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banner

banner

读英伟达与黄仁勋有感

小韭菜淘金   / 02月02日 13:08 发布

这个过年假期,deep seek 刷屏,以至于很多人等不急了说,怎么还不谈deep seek?

说真的,这个东西我还在学习中,因为在北方过年,没有网线,上网也不方便,我搜集资料有限,等我搜集完资料,找个再谈一谈的。今天我先谈谈这几天读的一本书《英伟达之道》。


1

《英伟达之道》我花了一天半时间读完,读了之后的整体感觉是: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那些看似充满运气和偶然的伟大成功者,其实人家已经准备了好久。或者说,他们本身不是追风口才成功,只是风口恰恰吹在他们身上,而他们也当仁不让的推波助澜 了风口。

黄仁勋很早就在图形处理和并行计算上发力,为此,他很早就招聘和召集了一大批这方面的科学家,而且,密切与大学和科研界合作。当人工智能来的时候,他其实很早就站在那里了。


image.png

2

一个科技公司的CEO最好要由有技术背景的人担当,或者说要由技术前瞻力和敏锐度的开创性人才来担任。

英伟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黄仁勋,此君在几次重大关口完全押中技术方向,而且,不为短期利益而动,牢牢的盯住长期战略。

书上还举几个方面的例子,比如微软的鲍尔默,他是宝洁市场经理出身,在斯坦福读的是工商管理,因为技术背景不是很突出,被戏言让微软迷失14年。

苹果也一样,卖汽水的那个约翰 斯卡利担任CEO,几乎把苹果搞崩,直到乔布斯回归。

CEO的技术色彩一定要敏感,最好是行业的技术大咖和技术专家,比如马斯克本身就是技术色彩,所以星链和特斯拉才引领行业;比亚迪的王传福和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同样是技术狂人。


image.png

英伟达的幸运就是它的CEO黄仁勋的技术敏锐性几乎是世界级的超一流,他能一眼望穿很多技术迷雾,常常力排众议、乾纲独断。

最近比较火的deep seek比较幸运,它的的老板梁文锋从小就是理科学霸,技术天才。

在这个层面,我真希望华为未来的CEO也是技术大咖。


3

美国的很多公司员工拒绝加班,懂得享受生活,给我们的感觉是他们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我没有在美国生活过,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这样。但《英伟达之道》给我最大的感觉是这个公司是加班狂,几乎所有人都通宵达旦的感觉,上至黄仁勋,下至普通工程师。我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有没有美化和跪舔,如果真的像书上所写,那英伟达真的是另类。

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觉是黄仁勋到处在公司喊“光速”,到处喊快快快,而且几乎二个小时空闲的时间也会回复和安排手下的邮箱和工作,哪怕是在旅途。

英伟达自己也说,他们最大的竞争力是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和推出新产品的能力,为此,他们的员工几乎没有日夜。文章的气氛中给我的感觉它们比国内的996更卷,比华为的工作更残酷,如此才能甩开后来的竞争者。

如果英伟达的企业文化和内卷程度真的是如此,那它真的是可怕的,甚至可以说,GPU那个赛道上,它们是难以战胜的。


4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巅峰的时候,企业传记都会美化这个企业,但一个企业不行的时候,企业传记则会揭丑甚至嘲讽。

英伟达现在如日中天,传记作者如果写的不好,估计也不识趣,所以,我们很能从这本《英伟达之道》中看到一点英伟达的缺点。这个是本书最大的遗憾。

不过最后作者稍微写了一个顾虑,那就是黄仁勋已经61岁了,担任英伟达CEO三十多年了,一个伟大的企业如果创始人离开之后它还能伟大,那才叫伟大。而现在,英伟达彷佛离不开黄仁勋。

如果黄仁勋离开了,别人能否驾驭这个巨无霸?

这确实是个问题。

甚至黄仁勋在的时候,因为deep seek的横空出世,英伟达已经出现隐忧。不知道在接下来的人工智能世界里,英伟达何去何从?

好,以上就是读《英伟达之道》带给我的思考,献于与诸君!(股市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