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banner

banner

牛顿、西蒙斯与梁文锋 :科学家炒股与达尔文主义

小韭菜淘金   / 02月17日 14:47 发布

距今大约300年前,人类智商最高的人---注意这里没有之一,就是人类智商最高的人---牛顿,按捺不住开始炒股了。

有资料说,牛顿开始炒股的时候已经是77岁了,他第一次投入到股市的钱是7000英镑,很快就翻倍了。


如此刺激,让他觉得当铸币厂老板都没有那么过瘾,于是他加大投资,而且相中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股票:南海股份公司(south sea company)。

彼时的南海公司,可是比现在的光线传媒还妖呀,牛顿也是一个喜欢做强势股的人。

当时的英国股票热火朝天,牛顿也在炒股过程中体会到了与科学研究不一样的疯狂,但他并没有抵制住疯狂。

后来牛顿满仓了,但满仓不久,即1720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泡沫公司法》,对南海公司等公司进行政策限制,大利空!

很快,原本1000英镑以上的南海公司股票,一下子暴跌到500英镑,再到更低……整个英国股市,哀鸿遍野,当时的牛顿并没有出手抛售自己持有的股票,因为还没有达到他的止盈点,闲暇无事时依然会坐在苹果树下喝茶。后来牛顿手上的股票也惨遭腰斩,脚踝斩……无奈割肉离场。有好事者甚至说,在这场暴跌中,牛顿亏了2万英镑,相当于他当铸币局局长的十年年薪,也就是说,这场炒股把他的10年工资给赔了进去。我对这个数据是有质疑的。

不过,牛顿在这个市场上被股灾搞得亏钱是真的。

image.png


然后,然后就是他留下了的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广为传颂的名言:

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

从此之后,每当大家讲股市难炒的时候,几乎都会引用牛顿炒股的故事和这句名言,这个故事的流传广度仅次于苹果砸头顿悟出万有引力的故事。

但,我今天却想讨论故事的另外一面:如果牛顿在今天炒股,会怎么样?

我先给我的结论和答案:

会是股神!

而且是远超章建平、方新侠、陈小群那个等级的股神,应该是梁文峰级那个别的股神。

为什么这样说?

这就不得不谈谈科学家炒股的事了。

很多人引用牛顿炒股失败的故事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股市风险大这一件事,还想证明炒股与智商无关,甚至讽刺知识分子、专家、教授炒股也未必比普通人厉害,而对于能稳定盈利者,更是拿牛顿对比从而有点优越感。

其实这是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更没有看到时代的进步,同时充满着一种反智主义的味道。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举例说大多数股神游资都学历比较低,是普通大学毕业,不是名牌大学,有的甚至是中学生、中专生,而那些名牌的北大清华毕业生和一些大学教授,炒股都很普通......最后,拿出牛顿的例子压轴,更“彻底”的说明炒股不看学历,不看智商,就看“天赋与悟道”。

诸位读者朋友,大家当中有这种论调或者内心深处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

而今天我要说,时代变了,也许以前是这样,但以后,可能完全不一样了。今后是科技的时代,高智商人在炒股上可能要全面碾压低智商的人了。

是的,过去因为股市不完善,存在大量欺诈和操纵,股市的成就无法反应个人的智商理解力,就拿牛顿来说,牛顿炒股失败并不是代表高智商人炒股失败,而是那个时代炒股人的集体失败。英国那时的股灾和南海公司股票的那种跌法,失败的何止是牛顿,几乎是所有股民。但很多人就是喜欢把眼光盯在作为科学家身份的牛顿身上,而不是放眼整个市场。

我曾经给广东工业大学的研究生讲过课,特别是讲过“证券投资史”,曾详细的查阅那个时代股市投资的资料,我发现很多研究那段历史的学者都喜欢用欺诈和操作来形容那段历史。当时,南海公司的股灾事件还和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以及法国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并称为近代欧洲金融三大泡沫,也是三大炒作性灾难事件。

在那种情况下,相信科学的牛顿炒不好股才科学,炒好了反而不符合科学了。

但,如果由此嘲讽牛顿和高智商也战胜不了股市,智商在股市面前无用,那就大错特错了。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一个叫西蒙斯的天才。

西蒙斯是谁?

