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banner

banner

​但斌:看好AI三大方向,AI应用、软件行业、人形机器人

股海方舟   / 02月16日 20:03 发布

    私募大佬但斌日前分享了对2025年对AI市场的判断。

  
  人工智能周期持续到2032年,2025年仍处于初期阶段


  目前人类正在迎来一个人工智能更具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其上升周期应该在十年以上,甚至更长。过去有电子硬件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它们的上升周期都在十年以上。

  如果认为2022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那么这个周期应该持续到2032年,甚至更久。所以,我们认为2025年仍处于这个周期的初期阶段。

  我们的投资策略依然是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长期投资也是价值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5年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东方港湾的投资组合可能主要集中在能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方向上。2025年可能会有一些微调,但总体上,我们全力以赴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2025年AI应用端可能会爆发


  技术进步在过去一年(2024年)有了蓬勃发展。刚进入2025年,我们看到黄仁勋先生在电子消费活动中的发言,非常震撼。无论是在无人驾驶领域、人形机器人,还是AI电脑方向,都有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另外,我们判断2025年AI的应用端可能会爆发。过去几年,硬件方向出现了极大市值增长,但软件和应用端增长有限。2025年,软件端和应用端的行业和企业可能会有突破。

  我们今年可能会从硬件转向更多关注软件和应用端的商业模式公司。其实最近我用了一个叫豆包的软件,我觉得它是中国在AI应用方面表现非常出色的产品。就像互联网时代,微信和抖音在应用端具有很强的优势。

  所以,2025年东方港湾除了立足硬件和软件外,会在应用端的发掘上付出更多努力。

  汽车新势力和传统势力在2025、2026年决出胜负
  其实,无论是硬件成本下降还是训练模型成本下降,都对AI应用有巨大促进作用。比如无人驾驶领域,以新势力和华为为代表的公司,因为有大量数据支持AI应用,可能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传统公司因为缺乏数据积累,技术应用可能会面临颠覆。

  所以,我认为汽车行业的新势力公司和传统公司之间可能会分出胜负,2025年或2026年我们大概就能看到结果。软件行业会出现颠覆性变化
  在软件方面,以CRM为代表的软件公司,因为有大量商业数据积累,正在从传统的销售软件公司向AI应用公司转型。所以,软件行业也可能出现颠覆性变化。

  在教育行业,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服务类的超级大公司,但AI的应用可能会带来巨大变化。

  比如,过去教育行业的竞争取决于对老师的培训能力,未来可能取决于能否训练出强大的AI教师,实现一对一教学,且没有数量限制。如果某个教育公司能够训练出优秀的AI教师,这个行业也会发生颠覆性变化。

  所以,AI的应用可能会颠覆很多行业,未来人类社会90%的行业都可能被AI颠覆。



  看好AI三大方向
  AI应用,试图打破英伟达的垄断,这个方向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第二个方向是软件领域,无论是中国的软件公司还是全球顶尖公司,在2024年都有出色表现。

  第三个方向,人形
机器人可能在2025年甚至2026年取得重大突破,这个方向应该投入足够的重视,很可能成为带动全球市值增长的新方向。

  当然,在整个AI过程中,还有很多细分应用领域,包括教育方向的AI应用,软件公司能否通过AI形成新的龙头企业,无人驾驶领域也可能会有突破性变化,导致传统产业链和现代产业链之间出现颠覆性变化。这些都是机会。

  2025年AI不会出现颠覆性变化
  我个人认为,2025年的宏观背景没有像互联网泡沫那样的高估值背景,所以出现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那样对全球资本市场有重大影响的变化的概率比较低。

  其次,也没有类似次贷危机这样的宏观背景。

  所以,我的基本判断是,2025年大概率是一个没有颠覆性变化的一年。

  鉴于AI技术在2025年的爆发,2023年和2024年都是准备期,2025年刚刚开始。我们在电子展中已经看到了一些技术的巨大推动。

  所以,我认为2025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都会是精彩纷呈的一年。

  当然,因为前两年有一定的涨幅,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不是颠覆性的变化,总体上是一个机会不断涌现的过程。

  我们看到中国的优秀企业,比如抖音、拼多多、运动品牌和制造业公司,都在走向全球化。资产管理公司也应该像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一样,拥抱全球,这样才能更好地回馈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