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banner

banner

AI赋能医疗再掀涨停潮!指数创出阶段新高,还能涨吗?

骑牛看熊   / 02月17日 15:17 发布


【盘面分析】

周末消息面再度在科技概念进行发酵,提到最多的是DeepSeek接入,以及AI医疗的未来发展,这也带动了周一盘面再度回到科技行业的赚钱效应。在科技突破的情况下,A股以TMT板块估值提升为基础的行情仍在继续,考虑到目前指数估值回升的基础依然存在,且A股估值中枢相对于主要经济体仍有7%以上的折价,这轮估值修复行情仍在继续。本周A股仍然会是以震荡走势为主基调,关注调整之后买入机会,本周将会是分歧再度一致的行情。

 

骑牛看熊发现医药主要是映射AI 应用,尤其是基因数据价值逻辑分支更强一些,一个是tempus 映射,一个就是AI 应用逻辑推演需要。近期AI医药多催化,海外国内均聚焦AI 医疗,海外Cathie Wood 强调医疗保健是最被低估的AI 应用,TempusAI 和Domity 等AI 医疗公司股价均有不错表现。国内华为将在2 月18日发布基于华为DCS AI 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大模型。AI能力提升可以处理和解释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赋能药物发现、疾病诊断、疾病预测与预防、临床治疗、远程医疗和管理等领域,有望在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AI 制药、医疗机器人、康养机器人、脑机等领域持续创新和提效。

 

AI医疗概念强势延续,美年健康走出7天5板,安必平20CM2连板,塞力医疗10天5板,嘉和美康、新赣江等多股涨超10%,近日京东健康旗下AI医生智能体产品完成内测,国内首批医生专家的AI数字分身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此前华为数据储存近日也发布信息称,将发布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AMC概念股活跃,信达地产、银宝山新、东兴证券等多股涨超5%,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中国农业再保险、中证金融公司均发布公告称,部分股权将划转至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此外,银宝山新、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统一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也都将变更为汇金。

 

机器人概念股拉升,杭齿前进快速涨停,超研股份涨超10%,新时达、泰豪科技等多股涨停,Meta据悉计划大举投资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已经与宇树科技、Figure AI等机器人公司进行讨论。AI教育概念震荡走强,国新文化涨停,豆神教育涨超13%,昂立教育触及涨停,1月以来多家教育公司接入DeepSeek大模型,根据艾瑞咨询和腾讯研究院数据,国内AI+教育B端与C端市场预计到2027年分别将达477亿元与282亿元,而AI+陪伴市场在3-5年内有望达千亿级别。

 

CPO概念股震荡反弹,锐捷网络、飞利信等多股涨超10%,近日英伟达重要的合作伙伴超微电脑宣布,搭载英伟达先进的Blackwell芯片的新AI数据中心系统现已准备好发货。液冷服务器概念震荡拉升,申菱环境20CM涨停,英维克、浪潮信息等多股冲击涨停, 高澜股份、曙光数创、朗威股份等涨幅靠前,据IDC预测,2022年到2027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大约能达到682亿元。2022年到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6%。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一高开后红盘震荡为主,目前是依靠着5日线走高,两市成交量在近2周保持在1.5万亿元到1.8万亿元之间,只要不破1.5万亿元就没必要离场。A股市场情绪继续回暖,主要指数悉数上行。DeepSeek引发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持续演绎,不少科技龙头公司股价表现亮眼。展望后市,鉴于近期外部因素扰动可控,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改善,机构一致看好本轮春季躁动行情的持续性。但在风格判断上,卖方研究观点出现分歧。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36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一跳空高开,题材板块轮动到了AI医疗,AI板块的发酵依然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周末DeepSeek介入概念反而参与资金不多,说明DeepSeek热度开始下降了。对于科技行情:一方面,中信证券等机构认为科技板块当前交易拥挤度过高,短线情绪过热,核心资产补涨有望成为后续看点;另一方面,广发证券等机构提出,DeepSeek打破了传统叙事逻辑,交易拥挤度等情绪指标或阶段性失效,因此看好AI主线继续演绎。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24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A股共有58家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0家预增,8家扭亏,2家略增,预喜率达34.5%。多家业绩预喜公司表示,受益于AI技术发展,消费电子终端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同时,新能源市场向好也对公司业绩有所助力。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控制优势,以及国内多元化应用场景下商业化闭环的实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从主题投资进入盈利兑现阶段。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随着多家机器人厂商加快推进量产,电子板块公司拓展机器人业务前景可期。

 

 

题材板块中的AI医疗、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影视院线、黄金、工业金属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中国资产重估逻辑映射,医药这边选择了港股创新药,前期跌的也多,另外从产业逻辑角度,中国创新药确实到了奇点,国际竞争力到了一定阶段,三个方向值得重视:全球性大药、早期新技术新靶点、国内爆发性商业化。

 

未来展望中短期维度看,医药近期的思路围绕2个方面:第一方面,市场映射角度,找找AI 应用医疗映射,找找政策预期,例如生育等。第二个方面,产业逻辑角度,围绕创新持续演绎,包括出海、商业化和早期创新品种价值演绎。

 

AI+医疗的投资机会,战略看好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随着AI 医疗的火热,医药相关创新主线亦有望显著受益。当前环境下,医药板块关注:

 

1)AI+医疗:优选海外映射、壁垒高且国内商业化能快速落地的标的;

 

2)创新药:仍为医药最明确长期主线,国务院政策重点支持,后续商业健康险相关政策持续催化;

 

3)25Q1 业绩预期:进入25 年后,市场有望开启估值切换,24 年大环境影响下医药板块较多公司业绩承压,25Q1 有望迎来业绩拐点,可重点关注业绩强势或困境反转的标的。

 



 每个交易日收盘后写出我第二天的计划,第二天中午12点到1点更新当日的午评以及对前一天晚上计划更新,记得的朋友第二天中午再次点开文章,查看我计划更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