是顶级数学家,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数学大师。


image.png


西蒙斯24岁的时候就出任哈佛大学数学系讲师,30岁时他出任纽约州立石溪大学数学系主任。

1976年,西蒙斯获得美国数学协会的Oswald Veblen 几何学奖,以表彰他在多位平面面积最小化研究的成果,该成果可以证明伯恩斯坦猜想中N维的第8维,同时也成为了佛拉明的高原问题猜想的有力证据。另外,西蒙斯还与我国顶级数学家陈省身共同发现并实践了几何学的测量问题,这个研究成果被命名为陈氏-西蒙斯定理。

他不仅是一个神童,还是一个数学泰斗。他也是今天人工智能领域广泛探讨的deepseek之父梁文锋的偶像,梁文锋曾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西蒙斯的话:一定有办法对价格建模。

西蒙斯这么一个高智商的人来到股市,没有像牛顿一样被人嘲笑,相反,他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其成了的文艺复兴公司和大奖章基金在全球声名显赫、战果辉煌,我们看下下面这个成绩单:


image.png


西蒙斯个人也曾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截至2010年9月,拥有个人净资产高达85亿美金,这些钱绝大多数都是从股市赚来的。而且,他开创了属于他的投资体系,他也被称为征服市场的人。当然,这些成绩也有非议,包括内部产品高收益和对外产品慢慢低收益,特别是量化到后来大量类似“黑客”和“不光彩”的功能工具的应用,有媒体甚至说充满和技术跟踪之类的工具在牟私利。这些问题我们今后再讨论,今天重点讨论一个主题:科学家要是真正的专心炒股,别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那有人可能会说,同样是科学家,从牛顿到西蒙斯怎么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呢?

我以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工具的进步。牛顿年代,哪里有那么多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纯粹手工,这让有科学天赋的人和一个初中生几乎是一样的发挥技术特长,压制了科学家的天赋应用。而到西蒙斯这个时代则不一样,计算机、芯片、算法、软件极度发达,科技家的技术天赋可以在科技的帮助下如虎添翼。不但这些,其他技术和工具也一日千里,包括爬虫技术、黑客技术、技术、数据偷窃、读唇语等等,这些都能让智商高的人更好的战胜智商低的人。

工具的进步最受益的是会用工具的人,而高智商的人天生就比普通的人更善于利用工具和科技成果。

今天是人工智能时代,ChatGPT、deepseek对谁最有帮助?不是对初中生、高中生,而是对科学家、黑客、技术高手和工程师。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牛顿今天炒股一定会是股神的原因,梁文锋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一点。

梁文锋给西蒙斯书写序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段话:

 在1988年西蒙斯设立大奖章基金时,他已经50岁了,在投资上经历了10余年的挫折,但这一次他抓住了机会,登上了通往新时代的列车

  如今华尔街很多量化巨头的崛起,都可以追溯至这一时期。西蒙斯和其他先驱者,使用现在看起来并不复杂的技术,迅速摘掉了市场上最低垂的果实,积累了第一桶资金。

注意,我加下划线的部分。什么叫“通往新时代的列车”?什么是“现在看起来并不复杂的技术”(潜台词是当时看起来挺复杂的技术)?

