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海尔生物

先睹为快   / 01月25日 10:54 发布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转眼已是物联网时代。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用户需求更加多样化。在用户需求更替与技术迭代双重驱动下,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先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驱使着行业竞争从单一的产品竞争扩展到应用场景、行业生态融合的全方位竞争。

 

抓住时代先机的企业,往往能够先胜一筹。作为海尔集团“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孵化出的新物种,海尔生物在集团“人单合一”模式和链群合约机制的引领下,经历了技术创新、产业全球化和物联网转型三个阶段,从一个创业的制冷小微变身为行业低温存储龙头,目前已成长为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安全解决方案服务商,实现了从高端品牌到场景品牌再到生态品牌的转型升级。去年10月,海尔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青岛市首家登陆科创板企业。

 

回首海尔生物的进化发展之路,不难看出,如果说海尔生物的上半场是做技术攻坚,首次突破超低温制冷技术的国际垄断,让中国超低温设备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那么下半场就是做“模式转型”,以超低温核心技术切入,聚焦物联网转型,打造物联网生物安全科技生态品牌。而这其中,自主科技创新与用户最佳体验正是海尔生物不断进化的两大驱动引擎。

 

在生物科技领域,中国长期以来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低温冷链设备需要大量进口。特别是在超低温技术领域,欧美、日本等国外品牌更是对我们进行了长达30年的技术封锁。

 

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海尔生物坚持自主科技创新,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超低温冰箱,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成为国内低温存储设备规模化生产的先行者。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的海尔生物不仅拥有了行业领先的低温冷链核心技术,还能提供-196至8全温域、全场景、全品类生物医疗低温产品,在产品技术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领先国际。

 

基于对自主科技的重视和持续探索,目前海尔生物超低温存储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医药、生物安全不断拓展到科研应用等领域,为我国多项重大科研工程提供技术支持。海尔航天专用冰箱多次搭载神舟飞船被送往外层空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航天冰箱核心技术的国家;海尔超低温冰箱,搭载雪龙号科考船远赴8000海里之外的南极,搭载彩虹鱼号载人深潜器到达一万米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真正实现了“上天入地出洋”。

 

当下,作为行业低温存储龙头企业,海尔生物在进口替代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在国内,海尔生物占据了超低温市场超50%的市场份额,为广大医院、血站、疾控中心、研究所提供了便利,并且像中华骨髓库、国家基因库、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等诸多国家战略项目采用的全部都是海尔生物的产品。在海外,在海尔集团“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战略指导下,海尔生物已经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生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主科技创新的支撑。截至目前,海尔生物共计拥有288项专利,34项美国能源之星认证,牵头或参与起草9项国家、行业标准,1项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2020年10月3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浚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顾臻院长等十余位专家的鉴定下,海尔生物“智慧疫苗网、智慧血液网”等四项科研成果同时获评国际领先水平,在生物安全赛道上,海尔生物再次抢占生物医疗科技的制高点。