全球投资者的仓位较少,预计短期内这一势头将持续下去。”
高盛进一步表示,“预计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会使得中国公司的每股收益在未来十年每年提高2.5%。”
“DeepSeek R1以及其他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因其全球竞争力和成本效益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叙事。增长前景的改善,将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
从这些报告的核心观点来看——
一是强调了中国科技资产的想象空间已经被打开,估值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外资目前在中国资产上的仓位还很低,流入趋势应该以“年”为单位来观察,周期可以拉得很长。
实际上,据君临观察,现阶段流入中国的外资,并不是从美国流出来的。
受特朗普新政的影响,由于关税战推进、通货膨胀预期升温、美联储降息周期停滞不前,未来一两年美元可能还会维持强势。
也因此,全球资金依然在流入美国,美股几大指数这段时间仍在继续创新高的过程中。
近期流入中国的,主要是全球资产配置中原本押注印度+东南亚的资金。
在拜登时期,全球资产积极押注印度+东南亚,认为他们将充分受益于“脱钩”政策,承接大量代工产业链的转移,并刺激基础设施投资的繁荣。
印度孟买SENSEX指数在2021-2024年间,接近翻倍,比纳斯达克还要强势得多。
不过,从去年10月份之后开始,印度股市就不行了,至今已经连续下跌5个月,跟A股去年924以后的走势形成巨大反差。
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股市,同期亦录得持续下跌。
像1月份,菲律宾马尼拉指数跌了10.20%,泰国SET指数跌了6.12%,马来西亚KLCI指数跌了5.20%。
而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截至今天2月份的跌幅已经高达4.28%,本月振幅高达8.80%。
显然,是特朗普无差别攻击的关税政策吓坏了外资,认为“友岸外包”的产业链转移叙事已经结束。
这种情况下,中国政策刺激驱动下的庞大内需市场复苏+科技进步驱动下的产业升级两大主题,重新被挖掘。
进一步,扭转了中国和印度东南亚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权重占比。
一旦这股趋势扭转,可以预期,短期内肯定不会停止,甚至可能继续强化,成为特朗普四年任期的一个大趋势。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股趋势。
据网上的数据,目前单是全球高净值人群拥有的财富总量就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24%投向了海外资产,即大约13万亿美元。
过去一个多月,大约有1.3万亿美元从海外流入了A股,而印度和东南亚分别损失了7000亿美元左右。
过去4年,印度股市总市值从3万亿美元增加到5.6万亿美元,流入了2.6万亿美元,东南亚少一些,也有8000-1万亿美元左右。
假设这3.5万亿美元左右的外资,未来几年重新流入中国,相比于当前A股13万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大约能够推动股市上涨四分之一左右。
单单是这股力量的推动,就足以让上证指数迈上4000点以上了。(君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