如果不是“新时代”,如果西蒙斯早出生100年,随便他怎么投资,估计也是跟牛顿的命运差不多,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好的“工具”,无法摘到“最低垂的果实”。

是科技和工具的进步,让这些科学狂人把普通的人甩开。


 

所以,很多人看着A股龙虎榜上的股神的学历不高就沾沾自喜,很可能是一种悲哀。因为今天真正赚大钱的人是工具的使用高手、是科学家,他们甚至高智商到你在龙虎榜上都发现不了他们。

时代早已不一样,看看今年的电影票房就知道,无数科技公司合作而成的哪吒干败了一批躺在历史经验上的人,未来属于技术高手的。

当然,投资不全是智商的较量,牛顿之所以没有取得西蒙斯的成就,还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关,牛顿肯定没有西蒙斯那么股痴,他最伟大的爱好还是科学研究,晚年最多的时间还放在神学上,股市连花费他九牛一毛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牛顿跟西蒙斯一样花费绝大部分时间在股市,恰好又在今天的技术环境下,牛顿绝对是股神。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完善了很多,当年股市的那种欺诈和操作,没有那么明目张胆了。现代这个时代,个人的努力和理解力占的比重逐步加大了。

牛顿炒股的那个时代,没有股神,那不是一个产生股神的年代,与投资方法和智商没有关系,与个人能力也没有关系,那是投资的泥泞和野蛮年代,如果西蒙斯、 梁文峰、 巴菲特生在那个年代,也会炒股稀里糊涂,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比那个年代晚一些,但因为野蛮气氛还在,格雷厄姆也就反复被蹂躏,也经历破产。

可以这样说,

作为科学家,牛顿是幸运的,他生对了年代,否则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海森堡这些人会让牛顿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发现的;

作为炒股的,牛顿生错了年代,他那个时代没有足够的科技和工具,让他的智商在炒股这个领域无法与其他平庸的人甩开。

这个时代越往后,科技和工具越发达和进步,科学家就与凡人拉开的距离越大。

这个好时代的第一个最大受益者是西蒙斯,可惜的是,斯人已与2024年5月10号驾鹤西去,享年86岁。

不过,比他更狠的人在他去世的这一年的年底,取得了比他更大的成就,而且是出圈的成就,这个人就是梁文锋!这个大成就不仅仅是幻方炒股大杀四方,而且还用炒股赚的钱“客串”做一下人工智能,就吊打一众高科技大神,deepseek 横空出世。

哪吒2中,导演饺子让我们看到:

天才或许能一鸣惊人

但凡人逆袭的剧本

每一页都写满死磕

这句话足够励志,但,如果即是天才,又每一页都充满死磕呢?是不是非常恐慌?

梁文锋身上,就是这种人。


image.png

梁文峰从小是学霸,当同学们对初中数学还没有弄明白的时候,他已经提前自学完了高中数学课程,甚至开始自学大学数学,2002年,17岁的梁文锋以吴川一中“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7年,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来据传说自己研发电脑程序炒股,从8万赚到5个亿,估计这个有戏说和夸张成分,但他的幻方的钱主要是他炒股赚的,应该是铁的事实。

所以,别再说科学家炒股不行,那是因为很多人误解了牛顿以及其他所处于的时代。

事实上,越往后发展,炒股应该越靠智商。

时代变了,今后人工智能的时代,善于应用AI和其他科技工具的人,一定会碾压其他人。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很火,叫《梁文锋革了游资的命》,这个标题不知道为什么把特别强调梁文锋革的是“游资”的命,应该说,如果不对技术工具优势者进行监管,任凭量化用高科技对股市疯狂收割,奉行股市达尔文主义,那么,从“理论”上讲,这些高智商且会应用最高科技的人会革了所有主观交易者的命,首当其冲的就是全体散户,然后才是比散户水平高很多的游资。

这背后,本质上是高智商者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工具的优势革所有在智商和技术上处于劣势的“弱势群体”的命!

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市场好的时候会掩盖这个痛感,但理论上讲,长期来看,如果奉行股市达尔文主义,就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这是我们从牛顿到西蒙斯再到梁文锋所看到的趋势。

那么,这种趋势能不能改变?

当然可以,条件就是改变股市达尔文主义,让科技向善,让科学家炒股的时候,特别是利用最高科技工具炒股的时候,有所收敛和忌惮。

就像美国也狠狠的监管西蒙斯一样,否则,科技上的“弱势群体”不可能靠手无寸铁来长期生存。

这一切,就看我们怎么看待公平与公正,怎么看待达尔文主义。(股市的逻辑)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