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AI,已经泡沫化
时空复利 / 02月14日 18:59 发布
这是时空复利的第1937篇原创 AI可能已经开始泡沫化。
注意,泡沫不代表马上会破裂,泡沫的持续时间,不一定,取决于突发事件所引发市场新的思考。
我们从两个角度分析:
1、AI的本质,是算力。
算力的本质,是芯片,但芯片已经开始过剩,过剩的原因在于软件与硬件的双重打击。
软件的打击在于,DeepSeek实现了openAI十分之一的成本,不弱于openAI的推理能力。
李彦宏的判断是,大模型的成本每年降低90%。
硬件的打击在于,华为+R1不输给英伟达+o1,被英伟达视为最强劲的对手。
可以得出结论,芯片的下一步是过剩。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西大的先见之明,东大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但卷起来,是名副其实的卷王。
2、再看估值。
英伟达涨了这么多年,涨幅10倍,市盈率不足60倍。
chatGPT拥抱英伟达后如虎添翼,微软苹果脸书拥抱chatGPT,与英伟达携手推动美股上涨。
A股这边,对标英伟达的是寒武纪,很努力的拼着亏损市盈率,涨幅10倍。
A股的科技旗手是中芯国际,同样很努力的拔估值,已经拔到200+市盈率,真的尽力了。
从估值的角度看,AI同样不占优势。
综上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东大凭借芯片过剩,成功拉着西大下水;既然是卷起来。
呵呵。
所以有可能,2025年,AI泡沫熄灭。
也不要意外,毕竟AI从2022年开始狂奔,盛宴总归要落幕。
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对于泡沫AI标的来说,是坏事。
对于AI与人形机器人进一步落地,是好事;因为泡沫才会催生创新,比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泡沫破灭之后,互联网真正迎来了巨大发展,生长出了多只国际巨头。
所以,AI泡沫破灭后,东大会生长出真正的AI巨头与机器人巨头。
对于别的低位标的,是好事。
比如科技涨,消费跌,蹊跷板效应。
而蹊跷板效应也会反过来。嗯,结论已经很清晰了。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关注三连。(获取更多行业,个股,交易位置,详细内容见“时空复利”) 注,优质个股分析,操作系列文章,在【价值投资常识】对话框输入对应的名称,对应文章就会自动跳出;
【1】投资三大策略;
【2】贵州茅台;
【3】片仔癀;
【4】长江电力;
【5】海天味业;
【6】伊利股份;
【7】大秦铁路;
【8】美的集团;
【9】格力电器;
【10】承德露露;
【11】养元饮品;
【12】双汇发展;
【13】分众传媒;
【14】海螺水泥;
【15】公牛集团;
【16】涪陵榨菜;
【17】京东方;
【18】招商银行;
【19】伟星新材;【20】青岛啤酒;
【21】云南白药;
【22】安琪酵母;
【23】绝味食品;
【24】宁德时代;
【25】汇川技术;【26】千禾味业;
【27】华域汽车;
【28】伟星股份;
【29】东鹏饮料;
【30】同花顺;
【31】香飘飘;
【32】汤臣倍健;
【33】牧原股份;
【34】福耀玻璃;
【35】龙佰集团;
【36】柳药集团;
【37】中国中免;
【38】山东药玻;
【39】重庆啤酒;【40】仲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